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第五课 第一框文化创新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3《第五课 文化创新》ppt课件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表现: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随堂练 习
例: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就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 声”产生的原因时提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 之下,故莫能知。这告诉我们: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D、一个人要有所知,必须要亲自实践
文 化 创 新 的 源 泉 和 作 用
源 泉
是文化自身发展的________ 内在动力
源泉 、____ 动力和 ______ 基础 。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______
作 用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 社会实践 _______
的发展。
民族文化的繁荣。 2.文化创的 使命和 职 责
二、文化创新的重要作用(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实践;文化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搞好文化创新, 能促进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的目的,就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民族 文化才能充满活力。 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以上事实说明文化创作的来源是什么?
社会实践
归纳:阅读课本P48-P50,归纳文化创新与实践的关系
一方面: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源泉,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实践也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另一方面: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引导和制约作用,文化 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017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第5课《文化创新》ppt课件.ppt

典 题 导 析
(2012· 山东文综)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 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既具 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 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C.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
疑 难 突 破
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首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发展的实 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 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 态的消亡、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其次,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 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竭动力。文化创新又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解析]
杜甫作为诗人,“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
吾土吾民”“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表明发展文 化应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故应选 B 项;A 项中 的“始终”表述错误,因为“仁者爱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 值追求;中华文化之所以具有感召力,是因为它随着时代的发 展而发展,而不是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故排 除 C 项;中华文化的先进性应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中华传统美德虽然包含一定的积 极成分,但未必具有先进性,故排除 D 项。
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吗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的作 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 族文化的繁荣。 (2)但是文化创新的作用再大,也要受到社会实践的制约,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3)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 社会实 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教政治必修3第5课 第1框

第二单元第五课第1框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微电影”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依靠微博、视频网站和手机等新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
这意味着(B)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③网络文化更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材料中“依靠微博、视频网站和手机等新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体现了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符合题意;“微电影”是一种文化创新,“短时间内吸引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体现了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④符合题意;②错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③说法错误。
故选B。
2.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
长期沿袭下来的约定俗成,形成特定的“剪纸语汇”,是现代剪纸的依据,失去它,就等于失去了根,失去了中国民间剪纸的风格特色。
剪纸语汇“是现代剪纸的依据,失去它,就失去了根”。
这说明(A)A.文化的创新要以文化的继承为基础B.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C.文化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解析]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
“剪纸语汇”是现代剪纸创新的基础,A符合题意。
C说法错误,B、D材料未体现,排除。
3.《奔跑吧!兄弟》是从韩国引进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将韩版具备的活力、创造性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
该节目之所以火爆,是因为(C)①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可复制性和传承性②民族文化尽管各具特色但也有共通性③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以消融文化的多样性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文化具有多样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奔跑吧!兄弟》之所以火爆,是因为民族文化尽管各具特色但也有共通性,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但并不具有可复制性和传承性;③说法错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不能消融文化的多样性,而是有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2016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一框+第二框)

你知道吗?
《功夫熊猫》的制作秘籍
1、事事认真,做足资料搜集,是好莱坞电影的致胜之道。电影蕴 涵了丰富的中国元素。这些是美术总监花了8年时间,钻研中国 文化、艺术、建筑、山水风光的结果。 2、电影以功夫为主题,特别请了一位武术教练开班,安排动画设 计人员上堂习武,好让他们能更具体了解各种功夫招式。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①从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 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 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 况,回答新问题;
②从社会实践提供的条件
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 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分的 条件。
斯托夫人与《汤姆叔叔的小屋》
知识小结:
源泉与动力:社会实践
文 化 创 新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 作用 重要保证 意义 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主体:人民群众 走与人民群众实践 相结合的道路
归纳: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具有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3.推进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
(1)必须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2)树立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
(3)强化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 2、近年来,创意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 发动机。有人说“创意来自创作者的灵感,因 此文化创作者是发展创意产业的主体”。这 种观点否定了( ) • ①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 A.①②③ •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高中政治必修3教学设计1:5.2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2、教材内容①特点: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是在第一框题社会实践与文化的“决定与反作用”知识原理讲解后,着重探讨文化如何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创新,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及文化创新中要避免的两种错误的倾向。
教材知识结构清晰,三个目题内容与框题的关系一目了然,举例典型,问题设置合理,利于学生探究。
但如果把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单列为一个目题,把两个重要途径合为一个目题,再加上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方向作为第三个目题,可能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体系。
②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③难点: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二)主观依据1、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明确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理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正确处理两对基本关系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反对“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②能力目标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通过实例的播放,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辨别文化呈现的特色与不足;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范围的合作讨论、辩论,产生智慧的火花;深入、辨证地思考问题与创新的能力:以“孝”文化为例,感悟生活,思考生活,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赏析音乐、美术作品等,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通过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教学方法①教法:情景探究式教学方法、辩论法、辅之以必要的讲授法和谈话法。
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究化”、“体验化”、“主体化”。
政治必修三第五课(完整版) 文化创新人教版

第五课文化创新课文导入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这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既要防止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又要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D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E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不是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也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失去了创新能力,也就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途径(共23张PPT)

思考与交流
教材从哪几个方面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怎样继承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怎样学习外来文化?
新发展理念: 。
•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十九大最重 大的理论创新。
新发展理念是如何产生的?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是什么?
③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民族土壤
(三)文化创新的其他途径
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 来文化的关系 (2)反对: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讨论:材料中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
度分别是什么?你有何看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 途径( 共23张 PPT)课 件PPT 部编版 课件统 编版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热点分析 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0.19-11.22)
材料1:10月19日,交响神话《创世秘符》为艺术节揭幕。“开 天”“补天”“后羿与嫦娥”“治水”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创世神话 故事,用交响乐形式演绎,让人感受华夏民族悠远的启蒙之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 途径( 共23张 PPT)课 件PPT 部编版 课件统 编版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交响乐"的名称源出于希腊 语,意即"一起响"。交响乐 就是大型管弦乐套曲,从 意大利歌剧序曲演变而成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 途径( 共23张 PPT)课 件PPT 部编版 课件统 编版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1)文化创新可以推 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5课《文化创新》课件1

课 外 生 活 感 悟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方式四:典型案例导入 (课前准备:确定采集民歌、童谣的活动主题。然后组 织学生分组制定采集方案,确定介绍新民歌的人员和各自 要完成的任务。)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 深刻了解采集新民歌活动对文化创作有哪些作用、采风活 动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教师由学生的讨论导入本课。
课 外 生 活 感 悟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外 生 活 感 悟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 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命题时主要通过展示国家或地方有 关文化发展的鲜活材料,考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和动力。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方式一:情景导入 年光似鸟,事事如棋。30年多前,中国在检验真理标 准的讨论中拉开改革的大幕,30多年后,中国人民共享着 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 前行;300年前,数千万普通百姓走上“闯关东”的漫漫征 途,300年后,一部史诗般的《闯关东》创作完成。
文化创新 。 就在于__________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