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安装的施工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施工技术要点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施工技术要点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施工技术要点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施工技术是指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施工标准和规范,将电气设备、电器配线等安装到建筑内部,并使其能够正常工作的一系列工程。

在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施工中,应注重以下技术要点。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包括电源设计、电缆敷设、管道敷设等,同时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便于施工作业。

此外,还需要对施工所需的材料进行验收、存放及分发,并做好施工工具、设备等的准备。

2.管线敷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管线敷设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管线敷设应遵循安全、合理、美观、经济的原则,同时进行必要的措施保护。

在进行管线敷设前,需按照施工设计图纸确定好管线走向、开槽位置和深度,并进行必要的措施保护。

管线敷设完成后,还需进行验收,确保管线的质量和安全性。

3.电气设备安装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电气设备安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电气设备安装时,应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安装,确保设备可靠、安全、方便维护,并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在电气设备安装完成后,还需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收,及时排除故障并进行修复。

4.电气线路敷设和接线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电气线路敷设和接线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电气线路敷设和接线工作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敷设路径、电缆选型、降温、取电点、检修孔、接线盒选型等。

在进行电气线路敷设和接线工作时,要保证线路安全、整齐、美观,并确保连接牢固、不漏电。

在敷设和接线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测试、验收和维护保养。

5.维护和检修在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以确保电气设备、线路以及整个建筑电气系统始终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维护保养工作应根据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包括清洁、润滑和检查等。

在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排查并进行修复,以保证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涉及到管线敷设、电气设备安装、电气线路敷设和接线、维护和检修等多个方面,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规范,确保工作质量和施工安全,以完成高质量的电气工程建设。

关于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讨

关于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讨

关于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讨[摘要]:建筑电气工程,对于一个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竣工后运行的安全可靠程度、投资效益的体现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建筑电气工程而言,从开工到竣工,施工现场管理自始至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乃至经济效益。

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本文就关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工作,谈一些体会,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工艺质量管理中图分类号:s220.7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2- 0165 -01引言:随着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房地产业这一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但同时,各种各样的建筑质量问题,尤其是建筑电气的质量问题也频频发生。

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电气工程虽然不是主体工程,但在建设工程中的复杂程度和投资比重却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房屋建设的总体质量,就必须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建筑电气工程,对于一个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竣工后运行的安全可靠程度、投资效益的体现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结合实际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一、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1、施工前期准备(1)电气施工相关人员的配合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由电气设计人员对建筑项目安装设计提出相关的技术要求。

电气安装人员应会同施工技术人员审核安装和施工的图纸,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的现象,电气安装工人应该学会看懂相关的施工图纸。

电气安装施工前,需要详细的了解电气安装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尤其是梁、柱、地面、屋面的做法和相互问的连接方式,并仔细地校核自己准备采用的电气安装方法能否和这一项目的电气安装施工相适应。

(2)配合土建施工预留预埋预埋线管、孔洞,防雷接地焊接。

在土建进行底板、结构施工时,电器工程必须配合土建专业进行预留预埋工作,主要包括线槽、桥架穿越楼板、剪力墙处的孔洞预埋,动力、照明和智能化系统电气管线预埋及防雷接地的焊接。

住宅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探讨

住宅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探讨

住宅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探讨摘要:电气安装中的任何疏漏和问题都会引起整个建筑工程的返工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会对企业和个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时会危及到生命。

为了确保民用电气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安全、稳定、高效的作用,电气系统的安装、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是极其重要的。

本文以某工程为例,对建筑电气安装主要组成部分——电器低压、配电、室内布线、电气照明等方面安装过程进行阐述。

关键词:电气安装:施工技术1、工程实例该工程建筑面积46542m2,地上19层(地下室2层)框剪结构,地下室为车库,l~5层为商场,6~19层为住宅。

该工程电气系统安装特点为电气类型多,安装技术难度大,现对该工程电气系统的安装及施工技术作一些探讨。

1.1 电气系统安装施工步骤从熟悉施工图纸与相关技术资料规范文件--施工测量放线--沟槽开挖与管沟砌筑--配合土建设预留孔洞及预埋铁件--管件加工制作--支架制作及安装--各类电线敷设安装--配电线路测试、配电线路与设备连接--调试和试运--施工验收。

1.2 配电线路的安装(1)配电线路安装前需要复测电线管线地沟、支架、开关位置是不是符合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的要求及设备运行的工艺需要等。

(2)室外低压线路施工要求①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材料、架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层应良好无锈蚀、绝缘线表面应干燥、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杆身弯曲不应超过其杆长的1/1000。

②电杆埋设深度为杆长的1/10加0.6m,但在松软土质处应当加大埋设深度或采用卡盘等加固。

③直线杆:能承受起线路侧面的风力,但不承受线路方向的拉力,直线杆采用针式绝缘子。

④耐张杆:能承受起一侧导线的拉力,耐张杆采取碟式绝缘子。

⑤转角杆:能承受起导线两侧的合力。

⑥分支杆:在主线路上有直线与耐张型两种,在分路方向侧为耐张型。

⑦终端杆:能承受起线路方向全部导线拉力。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探讨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的增多,人们对电气安装工程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建筑工程中电气安装的主要施工技术做了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由电气设计人员对建筑项目安装设计提出相关的技术要求。

例如开关柜的基础型钢预埋、电气设备安装和线路的固定件的预埋,这些要求应该在电气安装结构施工图中得到反映。

电气安装施工前,需要详细的了解电气安装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尤其是梁、柱、地面、屋面的做法和相互间的连接方式,并仔细地校核自己准备采用的电气安装方法能否和这一项目的电气安装施工相适应。

电气安装人员应会同施工技术人员审核安装和施工的图纸,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电气安装工人应该学会看懂相关的施工图纸。

在安装施工前,还必须加工制作和备齐电气安装施工阶段中的预埋件、预埋管道和零配件等基本设备。

2 主要电气安装施工工艺探讨2.1 配电箱安装施工工艺(1)将现场实际与设计要求相结合,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配电箱底边位置距离地面高度为1.5m,在同一建筑物内,同类箱盘高度应一致,允许偏差10mm。

(2)配电箱进、出线的开孔位置确定也对配电箱安装质量影响较大,平整稳固的安装施工需要准确的开孔处理。

配电箱的安装必须平整、稳固。

根据相关的规范检验标准,配电箱安装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mm,配电箱体高500mm以下时,允许偏差1.5mm。

(3)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选择导线的颜色。

配电箱在采用三相配线时,其电源进线、负荷出线和箱内电气元件的连接线颜色选择要符合规范。

(4)导线连接施工中必须牢固紧密,箱体有安全可靠的中性线接线端子和保护接地接线端子。

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导线与电气元件接线端子连接必须配装弹簧垫圈并要达到牢固紧密的质量要求。

连接导线、电源进线和负荷出线与电气元件的连接必须精密牢固、不松动。

(5)施工中应保持配电箱的内外整洁,并清晰的标注箱面的编号。

浅析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的深入探讨

浅析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的深入探讨

金属构件)一并接入均压环的防雷避雷接地 系统 ,其 中每个金属物要保 证两个以上的连接 点,用 以预 防侧击雷对其的破坏 。
二、 科 学的 施 工 管 理 方 法
1 、供 配 电 分 系统检 测 、通 电后 联 合 调 试
供 电系统 、备用供 电系 统 ( 供 电切换 ) 、电照供 电系统 ( 含一般照 明 、 应急照 明及安全 出口指示照明 ) 、建 筑消 防设施 设备供 电系统 、暖通通 风供 电系统 、给排水设备供 电系统 、防雷避雷 、接地系统和低压 弱 电系 统 。建筑 电气安装工程 中分项工程 ( 强电和弱电) 的安装质量和安装 的 方式 与方法 ,从 而起到 了关键性 的作用 。 如何才 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 , 作 者结合 了多年工作经验 ,通过 利用 “ P E R T ”( P e f r o r ma n c e E v a l u n a t i o n R e v i e w T e c h n i q u e ,即性 能 评 审 技术 ) 的工 具对 电气 安装 工程 进行专 业 技术分 析 ,主要 归 纳 了以下几 个 方 面 :一 是结合项 目的实际 隋况和环境 ,挖掘出符合 电气规范的创新施工工艺和技 术 ,二是采用创新 的施工工艺和技术 ,同时列 出科学合理且适应 的管理 方 法共同支撑建 筑电气安装工程 的施工 ,下面将对其进一步 的探讨 。 符合 电气规范的创新施工工艺和技术
注意防腐措施 ,要求检查导线的线径 、颜色 、舷号 、数量和预 留长度并
测试导线 的接连和绝缘 ,对其进行校验 。
3 、弱 电设 备 安 装 施 工 及 检 查
④配电柜的进 出线是输送 电能的主要载体 ,应选用符 合技术要求 和 标 准 的低 压 电 缆 ,例如 :进 线 使 用 V V 系 列 的 电缆 ,分 路 出 线 使 用 VL V 系列的电缆 ,电缆的安全系数 较高、连接后运行十分可靠 。

探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探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探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摘要:电气工程质量作为整体工程质量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的好环,应认真根据有关的规范、标准、设计及相关文件要求,本着“重抓预控、过程跟踪、重点监控、专业协同、择优选用、认真执行”的原则切切实实做好电气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以保证整体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配合协调abstract: the qualit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s part of the overall project quality,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project good ring,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norms, standards, design and related documentation requirements, the principle of “really grasp the pre-control, process tracking, focus on monitoring, 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preferential selection, seriously implement the “ do a good job electrical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overall project quality.keywords: coordina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technology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安全。

探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施工安装技术

探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施工安装技术

材料和电气设备做好统计 , 并遵循供 电可靠性原则选择代用材料和设备。要 根据设计施一 F 规范与设备技术文件规定进行施工安排 , 确定施: E 安装的最佳 程 序 和方 法 。例 如 , 要 核实 建筑 的屋面 、 地 面各 处互 连 情 况 , 要 对 一些 安 装零
配件 、 预埋 管道 和 预埋 件进 行 配齐 。
图纸进行灯具排列, 其一般采取拉线定位 , 保证灯具纵 、 斜、 横均为直线。另 外, 特 殊 位置 灯 具 安装 要 根 据位 置 、 规格 、 型 号 和 高 度加 强 控 制 , 使 其满 足 设
计 及规 范要 求 。
2 . 敷 设 线路
2. 1预 留 预 埋
避 免 箱体 发 生移 位 和变 形 ; 配 电箱 箱 体 、 配管 预 埋 标高 都 要 在 配 合 土建 预 留 预埋 过 程 中 , 需 了解 建 筑标 高 、 抹 灰 装饰 厚 度 和 装 饰 材 电箱 中加 强 支撑 , 敷设线管时要观察管材 内外壁, 做好除锈防腐 , 处理好 料, 调整好预留预埋深度和高度。 在混凝土内部的线管要按较近线路暗敷 , 避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 埋进 箱体 时 需 加强 护 口, 保证 护 口弯 曲半 径 ; 配 电箱 安 装 好后 要 进 免出现弯曲现象。埋进构筑物的线管和构筑物表面距离应大于或等于 l 5 毫 管 口毛刺 , 确 保 电线 回路 畅 通 , 符合 绝 缘要 求 。 米。 而 暗 埋盒 对应 的 模板 部 位 , 需 用油 漆 做 出标记 。 切 割线 管 时 , 需 保证 其 断 行 查 线 , 口垂 直 于管轴 线 , 并 挫 平管 口至 光滑 整齐 。
接 头前 需 观 察 电缆绝 缘情 况 , 保 证 附件 规 格和 电 缆保 持 一 致 , 且 不 能 有损 伤 。

浅析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分析

浅析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分析

浅析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分析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关系到日常使用安全、舒适性的关键环节。

因此,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技术要点和控制要点。

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技术要点1、布线要合理布线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避免电器过载、跑电、供电不足等问题。

同时还要注意布线的位置和轮廓,以免影响建筑物美观及影响日常使用。

2、设备配线口应保持干燥建筑电气工程中,电线电缆在运行时可能会因为人为原因受到损伤,这时设备配线口的干燥和防滴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湿气会直接影响电气设备的性能,可能造成电器事故。

3、防局部漏电检修建筑电气设备及设施经常会因使用多年,老化、高温、高压等原因,导致局部漏电甚至故障。

因此,开关、插座等设备要定时检修。

如发现局部漏电和损坏的设备,应及时更换。

二、控制要点1、严禁私拉乱接电源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私拉乱接电源严重危害电气安全。

因此严禁私拉电线连接电源,电器需符合相关标准,接线要正确、牢固。

2、电器设置正确在安装电器时,应设置不同功能的电器开关,同时应该遵循不同用电环境合理配置不同容量的开关插座,切勿一心贪便宜,选购劣质电器。

3、保持用电负荷平衡在建筑物的日常用电中,要注意用电负荷的平衡。

如果负荷严重不平衡会引起设备烧坏,甚至可能引发火灾。

三、安全要点1、设置安全警告标志应在电气设施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警告标志牌,提醒使用者注意安全。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非专业人员误触电器的可能。

2、保持电气设备周围环境清洁卫生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保持电气设备周围的环境干燥、清洁,避免积尘、油污减缓散热,造成设备过热,引发事故。

3、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接触电器,防止因为操作不当造成人员伤害。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分析,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技术要点和控制要点,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同时也要注意安全要点,保障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电气安装的施工技术探讨建筑电气安装的施工技术探讨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安装工程的项目也日新月异。

电气安装工程主要由线管、线盒的预留预埋, 管内穿线,电缆敷设, 照明器具安装配电箱( 柜) 的安装, 设备接线,防雷接地安装,电气系统调试等几个部分组成。

本文探讨了电气安装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总结了防治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措施中图分类号: TU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建筑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标准的提高,建筑电气专业在建设工程中的复杂程度越来越大,对电气系统的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电气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

一、电气安装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1、配合土建施工预留预埋时,应首先要弄清楚建筑标高、装饰材料及抹灰装饰厚度,以此来调整预留预埋的高度和深度。

混凝土内暗敷线管应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

埋入建筑物、构筑物的线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暗配盒、箱应在其对应的模板处,用防锈漆或其它有区别的油漆做好标志,引出混凝土墙、地面的管子要顺直,两根以上管引出时应排列整齐。

管子切断后,断口处应与管轴线垂直,管口应挫平,刮光使管口整齐、光滑无毛刺,并封堵严密。

(1)钢管暗配: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外均应做密封处理;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应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

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管与盒在焊接连接时,应一管一孔顺直插入与管相吻合的敲落孔内,伸进长度最好为3~5mm,应在管与盒的外壁相接触处焊接,焊接的累计长度不宜小于管外周长的1/3。

(2) PVC电线管暗配:PVC电线管耐腐蚀,但易变形老化,且机械强度不如钢管好,它常适用于室内有酸、碱等腐蚀介质的场所,不得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敷设。

线管暗敷时,以最近的线路进行敷设,且尽量减少弯头的数量,以便管内穿线时减少阻力;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陷和裂缝,而且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线管的弯曲半径也应符合规定,当线管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 倍;当线管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它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 倍。

暗敷于砌体内的PVC电线管,补槽时填充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小于M10 作抹面保护,其厚度不小于15mm;所有进盒的电线管,必须采用锁扣连接,也应做到一管一孔,没有线管进入的盒面上的敲落孔应保证完好无损。

2、管内穿线。

(1)清扫管路。

在管内穿入导线前,应进行一次扫管,清除管内残留的积水及杂物。

一般可在钢丝上绑上破布,来回拉几次,将管内杂物和水分擦净。

特别是对于弯头较多或管路较长的钢管,为减少导线与管壁的摩擦,应随后向管内吹入滑石粉,以便穿线。

(2)穿引线。

穿引线也是检察管路是否畅通,管路的走向及盒、箱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图的要求。

在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可以在敷设管路的同时将引线一并穿好。

穿引线受阻时,应用两根铁丝同时搅动,使两根铁丝的端头互相钩绞在一起,然后把引线拉出。

(3)导线在管内严禁有接头和扭结,也不得将导线接头埋入箱底板后的墙体,如有接头必须在箱、盒内。

导线在盒、箱内应预留长度。

在接线盒、开关、插座及灯头盒内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150mm,在配电箱的预留长度应为配电箱周长的1/2,出户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1.5m。

共用导线在分支处,可不剪断导线而直接穿过。

(4)穿入管内的导线应分色分相。

L1相为黄色,L2相为绿色,L3相为红色,(中性线)为淡兰色,PE保护线为黄/绿双色。

穿线时根据各相用电负荷情况,L1、L2、L3相之间作适当调配,确保各相之间负荷平衡。

3、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前,要认真检查电缆型号、规格与设计是否相同,电缆的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必要时还要进行超潮湿判断。

直埋电缆还应经过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电缆封端应严密,并根据要求做绝缘试验,6kW以上的电缆应做交流耐压和直流泄漏试验;1kW以下的电缆用兆欧表测试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5兆欧并做好记录。

(3)敷设时不应进行交叉,电缆应排列整齐并加以固定,及时装设标志牌,直埋电缆沿线及其接头处应有明显的分位标志或牢固的标志。

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与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应按由上而下配置,电缆和控制电缆若敷设于同一侧支架上时,应将力缆放在控缆上面。

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三层。

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二层。

(4)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制作时,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在制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室外制作电缆头时,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并应有防止尘土和外来污物的措施。

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前应看电缆绝缘状况是否良好,有无受潮;附件规格应与电缆一致,零部件应齐全无损伤,密封材料不得失效。

电缆终端头与接头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以免受潮。

剥切电缆时不得伤及芯线和绝缘,包缠绝缘时应注意清洁,防止灰尘和潮气进入绝缘层,力缆终端头、电缆接头的外壳与该处的金属护套及绝缘层均应良好接地,接地线采用铜绞线,其截面不宜小于10cm2。

4、配电箱、柜安装。

配电箱、柜安装应在土建地面施工完后进行,墙柱上明装箱也应在土建施工完后进行,而暗装配电箱、接线箱应在土建抹灰装饰前,根据抹灰厚度进行。

配电箱、柜安装位置应准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孔合适,切口整齐,暗式配电箱盖紧贴墙面,零线经汇流排接,无绞接现象,油漆完整,盘内外清洁,箱盖、开关灵活,回路编号清晰,接线整齐,并绑扎成束。

配电箱、接线箱、分线箱如有引出管而需开孔时,必须使用开孔器,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5、防雷接地。

按一般要求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而事故情况下可能带电的金属外壳,均应做良好的接地或接零,变压器中性点、外壳、开关及操作机构的金属底座、电缆、电缆头金属外皮、电缆保护管及所有金属支架,都必须可靠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

防雷接地应由专人负责,结构主筋绑扎时应焊接跨接线,均压环与主筋引下线也应焊接跨接线;建筑物门窗如需接地时,在焊接引下线时,预留接地端子,并与门窗相连接;专用接地采用铜线时,则需用铜套管压接,与接地体用端子连接。

二、注意防治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常见电气工程质量通病:防雷接地不符合要求;室外进户管预理不符合要求;电线管(钢管、PVC管)敷设不符合要求: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不符合要求;配电箱的安装、配线不符合要求;开关、插座的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不符合要求;灯具、吊扇安装不符合要求:电缆、母线安装不符合要求;室内外电缆沟构筑物和电缆管敷设不符合要求:路灯、草坪灯、庭园灯和地灯的安装不符合要求;电话、电视系统的敷线、面板接线不符合要求:消防、智能系统的探头安装不符合要求。

防治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措施:1、电气设备、材料方面(1)电气设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 保管员应协同监理工程师, 首先检查货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核对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参数是否与设计一致。

(2)对主要材料, 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等。

对材料质量发生怀疑时, 应现场封样, 及时到当地有资质的检测部门去检验, 合格后方能进入现场投入使用。

2、电线管敷设方面(1)严格按设计和规范下料配管, 监理专业工程师严格把关,管材不符合要求不准施工。

(2)配管加工时要掌握: 明配管只有一个900弯时, 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4 倍; 两个或三个900 弯时,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6 倍; 埋入地下和混凝土内管子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0 倍。

(3)镀锌管和薄壁钢管内径不大于25 mm的可选用不同规格的手动弯管器, 内径不小于32 mm 的钢管用液压弯管器。

PVC 管子根据内径选用不同规格的弹簧弯管, 内径不小于32 mm 的管子煨弯, 如大量加工时, 可用专制弯管的烘箱加热。

做到管子弯曲后, 管皮不皱、不裂、不变质。

PVC 对接时, 建议采用整料套管对接法, 并粘结牢固。

(4)管子埋入墙内或地面内, 管子外表面距墙面、地面深度不小于20 mm, 保证墙面、地面沿管子不裂缝。

预制板上敷管尽量避免交叉, 如果20 mm 管子穿线超过规定根数, 可并放1 根16 mm 管子分穿。

现浇楼板内敷管, 禁止成捆敷设, 应成排分开间隔放置, 减少对地板结构的影响。

(5)禁止用割管器切割钢管, 用钢锯锯口要平( 不斜) , 管口用圆锉把毛刺处理干净。

直径不小于40 mm 的厚壁管对接时采用焊接方式, 不允许管口直接对焊。

直径不大于32 mm 的管子应套丝连接, 或用套管紧定螺钉连接, 不应熔焊连接。

连接处和中间放接线盒采用专用接地卡跨接。

(6)明管、暗管必须按规范要求可靠接地, 进入配电箱的镀锌管、薄壁管用专业接地线卡和不小于2. 5 mm 的双色BV 导线与箱体连接牢固。

直径不小于40 mm 的管子进入配电箱可以用点焊法固定在箱体上, 并注意防锈防腐。

(7)管子通过伸缩缝和沉降缝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过渡箱( 盒) 放置应平整牢固。

(8)明管、暗管进箱、进盒内要顺直。

管子外径如果与箱体预留孔眼相符应尽量使用, 如果管径比箱子孔眼小得较多, 用钻孔器开孔; 管径比箱体孔眼大时, 应在箱体孔眼的基础上扩大。

3、室外进户管预埋方面进户预埋管必须使用厚壁钢管或符合要求的PVC 管。

加强与土建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协调和配合, 明确室外地坪标高, 确保预埋管埋深不少于0. 7 m。

加强对承包队伍领导和材料采购员有关法规的教育, 监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需检验这一规定,堵住漏洞。

预埋钢管上墙的弯头必须用弯管机弯曲, 不允许焊接和烧焊弯曲。

钢管在弯制后, 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痕现象, 其弯曲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 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总之,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电气安装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技术人员一定要掌握好重要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确保电气安装工程质量,保证电气施工工程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1]李发富,曹勇.住宅电气安全设计的探讨[ J ].山西建筑,2008 ,34 , ( 4 ):206 ― 207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 ―2002) .[3]李立强. 浅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J].陕西建筑, 2010,(11) . [4]蔡华江. 谈建筑工程电气安装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对策[J]. 经营管理者, 2011,(04) .------------最新【精品】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