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维修彻底揭密

合集下载

硬盘电路板维修技巧

硬盘电路板维修技巧

硬盘电路板维修技巧硬盘电路板维修技巧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

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今天店铺给大家分享硬盘电路板维修技巧。

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硬盘电路板维修技巧1硬盘故障分析与处理步骤:下面仅简要介绍物理故障的分析与一般的处理步骤:短路,需做进一步的检查。

①首先检查CMOS SETUP 是否丢失了硬盘配置信息。

测量主板上COMS RAM 电路是否为电池有故障,或元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等)损坏能原因而CMOS 中的硬盘配置参数出错。

②通过加电自测,若屏幕显示错误信息“Hard Disk Error”,说明硬盘确实有故障。

或是硬盘未插好。

③关机,拆开机盖,测+5V、+12V 电源是否正常,电源盒风机是否转动。

以此来判断是否外电路缺电。

④检查信号电缆线,插头是否插好,有无插反或接触不良。

可尝试交换一些电缆插头试一下。

⑤采用“替代法”来确定故障部件。

找一块好硬盘与该硬盘比较,判断是主板还是硬盘驱动器本身有问题。

以上几个步骤,用户需要仔细检查、测试、分析,找出坏的元器件进行修理。

经以上的处理后,只要不是硬盘盘体本身损坏,仅仅是一般性的接插件的接触不良或外电路故障则多数能够迅速排除。

测电阻法该测量方法一般是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部件或元件的内阻,根据其阻值的大小或通断情况,分析电路中的故障原因。

一般元器件或部件的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对地或对电源都有一定的内阻,用普通万用表测量,有很多情况都会出现正抽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的情况。

一般正向阻值在几十欧姆至100 欧姆左右,而反向电阻多在数百欧姆以上。

但正向电阻决不会等于0 或接近0,反向电阻也不会无穷大,否则就应怀疑管脚是否有短路或开路的情况。

当断定硬盘子系统的故障是在某一板卡或几块芯片时,则可用电阻法进行查找。

关机停电,然后测量器件或板卡的通断、开路短路、阻值大小等,以此来判断故障点。

若测量硬盘的驱动电机绕组的直流电阻为24 欧,则符合标称值为正常;10 欧左右为局部短路;0 欧或几欧为绕组短路烧毁。

修复硬盘的几个方法

修复硬盘的几个方法

修复硬盘的几个方法-硬盘数据修复每个用户的硬盘中都存放着大量的有用数据,而硬盘又是一个易出毛病的采诵宁。

为了有效的保存硬盘中的数据,除了有效的保存硬盘中的数据,备份工作以外,还要学会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如何救活硬盘,或者提取其中的有用数据,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1、系统不承认硬盘此类故障比较常见,即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

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口端口上,硬盘本身的故障率很少,可通过重新插拔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可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

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不承认,还有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条线,如果硬盘接在IDE的主盘位置,则硬盘必须跳为主盘状,跳线错误一般无法检测到硬盘。

2、CMOS引起的故障CMOS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这里主要指其中的硬盘类型。

好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auto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

当连接新的硬盘或者更换新的硬盘后都要通过此功能重新进行设置类型。

当然,现在有的类型的主板可自动识别硬盘的类型。

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

比方CMOS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丧失。

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

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他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物理地质的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3、主引导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是硬盘中的最为敏感的一个采诵宁,其中的主引导程序是它的一部分,此段程序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

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区或光区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

细数硬盘七大故障 修复故障完全手册

细数硬盘七大故障 修复故障完全手册

细数硬盘七大故障修复故障完全手册2012-09-02 18:31:55| 分类:技术交流|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硬盘负责存储电脑中的数据,因此硬盘也是电脑中最繁忙的硬件之一,但遗憾的是虽然任务量庞大,但到今天硬盘仍然采用机械架构,因此其反应速度远没有达到其他硬件的水平,甚至已经成了整个电脑性能的瓶颈,如果你的硬盘工作噪音巨大,就意味的硬盘已经出现了较严重的硬件问题.今天就给大家介绍硬盘常见的故障及解决之道.常见故障一:硬盘无法读写或不能辨认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CMOS设置故障引起的。

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

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

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

比如CMOS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

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常见故障二:系统不认硬盘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

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端口上,硬盘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

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设备,就要分清楚主从关系。

常见故障三:系统无法启动造成这种故障通常是基于以下四种原因:1. 主引导程序损坏2. 分区表损坏3. 分区有效位错误4. DOS引导文件损坏其中,DOS引导文件损坏最简单,用启动盘引导后,向系统传输一个引导文件就可以了。

硬盘起死回生术-高手告诉您修复硬盘的办法

硬盘起死回生术-高手告诉您修复硬盘的办法

硬盘起死回生术-高手告诉您修复硬盘的办法分类-硬盘坏道硬盘出现坏道除了硬盘本身质量以及老化的原因外,还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平时使用不当造成的。

硬盘坏道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两种,简单来说,逻辑坏道是由于一些软件或者使用不当造成的,这种坏道可以使用软件修复,而物理坏道则是硬盘盘片本身的磁介质出现问题,例如盘片有物理损伤,这类故障通常使用软件也无法修复的错误。

如果你的硬盘一旦出现下列这些现象时,你就该注意硬盘是否已经出现了坏道:(1)在读取某一文件或运行某一程序时,硬盘反复读盘且出错,提示文件损坏等信息,或者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成功;有时甚至会出现蓝屏等;(2)硬盘声音突然由原来正常的摩擦音变成了怪音;(3)在排除病毒感染的情况下系统无法正常启动,出现“Sector not found”或“General error in reading drive C”等提示信息;(4)Format硬盘时,到某一进度停止不前,最后报错,无法完成;(5)每次系统开机都会自动运行Scandisk扫描磁盘错误;(6)对硬盘执行FDISK时,到某一进度会反复进进退退;(7)启动时不能通过硬盘引导系统,用软盘启动后可以转到硬盘盘符,但无法进入,用SYS命令传导系统也不能成功。

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硬盘的引导扇区出了问题。

常识:坏道修复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硬盘内部工作环境的要求极为严格,小小的灰尘进入到硬盘内部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坏,所以当硬盘出现坏道时,我们并不能拆开硬盘进行维修,只能够通过一些工具软件来进行修复,从而最大限度的挽回损失。

一般情况下,硬盘产生逻辑坏道的原因是一些正版软件会在硬盘上某些扇区写入信息,其他的软件则无法访问这个扇区,这种情况下,硬盘检测工具也会误认为该扇区产生了坏道,一般这种情况无需进行修复,但是现在的软件越来越少的采用这种加密方式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使用不当造成的了,例如硬盘在读取数据时意外遭到重启,则有可能产生逻辑坏道,情况严重的甚至会产生物理坏道。

修理硬盘故障的“四个绝招”

修理硬盘故障的“四个绝招”

硬 盘 工 作 却 不 正 常 ,那 么 就 很 可 能 是 硬 盘 出 现 了 坏 道 。 - 来 说 , 盘 的 坏 _般 一 硬
首 先 我 们 应 该 确 认 硬 盘 的 电 源 接 口 和 数 据 线 没 有 脱 落 , 然 后 进 入 B OS 使 用 “ DD A t t t 来 检 测 I , H uo De c ” e 硬 盘 。 果 此 时 B OS能 够 正 确 识 别 硬 如 I

边 缘 求 生 存 — — 硬 盘 的物 理 坏 道
如 果 刚 才 DOS能 够 转 到 C 盘 , 而
于 磁 介 质 , 因 此 其 寿 命 与 稳 定 不 像 内 存 等 设 备 那 样 好 ,使 用 时 难 免 会 出 现
各 种 各 样 的 问 题 。 而 且 令 情 况 更 加 复 杂 的 是 ,由 于 硬 盘 牵 涉 到 系 统 底 层 的 设 置 , 因 此 往 往 不 能 在 大 家 熟 悉 的 W id ws 解 决 问 题 ,必 须 转 到 DOS no 下 下 处 理 , 对 于 不 少 DI 新 手 而 言 就 这 Y
道 可 以 分 为 逻 辑 坏 道 与 物 理 坏 道 。产
生 逻 辑 坏 道 时 一 般 不 会 严 重 影 响 使 用 , 以很可 能是物 理坏道 。 所
我 们 处 理 物 理 坏 道 的 核 心 思 想 是 将 这 些 有 坏 道 的 簇 单 独 分 成 ~ 个 分 区 , 隐藏起 来避 免 其它程 序调 用 . 并 这
样 就 可 以 不 让 坏 道 扩 散 ,以 免 造 成 更 大 的 损 失 。 于 这 一 处 理 , 们 主 要 是 对 我 使 用 P r t n Ma i80这 款 DOS下 的 ati gc . io 软件 。 在 DOS 界 面 下 进 入 PQ 80 之 .

硬盘高级维修技巧大全完美珍藏版】

硬盘高级维修技巧大全完美珍藏版】

硬盘高级维修技巧大全【完美珍藏版】硬盘维修整理资料汇总IBM盘故障总结(一)1、表现为开机自检时发出吱吱声,存在两种可能,第一是0道坏区;第二是电路板和硬盘体接触不良,即所谓的电路板移位问题。

2、表现为开机后在检测硬盘处停留很久,且没有检测到硬盘,但是硬盘通电后有磁头动作声,LODER问题,有些需重写FW。

3、表现为开机自检没有检测到,没有磁头动作声,但是有转动,磁头问题。

4、表现为通电后马达转动不畅,电路板或马达问题。

5、表现为通电后磁头来回扫动,电路板或马达问题。

6、使用过程中吱吱响,硬盘有坏区。

7、有些硬盘出现吱吱声和咵啦声,是磁头问题。

IBM盘故障总结(二)IBM硬盘出问题一般有三种情况:一:异响,不认盘二:没异响,也不认盘三:异响,认盘针对维修方法如下:一:异响,不认盘,维修这一类硬盘,得先想办法让他不异响了,才好修,一般IBM异响,无非是触点及电路板问题罢了,这两种情况都很容易解决。

二:没异响,也不认盘,没有寻道,像这种情况,就得用到PC3K了,进去后,加载LDR,MOD,一般OK。

就认盘了。

三:异响,认盘。

这一类,应该是坏道所造成的,进入PC3K,再进修复保留区项,把四个头都打开修复,。

修复保留区后,还得用MHDD清一次。

至此,现在剩下的,可能就只有坏道了。

四个IBM都是有坏道,用MHDD怎么清,怎么加都不行,最后,没办法啦,只有试试DDD啦终于,经过一二个小时,硬盘终于低格完了,再进入MHDD,扫描,OK!~再声明一下,用的LDR,MOD,都是用好盘读下来的。

1,牌子型号:ibm系列硬盘故障现象:IBM硬盘IC35L040AVER07-0型号只有上半声自检音,没有下一步寻道音(通病)判断问题:解决方法:进入c:pcibm_ldraver运行pcibmavr用3-1-3-1查看RAM版本,在菜单中选择3-5加载与RAM版本对应的LDR,即可2,其实ibm的硬盘是很好修的(对磁磁响有效)。

硬盘常见故障维修详解

硬盘常见故障维修详解

硬盘常见故障维修详解好心情张涛 2018-04-05 18:40:00在日常使用电脑的过程中硬盘出现故障的几率是比较高的,通常会表现为硬盘不启动、硬盘出现坏道、硬盘异响、硬盘盘片不转这四大故障。

2.1 硬盘不启动故障维修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硬盘不启动的故障。

硬盘不能启动大都是由于硬盘上的主引导记录、引导记录、三个系统隐含文件出现错误导致的,在启动电脑的过程中,若是硬盘不能启动,就不能进入系统,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硬盘不启动这一故障。

2.1.1 硬盘启动过程在电脑的 BIOS 自检确认所有的硬件连接正确后,硬盘开始启动。

首先硬盘根据 CMOS设置的参数,硬盘将磁头定位在物理扇 0 柱 0 面 1 扇上,接着先后读取扇区结束标志55AAH、主引导记录 MBR、硬盘分区表 HDPT。

接着根据硬盘分区表提供的数据,硬盘将磁头定位在活动分区的引导扇上(一般为物理扇 0 柱 1 面 1 扇),并先后读取扇区结束标志 55AAH、操作系统参数。

根据操作系统参数,读取文件分配表 FAT 和系统文件,最后从硬盘读取系统启动所需文件,自动对 windows 系统进行初始化,自动读取 windows 的注册表文件,直到桌面最终出现,启动完毕。

2.1.2 硬盘不启动故障分析硬盘无法启动故障属于硬盘故障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故障,引起硬盘无法启动故障的原因非常多,硬盘无法启动故障的原因可能有;(1)CMOS 设置错误(2)硬盘数据线等连接松动(3)硬盘控制电路板(4)主板上硬盘接口电路(5)硬盘盘体内部的机械部位问题(6)硬盘的引导区损坏(7)硬盘坏道导致电脑系统文件损坏或丢失(8)硬盘分区表丢失或损坏(9)硬盘感染病毒(10)硬盘被逻辑锁锁住等总体来说,硬盘无法启动故障主要由三方面引起:硬件问题引起的无法启动故障、引导区问题引起的无法启动故障和硬盘坏道或系统文件丢失引起的无法启动故障等几种情况。

2.1.3 硬件问题引起的无法启动故障处理由于硬盘数据线等连接松动、硬盘控制电路板、主板上硬盘接口电路或者是盘体内部的机械部位出现故障,造成故障,造成的硬盘无法启动,通常在开机后,屏幕中的"WAIT "提示停留很长时间,最后出现"Reset Failed(硬盘复位失败)"或"Fatal Error Bad Hard Disk(硬盘致命性错误)"或"HDD Not Detected(没有检测到硬盘)"或"HDD Control Error(硬盘控制错误)"等提示。

硬盘修复知识讲解

硬盘修复知识讲解

硬盘修复(1)在研究硬盘故障的具体处理方法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些硬盘相关的基础知识。

主引导记录区MBR硬盘是一种磁介质的外部存储设备,在其盘片的每一面上,以转动轴为轴心、以一定的磁密度为间隔的若干同心圆就被划分成磁道(Track),每个磁道又被划分为若干个扇区(Sector),数据就按扇区存放在硬盘上。

硬盘的第一个扇区(0道0头1扇区)被保留为主引导扇区。

主引导扇区内主要有两项内容:主引导记录(对操作系统进行引导)和硬盘分区表。

计算机启动时将读取该扇区的数据,并对其合法性进行判断(扇区最后两个字节是否为55AA或AA55),如合法则跳转执行该扇区的第一条指令。

所以硬盘的主引导区常常成为病毒攻击的对象,从而被篡改甚至被破坏。

硬盘控制器硬盘控制器是硬盘及其他具有相同接口规范的外部设备(如CD-ROM驱动器)的管理者,由它来完成驱动器与内存之间的命令及数据传输。

硬盘控制器发生故障或连接不正确将会导致硬盘无法正常工作。

CMOS中的硬盘信息在计算机的CMOS中也存储了硬盘的信息,主要有硬盘类型、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每道扇区数、寻址方式等内容,对硬盘参数加以说明,以便计算机正确访问硬盘。

当CMOS因故掉电或发生错误时(启动时一般会提示“CMOS Checksum Error”或类似信息),硬盘设置可能会丢失或错误,硬盘访问也就无法正确进行。

这种情况我们就必须重新设置硬盘参数,如果事先已记下硬盘参数或者有某些防病毒软件事先备份的CMOS信息,只需手工恢复即可;否则也可使用BIOS设置(Setup)中的“自动检测硬盘类型”(HD Type Auto Detection)的功能,一般也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不是问题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的电脑会出现一些看似不得了的毛病,其实只是自己吓自己,也就是拨拨线头、动动跳线的举手之劳。

常见的让你空出一身冷汗的硬盘不自举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系统不承认硬盘:此类故障最为常见,开机自检完成时提示以下出错信息:HDD controller failure Press F1 to Resume上述E文意指“硬盘无法启动”,甚至有时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盘维修彻底揭密硬盘是目前PC系统中最主要的存储设备,同时硬盘是PC系统中出故障率最高的部件。

用户在使用硬盘过程中,硬盘出现故障怎么办呢?如果还在质保期内,当然是尽量找到销售商要求保修。

但现在大多数IDE硬盘质保期只有一年,而大多数用户都希望一个硬盘能使用三年以上。

如果质保期过后硬盘出了故障,就得考虑更换或对它进行修理。

笔者这几年来一直从事硬盘维修工作,经常与国内外的同行交流,查阅过大量的外文专业资料,研究使用过多种专业的硬盘修复工具,成功修复了近万个硬盘。

在这里,笔者与读者探讨一些硬盘缺陷及其修复原理,同时介绍并解释一些专业修复硬盘软件中常用到的概念。

但笔者暂不探讨在各种操作系统下硬盘中的数据结构问题及数据恢复问题,而是直接探讨硬盘本身的缺陷问题。

一、缺陷的分类如果经检测发现某个硬盘不能完全正常工作,则称这个硬盘是“有缺陷的硬盘”(Defect Hard Disk)。

根据维修经验,笔者将硬盘的缺陷分为六大类①坏扇区(Bad sector),也称缺陷扇区(Defect sector)②磁道伺服缺陷(Track Servo defect③磁头组件缺陷(Heads assembly defect)④系统信息错乱(Service information destruction)⑤电子线路缺陷(The board of electronics defect)⑥综合性能缺陷(Complex reliability defect)1.坏扇区(也称缺陷扇区)指不能被正常访问或不能被正确读写的扇区。

一般表现为:高级格式化后发现有“坏簇(Bad Clusters);用SCANDISK等工具检查发现有“B”标记;或用某些检测工具发现有“扇区错误提示”等。

一般每个扇区可以记录512字节的数据,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字节不正常,该扇区就属于缺陷扇区。

每个扇区除了记录512字节的数据外,另外还记录有一些信息:标志信息、校验码、地址信息等,其中任何一部分信息不正常都导致该扇区出现缺陷。

多数专业检测软件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缺陷时,都有类似的错误信息提示,常见的扇区缺陷主要有几种情况:①校验错误(ECC uncorrectable errors,又称ECC错误)。

系统每次在往扇区中写数据的同时,都根据这些数据经过一定的算法运算生成一个校验码(ECC=Error Correction Code),并将这个校验码记录在该扇区的信息区内。

以后从这个扇区读取数据时,都会同时读取其校检码,并对数据重新运算以检查结果是否与校检码一致。

如果一致,则认为这个扇区正常,存放的数据正确有效;如果不一致,则认为该扇区出错,这就是校验错误。

这是硬盘最主要的缺陷类型。

导致这种缺陷的原因主要有:磁盘表面磁介质损伤、硬盘写功能不正常、校验码的算法差异。

②IDNF错误(sector ID not found),即扇区标志出错,造成系统在需要读写时找不到相应的扇区。

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可能是系统参数错乱,导致内部地址转换错乱,系统找不到指定扇区;也有可能是某个扇区记录的标志信息出错导致系统无法正确辨别扇区。

③AMNF错误(Address Mark Not Found),即地址信息出错。

一般是由于某个扇区记录的地址信息出错,系统在对它访问时发现其地址信息与系统编排的信息不一致。

④坏块标记错误(Bad block mark)。

某些软件或病毒程序可以在部分扇区强行写上坏块标记,让系统不使用这些扇区。

这种情况严格来说不一定是硬盘本身的缺陷,但想清除这些坏块标记却不容易。

2.磁道伺服缺陷现在的硬盘大多采用嵌入式伺服,硬盘中每个正常的物理磁道都嵌入有一段或几段信息作为伺服信息,以便磁头在寻道时能准确定位及辨别正确编号的物理磁道。

如果某个物理磁道的伺服信息受损,该物理磁道就可能无法被访问。

这就是“磁道伺服缺陷”。

一般表现为,分区过程非正常中断;格式化过程无法完成;用检测工具检测时,中途退出或死机,等等。

3.磁头组件缺陷指硬盘中磁头组件的某部分不正常,造成部分或全部物理磁头无法正常读写的情况。

包括磁头磨损、磁头接触面脏、磁头摆臂变形、音圈受损、磁铁移位等。

一般表现为通电后,磁头动作发出的声音明显不正常,硬盘无法被系统BIOS检测到;无法分区格式化;格式化后发现从前到后都分布有大量的坏簇,等等。

4.系统信息错乱每个硬盘内部都有一个系统保留区(service area),里面分成若干模块保存有许多参数和程序。

硬盘在通电自检时,要调用其中大部分程序和参数。

如果能读出那些程序和参数模块,而且校验正常的话,硬盘就进入准备状态。

如果某些模块读不出或校验不正常,则该硬盘就无法进入准备状态。

一般表现为,PC 系统的BIOS无法检测到该硬盘或检测到该硬盘却无法对它进行读写操作。

如某些系列硬盘的常见问题:美钻二代系列硬盘通电后,磁头响一声,马达停转;Fujitsu MPG系列在通电后,磁头正常寻道,但BIOS 却检测不到;火球系列,系统能正常认出型号,却不能分区格式化;Western Digital的EB、BB系列,能被系统检测到,却不能分区格式化,等等。

5.电子线路缺陷指硬盘的电子线路板中部分线路断路或短路,某些电气元件或IC芯片损坏等。

有部分可以通过观察线路板发现缺陷所在,有些则要通过仪器测量后才能确认缺陷部位。

一般表现为硬盘在通电后不能正常起转,或者起转后磁头寻道不正常,等等。

6.综合性能缺陷有些硬盘在使用过程中部分芯片特性改变;或者有些硬盘受震动后物理结构产生微小变化(如马达主轴受损);或者有些硬盘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最终导致硬盘稳定性差,或部分性能达不到标准要求。

一般表现为,工作时噪音明显增大;读写速度明显太慢;同一系列的硬盘大量出现类似故障;某种故障时有时无等等。

二、厂家处理缺陷的方式用户在购买硬盘时,一般都通过各种工具检测硬盘没有缺陷后才会购买。

而且,在质保期内可以找销售商将硬盘退回厂家修理。

那么,厂家如何保证新硬盘不会被检测到缺陷呢?返修的硬盘又如何处理缺陷呢?首先,让我们来认识硬盘工厂的一些基本处理流程:1.在生产线上装配硬盘的硬件部分,用特别设备往盘片写入伺服信号(Servo write)。

2.将硬盘的系统保留区(service area)格式化,并向系统保留区写入程序模块和参数模块。

系统保留区一般位于硬盘0物理面的最前面几十个物理磁道。

写入的程序模块一般用于硬盘内部管理,如低级格式化程序、加密解密程序、自监控程序、自动修复程序等等。

写入的参数多达近百项:如型号、系列号、容量、口令、生产厂家与生产日期、配件类型、区域分配表、缺陷表、出错记录、使用时间记录、S.M.A.R.T 表等等,数据量从几百KB到几MB不等。

有时参数一经写入就不再改变,如型号、系列号、生产时间等;而有些参数则可以在使用过程中由内部管理程序自动修改,如出错记录、使用时间记录、S.M.A.R.T记录等。

也有些专业的维修人员可以借助专业的工具软件,随意读取、修改写入硬盘中的程序模块和参数模块。

3.将所使用的盘片表面按物理地址全面扫描,检查出所有的缺陷磁道和缺陷扇区,并将这些缺陷磁道和缺陷扇区按实际物理地址记录在永久缺陷列表(P-list:Permanent defect list)中。

这个扫描过程非常严格,能把不稳定不可靠的磁道和扇区也检查出来,视同缺陷一并处理。

现在的硬盘密度极高,盘片生产过程再精密也很难完全避免缺陷磁道或缺陷扇区。

一般新硬盘的P-list中都有少则数十,多则上万个缺陷记录。

P-list是保留在系统保留区中,一般用户是无法查看或修改的。

有些专业的维修人员借助专业的工具软件,可以查看或修改大部分硬盘中的P-list。

4.系统调用内部低级格式化程序,根据相应的内部参数进行内部低级格式化。

在内部低级格式化过程中,对所有的磁道和扇区进行编号、信息重写、清零等工作。

在编号时,采用跳过(skipped)的方法忽略掉记录在P-list中的缺陷磁道和缺陷扇区,保证以后用户不会也不能使用到那些缺陷磁道和缺陷扇区。

因此,新硬盘在出售时是无法被检测到缺陷的。

如果是返修的硬盘,一般就在厂家特定的维修部门进行检测维修。

小知识:什么是硬盘的磁道和扇区?磁道是磁盘一个面上的单个数据存储圆圈。

如果将磁道作为一个存储单元,从数据管理效率来看实在是太低了,因此,磁道被分成若干编上号的区域,称之为扇区。

这些扇区代表了磁道的分段(如图)。

在PC系统中,通过标准格式化的程序产生的扇区容量都为512字节。

这里大家需注意的是“扇区”与“簇”的关系,“簇”是操作系统在读或写一个文件时能处理的最小磁盘单元,一个簇等于一个或多个扇区。

三、硬盘缺陷的处理如果不在硬盘工厂中,对普通用户或维修人员来说,又如何处理硬盘的缺陷呢?前面我们把硬盘的缺陷分为六大类,不同类型的缺陷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对于综合性能缺陷,一般涉及到稳定性问题,用户随时有丢失数据的危险,可以说是“用之担惊,弃之可惜”。

维修人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议用户还是趁早更换硬盘。

2.对于磁头组件缺陷,解决办法是更换磁头组件,这对设备及环境要求较高,维修成本也很高。

除非是要求恢复其中的数据,否则不值得进行修复。

有条件的维修公司可以在百级净化室中更换硬盘的磁头组件,对数据进行拯救。

3.对于线路缺陷,一般要求维修人员有电子线路基础,要有测试线路的经验和焊接芯片的设备,当然还要有必需的配件以备更换。

目前许多专业维修硬盘的公司都有条件解决这类缺陷。

对普通用户而言,最简单的判别和解决办法是找一个相同的正常线路板换上试试。

4.对于系统信息错乱,需要有专业的工具软件才能解决。

首先要找个与待修硬盘参数完全相同的正常硬盘,读出其内部所有模块并保存下来;检查待修硬盘的系统结构,查到出错的模块,并将正常模块的参数重新写入。

笔者用这个方法成功地修复了数以千计有这种缺陷类型的硬盘,而且一般不会破坏原有数据。

要想写某系列硬盘的系统信息,相应的工具软件必须有严格针对性;该硬盘的CPU专用指令集;该硬盘的Firmware结构;内部管理程序和参数模块结构。

一般只有硬盘厂家才能编写这样的专业工具软件,而且视为绝密技术,不向外界提供。

但也有一些专业的硬盘研究所研究开发类似的专业工具软件,一般要价很高而且很难买到。

5.对于伺服缺陷,也要借助于专业工具。

相应的专业工具可以通过重写来纠正伺服信息,解决部分磁道伺服缺陷。

如果有部分无法纠正,则要对盘片进行物理磁道扫描找出有伺服缺陷的磁道,添加到P-list (或另外的专门磁道缺陷列表)中。

然后,运行硬盘内部的低级格式化程序。

这段程序能自动根据需要调用相关的参数模块,自动完成硬盘的低格过程,不需要PC系统的干预。

坏扇区是最常见的缺陷类型,下面笔者着重论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