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集体备课记录簿
01三年级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茶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向命运挑战〔初议稿〕教学目的:1、根本读懂课文,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获得伟大成就的事迹。
2、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播放?命运?交响曲。
〔编辑一分钟到两分钟,选择最震撼人心的局部。
〕听后交流:说说看,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答复,老师简单介绍?命运?以及贝多芬。
〔相机板书“命运〞〕〔对贝多芬,可作这样的介绍:对一个音乐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无法想象,没有了耳朵,音乐家还能怎么创作!作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25岁耳朵就不灵了,到60岁的时候,他的耳朵全聋了。
可是,他却不向命运低头,一直进展着他的音乐创作。
〕小结:?命运?,一首催人奋进的曲子,一首给人以力量的曲子,一首鼓励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曲子。
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像贝多芬一样的身残志坚、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
〔将课题板书完好?向命运挑战?。
〕指导学生读题目。
〔读出坚决,读出奋争,读出顽强。
〕2、相信课文主人公的事迹一定会使你更敬仰,更惊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努力做到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再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自主学习认真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提出的四个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你能试着在书中找到答案吗?把有关的要点标注在书上。
2.小组间合作讨论、交流。
3.探究学习集体汇报。
〔1〕谁愿意把课外搜集的资料介绍给在座的同学们?学生简介霍金资料。
〔2〕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①在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展汇报。
②仔细默读“霍金向命运挑战〞的段落。
谁能概括一下,霍金从哪几个方面向命运进展挑战?〔霍金向命运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
〕③分别请同学读〔4—6〕〔7〕自然段,考虑:这几段分别讲的是什么?〔4—6自然段〕霍金向命运挑战,他还活着;〔7〕霍金向命运挑战,不断创造。
三年级语文(上)集体备课记录

集体备课记载三年级语文学科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日期: 2015.8.30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缪毓宏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主题:教材目标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日期: 2015.9.3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缪毓宏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主题: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日期: 2015.9.17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缪毓宏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集体备课记录日期: 2015.9.24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缪毓宏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主题:第三单元教材研讨过程及主要内容一、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是根据思想内容选编课文的。
三篇课文,《蒲公英》、《三袋麦子》、《哪吒闹海》都是童话故事。
教育学生,遇事要自己独立思考;要敢于为群众除恶。
二、单元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理解文章的寓意,从文章中受到思想的熏陶。
4、学会复述课文。
5、作文时,能先观察书上的插图,有选择地描写景物,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教学设想:顾艳菁:8、《蒲公英》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主要讲的是有两颗蒲公英的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话,分别到沙漠和湖泊里去,结果都死了。
寓意,可以是多元的:种子只能在泥土里生长;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一定要听老人的话。
课文的语言很美,我觉得要抓好字、词、句的教学,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比较、角色扮演、重点圈议等手段,让学生明白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原因,从而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
在学生学完全文后,可以设计一个想象说话:“假如你是太阳公公,会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里和湖泊里的小种子?”“你自己想对这两颗小种子说点什么呢?”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对课文进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解读,尽展其独特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个性。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时间主题内容参加人员中心发言人发言记录一、单元整体分析1.认识12个生字,掌握34个生字和29个词语;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古诗和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3.研究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激发和培养研究古诗的兴趣。
中心发言人多彩的秋天主持人地点四楼会议室单元目标4.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5.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6.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积累好词佳句。
7.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8.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秋天是美丽的季候,秋天是丰收的季候;秋天给人们带来美的感触感染,秋天给人丰收的快乐。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
本组由四篇课文组成。
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单元教材分析课文。
课文从多角度描述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
课本处处弥漫着浓浓的秋意。
教学重点:1、用通俗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相识词句的意义。
单元重难点教学难点:1.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2.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我班绝大多半孩子能较主动地去进修,把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养成了比较好的研究惯,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研究态度不够端正,研究意学情份析识、进修气比较差。
新学期需要进一步加大管理教育力度,开展各种。
三年级备课记录表

第10课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件事情,运用上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语,并且按发展阶段分段
5
第14课
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在选取相关景物,有条理地写一段话地基础上,使用排比句。
6
第16课
品尝一种水果,写一段话,学会连续动作之间使用相关连词。
7
第19课
学会运用第一人称介绍某个物体,掌握第一人称的写法
集体备课记录表一
年级
三年级
时间
9.6
地点
办公室
主备人
解定晨
参加人员
张振清、王悦、钟娅
主要内容:
梳理整册内容,研究小习作的训练点,制定小习作计划。
附
小习作计划表
次数
上哪节课训练
小习作段话表达词语含义
2
第5课
学会围绕中心句,具体选取相关景物进行描写。
3
第6课
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某处景物,明确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
(完整)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docx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学科主备人年级备课地点时间参加人员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备课中心问2. 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能力。
题3.考虑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可以制作一些幻灯片,比较直观、形象。
一、创设情境:二、初读课文:三、再读课文,了解特点:过程描述四、复述特点五、拓展练习六、总结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了解讨论结果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能力。
一、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品格。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十分注意鼓励孩子质疑问难。
一个富有好奇心的提问能够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学到许多新东西,使课程体现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反思二、在教学 <太阳 >时, 让学生一方面要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另一方面要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 , 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三、不足之处:朗读指导和训练还可以再强化一些.俗话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应重视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 , 如对比读 , 男女声对读 , 小组合作朗读等形式 , 使学生在读中理解 , 读中领悟课文的说明方法 .《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初稿)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掌握词语。
2、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3、阅读课文,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媒体设计:考虑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制作一些幻灯片,比较直观、形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神话故事。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集体备课记录

集体备课记载三年级语文学科十河镇中心小学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日期:2017.8.30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王欢欢出席:现民、王影、艳、主题:教材目标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集体备课记录日期:2017.9.3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艳出席:王欢欢、先民、王影、主题: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体备课记录日期:2017.9.17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王影出席:王欢欢、现民、艳集体备课记录日期:2015.9.24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缪毓宏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主题:第三单元教材研讨过程及主要容一、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是根据思想容选编课文的。
三篇课文,《蒲公英》、《三袋麦子》、《哪吒闹海》都是童话故事。
教育学生,遇事要自己独立思考;要敢于为群众除恶。
二、单元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理解文章的寓意,从文章中受到思想的熏。
4、学会复述课文。
5、作文时,能先观察书上的插图,有选择地描写景物,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教学设想:顾艳菁:8、《蒲公英》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主要讲的是有两颗蒲公英的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话,分别到沙漠和湖泊里去,结果都死了。
寓意,可以是多元的:种子只能在泥土里生长;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一定要听老人的话。
课文的语言很美,我觉得要抓好字、词、句的教学,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比较、角色扮演、重点圈议等手段,让学生明白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原因,从而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
在学生学完全文后,可以设计一个想象说话:“假如你是太阳公公,会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里和湖泊里的小种子?”“你自己想对这两颗小种子说点什么呢?”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对课文进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解读,尽展其独特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个性。
方珏:9、《三袋麦子》课文也是一篇童话故事。
小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三年级集体备课

小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
录三年级集体备课
日期:2023年12月10日
参与人员:三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
主持人:XX老师
活动内容:
1. 回顾上学期教学情况:回顾上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下学期的教学做好准备。
2. 分享新教材:介绍新学期即将启用的语文教材,包括教材结构、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等。
3. 教学目标和重点安排:根据新教材的要求,确定新学期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制定教学计划。
4. 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游戏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5. 教学资源分享:分享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练习题等。
讨论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共享教学资源。
6. 评估方式与考核内容:讨论新学期的评估方式和考核内容,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我们明确了新学期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并制定了教学计划。
同时,我们也分享了教学资源,探讨了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评估方式和考核内容方面也做了充分的讨论和规划,力求提高教学质量。
本次活动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相信我们能够在新学期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4、师点评
六、总结
同学们的介绍;真是引人入胜.通过数字、事例、比较和生动的比喻;介绍了太阳的三个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受到了太阳无穷的力量.那么下面又在写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远
太阳 大 特点
热
师:你们还找到描写太阳其他特点的语句了吗?
生:(汇报描写太阳大的句子).
师: (点击出示相应句子)请女同学读读这段话.
生读.
师: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
生:……
师:把太阳和地球作比较有什么好处?(用人们熟知的地球与遥远的太阳相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太阳体积之大).
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更突出了太阳的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所说明的事物.(读第二自然段)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段是写太阳的什么特点吗? (热)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的.
生:“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用“火球’打比方;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写了出来.
师:看看这个自然段还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太阳热的特点?
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钢铁是坚硬的金属;碰到太阳表面六千度的温度;竟变成汽.这就把太阳很热;形象具体地告诉了我们.)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学科
年级
备课地点
主备人
时间
参加人员
备课中心问题
1.读懂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能力.
3.考虑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可以制作一些幻灯片;比较直观、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备课记载三年级语文学科十河镇中心小学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日期: 2017.8.30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王欢欢出席:李现民、王影、孙艳、主题:教材目标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集体备课记录日期: 2017.9.3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孙艳出席:王欢欢、李先民、王影、主题: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体备课记录日期: 2017.9.17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王影出席:王欢欢、李现民、孙艳集体备课记录日期: 2015.9.24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缪毓宏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主题:第三单元教材研讨过程及主要内容一、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是根据思想内容选编课文的。
三篇课文,《蒲公英》、《三袋麦子》、《哪吒闹海》都是童话故事。
教育学生,遇事要自己独立思考;要敢于为群众除恶。
二、单元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理解文章的寓意,从文章中受到思想的熏陶。
4、学会复述课文。
5、作文时,能先观察书上的插图,有选择地描写景物,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教学设想:顾艳菁:8、《蒲公英》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主要讲的是有两颗蒲公英的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话,分别到沙漠和湖泊里去,结果都死了。
寓意,可以是多元的:种子只能在泥土里生长;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一定要听老人的话。
课文的语言很美,我觉得要抓好字、词、句的教学,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比较、角色扮演、重点圈议等手段,让学生明白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原因,从而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
在学生学完全文后,可以设计一个想象说话:“假如你是太阳公公,会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里和湖泊里的小种子?”“你自己想对这两颗小种子说点什么呢?”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对课文进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解读,尽展其独特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个性。
方珏:9、《三袋麦子》课文也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小猪、小牛和小猴得到土地爷爷的礼物——一袋麦子后,各人有各人的处理方法,结果完全不同。
故事分为两段。
第一段:过年前,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礼物,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第二段:一年后,土地爷爷回访了他们。
土地爷爷夸赞小猴“真聪明!真能干!”寓意,应该是不能只顾眼前,要想到以后的生活。
小牛和小猴都是对的,但小猴做得更好。
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土地爷爷回访小猪、小牛和小猴时,所表达出来的态度。
这篇文章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述三个小动物不同处理方法的句子和土地爷爷对小动物们的不同态度的句子,进行比较,以突破难点。
一比: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以后,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么想的?(小猪只看到麦子的颜色“黄灿灿”,他想到了吃;小牛只看到麦子的颗粒很“饱满”,他想“保存起来慢慢吃”;小猴觉得这是“上等的麦种”,想到了“种”)二比: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小猪迅速做成食品“吃光”了;小牛把麦子好好地“保存”起来,“慢慢吃”,一年才吃了一半;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经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了大丰收)通过比较,不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清清楚楚,孰优孰劣也一目了然。
三比: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扣住“哈哈大笑”、“夸奖”、“兴奋”三个词,体会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一个比一个满意)比完之后,可以让学生演一演。
先小组内演练,再选几组好的上台表演。
这样既是对课文语言文字的重新整合、加工,又是有创意的运用表达。
当学完本课后,可让学生想一想假如现在土地爷爷真的从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麦子送给你,你该怎么处理呢?这时就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从而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创新能力。
唐艳:10、《哪吒闹海》这是一篇神话故事。
讲的是小哪吒带着两件法宝,跳进了大海。
用乾坤圈打死了“夜叉”,又用混天绫使三太子显出了原形。
从而征服了东海龙王,让人们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哪吒决心治服东海龙王父子,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第二段:一天,哪吒带着两件法宝,战胜了夜叉和龙王三太子。
第三段:东海龙王不敢胡作非为,人民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寓意是要申张正义,不畏强暴,为民除恶,但是又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
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可以紧紧抓住一个“闹”字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先让学生自由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哪吒为什么要闹海?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东海龙王父子的可恶,也体会到哪吒为民着想,敢于与邪恶作斗争的精神。
在此基础上,指名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可以用语气,也可以用手势来加强朗读表现力,但一定要让听的人感受到龙王父子的“恶”和小哪吒的“勇”。
通过朗读,学生不难感悟出“闹”的原因,最后让学生归纳说说哪吒闹海的原因,则是水到渠成。
通过朗读,学生已经了解到了“闹”的原因,可以又设置悬念;小哪吒又是怎样闹的呢?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圈画出关键词语,弄清各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小哪吒闹了几次?每次又是怎样闹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并由学生自己评说。
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描写哪吒机敏、果断的一系列词语要读出气势来。
这样安排,不但训练了学生口语交际,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感悟。
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体会“胡作非为”这个词语的意思,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弄清哪吒闹海是为了惩治恶人,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进一步感悟哪吒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最后练习复述课文,要求学生复述得有条理,尽量运用书上的原句。
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全面内化课文中规范语言,从而达到“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的要求。
课后可组织讲故事的比赛。
我建议还可以补充阅读一篇听了老人的话,取得成功的寓言故事,与前面两篇故事组成一个整体。
顾艳菁:习作3这次习作是指导学生简单地描写景物,具体地写一写动物。
书上有一幅景物图,画有天空、树林、小河,是黑白色的。
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观察插图,按照从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的顺序练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然后想象作画,补画小动物。
画后,让学生用几句话介绍自己所画的动物。
给画面填色,练习说话。
让学生明白仅写一下小动物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天上的云呀、地上的草呀、树呀、花儿呀简单地写一写。
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好词好句。
练习3学用字词句结合生活实践学习词和句。
(1)学会区别近义词,能用拆词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既要懂得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又要渗透词语的搭配。
(3)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
读读背背8个成语都是有动物构成的,有很强的趣味性。
可以先用拆词的方法,理解成语字面的意思,再理解内含的意思。
也可让学生寻找同类的成语。
《晨牧》题目的意思,也可用拆词法理解。
是怎样的早晨呢?“雾浓,似云烟。
”人前面的鸭子,都看不见。
是谁去放牧?一个农家的小孩。
他是怎么在早晨去放牧的?四、单元教学课时安排8、《蒲公英》2课时9、《三袋麦子》2课时10、《哪吒闹海》2课时习作3 2课时练习3 3课时集体备课记录日期: 2015.10.8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缪毓宏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主题:第四单元教材研讨过程及主要内容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方珏)本单元由《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和练习4组成。
《第八次》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
《卧薪尝胆》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一篇记叙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个科学故事。
《练习4》通过描写秋景的词串进行字词句的结合练习。
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二、单元教学目标(缪毓宏)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⒉学会本单元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建议”、如果……就……”、“果然”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5、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顾艳菁)1、学会本单元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屡败屡战,不懈斗争的精神。
懂得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3、对照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小作者在山坡上看见哪些景物,明白写好一处景物的要领:注意留心观察景物的特点,有动有静地写。
初步感知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会留心观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教学方法:(唐艳)情景教学法谈话法练习法朗读法故事法集体备课记录日期: 2015.10.22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缪毓宏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主题:学习文章《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三个要诀》集体备课记录日期: 2015.11.5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唐艳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主题:第五单元教材研讨集体备课记录日期: 2015.11.19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主持:方珏出席:缪毓宏、方珏、顾艳菁、唐艳、黄晓燕主题:第六单元教学研讨过程及主要内容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顾艳菁)本单元安排课文三课,习作一篇,练习一篇。
其中,《石头书》是以对话为主体,介绍岩石知识的一篇科普文章。
《小稻秧脱险记》《航天飞机》,一篇反映农业生产常识的童话故事,另一篇是科学小品文。
这两篇在写出法上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语言生动而有个性。
习作6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
练习6包含有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学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好毛笔字等五项内容。
二、教学要求(缪毓宏)1、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18个生字只读不写,熟记一些常用的多音字,能在具体的句子中准确地读准它的读音。
(这方面首先让学生整理,然后让他们分别在黑板上写出来,集全班同学的智慧,这样会掌握大量的多音字)2、理解词语的意思,继续练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能用有关词语造句。
3、能正确、流利朗读本单元的各篇课文。
4、在反复朗读中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6、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抓住事物的特点做具体介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