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学课件(共26张PPT)

下节课预告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教学评估
05
CHAPTER
课堂互动
分组讨论《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内涵。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分享讨论成果,促进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
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发言内容,引导学生客观评价他人观点,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组互评
பைடு நூலகம்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主题探讨
红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革命信仰
纪实文学的写作手法
埃德加·斯诺采用纪实文学的写作手法,深入红军基层,采访了众多红军将领和普通战士。这种写作手法使得作品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红军和革命历史的独特视角。
生动的叙述和刻画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运用生动的叙述和刻画,使得红军战士的形象栩栩如生。这种写作技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红军的精神风貌。
课程安排
第三章:长征的起点(4学时)
介绍红军长征的起因、过程和重要意义。
讲述红军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领导人。
课程安排
01
02
04
课程安排
第四章:长征的胜利(4学时)
分析长征胜利的原因、历史意义和影响。
第五章:结语(2学时)
对作品进行总结评价,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03
02
CHAPTER
《红星照耀中国》概述
美国著名记者,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他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来到中国,深入了解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情况,并写下了多部关于中国的著作。
《红星照耀中国》优秀课件

5、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 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明确:以可感的形象“强健身体”“勤 劳惯”等来表达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 影响,真切、真实、真挚,充满了对母 亲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
1927—1936
1937
独立支持一家人生活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 热爱劳动、勤劳一生
1944
85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 织为一个整体的?
课文纵横交叉。脉络清晰有条不紊,围 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来写。以 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 横向顺序。 中心内容:
啊!母亲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啊,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母
爱
母爱是伞,为你遮风挡雨。 母爱是衣,为你送去温暖。 母爱是灯,为你送去光明。 母爱是光,照亮你的心灵。 在寒冷的年代里,母爱是温暖。 在温暖的年代里,母爱是关怀。 在文明的年代里,母爱是道德。 在欢乐的年代里,母爱是幸福。
党中央的挽联 八路公助,大孝为国; 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的挽联 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 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人的挽联 教人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饮贤母范; 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给下列红字注音
佃农( diàn ) 仪陇( lǒng ) 劳碌( lù ) 衙门( yá ) 不辍劳作( chuò ) 妯娌( zhóu li ) 差役( chāi yì ) 和蔼( ǎi ) 慰勉(wèi miǎn)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文段阅读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训练及答案(一)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
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
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
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
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
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
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
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
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
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
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
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
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
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象毛泽东那样幽默。
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
打仗时朱德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1、朱德子康克清眼中的丈夫的性格怎样?2、结合选段内容,谈谈朱德为何能造就铁打一般的军队。
3、为什么斯诺说实际上这书不是他一个人写的?(二)有一件事情使我感到迷惑。
共产党人是怎样给他们的军队提供吃的、穿的和装备呢?象其他许多人一样,我原以为他们一定是完全靠劫掠来维持生活。
我已经说过,我发现这种臆想是错误的,因为我看到,他们每占领一个地方,就着手建设他们自己的自给经济,单单是这件事实,就能够使他们守住一个根据地而不怕敌人的封锁。
此外,对于中国无产阶级军队能够靠几乎不能相信的极少经费活下去,我也是没有认识的。
《红星照耀中国》ppt课件

斯诺笔下的“红色中国”
人物
周恩来
受教育情况 毕业于南开大学,后来又在法国、德国等地 学习。 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的,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 起就表现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 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移至别的方面去了。
斯诺笔下的“红色中国”
人物
周恩来
参加革命的起因 受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触动,受“开 明的”教育影响。 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 克思主义,思想发生重要转折。
再次,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
最后,阅读纪实作品,最终是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斯诺笔下的“红色中国”
背景
(一)创作背景:1936年,埃德加斯诺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 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 (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二)出版时间:1937年,在伦敦首次出版。
一种顽皮的孩子相。
性格特点 大胆无畏,英勇善战,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大概是指挥员中 惟一的“纯无产阶级”。
斯诺笔下的“红色中国”
人物
徐海东
出身与家庭 湖北黄陂人,家里世代做窑工,出身贫寒。 童年的经历 11岁辍学后到窑厂当学徒,16岁满师,在 300个工人中,工资最高。 受教育情况 上了4年学,同学几乎全是地主或商人的子 弟, 同 学 、 先 生 都讨厌少有鞋穿,衣服破烂 的 徐 海 东 。 因被同班富家子弟欺负,打破地主儿子的头,被拳打脚 踢,被老师打,后逃学不肯再去。
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他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
康。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
彭德怀
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 角的作风使我很喜欢,这是中国人不可多得的品质。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

海罢工起义。
不脱孩子气,
讲究实际经验,有
④1927年,领导八一南昌起义。
又大又深的眼
卓越的组织和领导
章节
名称
主要内容
第二篇
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 讲述了国民党通过“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 治和镇压政策。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 去红都的道路 以及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介绍了许多年轻的红 军战士们因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参加红军、 热爱红军的故事。
章节
名称
主要内容
第三篇
在保安
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 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 西方记者。
创作背景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 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 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 公正报道。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
当时国内外的局势:(1)国内:红军长征结束;西安事变;第二次国 共合作达成。(2)国外:西班牙内战爆发;德国和意大利签订《柏林协 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再次当选为 美国总统。
内容概要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 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 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 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 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ppt课件

,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 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
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埃德加·斯诺
未名湖畔——斯诺之墓
• “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 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 像我活着时那样。”
•
——埃德加·斯诺
解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 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 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 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 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实作品的文学性。 3、选读作品中能够给人触动的语句,感悟纪
实作品的启示性。
真实的记录
• 说说书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有谁? • 猜猜看,这是谁 (1)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
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 (毛泽东)P57 (2)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
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仍不失孩子气。 (周恩来)P40
首先他有鲜明的层次,采用总分的结构,以 “传奇”为总纲,分别从人物外貌、自我感觉、 人物定性等方面,写出了自己对周恩来的总体 印象及评价。其次,斯诺的用语平实中不乏生 动,甚至还有些幽默,比如过的篇章中,斯诺对其他人物类似 的评价语段,你有发现吗?
小 游 戏
一个人和一本书
• 82年前,有这样一个美国人,冲破国民党 的封锁线,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14本密 密麻麻的笔记本,30卷胶卷,第一个向世 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
• 之后,这个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两个 多月的时间,写进了自己的一本书中,使 中国万千青年走上革命之路,使加拿大的 白求恩医生毅然不远万里奔赴中国的抗日 前线。
周恩来 ——《红星照耀中国 造反者40.41》
《红星照耀中国》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为主题的影片,主要讲述了党的创建、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这样一部影片中的内容要点:
党的创建和早期历程:
影片可能涵盖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起源于上海、武汉等地。
描述党的早期组织和斗争,包括一二九运动、秋收起义等历史事件。
长征:
强调红军长征的艰难与决心,介绍长征途中的重要事件,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
抗战时期:
讲述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在抗日战争中的战斗经历。
强调党在抗战中起到的核心领导作用。
解放战争:
描述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包括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
强调解放军的英勇斗争,以及党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大影响。
新中国的成立:
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宣告和新政权的建立。
强调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党的地位。
社会主义建设:
描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政策和方针。
强调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
党的历次代表大会:
强调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重要性,尤其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和调整。
现代发展:
描述中国共产党在现代时期的发展和壮大。
强调党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和责任。
党风廉政建设:
强调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进行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描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事业发展,包括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等。
总体而言,这部影片是一部具有浓厚革命历史色彩的宣传片,强调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展现党的奋斗历程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画卷。
《红星照耀中国》PPT课件优秀课件

主题思想
《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 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 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在本书中,斯 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 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
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 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 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 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 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中考真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
汉史学家司马光。 B.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纪实报道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断言,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 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C.英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贝 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
示例:D
【示例】在师范毕业之后,毛泽东面临选择,当时 许多同学都计划要到法国工读,新民学会当时对这 些同学给予帮助,但毛泽东选择留在国内,“他认 为我对于本国还未能充分了解,而且我以为在中国 可以更有益地花去我的时间……”在北平他找到原 来在师范学校的教员杨怀中,他正在北大做教授,
杨怀中把毛泽东介绍到了北大图书馆,当时的馆长 是李大钊。毛泽东做图书佐理员,月薪8块大洋, 而李大钊则是120块大洋。当时的北大是自由思想 的桥头堡,新文化运动的摇篮,毛泽东在这里积极 地参与哲学研究会和新闻研究会,还听大学的课程, 在北大非常活跃地参加各种政7年4月开始,国共的合作彻底 的决裂。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8月7日,中共中 央召开著名的“八七会议”,开除陈独秀出中央政 治局。之后,毛泽东被派往湖南组织“秋收起义”。 在组织秋收起义过程中,毛泽东经常要行走在安源 矿工和农民自卫队之间,有一次毛泽东被地方的民 团所捕获,“他们命令将我押解到民团总部,要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
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
●《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
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
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C)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八、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答: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
才的知识分子;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九、在井刚山时的“三项纪律”是什么?
答: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十、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答:过程:在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 张
学良, 杨虎城两位将军,于1936 年12 月12 日,发动" 兵谏"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西安《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对彭德怀印象? 答:(1)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彭德怀上街不带警卫,司令部门口只有一个哨兵,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
他被少先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开玩笑叫作者大鼻子,风趣地回答作者关于大鼻子漫画的疑问,表现了他平易近人、活泼风趣的性格特点。
(2)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
(3)“兔子一般窜了出去” ,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
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书中描述了哪些红军领导人?(列举四人) 答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张闻天、
彭德怀、贺龙、徐向前、徐海东等。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
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 这个人是用英语讲的他是(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