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梁小民版 第4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对效用的理解 —《最好吃的东西》
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免子说,“世界上萝
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
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
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
X
3、消费可能线(预算线 budget line)
消费可能线
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 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 的X、Y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 的线。
消费可能线上的每一点,X、 Y两种商品组合不同,但支出 相等。 A点,全部买X,无法买Y; B点,全部买Y,无法买X。
B
Y商品(衣服)
0
A X商品(食品)
P
TU
总效用以固定增加时,边 际效用不变。
Q
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 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解释 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心理原因:人性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MU
P’
Q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价格P 与 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边际效用递减,量增,愿意出价 递减。
P
价格不反 D(MU) 映一件商 品的总效 用,而是 反映它的 边际效用 。 Q
200多年前,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 中提出Paradox of value 价值悖论。
许多生活必需品(水)
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 效用,不同的曲线代表不 同的效用。 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 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 费,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 的消费。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例题讲解

第四章 消 费 者 行 为 理 论例题讲解:例1 名词解释:(1)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商品或劳务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欲望与需要。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减)量。
(3)消费者剩余:就是某商品价值与其价格之间的差额。
或者说,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根据自己对商品效用的评价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付出的价格的差额。
正因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消费者可以获得消费者剩余。
(4)无差异曲线: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各种(或两组)不同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无差异曲线也叫效用等高线。
(5)收入消费线:是指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消费均衡点的运动轨迹。
(6)价格消费线:是指在消费者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运动轨迹。
(7)替代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因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变动,使得消费者在保持原有效用水平不变条件下用较便宜的商品代替较昂贵商品而对商品需求量产生的影响。
(8)收入效应:指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例2某消费者消费X 、Y 两种消费品的效用函数为:U=XY ,X 、Y 的价格均为4,消费者的收入为144。
(1)求消费者的需求及效用水平。
(2)若X 的价格上升为9,该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有何变化?(3)X 价格上升为9后,若要维持当初的效用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最少应达到多少?(4)求X 价格上升为9后,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1)预算约束式为4X+4Y=144将Y=36-X 代入效用函数得:U=X (36-X )=-X 2+36X效用极大化的条件为:du/dx=-2X+36=0,故X=18代入预算约束式得Y=18,代入效用函数得:U=324(2)X 价格上升为9后,预算约束式变为:9X+4Y=144简化后得:Y=36-2.25X ,代入效用函数得U=X (36-2.25X )=-2.25X 2+36X效用极大化的条件为:du/dx=-4.5X+36=0,故X=8代入预算约束式得Y=8,代入效用函数得:U=144(3)假设X 价格变化后要维持最初的效用水平U=324所需要的收入为I ,那么其预算约束式变为:9X+4Y=I所有的已知条件为:9X+4Y=I 与 XY=324整理后得:I=9X+XX X 129693244+=⨯I 极小化条件为:du/dI=9-1296X -2=0,所以X=12代入效用函数及预算约束式分别得:Y=27,I=216也就是说,价格变化后,若能将收入提高到216,分别购入12单位X 和27单位Y ,可恢复到最初324的效用水平。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doc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选择题1.消费者偏好不变,对某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A. 替代品B. 互补品C. 正常品D. 低档品2.若消费者张某只准备买两种商品X和Y,X的价格为10,Y的价格为2。
若张某买了7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值分别为30个单位和20个单位,则()A. 张某获得了最大效用B. 张某应当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C. 张某应当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D.张某想要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借钱3.在下列情况中,何种情形将会使预算约束在保持斜率不变的条件下作远离原点的运动?()A. x的价格上涨10% 而y的价格下降10%B. x和y的价格都上涨10%而货币收入下降5%C. x和y的价格都下降15%而货币收入下降10%D. x和y的价格都上涨10%而货币收入上涨5%4.如果当消费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时,则这时消费该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A. 等于零B. 等于1C. 降至最小D. 达到最大5.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A. 满足程度B. 边际效用C. 满足程度超出了他实际支出的价格部分D. 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出的价格部分6.消费者对某商品有需求,说明此消费者()A. 有购买欲望B. 有购买能力C. 有购买行为D. 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7.如果消费者取得的货币效用大于所购入的商品效用,则他会()A. 继续购买B. 停止购买C. 退掉已购入的商品D. 大量购买8.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可能线()A. 向左下方移动B. 向右上方移动C. 不动D. 绕着一点移动9.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A. 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 消费者的偏好C. 消费者的需求D.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1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引起均衡点变化的轨迹被称为()A. 恩格尔曲线B. 收入-消费曲线C. 需求曲线D. 价格-消费曲线11.若消费者低于他的预算线消费,则消费者( )A. 没有完全用完预算支出B. 用完了全部预算支出C. 或许用完了全部预算支出D. 处于均衡状态12.如果新均衡状态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来均衡状态下的边际效用,说明()A. 消费者的总满足程度降低了B. 消费者的总满足程度提高了C. 消费者的总满足程度没有变化D. 无法判断其总满足程度的变化13.如果X、Y的边际替代率MRS XY>P X / P Y,消费者为实现满足极大化,应该()A. 增加购买Y,减少购买XB. 同时增加X与Y的购买C. 增加购买X,减少购买YD. X、Y的购买量不变14.某消费者需求曲线上的各点()A. 表示该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点B. 不是效用最大化点C. 表示该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最大点D. 以上都不正确15、以下()项指的是边际效用A.张某吃了第二个面包,满足程度从10个效用单位增加到了15个单位,增加了5个效用单位B.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共获得满足15个效用单位C.张某吃了四个面包后再不想吃了D.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带给张某的满足程度为7.5个效用单位16、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17、一个消费者宣称,他早饭每吃一根油条要喝一杯豆浆,如果给他的油条数多于豆浆杯数,他将把多余的油条扔掉,如果给他的豆浆杯数多于油条数,他将同样处理. ()A.他关于这两种食品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直线B.他的偏好破坏了传递性的假定C.他的无差异曲线是直角的D 他的无差异曲线破坏了传递性的假定,因为它们相交了18、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经济学基础第四章ppt课件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三、序数效用
(一)序数效用产生背景: 1934年,希克斯和艾伦在《价值理论的再思考》这
二、基数效用——边际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 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 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 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 际效用是递减的。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五、消费者行为与需求理论
(一)货币的边际效用 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随着货币收入量
的不断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就是说,随着某消费者货币收入的逐
步增加,每增加单位货币给该消费者所带来 的边际效用是越来越小的。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四)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1.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增多,即某种刺激的反复 使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反应减少,从而满足程度降 低。
2.物品本生用途的多样性。
每种物品有多种用途,这些用途的重要性不同, 消费者总是先把物品放在最重要的用途上,而后再 放到次重要的用途上,其边际效用就会减小,依此 该物品的用途就会越来越不重要。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从上章的分析知道,需求规律是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现反方向变动的规律,需求曲线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
为什么需求曲线会呈现这一形状呢?本章的主要任务就是说明存在于这种关系背后的原因。
微观经济学的需求理论也就是消费者行为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家对消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如何以现有的货币收入,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对可买到的商品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使消费者行为达到最佳境界。
西方经济学研究消费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第一节基数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一、欲望与效用(一)欲望消费者的行为取决于其购买动机,这种动机主要来自于他的某种欲望(Wants)。
欲望即需要,是指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求得满足的愿望。
这种欲望或者从肉体产生,或者从精神产生,消费就是满足这种欲望的一种合乎目的的经济行为。
关于欲望或需要的学说,目前最流行的是亚伯拉罕·马斯洛(Maslow)关于欲望或需要层次的解释,根据这种解释,人的欲望或需要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们的欲望或需要是按以上五个层次由低级向高级逐级发展的,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就开始追求更高一层的需要,驱使人们不断追求最高层次需要的动力就是人们无限的欲望。
但是,人们的欲望或需要不可能得到无限的满足。
这是因为,(1)任何社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而提供的产品也有限;(2)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欲望,只能满足部分欲望;(3)欲望或需要的满足必须依靠他人的劳动来提供,而任何人所提供的劳动都有限,正因为资源、产品和时间有限,人们就必须在资源、产品和时间中加以最优选择,这样才能实现消费者行为的理想境界。
(二)效用支配消费者行为的潜在力量是商品和劳务所提供的效用(Utility)。
效用是指物品能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填空1、个人从消费商品或劳务中得到的好处或满足称为效用,它取决于个人的偏好,是一种心理感觉。
2、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也在增加。
3、一个人从增加1单位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增加的效用称为边际效用。
4、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5、经济分析中假设个人选择的消费量是要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6、如果用于所有商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即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7、预算线说明了在收入与价格及定势,家庭所能进行的最大消费量。
8、如果用横轴表示A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B商品的数量,A商品价格上升将使预算线更加陡峭。
收入增加将使预算线向外(右方)移动。
9、无差异曲线表明了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各种不同组合。
10、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替代效应意味着该商品的消费量减少,而如果该商品是正常商品,收入效应又会加强前一种效应。
11、边际效用理论预测,居民收入越高,对所有正常商品的消费量越多,这就是所说的收入效应。
12、当工资率上升时,替代效应鼓励减少闲暇,收入效应鼓励增加闲暇。
二、判断1、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需求的总和。
( T)2、一种商品的效用代表了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 F )3、从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所得到的效用称为边际效用。
( T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递减。
( F )5、当消费者把自己的收入用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使总效用最大时,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 T )6、如果居民户用于所有商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相等,而且所有收入全部支出,就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 T )7、边际效用理论预测,如果X商品的价格下降,其替代品的消费就要增加。
( F )8、效用无法观察也无法衡量这一事实使边际效用理论基本是无用的。
( F )9、经济学家假设,居民户要使其边际效用最大化。
( F )10、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心理愿意支付得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B.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人们对一种物品消费 量的增加,他们不得不放弃的另一种物品的消费 量会越来越大。
C.两种极端的无差异曲线的例子
(1)完全替代品:无差异曲线为直线的 两种物品。
Two goods are perfect substitutes when the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of one good for the other is constant.
(2)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 消费者通常对数量多的物品组合的偏好大于数量 少的组合。也就是说,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量 越大(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
Indifference Map
Clothing (units per week)
D
Market basket A is preferred to B.
偏好表示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喜欢程度或消费倾 向。 例如:湖南人喜欢吃辣椒 当消费者必须在不同商品之间做出取舍时, 偏好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关偏好的三个假设:
(1)完备性假设complete
对于任何商品或商品的组合,消费者都 能表示出其偏好。
X Y X Y XY
(2)传递性transitive 如果消费者对X商品的偏好甚于商品Y, 对Y商品的偏好甚于Z,那么,对X商 品的偏好甚于商品Z
第3节 消费者的预算约束
Budget Constraints
A.预算约束曲线:对消费者可以承受的消费组合的限制。
QB Y/PB
I=PAQA+PBQB
预 算 线 : I=PAQA+PBQB, 其Y/P中A I 代QA表 收 入 , PA、PB 分 别为商品A和B的价格,QA和QB分别是购买量。 预算线斜率:-PA/PB,横轴上商品(A)的相对价格。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如果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橘子,对橘子的偏好大于西瓜,那么,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还是小于西瓜,为什么?答: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西瓜。
消费者的偏好表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这种排序表示了消费者对不同物品的喜好程度,可以代表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传递性,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橘子,对橘子的偏好又大于西瓜。
所以,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西瓜。
2、经济学家认为,向低收入者发放实物津贴带给他们的效用小于相当于这些实物津贴额的货币津贴,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正确答:(1)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就是效用小。
(2)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是一种心理感觉。
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
向低收入者发放实物津贴的效用小于货币津贴,对于低收入者而言,货币津贴更加灵活,可以自由支配,心理满足程度高。
4、在炎热的夏天,当你吃第一根冰棍时感觉最好,吃得越多感觉越不好,如果一次吃十几根就会痛苦。
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释这种现象。
(1)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其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连续消费十几根冰棍,反复的冰爽刺激,使消费者在心理或生理的满足减少,从而满足程度降低,甚至会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痛苦。
5、如果你有100元,苹果价格为10元1千克,橘子价格为20元,1千克的苹果与橘子的边际效用如图(图略)。
消费者购买多少苹果与橘子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为什么?解法一:组合方式MU某/P某与MUy/Py总效用Q某=10Qy=010/10≠0/20550Q 某=8Qy=130/10≠200/20720Q某=6Qy=250/10≠170/20820Q某=4Qy=370/10≠140/20850Q某=2Qy=490/10≠110/20810Q某=0Qy=50/10≠80/20700由此可以看出,各种组合都正好用完100元,但只有当Q某=4,Qy=3时才能满足MU某/P某=MUy/Py的条件,这种组合带来总效用最大,,为850个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填空1、个人从消费商品或劳务中得到的好处或满足称为效用,它取决于个人的偏好,是一种心理感觉。
2、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也在增加。
3、一个人从增加 1 单位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增加的效用称为边际效用。
4、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5、经济分析中假设个人选择的消费量是要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6、如果用于所有商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即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7、预算线说明了在收入与价格及定势,家庭所能进行的最大消费量。
8、如果用横轴表示 A 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 B商品的数量, A 商品价格上升将使预算线更加陡峭。
收入增加将使预算线向外(右方)移动。
9、无差异曲线表明了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各种不同组合。
10、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替代效应意味着该商品的消费量减少,而如果该商品是正常商品,收入效应又会加强前一种效应。
11、边际效用理论预测,居民收入越高,对所有正常商品的消费量越多,这就是所说的收入效应。
12、当工资率上升时,替代效应鼓励减少闲暇,收入效应鼓励增加闲暇。
二、判断1、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需求的总和。
( T )2、一种商品的效用代表了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 F )3、从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所得到的效用称为边际效用。
( T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递减。
( F )5、当消费者把自己的收入用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使总效用最大时,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 T )6、如果居民户用于所有商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相等,而且所有收入全部支出,就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 T )7、边际效用理论预测,如果 X 商品的价格下降,其替代品的消费就要增加。
( F )8、效用无法观察也无法衡量这一事实使边际效用理论基本是无用的。
( F )9、经济学家假设,居民户要使其边际效用最大化。
( F )10、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心理愿意支付得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 T )三、选择1、人们权衡所面对的各种可能性的利弊,是基于什么样的假设?( D )A 、机会成本;B 、稀缺性;C 、生产可能;D 、理性选择;E 、报酬递减。
2、经济学家的理性选择假设是基于人们: ( B )B 、为追求私利而作出选择和规定;D 、都有相同的偏好;E 、不懂资源是稀缺的。
( A )B 、所有个体都作出同样的选择;D 、稀缺性消失;E 、各个个体没有选择可作。
C )A 、人们对电子服务的消费;B 、某种商品对人们的用处;C 、人们从消费一种商品中得到的好处;们消费商品的总成本; E 、人们消费商品的机会成本。
5、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
( A )A 、正确;B 、错误;C 、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6、消费者的根本问题是: ( A )A 、在预算约束内实现效用最大化;B 、在一定效用水平内实现预算约束最小化;C 、在预算约束内实现效用最小化;D 、在一定效用水平内实现预算约束最大化;E 、使效用和预算间的差别最大化。
7、一种衡量总效用的方法是为 所愿意支付的总额。
( B )A 、除去最后一个商品外的所有购买商品;B 、所有购买的商品;C 、最后购买的一个商品; D一个商品; E 、除去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所有购买的商品。
8、商品的边际效用显示: ( B )A 、商品的有用性是有限的;B 、为再多一个商品的支付意愿;C 、商品是稀缺的;D 、预算线的斜率是相对价格;E 、以上哪个也不是。
9、一种衡量边际效用的方法是为 所愿意支付的总额。
( C )A 、使用经济学模型作出选择; C 、作出选择前先尽可能收集信息; 3、如果人们都为追求私利而作出选择: A 、个体的选择就反映了他们的偏好; D 、人 、购买的第A 、除去最后一个商品外的所有购买商品;B 、所有购买的商品;C 、最后购买的一个商品;D 、购买的第一个商品; E 、除去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所有购买的商品。
10、当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更多的某种商品时,每多增加一个该种产品,所增加的效用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叫:( C )A 、直落谷低;B 、总效用递减;C 、边际效用递减;D 、收益递减;E 、机会成本递减。
11、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 ( D)A 、随服务水平的增加,效用服务的成本越来越低;B 、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该种产品的每一额外增加产生越少的总效益; C 、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 总的支付意愿将减少; D 、 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该种产品的每一额外增加产生越少的额外收益; E 、随价格的上 升,消费者愿意买的产品数量减少。
13、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 B)C 、边际效用为正; 14、如果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那么(、问题中的商品没有效用,它不是消费者想去享用的东西;15、如果实现了消费者均衡,那么12、第四张比萨饼带来的满足感不如第三张这 事实是下列哪一个概念的例子 ( C)A 、消费者剩余;B 、总效用递减;C 、边际效用递减;D 、价值之谜。
A 、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边际效用为零; C 、在考虑要购买这种商品的前提下, 消费者达到了他的均衡点; D 、该商品的总效用肯定也等于零。
、边际效用为负A 、该商品总效用已经是最大; A 、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为既定时实现了效用最大化;B 、 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为既定时实现了边际 效用最大化;C 、每种商品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是相等的;D 、A 和 C 。
16、格兰只打高尔夫和去餐厅吃饭,他可以通过收入在两项消费间的重新配置来实现总效用的增长,直到两种消 费的: ( C)A 、边际效用相等;B 、多一单位消费的支付意愿相等;C 、每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D 、总支付意愿相等;E 、最后一次高尔夫的和最后一餐的效益相等。
17、格兰只打高尔夫和去餐厅吃饭,他可以通过收入在两项消费间的重新配置来实现总效用的增长,直到两种消 费的: ( C)A 、边际效用相等;B 、高尔夫和一餐饭的多一单位消费的支付意愿相等;C 、边际效用比等于价格比;D 、总支付意愿相等; E 、最后一次高尔夫的和最后一餐的效益相等。
18、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 B)A 、实际所得; B、主观感受; C、没有购买的部分; D 、消费剩余部分。
19、你为某物付多少钱和你愿意为之付多少钱(支付意愿)之间的区别叫:( D)A、总效用; B 、边际效用; C 、消费者需求; D 、消费者剩余; E 、边际效益。
20、一个消费者愿意为第一杯啤酒付 11美元,第二杯付 7美元,第三杯 4 美元,第四杯 2 美元,第五杯 1美元。
如果啤酒价格为 2 美元,他的总消费剩余是: ( E)A、 24 美元; B 、 22 美元; C 、 20 美元; D 、 18 美元; E 、 15 美元。
21、带来相同水平的效用的商品组合集中在消费者的曲线上。
( C)A、生产可能性; B 、预算约束; C 、无差异; D 、供给; E 、需求。
22、无差异曲线是: ( E)A、产生边际效用水平相等的商品组合的集合; B 、所有用完收入的商品组合的集合; C 、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所需求的商品数量的集合; D 、给定收入和商品价格下的机会集合; E 、产生同等总效用水平的商品组合。
23、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B )A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C 、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 、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24、沿着无差异曲线,是不变的。
( D)A、总支出; B 、需求价格弹性; C 、需求收入弹性; D 、总效用; E 、边际效用。
25、消费者愿意放弃多少单位的一种商品以获得一单位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叫:( B)A、价格比; B 、边际替代率; C、边际效用; D 、需求收入弹性; E 、需求价格弹性。
26、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 X 和 Y 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 C )A 、价格之比;B 、数量之比;C 、边际效用之比;D 、边际成本之比。
dY 127、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Y 1,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 X 时,他愿意放弃单位 X 而获得dX 2一单位 Y。
( B)A 、 1/2 ;B 、 2;C 、 1;D 、 1.5 。
28、一条代表苏珊可以通过花费其全部收入从而购买的商品的组合的曲线叫做:A 、预算约束;B 、需求曲线;C 、无差异曲线;D 、供给曲线;E 、生产可能性曲线。
29、当一个人选择一条特定的预算约束上的一个点是,这个选择是基于: ( A )A 、个人偏好;B 、相对价格;C 、个人收入;D 、总效用;E 、供给与需求。
30、消费者收入上升时,其预算约束线: ( A )A 、由原来的预算约束线平行向外移动;B 、转动,变得陡峭;C 、转动,变得平坦;D 、由原来的预算约束线平行向内移动;E 、哪个都不对。
31、凯蒂把所有收入都用于购买激光唱片和录像带。
她的预算约束显示: () A 、在一定收入水平上她所能买得起的激光唱片和录像带的不同数量组合;B 、她所拥有的激光唱片和录像带数量;C 、如果她不买录像带时所能买到的全部激光唱片数量;D 、激光唱片和录像带的数量组合中她所偏好的一个组合;E 、她把喜欢的激光唱片全部买下后所能得到的录像带数量。
32、预算线的截距取决于( B )。
A 、消费者的收入;BC 、商品的价格;D 、消费者的偏好。
33、商品 X 和 Y 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都按同一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A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 、不变;D 、向左下发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之比;C)。
34、图 2.1 显示克里斯托弗的预算约束。
(1)如果克里斯托弗的收入是30 美元,看电影要多少钱?A 、 1.5 美元;B 、 2 美元;C 、 5 美元;D 、 15 美元;E 、 20 美元。
(2)如果他的收入是 30 美元,听音乐会要多少钱?A、 20 美元; B 、 15 美元;C 、 5 美元;D、 2 美元; E 、 1.5 美元(3)下列哪一项关于预算约束的说法是对的?A 、不可能确定看电影和音乐会哪一种更贵;B 、看电影比听音乐会贵;C 、看电影和听音乐会一样贵; D、听音乐会比看电影贵;E 、听音乐会的价格是看电影的两倍。
4)下列哪一项关于预算约束的说法是对的?A、点A和B是可实现的,点X和Z是不可实现的; B 、点X 是可实现的,点A ,B ,Z 是不可实现的;C、B,X 是可实现的,点Z 是不可实现的;D、B,Z 是可实现的,点X 是不可实现的;E、B,X ,Z 都是可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