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1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总结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总结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总结在《红色照耀中国》中,作者用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善良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心得1前言《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既非恶意贬低的诋毁,也不是说教类假大空的歌功颂德。

是一本将那群前辈作为一群真正的人来描述的好书。

斯诺作为第一个到共产党根据地进行采访的西方新闻记者。

带着无数他当时无法理解的问题,到西北地区与中共领导下的红军共同生活了四个月。

得到了超多真实、客观的素材,以一种平实的、没有偏见的近乎白描的叙事笔触描述出来,然而正是如此,恰恰体现了一种平凡中的伟大。

一、关于普通一兵和此刻的战争神剧不同,没有什么一枪八百里手撕__之类的,都是普通人组成的战士。

斯诺碰到一个六十四岁的老红军,是个马夫,他原先在山西洪洞卖肉,他说山西洪洞是死人呆的地方,他在山西活了六十四年,大字不识一个,连名字都不会写,他此刻每一天学四个字,已经能认识二百个字,他向斯诺炫耀自己写的龙飞凤舞的名字。

斯诺喝不惯热水,招呼一个小孩:喂,给我拿点冷水来。

结果小孩没有理他,招呼另一个,也没有搭理他,李克农告诉他:你能够叫他‘小鬼’,或者能够叫他‘同志’,但是,你不能叫他‘喂’。

他们是革命者,不是奴仆。

斯诺于是向他们道歉并致谢,其中一个少年先锋队员说:不要紧,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种比较高一级的情感,却的确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生存有一种自信的感觉。

那时候红军战士便是有信仰的,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为自己而战、为中国而战、为平等而战、为自由而战。

和他聊过的很多红军给他的印象是他还是个年轻人,大约三十一、二岁,但是随着他慢慢的讲开了他的经历,你可能以为他死去活来已经十几次了。

二、关于领袖书中的领袖人物皆毛发毕现,亲切可亲。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竞赛(答案)1知识点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竞赛(答案)1知识点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竞赛(答案)1知识点一、选择题1.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___》,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______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2)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

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在这本书中,____在地下“潜伏”四年;蜘蛛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2.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

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战争与和平”)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_________”。

“他们”在书中表现出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3.填空题。

《红星照耀中国》书中展示了一大批红军主要领导人物形象,如:令地主士绅闻风逃跑,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的_____;大公无私,个性率真,个人服装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背心”的统帅大军的指挥员______;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能用英语和斯诺交谈,斯诺眼中的“狂热分子”______。

4.《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国人_____(作者)写的,曾易名为《_____》。

5.《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它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是_______(国名)人。

作为新闻记者,他在中国大陆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____________。

6.《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______,这部著作被美誉为“__________”的杰出作品。

7.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①“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红星照耀中国读笔记

红星照耀中国读笔记

红星照耀中国读笔记《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一)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超棒的书,叫《红星照耀中国》。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像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作者斯诺带着我,一点点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面纱。

书里的那些红军战士们,真的太让我佩服啦!他们不怕吃苦,不管条件多艰苦,都坚定地为了理想而奋斗。

你能想象那种翻山越岭、吃不饱穿不暖还依然勇往直前的劲儿吗?他们就是有!还有那些领导人,一个个都充满智慧和勇气。

毛主席,那可是相当有魅力,说话做事都透着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

还有周恩来,他的温和与坚定,让我觉得特别亲切。

斯诺的描述也特别生动,让我感觉自己就跟在他们身边,看着他们打仗、开会、生活。

我好像能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和悲伤,那种情感的传递特别真实。

读完这本书,我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和敬佩。

原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这么多人拼命换来的。

朋友们,真的强烈推荐你们也读一读这本书,相信你们也会被深深打动的!《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二)哈喽呀,今天来跟你们聊聊《红星照耀中国》。

这本书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我原以为红军的生活就是打打杀杀,枯燥又艰苦。

但读了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里面的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

那些战士们,有的年纪轻轻就参加了革命,一脸的坚定和无畏。

他们相互照顾,就像一家人一样。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乐观精神。

哪怕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能开个玩笑,唱个歌,给自己打气。

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真的太感染我了。

还有那些领导人,斯诺描写得特别细致。

他们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和战士们同甘共苦。

这种团结一心的力量,真的是无坚不摧。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对那段历史的了解更深了,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这可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一段鲜活的历史,等着我们去感受和领悟。

咋样,听我说完,你们是不是也心动啦?快去读一读吧!。

八年级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梳理1练习

八年级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梳理1练习

八年级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梳理1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对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国西北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的情况。

B.《红星照耀中国》中对毛泽东的描述最为详尽,文中写到,他在生话上是一个很随意很幽默的人。

他甚至当着作者的面抓虱子,让人实在为他的不拘小节而感到惊叹!C.《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刘备和曹操,其中有一个细节是:操以手指玄德,然后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D.“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与这段人物描写的主人公相关的情节有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单骑救主。

2.美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作家埃德加·斯诺所著《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_______________》。

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大迁移”是指_______________。

3.美国记者_______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______,此书又名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

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

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选文中的“我”是谁?“这个杂志”的名称是什么?5.填空。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手法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你能完成下面的题目吗?①《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②文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5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5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5篇)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5篇)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近日,读罢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让我们认识到了有关红军、红军领导人以及苏维埃共和国等的种种,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也当属红军了。

首先是为人处世方面。

为此,当以两个方面来叙述,一是红军整体对待人民的态度,二是红军领导员对待红军战士的态度。

而不论是那个方面,都不可否认地体现出了红军的待人厚。

在红军对待人民的方面,从老百姓的反应中就可以得到结果。

在此引用一段斯诺在书中所写的一个少年在谈论红军时所发表的意见:“咱们以前有过免费学校吗?红军把无线电带来以前咱们听到过世界新闻吗?・・・・・・你说这苦,但是・・・・・・这就不算苦!咱们少先队学会开枪大汉奸和日本,这就不算苦!”由此段就可以轻易地看出,红军的'行为不仅使小孩认同,而且连小孩也自愿加入红军的行列!这就相当于说,红军得到了相当的认可!而人民对待白军方面的唾弃、叫苦不迭,就与他们对待红军的态度形成了极大的对比,这也就更加体现了红军的待民亲和。

红军领导员对待战士平时是以平等著称。

据斯诺介绍,红军指挥员不仅吃住与战士们混在一起,而且还经常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并且,在打仗时,红军指导员区别于白军指挥员的是,他们常常带领战士冲锋陷阵,而不是“运筹帷幄”。

其次是红军打仗时的英勇神武。

书中所讲述的事例“大渡河英雄”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个。

当面对空荡荡的铁索桥时,当面前是舔人的火舌时,红军战士都没有丝毫畏惧,冲了上去!且不说读者让自己想像一下,光是同他们的敌军相比,敌军就逊色了不知道多少倍!如此勇敢的勇士,怎能不让人敬佩?《红星照耀中国》,这是历史留下的深深的痕迹!是它,使我久久不能忘记那些红军战士!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2生命旅程,愿智慧之光照耀一生。

《红星照耀中国》,一本真实描述红色中国的著作。

埃德加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述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点一滴,描绘了坚忍不拔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以及熠熠生辉的革命理解。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1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1

5、长征的历史价值
6、长征中出现的感人故事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1
2
红军长征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是苏区地盘缩小,到1934年9月,中央根据地由
原来的 35 个县缩小到只剩瑞金、兴国等几个
县,面积由五万 多平方千米减至一万平方千米左
右,这就使红军没有回旋的余地;
2.是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王明的“左”倾经济政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1
4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1.强渡湘江,突破四道封锁线 2.遵义会议,确定党和红军的正确领导 3.四渡赤水,将敌人甩开 4.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钻出敌人的牢笼 5.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中央红军壮大 6.张国焘叛变,红军分裂 7.翻雪山,过草地(算是比较艰苦的路程,作用也是甩开敌人) 8.陕北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结束。这基本是中央红军的路程,红二红四 方面军同时也在长征,但我对他们的路程不了解,除了红四方面军领袖
张国焘叛变,再不知道《其红他星照大耀事中了国》。读书交流1
5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
专题三:信仰与精神
1.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2.长征精神的内涵
3.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4.苏维埃政府
5.西安事变
6.中国发生红色革命的原因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1
6
策,导致根据地经济濒临崩溃的境地,使红军缺
乏在根据地继续 坚持斗争的物质条件;
3.是由于苏区面积缩小和人口锐减,使军兵员得不
到补充,只有突围向外发展。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1
3
长征的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 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 (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 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名著知识点总结及习题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名著知识点总结及习题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知识点总结及习题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

他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

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

斯诺于1928年到达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之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

1930年以后,他为采集新闻,遍访中国主要城市以及日本、朝鲜等国家。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

他的一生中,除了为欧美报刊写通讯稿以外,还完成了11本著作,其中绝大部分和中国有关。

他的《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一部享有盛誉的报告文学作品。

1972年,斯诺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创作背景《红星照耀中国》是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其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完成的作品。

1936年6月,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刚刚 30岁的斯诺进入中国西北红色根据地后,对中国人民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和敬重。

当时,毛泽东、周恩来热情真诚地接待了这位客观公正的美国客人。

在长达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斯诺先后走访了红军部队的许多将领和普通战士,寻访当地百姓,对根据地的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做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他曾多次在保安县(今陕西志丹县)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这使他获得了许多关于毛泽东个人和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通过采访和实地了解,他深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人民的希望。

他撰写了大量关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报道,相关采访手记写满了14个笔记本。

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出版了,他让世界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一、浅谈本书及作者“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这是美国记者白修德对这本书以及作者斯诺的评价。

是的,就是埃德加·斯诺,这位作为第一个到中国红色区域完成长达7年采访的西方记者,揭开了无数当时令人无法理解甚至在外界看来扑朔迷离的红色中国的神秘面纱。

作者长年跟随红军共同生活,甚至于许多中共领导面对面交流,也正是应为这样本书的内容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

他站在非常可观的角度,从小人物的小事件中,不仅反映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心理状况,更是从侧面的角度表现出红军以及那些遥不可忘的领袖们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觉悟。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界。

”这是读完后我最大的感受!二、读后新认识“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

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

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

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

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激情。

”斯诺自己说道。

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首次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革命真相。

对我这种高中落下一大截政治历史的理科生而言,更是让我对当时的人民、红军、毛泽东等等都有了新的甚至颠覆的认识。

(一)人民在斯诺的笔下,不管是现实的生活状况,是红军高大的形象,还是领袖们思想高度都从人民百姓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一一体现。

而在这些小事的背后又深刻反映了百姓们当时的心理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的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 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 (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 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1.强渡湘江,突破四道封锁线 2.遵义会议,确定党和红军的正确领导 3.四渡赤水,将敌人甩开 4.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钻出敌人的牢笼 5.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中央红军壮大 6.张国焘叛变,红军分裂 7.翻雪山,过草地(算是比较艰苦的路程,作用也是甩开敌人) 8.陕北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结束。这基本是中央红军的路程,红二红四 方面军同时也在长征,但我对他们的路程不了解,除了红四方面军领袖 张国焘叛变,再不知道其他大事了。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
专题三:信仰与精神
1.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2.长征精神的内涵 3.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4.苏维埃政府 5.西安事变 6.中国发生红色革命的原因
答:西安事变的过程:在劝说蒋介石 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 况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于1936 年12月12日,发动" 兵谏",在西安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 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 央以民族大义为 重,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 接受联共抗日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 结束,对国共 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 用。
红军长征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是苏区地盘缩小,到1934年9月,中央根据地由 原来的 35 个县缩小到只剩瑞金、兴国等几个 县,面积由五万 多平方千米减至一万平方千米左 右,这就使红军没有回旋的余地; 2.是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王明的“左”倾经济政 策,导致根据地经济濒临崩溃的境地,使红军缺 乏在根据地继续 坚持斗争的物质条件; 3.是由于苏区面积缩小和人口锐减,使军兵员得不 到补充,只有突围向外发展。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
专题一: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1.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2.出身与家庭 3.童年的经历 4.受教育情况 5.参加革命的起因 6.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
专题二:关于长征
1.长征的起因 2.长征的路线 3.长征中面临的困难 4、长征中具有的重大的事件 5、长征的历史价值 6、长征中出现的感人故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