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例讨论病例

合集下载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一、病例简介患者:王某某,男,65岁入院时间:2021年5月10日出院时间:2021年5月25日入院诊断: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Ⅲ级出院诊断: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Ⅲ级、肺部感染护士长:张某某,主管护师责任护士:李某某,护师二、病例描述患者为男性,65岁,因“反复心悸、气促、乏力3年,加重1周”入院。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悸、气促、乏力,休息时明显,活动后加重,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Ⅲ级”,给予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1周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伴有咳嗽、咳痰,再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Ⅲ级、肺部感染”,建议住院治疗。

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Ⅲ级、肺部感染”收入院。

三、护理过程1. 入院护理入院后,护士长张某某组织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心肺功能、营养状况等。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并安排责任护士李某某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

2. 病情观察责任护士李某某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心肺功能、出入量等,特别是心悸、气促、乏力等症状的变化。

此外,还注意观察患者肺部感染的情况,如咳嗽、咳痰的颜色和量等。

3. 用药护理患者住院期间,给予抗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药物治疗,并给予抗感染治疗。

责任护士李某某严格执行医嘱,确保药物按时、按量给予,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4. 并发症护理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了肺部感染。

责任护士李某某及时报告护士长张某某,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加强肺部护理,如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促进痰液排出。

5. 心理护理患者病情加重,出现肺部感染,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对治疗缺乏信心。

护士长张某某和责任护士李某某加强心理护理,安慰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6. 健康教育患者对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的知识缺乏,护士长张某某和责任护士李某某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和治疗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五篇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五篇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五篇第一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 XXX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参加人员(科室医务人员及进修、实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讨论目的:病历汇报:简要病史:阳性体征和相关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现阶段采取的整治措施:病情的演变过程:个人发言:XXX住院医师: XXX主治医师:XXX主任(副主任)医师:讨论结果:科主任签字:要求1、专人记录2、凡是危重、诊断不明的病人必须进行科内讨论3、凡是以“待查”、诊断不明入院的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仍未明确诊断者,必须科内进行讨论4、虽然诊断明确的病人但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多脏器功能损害者需要进行讨论5、外科系统应将术前讨论记录填写在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中,格式与、要求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要求一致。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 XXX死亡病例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讨论目的:病历汇报:简要病史:阳性体征和相关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诊治过程:个人发言: XXX住院医师: XXX主治医师:XXX主任(副主任)医师:讨论结果:1、死亡原因2、经验教训科主任签字:要求1、所有入院超过24小时死亡病历均要进行死亡讨论并且在死亡后一周内完成2、死亡讨论内容包括诊断、治疗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以及经验教训进修、实习医生带教记录本X年X月X日——X年X月X日进修、实习医生安排表(进修、实习医生安排表由医务科提供)X月进修、实习医生带教记录1、进修、实习医生名单,带教老师名单。

带教老师进修、实习医生 XXXXXX XXXXXX XXXXXX2、进修、实习医生考勤记录3、教学计划4、教学讲课记录(有讲义)5、教学查房记录6、教学情况小结(包括:进修、实习医生病历书写完成情况、各种操作完成情况,病种完成率等)要求1、每月教学讲课不少于2次、讲课内容必须有讲义2、每月教学查房不少于4次院内感染记录本科室院内感染监控医生名单、护士名单X月院内感染记录姓名性别年龄床位住院号入院时间:****年**月**日诊断:院内感染发生时间:****年**月**日院内感染诊断:院内感染诊断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抗生素应用情况:治疗结果:医师签名:本月本科室院内感染情况分析小结:要求1、所有确证的院内感染均需记录2、每月对本科室院内感染情况必须进行分析小结医疗安全会议记录本 X月医疗安全会议记录时间:****年**月**日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本月科室在医疗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或安全隐患:整改的措施:科主任签字要求1、科室医疗安全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并详细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模板范文

疑难病例讨论模板范文

疑难病例讨论模板范文一、病例介绍。

1. 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王大爷(化名),男,65岁。

这王大爷可是个挺有趣的人,平时就爱跟小区里的老头老太太唠嗑,还喜欢下下象棋呢。

职业:退休职工。

以前在工厂里那也是一把好手,现在退休了就享受悠闲时光啦。

2. 病史。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伴气喘3年,加重1周。

这咳嗽啊,就像个调皮的小恶魔,老是缠着王大爷不放。

3年前开始,就时不时地来捣个乱,每次一犯病,就咳痰,那痰啊,有时候是白色黏痰,有时候还带点黄色。

气喘起来,就像拉风箱似的,呼呼直响。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10年,一直在吃降压药,血压控制得还算马马虎虎。

就像在走钢丝一样,有时候稳一点,有时候有点小波动。

还有冠心病病史5年,这心脏啊,就像个有点小毛病的老机器,时不时得保养保养。

家族史:家族里有个叔叔是因为肺癌去世的,所以这事儿啊,也让大家对王大爷的病情多了几分担心,就像头顶上悬着个小乌云。

3. 入院查体。

体温:37.5℃,有点低烧,就像身体里有个小火苗在悄悄地燃烧。

呼吸:25次/分,比正常稍微快了点,感觉就像在小跑似的。

血压:140/90 mmHg,在他平时血压波动的范围里,还是得小心盯着点。

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就像一朵有点打蔫儿的花。

口唇轻度发绀,就像涂了一层淡淡的紫色唇膏,不太好看。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泛起了一些小涟漪和小水花。

心率85次/分,律齐,心脏就像个勤劳的小鼓手,还在有规律地敲打着。

4.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80%,这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就像身体里的小卫士,看到有情况,数量就增多了,准备跟病菌大干一场呢。

胸部X线:双肺纹理增多、紊乱,可见斑片状阴影,就像一块原本平整的布上,突然多了一些杂乱的线条和小补丁。

心电图:窦性心律,ST T改变,这心脏的电活动有点小异常,就像电路里的电线有点接触不良似的。

二、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1. 初步诊断。

疑难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难以解决的疑难病例时有发生。

这些病例需要
团队协作,深入分析,精准护理。

以下是我们团队对一例疑难护理病
例的讨论记录。

病例简介:
患者姓名:李某
性别:男
年龄:65岁
主诉:呼吸急促、胸闷、乏力
讨论记录:
1. 根据患者主诉及查体情况,初步诊断为心源性呼吸困难。

但经过
常规治疗后,患者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需要进一步分析。

2. 想到患者有长期抽烟史,考虑可能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进一步进行肺功能检测及CT检查,确诊为COPD。

3. 在COPD的基础上,患者合并发生了急性肺部感染,导致呼吸急
促加重。

及时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予以氧疗,患者症状有所改善。

4. 但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肌无力、嗜睡、呼吸浅快等神经-肌肉系统症状,考虑有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并发症。

进一步开展免疫
学检测,确诊为SLE。

调整治疗方案,加强免疫调节治疗。

5. 患者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体循环状况、呼吸功能、免疫学指标等,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开展康复训练。

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患者的症状逐渐得到缓解,身体状况逐渐好转。

这一例疑难护理病例的成功处理,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
队合作的重要性和精准护理的必要性。

愿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
继续努力,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疑难病例讨论小结及总结

疑难病例讨论小结及总结

疑难病例讨论小结及总结1. 各位医生同仁们,今天咱们又碰上了一个让人抓耳挠腮的疑难杂症!这个病例简直就像是一个医学界的"十万个为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破解这个谜团吧!2. 病人小王,男,35岁,来我们医院的时候可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他说自己最近总觉得浑身无力,吃啥吐啥,还经常头晕目眩,走路都像喝醉了似的。

咱们年轻的张医生一看这情况,立马来了精神:"这不就是我最拿手的胃肠道疾病吗?"可谁知道,这次他可是踢到了铁板。

3. 张医生信心满满地开始了常规检查,结果却发现病人的各项指标都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

这下可把他给难住了,脸上的表情比吃了苦瓜还难看。

他挠着头对我说:"主任,这病人的症状跟检查结果完全对不上号啊!"我拍拍他的肩膀,心想:年轻人,医学的世界可远比你想象的复杂多了。

4. 于是,我们召集了医院里的各路神仙,不,是各科专家,开始了一场头脑风暴。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那场面简直比菜市场还热闹。

有人说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有人猜测可能是内分泌失调,还有人提出可能是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5. 就在这时,平时不怎么说话的李医生突然开口了:"各位,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大家都愣住了,纷纷看向他。

李医生继续说道:"病人最近有没有出过远门?或者接触过什么特殊的东西?"这一问不要紧,可把病人给问懵了。

6. 原来,小王前段时间刚从非洲出差回来。

这下可好,我们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我立马让人去做了一系列热带病的检查。

果不其然,检查结果显示病人感染了一种罕见的寄生虫病。

这下可把我们高兴坏了,就像破案的侦探终于抓到了凶手一样!7. 确定了病因,接下来就是制定治疗方案了。

我们几个主治医生围在一起,讨论得热火朝天。

王医生说:"这种病在国内很少见啊,咱们得好好研究研究。

"我点点头,心想这可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疑难病例讨论的内容

疑难病例讨论的内容

疑难病例讨论的内容1. 哎呀呀,你知道那种怎么都查不出病因的病例吗?就像在迷雾中找路一样迷茫!有个病人一直头疼得厉害,各种检查都做了,还是没个定论。

这不是让人着急上火嘛!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最后居然想到是不是压力太大导致的。

这就像在一堆乱麻中找到了那关键的线头!结论就是,有时候得多角度去想啊,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2. 嘿,你们碰到过那种极其罕见的病例吗?就好比大海捞针一样难啊!我们之前有个病例,症状奇奇怪怪的,大家都绞尽脑汁。

主任一拍脑袋说:“会不会是那种很少见的遗传病啊?”哇,真的像黑暗中突然亮了一盏灯!这说明了关键时刻还得靠经验丰富的人来点醒大家呀!最后一查,还真是!3. 哇塞,你们能想象那种看似普通却又特别难搞的病例不?就像隐藏在草丛中的小怪兽!有个病人就是常见的咳嗽,可就是治不好。

大家讨论得那叫一个激烈,有人说可能是环境问题,有人说会不会是免疫力低下。

这不就像在迷宫里找出口嘛!后来发现竟然是病人对家里的宠物毛过敏。

嘿嘿,真得处处留意啊。

4. 你们说,那些疑难杂症是不是像调皮的小精灵,老爱和我们捉迷藏啊?昨天来了个病例,身体到处不舒服,我们一群人围在一起商量。

有人开玩笑说:“这病是不是会七十二变啊!”哈哈,结果还真被一个年轻医生抓住了关键,发现是一种新的病毒感染。

这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5. 天哪,有种病例能把人逼疯啊!就如同解不开的死结。

有个病人症状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大家讨论半天也没个准。

甲医生说可能是这个,乙医生说也许是那个。

这不就像在混乱中找秩序嘛!最后还是靠仔细询问病史找到了线索。

可见询问病史有多重要啊!6. 哎呀呀,说起疑难病例就头疼啊!就像走进了无边无际的森林。

有个病人全身浮肿,怎么都找不出原因。

大家面面相觑,着急啊!最后还是一位老专家说可能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

哇,这真的像在黑暗中找到了方向!所以说经验还是很重要滴。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第一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次医学讨论会。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一位患者的病例讨论。

这位患者名叫李先生,62岁,退休职工。

他的主诉是最近出现了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症状。

现在我们请各位专家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专家1:我认为李先生的症状可能与营养不良有关。

他应该增加蛋白质和营养物质的摄入,可以多吃一些肉类、蔬菜和水果,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专家2:我更倾向于认为李先生的情况可能属于消化系统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内镜检查和血液检查来确定他是否有胃癌或其他相关疾病。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存在问题,我们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专家3:我也偏向于认为这位患者可能存在消化系统的问题。

除了内镜检查和血液检查,我们还可以进行CT或MRI检查来进一步确定问题所在。

另外,李先生平时是否有饮酒或吸烟习惯,也会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影响。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专家的观点和建议。

下个月我们将对李先生的情况进行复诊,并继续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案。

第二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主持人:欢迎各位专家回到本次医学讨论会。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上次提到的李先生的疾病情况。

他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发现,确实存在消化系统的问题。

那么,我们现在开始讨论具体的治疗方案。

专家1:如果李先生已经被确诊为胃癌,我们可以考虑进行手术切除。

手术后要做好术后护理和康复,还需要进行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措施,以确保病情的稳定和恢复。

专家2:我认为手术虽然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说,手术的风险较高,同时恢复也需要较长时间。

我们可以考虑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如口服药物或针灸等,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专家3:我同意非手术治疗的观点,但是我们也需要考虑到李先生是否具备接受非手术治疗的条件。

例如,他是否存在其他严重疾病或心理障碍等,这些都会对治疗方案产生影响。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专家的意见。

我们将继续监测李先生的病情,并根据情况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讨论病例:患者张三,男,35岁,主因"突发昏迷入院,诊断为脑卒中"参与讨论人员:主治医生、责任护士、主管护师、护理组员一、病史回顾患者于xx月xx日突发昏迷,送入我院急诊,初步诊断为脑卒中。

经过CT检查和病史询问,我们了解到以下信息: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饮酒史多年,曾有轻微肢体乏力症状。

近期情绪波动较大,常感烦躁。

无类似病史家族史。

二、护理问题根据患者情况,我们初步设定了以下护理问题:意识障碍、焦虑、潜在并发症(如出血等)。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患者突发脑卒中,身体机能受到严重损害,同时情绪波动可能导致并发症。

三、护理措施1.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定期检查CT等影像学检查,确保病情稳定。

2.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情绪。

3. 严格执行医嘱,避免过度用力搬动患者。

4.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四、讨论与建议1. 患者饮酒史多年,可能是脑卒中的诱因之一。

建议患者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控制饮酒量,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

2. 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可能导致并发症。

建议患者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情绪调节,避免过度激动。

3. 对于类似患者,我们应加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同时,应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能够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五、总结本次病例讨论,我们明确了患者的病史、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讨论结果对患者进行护理,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1期沙龙病例讨论
患者陆某某,男性,80岁,上海人,住院号:150045。

入院日期:2015年 3月4 日
入院诊断:帕金森病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2型糖尿病多发性脑梗死
主诉:因“右上肢体震颤、活动不利二年”入院。

现病史:2013年10月17日患者在家中休息时突然感觉左上侧肢体乏力,伴震颤,当时患者神清,无口齿不清,无头晕头痛,无大小便不能控制,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当时未在意,今年来病情加重,写字越来越小,2014年8月由家属送至华东医院就诊,急诊头颅MRI示“脑梗,脑白质变性”,予“银杏达莫”“脑复康”等活血化瘀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脑梗死恢复期”收入院。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史20年,血压最高达200/100mmHg,平时规则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贝那普利”,血压波动于130-140/80-90mmHg。

糖尿病病史十余年,予以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

入院体检:T:36.6℃、P:78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

神志清楚,口齿清楚,对答切题,反应迟钝,面具脸,营养良好,发育正常,查体部分合作,平床入病房。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无肝掌、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头发花白。

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

双耳听力正常,无外耳道分泌物,乳突无压痛。

鼻道畅,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

左侧鼻唇沟浅,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口唇不绀,牙龈无肿胀出血,粘膜完整,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

颈软,颈动脉搏动存在,无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

胸廓正常,无胸壁静脉曲张,肋间隙正常。

两侧呼吸运动对称,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及皮下捻发感。

叩诊呈清音,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外侧0.5cm处。

HR78次/分,律齐,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桡动脉搏动78次/分,规则,双足背动脉搏动存在,无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股动脉枪击音等异常周围血管征。

腹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肿块,肝脾肋下未及,Murphy’s征(—),麦氏点压痛(-),肝肋下浊音界(—),肝肾区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次/分,未及胃振水音。

直肠指检未扪及肿块。

脊柱正常生理弯曲存在,无偏曲,各棘突无压痛。


下肢不肿。

左手搓丸样动作,四侧肢体肌力V级,左上、下肢肌张力齿轮样表变化,右肢体肌张力正常。

双侧巴氏征(-),布氏征、克氏征(—)。

辅助检查:
2014年8月19日华东医院头颅MRI(183472):多发脑腔梗,脑白质变性。

我院(2015.3.5)血常规:白细胞 6.1x109/L,红细胞 3.96x1012/L,血红蛋白128g/L,血小板183x109/L,中性粒细胞62.9%,淋巴细胞30.1%。

C反应蛋白1。

尿常规:白细胞0-1个/HP,亚硝酸盐-。

尿微量蛋白17mg/L,粪常规正常范围,隐血阴性。

血钾5.00mmol/L,钠135 mmol/L,氯99 mmol/L,肝功能正常范围,血肌酐57umol/L,尿素9.2mmol/L,尿酸299umol/L。

胆固醇、甘油三酯正常范围。

血流变大致正常范围。

空腹血糖6.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6.70%。

肝胆胰脾肾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

颈动脉超声: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已予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全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

心电图:窦性心律,左前分支阻滞。

入院后予多巴丝肼同时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聚,阿托伐他汀钙稳定粥样斑块、保护血管内皮、调节血压、控制血糖等治疗。

患者于2015年 3月14 日症状完全缓解,能自由行走,无震颤。

查体肌张力恢复正常。

出院后随访至今,患者震颤消失,生活完全自理,恢复到发病前。

讨论:
1、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2、帕金森病治疗方案的选择?
3、帕金森病药物治疗中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