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常见质量通病是指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由于人为因素、设备故障、材料质量等原因引起。

为了防止这些常见质量通病的发生,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1.尺寸不合格尺寸不合格是指产品尺寸与设计要求不符。

防治措施可以包括:-检测设备:使用精密仪器和测试设备进行尺寸测量,确保产品尺寸符合标准要求。

-控制过程: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尺寸控制。

2.表面质量不良表面质量问题包括划痕、凹陷、气泡等。

防治措施可以包括:-改进工艺:优化表面处理工艺,包括清洗、抛光和喷涂等,确保产品表面质量良好。

-检验工艺:建立严格的检验流程和标准,对产品进行全面的表面质量检查。

3.强度不够强度不够是指产品的材料或结构设计不符合要求,容易造成破裂或变形。

防治措施可以包括:-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强度测试,确保产品的强度满足标准要求。

-强度测试:建立全面的强度测试流程,对产品进行全面的强度测试。

4.零部件不完善零部件不完善是指在产品组装过程中,造成零部件配合不良或者安装错误。

防治措施可以包括:-教育培训: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对零部件配合和安装的认识,确保组装过程中的质量。

-审核流程:建立严格的审核流程,对组装过程进行把关,防止零部件不完善。

5.材料质量问题材料质量问题包括材料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问题。

防治措施可以包括:-严格的供应商管理: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的材料质量评估体系。

-严格的质量检验:对进货材料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6.过程控制问题过程控制问题包括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工艺问题。

防治措施可以包括:-过程优化: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改进,优化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

-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对每个环节的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整。

7.设备故障设备故障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设备故障导致生产质量下降。

质量通病的预防与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的预防与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的预防与防治措施质量通病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或产生缺陷。

为了预防和解决质量通病,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一、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1.设计不合理:设计不合理是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一个常见原因。

为了预防设计不合理,应加强设计工作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需求分析、方案选择、设计验证等环节。

同时,加强设计与制造的协同合作,及时解决设计问题,确保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可靠性。

2.材料问题:材料选择不当或材料质量不过关是会引起产品质量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材料问题,应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选用合格的原材料。

同时,引入先进的材料检测方法和技术,对原材料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工艺不规范:工艺不规范是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一个常见因素。

为了预防工艺不规范,应建立严格的工艺管理制度,明确各工序的操作规程,借助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此外,加强工人的技术培训和素质教育,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和意识。

4.设备故障:设备故障是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设备故障,应加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修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建立设备故障记录和分析制度,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找到故障根源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5.人为失误:人为失误是引起产品质量问题的一个常见原因。

为了预防人为失误,应加强员工的职业培训和素质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质量意识。

同时,建立员工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活动,提出改进意见。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检验和质量改进等各个环节。

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程序,确保产品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和客户需求,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2.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如六西格玛、质量功能展开等,对产品制造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和优化,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可靠性。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最全版)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最全版)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最全版)质量通病是指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它们可能影响产品的性能、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

为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我们需要针对质量通病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从不同行业的角度出发,为大家介绍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 制造业(1)材料选择: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原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符合设计和生产要求,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2)生产过程控制:建立科学的生产工艺和制度,明确各个工序的操作要求和质量标准,并且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检验,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3)设备维护: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生产质量问题。

2. 建筑业(1)设计规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建材质量控制:建材是建筑的基础,要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建材,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避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建材。

(3)工程施工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严禁违规操作和使用劣质材料。

3. 医药行业(1)临床试验:在新药开发过程中进行临床试验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试验,并进行必要的监管和检验。

(2)药品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按照药品生产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生产,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药品监管:加强药品的监管力度,对市场上的药品进行抽检和质量检验,严厉打击假药和劣药的生产和销售行为。

4. 食品行业(1)食品安全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建立食品安全的追溯体系,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生产过程控制:建立科学的食品生产工艺和流程,进行严格的生产控制和质量监控,确保食品的质量合格。

(3)食品检测和抽检:加强对食品的检测和抽检工作,确保市场上的食品质量合格,杜绝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5. 电子产品行业(1)原材料选择: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电子元器件作为原材料,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和认证。

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包括材料质量问题、施工工艺不符合
要求、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一、材料质量问题
1.购买正规渠道材料:选择正规渠道采购材料,确保其质量可靠。

2.确认材料供应商信誉:对材料供应商进行调查和评估,选择信誉良
好的供应商。

3.进行材料检测:对大宗材料进行抽样送检,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二、施工工艺不符合要求
1.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
艺要求和操作步骤。

2.定期进行工艺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工艺培训,提高其工艺
操作水平和质量意识。

3.强化工艺监督:设立专门的工艺监督人员,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
监督,确保其符合要求。

4.进行工艺检查:定期进行现场工艺检查,对工艺不符合要求的进行
整改,确保质量达标。

三、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1.进行技术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术
水平。

2.建立技术交流平台:组织技术交流活动,鼓励施工人员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

3.设立质量奖励机制:建立质量奖励机制,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参与施工过程,提高质量。

4.加强施工队伍管理:建立施工队伍的管理制度,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和工作流程。

总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可以通过加强材料质量管理、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一系列防治措施来解决。

同时,监督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切实保障施工质量的达标。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质量通病是指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和质量问题,它们会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控制和防治质量通病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提前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一、质量通病之材料问题1.材料质量不达标: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建立良好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对于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筛选,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2.材料不稳定:定期检测和评估材料的稳定性,确保材料的性能稳定,并及时调整和替换不稳定的材料。

二、质量通病之工艺问题1.工艺参数不合理: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参数,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达到最佳的工艺效果。

2.人工操作不规范: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意识。

建立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3.设备使用不当: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

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

三、质量通病之环境问题1.温湿度不稳定:确保生产环境的温湿度稳定,并对温湿度进行监测和调整。

2.无尘环境不达标:建立和维护无尘环境,并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

四、质量通病之设计问题1.设计参数不合理:通过开展设计评审和验证,确保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设计缺陷:建立设计评审和修改机制,确保设计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质量通病之供应链问题1.供应链管理不规范:建立一个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包括供应商选择和评估、供应链合作和合同管理等方面。

2.供货延迟和不稳定: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供货的及时和稳定。

六、质量通病之检测问题1.检测标准不准确或不合理:建立检测标准和流程,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检测设备不稳定:定期检查和维护检测设备,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七、质量通病之员工问题1.员工技能不足: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和培养机制。

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质量通病是指生产过程中常见且易发生的一类质量问题,它们对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质量通病的防治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一、产品不合格1.缺陷品率高:缺陷品率高常见于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供应商管理,确保原材料质量;严格执行产品加工工艺,遵守操作规程;提高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品不合格问题。

2.产品性能不稳定:产品性能不稳定可能是由于工艺参数不稳定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企业可以加强生产工艺管理,确保工艺参数的稳定性;定期维护和保养生产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及时修复故障。

二、工艺流程不规范1.工艺流程不合理:工艺流程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产品生产效率低下或产品质量不稳定。

企业应该对工艺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明确每个工序的操作要求,确保工艺环节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2.工艺参数漂移:工艺参数漂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不断变化,导致产品质量波动的现象。

企业可以通过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及时调整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三、材料、资料不合格1.原材料质量差:原材料质量差常常会导致产品不合格。

企业可以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估,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同时,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抽检,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产品文档不完善:产品文档的不完善可能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的误操作或产品质量问题。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产品文档体系,包括产品工艺规程、标准作业指导书等,确保操作人员按照文档要求进行工作。

四、员工素质不高1.操作技能差:操作技能差可能会导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误操作或不良率偏高。

企业应该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操作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质量责任心不强:质量责任心不强可能会导致员工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忽视或漫不经心。

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质量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确保每个员工都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

各分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各分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各分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各分项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建设过程中,不同的工程分项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1.土建工程通病:(1)基础不牢固:防治措施包括在设计阶段合理选取地基处理方式,施工时进行严格的基坑监测和地基处理,确保基础稳定。

(2)砌筑质量差:防治措施包括合理选择砌筑材料,加强砌筑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验收,保证砌筑质量。

(3)墙体开裂: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设计墙体结构,加强墙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防止墙体开裂。

2.给水排水工程通病:(1)管道破损:防治措施包括选用质量好的管材和配件,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标准,避免管道破损。

(2)渗漏现象: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管道密封处理,进行全面的压力测试和渗透试验,确保管道无渗漏。

(3)设备故障:防治措施包括选购品牌可靠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电气工程通病:(1)电线老化:防治措施包括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线,进行适当的电线敷设和保护,定期进行电线的检测和更换。

(2)电路短路: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设计电路结构,避免线路交叉和过负荷运行,定期进行线路的检测和维修。

(3)设备故障:防治措施包括选购质量可靠的设备,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4.暖通工程通病:(1)供暖不均匀:防治措施包括合理选择供暖设备,进行系统调试和平衡调节,确保供暖均匀。

(2)风管漏风: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风管的密封处理,进行风管系统的压力测试和漏风检测。

(3)设备故障:防治措施包括选购可靠的设备,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5.工程质量监督通病:(1)监理不到位: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监理的组织和管理,确保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控。

(2)验收不严格:防治措施包括制定严格的验收标准和程序,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验收,确保合格率达到要求。

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一)汽机部分1.总结以往施工经验,引起热力系统漏水.漏汽的因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阀门的泄露;法兰的泄露;焊口的泄露;疏水漏斗的冒汽等等。

为消除这些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提高工艺质量。

1)防止阀门泄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a.认真检修阀门,阀门的盘根一律更换为石墨盘根。

b.安装前对于每一个阀门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再进行安装。

c.阀门的压兰紧力要均匀,松紧适当,以保证不沿门杆漏气漏水。

d.检修时格外注意保证门盖螺栓的紧力均匀,不能保证需求时换垫,特殊垫需求厂家提供备用垫。

e.安装过程中,各种阀门的安装规格和参数必须和设计相符,严禁以小参数的阀门用于高参数。

f.阀门检修后要有检修记录,检修编号和阀门领用记录,以防止错用阀门和使用未经检验的阀门。

g.阀门检修合格后,在阀门合适位置用钢字头打上阀门检修编号和检修人代号,并同检修记录对应一致。

h.合金部件须经光谱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i.对于安全门的检修需求做好原始记录,对门口要进行研磨,保证接触良好,防止因门口不严造成漏水.漏汽。

j.阀门在安装后,进行成品保护,交叉作业做好隔离。

k.对于抽汽管道的止门门盖一旦出现泄漏要重新换垫。

l.油系统阀门门盖与阀体间垫片应为耐油石棉垫或金属缠绕垫。

2)对于法兰的漏汽.漏水采取以下措施a.法兰在安装时认真检查法兰密封面,不能有径向沟槽,结合面平整没有变形,法兰厚度要和设计相符。

对于中.低压管道平焊法兰的焊接要采用里.外焊的施工方法。

c.紧固法兰螺栓时,要采用对称紧固方法,用力应均匀。

d.除循环水.工业水.冷却水系统外的所有法兰垫片一律采用石墨缠绕垫片。

e.在现场施工中取消齿形垫片,禁止使用双层法兰垫片。

f.对于高温.高压的蒸汽管道法兰螺栓要考虑螺栓的热紧,一般在施工过程中预留出法兰不保温,在系统运行参数下热态紧固法兰后再保温。

g.对于热工的阀门和仪表的垫片采用退火后的紫铜垫。

h.法兰螺栓的材质要和设计相符,安装前仔细核对高温高压的法兰螺栓,合金螺栓应有光谱合格标记及相应硬度检验标记,避免用错,防止运行中发生蠕变造成法兰漏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质量通病防治
措施
目录
第一章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及防治步骤
第一节概述 (1)
第二节质量通病防治的步骤 (1)
第三节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3)
第二章建筑工程主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第一节工程质量预控保证措施 (5)
第二节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方案 (6)
施工质量验收单 (24)
第一章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及防治步骤
第一节概述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由于量大面广,因此是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质量问题,是我们施工质量管理中应控制的重要方面。

质量通病是现场质量管理中的重点,从孤立地看其形成的质量问题好象不严重,但实际上因其在施工全过程发生的面广(各专业施工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质量通病)、频次高(不断地消除又不断地发生,有的是重复发生),可能发生在工程的任何部位,因此其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降低了工程局部质量及影响了工程总体质量。

消除已产生的质量问题需要时间,某部位或工序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对后续工序的施工工期造成影响,因此影响了工期。

治理质量通病,使其发生被控制在最低程度,关键在于治理目标明确(即在分析各类质量通病对工程质量和企业形象影响程度的基础上,在分析自身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明确要重点防治和加强防范的是哪些质量问题),防治措施可行及落实,监督人员落实及职责落实,同时还必须奖罚落实,治理质量通病,重点抓
“预防、控制”和“奖罚”,工程施工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各项目部及施工人员认真按要求去做了,则通病的防治就会取得较好效果。

第二节质量通病防治的步骤
建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真正的有效运行,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达到顾客满意。

从当前公司的现场(项目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看,在管理上比前几年的确有了提高,全体项目部施工员和施工班组的认识也有了改变。

因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地运行是工程质量和防治通病的基本保证。

(一)项目质量目标分解及落实质量责任
质量目标首先是制定项目质量目标,并层层分解到各分项工程和各最小作业单位,明确目标,确定每个单位,每个人的质量责任,是质量控制的基本要素。

有目标无责任,有责任无目标,都会使质量失控,因此,这是预控措施的组成部分,也是质量通病防治的预控措施之一。

操作人员有了质量责任,明确了工序质量要求,操作就会规范一些,精细一些,就能够减少质量通病及质量问题的发生,在上述质量目标分解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制定质量通病的治理目标及其分解。

(二)质量通病治理目标的确定及分解
1、研究工程内容,列出工序过程,归并同类工序,确定各工序过程中的多发的常见的质量通病。

2、研究、分析自身的资源状况,分析可能发生的通病类型及可能性的大小,分析其后果的影响,据此列出主次。

3、资源:包括人员素质、技能、资金、装备、信息等方面。

这里主要的是操作人员的来源、思想意识及素质、个人技能;管理人员素质、责任心、管理经验及能力、业务水平等。

4、明确治理的重点。

要求项目部将治理目标分解到班组和个人,并明确其质量责任。

制定详细的治理措施,对经常发生或重复发生质量通病的班组和个人严格按奖罚规定,给予处罚,并对责任者发出警告。

对较少发生或未发生质量通病的班组或个人及时按奖罚规定给予奖励。

第三节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在开工前下达«建筑单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施工项目部提交«建筑单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并报总工办批准后执行。

(二)预控对策表:包括工序、通病范围及类型,技术性防治措施检查考核要求,责任人、工序质量要求(能够是技术数据)、操作要求。

(三)施工质量控制流程――按程序文件、监理规定、现场
实际制定
(四)工序质量检查控制程序――按程序文件、监理规定、现场实际制定。

各工序交接实行验收签字制度。

(五)严格执行工艺纪律
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是质量通病预控的重要和最基本的措施,各项目部能够参考以上思路结合公司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制定和实施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并要求报到质量管理部备案,以便质量管理能集大家之所长形成一套规范的通病防治模式和有效的措施。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按防治方案和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附:1:控制流程示意、通病预控措施供项目施工中参考;
2:各工序验收记录表
工序质量控制流程
合 格
不合格、整改

整 (B级 )报检 合格

认可
第二章 建筑工程主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草案—供项目部参考)
克劳比士管理哲学原则:
一 个 核心: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二个基本点:有用的和可信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