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1500字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沉思录读书笔记范文5篇

沉思录读书笔记范文5篇

沉思录读书笔记范⽂5篇 《沉思录》是⼀本启迪智慧、发⼈深省、可以促使⼈的世界观与⼈⽣观得以纯洁⽽⾼尚的哲学⾃省书,是古罗马皇帝先哲马可.奥勒留对⼈⽣的思考与感悟。

沉思录读后感1 它使⼈建⽴朴实的信仰和⾼贵的道德,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庄严不屈的精神魅⼒。

温总理给予它很⾼的评价,并把它作为床头必读书籍。

《沉思录》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冗长的说教,却处处闪烁着智慧的⽕花。

书中的许多思想,即使在两千年后今天也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作者从哲学⾼度对⼈⽣真谛进⾏思考,深刻、睿智,让⼈⾼⼭仰⽌。

读《沉思录》会让⼈在⾼雅思想和纯净⼼灵中得到慰藉。

初读之下,我有以下⼏点⼼得体会: 1、辩证的看待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奥勒留是位⾃然主义者。

他对⼤⾃然怀有深深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但不仅仅限于它的⼭⼭⽔⽔,⽽更强调尊重其客观规律。

他在《沉思录》中写道:“⼀切事物都是互有关联的,连接万物的纽带是神圣的,⼏乎没有⼀个事物能够独⽴存在,因为它们联系在⼀起,有秩序地组成同⼀个宇宙。

只有⼀个由万物集合组成的宇宙,也只有⼀位存在于万物之中的神明,万物本是⼀体,遵循同⼀法则,有智性的⽣物中存在共同的理性,共同的真理,对于这些本源归⼀、共享同⼀理性的⽣灵⽽⾔,也就只有⼀个唯⼀的尽善尽美之境”。

这⼀观点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先哲⽼⼦“⼈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然” 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有着异曲同⼯之妙。

为⼈处事遵循客观规律,合乎⾃然法则,这就是⼈的理性,⽽这种理性正是⼈⽣最⼤幸福之源泉,奥勒留对⾃⼰如是说。

“⾏事若能遵从理性,⼀⼼⼀意,坚定不渝,不急不躁,不随便分⼼在别的事情上,保持内⼼的纯净正直,即使你随时可能放弃⽣命——如果能做到这些,不奢求什么,也⽆所畏惧,如果你现在的⾏为合乎⾃然,你从⼩到⼤所说的话没有任何虚假,那么,你就能过得幸福;谁也不能阻⽌你获得这样的幸福”。

他还写道:“只要我们遵循着理性⾏事,便⽆需畏惧,因为只要我们是向着正确的⽅向前进,我们所做的合乎本分,我们必定能得到⾃⾝的福利,也必定不会受到伤害”。

高三读书笔记:《沉思录》读书笔记1500字

高三读书笔记:《沉思录》读书笔记1500字

《沉思录》读书笔记1500字一本书和一本好书的区别在于,好书让你读得越多,得到的越多,通过阅读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

《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它更让我明白“我思故我在”的道理。

对于道德和人性自身的探索,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有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思考。

《沉思录》,这是温总理的枕边书,这是克林顿在《圣经》之后受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

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国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不是尼采的哲学思考,也不同于罗曼罗兰文钞,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

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

“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知道,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

”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因为,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略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

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

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

”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

如果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自我批评的高度,那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最新《沉思录》读后感(精选30篇)

最新《沉思录》读后感(精选30篇)

《沉思录》读后感《沉思录》读后感一、书籍简介《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是奥勒留所作的一本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

这本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斯多亚哲学)的一个里程碑。

-------------------------------------------------------------------------------------------------一、作者简介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21—180年)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受过很好的教育,晚期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奥勒留也许是西方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学家皇帝。

自青年时代起即三度出任执政官,并在40岁(161年)时成为拥有全权的皇帝。

但是,他坚持同养兄维勒斯一道继承皇帝之位,形成罗马帝国的历史上第一次由两位具有同等地位和权力的皇帝共执朝政。

他为帝国夙兴夜寐地勤勉工作,作为体恤民情的法律实践者,他颁布大量法令,作出诸多司法决定并从民法当中删除不合理的条款,作为统帅,他为平定兵患动乱而风尘仆仆征战四方,并最终死于军中。

利用辛劳当中的片暇,他不断写下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从而著就了永悬后世的《沉思录》。

他是一个比他的帝国更加完美的人,他的勤奋工作最终并没有能够挽救古罗马,但是他的《沉思录》却成为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名著。

-------------------------------------------------------------------------------------------------三、《沉思录》读书笔记沉思录是一本好书,尽管随着时间流逝,奥勒留写书时的历史背景和一些感想的来源已经不可考察,也所以造成很多理解上的困难,可是我们仍然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

《沉思录》读后感五篇

《沉思录》读后感五篇

《沉思录》读后感五篇《沉思录》读后感篇一我去年读了《季羡林生命沉思录》,这本书是作者集大成,编辑的季老有关人生的名言名句。

我各取所需地把其中的一些语句抄给同事欣赏,交流心得,颇有收获。

我就来个串串烧,再学习一遍,再品味其中的哲理,把它变成自己的语言和行动。

季老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生活在社会上“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

”还说:“家庭是一个真正的安身立命之处。

在这里,人们主要祈求的就是温馨。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季老的话普通中见真理,我是个任性的人,头上有两个发旋,更加强了我倔犟的脾气。

这两字箴言,我只做到真字,而不会忍。

所以,一生坎坷,幸福指数就偏低了。

季老认为:“人真是一个奇妙的动物,人的一生也多半是奇妙的一生。

你想走的路,有时无论如何也走不上。

你不想走的路,不知不觉之中,不管有多少曲折,最终还是要走上。

”可不是吗,什么缘分啦,机会呀,环境啦,舆论咯,国情啊…等等,都把你赶到这条路上。

唯物主义不能解释,那就用唯心论解释吧。

这里的忍字我是跑不掉的,俗话说的好哇,人到弯腰树,不得不弯腰哦!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搏斗,“人世间,波诡云谲,因过错综。

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连季老都说“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

------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身上。

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

只有我自己来背了。

奈何,奈何!”我们普通人身上的十字架肯定比季老的又大又重吧,我这样想。

季老还论述到忘和怀旧,对我也有启迪作用。

他说:“人生下来,既能得到一点乐趣,又必须忍受大量的痛苦,后者所占的比重要多得多。

而,人能“忘”渐渐地从剧烈到淡漠,再淡漠,再淡漠,终于只剩下一点残痕;有人,特别是诗人,甚至爱抚这一点残痕,写出了动人心魄的诗篇…在中国古代,抒情的文或诗,都贵在含蓄,贵在言有尽而意无穷,-----把读者的心带向悠远,带向缥缈,带向一个无法言传的意境。

沉思录读后感1500字_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1500字_读后感

精心整理沉思录读后感1500字_读后感【第1篇】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帝国的“帝王哲学家”,于公元162年四十岁时继承王位,他戎马倥偬一生,美国大片《角斗士》中留有他的形象。

他的“沉思录”名副其实,是思想的沉思,是灵魂的低语,是心灵的反观自照和去污染剂。

它是鞍马劳顿中记间的流动中展开的悲剧命运充满忧郁的深刻洞察。

美国一位教授、《一生的读书计划》的作者费迪曼认为《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说它甜美、忧郁和高贵。

《沉思录》具有什么样的魅力被很多国际领导人包括丘吉尔,克林顿将之作为“床头书”,被今天的人们赞誉为“甜美、忧郁而高贵”?也许法国人雷郎的一席话道明了其中根源:“马可?奥勒留使人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面对宇宙自然,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民族、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现都不能改变的。

一,反观自照,扣问灵魂主动的敞开自己心灵世界的大门,自觉的擦拭自己心灵深处污垢,一种心灵与,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

”“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特别是当他在心里有这种思想的时候,通过考虑他们,他马上进入了完全的宁静。

”。

“那摆脱了激情的心灵就是一座堡垒,因为人再没有什么比这更安全的地方可以使他得到庇护,在此静候将来。

这一堡垒是不可摧毁的。

而不知道这一点的就是一个无知的人,知道这一点却不飞向这一庇护所的人则是不幸的人。

”“伟人和小人、英雄和平民都将化为尘土,死亡最终使所有人平等,但理性的人应当真诚而正直地度过一生。

人生幸福,不是感性的快乐,而是一种心灵的宁静”这是简简单单的平等思想吗?这是一般的自我低语吗?这何止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自个承担着国家开始衰败治国救民的重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我理解书中潜存的忧郁更多的来源于帝王的现实生活的自我的世界与哲学家哪美丽的心灵世界的矛盾的冲击和碰撞;甜美源于哲学家心灵的安宁和静谧了。

《沉思录》读书笔记范文1500字左右

《沉思录》读书笔记范文1500字左右

《沉思录》读书笔记范文1500字左右《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沉思录》读书笔记范文1500字左右,欢迎大家阅读!《沉思录》读书笔记范文1500字左右《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是奥勒留所作的一本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堪称一部伟大的著作。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读了这本书,感悟颇多,现将自己边读边记的感悟与大家分享:“ 每日清晨对自己说:我将要遇到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狂妄无礼的人、欺骗的人、嫉妒的人、孤傲的人,他们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不能分辨恶与善…… 他们与我在血统上同一来源,而且具有同样的理性与神圣的本质,所以我不会受到他们任何一个的伤害,也不会对我的同胞发怒而恨他,我们生来是为合作的…… ”——这几句话对自己感触挺深,都是一样的人,所以不要苛求自己的同伴,因为有了这些同伴的存在,才得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单调乏味…… 保存好内心的一份善念,付出自己的爱心,有生命和良知的人会懂,即便不懂,自己做到内心平静也是一种收获。

“ 不要怨恨现实的命运,不要恐惧未来的命运…… ”——要活在当下,只有现在,只有这一刻属于自己,过去和未来也许只是虚无。

“ 如果你在一生中做每一件事都像是做最后一件事一般,避免一切粗心大意,避免一切违反理性的感情激动,避免一切虚伪、自私,以及对自己一份命运的抱怨。

”——如果能够做到如此,一切事情你会处理的很好……“ 身外的事烦扰你吗?忙里偷闲去再学习一些好的事物吧,不要再为外物牵惹的团团转。

不过要当心别陷入另一个错误,终生苦苦追求而漫无目标,每一个冲动甚至每一个念头都茫无指归,那些人也是儿戏无聊的人。

”——这句话是不是对自己很有帮助啊,奥勒留的一句话可能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位伟大的皇帝也不会想到他的著作在2000年后的今天对一个人的作用吧?“ 由于欲望而产生的过错比由于愤怒而产生的过错更为可厌……”——故欲望真的很可怕,“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幸福,那么说明你追求的东西是错误的”,如是说!“ 世上最可怜的莫过于那种人,苦苦的要研讨一切事物,并且还要猜想别人心里的事。

《沉思录》读书笔记范文1500字

《沉思录》读书笔记范文1500字

《沉思录》读书笔记范文1500字《沉思录》读书笔记范文1500字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沉思录》读书笔记范文1500字,欢迎大家分享。

《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是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蕴含深刻人生哲理,却没有一般的哲学书的晦涩难懂,毫不浮华说教。

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是对自我的剖析与告诫,因而绝对真诚坦白,读来口有余香。

哲学书就象钻石,不同角度它都能折射出美丽的光华,不同的人都能从中得到不同的领悟。

不能不承认,在刚刚打开这本书时,更多的是带着为了短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心浮气躁。

但读到最后,确还是给人以深深的启迪,我从中受益最深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平和理智、诚实宽容我们现在提倡的“和谐”,我认为可以作为理解《沉思录》的一把金钥匙。

正如书中所讲,正确对待自己、他人,有一种包容的心。

碰到任何事情首先检查自己做得对不对,不要随意责怪他人,要有一种克己忍让和包容的心。

学会友爱,持之以恒,真诚对待每个人。

在用心工作的过程中,收敛自身戾气,牢记“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每日三省,心平气和去听取并尊重他人不同意见。

以诚待人、以实树人、以信用行事、以友爱容人,人人相互信任,个个真诚向善,人际关系融洽,社会自然充满生机活力!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也引进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

有人总以自我为中心,肆意发泄怒气、怨气,展示霸气、傲气,鼓捣恶气、邪气,伤人伤已;有人总为欲望左右,见利忘义,说假话,办假事,造假货,搞假绩,丧失做人的尊严和良知;有人心胸狭隘,专好琢磨人,从不琢磨事,喜好品头论足,甚至捕风捉影、搬弄是非;有人不辨事理,总认为自己遭遇不济,却不能够自省,而是一味迁怒于社会,从而丧失理智,残害无辜,做出灭绝人伦的事来……如此种种,究其根本便是没有明白做人的道理,不知道如何做好人,无法达到平和理智,诚实宽容的`人生高度,迷失在人性的歧途里。

《沉思录》读后感1500

《沉思录》读后感1500

《沉思录》读后感1500《沉思录》是一部古希腊哲学家马可·奥勒留所著的哲学作品,成书于公元173年至180年间。

这本书被认为是一本简短而富有哲学深度的实践指南,为读者提供了关于生命、目标和意义的深刻思考。

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就像是和一位真正深思熟虑的贤者谈话,他指引我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和目的。

马可·奥勒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许多令人深思的哲学问题,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让我们如何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镇静和淡然。

对我个人来说,《沉思录》提醒了我必须要反思自己的生活以及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和感受。

它使我重拾了心灵上的平静,帮助我理清了思路和目标。

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挑战,他告诉我最重要的是要追求真理和智慧,并适应改变。

除了在思考和理性方面的启示外,《沉思录》还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理念的auteur-哲学。

这些具体的思想包括生命的短暂以及我们如何面对痛苦和困难。

这本书的主题是如何理解生命的存在以及如何更好地拥有一个有意义的生活。

它挑战了我们的理解和思考,帮助我们探究我们生活的真正含义。

对于许多人来说,《沉思录》是一本困惑和烦恼之间,从而带来希望和启示的指南。

它是一本鼓舞人心的读物,不仅仅在哲学方面展现了他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重要性,它也为读者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经验。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沉思录》不仅仅是一本好书,而是一本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被各种各样的噪音、干扰和干扰所包围。

这些东西不仅妨碍我们专注于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且还限制了我们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在这些时候,《沉思录》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它能够帮助我们保持镇静和思考,使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目前的情况,并提供指导和建议,使我们成长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在我看来,《沉思录》的创新思考和独立观点体现在它提供的实用建议上。

这本书中的哲学性思考并不是一些超脱左右的理论,而是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使读者能够通过它们在生活中实现所说的思想和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思录》1500字读书笔记一本书和一本好书的区别在于,好书让你读得越多,得到的越多,通过阅读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沉思录》读书笔记1500字。

《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它更让我明白“我思故我在”的道理。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并不了解它的本意。

对于道德和人性自身的探索,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有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思考。

《沉思录》,这是温总理的枕边书,这是克林顿在《圣经》之后受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

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国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不是尼采的哲学思考,也不同于罗曼罗兰文钞,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

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

“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知道,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
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

”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因为,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略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

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

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

”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

如果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自我批评的高度,那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沉思录》不仅是对自我更深层次的探索,也充满对人类道德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文明却在悄悄退化,而《沉思录》正是让我们重新找回“逝去的文明”的钥匙。

在本书首卷中,我们便能读
到这样的话,“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

在马可的时代,还是由神权所统治。

如果说,神和道德扮演着同样的角色,都是人类欲望的救赎之路,
那么,神不过是基于道德而产生的一个具象的实体。

林达在《西班牙旅行笔记》中写到:“人们常常把基督徒看作是一群愚民,实在是小看他们了。

真正的勇士,是有勇气挑战自己内心的人。

这是悟性的开启,是人认识自己和神灵的最关键一步。

他们被神灵擦亮眼睛,最终想改变的只是自己。

他们和赛内加一样,试着借助自己的创造力,用那些哲学、伦理和逻辑来摆脱内心困境。

终究如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那样,无法成功。

于是,他们走向神。

”走向神,平凡如我们,无法拯救他人,但至少能拯救自己。

而在伟大的神明背后,其实便是宏伟的道德,在几千年中,真正扮演救赎角色的其实便是我们人类自身的道德。

如此说来,人的一生,原也是同内心欲望战斗的一生,而战斗的终极目标,不过是道德。

如果我们能战胜自我,由一个高尚的道德所引导,那么这个社会的丑陋面也会随之淡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