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考点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一、计算机的硬件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又分为中央处理器(CPU)、输
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四大部分。

1.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运行程序和处理数据的中枢,由执行单元、控制单元和寄存器构成。

其中,执行单元负责对程序的指令进行操作,控制单元负责调度控制处理器的整体运行,而寄存器负责暂时存储程序的
指令和处理的数据。

2.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内部的硬件部件,其中常见
的有键盘、鼠标等。

3.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把计算机内部的结果输出到外部的硬件部件,其中常见的
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4.存储器:
存储器是对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时的必要设备,可以把程序和数据暂
存起来供计算机使用,存储器根据存储速度和容量的不同可分为高速存储
器和大容量存储器两大类,其中常见的有内存、硬盘等。

二、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过程,其中常见的网络技术如下:
1.TCP/IP: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指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是目前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信息技术学考知识点

信息技术学考知识点

信息技术学考知识点
一、网络技术
1、TCP/IP协议及应用:是指在Internet中使用的通信协议。

它是
一组标准、以IP协议為核心的分层协议,由功能层次组成,由应用层、
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组成,它能提供数据的可靠、可靠传输,也
可以在多个网络之间实现通信连接,是Internet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
目前各种局域网、广域网系统的核心协议。

2、OSI参考模型:它是一个国际开放的系统建构模型,由7层组成,是多种网络之间核心协议通信的实现框架。

OSI参考模型由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组成,每一层都有其
特定的功能,通过各层之间的交换信息来实现网络的互联和通信。

3、HTTP协议:它是一种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传输超文本信息的应用
层协议,是World Wide Web上使用的核心协议之一、HTTP协议按照网络
模型定义的各种网络通信协议,它有三个主要特点:无连接,无状态,文
本化。

4、LAN协议:LAN协议是局域网的通信标准,它包括以太网协议、Token Ring协议、FDDI协议、WAN协议等等,以太网是目前使用最为普
遍的一种协议,它是按照IEEE802.3标准定义的以太网协议,以太网协议
可提供大批量数据传输。

2024年高考信息技术考点总结

2024年高考信息技术考点总结

2024年高考信息技术考点总结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推广,信息技术对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信息技术也成为了高考中的一门考试科目。

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信息技术考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1.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1.1.1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作用1.1.2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特点1.2 计算机网络1.2.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1.2.2 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1.2.3 网络安全和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2. 数据表示与处理2.1 进制转换2.1.1 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方法2.1.2 浮点数的表示与转换2.2 文件与存储管理2.2.1 文件的组成和存储结构2.2.2 存储设备的分类和特点2.3 数据的编码与压缩2.3.1 常见的编码方式及其原理2.3.2 数据的压缩方法和原理3. 计算机系统应用3.1 操作系统3.1.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3.1.2 常见的操作系统和其应用领域3.2 数据库系统3.2.1 数据库的概念和组成3.2.2 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和查询方法3.3 多媒体技术3.3.1 多媒体的概念和特点3.3.2 图像、音频和视频的表示和处理方法4. 程序设计与开发4.1 程序设计基础4.1.1 算法和流程图的概念和表示方法4.1.2 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和开发工具4.2 程序设计方法4.2.1 顺序、选择和循环结构的分析和应用4.2.2 数组、链表和树的数据结构和操作4.3 程序调试与测试4.3.1 常见的程序调试和错误处理方法4.3.2 程序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上是2024年高考信息技术考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对同学们备考高考信息技术科目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应该适时回顾和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重点关注数据表示与处理、计算机系统应用以及程序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知识。

广东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

广东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

广东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信息技术基础》①基本定义:这门学科就是关于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等技术。

比如我们和远方的朋友聊天,通过手机软件发送消息这个事就涉及到信息技术,软件把我们输入的文字转化成信号再传输给对方就用到好多相关技术。

②重要程度: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超级重要,就像一根线把各种活动串起来。

从学校里网上交作业,到网上购物啥的都离不开。

③前置知识:了解基本的电脑操作,像开机、关机、鼠标键盘的基本使用。

按我的经验,如果这些不会,那后续知识学起来就像盖楼没有地基。

④应用价值:在现代社会哪都得用到啊。

工作中用办公软件处理文件,生活中智能家电的控制啥的都是信息技术的体现。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它是高中信息技术里最基础的一块知识,就像大树的根,支撑起后面像算法、程序设计等枝干。

②关联知识:跟网络知识、数据库知识都有联系。

比如说网络要传递信息就得靠信息技术的一些编码等知识,数据库存储管理数据也与信息加工等相关。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对于初次接触的同学来说有点难,毕竟这概念比较抽象。

就好比要去理解空气里有啥成分一样,看不见摸不着。

- 关键点:要理解信息的各种处理过程。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中肯定是必考的内容。

考查方式很可能是选择题,问信息的某个处理手段属于信息技术里的哪一部分;或者简答题要你阐述一种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详细讲解- 【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信息技术就是对信息进行处理等操作的技术集合。

信息可不光是文字,图片、声音等都是,对它们进行编辑啥的都是信息技术的活。

②特征分析:- 普遍性:到处都是信息技术,电视里、手机里。

- 依附性:信息得依附一定的载体,就像我们的想法得通过语言等形式表达出来,语言就是载体一样。

- 价值性:有用的信息价值很大,比如商业机密啥的。

③分类说明:分为感测技术(像传感器获取信息)、通信技术(网络传播信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处理信息)、控制技术(智能设备按指令控制)等。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是对同学们在信息技术学科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次检验。

以下为大家梳理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信息技术基础1、信息的概念与特征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它具有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等特征。

比如,天气预报对于人们的出行安排具有价值,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时效性会降低。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信息技术经历了五次重大变革:语言的产生和应用、文字的发明和使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的发明和普及、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和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游戏软件等)。

4、信息的编码常见的编码有 ASCII 码(用于表示英文字符)、汉字编码(如GB2312、GBK 等)。

二进制是计算机内部采用的计数方式,它只有 0 和 1 两个数字。

二、网络基础及其应用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计算机网络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2、网络的拓扑结构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总线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容易出现故障;星型结构便于管理和控制,但中心节点故障会影响整个网络。

3、 IP 地址和域名IP 地址是网络中计算机的唯一标识,由 32 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域名是为了方便记忆而给IP 地址起的名字,如。

4、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常见的协议有 TCP/IP 协议(包括 TCP 协议和 IP 协议)、HTTP 协议(用于网页浏览)等。

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整理

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整理

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整理信息技术是指用于获取、存储、处理和传输信息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点对于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整理出一些信息技术必背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把多台计算机互联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常用的计算机网络有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3. 数据的表示和存储数据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进行表示和存储。

常见的数据类型有整数、浮点数、字符和布尔类型。

4. 算法和数据结构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数据结构是在计算机中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

常见的算法有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

5.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Mac OS。

二、编程语言1. C语言C语言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级编程语言,具有高效、灵活等特点。

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函数对学习其他编程语言非常有帮助。

2. Java语言Java语言是一种跨平台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适用于开发各种应用程序。

Java具有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

3. Python语言Python语言是一种简单易学的高级编程语言,具有可读性强、代码量少等特点。

Python广泛应用于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

4. HTML、CSS和JavaScriptHTML是用于创建网页的标记语言,CSS用于控制网页的样式,JavaScript用于实现网页的交互和动态效果。

三、数据库知识1. 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是一种使用表格来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数据库系统,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完整版】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

【完整版】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

【完整版】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一、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实体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其中,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执行程序指令和处理数据;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存放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硬盘是计算机的永久存储器,用于存放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显卡用于处理图形显示。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包括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和对等网络模式。

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下,服务器提供服务,客户端发出请求并接收服务器的响应;在对等网络模式下,各个节点之间平等地交换信息。

三、数据与信息的概念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属性的符号记录,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后的有用结果。

数据具有客观性、无意义性和可计算性;而信息具有主观性、有意义性和可理解性。

数据经过加工和处理,才能转化为对人类有价值的信息。

四、计算机编程语言计算机编程语言是计算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

常见的编程语言有C、C++、Java、Python等。

不同的编程语言有不同的语法和规则,用于实现特定的算法和功能。

编程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不同的阶段。

五、数据库和SQL数据库是指按照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

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用于操作数据库的语言,包括数据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功能。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包括MySQL、Oracle、SQL Server等,非关系型数据库包括MongoDB、Redis等。

六、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Linux、MacOS等。

操作系统提供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驱动等功能,以方便用户和应用程序的使用和开发。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最全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最全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别①信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如:书本上的知识、报刊上的新闻内容②信息载体: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只是东西不表示内容)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盘☆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除了一般特征外,信息还具有以下的特征:普遍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1)人性化 (2)个性化 (3)多元化 (4)网络化 (5)多媒体化 (6)智能化 (7)虚拟化
第2章 信息的获取
考点梳理
• 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
(1)定位信息需求(明确目的)
(2)选择信息来源(分析途径)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确定方法)
(4)采集信息、分类保存(整 理、保存、评价信息)
1、网络、光盘 2、自己录制 专业音频处理软件:Cool Edit Pro
Gold Wave
(4)获取视频信息的方法
超级解霸
3、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 (1)常用浏览器:IE(Internet Expiorer) 、傲游(Maxthon)、火狐(Firefox)、360 全浏览器等等。
(2)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
东部 西部 北部
单元格的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
1、相对引用,复制公式时地址跟着发生变化,如C1单元格有公式: =A1+B1 当将公式复制到C2单元格时变为:=A2+B2 当将公式复制到D1单元格时变为:=B1+C1
• 三次文献: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 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 。如大百科全书、辞典等。
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1. 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
对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及附件不要打开, 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网站、不要执行从 Internet 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等,这 些必要的习惯会使您的计算机更安全。 2. 关闭或删除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 3. 经常升级安全补丁 4. 使用复杂的密码 5. 迅速隔离受感染的计算机 6. 了解一些病毒知识 7. 最好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进行全面监控 8. 用户还应该安装个人防火墙软件进行防黑
2、计算机获取信息的方法
(1)获取文字信息的方法 首先:键盘输入是最常用的文字输入法。 其次:扫描仪扫描输入法
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OCR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是指电子设备(例 如扫描仪或数码相机)检查纸上打印的字 符,通过检测暗、亮的模式确定其形状, 然后用字符识别方法将形状翻译成计算机 文字的过程;即,对文本资料进行扫描, 然后对图像文件进行分析处理,获取文字 及版面信息的过程。
元搜索引擎就是通过一个统一的用户界面帮 助用户在多个搜索引擎中选择和利用合适的(甚至 是同时利用若干个)搜索引擎来实现检索操作,是 对分布于网络的多种检索工具的全局控制机制。
目前主要的中文元搜索引擎流搜索引擎的结果 ,提供网页、资讯、网址导航等聚合查询。另 外,搜魅网突
第3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1、信息的编码
(1)二进制代码
信息存储的最小单位:比特(bit) 信息存储的基本单位:字节(B) 1B=8bit 一般用2个字节来表示、存储一个汉字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方法
信息的编码
(2)字符编码 (3)汉字编码 (4)多媒体信息编码
5、常用的信息存储格式
• 一次文献: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 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 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 物质形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大部分期刊上 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一 次文献。
• 二次文献:是指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 工、提炼和压缩之后所得到的产物,是为了便 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累积起 来的工具性文献。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检索引擎 是典型的二次文献。
考点梳理
• 3、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1)语言的产生 (2)文字的发明 (3)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应用 (5)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用 技术的结合
4、信息技术的影响: 两面性
信息技术的消极影响:
(1)信息泛滥 (2)信息垃圾 (3)信息犯罪 (4)危害身心健康·马虎聚搜:集合了google和的搜索 结果,提供一些有用的热点排行。
考点梳理
• 4、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提炼搜索关键词 细化搜索条件
强制搜索
用好逻辑符号
常用下载工具:网际快车(flashget) 、网络蚂蚁、迅雷等
尊重知识产权,合法获取网上信息
共享软件、商业软件、自由软件
商业软件,版权严格,需要付费得到授 权后才可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售后服务较 好,以大型软件居多;
(2)获取图像信息的方法
第一:屏幕截图:想截当前的画面, 按键盘上的[Print Screen SysRq]键 ,然后打开Windows[画图]软件,进行 Ctrl+V 粘贴,就会得到你想要截的画 面了。
第二:网络下载 第三:存储介质中查找 第四:图片扫描(扫描仪、扫描软件)
(3)获取声音信息的方法
信息技术基础
第1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考点梳理
• 1、信息及其基本特征
普信遍息性是、使不用语完言全、性文、字传、递数性字、符共号享、性图、 依像附、性声、音可、情处景理、性表、情价、值状相态对等方性式、传时递效 性的、内真容伪。性 2、信息技术及其内容
((12))信信息息技技术术的的含内义容::指目研前究,信信息息 如技何术产的生主、要获内取容、包传括输计、算变机换技、术识、别 和通应信用技的术科、学微技电术子。技术和传感技术 。
共享软件,版权相对较宽松,可以自由 下载并使用,但是功能受限制,付费或得到 授权后可以使用全部功能;
自由软件,版权不讲究,可以自由使用 ,不受限制,甚至可以对程序进行反编译, 对程序进行修改。
共同点,都是编程人员开发的,具有知 识产权的作品,都有一定的功能,甚至有许 多的功能,能让电脑用户作为工具使用,或 作为娱乐用途;
考点梳理
2、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3、信息加工的主要工具——计算机 4、文本信息的加工 5、表格信息的加工 6、多媒体信息的加工 7、一本多媒体作品的集成制作 8、智能处理 9、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考点梳理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常用方式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第一季度
第三季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