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颜色的特点和作用;2.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和表达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了解颜色的美丽及其意义;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意境;2.激发学生对颜色的思考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颜色相关的图片、画册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通过展示一些具有鲜明色彩的图片,激发学生对颜色的兴趣,并引起他们的注意和思考。
2.导入新课《美丽的颜色》,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
第二节:课文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1)诗歌中描述的是哪些颜色?(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意境和情感?(3)你认为诗歌中的颜色和情感有没有联系?2.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3.分组让学生自由发挥,选择一个颜色,描述它的特点,并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第三节:展示与分享1.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诗歌,并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2.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让学生一起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手法和意境效果。
第四节:巩固与拓展1.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诗歌,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颜色的美丽和意义?2.鼓励学生进行多样的创作,如绘画、摄影等,展示给大家欣赏。
第五节:课堂小结1.复习本节课学到的内容,让学生总结颜色的特点和意义。
2.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选择一个颜色,并用一段文字描述出来。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和感知颜色,培养审美能力;2.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摄影展等,拓展对颜色艺术的理解。
课堂评价:1.学生对颜色有了深入的认识,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2.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并能够进行创作;3.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8美丽的颜色》公开课导学案_0

8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
2.细读课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3.品读赏析,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分析居里夫人形象。
三、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1.走近作者艾芙•居里(1904-2007),她是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04年出生在巴黎。
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
但她的兴趣与姐姐伊雷娜•居里不同,没有跟随母亲学习物理,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却潜心攻读音乐,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2.相关人物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居里(1867—1934),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化学家。
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但她最终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死于白血病。
1995年,她与丈夫比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先贤祠。
3.字词积累⑴读一读字音炽( chì)热猝( cù)至窒(zhì)息吹嘘( xū)镭( léi )钋( pō)简陋( lòu )⑵写一写字形yíng(荧)光⑶记一记词义①.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辨析:“简陋、简易”同:两者都有简单的意思。
异:“简陋”一般只用来形容房屋、设备之类,与“繁华”相对。
“简易”指简单容易或设施不完备②炽热:温度高,极热。
③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4.默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和圈点。
第09课 美丽的颜色(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美丽的颜色》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2.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3.感受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坚韧、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
【重点难点】1.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2.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感受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坚韧、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1.作者名片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妇的次女,《居里夫人传》的作者,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2.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3.识别文体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的节选。
4.字词积累(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简陋.()燥.热()冻僵.()镭.()钋.()沉淀.()炽.热()幼稚.()轮廓.()踱.()窒.息()吹嘘.()骤.雨()气氛.()筋.疲力尽()(2) 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温度高,极热。
()②突然。
()③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④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⑤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⑥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二、探究案1.课文结构梳理2.思考探究(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示:以“人物+地点+事件”的格式进行概括)。
(2)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如何?她是如何看待的?(3)课文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的话,请说说这些引用在文章中的作用。
(4)人与人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在于个性的不同。
传记要写出传主是“这一个”,就要在传记中刻画出传主的个性。
阅读文章后,说一说在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中,居里夫人表现出了怎样的个性。
(5)传主具有怎样的精神品格?三、质疑案1.这篇文章在选入教材之前,曾经有三个题目——《镭的发现》《伟大的发现》《美丽的颜色》,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2.读完课文,回想一下,你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第09课美丽的颜色(导学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09课《美丽的颜色》导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科学探索时的艰苦与快乐,感受居里夫妇的精神和品质。
2.理解文中引用原话及人物描写的作用,把握传记的主要特点。
3.感受本文含蓄委婉,富有情味的语言,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重点难点】1.了解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
2.把握传记的特点,了解引用和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学习过程】1.人物简介玛丽·居里,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研究放射性现象,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镭和钋。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4日因白血病逝世。
2.作者简介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人的次女,法国人,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曾为其母撰写《居里夫人传》。
3.作品简介《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在母亲去世三年后写成的。
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比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
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的年表,是一本很翔实的个人记录。
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4.文体知识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
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
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两个:一是真实性,二是文学性。
5.字词积累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微妙.(miào)燥.热(zào)沥.青(lì)骤雨猝.至(cù)窒.息(zhì)吹嘘.(xū)荧.光(yíng)筋.疲力尽(jīn)简陋.(lòu)炽.热(chì)踱.步(duó)小心翼.翼(yì)轮廓.(kuò)酸渍.(zì)铀.矿(yóu)和.颜悦色(hé)理解下列词语的词义:炽热:温度高,极热。
初中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美丽的颜色》学案(公开课)

9.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学习重点:1.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感受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韧、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
2.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大量引用传主的信札和日记中的话,补充历史细节,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3.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课前·自主预学订正与笔记【资料检索】1.关于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镭和钋。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2.作者与作品艾芙·居里:法国科学家比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的次女。
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居里夫人传》是她在母亲去世三年后写成的。
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比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
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的居里夫人年表,是一本很翔实的个人记录。
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27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语言积累】3.先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再将列词语抄写在作业本上。
炽.()热荧.( )光踱.()步猝.()至气氛.()沉淀.()沥.()青筋.()疲力尽简lòu() zào()热冻jiānɡ()幼zhì()轮kuò() zhì()息吹xū() zhòu()雨4.先查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再选出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路边有一只小鸟在吃食,我小心翼翼....地走过,生怕打扰了它吃早餐。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如果我们犯错了,老师总是和颜悦色....地告诫,从不斥责我们。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颜色》教案

8美丽的颜色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
感受科学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忍、忘我的人格魅力。
2.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3.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一、导入新课在《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中我们得知,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许多科学家穷尽一生也未必与该奖有缘,但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却在一生中两次获此殊荣。
她是谁?对,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从中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文中哪几段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请概括他们工作环境的特点。
明确:第1-6段记述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
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工作,这里夏天燥热,冬天寒冷,下雨漏水,下霜可以把人冻僵,他们大部分的工作都要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
由此可以看出,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简陋、艰苦。
2.详细记述居里夫妇工作状态的是哪几段?请你说说他们提炼镭的过程是怎样的。
明确:第8-19段;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当发现分工工作效率更高之后,居里夫人做“男子的职务”,丈夫在棚屋里专心做细致的实验,她“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日复一日地做着提炼工作。
3.当居里夫人提炼出镭之后,居里夫妇有着怎样的表现?明确:当镭被提炼出来后,这对为之付出无数心血的工作者却十分平静,他们只是静静地欣赏他们的科研产物,观赏它美丽的颜色。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在极度艰苦的工作环境下,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努力,更需要这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集一切美好的品质于一身,居里夫人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请你细读文章,找到表现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句段,探究居里夫人的精神品格。
明确:(1)对科学事业诚挚的热爱。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第9课《美丽的颜色》 学案

《美丽的颜色》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居里夫人的相关知识;识记文中重点字词。
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
3.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学习居里夫妇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学习重点、难点: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学习居里夫妇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学法指导:1.默读课文(学会运用阅读工具解决问题),查字典正音释义。
2.速读课文,抓住文中关键语句,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出来。
3.本文在叙述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笔录。
这些笔录不仅没有使叙述间断,而且使叙述更真实、更深刻。
阅读过程中,请你感受这一点。
【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
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
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
人物传记是人物或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人物传记是人物志的主体,是地方志中的重要内容。
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两个:一是真实,二是生动。
二、预习任务1.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不超过15字)2.居里夫妇是在哪儿发现镭的?他们的工作环境如何?3.在镭和钋的化学离析中,说说居里夫人的主要工作是什么?这些工作有何特点?4.概括居里夫人的形象(划出关键句子)。
5.本文在叙述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笔录,说说有何作用?6.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美丽的颜色”的含义?三、预习检测(一)基础知识1.下列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炽热(zhì) 简陋(lòu) 骤雨(zhòu) 小心翼翼(yì)B.猝至(cù) 窒息(zhì) 吹嘘(xū) 筋疲力尽(jīng)C.荧光(yíng) 轮廓(kuò) 酸渍(zì) 来回踱着(duó)D.燥热(zhào) 沥青(lì) 搅动(jiǎo) 嘎嘎地响(gā)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典型幻稚仪器冻僵B.炼制搅动沸腾熟悉C.氛围咽喉沉淀神密D.残渣领域笼罩清析3.下列语句与原文不相符的一句是( )A.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导学案9.美丽的颜色素养目标 1.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
2.体会生动细致地描写人物的方法,理解对比、引用的手法。
3.学习居里夫人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学法指引传记中引用的作用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的可信性、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也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课前预习1.简介艾芙居里(1904—2023),居里夫人的次女,法国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代表作《居里夫人传》。
2.背景简介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艾芙居里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和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本文节选自《居里夫人传》第二卷,内容是居里夫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通过艰辛的工作,终于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的过程。
3.完成自学结构图基础夯实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wēi miào(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2)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 rè(燥热)得像温室。
(3)他们炼制lì qīnɡ(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
(4)每逢zhòu yǔ(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zhì xī(窒息)。
(5)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chuī xū(吹嘘)过!(6)它们那些略带蓝色yínɡ ɡuānɡ(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7)到了晚上,简直是jīn pí lì jìn(筋疲力尽)。
(8)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淳朴、仁慈、美丽、hé yán yuè sè(和颜悦色),表现了一种平民式的母爱和人情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美丽的颜色
【知识链接】
1. 作者介绍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著名科学家。
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
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
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
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预学】
(一)目标导引:
1.了解相关背景及文学常识
2.概括故事内容,了解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
3.了解并学习玛丽的科研精神和乐观精神
(二)预学检测(请先预习课文再完成以下检测题)
1.自主积累词语,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写出正确的字形。
炽.热( )猝.死( )窒.息( )吹嘘.( )
沸.腾( )咽.喉( )溶.液( )踱.步( )
2.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在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中,居里夫人主要分工是什么?你觉得她的工作怎么样?
【研学】
(三)合作探究与展示
1. 第一自然段中“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此句中的“艰苦”和“快乐”矛盾吗?为什么?结合全文分析。
2. 结合全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
3.标题“美丽的颜色”有什么含义?
(四)自探质疑
【评学】
(五)达标检测
你认为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哪几方面?
(六)拓展延伸
《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结尾:
她(居里夫人)实事求是,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
在一般人要做到这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
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
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
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从不受军衔,不背一枪。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
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