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角度看秦兵马俑特点
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陵墓中最为壮观的一类文物,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们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艺术和科技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背景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当时秦朝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
为了加强了巩固自己的王朝,秦始皇和他的大臣们着手规划了非常宏大的陵墓工程,而秦始皇兵马俑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二、制作过程秦始皇兵马俑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大约花费了36年时间完成。
这些陶俑的高度与真人大小相同,数量众多,布局和位置安排经过精心的设计。
制作兵马俑的艺术家们许多是一些著名的陶器专家,在制作过程中创造了众多新的工艺与技术。
这些技术如烧陶、制造陶泥、陶器烤炉等技术都非常先进,物流上也有相对较为完善的配套措施。
三、文化价值1. 反映秦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秦始皇兵马俑所表现的文化价值是很显著的,它们反映了秦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如秦朝的中央集权政体、军事制度与战术等等,这些都十分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2. 突出表现中国古代陶器制作水平秦始皇兵马俑制作精美、技术品质高,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代陶器制作水平。
通过这些文物,我们可以看到古代陶器制作者在器物造型、色彩、技法与结构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技艺水平,表现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
3. 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风貌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对于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彩光具有重要意义。
当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进入中国时,秦始皇兵马俑则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源头,这与其他中国文化遗产相同,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人文交流和合作的桥梁。
4. 解释中国古代皇家陵墓制度及相关价值观秦始皇兵马俑中的陵墓构造是中国古代皇家陵墓制度的代表,也表明了相关价值观。
秦兵马俑检验证明了中国古代统治者信奉君主至上思想的政治制度,同时也表现了当时中国人所反映的关于生死的重要观念。
兵马俑简介及人文精神特征

兵马俑简介及人文精神特征兵马俑是中国古代秦朝时期的一项伟大工艺,并显示出千年文明背后的人文精神特征。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兵马俑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本文将简要介绍兵马俑的背景、特点以及展示的人文精神特征。
一、背景介绍兵马俑是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始皇陵附近发现的一处规模庞大的陪葬墓地,与秦始皇帝同时代。
秦始皇帝统一了中国,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并着手规划建造自己的陵墓,其中最著名的是兵马俑。
二、兵马俑的特点1. 规模庞大:兵马俑坑位于秦陵东侧平台内,占地面积达2.13万平方米,分为3个主要坑道,包含了大约8000个陶制兵马俑。
2. 壮丽的雕塑艺术:兵马俑栩栩如生,细腻的雕琢和精湛的技艺让它们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俑身高度从1.8米到2米不等,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兵士的装备、服饰和战斗姿态。
3. 不同的明显表情:兵马俑们的面部表情各异,有愤怒、恐惧、平静等不同情绪。
这些明显的表情塑造让观众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代士兵们在战场上的真实感受。
4. 实用主义精神:兵马俑的制作注重实用性,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秦始皇帝的陵墓。
每个兵马俑都有真实的武器装备,包括剑、箭以及战车等。
这种实用主义精神体现了当时中国人的务实思想。
三、兵马俑的人文精神特征1. 尊重历史:兵马俑的发现和保护体现了中国人对历史的尊重和珍视。
通过仔细研究兵马俑的制作和布局,学者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秦朝当时的社会制度、军事战争以及文化艺术。
2. 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兵马俑的规模之巨大和数量之众多,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团队精神。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整个阵势中的一员,无论是战车中的马匹,还是步兵和射手,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
3. 精湛的工艺传统:兵马俑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需要技术精湛的陶工进行数月甚至数年的工作。
这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中对细节的重视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4. 君主威严和国家意识:作为一项陪葬品,兵马俑体现了当时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帝的君主威严和国家意识。
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保护

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保护秦兵马俑是中国古代兵马遗址中最有名的一种,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规模宏大的秦陵帝王陪葬坑。
它的出土使世界范围内的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为之惊叹。
作为中华民族的杰出文化遗产,秦兵马俑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古代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也非常大。
本文将探讨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保护。
一、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1. 艺术价值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主要因为它是中国古代陶器艺术史上的杰出代表。
这些精致、生动的兵马俑,技术上的创新和艺术手法的多样性,证据表明中国古代武器的发展和工艺的进步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此外,约有1800件陪葬品,包括虎符、各种器皿和兵器,如刀、剑、戟、弓、箭、盾等。
这些东西的制作和使用,显示出秦人精益求精、严格管理、兢兢业业的态度,打造出了一个强大而高效的国家。
2. 历史价值秦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表明了中国陆军和军队在秦朝时期的严格组织和训练状态。
秦兵马俑也是中国古代皇陵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一座,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葬俗、陪葬文化和宗教信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秦兵马俑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进程,靠强有力的军队实现了中国的首次大一统。
3. 历史文化价值秦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与陶器艺术的一种杰出结合,也是宗教生活与地下世界的生动描绘。
它的出土与研究,也反映出中国古代一些非常重要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例如“仁政”、“和谐”等思想。
秦兵马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有非常深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秦兵马俑的文化遗产保护秦兵马俑的保存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杰出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秦兵马俑,中国政府和国际专家们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
1. 修复和保护中国国家文物局在维护秦兵马俑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投入巨额资金和技术,做了大量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针对各种容易造成损害的因素,比如温度、湿度、辐射、震动等,文物局采取高科技保护措施,如温湿度恒定控制、紫外线减少、降噪等。
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

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1.规模宏大:秦始皇兵马俑的规模之大令人震惊。
目前已经发掘出的兵马俑数量超过8000个,其中包括士兵、战车、战马等。
兵马俑的分布区域超过20,000平方米,远远超过其他陶俑遗址。
这仅仅是秦始皇陵的一小部分,据考古学家估计,秦始皇陵的规模至少还有五六倍之多。
2.逼真的制作:秦始皇兵马俑以其逼真的制作技术而闻名于世。
陶制兵马俑采用了实际战士的形象,其身高约为1.8米。
士兵的脸部特征、发型、服装以及装备都被精细地雕刻出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面部表情和体态。
虽然经过几千年的风化,但兵马俑的造型仍然清晰可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多样的造型:秦始皇兵马俑的造型多样,包括步兵、弓箭手、战车兵等。
这些兵马俑的造型非常细腻,每件兵马俑都有不同的姿态和服装装饰。
例如,弓箭手的动作生动地展示了射箭的姿势,战车兵显示了他们驾驶战车的技巧。
这些不同的造型表达了秦代军队的组织和战斗力量,同时也展示了秦人对武技的重视和热爱。
5.反映军事实力:秦始皇兵马俑的造型和数量的庞大反映了秦汉时期中国的军事实力。
兵马俑展示了秦军的规模和装备水平,以及人们对于武力的崇尚和追求。
兵马俑堪称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活化石,让人们能够窥视秦代军队的组织方式和战争技术。
6.秦文化的丰富内涵:秦始皇兵马俑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军事方面的内容,更体现了秦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内涵。
例如,兵马俑中的每个士兵都有不同的姿态和面部表情,反映了秦人对于个体差异和人性追求的重视。
此外,兵马俑中士兵的装饰和服装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等级和审美观念的差异。
总的来说,秦始皇兵马俑以其规模宏大、逼真的制作、多样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反映军事实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特点,成为中国古代陶俑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宝。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评价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评价秦始皇陵兵马俑是汉代艺术中最为卓越的典范之一,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件珍贵的艺术瑰宝。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建造于公元前210年至前209年间,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兵马俑是秦朝给人们留下的一笔财富,以其数量之多,工艺之精湛和造型之逼真,成为历史和文化世界的瑰宝,也是新中国开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我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建造背景、构造方式、保存情况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伟大的皇帝,不仅实施了一系列的重要改革,而且积极开拓国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陵的建造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象征。
秦始皇认为,统一了中国,自己的地位就可以长久保持,因此要为自己建造一个永恒的陵墓。
经过历年的筹备,秦始皇陵的建造工作在公元前247年开始。
建造期间曾动用200万人的力量,50多年后,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的伟大国君,终于有了一座宏伟壮丽的陵墓。
秦始皇陵的多个陪葬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兵马俑了。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之一,共有三个大坑,坑内铺满6000多个兵马俑,几万件生产用具和器物以及几千只陶俑,形成了现在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此外,雕塑数量之庞大,动人心魄的场面,使兵马俑成为千古举世瞩目的无价之宝。
兵马俑分为步兵、骑兵、车兵、将军、马、车、乐队七个部分,包括战士、将军、马车和战马等近八千件器物。
兵马俑成为陶俑制作的高峰,观看兵马俑时,可以发现除了每个兵俑的面部轮廓和身材形态不同外,还有各种武器和铠甲装束的差别,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象鲜明。
这说明陶俑制作匠人不仅精通陶瓷技术,而且对兵器和军事制度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兵马俑不仅体现了秦时的战争壮观场面,而且反映了当时的军事文化和现实生活。
秦始皇陵兵马俑保存的情况很好。
兵马俑上面采用了彩绘技法,色彩明亮,并且经过2300多年的保存,仍然保持着它原有的色彩。
由于古代埋入地下的文物易受到病菌和氧化的影响,从而造成了文物的腐朽。
我国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有哪些

我国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1974年3月,陕西省临潼秦始皇陵东侧的西杨村村民在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经过考古工作人员的精心发掘,一个重大的历史遗存横空出世,随即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的最为壮观的发现”,这便是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坑共发现三个,加上一个未建成的,依次编为一至四号坑,共发掘出战车百余乘、陶马600余匹、陶俑近8000件,还有其他的青铜兵器。
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为世人展示了秦始皇的一支阵容庞大、组织严整的禁卫军,象征了秦朝威武的军队。
尽管在咸阳、徐州、武威也先后有汉代兵马俑群的出土,但是无论是规模还是制作工艺上,是无法与秦始皇兵马俑相提并论的。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从中可见,古代的军队在国家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也可窥见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奥秘。
暂且不论它规模的宏大、编排的精细,就从艺术角度看,它体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堪称艺术精品。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它的高度写实性。
秦始皇兵马俑坑所展现的军队阵容是完全按照当时秦军的实况设计的,所以其中的秦俑、陶马、车也是按实物大小制成。
秦以前的雕塑以装饰性为主,而秦俑采用了写实的刻画方式,带有明显的肖像性和写生性的特征。
陶俑一般身高1.8米左右,最高者可达2米,均为彪形大汉。
陶马一般身长2米,通高1.7米,与真马大小相等,形体比例准确,形象栩栩如生,如此大规模的陶马群在中国雕塑史上也是一个突破。
其次是它的传神。
秦兵马俑的写实并不只是简单地按照现实摹刻下来,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
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阶,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精神面貌,如此这些都体现在了秦俑的身上,可见它的造型刻画不仅实现“形似”而且还达到“神似”。
秦俑以头部的刻画最为精致,有的眉宇凝聚,端庄肃穆;有的面庞清秀,微微含笑;有的带有皱纹,一脸老成……通过对面部的精心刻画将秦军的各种人物表现得生动万分。
关于兵马俑样子的介绍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1。
它们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用陶土制成,形似秦朝的士兵、战车、战马等。
兵马俑的数量估计有8000多个,分布在四个不同的坑中,每个坑都有不同的兵种和阵型。
兵马俑的样子非常逼真,每个俑都有不同的面部表情、发型、服饰和姿势。
它们的身高平均约1.8米,体态各异。
它们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没有使用模具,而是由工匠手工加工和组装。
它们还涂有彩色的颜料,使它们看起来更加生动和华丽。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兵马俑的外观结构和特点:•头部:兵马俑的头部由大致相等的前后两半组成,其两半的胎壁厚薄有所不同。
其中,后脑部分较薄,只有2-3毫米;前脸部分较厚,约有2-3厘米;前后两半俑头通常在耳后合模。
兵马俑的头部有多种发型和帽饰,如圆髻、扁髻、双版长冠、单版长冠、巾帻、皮弁等,反映了当时不同军官和士兵的等级和身份。
兵马俑的面部也各具特色,有方形、圆形、椭圆形等不同脸型,有高鼻梁、低鼻梁、直鼻梁等不同鼻型,有大眼睛、小眼睛、圆眼睛、细眼睛等不同眼型,有笑容、严肃、愤怒、惊讶等不同表情。
•身体:兵马俑的身体由胸腹部分和四肢部分组成,胸腹部分为整体成型,四肢部分为单独成型后与胸腹部分粘合而成。
兵马俑的身体根据不同兵种和姿势有多种变化,如站立、跪地、弯腰等。
兵马俑的手臂也有多种动作,如持弓弩、持长矛、持戈刀等。
兵马俑的手指也根据手持武器而有所区别,如握拳、张开、半握等。
•服饰:兵马俑的服饰主要包括上衣和下裤两部分,上衣有长袍和短袍两种类型,下裤有长裤和短裤两种类型。
兵马俑的服饰根据不同兵种和等级有所不同,如铠甲、战袍、长襦等。
兵马俑的服饰上还有多种纹饰,如花纹、波纹、云纹等,增加了服饰的美感和层次感。
•鞋履:兵马俑的鞋履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方口翘尖履、方口齐头履和短靴。
方口翘尖履是一种前端翘起的鞋子,多为轻装步兵和弩兵所穿;方口齐头履是一种前端平直的鞋子,多为重装步兵和车兵所穿;短靴是一种包裹脚踝的靴子,多为骑兵所穿。
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

另外,兵马俑的本来面目其实是彩绘的。很难想象坑中灰头土脸的秦俑其实是彩色的,由于经过火烧和自然的破坏,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它色彩绚丽的样子,但是所幸仍有一部分陶俑和陶马身上有残存颜色的痕迹,这些颜色的种类有红、绿、蓝、白、黑、黄等多种,可以想象俑坑初建成时,绚丽多彩的陶俑整齐的站立军姿,那个场面是何等灿烂和壮观。更令人称道的是秦兵马俑身上所绘的颜色并不是简单的千篇一律,而是经过严格的色彩配置,体现出整体的色彩效果。
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
首先是它的高度写实性。秦始皇其中的秦俑、陶马、车也是按实物大小制成。秦以前的雕塑以装饰性为主,而秦俑采用了写实的刻画方式,带有明显的肖像性和写生性的特征。陶俑一般身高1.8米左右,最高者可达2米,均为彪形大汉。陶马一般身长2米,通高1.7米,与真马大小相等,形体比例准确,形象栩栩如生,如此大规模的陶马群在中国雕塑史上也是一个突破。
一般来说,兵俑大多是红色上衣配绿色或蓝色下衣,手和脸多用粉红,衣袖衣领多用绿色或赭石色,铠甲的甲钉多用黑色,连接甲片的线多用红色,这些都是有一定规律和样式。这种绘塑结合的艺术技巧,成为雕塑技法的补充手段,是秦俑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笔
其次是它的传神。秦兵马俑的写实并不只是简单地按照现实摹刻下来,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阶,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精神面貌,如此这些都体现在了秦俑的身上,可见它的造型刻画不仅实现“形似”而且还达到“神似”。秦俑以头部的刻画最为精致,有的眉宇凝聚,端庄肃穆;有的面庞清秀,微微含笑;有的带有皱纹,一脸老成……通过对面部的精心刻画将秦军的各种人物表现得生动万分。秦俑的传神特征还通过艺术的夸张和提炼表现,它的刻画不是追求细枝末节,而是抓住了关键的部位进行艺术处理。比如说,将眉毛加粗加厚使脸部更有体积感,胡子处理成飞动或翻卷状,虽然与现实不符,但是却更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对陶马的塑造也是如此,用洗炼概括的塑造手法便将一匹匹战马刻画得形象和生动。除了马头的塑造较为细腻多变化以外,四肢与胸部都用大写意的夸张手法,棱角分明,肌腱隆凸,臀部浑圆,腰部微凹,显得强健有力。没有过多复杂的线条,流畅并富有韵律感,让人感觉到如真马一般,但却似无法在现实中找到的神马。灵活多样的艺术技巧也是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之一。秦俑的刻画并不是单一的,而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技巧。对比就是其中之一,如刻画细微的铠甲和简洁的下身衣纹,精致的武官、发式和简单的躯体。这些对比处理出于整体效果的统一,使形象既简洁又丰富,在朴拙中见精致,局部精细但不失整体的气势。另外秦俑也是圆雕、浮雕、线雕的统一体,运用塑、堆、捏、贴、刻、画等民间常用的传统技法,成功地塑造出生动的勇士形象。每一个陶俑和陶马都是完整的统一体,可谓多种的刻画手段集于一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历史角度看秦兵马俑的特点
摘要:秦兵马俑是我国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其文化价值在世界上举世瞩目。
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过程以及它的艺术特点,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一伟大创造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解读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秦兵马俑介绍历史价值艺术价值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皇帝。
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营建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
此外,秦始皇陵兵马俑全部面向大海的方向。
兵马俑坑原是秦始皇的陪葬坑,位于秦始皇陵东垣外1225米处。
秦俑首先震惊人们的是它规模的宏大和气势的雄伟。
在20000多平方米的地宫内,布满着英武的8000多精兵,它以其严正的编队,端庄的面容,魁梧的身躯,雄伟的风貌,冲天的气概,庞大的阵势,步、骑、弓、车兵统一组合的庞大兵团,而震憾着中国,震撼着世界,震撼着世世代代人们的心灵。
李白《古风》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兵马俑体现的正是这种“大略驾群才”、“诸侯尽西来”、“虎视何雄哉”的秦王气慨, 及“扫六合”、一天下、大一统的时代精神。
秦俑坑总面积达22780平方米,分一、二、三、四号坑,其仿制秦时的军队形制,向我们展示着秦军的强悍善战和秦国的强盛。
一号坑是一个长方形的以步兵和战车为主的军阵,由前锋、侧翼、后卫、主力四部分构成。
位于俑坑前面的是排列整齐的三列朝东的武士俑,每排68人,三排共204名武士,个个身着战袍,手握弓弩,站在整个军阵的最前面。
其后是3路纵队步兵尾随着驷马战车,成为兵阵的主力军。
军阵左、右两侧,各有一列面向南、北的弓弩武士,组成左、右侧翼。
俑坑的西端,还有一列面西的弓弩武士,他们大概就是整个军阵的后卫了。
从这个组合看,秦兵的军阵, 主力在中间由步兵战车构成,而主力步兵的四周,全都布满了弓弩射手,以便远距离的防卫和杀伤袭来的敌人。
与一号坑不同, 二号兵马俑坑军阵的编列分为四个单元, 即四个小阵有机地组成一个多兵种的曲形阵,是一个坐西朝东的凸形坑,左为骑兵,中、右为车兵,后为步兵,展现了秦兵混合兵种的风貌。
三号坑平面呈现“凹”字形,位于一号坑左侧,二、四号坑之后,分南、中、北三区。
中区近方形,有车一乘。
南区呈“土”字形,由长廊、甬道、前厅、后室四部分组成。
北区呈“T”字形,又长廊、大厅组成,很可能是整个军阵的统帅部。
出土战车上有陶俑四件, 古名驷乘车。
其职责是传达军令,向敌军宣战,亦可佐助主将掌管金鼓。
出土祭祀遗物当是军幕内“祷战”之用。
在三号坑各区分界曾发现有门楣、铜环, 原来当挂有幕帘。
种种迹象表明处于一、二号坑之后的三号坑应该是大军阵的指挥部,据当时特定的情况,这三个俑坑也应该是成一体的。
据此, 秦俑规模的宏大、编排的精细可见一斑。
四号坑似乎是一个被迫停建的尚未完成的俑坑,虽有坑址,却无兵俑。
[1] 逼真、写实,是兵马俑的鲜明特色。
首先它的雕塑群像并不凝缩式地向高空发展,而是在空间中如实地平面展开。
同样是陵墓,埃及的金字塔是向空中伸展的粗犷的伟大,而秦兵马俑则是一种平面展开的精雕细刻的伟大。
兵士们持掌的各种兵器,如戈、矛、戟、钺、殳、铍、弓、弩等,也都是真枪实弹,而不是模制的装饰品。
8000名将士,不但将军与士兵不同,弓弩手、车兵、骑兵、步兵各不相同,而且具体到每个武俑的穿戴、服饰、发式、脸型、胖瘦、高矮、气质、表情也各不相同,甚至连鞋底的针眼都一丝不苟地如实展示在你的眼前,它的创作理想显然就是“干人干面”的逼真。
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在雕塑方法上它采用了雕塑和手塑相结合的方法。
范塑提供统一的身躯、臂腿,手塑则可根据现实的模特儿,进行真实的个体塑造,同时它又把园雕、浮雕、浅雕的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捏、堆、贴、刻、画等多种技法,最后还要加以彩绘,以给人一种和真人、真马一样的感受。
[2]
看到如此庞大壮观的秦兵马俑,相信每个人都会对我国古代先进高超的雕刻技术叹为观止。
人们都说一样奇迹的产生不仅仅是把它当做艺术品看待,更多的是它给我们下的历史的、艺术等的宝贵遗产让我们后人沿袭。
首先我们可以认识到它的历史价值。
通过秦始皇对秦兵马俑以及秦始皇陵的建造,我们不难想象秦始皇当年一扫六和,统一全国的辉煌气势。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可能我们以前对于秦始皇时代的了解都是根据史书记载,尽管书上会描述的惟妙惟肖,气势磅礴,但我们始终只能是凭借想象设想秦始皇狂扫六国的霸气。
而现在,通过秦兵马俑的重大发现,通过对一二三四号坑的深切的了解之后,我们不禁真正被眼前所见的深深折服!它的历史价值还在于对秦代士兵服饰的研究上,如此庞大数量、形态各异的雕刻士兵,他们每个人的穿戴、服饰、发式、脸型、胖瘦、高矮、气质、表情都为历史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其次从它的艺术价值角度来欣赏。
虽然我没有亲身去过秦兵马俑,但我知道那么秦兵马俑的排列、形态、塑造都可以用其艺术特点来让我们细细品赏。
仅仅通过图片和自己曾今看过的视频就可以大致的欣赏它的艺术特性。
首先是它的造型上的特点。
看到那么多的士兵形态不一、造型各异,通过视频就可以看到将军的魁梧雄壮,普通士兵有的文雅,有的坚毅,有的机警,也有的有一种淡然之感。
也许在他们参加战争之前,他们可能只是一位农民,过着自己小农经济的生活,像我们现在的生活一样,战争以及保卫国家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也许是很遥远的事情。
但当他们参与到了战争之中,用自己的身躯保卫自己的国家的时候,他们呈现给我们的,就是一种对战争必胜的昂扬之态。
这也反应了秦始皇的雄心壮志以及对一统国家的必胜之心!兵马俑对我们的震撼不仅仅是在于在人物上描绘的气势磅礴,而且在与它还有兵车以及各种武器的雕刻上。
如今,铜车马早已不再奔驰,它们静静的伫立在玻璃橱窗里,成为了这个民族智慧与勇气的象征。
但是它们仍在全神贯注的聆听,聆听着我们惊异的赞美,聆听着它们的君王扬鞭启程的号令!这样完整的统一,表现了一种和谐的整体性。
最后是它我们几千年中国的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兵马俑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古老文明的先进。
1978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
”试想在同时代的世界,能像秦始皇这样的敢作敢为的皇帝又有几个!也许当时秦始皇陵的修建对当时的人民来说是苦难的,毕竟它耗费了太多人民的生命与时间。
但是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历史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最大程度利用前辈留给我们的财富去学习,去发现,去领略它带给全世界的震撼!虽然自己没有亲自去过兵马俑现场,但作为一个对关注世界遗产的人来说,秦兵马俑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民族的自豪感,虽然秦始皇留给我们无数的谜底
让我们去解,但我相信,作为一个已被发现并考察的兵马俑来说,它那实实在在带给我们的震撼比任何一个谜底都要让我们震撼的多!金字塔是埃及的代表,虽然兵马俑是中国众多世界遗产的代表之一,但对我们来说每一个遗产的发现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宝藏。
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我们每个人都为秦兵马俑自豪!
[1]百度百科:/view/78727.htm
[2]周韵曦.浅谈秦兵马俑的审美特点[J].中国文化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