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石河子秋色》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不如静对一院秋》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不如静对一院秋》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卜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不如静对一院秋梁衡我从不喝酒,却年年为秋色所醉。
进入11月,院子里的树木花草绚烂迷离,早让人醉得一塌糊涂。
那天在楼下散步,本来是艳艳蓝天,静静的小区,忽起了一阵秋风,所有的树木便发疯地摇摆,比赛着抖落身上的叶子,于是红的、黄的、绿的、橙色的、绛色的,枫树、银杏、柿树、梧桐等树叶瞬间就搅成一场五彩的花雨,从天而降。
正在散步和晒太阳的人们一时都被惊呆了。
等到回过神来,再掏出手机去拍照时,却又恢复了平静。
秋阳艳艳,澄明如水,只是地上多了一块厚厚的地毯,镶嵌着数不清的色块、线条,还散发着落叶的清香。
人们一时晕了神,都不忍心去踩。
秋天就是这样突然降临的吗?如饮美酒,让人心醉。
红色是喜庆之色。
人有喜事喝了酒,脸色发红,会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激动。
现在的院子正是这种气氛。
柿子树的叶片本就厚实,这时红得像浸过红颜料的布头,裹着黄柿子,露出一脸的憨厚。
枫树,正庆幸他们一年中最露脸的时刻,不管是元宝枫还是鸡爪枫,都尽力伸展开他们的尖叶,鲜红欲滴。
而平时最不注意的爬山虎,学名叫地锦的,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墙角、墙头,用它的墨绿去勾线填缝,这时却喷出耀眼的红光,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墙角则像是谁刚泼了一桶红油漆,而高楼整面的山墙,则满墙鲜艳,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漫。
我们常说秋天是金色的季节。
这院子里虽不像丰收的田野有玉米、南瓜的金黄,却也给金色留下了足够的舞台。
阴差阳错,当初设计者在院子的中轴大道旁全部栽上了银杏。
它们干直冲天,枝条上互生着一束束嫩叶,五叶一束,叶开如扇。
春夏时绿风荡漾还不觉有奇,而这时清一色地转黄,挺立路旁,就成了两堵“黄金海岸”。
人们走在路上,脚踏软软的金丝地毯,遥望两条黄线射向蓝天,不知身在何处。
本来工人还是每天照样清扫落叶,后来居民强烈呼吁停扫一周,好留住这些金黄!现在,连环卫工人也偶尔抱着扫帚坐在路边的长椅上,享受上天恩赐的这一年一次的黄金假期。
2025届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届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月下[俄]费特我和你一道漫步,在月亮的清辉里。
我的心快醉了,在神秘的沉默里。
池塘像一块闪亮的明镜,小草在呜咽不息,磨坊、小河和远处都已沉浸在月亮的清辉里。
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在这迷人的世界。
我们静静地走着,在月亮的清辉里。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和你一道漫步”,此句交代了人物和事件,从诗歌内容看“你”可以是“我”相恋的爱人。
B.“在神秘的沉默里”,“神秘的沉默”这个短语让读者联想到二人散步时气氛静谧、欢愉而融洽。
C.“磨坊、小河和远处都已沉浸/在月亮的清辉里”,诗意拓展,转人到对美好自然风景的描绘。
D.“我们静静地走着/在月亮的清辉里”,由“我和你”转为“我们”,二人的关系更为亲密。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池塘像一块闪亮的明镜”,运用了比喻修辞,“闪亮的明镜”生动贴切地描绘了池塘的平静。
B.“小草在呜咽不息”,赋予小草以人的行为特征,表现了悲伤、凄凉的情感,营造了忧伤的氛围。
C.“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使用反问语气,诗歌的节奏略为加快,强调了对生活的热切之情。
D.这首诗歌描绘了在月下美景中散步的所见所闻所感,语言优美,风格轻快而柔美,并富有音乐性。
3.“我的心快醉了”中“醉了”一词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4.“在月亮的清辉里”这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请问有什么艺术效果?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2020届高考语文阅读专题强化训练(二十四)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阅读专题强化训练(二十一)——小说阅读(1)一、(唐山市2019届高三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拾穗者曾冠华秦风深深陶醉在土围村金色霞光中。
秦风已连拿到了两届三年一度的省摄影大赛金奖,还在力争蝉联。
秦风一屁股坐在收割后的禾茬上,开心地望着飞翔的鸟儿群起群落,让风儿挤过热浪的空隙钻进他的衣服里送凉吸汗。
秦风抿抿嘴,拿过水瓶想饮水,跟前有几粒饱满而精致的金灿稻谷入了眼际,他毫不犹豫地捡起其中一粒稻谷,褪了壳放到嘴里,便嚼出浓郁的稻米芳香。
秦风不顾旅途劳顿,双臂摆出胜利的姿势,然后欢快地跳起来。
土围村背对三角寨,三角寨后面是连绵不断的瑶山山脉。
在树荫间若隐若现的农舍,错落有致地呈现出天然的乡野之美。
村前的这片开阔地,披着金色的霞光,耀眼、壮观而富丽。
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秦风相信土围村会带给他好福气。
秦风设想着一个画面:庄稼人从村子走出,朝开阔地而来。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当然老少最好,尤其老妇儿童为妙。
她们虔诚弯腰拾穗,低垂的长发随风摇曳,汗珠挂脸,勤快的纤手鸡啄米般拾起散落地上的谷粒。
第二天傍晚,秦风在湄江边五谷庙前摆好摄影装备。
不一会儿,他期盼的情景出现了,一位老妇人背后紧随一群孩子,呈扇形散落在开阔地上。
他们手提着小竹篮,弯下腰身拾稻穗。
秦风没有急着按下快门,等待浓淡相宜的金色霞光从湄江这边出发,照向开阔地照向他们,他要捕捉到令人心跳的、最完美的画面。
秦风是幸运的,大约半小时后,终于等到了他心中所想。
秦风不再迟疑,快速按下快门,抓拍下一张张照片。
这些作品任选一张都是一等一的干货,他喜悦满怀。
天色骤然由晴转阴起来,秦风收拾摄影家伙,隔着远远的开阔地,朝老妇人和孩子们跑去,他要跟他们说声谢谢。
近山多雨。
雨,说下便要下了。
秦风还没有跑出一半,老妇人便站起转身带领孩子们离开开阔地,向村子走去。
他们的行动轻松而愉快,秦风觉得他们是一群有趣的人。
秦风在一座朴素的院落里找到了老妇人和孩子们,她在帮孩子们洗脸洗手。
【部编语文】二年级阅读理解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含解析

【部编语文】二年级阅读理解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含解析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__小朋友的脚__常被那香味勾住__(1)给文中空白处加标点符号。
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________ 小朋友的脚________ 常被那香味勾住________(2)选文的第一段写________,第二段写________。
(3)为什么说“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答案】(1)!;,;。
(2)秋天的色彩;秋天的气味(3)因为秋天果子都成熟了,小朋友们看见香甜的果子,就不想离开了。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2)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选文的第一段写秋天的色彩,第二段写秋天的气味。
(3)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
梁衡阅读题答案

梁衡阅读题答案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
在这篇文章里,你会学习到的东西有很多!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梁衡》阅读题目及答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梁衡》阅读原文①细想,人格这个词是造得很准确的。
就像我们写稿子时要按格填字,不能乱,编辑才好改,读者才好看。
写诗也是这样,要有格律,只有合了格律才美,才算是诗。
那么做人呢?应该说也有一定的格,合起码的格才是正常的人,合乎更高更严的格,便是好人、高人、伟人。
做好人难,做伟人更难,好比律诗难写,因为那是一个更高的标准。
当然社会上也有不合格的人,就像我们常于报刊上看到一些歪诗,虽然也算是诗,其实并不合格。
人的品德分成许多高低不等的格,这便是人格。
②我向来觉得人在社会立身有三项资本,或曰三种魅力。
一是外貌,包括体格、姿色,这主要来源于先天。
二是知识技能和思想,这是靠后天的修炼。
三是人格,这完全是一种独立于“貌”与“能”之外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
你可以貌相不惊,才智平平,无功可炫,无能可呈,但在人格上却可以卓然而立,楷模万众。
精神之力,盖超乎外貌之美和才智之强,别是一种震撼,一种导引与向往。
雷锋,论貌个子不高,只有一米五多;论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但他的无私精神、助人品德,现已成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其人格魅力早已驾于万众之上。
③人格,既然名格,就是方方正正,于某事某情某理,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恪守一定尺度分寸,金钱名利诱之而不变,严刑生杀逼之而不屈,总是平平静静,按既定的规矩做事,按既定的方向走路。
④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
人格是信念,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
信念既成,就不是一个人的事,甚至不是一代人的事,会形成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全社会公认的规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所以当我们述说人事,歌颂英雄,甚至亲身感受那些开国元勋,将军元帅,教授学者或者能人强人们的惊人业绩时,其实这种感受中常常有一部分是他们的人格魅力。
通用版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板块专题二“散文技巧语言鉴赏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散文技巧、语言鉴赏题”配套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万鞋墙梁衡陕北多山,千山万壑。
有村名赤牛,世代农耕,名不见经传。
近年有退休回村的干部老高,下决心搜集本地藏品,建起一农耕博物馆。
我前去参观,不外乎锄、犁、耧、耙、车、斗、磨、碾之类,也未有见奇。
当转入一巨大窑洞时,迎面一堵高墙,齐齐地码着穿旧了、遗弃了的布鞋,足有两人之高,数丈之长。
我问:“有多少双?”答道:“13 000双。
”我脱口而出:“好一堵万鞋墙!”这鞋平常是踩在脚底下的,与汗臭为伴,与尘土、泥水厮磨,是最脏最贱之物,穿之不觉,弃之不惜,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今日突然被请到墙上,隆重聚会,就像一支浩浩荡荡的翻身奴隶大军,顿然感到它的宏大。
不管什么鞋,都已经磨得穿帮破底、绽开线头,鞋底也磨成了薄片。
细致看,还能依稀辨出原来的形态、针脚、颜色。
每一双鞋的后面都有一个故事,从女人做鞋到男人穿它去种田、赶脚、打工等,一个长长的故事。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穿着母亲亲自做的布鞋长大的,又穿着布鞋从乡下走进城市,每一双鞋都能勾起心底一段甜蜜或辛酸的回忆。
这鞋墙就像是一堵磁墙,又像是一个黑洞,我伫立良久,一时无语,半天,眼眶里竟有点潮湿。
在回县里的车上,大家还在说鞋。
想不到这个最一般的穿戴之物,经今日这样一上墙,竟牵动了每一个人的神经。
一种鞋就是一个时代的标记。
中国革命是穿着草鞋和布鞋走过来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建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才发觉脚上还穿着延安的布鞋,匆忙到托付店里买了一双旧皮鞋上路。
大约在上世纪60年头以前,北方农村的人一律穿自家做的布鞋,小时穿妈妈做的鞋,成家后穿老婆做的鞋。
布鞋是维系农耕社会中的男女关系、农夫与土地关系的一根纽带。
我想,做鞋也成了农村妇女生命的一部分,从少女时学纳鞋底起先,始终到为妇为母,满头白发,满脸皱纹,她们一针一线地纳着青春,纳着生命。
遇孩子多的人家,做鞋成了女人的沉重负担。
男人们很珍惜这一双鞋,夏天干活尽量打赤脚,出门时穿上鞋,到地头就脱下来,两鞋相扣当心地放在田垄上,收工时再穿回来。
丰收岭绿岛梁衡的阅读答案

丰收岭绿岛梁衡的阅读答案①从戈壁新城石河子出发,汽车像海船一样颠簸了三个小时后,我登上了一个叫丰收岭的地方。
这已经到了有名的通古特大沙漠的边缘。
举目望去,沙丘一个接着一个,黄浪滚滚,一直涌向天边。
没有一点绿色,没有一点声音,不见一个生命。
我想起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丁在我国新疆沙漠里说过的一句话:“这里只差一块墓碑了。
”好一个死寂的海。
再往前跨一步,大约就要进入另一个世界。
一刹那,我突然感到生命的宝贵,感到我们这个世界的可爱。
②我不由回过身来。
只见沙枣、杨、榆、柳,筑起莽莽的林带。
透过绿墙的缝隙,后面是方格的农田,红的高粱,黄的玉米,白的棉花,正扬着笑脸准备登场。
这大概就是丰收岭名字的由来。
起风了,风从沙漠那边来。
那苍劲的沙枣,挺起古铜色的躯干,挥动厚重的叶片;那伟岸的白杨,拔地而起,在云空里傲视着远处的尘烟;那繁茂的榆柳拥在白杨身下,提起她们的裙裾,笑迎着扑面的风沙。
绿浪澎湃,涛声滚滚,绿色就在我的身后,我不觉胆壮起来。
这绿色在史前原始森林里叫人恐怖;在无边的大海上,让人寂寞;在茫茫的草原上,使人孤独。
而现在,沙海边的这一点绿色啊,使人振奋,给人安慰,给人勇气,只有在此时此地,我才真正懂得,绿色就是生命。
现在,这许多的绿树,连同她们的根须所紧抱着的泥沙,泥沙上覆盖着的荆棘、小草,已勇敢地深入到沙海中来,形成一个尖圆形的半岛。
③我沿半岛的边缘走着,想到最前面去看看那绿色和黄沙的搏斗。
前面杨、榆、柳那类将帅之木已经没有,只派这些与风沙勇敢肉搏着的尖兵。
她们是红柳、梭梭树、沙拐枣、沙打子旺等灌木,一簇簇,一行行。
要论个人容貌,她们并不秀气,也不水灵,干发红,叶发灰,而且稀疏的枝叶也不能尽遮脚下的黄沙。
但这是一个伟大的群体,方圆几百亩,我抬头望去,一片朦胧的新绿,正是“沙间绿意薄如雾,树色遥看近却无”。
这绿雾虽是那样的淡,那样的薄,那样的柔,但却是一张神奇的网,她罩住了发狂的沙浪,冲破了这沉沉的死寂。
④我沿着人工栽植的灌木林走着,只见一排排的沙土已经跪伏在她们的脚下,看来这些沙子已被俘获多时,沙粒已经开始黏结,上面也有了稀疏的草,有了鸟和兔子的粪,已有了生命的踪迹。
___《石河子秋色》阅读练习及答案

___《石河子秋色》阅读练习及答案石河子秋色国庆节期间,我在石河子度过了假期。
闲暇时,我去街上散步,虽然已是晚秋,但阳光依旧温暖,甚至比___还要温暖。
很多人都认为边塞地区非常寒冷,但实际上这里的气候与北京并无差别。
连日来的天气预报都显示,最高气温都在23摄氏度左右。
街上盛开着许多菊花,其中以全色和红色为主。
花瓣层层叠叠,组成了一个个小团,茸茸的,看起来像是一朵花,但实际上有千万朵,织成了一条条带状的花圃,环绕着楼房,沿着路边,静静地闪耀着她们的光彩。
此外,还有许多荷兰菊,叶子很小,形状像铜钱,只有在天气转凉时才会开放。
此时,她们也在节日中盛开,聚在一起,仰起小脸微笑着。
蜜蜂和蝴蝶也专门飞来吻她们的脸。
花圃的中心经常有大片美人蕉。
我来新疆后就很奇怪,无论是花、草、瓜还是菜,同样的品种,在这里都长得特别大。
美人蕉高达半人高,茎粗得像小树,叶子肥厚宽大,长达两尺。
她不是纤细的女子,而是属于丰满型的美人。
花非常红,像一团迎风的火焰,花瓣呈鸭蛋形状,又像一张少女羞红的脸。
而那宽厚的绿叶让人想起结实的小伙子胸膛。
这美人蕉既多情又健壮。
此时,她们挺立在节日的街心,拉着手,比着肩,仿佛要唱歌、说话,把内心的喜悦都表达出来。
有一首歌唱道:“娘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这正是她们的意境。
石河子是一块铺在黄沙上的绿绸。
仅城东西两侧的护城林带就各有150米宽,而城区则被树行画成了极为整齐的棋盘格。
各个格子之间都有工厂、商店、楼房和剧院。
在这些建筑之间,都种满了绿色植物——成片的树林。
红楼林立,青枝摇曳,明窗闪烁,绿叶婆娑。
人们已经分不清这个城市到底是在树林中建造的房屋和道路,还是在房屋和道路之间种植的树木。
整个城市从市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东西南北各有十多条大道,路边都有白杨和白蜡树遮荫。
这些杨树都是新疆毛白杨,树干粗壮,树皮洁白光亮,树冠紧密,枝条向上,叶子黑亮。
一株株高高挤在一起,形成了一堵接天的绿色墙,一直延伸到远方,令人联想到绵延的长城,具有强烈的气势和震撼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石河子秋色
梁衡
①国庆节在石河子度过。
假日无事,到街上去散步,虽近晚秋,太阳却暖融融的,赛过春日。
人皆以为边塞苦寒,其实这里与北京气候无异。
连日预告,日最高气温都在二十三摄氏度。
街上菊花开得正盛,全色与红色居多。
花瓣一层一层,组成一个小团,茸茸的,算是一朵,又千朵万朵,织成一条条带状的花圃,绕着楼,沿着路,静静地闪耀着她们的光彩。
还有许多的荷兰菊,叶小,状如铜钱,是专等天气凉时才开的。
现在也正是她们的节日,一起蔟拥着,仰起小脸笑着。
蜜蜂和蝴蝶便专去吻她们的脸。
②花圃中心常有大片的美人蕉。
一来新疆,我就奇怪,不论是花,是草,是瓜,是菜,同样一个品种,到这里就长得特别的大。
那美人蕉有半人高,茎粗得像小树,叶子肥厚宽大,足有二尺长。
她不是纤纤女子,该是属于丰满型的美人。
花极红,红得像一团迎风的火,花斛是鸭蛋形,又像一张少女羞红的脸。
而村着那花的宽厚的绿叶,使人想起小伙子结实的胸膛。
这美人蕉,美得多情,美得健壮。
这时,她们挺立在节日的街心,拉着手,比着肩,像是要歌,要说,要掏出心中的喜悦。
有一首歌里唱道:“娘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这正是她们的意境。
③石河子,是一块铺在黄沙上的绿绸。
仅城东西两側的护城林带就各有一百五十米宽,而城区又用树行画成极工整的棋盘格。
格间有工厂、商店、楼房、剧院。
在这些建筑间又都填满了绿色——那是成片的树林。
红楼幢幢,青枝摇曳;明窗闪闪,绿叶婆娑。
人们已分不清,这城到底是在树林中辟地盖的房,修的路,还是在房与路间又见缝插针栽的树。
全城从市心推开去,东西南北各纵横着十多条大路,路旁全有白杨与白蜡树遮护。
杨树都是新疆毛白杨,树干粗而壮,树皮白而光,树冠紧束,枝向上,叶黑亮。
一株一株,高高地挤成一
堵接天的绿墙,一直远远地伸开去,令人想起绵延的长城,有那气势与魄力。
而在这堵岸立的綠墙下又是白蜡。
这是一种较矮的树,它耐旱耐寒,个子不高,还不及白杨的一半,树冠也不那样紧束,圆散着,披拂着。
最妙的是它的树叶,在秋日中泛着金黄,而又黄得深浅不同,微风一来就金光闪烁,炫人眼目。
这样,白杨树与白蜡树便给这城中的每条路都镶上了双色的边,而且还分出高低两个层次。
这个大棋盘上竞有这样精致的格子线。
而那格子线的交叉处又都有一个挤满美人蕉与金菊的大花盘,算是一个棋子。
④我在石河子的街上走着,以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它,打量着这个棋盘式的花园城。
这时夕阳斜照着街旁的小树林,林中有三五只羊在捡食着落叶,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绕树嬉戏。
落日铺金,一片恬静。
这里有城市的气质,又有田园的姿色,美得完善。
她完全是按照人们的意志描绘而成的一幅彩画。
我想这彩画的第一笔,应是1950年7月28日。
这天,刚进军新疆不久的王震将军带着部队策马来到这里。
举目四野,荆棘丛生,芦苇茫茫,一条遍布卵石的河滩,穿过沙窝,在脚下蜿蜒而去。
将军马鞭一指:“我们就在这里开基始祖,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
”三十多年过去了,这座城现在已出落得这般秀气。
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勤劳的祖先不知为后世留下了多少祖业。
他们在万里丛山间垒砖为城,在千里平原上挖土成河。
现在我们这一代,继往开来,又用绿树与鲜花在皑皑雪山下于千里戈壁滩上打扮出了一座城,要将她传给子孙。
他们将在这里享用这无数个金色的秋季。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饱览石河子秋景,生动描写了菊花、美人蕉、树木等自然景观,也对石河子的城
市生活进行了描写。
B.第①段说石河子井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是苦寒之地,点明了作者对石河子秋日的整
体感受——赛过春日。
C.第②段,作者运用比喻、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出美人蕉红艳、肥美、高大的形
态,惹人喜爱。
D.文章结尾处饱含深情,既有对石河子早期勤劳的建设者们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一代
人的肯定。
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
(5分)
答:
6.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秋天”,其秋意各不相同。
请加以评析。
(6分)
答:
4.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分析作品表现手法、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第②段中,“她不是纤纤女子,该是属于丰满型的美人”是比喻,“拉着手,比着肩像是要歌,要说,要掏出心中的喜悦”是拟人,但是没有使用借代手法。
【考向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客观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表现手法等进行考查,考查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賞析。
分析文意理解题时注意题干,主要设错点是文意、情感表述不当,贯析题的设错点一般是特色和手法慨括不当。
5.【答案示例】作者开篇先说自己国庆节在石河子度过;(1分)然后具体写假日在石河子街头看到的秋日景色,表达了对石河子秋色的赞美;(2分)最后作者联系石河子的城市建设历史升华文章思想,表达对城市建设者的赞美。
(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把握散文的行文思路,读懂散文是关键。
本文的题目是石河子秋色”,那么考生就要梳理文本,看作者是怎样写石河子秋色的。
先阅读文章,总结每一段的意思。
第①段,开头说在石河子过国庆节,然后写到石河子街上看菊花;第②段写花圃中心的美人蕉;第③段写行道树,主要写了白杨和白蜡树;第④段,先说石河子这个花园城像是一幅彩画然后写了石河子的建城历史,最后议论抒情。
由此即可分析出本文的行文思路。
6.【答案示例】本文描写的主要是石河子充满生机的秋景,写到了菊花、美人蕉、绿树,表现了秋天绚烂、热烈、赛过春日的特点;《故都的秋》描写的主要是北平萧条的秋景,提到
了落花、秋蝉,表现了清、静、悲凉的特点。
(4分)两者都表达了对所写秋景的喜爱,都借写秋景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只是本文是积极的,《故都的秋》略显消极。
(2分,意对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要联系教材所学,要求考生对所学过的课文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题目要求比较“秋意”的不同,那么就要从文章主要内容、主旨思想入手,梳理出写了什么样的秋景、有怎样的景物特点、借秋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形成答案。
注意在拟写答案时,要从“对比”的角度去组织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