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素材:中国在援助外国物资上寄语诗词——堪称中国诗词大会
抗疫援助物资上的古诗句

诗词中的温暖——抗疫援助物资上的古诗句近段时间以来,我国疫情肆虐,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送来了大量的援助物资,而跟随它们一同过来的,不仅是善心,还有抗疫物资上的古诗句,引发国民热议。
有人说,诗词的魅力,跨越了国界,将一切善良和美好,凝聚成人类最可贵的财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其中的诗句。
《送柴侍御》日本舞鹤市捐助大连市的物资上,赫然贴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全诗如下: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要读懂一首诗,我们首先要了解诗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昌龄,我们学习过他的很多诗。
了解诗人:王昌龄,字少伯,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读懂诗题:了解了诗人,我们就来读一读这首诗的诗题:《送柴侍御》,侍御:官职名。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被贬到龙标时所写。
诗题中的柴侍御是诗人王昌龄的友人,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于是王昌龄写下这首诗为他送行。
明白字意: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
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离伤:离别的伤感。
两乡:是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理解诗意:那这首诗的意思就是: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感悟诗情:前两句,“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诗人语调流畅而轻快,一个“接”字,让本是相距甚远的龙标、武冈两地,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
那诗人在送别友人时,为何说没有“离伤”?从中我们感受到怎样的情感?离别之时,岂能没有“离伤”?但也许是宽慰友人,也同时安慰自己,诗人将“离伤”强压心底,用乐观开朗的语言减轻友人心中的离愁。
然而,这样的“道是无情却有情”,却让我们感受到另一番更体贴、更亲切的情谊。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啊,云雨相同,明月共睹,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深切思念之情。
2020年中国援外抗疫物品包装上的传情诗文赏读1

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据外交部发言人耿爽 2020年3月20日介绍,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2个 国家和世卫组织、非盟提供援助,中国的很多企业 和民间机构已经开始向有关国家提供捐赠。
无论是使领馆、地方政府,还是各大企业、民 间组织,都不约而同地在援外物资的包装箱上贴上 了精心挑选的寄语。诗句、箴言、歌词……一行行 简短而真挚的文字背后,藏着我们投桃报李的满满 真情,更寄托着特殊时期人们心中的美好期盼;是 中国投桃报李的情谊,也是和世界各国共同战“疫 ”的坚定决心。
2020年中国援外抗疫物品包装上的传 情诗文 赏读高 考复习 课件202 0年中 国援外 抗疫物 品包装 上的传 情诗文 赏读1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中国援外物品, 诗文名句传情
2020年中国援外抗疫物品包装上的传 情诗文 赏读高 考复习 课件202 0年中 国援外 抗疫物 品包装 上的传 情诗文 赏读1
小米在捐赠给意大利的物资上,写的是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 名言: “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 花园里的花朵”。 有网友把它翻译得更加文艺: 身若伏波,与 子同海;若为落木,与子同枝;若为兰草,与子同室。
病毒无国界,合力共阻击。
中国正着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环球同此凉热”。在全球抗疫的当下,读着 这些诗文名句,我们更能深刻感受到这些语句 的意义。愿这些用心的寄语能跨越文化的隔阂, 让每一份身处疫情中的焦虑,都能得到抚慰; 也愿疫情早日散去,让我们有机会亲赴这些国 家,感受不同文化的多彩魅力。
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据外交部发言人耿爽 20日介绍,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2个国家和世卫 组织、非盟提供援助,中国的很多企业和民间机构 已经开始向有关国家提供捐赠。
援助物资上的古诗句译文(1)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Together with green mountains, in windy showers you and I among. Lying in different parts, the same bright moon we admire along.
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制作的一部武汉最新城市 宣传片中的刷屏金句。
原来国泰民安就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A prosperous and peaceful country bustles with vehicles and crowds.
这句话出自重庆宣传片: 这样的通畅 是我们曾梦寐以求的 但真到了这一天才发现 原来国泰民安就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原来幸福就是想上班就上班 想吃火锅就吃火锅 不经历疫情,怎知平淡生活也是无价之宝。漫长假期非我所想,国泰民 安才是我所愿。愿疫情过后,在华灯初上,人声鼎沸的日子里,逛吃逛 喝,那才是国泰民安。
这里的翻译让人想起有一部电影叫 “In Harm's Way”。
烈火炼真金&患难见真情
True gold can stand the test of fire. Adversity reveals true friendship. 这两句都是中国的古谚, 是王毅外长精彩 回应外媒的金句
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显示了中国制度的优势。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Winter will eventually pass, and spring is sure to come.
这句话最早出自著名报纸 媒体——《南方周末》, 是2009年新年献词:“没 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刊载于2009年1月1日的 《南方周末》。
中外抗疫物资诗句精选

中外抗疫物资诗句精选中外抗疫物资诗句精选目前,全球新冠f肺炎疫情的流行进入了新的阶段,国际上的焦灼形势已胜过国内。
在疫情爆发之初,国际社会曾向我国伸出援手,现在则轮到我们投桃报李。
中国在向其他国家捐赠物资时,也吸收了当初日本友人在物资上附录诗句的经验,让一些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诗句飞往世界各地,这也可以说是复兴中国历史上本有且源远流长的诗赋外交传统。
其中许多诗句都蕴含着中国与相关国家的交往历史,也寓意着其中的深情厚谊历久而弥新。
肝胆相照的中韩邻里情中国在赠予韩国的援助资源上贴寄着著名韩国诗人许筠的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诗句,这首诗本身也体现了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文化联系源远流长,蕴含着中韩两国人民交往的一段历史佳话,并表达了今日依然同舟共济的近邻相助之情。
许筠(1569-1618),字端甫,号蛟山、惺叟、鹤山、白月居士等。
世人常将其比同于李贽。
不过就其家世而言,父子兄弟都为状元之才,几乎可类比于宋朝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了。
且在有一点上甚至可能是苏轼羡慕而不可得的,我们一直流传着才女苏小妹三戏秦观的传说,但这更可能只是一个文学演绎,而许妹氏(许景樊,字雪兰)则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诗名曾闻于中华,轰动朝野,令京城的缙绅争相阅读其《游仙》诗篇,还引得不少世家闺秀竞相临摹,乃至柳如是醋意大发的八卦。
许筠于朝鲜宣祖二十七年(1594)廷试文科及第,官至左参赞。
他著作颇丰,有《惺所覆瓿稿》《闲情录》《国朝诗删》,以及小说《洪吉童传》等等。
《洪吉童传》是韩国历史上第一部谚文小说,前几年被翻拍为电视剧,流行一时。
许筠作为朝鲜著名文士,曾先后多次访问明朝,同时也在朝鲜担任接待明朝使节的外交工作。
其中,最为中韩两国人民津津乐道的就是他与明朝文士吴明济的交往,此次中国捐赠物资上所附的就是许筠赠予后者的送别诗《送参军吴子鱼大兄还天朝》,全文为:国有中外殊,人无夷夏别。
落地皆弟兄,何必分楚越。
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
倚玉觉我秽,唾珠复君绝。
中高考必备 口罩外交之盘点那些印在捐赠物资上的古诗词,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看东亚儒文化圈如和影响世界。其一

背 景 解 读
第 《送柴侍御》
二 首 唐朝-王昌龄
日本舞鹤市驰援大连物资
两明 乡月
何 曾 是
云青 雨山
一 道 同
送
沅 水 通 波 接 武 冈,
柴
送 君 不 觉 有 离 伤。
侍
青 山 一 道 同 云 雨,
御
明 月 何 曾 是 两 乡。
翻 译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 身处两地呢?
加拟在上更助到出背从主首但却境以南发雁咏
强人引从鲜于全疑常弃题诗终相的及方在南雁
了的起反明将诗问情优更构究反厌对家北飞的
艺口惊常,主的,的就上思是,倦北乡方的诗
术吻诧突艺题中而举劣一别故塞。方的的形通
效亮后出术表心后动这层具土北这艰怀游象常
果底再正手现,归,一楼一。虽首苦念子,借
。,以常法得有结引违。格这苦诗环,对抒秋
翻 译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战袍。君王发兵去交战, 修整我那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 修整我那矛与戟,与你一起出发。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 修整甲胄与兵器,杀敌与你共前进。
周以城大叙章三的人朗其士共国战慨这
王 大 下 敌 说 叠 章 反 爱 的 独 气 御 军 歌、 是 室局之当着唱,映国风具和外民,同一 保 为 际 前 将 的 采。 主 格 矫 乐 侮 团 表 仇 首 持 重 ,、 士 形 用 全 义 正 健 观 的 结 现 敌 激 一,他兵们式了诗精是而精高互了忾昂 致与们临在,重共神秦爽神昂助秦的慷
背 景 解 读
第《春 雁》
三 首 明朝-王恭
2020年中国援外抗疫物品包装上的传情诗文赏读【优秀课件】

2020年中国援外抗疫物品包装上的传 情诗文 赏读【 优秀课 件】 2020年中国援外抗疫物品包装上的传 情诗文 赏读【 优秀课 件】
2020年中国援外抗疫物品包装上的传 情诗文 赏读【 优秀课 件】
小米在捐赠给意大利的物资上,写的是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 名言: “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 花园里的花朵”。 有网友把它翻译得更加文艺: 身若伏波,与 子同海;若为落木,与子同枝;若为兰草,与子同室。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中国援外物品, 诗文名句传情
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据外交部发言人耿爽 2020年3月20日介绍,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2个 国家和世卫组织、非盟提供援助,中国的很多企业 和民间机构已经开始向有关国家提供捐赠。
无论是使领馆、地方政府,还是各大企业、民 间组织,都不约而同地在援外物资的包装箱上贴上 了精心挑选的寄语。诗句、箴言、歌词……一行行 简短而真挚的文字背后,藏着我们投桃报李的满满 真情,更寄托着特殊时期人们心中的美好期盼;是 中国投桃报李的情谊,也是和世界各国共同战“疫 ”的坚定决心。
愿这些用心的寄语能跨越文化的隔阂,让每 一份身处疫情中的焦虑都能得到抚慰。
2020年中国援外抗疫物品包装上的传 情诗文 赏读【 优秀课 件】
2020年中国援外抗疫物品包装上的传 情诗文 赏读【 优秀课 件】
2020年中国援外抗疫物品包装上的传 情诗文 赏读【 优秀课 件】
1.加强职工主人翁责任感,组织落实 各项技 术组织 措施, 认清贯 彻劳动 定额的 重要意 义和目 的,增 强完成 定额和 超额完 成定额 的信心 。 2.帮助本单位职能部门做好劳动定额 制订和 修订工 作,并 组织班 组职工 讨论, 使劳动 定额保 持先进 合理的 水平。 3.按照定额组织生产,对班组和个人 均严格 按定额 下达生 产任务 ,并进 行考核 。
疫情中那些温暖和振奋人心的中外诗词,优秀高考作文素材

疫情中那些温暖和振奋⼈⼼的中外诗词,优秀⾼考作⽂素材美得令⼈⼼醉,盘点抗击疫情中那些温暖和振奋⼈⼼的中外诗词。
战“疫”期间,⼀些暖⼼的诗词,载着满满的祝福和问候。
给这个寒冬带来了不少暖意,除了⼀度被刷屏的“⼭川异域,风⽉同天。
”“岂⽈⽆⾐,与⼦同裳。
”还有哪些诗句同样值得我们牢记、回味?今天就让我们⼀起品读、背诵这些饱含深情的经典诗词吧!01⼭川异域,风⽉同天。
出⾃《绣袈裟⾐缘》,作者是⽇本的长屋王。
这句话来源于1300多年前中⽇友好交往的⼀段佳话。
根据记录鉴真事迹的历史典籍《东征传》记载,公元⼋世纪,⽇本长屋亲王曾在赠送⼤唐的千件袈裟上,绣上⼗六字偈语:⼭川异域,风⽉同天。
寄诸佛⼦,共结来缘。
鉴真⼤师被此偈打动,由此六次东渡⽇本,弘扬佛法,成为中⽇⽂化交流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伟⼤实践之⼀。
02黄沙百战穿⾦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援鄂医疗队急诊科护⼠陈东旭在接受采访时引⽤的这句诗出⾃唐代诗⼈王昌龄《从军⾏·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孤城遥望⽟门关。
黄沙百战穿⾦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戍边战⼠的铠甲已磨穿,仍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乡。
同样,奋战疫情⼀线的医护⼯作者⾝上的防护服⽇⽇被汗⽔湿透,但他们⽆怨⽆悔,不战胜疫情决不回家。
03江南⽆所有,聊赠⼀枝春。
这句诗出⾃北魏诗⼈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
江南⽆所有,聊赠⼀枝春。
2⽉22⽇,宜昌五峰县长乐坪镇村民肩挑背扛,从⼤⼭⾥凑了85吨物资送往武汉,上⾯留下这样深情的诗句。
腊⾁、菜油、萝⼘、⼟⾖、⼤⽶、⿇糖……村民们拿不出像样的物资,但都把⾃家最好的⾷物捐赠出来。
这份情义,暖⼼,难忘!04苟利国家⽣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句诗出⾃林则徐《赴戍登程⼝占⽰家⼈》:⼒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
苟利国家⽣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妻谈故事,试吟断送⽼头⽪。
四川⼤学华西医院援鄂医⽣刘艺也,在给两个⼉⼦的亲笔信中引⽤这句诗并表⽰:“病毒也给国家带来了很⼤的打击,很多⼈因为感染病毒⽽丢掉⽣命。
中国与各国援助物资上所题的诗词名句

中国与各国援助物资上所题的诗词名句导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还记得疫情初期,日本援华物资上的这些古诗词么?它们曾在中国疫情最艰难的时期,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感动。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当全球面临严峻的疫情考验时,我们自然要责无旁贷地站出来分享战疫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无论是使领馆、地方政府,还是各大企业、民间组织,都不约而同地在援外物资的包装箱上贴上了精心挑选的寄语。
诗句、箴言、歌词……一行行简短而真挚的文字背后,藏着我们投桃报李的满满真情,更寄托着特殊时期人们心中的美好期盼。
1、日本:“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绣袈裟衣缘》典故:唐玄宗时,崇敬佛法的日本长屋王造千件袈裟,送给大唐高僧们,袈裟上绣着四句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鉴真大师被此偈打动,后来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成就了中日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
释义: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
但当我们抬头时,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
我们不见彼此,但我们心意相通。
回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释义: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疫情是一时的,友情是长久的,愿疫情过后,我们隔着千里山河,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2、日本:“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诗经·无衣》释义: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回赠:“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木瓜》释义: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美玉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赠我战胜病毒的战袍,我愿与你长久交好。
3、日本:“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唐·王昌龄《送柴侍御》释义::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雨露润泽,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回赠:“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疫素材:中国在援助外国物资上寄语诗词——堪称
中国诗词大会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很多国家、国际组织伸出援手,为我们提供政治支持及抗疫物资援助。
目前,中国的疫情防控形势在好转,国际抗疫形势日益严峻,知恩图报的中国人民立即行动起来,为国际抗疫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初,日本援助中国抗疫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引发网络热议;现在,漂洋过海的抗疫物资上面,也有一句句优美诗文,给人温暖、希望和力量。
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据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0日介绍,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2个国家和世卫组织、非盟提供援助,中国的很多企业和民间机构已经开始向有关国家提供捐赠。
在很多中方对外提供的援助物资上都写有寄语:“千里同好,坚于金石”“青山一道,同担风雨”“人心齐,泰山移”……
有诗句,也有名言,一行行简短而真挚的文字背后是中国投桃报李的情谊,也是和世界各国共同战“疫”的坚定决心。
一起来看吧!
简短而真挚的文字背后,是我们投桃报李的真情,更寄托着美好期盼。
愿携手战胜疫情,一起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