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储藏与加工教学大纲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教学大纲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是生产和销售之间一个重要环节。
大部农产品必须加工处理后才可利用,且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可将原料生产转化为商品生产,使农产品增值,提高经济效益。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种植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产品贮藏加工的实用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学会主要农产品的贮藏与加工方法,掌握本地农产品适用的农产品的贮藏加工技术,能够独立从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的生产,为振兴农村经济服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粮、油、果、蔬、饲料等农产品的品质理化特性、贮藏加工原理、方式等
实用基础知识。
2、掌握适合当地的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并能独立进行操作。
3、初步具备开发利用当地农副产品资源,加工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绪论
教学内容
农产品贮藏加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作用和在经济中的地位。
农产品贮藏加工的现状与发展。
教学要求
1、了解学好本节课程的意义,明确学习目的。
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
果蔬产品贮藏保鲜技术教学大纲(1)

《农产品贮藏知识》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名称:农产品贮藏知识适用专业:农村经济管理先修课程:无教材:农产品贮藏知识开课单位:五重安成人教育学校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在了解果蔬产品储藏保鲜的基本知识、以及采后技术、储存保鲜的主要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些主要果品的储藏保鲜技术和主要蔬菜的储藏保鲜技术。
2、能够运用果蔬产品贮藏保鲜技术中所学到的基本原理和储藏保鲜技术,解决果蔬在贮藏、保鲜中出现的问题,以适应水果蔬菜生产的需要。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果蔬贮藏保鲜的基本原理,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流程,几种水果蔬菜的贮藏保鲜技术.教学难点:果蔬采后生理变化,水果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流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以讲授为主,部分配以多媒体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四、课程内容第一章采收后果实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一)果蔬产品中的化学成分与果蔬品质的关系1.化学成分与果蔬品质的关系2.果蔬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在贮运中的变化(二)采前因素对果蔬产品贮藏的影响1。
产品因素2。
环境因素3。
农业技术因素(三)采后生理生化变化对果蔬产品贮藏的影响1。
呼吸作用2.果蔬产品的成熟与衰老3.果蔬产品的低温伤害4。
果蔬产品的蒸发与结露5。
果蔬产品的休眠与生长(四)影响果蔬产品贮藏的因素1.内在因素2。
环境条件第二章果实贮藏方式(一)果蔬贮藏保鲜的基本方法1。
利用自然冷源贮藏2。
人工降温贮藏3。
气调贮藏(二)果蔬贮藏保鲜的管理措施1。
通风库的管理2。
机械冷藏库管理3.气调贮藏管理第三章几种主要果品的贮藏技术(一)苹果和梨的贮藏1.贮藏特性2.贮藏条件3.贮藏技术4。
贮藏期病害控制(二)柑桔的贮藏1。
贮藏特性2。
贮藏条件3。
贮藏技术4.贮藏期病害控制5.二氧化碳伤害和低氧伤害(三)葡萄的贮藏1。
贮藏特性2。
贮藏条件3。
贮藏技术4.贮藏期病害控制(四)板栗的贮藏1.贮藏特性2.贮藏条件3。
贮藏技术4.贮藏期病害控制(五)香蕉贮藏与催熟1.贮藏特性2.贮藏条件3.贮藏技术4。
《农产品储藏加工概论》教学大纲

《农产品储藏加工概论》教学大纲农产品储藏加工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农产品储藏加工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农产品的储存和加工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人才支持。
二、课程内容1.农产品储藏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农产品储藏加工的定义和范畴(2)农产品储藏加工的原则和目标(3)农产品储藏加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2.农产品储藏加工的技术方法(1)农产品的包装和标识(2)农产品的仓储管理(3)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控制(4)农产品的加工技术和工艺流程(5)农产品的储藏环境控制3.主要农产品的储藏加工技术和方法(1)粮食和油料的储藏加工(2)果蔬和水产品的储藏加工(3)肉禽和蛋品的储藏加工(4)牛奶和乳制品的储藏加工(5)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储藏加工4.农产品储藏加工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1)冷链物流技术在农产品储藏加工中的应用(2)真空包装和保鲜技术在农产品储藏加工中的应用(3)气调储存和气调包装技术在农产品储藏加工中的应用(4)微生物和酶制剂在农产品储藏加工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和讨论等形式。
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评定:参与课堂讨论、实验操作和小组报告等,占总成绩的30%。
2.期中考试:理论知识的考查,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的考查,占总成绩的40%。
五、教学资料1.主要教材:《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学》2.辅助教材:《农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食品储运与保鲜》3.参考资料:相关学术论文和专业杂志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为64学时,具体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第1-4周:农产品储藏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第5-8周:农产品储藏加工的技术方法3.第9-12周:主要农产品的储藏加工技术和方法4.第13-16周:农产品储藏加工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5.第17-18周:复习和期末考试以上为《农产品储藏加工概论》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和安排,旨在培养学生对农产品储藏加工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果蔬贮藏加工教案

果蔬贮藏加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果蔬贮藏加工的基本知识。
2. 使学生掌握果蔬的保鲜方法及食品加工的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果蔬的分类及营养成分2. 果蔬的采收与预处理3. 果蔬的保鲜方法低温保鲜气调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鲜4. 果蔬的加工方法切片腌制烘干果汁5. 果蔬加工产品的包装与储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果蔬的保鲜方法及加工技巧。
2. 教学难点:低温保鲜、气调保鲜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果蔬贮藏加工》2. 教学PPT3. 实物或图片:各种果蔬、加工设备、保鲜膜等4. 实验材料:果蔬、保鲜袋、冰箱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各种果蔬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果蔬如何保持新鲜,如何进行加工?2. 讲解新课介绍果蔬的分类及营养成分,讲解采收与预处理的方法。
接着讲解果蔬的保鲜方法,包括低温保鲜、气调保鲜、化学保鲜和生物保鲜,并通过PPT展示相关原理和操作步骤。
介绍果蔬的加工方法,如切片、腌制、烘干和果汁等,并通过PPT展示相关图片和操作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实践果蔬的保鲜和加工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
布置课后作业:调查市场上常见的果蔬保鲜方法,分析其优缺点。
5.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本教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学生能理解并描述果蔬的分类及营养成分。
学生能解释不同的果蔬保鲜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能够展示果蔬加工的基本技巧和安全操作。
2.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和课后作业的质量。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时的表现。
七、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程度和操作技能的提升。
果蔬贮藏加工教案2

潍坊科技学院教案课程名称:果蔬贮藏加工授课人:注:教师每次课都要写一份教案,放在该次课讲稿前面。
复习提问:果蔬加工你知道有哪些?导入新课: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各种水果和干果及蔬菜,你是怎样贮藏的呢?你见过哪些果蔬加工产品?绪论三、果蔬贮藏加工的内容果蔬贮藏加工是食品类、园艺类专业必修的课程。
全书包括果蔬贮运基础知识、果蔬商品化处理、果蔬贮藏质量控制方式、常见果蔬贮藏技术、果蔬加工基础知识、常见果蔬加工技术、国内外果蔬贮藏加工新技术等内容。
实验实训主要包括果蔬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酸量、果蔬加工实例等多项内容。
全书构思创新,图文并茂,直观易懂,突出实践,便于操作。
果蔬贮藏加工技术采用流程图的形式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同时针对每一个品种贮藏加工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绪论第一章果蔬贮藏保鲜的基础知识第一节果蔬采前因素对采后保鲜的影响第二节果蔬在保鲜期间的生理变化第二章果蔬的商品化处理第一节果蔬的采收与分级第二节果蔬的包装第三节果蔬的采后处理第三章果蔬贮藏保鲜的几种技术第一节简易贮藏保鲜第二节通风库贮藏保鲜第三节机械制冷保鲜第四节气调贮藏保鲜第五节其他贮藏保鲜技术第四章几种主要果蔬的贮藏保鲜第一节仁果类第二节浆果类第三节核果类第四节热带及亚热带水果类第五节叶菜类第六节地下茎菜类第七节果菜类第八节其他蔬菜第五章果蔬加工的基础知识第一节果蔬加工概论第二节果蔬加工用水第三节果蔬加工厂的建立第六章果蔬的罐藏第一节果蔬罐藏原理第二节果蔬罐藏原料第三节罐藏容器第四节果蔬罐藏工艺第五节罐藏果蔬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止措施第六节果蔬罐藏加工实例第七章果蔬干制第一节果蔬干制原理第二节果蔬干制工艺第三节干燥方法第四节果蔬干制实例第八章果蔬糖制第一节糖制品的分类第二节糖制原理第三节果蔬糖制工艺第四节几种糖制品的加工工艺第九章果蔬汁制造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果蔬汁的生产工艺第三节果蔬汁生产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止措施第四节几种果蔬汁的加工工艺第十章果蔬酿造第一节果酒酿造第二节果醋酿造第十一章果蔬的腌制第一节腌制品的分类第二节果蔬腌制原理第三节果蔬腌制工艺第四节几种蔬菜的腌制实例第十二章果蔬速冻第一节速冻原理第二节果蔬速冻工艺第三节几种果蔬的速冻实例课堂小结:强化记忆,反复说明,充分运用讨论法,激发学员积极性,共同果蔬加工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果蔬贮藏与加工》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果蔬贮藏与加工》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建议学时】72学时1.前言1.1课程性质《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是一门专业方向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采集、加工养护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从事果蔬贮藏、加工技术生产和经营管理、保存等岗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并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胜任果蔬贮藏和加工以及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和安全加工贮藏等工作。
1.2设计思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逆向设计课程模式。
以企业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构建“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理念的课程模块。
在实践教学中以“产教结合”为切入点,以“工学交替”为主线,将自主策划、任务分解、“教、学、做”有机结合,加强技能培养。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果蔬贮藏与加工;(2)掌握果蔬贮藏加工知识和设备;(3)掌握设施果蔬贮藏与加工养护知识;(4)掌握果蔬贮藏与加工应用基本知识。
2.2能力目标能胜任果蔬贮藏与加工生产设施应用技术岗位,并能结合当地果蔬贮藏与加工生产的实际情况,会解决生产上遇到的常见问题。
2.3素质目标(1)具有从事果蔬贮藏与加工产业所需要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2)热爱“三农”、有为地方果蔬贮藏与加工产业发展奋斗的决心;(3)具有法制观念和依法进行农业安全生产的意识;(4)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能够适应不同的农业生产环境和条件。
3.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实用性。
(2)应将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典型的教学活动,按工作任务的需要,结合培养职业技能组织教材内容,活动设计要具体、可操作。
通过活动设计,根据理论“必需、够用”原则,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践实操内容,强调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果蔬贮藏与加工教(学)案

《果蔬贮藏保鲜与加工》教案课程名称果蔬贮藏保鲜与加工授课教师樊海燕授课班级 2011春农产品加工院系农林畜牧系绪论、第一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了解国内外果蔬贮运保鲜的概况,了解果蔬生产的几个特点,要求学生掌握采前因素的种类及其与果蔬质量的相互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对自身周围农产品贮藏的观察,总结常见不同果蔬的贮藏保鲜技术,能够正确的分析采前种种因素对果蔬贮藏的影响3.情感、态度:通过讲述现阶段新疆对果蔬贮藏保鲜这一科研领域的重视,此方面技术人才短缺的情况,激发学生对这门专业课的求知欲,产生兴趣,主动了解果蔬贮藏与加工的技术,为自身将来的就业做好理论知识准备。
[学法指导]1.学生学法:学习过程中,要记忆相关概念,多联系实际情况记忆,总结归纳所学知识。
2.教师教法:采用多媒体播放,提问,归纳总结。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让学生了解果蔬采后损耗的严重性(二)根据资料让学生了解果蔬贮运保鲜这门课的重要性(三)果蔬生产同其它产品不同的特点,具有季节性、地域性、新鲜易腐等特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阐述果蔬生产的特点及对目前所知道果蔬贮运方面的的情况,再通过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有效信息量大和图文并茂的特点,采取先看图像、录像资料、图表、照片等,然后让学生分析果蔬贮运保鲜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果蔬生产的特点,再由教师归纳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教学学时] 4学时[教学准备]思考题,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及步骤][教学过程]提问,学生自己对这门课的了解我们通过讨新疆果蔬贮藏加工中的好多优点与不足,那我们今天能否想到解决这些不足的方法呢?我们要将一个大问题细分才能找准正确的入口。
第一讲:果蔬采前因素对采后保鲜的影响(2课时)向学生讲述果蔬贮运不只是采后的事,也关系到采前。
一、遗传因素1、种类和品种2、果蔬器官的组织结构和理化特性二、生态因素温度气温差异会使果蔬产品特性发生变化,果蔬生长期的平均温度,采收前4~6周的气温和昼夜温差与果蔬的品质、耐贮性密切相关。
果蔬贮藏加工学-第一章 果蔬的组织特性、化学成分和质量评价

第一章果蔬的组织特性、化学成分和质量评价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1.了解果蔬的分类、果蔬成分的种类及果蔬质量标准的构成.2.掌握果蔬的组织特性与贮藏加工的关系,果蔬质量标准分级和质量评价体系.3.重点学习果蔬贮藏加工对成分的作用和果蔬的质量评价的方法.教学方法课堂教授教学内容提要和时间分配将第一章进行一下调整,增加了两节的内容,准备用6学时讲完。
将课本上第一章第一节和第三节调整到第二章进行讲解。
第一节果蔬的组织特性(90分钟)第二节果蔬的化学成分(90分钟)第三节果蔬的质量控制(9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为学习果蔬贮藏加工对成分的作用和果蔬的质量评价的方法.教学难点为果蔬的化学成分与果蔬贮藏加工的关系。
回忆内容我们先复习绪论部分的内容,看同学们上课笔记记的怎么样?首先,我们回忆一下。
什么是果品?是指水果和干果的总称。
水果是指可食用的、含水量较多的,具有一定甜味和特殊香味的植物果实.什么是蔬菜?是指可食用的、含水量较多的、常用作烹饪的植物器官。
什么是果蔬贮藏?将新鲜的果蔬放在一个适宜的条件下,使其生理活动缓慢,并保持其新鲜度和脆性,这个过程叫做果蔬贮藏什么是果蔬加工?以新鲜的果蔬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处理,消灭或抑制果蔬中存在的有害微生物,保持或改进果蔬的食用品质,制成不同于新鲜果蔬产品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果蔬加工。
接下来,我们回忆一下,我国果蔬贮藏存在问题有哪些?一共六点:以传统的贮藏保鲜技术为主;果蔬贮藏能力不足;尚未建成适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果蔬流通链;采后商品化处理意识淡薄;标准少且不完善;新技术研究投入不足。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说明同学们课上都记好笔记了.这节课学习一下,第一章,果蔬的组织特性、化学成分和质量评价中的第一节内容:果蔬的组织特性。
教材未涉及到,也希望同学们记好笔记。
为什么增加这节内容呢?我们学的这门课程,是果蔬贮藏加工学。
通过绪论的介绍,我们知道果蔬是这门课程主要的研究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蔬贮藏与加工学》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The Storage and Processing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课程代码:0814013030总学时数:48其中讲课学时:48实验学时:总学分数: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果蔬贮藏与加工学是研究果品和蔬菜采收后的商品化处理、贮藏方式和运输,研究果品和蔬菜的加工保藏原理、加工方法以及综合利用开发的一种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果品和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的目的和方法,掌握贮藏、运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技术,了解果品和蔬菜的化学组成及其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学习果品和蔬菜采后成熟、衰老的机理;掌握果品和蔬菜的加工基本原理、加工工艺和加工技术;果品和蔬菜的品质在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机理;不但学习传统的贮藏加工技术,而且也要学习果蔬贮藏加工的先进技术,为指导果蔬贮藏实践奠定基础,为开发果蔬的综合利用技术打好坚实的、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总的要求1、重点掌握果品和蔬菜采收后呼吸作用和成熟与衰老过程;果品和蔬菜的常温贮藏方式,冷藏技术和管理,气调贮藏原理和管理技术;冷链运输的必要性和基本依据。
重点掌握果品和蔬菜的加工保藏原理;果品和蔬菜的罐藏、干制、糖制、腌制、速冻的原理和加工工艺。
2、掌握果品和蔬菜采收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和过程;采后各种果品和蔬菜的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种类和防止措施;影响果品和蔬菜贮藏的内在因素和环境条件因素。
掌握鲜切果蔬加工技术和方法,果蔬中果胶、色素、香精油等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和方法。
3、了解几种果品的具体贮藏方式和技术,几种蔬菜的贮藏方法和管理技术。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1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园艺产品对人民生活的意义;掌握园艺产品的生产特性;了解园艺产品贮藏保鲜的意义。
教学重点:我国果蔬贮运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教学难点:果蔬的生产特性教学方法: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教学主要内容:1. 果蔬贮藏保鲜的意义; 2. 果蔬贮藏运输业的概况; 3. 我国果蔬贮运中存在的问题; 4. 我国果蔬产品贮运业发展趋势。
第一章果蔬的采后生理(5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果蔬采后生理的有关概念;掌握果蔬采后的成熟与衰老、乙烯与成熟衰老、呼吸、蒸腾、休眠等生理作用的基本理论;认识各种生理作用与果蔬贮运的关系。
教学重点:果蔬的呼吸作用、乙烯对果蔬成熟和衰老的作用及应用。
教学难点:呼吸的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
教学方法: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 果蔬的呼吸作用;2. 果蔬的成熟与衰老; 3. 果蔬的蒸腾作用; 4. 果蔬的休眠.第二章影响果蔬贮藏性的因素(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果蔬贮藏效果受产品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的生态条件、田间的农业技术措施等采前因素的制约; 掌握果蔬贮藏的采后因素, 认识果蔬贮藏保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教学重点:影响果蔬贮藏性的生态因素、农业技术因素。
教学难点:农业技术对果蔬贮藏性的影响。
教学方法: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 果蔬自身因素; 2. 果蔬采前因素; 3. 果蔬贮藏环境因素.第三章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果蔬产品成熟度的判别标准及采收方法;掌握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主要流程及其要点。
教学重点:采后商品化处理的内容,进行商品化处理的原因。
教学难点:商品化处理对果蔬贮藏寿命和品质的影响。
教学方法: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2. 果蔬的采收; 3. 果蔬的采后处理。
第四章果蔬的运输与冷链流通(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影响果蔬运输质量的环境因素,运输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了解运输方式和常用的运输工具,明确我国果蔬运输的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果蔬产品运输的环境条件、方式。
教学难点:运输条件对果蔬的危害。
教学方法: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 运输的基本要求; 2. 运输的环境条件; 3. 运输的方式和工具; 4. 运输的注意事项; 5. 冷链流通。
第五章果蔬的贮藏方式与管理(5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各种贮藏方式的特点及工程设施,重点掌握机械冷库、气调库、简易气调贮藏的原理及管理技术要点。
另外,对减压贮藏和辐射处理、电磁处理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果蔬的冷库贮藏、气调贮藏教学难点:机械冷库的制冷原理教学方法: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 常温贮藏; 2. 机械冷库贮藏; 3. 气调贮藏; 4. 减压贮藏; 5. 果蔬贮藏的辅助措施.第六章果蔬采后病害及其防治(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果蔬贮运期间侵染性病害病原菌侵染的规律、影响发病的因素及综合防治措施、生理性病害发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教学重点:果蔬病害的发生原因、因素、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病原菌的侵染规律。
教学方法: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 果蔬采后侵染性病害; 2. 果蔬采后生理性病害。
第七章贮藏各论(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主要果品和蔬菜的贮藏特性、商业贮藏的主要方式及贮藏技术要点,能够制定出果品贮藏运输的技术方案。
教学重点:几种果品和蔬菜的贮藏方式、管理技术要点。
教学难点:各种果品和蔬菜的贮藏特性。
教学方法: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 果品贮藏; 2. 蔬菜贮藏。
第八章果蔬加工保藏原理与预处理(5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果蔬原料的加工特性, 熟悉果蔬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加工的关系;了解食品败坏的原因, 掌握根据保藏原理划分的果蔬加工保藏的主要方法;熟悉果蔬加工原料预处理的基本工艺方法。
教学重点:果蔬化学成分与加工关系,果蔬加工原料的预处理。
教学难点:色素类物质的结构、特性。
教学方法: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果蔬品质与加工关系;2.果蔬的败坏及加工保藏技术;3.加工保藏对原料的要求及预处理。
第九章果蔬罐藏(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果蔬罐藏的基本原理和罐藏容器种类和特性; 掌握罐藏工艺, 罐头食品检验的内容和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罐藏的原理、影响罐头传热因素、罐头常见腐败变质特征、原因及控制方法,熟悉加工工艺和技术要点。
教学难点:罐头食品杀菌F值的计算。
教学方法: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罐藏原理; 2. 罐藏容器; 3. 果蔬罐藏工艺; 4. 罐头食品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
第十章果蔬干制(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果蔬干燥过程的特性, 干燥对果蔬组分的影响以及干制品的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
教学重点:掌握干制的基本原理、影响干制的因素、果蔬原料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重要的加工工艺、自然和人工干燥的方法技术。
教学难点:水分与微生物的关系, 干燥过程。
教学方法: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 干制的基本原理; 2. 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3. 果蔬干制的方法; 4. 干制品的包装、贮存与复水; 5. 果蔬的冷冻干燥。
第十一章果蔬糖制(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果蔬糖制加工中糖的有关特性, 掌握果蔬糖制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加工工艺, 了解国内外果蔬糖制的发展前景。
教学重点:掌握糖制保藏原理、糖的性质、果酱类和蜜饯类的加工工艺及操作要点、常见的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方法,了解糖制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教学难点:果胶的凝胶特性。
教学方法: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 果蔬糖制的基本原理; 2. 果蔬糖制工艺; 3. 糖制品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十二章蔬菜腌制(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蔬菜腌制品的主要种类和特点、腌制原理以及腌制对蔬菜质地和化学成分的影响,掌握发酵性腌制品和非发酵性腌制品的基本工艺。
教学重点:掌握腌制原理,酸菜、泡菜和酱菜的加工工艺和技术要点,腌制品常见的质量问题和控制方法,了解腌制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教学难点: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教学方法: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 蔬菜腌制品的分类; 2. 蔬菜腌制原理; 3. 腌制对蔬菜的影响; 4. 蔬菜腌制工艺。
第十三章果蔬速冻(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速冻原理, 理解果蔬在速冻和冻藏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控制. 掌握速冻工艺。
教学重点:掌握冷冻原理、速冻方法、基本工艺和操作要点、速冻对果蔬结构成分和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等的影响,明确速冻、冻藏、冷链及解冻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冰点及晶体的形成。
教学方法: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 速冻原理; 2. 速冻对果蔬的影响; 3. 果蔬速冻工艺。
第十四章其他果蔬制品(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鲜切果蔬的基本概念和产品特点; 掌握鲜切果蔬的加工方法; 熟悉果胶、色素、香精油等果蔬主要副产品的提取分离方法.教学重点:鲜切果蔬加工方法, 果胶的提取, 功能性物质的提取与分离.教学难点:功能性物质的提取与分离.教学方法: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主要内容:1. 鲜切果蔬加工; 2.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3. 果胶的提取与分离; 4. 香精油的提取与分离。
四、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的学业总成绩中期末笔试占70%,作业或中考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10%。
考试方式为闭卷。
五、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有机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等后续课程:软饮料工艺学、酿造工艺学等六、建议使用的教科书及参考书教科书:罗云波等.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贮藏篇、加工篇).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年4月参考书:[1]崔成东果蔬贮运学,东北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2]吴锦铸果蔬保鲜与加工,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3]张宝善果品加工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年编写人:张先 2007 年 6 月编写人:权伍荣2007 年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