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经典练习题

合集下载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基础习题大全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基础习题大全

根本运算类1、ABC ∆中,45,60,10,A B a ===那么b 等于2、在△ABC 中,8=a ,B=060,C=075,那么b 等于3、ABC ∆中,c b a 、、分别是角C B A 、、的对边, 60,3,2===B b a ,那么A =4、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三角A B C 、、的对边, ︒=︒=45,75C A ,2b ,那么此三角形的最小边长为5、在ABC ∆中,B=30︒,C=45︒,c=1,那么最短边长为6、在ABC ∆中,假设边4a c ==,且角4A π=,那么角C=;7、在ABC ∆中,8a =,60B =︒,75C =︒,那么b 的值为 8、在ABC ∆中,15a =,10b =,60A =︒,那么cos B = 9、在ABC ∆中,045,1,2===B c b ,那么C =.10、在A B C △中,3A π∠=,3B C =,AB ,那么C ∠=11、在△ABC 中,0045,30,2A B b ===,那么a 边的值为 .12、在ABC ∆中, 假设21cos ,3-==A a ,那么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13、△ABC 中,30,8,A a b ===那么此三角形的面积为14、锐角ABC ∆的面积为4BC =,3CA =,那么角C 大小为 15、ABC ∆的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且54cos ,3,2===B b a ,那么A sin 的值为 16、ABC △中,假设537AB ===,AC ,BC ,那么A 的大小为17、在ABC ∆中,假设1b =,c =23C π=,那么a =. 18、在△ABC 中,假设222ca b ab =++,那么∠C=19、在ABC ∆中,222a c b ab -+=,那么C = 20、边长为5,7,8的三角形的最大角的余弦是.21、假设ABC ∆的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222a b c bc =+-,那么角A 的大小为 22、在ABC ∆中,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 ,bc c b a ++=222,那么A 等于23、在ΔABC 中, 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 A =3π, 3=a , 1=b ,那么=c24、在ABC △中,假设120c b B ===,那么a 等于 25、在ABC ∆中,2=a , 30=A , 120=C ,那么ABC ∆的面积为 26、在ABC ∆中,,,,23230===AC AB B 那么ABC ∆的面积是27、在ABC ∆中,5,7,8AB BC AC ===,那么ABC ∆的面积是;28、ABC ∆中,120,2,ABC A b S ∆===a 等于。

(完整版)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练习题

(完整版)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练习题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1.已知△ABC 中,a=4,ο30,34==A b ,则B 等于( )A .30° B.30° 或150° C.60° D.60°或120° 2.已知锐角△ABC 的面积为33,BC=4,CA=3,则角C 的大小为( ) A .75° B.60° C.45° D.30°3.已知ABC ∆中,c b a ,,分别是角C B A ,,所对的边,若0cos cos )2(=++C b B c a ,则角B 的大小为( ) A .6πB .3πC .32π D .65π 4.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若sin sin CA=2,ac a b 322=-,则B ∠=( ) A. 030 B. 060 C. 0120 D. 0150 5.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已知a=5,c=10,A=30°,则B 等于( )A .105° B.60° C.15° D.105° 或 15° 6.已知ABC ∆中,756,8,cos 96BC AC C ===,则ABC ∆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7.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2B C =,2cos 2cos b C c B a -=,则角A 的大小为( ) A .2π B .3π C .4π D .6π 8.在△ABC 中,若sin 2A +sin 2B <sin 2C ,则△ABC 的形状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 9.在ABC ∆中,sin :sin :sin 3:2:4A B C =,那么cos C =( ) A.14 B.23 C.23- D.14- 10.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所对边,若2cos a b C =,则此三角形一定是( ) A .等腰直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11.在△ABC 中,cos2=,则△ABC 为( )三角形.A .正B .直角C .等腰直角D .等腰 12.在△ABC 中,A=60°,a=4,b=4,则B 等于( )A .B=45°或135°B .B=135°C .B=45°D .以上答案都不对13.在ABC ∆,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1sin cos sin cos ,2a B C c B Ab +=且a b >,则B ∠=( )A.6πB.3πC.23πD.56π14.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cos cos sin b C c B a A +=, 则△ABC 的形状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15.已知在ABC ∆中,2cos 22A b cc+=,则ABC ∆的形状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C .正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 16.已知ABC ∆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1cos ,2,sin 2sin 4B bC A ===,则ABC ∆的面积为( ) A.156 B. 154 C. 152D. 15 17.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3π,a =3,b =1,则c =( ) A . 3-1 B .3 C. 2 D. 1 评卷人 得分一、解答题(题型注释)18.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已知4A π=,22212b ac -=. (1)求tan C 的值;(2)若ABC ∆的面积为3,求b 的值.19.在△ABC 的内角A ,B ,C 对应的边分别是a ,b ,c ,已知,(1)求B ;(2)若b=2,△ABC 的周长为2+2,求△ABC 的面积.ABC C B A ,,c b a ,,B c C b a sin cos +=B2=b ABC21.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已知()222332b c a bc +=+ (1)求sinA ; (2)若32a =,△ABC 的面积S =22,且b>c ,求b ,c .22.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sin(2)22cos()sin A B A B A+=++.(Ⅰ)求ba的值; (Ⅱ)若17a c ==,,求ABC △的面积.23.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a =,5c =, (1)求b 的值; (2)求sin C 的值.二、填空题 24.已知在中,,,,则___.25.△ABC 中,若222a b c bc =+-,则A = .26.在中,角,,A B C 所对边长分别为,,a b c ,若,则b=___________.27.在C ∆AB 中,已知,C 4A =,30∠B =o ,则C ∆AB 的面积是 . 28.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设S 为△ABC 的面积,,则C 的大小为___________. 29.在∆ABC ,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参考答案1.D 【解析】试题分析:B b A a sin sin =,2342134430sin 34sin sin 0=⋅=⋅==a A b B ;b a <Θ,030=>∴A B , 060=∴B 或0120=B ,选D.考点:正弦定理、解三角形2.B 【解析】试题分析:33sin 4321sin 21=⋅⋅=⋅⋅=∆C C BC AC S ABC ,则23sin =C ,所以060=C ,选B.考点:三角形面积公式3.C 【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和正弦定理得(2sin sin )cos sin cos 0,A C B B C ++=展开化简得2sin cos sin 0A B A +=,由于A 为三角形内角,所以0,sin 0A A ≠≠,所以1cos 2B =-,23B π=,选C. 考点:1.正弦定理;2.两角和的正弦公式;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4.C 【解析】试题分析: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22sin C c c a A a==⇒=,又222237b a ac b a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21cos 242a cb a B ac a +--===-,又()0,B π∈,所以120B ︒∠=. 考点:1.正弦定理;2.余弦定理.5.D 【解析】解:=, ∴sinC=•sinA=×=,∵0<C <π,∴∠C=45°或135°, ∴B=105°或15°,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的应用.解题的过程中一定注意有两个解,不要漏解. 6.D 【解析】试题分析:由余弦定理得22275682682596AB =+-⨯⨯⨯=,所以最大角为B 角,因为226258cos 0265B +-=<⨯⨯,所以B 角为钝角,选D.考点:余弦定理【方法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第三步:求结果. 7.A 【解析】试题分析:由正弦定理得()2sin cos 2sin cos sin sin B C C A B C -==+sin cos cos sin B C B C =+,2sin cos 3sin cos ,sin 2cos 3sin cos 2B C C B C C C C ==,()2222cos 3cos sin C C C =-,213tan ,tan 33C C ==,2,B C C =∴Q 为锐角,所以,,632C B A πππ===,故选A.考点:1、正弦定理两角和的正弦公式;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8.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可根据正弦定理,得a 2+b 2<c 2,∴cos C =2222a b c ab+-<0,则角C 为钝角考点:运用正弦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9.D 【解析】试题分析:sin :sin :sin 3:2:4,::3:2:4A B C a b c =∴=2221cos 24a b c C ab +-∴==- 考点: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10.C 【解析】试题分析:在给定的边与角的关系式中,可以用余弦定理,得22222a b c a b ab+-=g ,那么化简可知所以 2222=a a b c +-,即 22=b c ,=b c ,所以三角形ABC 是等腰三角形.故选C .考点: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11.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变形、余弦定理化简已知的等式,化简后即可判断出△ABC 的形状. 解:∵cos2=,∴(1+cosB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化简得,2ac+a 2+c 2﹣b 2=2a (a+c ),则c 2=a 2+b 2,∴△ABC 为直角三角形, 故选:B . 12.C 【解析】试题分析:由A 的度数求出sinA 的值,再由a 与b 的值,利用正弦定理求出sinB 的值,由b 小于a ,得到B 小于A ,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B 的度数. 解:∵A=60°,a=4,b=4, ∴由正弦定理=得:sinB===,∵b <a ,∴B <A , 则B=45°. 故选C 13.A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sinAsinBcosC+sinCsinBcosA=12sinB , ∵sinB ≠0,∴sinAcosC+cosAsinC=sin (A+C )=sinB=12, ∵a >b ,∴∠A >∠B ,∴∠B=6π 考点: 14.B 【解析】试题分析:()22cos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sin b C c B a A B C B C A B C A +=∴+=∴+=sin 12A A π∴=∴=,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考点:三角函数基本公式 15.A【解析】试题分析:22cos 2cos 11cos 1cos 222A b c A b c b b b A A c c c c c++=⇒==+⇒+=+⇒= ()sin sin cos sin cos 0cos 0,sin sin 2A CB A AC C C C C π+==⇒=∴==,选A考点:正弦定理,二倍角的余弦,两角和的正弦16.B【解析】试题分析:2222214sin 2sin 2cos 242a c b a c C A c a B ac ac +-+-=∴==∴=Q Q 1,2a c ∴==111515sin 122244S ac B ∴==⨯⨯⨯= 考点: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17.C 【解析】试题分析: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113cos 2222b c a c A c bc c+-+-=∴=∴= 考点: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18.(1)2;(2)3.【解析】试题分析:(1)先运用余弦定理求得b c 322=,进而求得b a 35=,再运用正弦定理求C sin 的值即可获解;(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建立关于b 方程求解. 试题解析:(1)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2⨯-+=bc c b a , 即bc c a b 2222=+-,将22212b a c -=代入可得b c 322=,再代入22212b ac -=可得b a 35=, 所以522sin sin ==a c A C ,即52sin =C ,则51cos =C ,所以2tan =C ; (2)因3sin 21=A bc ,故322322212=⨯⨯b ,即3=b . 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19.(1)B=(2)【解析】解:(1)由正弦定理可得:=,∴tanB=,∵0<B <π, ∴B=;(2)由余弦定理可得b 2=a 2+c 2﹣2accosB ,即a 2+c 2﹣ac=4,又b=2,△ABC 的周长为2+2, ∴a+c+b=2+2, 即a+c=2, ∴ac=,∴S △ABC =acsinB=××=.【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周长、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0.(1)B=.4π(2)21+ 【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为求角,可利用题中的条件B c C b a sin cos +=,可运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 再联系两角和差公式,可求出角B 。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专题试题及答案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专题试题及答案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专题试题及答案1.在△ABC 中,若sin 2A +sin 2B <sin 2C ,则△ABC 的形状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2.在△ABC 中,已知b =40,c =20,C =60°,则此三角形的解的情况是( ) A .有一解 B .有两解 C .无解 D .有解但解的个数不确定3.已知△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ɑ,b ,c ,若ɑ2=b 2+c 2-bc ,bc =4,则△ABC 的面积为( ) A.12 B .1 C.3 D .24.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ɑ,b ,c ,且bsin A =3ɑcos B .则B =( ) A.π6 B.π4 C.π3 D.π25.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若3a =2b ,则2sin 2B -sin 2Asin 2A的值为( )A .-19B .13C .1D .726.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且满足c sin A =3a cos C ,则sin A +sin B 的最大值是( )A .1B . 2C . 3D .37.在△ABC 中,若A=,B=,BC=3,则AC=( )A. B. C.2D.48.在△ABC 中,若a 2+b 2<c 2,则△ABC 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9.已知△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且=,则B= ( ) A.B. C. D.10.在△ABC 中,角A,B,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若C=120°,c=a,则 ( )A.a>bB.a<bC.a=bD.a 与b 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11.在△ABC 中,已知AB →·AC →=tan A ,当A =π6时,△ABC =的面积为________.12.若△ABC 的内角满足sin A +2sin B =2sin C ,则cos C 的最小值是________.13.△ABC 中,点D 是BC 上的点,AD 平分∠BAC,BD=2DC. (1)求.(2)若∠BAC=60°,求B.14.在△ABC 中,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且bcosC=3acosB-ccosB. (1)求cosB 的值. (2)若·=2,且b=2,求a 和c 的值.15.如图,在△ABC 中,点P 在BC 边上,∠PAC =60°,PC =2,AP +AC =4.(1)求∠ACP ;(2)若△APB 的面积是332,求sin ∠BAP .16.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ɑ,b ,c ,且b 2=ɑc =ɑ2-c 2+bc. (1)求bsin Bc的值; (2)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专题试题及答案1.在△ABC 中,若sin 2A +sin 2B <sin 2C ,则△ABC 的形状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答案:C2.在△ABC 中,已知b =40,c =20,C =60°,则此三角形的解的情况是( ) A .有一解 B .有两解 C .无解 D .有解但解的个数不确定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b sin B =csin C,∴sin B =bsin Cc=40×3220=3>1.∴角B 不存在,即满足条件的三角形不存在. 答案:C3.已知△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ɑ,b ,c ,若ɑ2=b 2+c 2-bc ,bc =4,则△ABC 的面积为( ) A.12B .1 C. 3 D .2 解析:∵ɑ2=b 2+c 2-bc ,∴cos A =12,∴A =π3,又bc =4,∴△ABC 的面积为12bcsin A =3,故选C.答案:C4.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ɑ,b ,c ,且bsin A =3ɑcos B .则B =( ) A.π6 B.π4 C.π3 D.π2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正弦定理, 得sin Bsin A =3sin Acos B. 因为sin A ≠0,所以sin B =3cos B , 即sin B cos B =tan B =3,所以B =π3. 答案:C5.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若3a =2b ,则2sin 2B -sin 2A sin 2A的值为( )A .-19B .13C .1D .72解析:由正弦定理可得2sin 2B -sin 2A sin 2A =2⎝ ⎛⎭⎪⎫sinB sin A 2-1=2⎝ ⎛⎭⎪⎫b a 2-1,因为3a =2b ,所以b a =32,所以2sin 2B -sin 2A sin 2A =2×⎝ ⎛⎭⎪⎫322-1=72。

(完整版)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练习题

(完整版)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练习题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1. 在∆ABC 中,a b B ===︒232245,,,则A 为( )A B C D ....60120603015030︒︒︒︒︒︒或或2. 在∆AB C A a B bB 中,若,则sin cos =∠=( ) A BCD ....30456090︒︒︒︒3. 在∆ABC 中,a b c bc 222=++,则A 等于( )A B C D ....604512030︒︒︒︒4. 在∆ABC 中,||||()()AB BC AB BC AB BC →=→=→+→⋅→+→=+12523,,,则边||AC →等于( ) A B C D ....5523523523--+5. 以4、5、6为边长的三角形一定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锐角或钝角三角形6. 在∆ABC 中,b A a B cos cos =,则三角形为( )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7. 在∆ABC 中,cos cos sin sin A B A B >,则∆ABC 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正三角形8. 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3,它们夹角的余弦是方程57602x x --=的根,则三角形的另一边长为( )A. 52B. 213C. 16D. 4二. 填空题:9. 在∆ABC 中,a b A B +==︒=︒126045,,,则a =_______,b =________10. 在∆ABC 中,化简b C c B cos cos +=___________11. 在∆ABC 中,已知sin :sin :sin ::A B C =654,则cosA =___________12. 在∆ABC 中,A 、B 均为锐角,且cos sin A B >,则∆ABC 是_________三. 解答题:13. 已知在∆ABC 中,∠=︒==A a c 4526,,,解此三角形。

(完整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综合应用典型例题

(完整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综合应用典型例题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综合应用例1.设锐角三角形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2sin a b A =. (Ⅰ)求B 的大小;(Ⅱ)求cos sin A C +的取值范围. 解:(Ⅰ)由2sin a b A =,根据正弦定理得sin 2sin sin A B A =,所以1sin 2B =, 由ABC △为锐角三角形得π6B =. (Ⅱ)cos sin cos sin A C A A π⎛⎫+=+π-- ⎪6⎝⎭cos sin 6A A π⎛⎫=++ ⎪⎝⎭1cos cos 2A A A =++3A π⎛⎫=+ ⎪⎝⎭. 由ABC △为锐角三角形知,22A B ππ->-,2263B ππππ-=-=. 2336A πππ<+<,所以1sin 23A π⎛⎫+< ⎪⎝⎭. 3A π⎛⎫<+< ⎪⎝⎭所以,cos sin A C +的取值范围为322⎛⎫⎪ ⎪⎝⎭,.例2.已知ABC △1,且sin sin A B C +=.(I )求边AB 的长; (II )若ABC △的面积为1sin 6C ,求角C 的度数.解:(I )由题意及正弦定理,得1AB BC AC ++=, BC AC +=,两式相减,得1AB =.(II )由ABC △的面积11sin sin 26BC AC C C =,得13BC AC =,由余弦定理,得222cos 2AC BC AB C AC BC +-= 22()2122AC BC AC BC AB AC BC +--==, 所以60C =.例3.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向量m =(1,3-),n =(cos A ,sin A ).若m ⊥n ,且a cos B +b cos A =c sin C ,则角B = 6π.例4.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 =60,c =3b.求ac的值;解: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a b c b A =+-=2221117()2,3329c c c c c +-= 故3a c =例5.在△ABC 中,三个角,,A B C 的对边边长分别为3,4,6a b c ===,则cos cos cos bc A ca B ab C ++的值为 . 612例6.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C a A c b cos cos 3=-,则=A cos _________________.3例7.(2009年广东卷文)已知ABC ∆中,C B A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c ==75A ∠=,则b =【解析】0000000sin sin 75sin(3045)sin 30cos 45sin 45cos30A ==+=+=由62a c ==+可知,075C ∠=,所以030B ∠=,1sin 2B =由正弦定理得sin 2sin a b B A =⋅=, 例8.(2009湖南卷文)在锐角ABC ∆中,1,2,BC B A ==则cos ACA的值等于 2 ,AC 的取值范围为 (2,3) .解: 设,2.A B θθ∠=⇒=由正弦定理得,1 2.sin 2sin 2cos cos AC BC AC ACθθθθ=∴=⇒=由锐角ABC ∆得0290045θθ<<⇒<<,又01803903060θθ<-<⇒<<,故233045cos 22θθ<<⇒<<, 2cos (2,3).AC θ∴=∈例9.(2009全国卷Ⅰ理)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长分别为a 、b 、c ,已知222a c b -=,且sin cos 3cos sin ,A C A C = 求b解法一:在ABC ∆中sin cos 3cos sin ,A C A C =则由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有:2222223,22a b c b c a a c ab bc+-+-=化简并整理得:2222()a c b -=.又由已知222a c b -=24b b ∴=.解得40(b b ==或舍).解法二:由余弦定理得: 2222cos a c b bc A -=-.又222a c b -=,0b ≠。

(完整版)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典型例题(最新整理)

(完整版)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典型例题(最新整理)

【答案】根据余弦定理可得:
cos A b2 c2 a2 8 8 4 3 4 3
2bc
22 2 6 2 2
∵ 0 A 180 , ∴ A 30 ;
∴由正弦定理得: sin C c sin A
6 2 sin 30
6 2
.
a
2
4
【变式 2】在 ABC 中,已知 B 750 , C 600 , c 5 ,求 a 、 A .
【答案】 A 1800 (B C) 1800 (750 600 ) 450 ,
根据正弦定理
a
5
,∴ a 5
6
.
sin 45o sin 60o
3
【变式 3】在 ABC 中,已知 sin A : sin B : sin C 1: 2 : 3 ,求 a : b : c 【答案】根据正弦定理 a b c ,得 a : b : c sin A : sin B : sin C 1: 2 : 3 .
【答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C 1800 (A B) 1800 (32.00 81.80) 66.20 ;
根据正弦定理,
b
asin B sin A
42.9sin81.80 sin32.00
80.1(cm)

根据正弦定理,
c
asinC sin A
42.9sin 66.20 sin32.00
74.1(cm).
sin A sin B sin C
例 2.在 ABC中,b 3, B 60, c 1,求: a 和 A , C .
思路点拨: 先将已知条件表示在示意图形上(如图),可以确定先用正弦定理求出角 C ,然后用三角形 内角和求出角 A ,最后用正弦定理求出边 a .

完整版)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练习题

完整版)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练习题

完整版)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练习题1.已知三角形ABC中,a=4,b=43,A=30°,求角B的大小。

解:根据正弦定理,有XXX,即sinB=43/4×sin30°=21.5/4.由此可知B的大小为30°或150°,故选B。

2.已知锐角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3,BC=4,CA=3,求角C的大小。

解:根据面积公式,有33=1/2×4×3×sinC,即sinC=22/3.由此可知C的大小为arcsin(22/3)≈75°,故选A。

3.已知三角形ABC中,a,b,c分别是角A,B,C所对的边,且(2a+c)cosB+bcosC=0,求角B的大小。

解:根据余弦定理,有c^2=a^2+b^2-2abcosC,即cosC=(a^2+b^2-c^2)/(2ab)。

代入已知式中,得(2a+c)cosB-b(a^2+b^2-c^2)/(2ab)=0,化简得(4a^2+2ac-b^2)cosB=2abc。

由此可知cosB=(2abc)/(4a^2+2ac-b^2)。

代入cosine double angle formula,得cos2B=(4a^2b^2c^2)/(4a^2b^2+2a^2c^2-2ab^3+2abc^2-2b^2c^2-b^4)。

由于cos2B≤1,可列出不等式4a^2b^2+2a^2c^2-2ab^3+2abc^2-2b^2c^2-b^4≥4a^2b^2c^2,即b^4-2ab^3+(2ac-2c^2-4a^2)b+6a^2c^2-5a^2b^2≤0.考虑b的取值,当b=0时,不等式显然成立;当b>0时,由于a,b,c均为正数,不等式两边同除以b^4后,得到一个关于x=ac/b^2的一元二次不等式6x^2-5x-2≤0.解得x∈[2/3,1],即ac/b^2∈[2/3,1]。

由此可知cosB的取值范围为[1/2,√3/2],故角B的大小为arccos(1/2)≈60°或arccos(√3/2)≈30°,故选B。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练习题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练习题

第七节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知识回顾】【课前演练】1. 在△ABC 中, 若∠A =60°, ∠B =45°, BC =3 , 则AC =( ) A. 4 B. 2 C.D.2.(余弦定理)在△ABC 中, a = , b =1, c =2, 则A 等于( ) A. 30°B. 45°C. 60°D. 75°[例1](2012·浙江高考)在△ABC中, 内角A, B, C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bsin A=acos B.(1)求角B的大小;(2)若b=3, sin C=2sin A, 求a, c的值.变式训练一:△ABC的三个内角A, B, C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sin Asin B+bcos2A= a.(1)求b a;(2)若c2=b2+a2, 求B.[例2]在△ABC中a, b, c分别为内角A, B, C的对边, 且2asi.A=(2b+c)si.B+(2c+b)si.C.求A的大小;【变式训练二】: 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 B, C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向量m=(4, -1), n=, 且m·n=.(1)求角A的大小;(2)若b+c=2a=2 , 试判断△ABC的形状.[例3](2012·新课标全国卷)已知a, b, c分别为△ABC三个内角A, B, C的对边, acos C +asin C-b-c=0.(1)求A;(2)若a=2, △ABC的面积为, 求b, c.【变式训练三】: . (2012·江西重点中学联考)在△ABC中, cos 2A=cos2A-cos A.(1)求角A的大小;(2)若a=3, sin B=2sin C, 求S△ABC.1. 在△ABC中, a, b, c分别是角A, B, C所对的边. 若A=, b=1, △ABC的面积为, 则a的值为() A. 1 B. 2 C. D.2.在△ABC中, 角A, B, C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2 , c=2 , 1+=, 则C =()A. 30°B. 45°C. 45°或135°D. 60°3.在△ABC中, 角A, B, C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若a2+b2=2c2, 则cos C的最小值为()A. B. C. D. -4.在△ABC中, 若sin2 A+sin2B<sin2C, 则△ABC的形状是()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5. 在△ABC中, 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b=2asin B, 则角A的大小为6. 在△ABC中, 若a=3, b=, A=, 则C的大小为________.7. 在△ABC中, 若a=2, b+c=7, cos B=-, 则b=________.8.△ABC的内角A, B, C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sin A+csin C-asin C=bsin B.(1)求B;(2)若A=75°, b=2, 求a, c.9. 在锐角三角形ABC中, a, b, c分别为内角A, B, C所对的边, 且满足a-2bsin A=0.(1)求角B的大小;(2)若a+c=5, 且a>c, b=, 求·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大开本、3+x 期数2339
年级高一编稿老师梁文莉审稿教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5.9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目标:使学生理解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证明和推导过程,初步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

并会利用计算器解决解斜三角形的计算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化归思想,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类比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重点、难点:
重点: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推导及运用。

难点:
(1)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
(2)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

[学法指导]
学习本节知识时可采用向量法、等积法(面积相等)等不同方法来推导正弦定理,以加深对定理的理解和记忆,由于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此时三角形可能出现两解、一解、无解三种情况,因此解此类三角形时,要注意讨论。

深刻领会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及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用向量法推导余弦定理的关键。

注意余弦定理的每一个等式中都包含四个不同的量,它们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和一个角,知道其中的三个量,便可求得第四个量。

当有一个角为90°时,即为勾股定理。

因此,勾股定理可看作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斜三角形和判定三角形类型的重要工具,其主要作用是将已知条件中的边、角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或边的关系。

一般地,利用公式a=2RsinA,b=2RsinB,c=2RsinC(R 为ΔABC外接圆半径),可将边转化为角的三角函数关系,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进行化简,其中往往用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C=π。

可将有关三角形中的角的余弦转化为边的关系,然后充分利用代数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的余弦值为负值,该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的余弦值为零,便是直角三角形;三个角的余弦值都为正值,便是锐角三角形。

【例题分析】
例1.
分析: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可用正弦定理先求出c边的对角C,再用内角和定理求出角A,然后用正弦定理求出边a。

至于三角形的形状,用角或边均可判断。

解:
由边(角)的关系易知
说明:
(1)三角形的形状既可按角分类,又可按边分类,因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既可依角判断,又可依边判断。

(2)正弦定理实际上包含三个等式:
每一个等式都表示了三角形两个角和它们的对边的关系,因此,正弦定理可以用来解决两类解三角形的问题: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此时三角形的形状是确定的,故有唯一解);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此时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的形状,故要注意解的情况)。

例2.
分析:先利用正弦定理及A=2C可用a、c的代数式表示cosC,再利用余弦定理用a、c的代数式表示cosC,即可建立a、c的等量关系式,又a+c=8,解方程组即得a、c。

解:
说明:合理利用正、余弦定理及角的关系,寻求边的恒等关系,运用方程的思想是处理此类问题
的关键。

例3. 根据下列所给条件,判断ΔABC的形状。

分析:将所给等式中的角换算成边或将边全部转化为角进行判断。

解:(1)方法一:
方法二:
(2)方法一:
方法二:
(3)方法一:
方法二:
说明:
(1)已知某条件,要判断三角形形状,一般将条件转换成只含边或只含角的式子。

(2)由于三角形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比相等,故可设比值为一个值k,这时可使解题过程简化。

实际上,这一比值为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2R,即
故正弦定理的形式也可写为:
它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可使解题过程简单化。

例4. 已知圆O的半径为R,它的内接三角形ABC中,
分析:观察已知等式的结构特征可知,先用正弦定理将角转化为边,再用余弦定理求cosC,得出角C后,利用正弦定理,将面积S表示为某角的三角函数形式,再求最值。

解:
说明:
熟记这些结论,可以快速解题。

(2)斜三角形的面积常采用下面公式计算: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在中,,则A为()
2. 在()
3. 在中,,则A等于()
4. 在中,,则边等于()
5. 以4、5、6为边长的三角形一定是()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锐角或钝角三角形
6. 在中,,则三角形为()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7. 在中,,则是()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正三角形
8. 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3,它们夹角的余弦是方程的根,则三角形的另一边长为()
A. 52
B.
C. 16
D. 4
二. 填空题:
9. 在中,,则_______,________
10. 在中,化简___________
11. 在中,已知,则___________
12. 在中,A、B均为锐角,且,则是_________
三. 解答题:
13. 已知在中,,解此三角形。

14. 在四边形ABCD中,四个角A、B、C、D的度数的比为3:7:4:10,求AB的长。

15. 已知的外接圆半径是,且满足条件。

(1)求角C。

(2)求面积的最大值。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A
提示:
2. B
提示:由题意及正弦定理可得
3. C
提示:由余弦定理及已知可得
4. D
提示:
5. A
提示:长为6的边所对角最大,设它为

6. C
提示:由余弦定理可将原等式化为
7. C
提示:原不等式可变形为
8. B
提示:由题意得或2(舍去)
二. 填空题:
9.
提示:

10. a
提示:利用余弦定理,得原式
11.
提示:由正弦定理得
设1份为k,则
再由余弦定理得
12. 钝角三角形
提示:由得
A、B均为锐角,
而在上是增函数

三. 解答题:
13. 解:由正弦定理得:
当时,
14. 解:设四个角A、B、C、D的度数分别为3x、7x、4x、10x
则有
解得
连BD,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是以D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15. 解:(1)

由正弦定理知

由余弦定理得
(2)
当A=B时,S有最大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