计算机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引言概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最早的机械计算工具到现代高速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和重大突破。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包括机械计算工具、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个人计算机和云计算。

正文内容:1. 机械计算工具1.1 简易计算工具:早期的计算工具如算盘和计算尺等,用于执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1.2 齿轮计算机: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齿轮计算机被发明出来,能够执行更复杂的计算任务。

2. 电子计算机2.1 电子管计算机: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诞生,使用电子管代替了机械装置,实现了更高效的计算。

2.2 晶体管计算机: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的发明使得计算机更小、更可靠、更快速,为计算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3. 集成电路3.1 集成电路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规模进一步缩小,功耗降低,性能提升。

3.2 微处理器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能够在单个芯片上集成更多的功能,推动了个人计算机的发展。

4. 个人计算机4.1 IBM PC的推出:20世纪80年代,IBM推出了第一台个人计算机,标志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商业化。

4.2 操作系统的发展: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各种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Mac OS等相继问世,提供了更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更丰富的功能。

5. 云计算5.1 云计算的定义:云计算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各种计算服务,包括存储、计算、网络等。

5.2 云计算的优势:云计算提供了高度可扩展的计算资源,使得用户能够根据需求灵活使用,降低了成本和维护负担。

5.3 云计算的应用:云计算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

总结: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经历了机械计算工具、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个人计算机和云计算等多个阶段。

从简易计算工具到现代云计算,计算机的规模不断缩小、性能不断提升,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30~1950)
早期的电子计算机:莫奇乐和艾克特1946年的设计 的30吨重的计算机 基于冯 诺依曼模型的计算机:1950年诞生于宾夕法 尼亚大学的计算机
冯 诺依曼和他 设计的计算机
计算机的诞生(பைடு நூலகம்950至今)
• 1.第一代计算机(1950~1959)只 有专家们才能用,使用真空管作为 电子开关
• 2.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5)中 小行企业也能使用,使用了晶体管
• 3.第三代计算机 (1965~1975)使 用集成电路,使计算机的体积更小
现代台式电脑
4.第四代计算机(1975~1985)出现微 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 5.第五代计算机(1985至今)人们发明 掌上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出现第二代 储存媒体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机械计算机(1930年以前)
• 17世纪,法国人帕斯卡发明可以 用来加减运算的计算机器
• 17世纪后期,德国人莱布尼兹发 明可以用来加减乘除运算的计算 机
• 19世纪初期雅卡尔发明提花机
• 1823年,巴比奇发明一种差分引 擎
• 1890年,美国人何勒里斯设计具 有编程功能的机器
雅卡尔的提花机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4
• 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实验室的Wilkes和他 的小组建成了一台存储程序的计算机 EDSAC,输入输出设备仍是纸带。
15
• 1951年:6月14日,当时已在雷明顿—兰德( Remington-Rand)公司任职的莫契利和埃克特再次 联袂制造的UNIVAC计算机正式移交美国人口普查 局使用,从而使电脑走出了实验室,开始为人类社 会服务,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计算机时代。
12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宾夕 法尼亚大学,它的名字叫“埃尼阿克”(ENIAC)
13
这是一个由18000个 像小 灯泡一样大的电子 管组成的庞然大物,它的 总体积约90立方米,重达 30吨,占地170平方米,需 要用一间30多米长的大 房间才能存放, 它不仅 体积大.重量重,用电多, 造价高,可靠性差,而且 只有专家才能使用它.
1
第一课 计算机基础
电子计算机(computer),简称计算机,俗称电脑,是20世纪 人类最伟大.最卓越的科技成就之一.
2
[史前时代:1623——1895]
• 1623年:德国科学家契克卡德( W. Schickard)制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 台机械计算机
3
1642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Pascal)发明了著名 的帕斯卡机械计算机,首次确立了计算机器的概念。
26
• 8月12日,经过了一年的艰苦开发,由 后来被IBM内部尊称为PC机之父的唐.埃 斯特奇(D.Estridge)领导的开发团队完 成了IBM个人电脑的研发,IBM宣布了 IBM PC的诞生,由此掀开了改变世界历 史的一页。
23
• 1974年:4月1日,Intel推出了自己的第 一款8位微处理芯片8080。
• 12月,电脑爱好者爱德华.罗伯茨( E.Roberts)发布了自己制作的装配有 8080处理器的计算机“牛郎星”,这也 是世界上第一台装配有微处理器的计算 机,从此掀开了个人电脑的序幕。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重要产物,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计算工具到现代的超级计算机。

1. 早期计算工具早在公元前3000年摆布,人们就开始使用简单的计算工具,比如算盘和计算尺。

这些工具通过挪移珠子或者滑动尺子来进行计算,虽然功能简单,但是为后来的计算机打下了基础。

2. 机械计算机19世纪末,机械计算机开始浮现。

其中最著名的是查尔斯·巴贝奇设计的分析机。

这台机械计算机可以执行复杂的计算任务,但是由于创造技术和材料的限制,它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3. 电子计算机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开始了。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约翰·冯·诺伊曼领导的团队在普林斯顿大学研发的,它被命名为ENIAC。

ENIAC是一台庞大的机器,占用了很大的空间,并且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

然而,它的浮现标志着计算机的电子化时代的开始。

4. 进入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这一时期浮现了许多重要的计算机,比如IBM 360和DEC PDP-8。

这些计算机不仅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还能够处理更多的数据。

5. 个人计算机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末,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市场。

苹果公司的Apple II和IBM的IBM PC是最早的个人计算机之一。

个人计算机的浮现使得计算机再也不是大型机构和企业的专利,普通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计算机。

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电子邮件、在线购物等各种活动。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许多新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

7. 挪移计算时代21世纪初,随着挪移设备的普及,挪移计算时代正式到来。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各种计算和信息交流。

8. 人工智能的崛起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的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智能客服:如银行、电商等企业的 客服系统
智能驾驶:如自动驾驶汽车、无人 机等
电子邮件:发送 和接收电子邮件
实现信息交流
即时通讯:实时 在线聊天如QQ、
微信等
网络会议:远程 视频会议实现多
人在线交流
网络购物:在线 购物如淘宝、京
东等
网络支付:在线 支付如支付宝、
微信支付等
网络教育:在线 学习如网络课程、
1946年ENIC诞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7年EDVC诞生被认为是第一台具有现代计算机结构的计算机 1952年UNIVC诞生被认为是第一台商用计算机 1958年IBM 7090诞生被认为是第一台具有现代计算机功能的计算机
1946年ENIC诞生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1952年UNIVC诞生标志着商用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1964年IBM System/360诞生标志着大型机时代的开始 1970年代大型机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科研等领域 1980年代大型机逐渐被小型机和个人电脑取代
云计算: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 大数据处理
添加标题过数据分析挖掘数据 价值
人工智能:利用大数据实现智能决 策和预测
物联网的定义: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体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 物联网的应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物联网的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等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智能化、个性化、便捷化、安全化
深度学习技术的发 展:提高人工智能 的智能程度和适应 性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的发展:提高人工 智能与人类的交互 能力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 发展:提高人工智 能的感知能力和识 别能力
强化学习的发展: 提高人工智能的自 主学习和决策能力
汇报人:
智能家居:用于智能家电、 智能安防等家居设备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史

CPU
控制器
13
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RAM,叫做随机存储器,简称内存.负责 临时存放等待使用CPU数据。内存中存储的信息可 以改变,关机或重新启动计算机后信息全部消失. 内存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
另一类是ROM,叫只读存储器,只能读出不能 写入,断电后它的内容不会丢失。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我们与计算机之间进行联系和对话的工具, 比如键盘、鼠标、麦克风、手写板、扫描仪、数码相机、 数字摄像机、计算机触摸屏等。而键盘和鼠标则是计算机 中最基本的输入设备。
19
电脑的组成
键盘
键盘是我们与计算机交流时的助手,我们可以通过 键盘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下达命令。键盘通常包括主键 盘区、功能键区、光标控制键区、小键盘区、信号显示 区五个区域。
运算功能 控制功能 存储功能
输入功能 输出功能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8
电脑的组成
显 示 器 主 机
键盘
鼠标
音箱
9
主机
主机是计算机的“大脑”和“心脏”,它的功能非 常的强大,管理所有文件资料和信息,我们要电脑 完成的工作都由它负责。同时,给其它成员分配工 作。可以帮助人们完成运算、控制、存储等各项繁 重的工作。
24
这些部件有序装配--主机-通过电缆与其它外部设备连接--电脑
25
运算器 CPU 主机 内存储器 硬件系统 外设 计算机系统 外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 程序设计语言 应用软件 网络系统软件
26
控制器 软盘 硬盘 光盘
10
主板
主机大总管
CPU
光驱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一、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

ENIAC PC机耗资 100万美圆 600美圆重量 30吨 10kg占地 150平方米 0.25平方米电子器件 1.9万只电子管 100块集成电路运算速度 5000次/秒 500万次/秒二、计算机发展历史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三、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

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战略产业。

现代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也是信息。

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经营管理、过程控制或人工智能等各种问题的方法,都是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的。

这种算法是定义精确的一系列规则,它指出怎样以给定的输入信息经过有限的步骤产生所需要的输出信息。

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计算机使用者针对待解抉的问题,事先编制程序并存入计算机内,然后利用存储程序指挥、控制计算机自动进行各种基本操作,直至获得预期的处理结果。

计算机自动工作的基础在于这种存储程序方式,其通用性的基础则在于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共性方法。

计算机发展历史时间线

计算机发展历史时间线

计算机发展历史时间线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埃尼阿克
1946-1958年: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1958-1964年: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1964-1971年: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1971年至今: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56年:人工智能元年;IBM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硬盘
1958年: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交付使用
1965年:摩尔定律
1969年:ARPAnet诞生,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网络,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入第二个阶段
1971:英特尔公司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块CPU––4004微处理器,能够处理4bit的数据
1975年:比尔盖茨创办微软公司—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
1981年:IBM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IBM 5150,IBM为其命名为IBM PC。

配置了16位、4.77MHz 的Intel 8088微处理器
1983年: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
1985年:微软发行第一个图形界面操作系统windows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新闻工作者克
里斯托夫.肖尔斯 (C.Sholes)发 明了沿用至今的 QWERTY键盘
1873年:
美国人鲍德温(F.B)
利用自己过去发明 的齿数可变齿轮制 造了第一台手摇式 计算机。
1942年:
时任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数学物理教授的 阿塔纳索夫(John V. Atanasoff)与研 究生贝瑞(Clifford Berry)组装了著名 的ABC(Atanasoff-Berry Computer) 计算机,共使用了300 多个电子管,这也 是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现代计算机雏形的计 算机。
经展示了几款正在无线充电的笔记本原
型机。
人脸识别:
“不用及任何繁杂的密码,仅凭一张脸便可以在电脑中“出
入”自如,这在以往也许只能在好莱坞的大片里才能看到。如今
只要你拥有联想天逸,就能轻松体验了。作为可识别主人的智能 笔记本电脑,人像识别技术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更是增加
了笔记本电脑的娱乐感。”
触控屏:
1943年:
10月,绰号为“巨人” 的用来破译德军密码 的计算机在英国布雷 契莱庄园制造成功, 此后又制造多台,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 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6年:
2月14日,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摩 尔学院教授莫契利(J. Mauchiy)和 埃克特(J.Eckert)共同研制成功了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 grator And Computer):计算机。
1983年:
1月,苹果公司推出了 研制费用高达5000万美元 的丽萨(Lisa)电脑,这 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 的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计 算机,同时这款电脑也第 一次配备了鼠标。
1983年:
5月8日,IBM推出了IBM PC的改 进型号IBM PC/XT,并为其内置了硬 盘。
1985年:
Philips和Sony合作推出CD-ROM
1822年:
英国科学家巴贝奇(C.Babbage) 制造了第一台差分机。
1834年:
巴贝奇提出了分析机的概念,机器共分
为三个部分:堆栈,运算器,控制器。巴
贝奇为计算机的发展创造了不朽的功勋,
他对计算机的预见起码超前了一个世纪以
上,正是他们的辛勤努力,为后来计算机
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68年:
在超极本领域里,可拆分机型一直 是用户关注度较高的元素之一。一般的 可拆分机型都会采用触控屏以支持 Windows 8的触摸特性。这款产品的 最大特点就是屏幕和键盘是相互独立的, 通过一个基座接口互相连接,可以当作 平板电脑使用也可以当作超极本使用。 与此类似的机型还有滑盖超极本、以及 变形超极本。另外就是Surface等平板 电脑也可以通过外界键盘来实现笔记本 形态。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起止年代为 1958~1964年,主要元件 是晶体管,这时候的计算 机体积减小,耗电较少,运 算速度提高,价格下降.不 仅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管 理,并逐渐用于工业控制.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起止年代为1965~1971 年,主要元器件是中小规模集 成电路,这时候的计算机体积.
计算机
的发展史
第45组
电子计算机(computer),
简称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二 十世纪人类最伟大,最卓越的
科技之一。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概述
第三代 中小规模集成 电路计算机 第五代…
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
第四代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起止年代为1946年~ 1957年,主要元器 件是电子管,这是计算机发展的初级阶段,运 算速度较低,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主要用来 进行科学计算.
相关人物事件
1623年:
德国科学家契克卡德
(W.Schickard)制
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第 一台机械计算机。
1642年:
法国科学家帕斯卡
(B.Pascal)发明了
著名的帕斯卡机械计 算机,首次确立了计 算器的概念。
1674年:
莱布尼茨改进了帕斯卡的计算机,使 之成为一种能够进行连续运算的机器。
1974年:
4月1日,Intel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8 位微处理芯片8080。 12月,电脑爱好者爱德华.罗伯茨 (E.Roberts)发布了自己制作的装配有 8080处理器的计算机“牛郎星”,这也 是世界上第一台装配有微处理器的计算机, 从此掀开了个人电脑的序幕。
1975年:
克雷完成了自己的第一 个超级计算机“克雷一号” (CARY-1),实现了每秒 一亿次的运算速度。该机占 地不到7平方米,重量不超 过5吨,共安装了约35万块 集成电路,同时这也标志着 巨型机跨进了第三代电脑的 行列。
和斯蒂夫.乔布斯
(Stephen Jobs)共同创立
了苹果公司,并推出了自己的
第一款计算机:Apple-Ⅰ。
1976年:
8月12日,经过了一年的 艰苦开发,由后来被IBM内 部尊称为PC机之父的唐.埃 斯特奇(D.Estridge)领导 的开发团队完成了IBM个人 电脑的研发,IBM宣布了 IBM PC的诞生,由此掀开 了改变世界历史的一页。
随着第三代超极本的逐渐上市, 加入触控屏的机型变多。最新消息 称,英特尔将营销补贴提升了20%, 并且承诺为其合作和半稳定供货触 摸面板等配件。超极本加入触控屏 后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 变形超极本出现之后,触控屏幕的 必要性开始凸现出来。超极本变成 平板使用的时候,触控屏必不可少。
可拆分设计:
驱动器。
现在的电脑
现在电脑品牌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一、巨型化
运算速度更高,存储容量更大,
功能更强的巨型机 (天文研究、飞
机设计等) 。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二、微型化
计算机普及家庭生活,微 型机已从台式发展到掌上 机(家用电器等)。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三、网络化
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 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成一个网络 系统,达到共享资源,如因特网。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四、智能化
计算机具有更多的类似人 的智能.如会学习,会判断和 思考等。
计算机的创新
平板电脑:
平板电脑也叫便携式电脑(英文:Tablet Personal
Computer,简称Tablet PC、Flat Pc、Tablet、Slates),是
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 它拥有的触摸屏(也称为数位板技术)允许用户通过触控笔或数
1953年:
4月7日,IBM
正式对外发布自 己的第一台电子 计算机 IB业的IBM702计算机。 IBM推出了中型计算机 IBM650,以低廉的价格和优 异的性能在市场中获得了极大 的成功,至此,IBM在市场中 确立了领导者的地位。
1955年:
贝尔实验室使用 800只晶体管组装了 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 计算机TRADIC。
功耗进一步减小,可靠性及速
度进一步提高.应用领域进一 步拓宽至文字处理,企业管理, 自动控制,城市交通管理等方 面.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起止年代为1972年至今,主要元器件是大规模及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这时候的计算机性能大幅度提高,
价格大幅度下降,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第五代:
1975年:
7月,比尔.盖茨(B.Gates)在成功 为牛郎星配上了BASIC语言之后从哈佛 大学退学,与好友保罗.艾伦 (Paul Allen)一同创办了微软公司, 并为公司制定了奋斗目标:“每一个家 庭每一张桌上都有一部微型电脑运行着 微软的程序!”
1976年:
4月1日,斯蒂夫.沃兹尼 亚克(Stephen Wozinak)
图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美国 宾夕法尼亚大学,它的名字叫“埃尼阿 克”(ENIAC)
1951年:
6月14日,当时已在雷明顿—兰德 (Remington-Rand)公司任职的莫契 利和埃克特再次联袂制造的UNIVAC计算 机正式移交美国人口普查局使用,从而使 电脑走出了实验室,开始为人类社会服务, 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计算机时代。
多屏电脑:
事实上,多屏显示早已经广泛应
用于军事,金融证券以及科研领域中,
不过由于当时硬件的昂贵和设置的复 杂性,多屏应用并没有得到广泛流行。
而随着电脑硬件门槛降低,液晶显示
器价格的普及以及配套软件的趋于成 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多屏显示
系统进行娱乐及办公等各种个人应用。
未来的计算机
是什么样子的
1964年:
4月7日,在IBM成 立50周年之际,由年仅 40岁的吉恩.阿姆达尔 (G. Amdahl)担任主 设计师,历时四年研发 的IBM360计算机问世, 标志着第三代计算机的 全面登场,这也是IBM 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机型。
1965年:
DEC公司推出 了PDP-8型计算 机,标志着小型机 时代的到来。
1969年:
DGC公司推出了自己的小型机
Nova,成功的打入了一直被DEC 把持的小型机市场,并成为当年最 为红火的新兴企业。
图为贝尔实验室的ken Thompson, Dennis Ritchie在一部PDP-7上开发了 Unix操作系统。
1970年:
10 月,美国施乐 (Xerox)公司在硅谷成 立了研究中心诞生了以太 网、鼠标、面相对象、图 标、菜单、视窗等一系列 改变今后计算机发展方向. 硅谷由此得名。
让我们每个人都 大胆的发挥想象吧
THANKS
字笔来进行作业而不是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用户可以通过内建的
手写识别、屏幕上的软键盘、语音识别或者一个真正的键盘(如 果该机型配备的话)实现输入。
无线充电:
将笔记本放到桌面上,它就会自动开始无线充电,不需要电源,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