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试卷(1)
高一地理检测题

高一地理检测题2014.9.25第Ⅰ卷(选择题,共78分)注意:请将答案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要求用中性笔,书写认真、工整 。
一、选择题读“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划分示意图”,回答1~2题。
1.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______图所示天体系统级别相同( ) A .A B .B C .C D .D2.D 系统中的中心天体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独特而优越的条件是( ) A .安全的宇宙环境 B .表面存在大气层 C .具有适宜的温度 D .具有水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4~5题。
3.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A .正相关B .负相关C .成反比D .没有相关性 4.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降水的干湿变化,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B .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树木生长C .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进而影响树木生长D .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会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题。
5.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经过A. 甲—乙段B. 乙—丙段C. 丙—丁段D. 丁—甲段6.当地球位于图示位臵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臵及移动方向是A .北半球,向北移动B .北半球,向南移动C .南半球,向北移动D .南半球,向南移动 7.当地球公转经过乙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B .正是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C .正是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季节姓名:班级: 考号:D .北极点附近极昼的范围呈扩大的趋势8.当地球位于图示位臵时,地球上两地A (36゜N ,128゜E )和B (36゜S ,128゜E )相比A .自转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B .地方时和日出时间都相同C .日期相同,季节不同D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如下图XOY 为地轴,MN 为赤道,EF 、E ′F ′为回归线, ST 、S ′T ′为极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17.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B.藏南谷地的地热
C.高原北部的风能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用斜线表示)______(2分)
(2)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2分)
(3)此时的节气是____________(2分)
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图中表达出的天体系统级别共有
A.1级B.2级C.3级D.4级
4.从地球上观测,水星和金星非常明亮的主要原因是它们
A.离日、地较近,反射较强B.卫星数量多,引力作用强
C.体积庞大,反射面积较大D.公转速度快,发光发热多
人类已经向火星发射了“海盗号”、“勇气号”等多个探测器,2009年10月前后,我国也向火星发射“荧火一号”探测器。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国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塔里木盆地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
29.“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A.降低大气温度B.提高水体温度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D.增强地面辐射
30.下列地理现象中,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
A.杭州夏季昼长夜短B.南极洲夜空常出现极光
C.东海潮汐周期性变化D.南半球河流右岸多沙滩
黔东南州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高一地理试卷(完整版)

黔东南州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高一地理试卷(必修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后附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由考生自己留存。
第Ⅰ卷选择题(共 75 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中国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7时33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距离地面约400千米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图 1),完成 1-2 题。
图 1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天宫空间站的是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可观测宇宙2.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会师”地位于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地球大气圈之外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炽热气体球,源源不断地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给地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读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图2),完成3-4题。
3.关于太阳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层用肉眼不可直接观测B.②层常出现暗黑斑点C.③层会突然出现增亮的斑块D.太阳黑子集中的区域耀斑出现也多4.下列关于太阳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太阳以光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B.地球高低纬度获得太阳辐射差异的因素是天气C.太阳活动会导致长波通信质量下降D.太阳活动谷年地球上出现异常气候的概率增加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11月18日21时23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62度,东经102.01度)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
高一地理必修1_期末试卷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必修)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30题共60分,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内)高一地理试卷、单项选择题(同学们,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27题共54分,别1为“某日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斜射部分表示夜半球。
读图完成1-2题。
8:00 B.10:00 C.12:00 D.14:00甲点绕地轴转动的速度最快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2中①、②、③三个圆可以分别代表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玄武岩、石灰岩、岩石石油、矿产资源、自然资源岩浆岩 B.沉积岩 C.花岗岩 D.变质岩②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④自转和公转运动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甲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B.山体滑坡 C.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8、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A.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B.太阳辐射能及地球重力C.风能D.生物能9、目前,人类活动能够影响到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海水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图4为“某地区1月份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1题10、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1000、1008、1016、1024、1032,其中②、④等压线的数值应该分别是A.1008、1024 B.1000、1032 C.1032、1016 D.1024、1008 11、造成甲地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地形类型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2、目前,我国中、西部一些煤炭资源丰富地区,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煤炭开发。
下列开发方式中相对合理的是A.直接销售煤炭B.发展煤气化、液化工业C.发展高耗能工业D.尽可能的不开采、少开采煤炭,保护生态环境13、农业社会时期,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①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②茂密的森林、丰富的矿产③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④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14、图5为“塔里木盆地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示意图”。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自转轴?A. 赤道B. 北极C. 南极D. 中国答案:B2. 地壳的主要组成元素是:A. 氮气和氧气B. 铁和镁C. 金和银D. 硅和铝答案:D3. 下列地质灾害中,与地震直接相关的是:A. 冰川B. 洪水C. 泥石流D. 火山喷发答案:D4. 天气是地区短时间内的气候变化,而气候是指:A. 十年内的气候变化B. 百年内的气候变化C. 千年内的气候变化D. 极长时间内的气候变化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火山喷发的现象?A. 火山爆炸B. 熔岩喷发C. 热气喷发D. 岩浆喷发答案:C二、填空题1.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___________ 。
答案:珠穆朗玛峰2.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比例是 ___________ 。
答案:3:23. 面积最大的洲是 ___________ 。
答案:亚洲4. 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___________ 。
答案:中国5. 长江是中国的第 ___________ 条河流。
答案:一三、简答题1. 简述地球的四季变化原因。
答案:地球公转产生了不同季节的变化。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因为地球的轴倾斜,造成了不同地区太阳直射角度的变化,从而引起了四季的变化。
2. 简述火山爆发的原因。
答案:火山爆发是由于地壳断裂造成的。
地壳的板块运动会导致火山活动,当地壳板块断裂时,岩浆从地下深处喷发到地面上,形成火山喷发。
3. 简述洪水的形成原因。
答案:洪水是由于降雨过多或河流水位上涨超过河道容量而发生的。
当降雨量大于地面的排水能力时,水会聚集,并可能造成河流的溢出,形成洪水。
四、解答题1. 简述地球的不同地理区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不同地理区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高山地区气候严寒,人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适应生存,如穿着厚衣物和搭建保暖设施。
而沿海地区则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人们可以从中获取食物和经济收益。
不同地理区域的土壤肥沃程度以及水资源丰富程度也会影响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高一入学考试试卷地理

高一入学考试试卷地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南美洲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20成员国?A. 中国B. 巴西C. 印度D. 挪威3. 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多少公里?A. 6000公里B. 6300公里C. 6400公里D. 6700公里4. 以下哪个不是四大板块之一?A. 欧亚板块B. 太平洋板块C. 非洲板块D. 南极板块5.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留申海沟C. 菲律宾海沟D. 爪哇海沟6.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沙漠?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7.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长的海岸线?A. 加拿大B. 俄罗斯C. 中国D. 美国8.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洋?A. 大西洋B. 印度洋C. 太平洋D. 南冰洋9. 以下哪个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A. 贝加尔湖B. 苏必利尔湖C. 维多利亚湖D. 里海1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印度尼西亚11.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高原?A. 青藏高原B. 巴西高原C. 墨西哥高原D. 东非高原12.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河流?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13.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湖泊?A. 苏必利尔湖B. 里海C. 维多利亚湖D. 贝加尔湖14.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盆地?A. 刚果盆地B. 塔里木盆地C. 四川盆地D. 墨西哥盆地15.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半岛?A. 阿拉伯半岛B. 印度半岛C. 伊比利亚半岛D. 巴尔干半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6.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__公里。
17. 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是________。
18. 地球上最深的湖泊是________。
19. 地球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
20.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连城一中2024—2025学年上期高一年级月考1地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K2-18b是一颗围绕红矮星运行的行星,距离地球约为124光年。
2023年9月11日,科学家研究发现K2-18b可能拥有富含氢的大气层和被水体覆盖的表面。
下图示意天体系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K2-18b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推测该行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有()①液态水存在②稳定的光照③大气层存在③安全的宇宙环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夸父计划”是我国继“嫦娥计划”后又一重要的空间探测计划。
该计划主要是针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帮助科学家深入研究日地空间环境,为灾害性空间环境预报提供观测数据。
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距地球150万千米的日地连线上设置一颗卫星,用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该卫星可在太阳光球层、色球层监测到的太阳活动分别是是()A.黑子、耀斑B.耀斑、日珥C.日冕、耀斑D.太阳“风暴”、黑子4.据观测2013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按照太阳活动-般规律推测下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2017年B.2020年C.2024年D.2046年5.当太阳活动增强时,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最主要是()A.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中断B.卫星被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击毁C.卫星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D.卫星周围空间温度过低太阳能汽车是一种靠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主要是通过使用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在蓄电池中备用,用来推动汽车的电动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城市不适宜大范围推行太阳能汽车的是()A.拉萨B.西宁C.吐鲁番D.成都7.太阳能汽车大范围推行遇到的主要阻碍为()A.运营成本过高B.环境压力过大C.对地形平坦度要求高D.对太阳能资源要求高猛犸象又名长毛象,生活在第四纪寒冷时期,它的灭绝被视为一个冰期时代结束的标性事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关于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其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地转偏向力B.由南向北流的洋流为暖流C.中低纬度海区大洋西岸为暖流 D.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为暖流2.目前,人类比较简单利用的淡水资源除河流水外,还有()A.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B.冰川水和淡水湖泊水C.生物水和沼泽水D.湖泊水和土壤水3.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其河水与地下水的相互关系是() A.河水补给地下水B.地下水补给河水C.河水与地下水无相互补给关系D.汛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4.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数码①、②、③代表的岩石类型依次是()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B.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C.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D.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5.下列地形中,其成因与图中数码相符的是()①A.①阿尔卑斯山 B.②渭河平原C.①喜马拉雅山D.②成都平原6.关于河流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发育初期,河流以向河流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呈“V”型B.“V”型河谷形成后,河流以向下的侵蚀作用为主,渐渐形成“U”型谷C.洪积-冲积平原一般形成于山麓地带D.河漫滩平原一般发育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7.在地理要素中,易受到人类活动干扰而发生改变的是()A .大气和水B .岩石和土壤C .生物和水D .大气和生物8.我国内蒙古高原自西向东呈现出从荒漠-草原-森林草原的改变,这反映了自然带(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读下图,完成第10-11题。
9.图中虚线为某地气温柔降水状况,据图推断气候类型( )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温带海洋气候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气候类型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B .此气候的成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限制形成的C .此气候类型分布于400~600的大陆东岸D .此气候是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11.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 C )A B C D12.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均有大面积分布的自然带是(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 .热带雨林带C .温带荒漠带D .温带、亚寒带森林带读右图,完成14—15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6 日 8 时
B.7 日 8 时
C.6 日 20 时
D.7 日 20 时
24.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天, 甲地时间为( )
A.21 时
B.9 时
C.15 时
D.16 时
25.下图示意洋流,图中箭头表示寒流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试卷第 6页,总 8页
第 II 卷(非选择题)
A.耀斑爆发
B.黑子增多
C.日食
D.磁暴
4.当日理论数值曲线和实测数值曲线都表明太阳直接辐射日落大于日出,推测其最可能的影响
因素是
试卷第 1页,总 8页
A.纬度
B.海陆
C.海拔
读“一个震源的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图”,回答下列各题。
D.地形
5.当 O 处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传播方向有( )
A.沿地表传播与向下传播
(3)下图的甲乙丙三张图中,能正确反映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环流(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
及 其等压面弯曲形态的是
图。
(4)上图中 B、D 两点,气压较高的是
点;A、B 两点的气压相比,气压更低的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点。若 A、B 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则图示季节应当是北半球的 (填“1”或“7”)月。
试卷第 8页,总 8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 的 “弹性”,下雨及时、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示意我
试卷第 5页,总 8页
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铺设砾石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二、综合题 26.(10 分)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 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
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
。③处的地形属
山地。
(2) 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双选)( )
7.根据图文信息,推断该地最可能位于( )
A.北京(116°E)
B.沈阳(124°E)
C.长沙(113°E)
D.拉萨(91°E)
8.关于此日后的几天内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
D.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试卷第 2页,总 8页
18.有关大湖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 ②湖面结冰,但冰层不厚是发生大湖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五大湖给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④南岸、东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西岸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下列地区冬季大雪可能类似“大湖效应”的是( ) ①瑞典东南部形成降雪 ②内蒙古高原地区冬季暴雪 ③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大雪 ④苏必利尔湖西北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此次大湖效应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强降雪导致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上升 B.大风使圣劳伦斯河流速加快,利于通航 C.强风可以吹散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空气更洁净 D.降雪为土壤提供充足水分,利于次年农业生产
共抗疫情,停课不停学!衡云中学高一地理卷(1)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中国探月工程已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下图为美国航空航天
局网站公布的月球勘察轨道器拍摄到的影像,该影像最大细节地展示了迄今为止人类登月计划在月球上留 下的印记。完成下列各题。
1.“嫦娥三号”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接触到最多的天体是:
图 2,回答小题。
试卷第 3页,总 8页
13.图中 R 所对应的地面上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南风
D.北风
14.P 地和 Q 地对应的地面上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B.两地皆为晴朗天气
C.P 对应地为晴朗天气,Q 对应地为阴雨天气
D.P 对应地为阴雨天气,Q 对应地为晴朗天气
,曲线③
代表的是
界面。
试卷第 7页,总 8页
28.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 1 米、60 厘米、50 厘米的透明玻璃柜,在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盆 热水 A 盆和一盆冰块(B 盆),然后用塑抖薄膜把柜的顶部密封,在塑料薄膜的一侧开一个小孔, 点燃一束香,放进小孔内(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之后,你能看到烟雾在玻璃柜内 A、B、C、D 之间形成一个环流。
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
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2)若模式图示意地层结构,则形成该地质构造的作用是
,正常情况下其地表形态是 。
(3)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层,
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
(4)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A.星云
B.行星际物质
C.彗星
D.小行星
2.关于该脚印 40 年来没有消失的原因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昼夜温差小,风化作用弱
B.地形起伏大,流水侵蚀弱
C.没有太阳风,搬运作用弱
D.缺少大气层,风力作用弱
读我国某地某日太阳直接辐射变化曲线图(虚线为理论数值,实线为当日实测数值),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当日 9-10 时间该地最有可能经历的是
11.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的曲线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B.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
C.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D.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
图为北半球某平原 3500 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R 处有一个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探空气球。读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3) 图中 c 地层为含水层,a、b、d 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
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
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
。
27.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
(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
A.净化雨水
B.增强雨水渗漏 C.防止水土流失 D.保持土壤水分
2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地是( )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中心点为极点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若阴影部分为 7 月 6 日,非阴影部分为 7 月 7 日,北京为( )
下表为①②③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10.若③地为烟台,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②①③
D.①③②
B.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读某月 3~7 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的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6.图示时刻石家庄和合肥相比可能( )
A.石家庄气温高,天气晴朗
B.合肥气温低,气压高
C.石家庄正在下大雪,气温低
D.合肥有暴风雪,气温低
17.此时,北京主要吹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偏北风
C.西南风
D.正南风
试卷第 4页,总 8页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 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 年 11 月 18 日,美国再现大湖效应, 尤其纽约州影响最为严重。据报道,纽约州持续降下每小时 3 英寸至 5 英寸(约 7.6 厘米至 12.7 厘米)的大雪,伴随雷暴及强烈阵风,令多处道路封闭。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 右侧为某区域地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这个小孔应当开在装有
(填“冰块”或“热水”)的盆子上方。
(2)这个实验要验证的是
环流,这个环流形成过程各个环节发生的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
是( )
①地面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③②
B.沿地表传播与向上传播
C.只有向下传播
D.只有沿地表传播
6.上图是地震波向下传播的示意图。P 波与 S 波都能够到达的是(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丙与丁
D.甲与丁
立竿测影是古代出现较早的时空观测技术,是指将“槷”(nie,即立竿)垂直立在水平 地面,观测竿影方向和长度变化,从而测定方向和时间等。下图为 2019 年某日 11 时 44 分(北京 时间)我国某地立竿测影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若这两个天气系统同步向西移动,24 小时后 Q 气压中心将移动到 R 处,则未来 20 小时内,R
处探空气球测得的风向和风力情况是:
A.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增大
B.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减小
C.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增大
D.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减小
读“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