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学前儿童游戏论》离线考核答案原创
东师2019年秋季《学前儿童游戏论》离线考核辅导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游戏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感觉运动游戏
感觉运动游戏也称机能性游戏或练习性游戏,主要是2岁前儿童进行的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构成,使学前儿童的感觉或运动器官在运用过程中获得快感的一种游戏形式。
2.游戏期现象
19世纪末德国学者格鲁斯根据生物学研究成果,最早明确提出了游戏期现象,它是指游戏是高等动物和人类不成熟期特有的现象,不成熟期越长,游戏期也就越长。
3.前练习说
前练习说又称生活预备说,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格鲁斯,它认为,在童年时代就要游戏,游戏提供了儿童准备参加严肃生活的途径,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最好的预备。
4.游戏的个体因素
游戏的个体因素是指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主体因素,包括个体的性别、年龄、兴趣、能力等因素,它使儿童的游戏具有个性的特征。
5.学前儿童游戏的环境创设
学前儿童游戏的环境创设是指为学前儿童的游戏创设物质环境和人际交往氛围,环境创设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将教育目的体现在环境中的过程,以发挥环境的潜在影响作用,以间接方式引导儿童的游戏活动。
二、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20世纪70年代以来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在游戏研究中占主导地位。
东师-学前儿童游戏论19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3

东师-学前儿童游戏论19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3A.]音乐游戏B.]唱歌游戏C.]舞蹈游戏D.]感官游戏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选择:A二、简答题(共5道试题,共40分)1.请简述儿童游戏的定义及其特征。
(8分)儿童游戏是指儿童在自主、自愿和自由的情况下,利用动作、语言和思维等形式,以达到感官、情感和认知的愉悦和满足的活动。
儿童游戏的特征包括:自主性、自愿性、自由性、愉悦性、安全性、适应性和继承性。
2.请简述儿童游戏的分类及其特点。
(8分)儿童游戏可以分为功能游戏、象征性游戏、角色游戏、规则游戏、感官运动游戏、认知游戏、结构游戏等。
其中,功能游戏是指儿童通过模仿成人的生活和工作,锻炼自己的身体和技能;象征性游戏是指儿童通过玩具和材料等进行的想象活动;角色游戏是指儿童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角色;规则游戏是指儿童按照规定的规则进行的游戏;感官运动游戏是指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来探索世界;认知游戏是指儿童通过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活动来认识事物;结构游戏是指儿童通过拼接和组合等活动来创造新的形象。
3.请简述儿童游戏的教育意义。
(8分)儿童游戏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它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发展。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提高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可以丰富自己的经验,增强自己的认知和观察能力;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可以培养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自己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请简述儿童游戏的设计原则。
(8分)儿童游戏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具有安全性和规范性,可以保障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具有多样性和创造性,可以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和特点;具有教育性和启发性,可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研究。
5.请简述儿童游戏的评价方法。
(8分)评价儿童游戏需要考虑游戏的目的、内容和效果。
东师学前儿童游戏论19秋在线作业2答案东北师范大学40262

学前儿童游戏论19秋在线作业2
单选题
1.关于国外儿童游戏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格鲁斯提出了剩余精力说
B.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心理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C.弗洛伊德提出了生活预备说
D.欧文提出游戏创造了最近发展区
答案:B
2.女孩玩过家家游戏,是为将来做妻子及养育子女做准备,体现的游戏理论是:
A.剩余精力说
B.生活预备说
C.松弛说
D.成熟说
答案:B
3.用火柴杆、塑料管、冰糕棍或用糖纸搓成纸棍等作为游戏材料,拼接成各种图形的游戏是:
A.积铁构造游戏
B.拼棒游戏
C.结构游戏
D.拼图游戏
答案:B
4.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
A.象征性游戏
B.感觉运动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答案:A
5.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是: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答案:B
6.认知发展游戏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游戏理论认为儿童前运算阶段游戏的主要形式是:
A.象征性游戏
B.感觉运动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答案:A
7.学前儿童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角色的游戏是: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东师2019年秋季《学前儿童游戏论》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东师2019年秋季《学前儿童游戏论》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感觉运动游戏
答:感觉运动游戏也称机能性游戏或练习性游戏,主要是2岁前儿童进行的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构成,使学前儿童的感觉或运动器官在运用过程中获得快感的一种游戏形式。
2.游戏期现象
答:19世纪末德国学者格鲁斯根据生物学研究成果,最早明确提出了游戏期现象,它是指游戏是高等动物和人类不成熟期特有的现象,不成熟期越长,游戏期也就越长。
3.前练习说
答:前练习说又称生活预备说,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格鲁斯,它认为,在童年时代就要游戏,游戏提供了儿童准备参加严肃生活的途径,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最好的预备。
4.游戏的个体因素。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游戏论》19秋在线作业1答案1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游戏论》19秋在线作业1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0070686aeaad1f347933f39.png)
学前儿童游戏论19秋在线作业1-答案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用火柴杆、塑料管、冰糕棍或用糖纸搓成纸棍等作为游戏材料,拼接成各种图形的游戏是:
A.结构游戏
B.积铁构造游戏
C.拼棒游戏
D.拼图游戏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选项:C
游戏的“生活预备说”的代表人物是:
A.格鲁斯
B.斯宾塞
C.拉察鲁斯
D.帕特里克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选项:A
儿童利用积木、积塑、泥、沙等材料建构物体的游戏形式是:
A.象征性游戏
B.规则游戏
C.结构游戏
D.感觉运动游戏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选项:C
一些小动物或人物的滑稽造型如不倒翁等是:
A.音乐玩具
B.结构造型玩具
C.智力玩具
D.娱乐玩具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选项:D
儿童以他人为参照系,根据表象来模仿别人的行为是:
A.角色认知
B.角色行为
C.角色意识
D.以物代物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选项:B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手段或工具的游戏是:。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学前儿童卫生学(高起专)》离线考核复习资料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学前儿童卫生学(高起专)》离线考核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7be703aba1aa8114431d9a7.png)
东北师范大学19秋]离线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卫生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学前儿童的眼睛有什么特点?怎样保护?
[提示:认真复习课程知识,并对题目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
特点:
(1)儿童眼球前后径较短,呈生理性远视,一般到5——6岁左右转为正视。
(2)晶状体弹性大,调节能力强,因此能看清很近的物体。
保护:
(1)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为儿童创设良好的采光条件。
(3)为儿童提供的书籍,字体要大,字迹、图案要清晰,教具大小要适中,颜色鲜艳,画面清楚。
(4)定期给儿童测出视力。
(5)教育儿童不要揉眼睛,毛巾、手卷要专用,以预防沙眼、结膜炎。
(6)要预防眼外伤。
(7)照顾视力差的儿童,减轻他们的用眼负担,合理安排他们的座位,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并让他们经常往远处看。
(8)组织儿童经常开展各种户外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并给儿童提供充足的营养,如维生素B1、B2、D、鱼肝油。
2.学前儿童对热能的需要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提示:认真复习课程知识,并对题目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第一,维持基础代谢。
第二,消化吸收食物时需要一定的热能,也称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第三,动作的需要。
第四,生长发育的需要。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学前儿童卫生学(高起专)》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学前儿童卫生学(高起专)》离线考核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4cd668a6c30c2259019ebc.png)
【19秋】离线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卫生学》
本卷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学前儿童的眼睛有什么特点?怎样保护?
[[正确答案是]是]
特点:
(1)儿童眼球前后径较短,呈生理性远视,一般到5——6岁左右转为正视。
(2)晶状体弹性大,调节能力强,因此能看清很近的物体。
保护:
(1)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为儿童创设良好的采光条件。
(3)为儿童提供的书籍,字体要大,字迹、图案要清晰,教具大小要适中,颜色鲜艳,画面清楚。
(4)定期给儿童测出视力。
(5)教育儿童不要揉眼睛,毛巾、手卷要专用,以预防沙眼、结膜炎。
(6)要预防眼外伤。
(7)照顾视力差的儿童,减轻他们的用眼负担,合理安排他们的座位,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并让他们经常往远处看。
(8)组织儿童经常开展各种户外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并给儿童提供充足的营养,如维生素B1、B2、D、鱼肝油。
2.学前儿童对热能的需要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是]是]第一,维持基础代谢。
第二,消化吸收食物时需要一定的热能,也称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第三,动作的需要。
第四,生长发育的需要。
第五,排泄的消耗。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游戏论》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游戏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游戏完全是学前儿童的想象。
()A、错误B、正确2.智力玩具主要指拼图、拼板、镶嵌板、魔方、套塔、套碗、棋类玩具、纸牌等玩具。
()A.正确B.错误3.经典的游戏理论的贡献是:()A、推动游戏理论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密切结合B、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严肃地思考并解释了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C、从儿童生理的不同侧面解释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D、从人的一般本性和共性角度解释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释E、基本上肯定了游戏是儿童的一种重要活动4.智力游戏是根据一定的智育要求,主要由儿童自己设计的一种规则游戏。
()A、错误B、正确5.学前儿童游戏内容的发展趋势是:()A、婴儿时期游戏更多反映儿童周围日常生活的琐碎事物和现象B、3岁儿童游戏反映的社会现象的范围逐步扩大C、4岁儿童游戏由反映日常生活过渡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D、5岁以后儿童游戏的主题更具有社会意义6.如何指导学前儿童的规则游戏? A.格鲁斯B.帕特里克C.拉察鲁斯D.斯宾塞8.经典的游戏理论从儿童生理的不同侧面对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进行解释。
()A.错误B.正确9.4岁儿童的角色意识很强,并且善于分配角色。
()A、错误B、正确10.成就感,又称胜任感,是他人对自己力量与能力的认识与判断。
()A、错误B、正确11.娃娃游戏(名词解释)12.游戏场地应体现教育机智。
()A.错误B.正确13.规则游戏没有明确的任务、玩法、规则和结果。
()A.正确B.错误14.按照游戏的关键特性可以将游戏分为:()A、本体性游戏B、创造性游戏C、有规则游戏D、音乐游戏E、娱乐游戏15.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儿童进行角色游戏时应使假装活动符合角色身份要求,这是指游戏应具有:()A.以物代物B.情景转变C.以人代人D.内部规则2.娱乐玩具主要指一些小动物或人物的滑稽造型,如不倒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线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游戏论》
满分100 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20 分)
1. 感觉运动游戏
答:感觉运动游戏也称机能性游戏或练习性游戏,主要是 2 岁前儿童进行的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构成,使学前儿童的感觉或运动器官
在运用过程中获得快感的一种游戏形式。
2. 游戏期现象
答:19 世纪末德国学者格鲁斯根据生物学研究成果,最早明确提出了游戏期现象,它是指
游戏是高等动物和人类不成熟期特有的现象,不成熟期越长,游戏期也就越长。
3. 前练习说
答:前练习说又称生活预备说,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格鲁斯,它认为,在童年时代就要游
戏,游戏提供了儿童准备参加严肃生活的途径,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最好的预备。
4. 游戏的个体因素
答:游戏的个体因素是指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主体因素,包括个体的性别、年龄、兴趣、能
力等因素,它使儿童的游戏具有个性的特征。
5. 学前儿童游戏的环境创设
答:学前儿童游戏的环境创设是指为学前儿童的游戏创设物质环境和人际交往氛围,环境创设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将教育目的体现在环境中的过程,以发挥环境的潜在影响作用,以间接方式引导儿童的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