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答案更重要的,是问题;比读书学习更重要的,是认知

合集下载

评价高人的金句

评价高人的金句

评价高人的金句高人的智慧和见解总能让人叹为观止,他们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地道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金句。

下面是我列举的一些金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

1. "成为一个真正的高手需要不断学习和不断挑战自己,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能成就非凡。

" 这句话表达了高人对于学习和挑战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达到卓越的境界。

2.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看到真正的胜利。

" 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需要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3. "智慧不仅来自于书本,更来自于实践和思考。

" 这句话强调了实践和思考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践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知识。

4. "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实努力才能取得成果。

"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踏实努力才能取得好的结果。

5. "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实现的。

" 这句话强调了成功的原因不是偶然,而是由于不断的努力和坚持。

6. "成功的人不是没有失败过,而是能从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再次尝试。

" 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者并不是没有失败过,而是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

7. "每一个机会都是自己争取来的,没有人会把成功送到你面前。

" 这句话强调了自己争取机会的重要性,没有人会主动给你成功的机会,只有自己努力争取才能获得成功。

8. "成功的人不是没有困难,而是能够克服困难并迎接挑战。

" 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者并不是没有遇到困难,而是能够积极应对困难并勇敢面对挑战。

9.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基石,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

" 这句话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不断创新和进步。

学习的重要性作文(精选26篇)

学习的重要性作文(精选26篇)

学习的重要性作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习的重要性作文(精选2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的重要性作文篇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现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生存。

要发展。

要满足时代的需求,必须接受教育。

勤于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

社会在进步,学海永无涯,所以我们应树立一个终身学习的观念。

记得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有一位72岁的老人,“活到老学到老”,在国家放宽对考生报考大学年龄限制的情况下,他两次参加高考,可是均因分数低而未被录取,但是他仍然不放弃。

这种渴求知识的精神感动了他所报考学校的师生,经过研究,学校特许他作为旁听生上学。

由此可知,学习永无止境,他不分幼尊卑‘学习获得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说起学习的重要性,他对于个人的成长。

成才。

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除此之外,学习还有另一种更深刻的意义。

记得曾经的我徘徊在这样一个问题上:我为什么学习呀?学习的目的何在?难道就只是为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争出个高下吗?后来在一节政治课上我得到了答案,政治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日本是一个小岛国,资源也很匮乏,可他们为什么衣食无忧呢因为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日本便从中国廉价买回原料,再经过他们的高新技术,把这些原料制造成工艺品。

日用品,再用高于原料几倍的价钱卖回中国,就这样日本富了起来。

在刚听完这个故事后,我的心里也有很深的感触,有些愤恨日本人耍小聪明,可是归根结底,细细想来,还是中国的科技不够发达,人才不够卓越,才会导致这种局面。

周恩来曾经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我终于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当今社会只有“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的国家才会“更上一层楼”。

思考比答案更重要

思考比答案更重要

“相信学生才是师德”、“解放学生是为师者的良知”、“得学生者得天下”思考比答案更重要高考结束了,不少学生反映题比较难,平时做了那么多题,好像也没起多少作用,老师也反映,平时给学生也讲了很多题,但学生的长进也不是很大。

那我们就反思一下,我们平时做题或讲题是怎样进行的?大部分的人在做题的时候,往往只关心答案。

大部分老师的讲解或例题讲解,往往也是主要讲计算过程或答案。

但是对整个解题思考过程,往往讲解的并不够清楚细致。

只是让学生知道了计算过程,却不知道思考的过程——而这才是解题最重要的方面。

学生梳理知识体系也是这样,如果只看到表面的知识本身,而没有把握知识内在的联系,就不能够真正的做到彻底理解,也就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所以相当大一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答案我能看懂,一看就明白,但是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我还是不会做,更不要说遇到从没见过的新题目了。

我们必须明白:答案≠计算过程≠思考过程所以,最不会学习的人只知道看答案,普通的学生知道看计算过程,唯有真正的学习高手才知道怎么样从题目给出的条件‘想到’计算过程的。

习题课上老师讲啥?要听教师的课了,有教师说:“我这节课上习题课”,言外之意就是习题课没啥可听的。

果真如此吗?其实,不同的课型都有自己的教学的目标和教学任务,习题课也不例外,习题课同样需要精心的准备,这样才能起到强化训练、总结归纳、感悟提升的作用。

习题课应该教学生什么呢?毫无疑问:教学生不会的,教学生想不到的。

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确定什么是学生不会的,什么是学生想不到的。

所以,习题课能不能上的好,首先要解决好怎样选题?选好题后对它做怎样的处理?这些处理的目的是啥?我们教师在选题的时候一定要精,要注意不断地进行变式,通过变式,使学生理解了解决一类问题,要针对具体的情境、数据分析解决,不能简单套用,机械模仿。

要通过一个题目进行多角度探讨,真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课堂中总能设计变换中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重复的强化,学生的能力能不提高吗?习题课要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和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要将问题灵活变式,拓展提升,而不是原地踏步的强化,那样做,会扼杀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抑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那些比答案更重要的好问题

那些比答案更重要的好问题

那些比答案更重要的好问题好问题指的是能够深入思考,引发更多讨论和对话的问题。

他们不仅能够实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能帮助更好地理解主题。

通常来说,好问题都涉及到找出一个背后的概念,询问错误的原因,发掘来自他人的想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观点等等。

首先,问题本身要深入思考。

这意味着问题中要有很强的实质性,而不是简单的问题或答案。

例如,当问一个关于新技术的问题时,不但要考虑新技术本身,还要考虑它如何影响行业、用户使用和未来发展等等。

因此,这类问题不仅要求从简单的角度来思考,还要求从技术深度和未来发展上思考。

其次,好问题应该引发更多对话。

问题不仅仅是寻求答案,而是希望其他人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主题。

例如,在问题中可以引入他人的想法,让大家一起探索答案,从而更深入地思考。

此外,好问题还应该提供一个完整的回答,而不是只有简单的答案。

只要问题是要求一个全面深入的答案,就应该要求回答者从许多方面展开讨论,以便于能够全面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讨论新技术的时候,可以讨论新技术的优势、劣势以及如何改善它们,从而获得一个完整的答案。

最后,好问题应该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主题。

也就是说,问题应该反映出对主题的深度理解,并且需要回答者作出更深入的探索。

例如,当讨论某个技术时,可以比较不同技术间的区别,以及最佳实践来提升技术水平等等。

在总结之前,有必要重申一点,也就是好问题的背后应该有深度的思考,而不是简单的答案。

好问题应该涉及到找出一个背后的概念,询问错误的原因,发掘来自他人的想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观点等等。

以上就是关于比答案更重要的好问题。

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

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

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方向比努力重要现在是讲究绩效的时代,公司、企业、政府,需要的是有能力且能与企业方向共同发展的人,而不是一味努力但却南辕北辙的人。

自己适合哪些行业,哪些职业,有很多东西是先天决定的,只有充分地发掘自己的潜力,而不是总与自己的弱点对抗,一个人才能出人头地,就像现在很多企业招聘的时候,他们相信通过培训和教育可以让火鸡学会爬树,但是还是觉得选个松树方便一些。

方向不对,再努力、再辛苦,你也很难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能力比知识重要知识在一个人的构架里只是表象的东西,就相当于有些人可以在答卷上回答如何管理企业、如何解决棘手的问题、如何当好市长等等,但是在现实面前,他们却显得毫无头绪、不知所措,他们总是在问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应该是哪种情况等等。

他们的知识只是知识,而不能演化为能力,更不能通过能力来发掘他们的潜力。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研究能力模型,从能力的角度来观察应聘者能否胜任岗位。

当然,高能力不能和高绩效直接挂钩,能力的发挥也是在一定的机制、环境、工作内容与职责之内的,没有这些平台和环境,再高的能力也只能被尘封。

健康比成绩重要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这是很多人已经认同的一句话。

对于毕业后走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学生阶段的成绩将成为永久的奖状贴在墙上,进入一个工作单位,就预示着新的竞赛,新的起跑线。

没有健康的身心,如何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和人生变革,如何应对工作压力和个人成就欲的矛盾?而且在现代社会,拥有强健的身体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健康的心理越来越被提上日程,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承受挫折与痛苦、缓解压力与抑郁,这些都将成为工薪族乃至学生们常常面对的问题。

为了防止英年早逝、过劳死,还是多注意一下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投资吧。

生活比文凭重要曾经有一个故事,说有个记者问放羊的小孩,为什么放羊?答:为了挣钱,挣钱干啥?答:盖房子,盖房子干啥?答:娶媳妇,娶媳妇干啥?答:生孩子,生孩子干啥?答:放羊!记得去年在人大听一个教授讲管理学基础课,他说你们虽然都是研究生,但很多人本质上还是农民!大家惊愕,窃窃私语。

提问比找答案更重要?

提问比找答案更重要?

提问比找答案更重要?“学会提问”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一个人的提问能力好坏直接关系到他在生活中和工作中的表现。

因此,学会提问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能力。

为什么提问比寻找答案更重要?首先,提问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而不仅是简单地找到答案。

当我们只是单纯地追求答案时,我们可能会陷入表面化思考的陷阱,只关注问题的表面,忽略了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意义。

相反,当我们通过提问探讨问题时,我们会更全面地考虑问题,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和观点,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问题。

其次,提问可以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当我们只是单纯地寻找答案时,我们可能会失去对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错过了更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机会。

相反,通过提问,我们可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我们更加主动地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第三,提问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知识和解决方法。

当我们只是单纯地寻找答案时,我们可能会忽略掉一些重要的信息和知识,而通过提问,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问题,并且从多个角度寻找答案,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知识和解决方法。

第四,提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

当我们通过提问思考问题时,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思维过程和不足之处,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所以提问比寻找答案更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发现更多的知识和解决方法,以及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学会提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提问能力:.什么是学会提问.学会提问的重要性.学会提问的技巧.学会提问的实践方法.一:什么是学会提问学会提问是指在面对问题和事物时,能够灵活地运用提问技巧,以达到更好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提问并不是简单地提出问题,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目的,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和技巧。

胡适说过的最经典的三句话

胡适说过的最经典的三句话

胡适说过的最经典的三句话胡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文化思想家,他的言论深刻而富有启发性。

下面列举了胡适说过的十个经典的三句话:1. "读书是学习,思考是思想,实践是生活。

" 这句话强调了读书、思考和实践的重要性。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是将知识转化为思想的过程,实践是将思想付诸行动的方式。

2. "思想的自由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 这句话强调了思想的自由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思想的自由使人能够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并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 "知识是智慧的基础,创造是智慧的体现。

" 这句话强调了知识与创造之间的关系。

知识为人们提供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创造则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创造出新的价值和成果。

4. "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

"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真正目的。

学习应该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通过学习,人们可以拓宽视野、培养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5.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人。

" 这句话强调了教育的核心价值。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思考问题、质疑现实、追求真理。

6. "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和追求自由。

" 这句话强调了人生的意义所在。

人生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和追求自由的过程,通过寻找真理和追求自由,人们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7. "文化的力量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 这句话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财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通过传承和发展文化,人们可以改变自己和世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8. "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 这句话强调了个体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责任,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人类的前进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好问题永远比答案重要人生哲理

好问题永远比答案重要人生哲理

好问题永远比答案重要人生哲理我们永远有问题,但永远只能有少数人才能提出深刻的问题。

提问变得越来越难,答案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

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始终,人类文明的进程本质上是解决人类与自然以及人类与人类之间问题的过程。

智力的提升,科技的兴旺,文明的进步,先进工具的运用,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科学本身包含的一个悖论,随着我们对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以及解决,得出的每个答案都会孕育出新的问题。

使用的工具越多,答案也就会越多,相应的问题也会更多。

因此,凯文﹒凯利说“科学作为一种手段,主要增长了我们的无知,而不是我们的知识。

”人类的所有学问都是研究和解决问题的。

但过去人们往往把追求答案看得比发现问题更重要。

其实,随着超级智能时代的到来,发现一个好问题比得出一个答案更有意义。

不是有人说吗,“提出正确的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过去的例子也对此有充分的说明和佐证。

就像爱因斯坦小时候问自己“假设和光线一起旅行,你会看到什么?”这个问题开启了相对论、质能方程E=MC2以及原子时代。

提出一个好问题比找到一个答案更难,更对认识事物有帮助。

所以,比答案更重要的是问题。

答案可以错,但问题最好不要错,答案错了可以修正,问题错了一切全错。

同时,我们还看到,平庸的问题只能有平庸的发现,深刻的问题才有伟大的发现。

发现问题并不比找到答案容易。

问题是引领我们学习和思考的灯塔;问题是鼓励我们研究和实践的向导;问题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起点;问题是知识体系的连结点;问题是促进我们思考的引爆点;问题是寻找答案的关键点。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发现不了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只有找到了问题,我们才有可能循着问题去寻找答案。

所以说问题是先导,从这个意义上看,问题导向不失为一种绝好的方法。

问题比答案更有力量,这里的问题不是普通的问题,而是具有深度的好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深刻的好问题呢?有人对好问题作了这样的概括。

一个好问题,不会只有一个答案,值得深入探究,拥有很多答案,而且答案中又包含新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答案更重要的,是问题;比读书学习更重要的,是认知本文是关于励志文章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比答案更重要的,是问题;比读书学习更重要的,是认知文/雾满拦江每天都有朋友留言,问些读书的事儿。

有朋友求读书的方法论,有朋友要求推荐有用的书,有朋友想给自家孩子推荐好书,还有的朋友问:读书,还能改变命运吗?这诸多问题,其实都是同一个。

只不过,最后的问法,更坦率、更直接、更真诚。

我可以偷偷的告诉你——你的问题问错了。

比答案更重要的,是问题。

答案可以错,但问题最好不要错。

答案错了,可以修正。

问题错了,一切全错了。

对于那些寄望于读书改变命运的人,我只说一句——提出这些问题的人,哪怕你把自己读成了爱因斯坦,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真的。

我们好象说过美国智商最高的几个人,他们不仅是智商高,而且渴望靠读书改变命运。

但他们全都失败了。

美国智商排第一的,名叫罗纳德.K.霍弗林,智商接近170。

他是个读书的天才,拿到了两个学士学位,两个硕士学位,和一个哲学博士学位。

五学位,厉害吧?但他孤独终老,一事无成,50多岁的人了,租住最便宜的房子,家具买不起,是从大街上捡来的。

没有结婚,没有子女,也没有朋友。

说话就象个未成年小孩,蠢萌无极限。

美国智商排名第二的,大概就是克里斯托弗·兰根了。

兰根在中学时疯狂阅读和学习,自修了高数、物理、哲学、拉丁文和希腊文。

学到最后,他成为酒吧的保镳,一言不合就打架,靠拳头吃饭。

——他们读的书,都超过了同龄时代的爱因斯坦。

但毛也没改变一根。

更别提命运了。

子曾经曰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的习字,在孔子时代指的是应用。

意思是说,读书或学习,真正的价值与快乐,在于应用。

而复习,指的是反复实践应用,越应用越是得心应手。

阳明先生也曰:知行合一。

知,是读书学习。

行,是实践。

阳明先生的观点,和孔子是一样一样的。

前段时间,一群孩子在网上又吵又闹,假装认真思考,曲解语义制造漏洞:啊,你说读书学习,是为了应用对吧?你是这样说的吧?行,好,你去菜市场,跟摊贩应用一下高等数学,请请请。

这些孩子说,高等数学没用,因为买菜时用不到。

熊孩子们这一手,当时就把好多教授玩懵圈了。

当我们说应用的时候,要注意你的语言范畴。

人生,可不止是菜市场买菜,你至少得先把买菜的钱,赚回来!想赚到钱,就得参与社会化大生产,于职场上获取生存成本——你必须要脑子足够用,才能够更容易的获得经济自由。

而数学,它那严谨的抽象思维,正是用来训练我们逻辑意识的。

他培养我们这样一种能力,能够迅速的透过现象,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现代教育的课程设计,多是用来训练我们的头脑,至少让我们别再提出拿高等数学去买菜的蠢萌问题。

高等数学不是用来买菜的,《诗经》不是用来骂娘的。

历史不是拿来爬树的。

智慧不是用来喂猪的——当我们还需要劳心费神,解释如此简单明了的道理时,就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

认知!比读书学习更重要的,是认知。

智商排名第一的罗纳德.K.霍弗林,55岁那年最强记忆,是小学时,有个小女生开PARTY,却不欢迎他去。

走过55年的人生,还拿小学时候说事,就是因为他的认知出了问题。

他坚信全地球人民都不喜欢他,因此拒绝与人交往,甚至放弃工作,把自己和整个社会隔离开。

他在和整个地球上的人赌气:哼,你们不是不喜欢我吗?那我就不跟你们玩了,我把我自己关起来,躲起来,穷死我自己行不行?智商不亚于罗纳德的克里斯托弗·兰根,也是这么个态度。

都人到中年了,他还在对大学时代的教授耿耿于怀。

教授们不主动为他提供奖学金,不肯为他调整授课日程。

哼,你们不喜欢我,我也讨厌你们,那你们就在大学的课堂上嗨吧,我去酒吧里打架,敢来我的酒吧就打死你!智商这东西,跟读书学习一样,都只是人生的资源——资源,开发出来才是资本。

如果赌气将人生资源闲置,那些高智商,与读书学习所掌握的一切知识,就全都失去价值。

罗纳德与兰根,就好比人生赛道上最具天资的选手,只要他们两个撒丫子跑起来,是没人跑过他们的。

可是他们却只是怨气冲天,站在跑道边上发牢骚,为啥你们不喜欢我?为啥?既然你们不喜欢我,那算了,我不跑了。

读书,学习,实践,这些都是人生赛道上的装备。

可有些怪人拿起鞋来瞧瞧,这玩意有用没用啊?也没法当帽子戴啊。

再拿起帽子瞧瞧,这条短裤也不行啊,什么也遮不住啊,这也没法儿跑啊……当你的认知错了,就会陷入到情绪困惑之中。

回到读书渴望改变命运的问题上来。

注意这个词义结构:改变,命运。

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你的命运被固定了。

被谁固定了?被你自己固定了!你的命运,在自己的手上。

没人能够固定你的命运。

只有你自己,才会以固化的观念,固定自己的命运!知乎名士夏尔谢夫,讲了个故事。

说当年赫赫有名的摇滚乐队Queen,有个吉他手,名叫布莱恩梅。

他是史上排名第二伟大的吉它手,还是个做曲人,总之他是个红得发紫的大明星。

红到60岁。

60岁,回家抱孩子。

等等……布莱恩梅忽然想起一件事,咿,我大学时的专业,好象是天文学耶。

可这辈子只顾玩摇滚,忘了专业课。

明星生涯不是梦,专业学习要补上。

于是,白发苍苍的布莱恩梅,来到了大西洋荒无人烟的孤岛,专门研究黄道光尘埃粒子的径向移动速度。

这种光只能在深夜,没有月亮的没有地面光污染的地方才能清楚的看到。

布莱恩梅就在孤岛上完成了他的观测与论文,拿了个博士文凭。

从大红大紫的摇滚明星,到孤岛上离群索居的天文学者,这不是跨界,而是人生实践的应有之义。

我们在《读唐史,学历史》栏目中讲过,唐代诗人高适,写过这样一首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脍炙人口,尽人皆知。

诗的名字,叫《别董大》。

这个董大,又是谁呢?董大,是唐诗中重要励志标杆,他年轻时,人生梦想就是躺着吃,趴着睡,动一点脑子都委屈了他。

无所事事,坐吃山空,终于把家业吃光光。

成了个乞丐。

乞丐最好,正合他的心思。

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就这样讨饭,一直到50岁。

50岁那年,董大忽然感觉,他的人生,好象还存在另一种可能。

比如读读书,学点音乐什么的。

英国的布莱恩梅,是60岁放下音乐,跳槽去玩天文。

中国唐朝的董大,是50岁才放下打狗棍,去学习音乐。

一董大的人生选择,就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许多成名诗人,纷纷跑来结交董大,看不同的认知方式,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

当董大驾信认吃等死的人生观念时,他只能是个乞丐。

而当他读书,学习,并将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他的人生就穿透了历史,从尘风汩汩的盛唐,一直走到今天。

人的命运,是不确定的。

50岁的乞丐,可以成为知名音乐家。

60岁的大明星,可以成为天文学者。

但有些人,把自己的命运,确定固化了。

固化自己的命运,是一种认知。

相信人生的不确定性,相信未来有更多可能,也是一种认知。

所以,命运根本不存在改变之说。

只有不同认知的、人生实践。

如果你相信人生是确定的,命运是固化的,改变是需要惨烈付出的。

那么,你就会如美国智商最高的罗纳德及兰根一样,刻意强化别人对你的影响。

此二人之所以对多年之前的小事儿念念不忘,因为他们需要维护自己的旧认知,让自己坚信别人的影响重过自己的努力,哪怕这个理由根本无足以说服别人,但只要说服自己就行。

—错误的人生,要花费巨大的人生精力与成本,维系错误的认知。

而坚信命运根本不存在,人生实践才是命运的本身的人,生存起来就不需要那么劳心费力了。

变化的认知观念,会让我们的的读书、交友与做人处世的观念,随之改变。

读一本书,不是要求于立刻改变命运,这世上没有这么大本事的书!读书的目的,是丰富自己人生。

读小说,体验书中人的悲欢离合,读历史,感悟其中的人性纠结。

读心理学,知道人类的所有非理性冲动之后,都隐藏着极深的理性因子。

读经济学,感受交易体制之中的人性狡黠与蜕变。

读本编程,你会发现人类的93%的行为,都是可以用预测的。

读量子力学,你会发现主导人类社会的规律,体现在那7%的不确定性之中。

研究数学,你会发现任何答案,都没有明晰的思维更有价值。

读书最重要的,是量的积累。

弱水三千,唯取一瓢。

人类的典籍浩如烟海,图书馆里的书,读到死也只是个沧海一栗。

我们不需要把所有的书都读完,也不可能读完。

但如果,我们能够用每本书,或是丰富心灵,或是娱乐大脑,或只是单纯的体验文字的快感,每一点每一滴,都在改变着我们自己。

当我们变得更好,生活才会更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会八方友。

书,不唯是纸面意义上的才是书。

你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最没用的小说,会赋予你细腻的心灵,感受到朋友的喜怒哀乐。

在沉静的朋友身上,学习情绪控制与看待视物的宏大格局。

在冲动的朋友身上,体验如何以激情的热血,扩展自我生存空间。

悲观的朋友,提醒你事物发展的另一个可能。

乐观的朋友,带给你前行奋进的勇气与信心。

有教养的朋友,教给你待人处世的优雅。

直率的朋友,教会你如何展示自我心灵。

世界变化,时光如刀,将一切平凡内在的价值,切削出来。

在这过程中,所需要我们的,只是明晰的认知。

那么,就走向遥远的世界吧,山川大地,积蕴了数不尽的故事。

河流湖泊,收藏着古老的战歌。

远方始终在期待着你的阅读,如歌行板的足音,无一日不在梦中萦绕。

迟迟未行,或许是我们还没意识到,你之所行,奉之所愿。

你之所得,无非一心。

命运不过是我们脚下的路,未来是今天选择的结果,读书,读友,读世相,读人心,而最美好的,莫过于解读一个快乐幸福的自己。

作者简介:雾满拦江,原名崔金生,知名网络作家。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