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毛d

合集下载

正常人体结构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正常人体结构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正常人体结构学习指导及习题集第一章基本组织重点概念:1、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其游离面光滑,利于血液、淋巴液流动及物质通透。

血管内皮还有内分泌功能。

2 、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等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其游离面湿润光滑,有利于内脏运动。

二、选择题1 被覆上皮的分类依据是: CA 上皮组织的来源B 上皮组织的功能C 上皮细胞的层数与表层细胞的形态 D 上皮组织的分布部位E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2 间皮分布:BA 肺泡上皮B 胸、腹腔浆膜C 血管外表皮D 心血管的内表面 E 肾小囊壁层3 耳廓软骨中主要含有什么纤维? CA 胶原纤维B 胶原原纤维C 弹性纤维D 网状纤维E 大量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束4 为于骨基质内的细胞是 BA 骨祖细胞B 骨细胞C 成骨细胞D 破骨细胞E 成纤维细胞5 下列那种细胞可转化为巨噬细胞:D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D 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6 闰盘的作用是: CA 营养心肌纤维B 居M线水平C 可传递冲动D 仅有桥粒构成E有二联体7 肌组织的特点不包括: DA 肌细胞又称肌纤维B 肌细胞之间为解体组织C 肌细胞内含肌丝 D 其收缩受意识支配 E 含血管8 可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CA 脂肪细胞B 肥大细胞C 浆细胞D 巨噬细胞E 成纤维细胞第二章运动系统重点概念:1、翼点:翼点位于颞窝内,在额骨、顶骨、颞骨及蝶骨大翼相接处形成的“H”形区,此处较薄弱,称翼点或翼区。

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静脉经过,骨折时易受损伤。

二选择题1 、肩胛骨下角平对 CA 第5 肋B 第6 肋C 第7 肋D 第8 肋E 以上都不对2、前囟闭合的时间是 CA 出生前B 出生后 6 个月C 出生后 1.5 岁D 出生后5—6 岁 E出生后 3 岁3、鼻泪管开口于 DA 上鼻道B 中鼻道C 中鼻道前份D 下鼻道E 蝶筛隐窝4、属于面颅骨的是 BA额骨B 舌骨 C 蝶骨 D 颞骨 E 枕骨5、骨伤后能与参与修复的结构是 CA 骨质B 骨骺C 骨膜D 骨髓E 关节软骨6、左侧胸锁乳突肌收缩时 CA 颈椎充分伸B 颈椎充分屈C 头向左侧倾斜,面转向右D头向左侧倾斜,面转向左侧 E 颈侧倾斜7、腔静脉孔约平对 AA 第8 胸椎B 第9 胸椎C 第10 胸椎D 第11 胸椎E 第12 胸椎8 、食管裂空约平对 CA 第8 胸椎B 第9 胸椎C 第10 胸椎D 第11 胸椎E 第12胸椎9 、主动脉裂孔约平对 EA 第8 胸椎B 第9 胸椎C 第10 胸椎D 第11 胸椎E 第12胸椎10 、神髋关节的主要肌是 AA 臀大肌B 臀中肌C 臀小肌D 梨状肌E 以上都是11 、屈髋屈膝的肌是 CA 股直肌B 股二头肌C 缝匠肌D 半腱肌E 半膜肌12 、屈髋并使股骨旋外的肌是 EA 臀大肌B 臀中肌C 臀小肌D 梨状肌E 髂腰肌13 、对肩关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A 关节盂较浅B 易向前外侧下方脱位C 关节上方有韧带加强 D 运动范围较大 E 关节囊较松弛第三章消化系统一重点概念:1 咽峡:腭垂、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与咽的分界。

药用植物学前四章

药用植物学前四章

名词解释细胞后含物;胞间连丝;纹孔;细胞壁的特化;半复粒淀粉1.细胞核具有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染色质)四部分。

2.原生质体内物质按照作用、形态及组分差异,又分为(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三部分。

3.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常见的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4.植物草酸钙结晶的类型由(单晶)(针晶)(簇晶)(砂晶)(柱晶)。

5.质体根据其所含色素及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白色体)(叶绿体)(有色体)。

6.白色体与物质的积累和贮藏有关,其中(造粉体)合成淀粉,(蛋白质体)合成蛋白质,(造油体)合成脂肪及脂肪油。

7. 以下不属于植物特有的细胞器(C)A.细胞壁B.叶绿体C.高尔基体D.液泡8. 发育中的番茄,最初含(D),见光后转化为(),果实成熟时,逐渐转变称()D.白色体-叶绿体-有色体9. 糊粉粒多分布于植物的(A)A.种子10.草酸钙晶体中加入(B)晶体会溶解,并进一步形成针状晶体析出A.20%盐酸B.20%硫酸C.20%醋酸D.20%碳酸11.加醋酸能产生气泡的结晶是(B)A.草酸钙结晶B.碳酸钙结晶C.硅质结晶D.橙皮苷结晶12.细胞壁有哪些特化现象?可用什么鉴别方法?细胞壁的特化现象包括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黏质化和矿质化等。

①木质化的细胞壁加间苯三酚试液一滴,待片刻,再加浓盐酸一滴,即显樱红色或紫红色;②木栓化的细胞壁遇苏丹试液可染成红色;③角质化:角质层遇苏丹试液可染成橘红色;④黏液质化的细胞壁遇玫瑰红酸纳醇溶液染成玫瑰红色,遇钌红试剂可染成红色。

⑤矿质化:硅质能溶于氢氟酸,但不溶于醋酸或浓硫酸(可区别碳酸钙和草酸钙))13. 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含义是什么?P15名词解释组织;分泌组织;晶鞘纤维;嵌晶纤维;侵填体;胼胝体;离生型分泌腔1.植物的组织一般可分为(分生)(基本)(保护)(分泌)(机械)(输导)组织。

2.分生组织按来源和功能不同分(原生)(初生)(次生)分生组织。

考研政治毛中特真题第一章

考研政治毛中特真题第一章

本部分附题(单选):【2007年】8.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A、党的二大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七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六届六中全会内容的掌握。

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口号,号召全党学习马、恩、列、斯的理论,并应用到中国的实际斗争中去。

因此,备选项C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答案。

备选项A党的二大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B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实际地位并独立自主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D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因此备选项ABD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2010年】9.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瞿秋白【答案】B【解析】李大钊被称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第一人”【1999年理】9.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A.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B.鲜明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答案】D【解析】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可见选项D正确。

A项是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中作出的,B项是邓小平在1979年3月30日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的,C项是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作出的,均不符合题意。

【1999文】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答案】D【解析】本题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中西服装发展史(考试资料)

中西服装发展史(考试资料)

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一.单选题()1.D 的发明,标志着最早的缝纫工具的诞生。

A.石针B.骨锥C.石矛 D .骨针()2.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亚麻植物是在C发现的约1万年前的亚麻残片。

A.英国B.西班牙C.瑞士D.法国()3.原始人类的着装动机可概括为三类,即生理、心理需求论及A论。

A.性需求B.遮羞C.装饰D.异性吸引4.原始人类发明腹布、兜裆布是把性器官保护起来,这属于服装起源动机理论说中的C。

A.图腾崇拜说B.遮羞说C.身体保护说D.异性吸引说()5. C的发明,是人类服装起源中的一项重要事件。

A.织物B.纺坠C.骨针D.纺轮()6.人类最早的骨针出现的时间是B时期。

A.早期智人B.晚期智人C.直立人D.猿人()7.“冀州岛夷皮服,扬州岛夷卉服。

”出自于D 。

A.《春秋》B.《周易》C.《礼记》D.《尚书》()8. C出现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促进了人类纤维衣料的产生。

A.蛮荒时代B.蒙昧时代C.野蛮时代D.文明时代()9. D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衣着状况。

A.文身B.人体装饰C.兽皮叶草D.纤维材料()10.人类为了抵御寒冷、酷热、干燥而创造了服装,这属于C。

A.身体保护说B.装饰审美说C.气候适应说D.护符说()11.世界上虽然有不穿衣的民族,但极少有不对身体进行装饰加工的民族,这是一种A的着装动机。

A.装饰审美B.异性吸引C.身体保护D.护符(C)12.以下哪种不属于人类着装动机中的心理需求论?A.护符说B.象征说C.遮羞说D.装饰审美说B)13.以下哪种学说不属于服装产生的起因,而是服装产生后的一种结果?A.吸引说B.遮羞说C.装饰审美说D.身体保护说(B)14.中美洲早期人类的泥塑人像代表的服饰形式说明服装与有着密切联系。

A.审美B.劳动C.身体保护D.异性吸引(B)15.在澳洲发现的原始腰带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装饰B.实用C.护符D.象征二.填空1.原始社会的人体装饰现象有皮肤着色、文身、人为变形2.刺痕文身用于.肤色较浅的人群,瘢痕文身用于肤色较深的人群. 。

《纺织材料学》第五版网课题库附答案

《纺织材料学》第五版网课题库附答案

第一章:纤维的结构1.大分子中的单基结构会影响纤维的哪些的性能(ABCD)A.耐酸性B.染色性C.吸湿性D.耐光性2.初生纤维的断裂强度可以通过拉伸工序提高,这是由于结晶度得到提高。

×(拉伸工序是取向度的提高。

)3.羊毛纤维是多细胞纤维,所以不存在原纤结构。

×(只要是纤维基本具备原纤结构,但具备完整的原纤结构的只有棉、毛纤维,合成纤维都不具有完整的原纤结构)4.(识记)纺织纤维的结晶度越高,纤维力学性能越好。

×(结晶度越高,纤维力学性能是越好,但是如果过高就会力学性能变差,就会成为脆性纤维,所以不是结晶度越高越好。

)第二章:纺织纤维的形态及基本性质5.其他条件不变,纤维越细,细纱强度()DA.没有规律B.越低C.不变D.越强6.纤维越长,纱线中的毛羽()CA.越多B.没有规律C.越少D.没有关系(在保证纺纱具有一定强度下,纤维越长,整齐度高,则可纺纱线性好,细纱条干均匀度好,纱面表面光洁,毛羽较少。

)7.纤维和纱线的特数越高,()AA.细度越粗B.长度越短C.细度越细D.长度越长(线密度、纤度是正相关,公制支数是负相关。

)8.纺纱工艺设计时使用主体长度。

×(纺纱工艺设计使用品质长度作为参考参数。

)第三章:植物纤维9.(1)棉纤维的长度仅取决于纤维品种。

×(纤维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长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生长的部位和本身结构)(2)棉纤维长度较长,即使有较多短绒,也不影响纱线条干均匀度。

(只要短绒的存在就会影响条干均匀度)(3)棉纤维越细,所纺纱线越细,条干均匀度越好,但纱线强力不好。

(纤维越细,所纺纱线越细,条干均匀度越好,纱线强力也会越好,因为细纤维间抱合力大,增加纱线的断裂强力)(4)(识记)棉纤维的成熟系数大小仅与次生层厚度有关。

√(5)正常成熟时,长绒棉成熟度系数比细绒棉的成熟度系数低。

×(两种不同品种的纤维成熟度没有可比性)(6)棉纤维成熟度系数越高,纤维强力越高,有利于成纱条干均匀度。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选择题(每题1分,共60题,60分)1.放线菌中可以和植物共生固氮的属是(D )正确A.链霉菌属B.诺卡氏菌属C.小单孢菌属D.弗兰克氏菌属2.芽孢细菌的繁殖是依靠(B )正确A. 芽孢B. 裂殖C. 出芽D. 藻殖段3.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 因此它是一种(C )正确A. 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B. 单细胞真核微生物C. 多核的原核微生物D. 无壁的原核微生物4.自养细菌中固定CO2的场所是(B )正确A. 类囊体B. 羧酶体C. 异染粒D. 淀粉粒5.原核生物(D )。

正确A. 有细胞核B. 有有丝分裂C. 有线粒体D. 有细胞壁6.没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是(B )。

正确A. 立克次氏体B. 支原体C. 衣原体D. 螺旋体7.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等多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是(D )正确A.支原体B.霉菌C.酵母D.衣原体8.溶菌酶破坏的是(A )正确A.G—M之间的β-1,4-糖苷键B.短肽之间的连接C.A、B 都可以D.A、B都不破坏9.中介体是由细菌哪种结构衍生的(B )正确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浆D.核质10.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B )正确A.荚膜B.细胞壁C.芽孢D.鞭毛11.微生物在固体斜面上生长的群体称(B )正确A.菌落B.菌苔C.菌膜D.凝絮12.在放线菌发育过程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为(A )正确A.基内菌丝B.气生菌丝C.孢子丝D.孢子13.大肠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应呈(B )正确A.无色B.红色C.黑色D.紫色14.下列耐热能力最强的是(D )正确A.营养细胞B.菌丝C.孢子D.芽孢15.细菌的细胞核是:(A )正确A. 裸露的DNA分子B. DNA 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C. RNA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D. 有核膜包围的染色体16.Bacillus subtilis在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能形成:(B )正确A. 孢囊B. 芽孢C. 伴孢晶体D. 子实体17.细菌的繁殖主要靠:(A )正确A. 二分分裂B. 纵裂C. 出芽D.孢子18.下列微生物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A )正确A. 细菌B. 霉菌C. 酵母菌D. 单细胞藻类19.自然界中分离到的细菌,形态各种各样,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D )正确A. 球菌B. 螺旋菌C. 放线菌D. 杆菌20.原核细胞中特有的C源贮藏颗粒是:(D )正确A. 异染粒B. 肝糖粒C. 淀粉粒D. 聚-β-羟基丁酸21.在细菌细胞中能量代谢场所是:(A )正确A. 细胞膜B. 线粒体C. 核蛋白体D. 质粒22.细菌芽孢抗热性强是因为含有:(B )正确A. 聚–ß-羟基丁酸B. 2,6-吡啶二羧酸C. 氨基酸D. 胞壁酸23.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形成芽孢同时,还能形成一种菱形或正方形的物质,称之为:( B )正确A. 孢囊B. 伴孢晶体C. 核蛋白质24.苏云金杆菌为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昆虫病原(A )正确A.细菌B.放线菌C.真菌D.病毒25.革兰氏染色结果中,革兰氏阳性菌应为(C )正确A.无色B.红色C.紫色D.黄色26.细菌主要繁殖方式为(C )正确A.增殖B.芽殖C.裂殖D.孢子生殖27.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C )正确A.结晶紫(初染)B.碘液(媒染)C.酒精(脱色)D.蕃红(复染)28.G-菌细胞壁内不具备的成分是(B )正确A.粘肽B.磷壁酸C.脂蛋白D.脂多糖29.(C )不是鉴别染色。

高级织布工应知复习

高级织布工应知复习

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知识复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织物片段哪一个是机织物(A)。

ABCD2、通常用的纱线原料代号是:C为棉、T为涤纶、A为(D)、R为粘纤。

A、毛纤B、维纶C、丙纶D、晴纶3、生产过程分为精梳纱线和普梳纱线,精梳纱线以(C)表示,普梳张线则不加代号。

5C、组织循环数较大、经密较小的织物。

D、组织循环数较大、经密较大的织物。

11、现有四种纤维棉、麻、毛和涤纶,用燃烧法鉴别,其中燃烧中有烧毛发气味的是的是(C)。

A、棉????B、麻??C、毛D、涤纶12、在上机图中,当组织图和纹板图相同时的穿综图应为(A)。

A、顺穿B、飞穿C、分区穿法D、照图穿法13、机织物密度指织物中经向或者纬向单位长度内纱线根数,该单位长度是(C)。

A、1厘米B、5厘米C、10厘米D、100厘米14、无梭织机折入边的双纬组织结构使布边的纬密比布身高一倍,导致布边发硬厚度增加、染色时产生色差等弊病。

为了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采用下列哪些措施,哪种是不对的(D)。

A、降低边经纱的密度B、减小边经纱的线密度C、选用适用的布边组织D、缩短纬纱头的长度15、下列织疵中属于破坏性疵点的是(A)A、结头疵B、纬缩疵C、经缩疵D、双纬疵16、按照剑杆与织机筘座的关系,传剑机构分为分离式和(C)。

A、凸轮驱动B、共轭驱动C、非分离式D、连杆驱动1718A、均匀B、不均C、平均D、合格26、整经的任务是根据工艺设计单的规定,将一定根数的(A)按规定长度平行地、均匀地卷绕在整经轴(或织轴)上。

A、经纱(线)B、纬纱(线)C、横纱(线)D、竖纱(线)27、络筒是经纱准备工序中(C)工序。

A、第一道B、第二道C、第三道D、最后一道28、织物的厚度:以(B)为单位。

A、厘米B、毫米C、英寸D、寸29、?机织物按组成机织物的纤维种类分为(D)、混纺织物和交织物。

A、棉型织物B、毛型织物C、长丝类织物D、纯纺织物3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D)。

A、筘的规格有筘号、筘长和筘高,公制筘号是指5cm中的筘齿数。

微生物习题 第一章习题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

微生物习题 第一章习题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

第一章习题答案一. 名词解释1.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2.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成分是多糖或多肽。

3.静息孢子:是一种长期长在细胞链中间或末端的形大、壁厚、色深的休眠细胞,富含贮藏物,能抵御干旱等不良环境。

4.菌落:将单个细菌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时,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

5.基内菌丝:当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就不断伸长、分枝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6.孢囊:指固氮菌尤其是棕色固氮菌等少数细菌在缺乏营养的条件下,由营养细胞的外壁加厚、细胞失水而形成的一种抗干旱但不抗热的圆形休眠体,一个营养细胞仅形成一个孢囊。

7.质粒:指细菌细胞质内存在于染色体外或附加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由共价闭合环状双螺旋DNA分子构成。

8.微生物:是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括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和病毒等大类群。

9.鞭毛:是从细菌质膜和细胞壁伸出细胞外面的蛋白质组成的丝状结构,使细胞具有运动性。

10.菌落:将单个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经培养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称菌落。

1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2.鞭毛Flagella13.Actinomyces 放线菌14荚膜:有些细菌在生命过程中在其表面分泌一层松散透明的粘液物质,这些粘液物质具有一定外形,相对稳定地附于细胞壁外面,称为荚膜。

二. 填空1 芽孢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心四部分.2 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裂殖,少数种类进行芽殖。

3 放线菌产生的孢子有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种。

4 细菌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70s.5 细菌的鞭毛有三个基本部分,基体,钩形鞘,和鞭毛丝6 微生物修复受损DNA的作用有光复活作用和切除修复.7 基因工程中取得目的基因的途径有 3 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经历了开始萌芽、初步形成、 毛泽东思想经历了开始萌芽、初步形成、 走向成熟、继续发展四个阶段。 走向成熟、继续发展四个阶段。 开始萌芽( 一、开始萌芽(1921.7-1927.7) ) 显著标志: 显著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 出 代表作品: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代表作品:《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初步形成( 二、初步形成(1927.7-1935.1) )
2
显著标志: 显著标志: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 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 可以燎原》 反对本本主义》 火,可以燎原》和《反对本本主义》 走向成熟( 三、走向成熟(1935.1-1945.8) ) 显著标志: 显著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化 代表作品: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代表作品:《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人>发刊词 新民主主义论》 《<共产党人 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联合政府》 论联合政府》 四、继续发展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