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 应收应付款表格
应收款项及账龄分析Excel图表模板

应收帐款明细及帐龄分析表
公司名称:
年
对方名称 期末余额
1年以内
金额 比例
一、外部单位及个人:
月日
帐龄
1-2年
2-3年
金额 比例 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比例
3年以上 金额
二、内部单位:
合计
说明:往来款项的帐龄分析仅针对集团外单位分析,对于集团内单位的往来款项不必进行帐龄分析,只填写明细余额即可。
单位:元 3年以上
比例
析,只填写明细余额即可。
应收应付账款明细表2

第5次
张三9 8.98745E+14 7,600.00
现金
李四9
33,000.00 23.03%
第3次
银付
10 2028/10/10
定金
1
张三10 8.98745E+14 7,800.00
现金
李四10 36,000.00 21.67%
第4次
现收
10 2028/10/11
首付款
2
张三11 8.98745E+14 7,400.00
现金
李四8
30,000.00 24.67%
第4次
现收
10 2028/10/12
首付款
3
张三12 8.98745E+14 7,600.00
现金
李四9
33,000.00 23.03%
第4次
银付
10 2028/10/13
定金
1
张三13 8.98745E+14 7,800.00
现金
李四10 36,000.00 21.67%
第2次
现收
7
2028/10/07
首付款
1
张三7 8.98745E+14 7,200.00
现金
李四7
27,000.00 26.67%
第3次
现收
8
2028/10/08
首付款
2
张三8 8.98745E+14 7,400.00
现金
李四8
30,000.00 24.67%
第3次
现收
9
2028/10/09
首付款
3
现金
李四4
18,000.00 36.67%
应收应付统计表 e cel电子表格实用工

合
计
客户名称
合
计
应收应付统计表
销售款
应收账款 尚欠款 欠款比例 账龄
欠款原因
统计期 间:
销售员
客户名称
购货款
应付账款 尚欠款 欠款比例 账龄
单位:元
欠款原因
采购员
编报 单位 名 称:
序号
合
计
客户名称
合
计
应收应付统计表
销售款
应收账款 尚欠款 欠款比例 账龄
欠款原因
统计期 间:
销售员
客户名称
购货款
应付账款 尚欠款 欠款比例 账龄
应收账款 尚欠款 欠款比例 账龄
欠款原因
统计期 间:
销售员
客户名称
购货款
应付账款 尚欠款 欠款比例 账龄
单位:元
欠款原因
采购员
编报 单位 名 称:
合
计
合
计
应收应付统计表
统计期 间:
单位:元
序号
客户名称
销售款
应收账款 尚欠款 欠款比例 账龄
欠款原因
销售员
客户名称
购货款
应付账款 尚欠款 欠款比例 账龄
欠款原因
采购员
编报 单位 名 称:
序号
合
计
客户名称
合
计
应收应付统计表
销售款
应收账款 尚欠款 欠款比例 账龄
欠款原因
统计期 间:
销售员
客户名称
购货款
应付账款 尚欠款 欠款比例 账龄
单位:元
欠款原因
采购员
编报 单位 名 称:
序号
合
计
客户名称
合
计
内账应收应付明细表模板

内账应收应付明细表模板
说明:
1."日期"列表示交易发生的日期。
2."客户/供应商名称"列表示交易对方的名称。
3."摘要"列简要描述了交易的内容。
4."借方金额"列表示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的增加金额。
5."贷方金额"列表示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的减少金额。
6."余额"列表示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的当前余额。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模板示例,实际的内账应收应付明细表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以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
客户应收应付管理明细表模板

客户应收应付管理明细表模板
客户应收应付管理明细表模板如下:
客户名称应收金额应收日期到期日期应付金额应付日期到期日期备注
:--: :--: :--: :--: :--: :--: :--: :--:
模板说明:
1. 客户名称:填写客户的名称。
2. 应收金额:填写该客户应支付给您的金额。
3. 应收日期:填写该客户应支付给您的日期。
4. 到期日期:填写该客户的支付到期日期。
5. 应付金额:填写您应该支付给该客户的金额。
6. 应付日期:填写您应该支付给该客户的日期。
7. 到期日期:填写您的支付到期日期。
8. 备注:填写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表格,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Excel制作--财务应收应付款到期示意表

Excel制作--财务应收应付款到期示意表Excel制作--财务应收应付款到期示意表第3章Excel 应收应付款表格第1节、到期示意表的提醒功能尽管非常用心,非常在意,你也不可能清楚记得每一件事。
但电脑还可以自动对重要的事情进行提示。
比如,到期应付款项,可以自动填充颜色来提醒财务人员,更方便查看。
就上面例子,按照给定日期,自动对将要到期的汇票项填充颜色以提醒使用者,更醒目更直接。
步骤01 调用上例工作表打开上例工作表,将文件另存为新文件,删除不用的F列,同时删除G5、G6单元格内容,并去掉G6的填充色。
步骤02 使用条件格式选中A2:E2单元格区域,点击“开始”→“样式”→“条件格式”→新建规则,填出“新建格式规则”对话框。
在“选择规则类型”中选择“使用公式确定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然后在“编辑规则说明”的编辑框中输入公式:“=($D2-$G$2<=30)*($D2-$G$2>0)”。
步骤03 设置单元格格式公式输入完成后,点击下方的“格式”按钮,弹出“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填充”选项卡中,选择一个填充颜色,然后按“确定”按钮返回“条件格式”对话框。
再次按确定按钮,完成条件格式的设置。
步骤04 复制条件格式选中A2:E2单元格区域,点击工具栏中的“格式刷”按钮,当光标改变形状,变成空心十字加格式刷的形状时,按住Shift键不放单击E20单元格,现在,格式全部复制到A1:E20单元格区域了。
步骤05 高亮区分的到期提示项现在,条件格式设置完成了,表中30天内到期的记录项就会自动填充橘黄色显示出来,非常醒目。
第2节、承兑汇票到期示意图在公司财务工作中,长期会使用承兑汇票,承兑汇票到期后需要用现金偿还。
这张到期示意图,可以清楚显示到期偿还的金额,还有到规定日期还剩余多少天数。
相关人员从这张表可以随时掌握承兑汇票的现状。
步骤01 新建表格并录入数据启动Excel2007新建一个工作簿,将Sheet1改名为“到期示意表”。
Excel 应收应付款表格

Excel 应收应付款表格第1节、到期示意表的提醒功能尽管非常用心,非常在意,你也不可能清楚记得每一件事。
但电脑还可以自动对重要的事情进行提示。
比如,到期应付款项,可以自动填充颜色来提醒财务人员,更方便查看。
就上面例子,按照给定日期,自动对将要到期的汇票项填充颜色以提醒使用者,更醒目更直接。
步骤01 调用上例工作表打开上例工作表,将文件另存为新文件,删除不用的F列,同时删除G5、G6单元格内容,并去掉G6的填充色。
步骤02 使用条件格式 选中A2:E2单元格区域,点击“开始”→“样式”→“条件格式”→新建规则,填出“新建格式规则”对话框。
在“选择规则类型”中选择“使用公式确定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然后在“编辑规则说明”的编辑框中输入公式:“=($D2-$G$2<=30)*($D2-$G$2>0)”。
步骤03 设置单元格格式 公式输入完成后,点击下方的“格式”按钮,弹出“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填充”选项卡中,选择一个填充颜色,然后按“确定”按钮返回“条件格式”对话框。
再次按确定按钮,完成条件格式的设置。
步骤04 复制条件格式 选中A2:E2单元格区域,点击工具栏中的“格式刷”按钮,当光标改变形状,变成空心十字加格式刷的形状时,按住Shift键不放单击E20单元格,现在,格式全部复制到A1:E20单元格区域了。
步骤05 高亮区分的到期提示项现在,条件格式设置完成了,表中30天内到期的记录项就会自动填充橘黄色显示出来,非常醒目。
第2节、承兑汇票到期示意图在公司财务工作中,长期会使用承兑汇票,承兑汇票到期后需要用现金偿还。
这张到期示意图,可以清楚显示到期偿还的金额,还有到规定日期还剩余多少天数。
相关人员从这张表可以随时掌握承兑汇票的现状。
步骤01 新建表格并录入数据启动Excel2007新建一个工作簿,将Sheet1改名为“到期示意表”。
在第一行单元格输入标题,并完成A2:E20单元格区域的数据录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cel 应收应付款表格第1节、到期示意表的提醒功能尽管非常用心,非常在意,你也不可能清楚记得每一件事。
但电脑还可以自动对重要的事情进行提示。
比如,到期应付款项,可以自动填充颜色来提醒财务人员,更方便查看。
就上面例子,按照给定日期,自动对将要到期的汇票项填充颜色以提醒使用者,更醒目更直接。
步骤01 调用上例工作表打开上例工作表,将文件另存为新文件,删除不用的F 列,同时删除G5、G6单元格内容,并去掉G6的填充色。
步骤02 使用条件格式选中A2:E2单元格区域,点击“开始”→“样式”→“条件格式”→新建规则,填出“新建格式规则”对话框。
在“选择规则类型”中选择“使用公式确定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然后在“编辑规则说明”的编辑框中输入公式:“=($D2-$G$2<=30)*($D2-$G$2>0)”。
步骤03 设置单元格格式公式输入完成后,点击下方的“格式”按钮,弹出“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填充”选项卡中,选择一个填充颜色,然后按“确定”按钮返回“条件格式”对话框。
再次按确定按钮,完成条件格式的设置。
步骤04 复制条件格式选中A2:E2单元格区域,点击工具栏中的“格式刷”按钮,当光标改变形状,变成空心十字加格式刷的形状时,按住Shift键不放单击E20单元格,现在,格式全部复制到A1:E20单元格区域了。
步骤05 高亮区分的到期提示项现在,条件格式设置完成了,表中30天内到期的记录项就会自动填充橘黄色显示出来,非常醒目。
第2节、承兑汇票到期示意图在公司财务工作中,长期会使用承兑汇票,承兑汇票到期后需要用现金偿还。
这张到期示意图,可以清楚显示到期偿还的金额,还有到规定日期还剩余多少天数。
相关人员从这张表可以随时掌握承兑汇票的现状。
步骤01 新建表格并录入数据启动Excel2007新建一个工作簿,将Sheet1改名为“到期示意表”。
在第一行单元格输入标题,并完成A2:E20单元格区域的数据录入。
步骤02 输入给定日期选中H2单元格,输入给定日期“2009-2-28”,作为到期示意的日期判断标准。
适当调整列宽,保证所有数据完整显示。
步骤03 编制到期示意公式选中F2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IF(AND(D2-$H$2<=30,D2-$H$2>0),D2-$H$2,0)”,按回车键确认。
将光标放在F2单元格的右下角,当光标变成黑十字形状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向下拖动鼠标到F20单元格松开,就完成了改列公式的复制。
步骤04 到期示意以给定日期为标准,未来30天内到期的汇票记录显示剩余天数,不满足条件的汇票记录,如已经过期的则显示为“0”。
步骤05 插入SUMIF函数现在,我们来编制汇总金额的公式。
选中H6单元格,点击“开始”→编辑→Σ符号边的下拉列表按钮→其他函数→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
在“选择类别”中选择“数学与三角函数”,在“选择函数”列表中选择“SUMIF”函数,点击确定。
步骤06 输入函数各项参数弹出“函数参数”对话框,将光标放到“Range”文本框中,用鼠标在工作表中选中2:F20单元格区域,这是条件判断的区域。
在“Criteria”文本框中输入“">0"”,这是条件。
将光标定位到“Sum_range”文本框,然后用鼠标在工作表中选定E2:E20单元格区域,这是求和区域。
点击确认按钮。
步骤07 生成汇总金额这时,H6单元格自动生成了公式:“=SUMIF(F2:F20,">0",E2:E20)”,并计算出汇总金额。
知识点:SUMIF函数SUMIF函数将根据指定的条件对若干个单元格求和。
函数语法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range:为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
criteria:为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相加求和的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
sum_range:是需要求和的实际单元格。
函数说明只有在区域中相应的单元格符合条件的情况下sum_range中的单元格才可求和。
如果忽略了sum_range,则对区域中的单元格求和。
本例公式说明其各个参数值指定SUMIF函数从F2:F20单元格区域查找大于零的记录,并对E列中同一行的相应单元格的数值进行汇总。
F列是已经计算得到的到期剩余天数,E列是该汇票的金额。
通过这样的条件求和,即可得到30天内即将到期的汇票总金额。
步骤08 完善表格表格到此已经实现了功能,现在需要进一步美化。
设置表格标题的字体、字号和填充颜色。
同时为了突出显示给定日期和将到期金额,选中H2和H6单元格,在“设置单元格格式”中为这两个单元格选择一个醒目的填充色。
表格中的0很影响表格的美观,可以通过设置取消零值的显示。
点击Office按钮→Excel选项→高级→此工作表的显示选项→去掉复选项“在具有零值的单元格中显示零”→确定。
步骤09 到期提示的另一种提示方法在上面得到期提示表中,到期提示是到给定日期剩余的天数。
如果你不想看到还有多少天,而只是需要一个更明显的字样,提示到期了。
那么,你可以通过下面的设置实现。
选择F2:F20单元格区域,点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数字→自定义,然后在右边的“类型”列表中选择“[>0]"到""期";G/通用格式”,点击确定。
步骤10 到期提示现在,可以看到到期提示发生了变化。
喜欢哪一种方法,全凭个人喜欢。
第3节、应付款图表制作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数字是有魔力的,搭建出一座财务的高塔,非常神奇。
但对于非财务人员来说,数字却是枯燥的、乏味的、死板的。
表哥、表姐辛苦汇总而来的表格对于某些人来说,有种遥远而陌生的感觉,但图表却不同,形象且直观地反应出一些客观事实,对于那些对数字不感冒的人,图表是拉近距离非常好的表现形式。
Excel就有非常丰富的图表绘制工具,通过各种几何图形和色彩传达着信息。
下面,我们就以应付款明细表为例,为大家讲解图表的绘制。
步骤01 指定数据源选中A3单元格,按住Shift键盘不放,再点击B12单元格,就选中了用于绘图的数据。
步骤02 柱形图选择“插入”→“图表”→“柱形图”→“簇状柱形图”,也就是柱形图的第一个。
步骤03 标准的柱形图这时,Excel自动生成了一个标准的簇状柱形图,样式也非常简单。
仔细观察,会发现Excel上方快捷按钮变成了图表工具。
步骤04 修改图表样式在图表工具的“图表样式”中,我们可以对柱状图的颜色和形状进行选择,这里我们选择了深紫色且柱子呈立体效果的“样式30”。
步骤05 调整柱体尺寸在图表工具→格式→大小→将柱体的尺寸修改为22厘米。
步骤06 设置坐标轴格式在图表工具→布局→坐标轴,对横竖坐标轴的线条颜色、线型、对齐方式等进行简单设置。
步骤07 添加数据标签用鼠标点击图标中的柱子,这个时候,所有柱子的四角就多了一些小圆圈。
将光标放到小圆圈上,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
在快捷菜单中点击“添加数据标签”,现在,每个柱子的头顶就多了一行数据。
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直观感觉。
步骤08 修改数据列名称在步骤七的右键菜单中,点击“选择数据源”,点击“图例项(系列)”中的“编辑”按钮,弹出“编辑数据系列”对话框,在系列名称中,将“系列1”修改为“应付金额”,点击确定按钮。
步骤09 删除图表标题现在,图表的正上方多了一个标题“应付金额”,这个标题是我们所不需要的,双击标题选中该标题,直接将文字删除即可。
步骤10 调整图表位置在图标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设置绘图区格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以为绘图区设置填充色等。
现在,图表已经完成了,用鼠标拖动到合适的位置,还可以对图表的宽度和高度进行调整。
第4节、公司应付款表制作作为一个有信誉的公司,付款及时,不拖不赖是很重要的。
但付款的同时要考虑公司现金流的问题,什么时候付,付多少都需要财务人员为公司提供数据支持。
现在,有一家公司有10个供货商应付款,金额不等。
公司计划近期付款,并有两种不同的付款方案。
方案一:小于或等于1000元的账户一次性付清,大于1000元的账户偿付应付金额的50%。
方案二:小于或等于3000元的账户一次性付清,大于3000元的账户偿还应付金额的40%。
现在公司需要财务人员制作一份表格,按照两种方案给出支付明细,并计算总还款金额。
步骤01 新建工作表启动Excel2007创建新的工作簿,将Sheet1工作表改名为“应付款明细”并保存。
在A1单元格输入“应付款明细表”,在A2:D2单元格区域输入标题名称。
步骤02 录入数据并求和将供货单位、应付金额按照实际情况一一录入。
在A14输入“合计”,在B14编制求和公式。
选中B14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求和公式:“=SUM(B3:B12),按回车键确认。
步骤03 编制方案一的公式现在需要编制公式实现方案一得功能:小于或等于1000元的账户一次性付清,大于1000元的账户首次支付应付金额的50%。
选中C3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IF(B3<=1000,B3,ROUND(B3*50%,2))”,按回车键确认。
选中C3单元格,将光标放在单元格右下角,当光标变成黑十字形状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向下拖动鼠标到C12松开,完成C4:C12单元格区域的公式复制。
步骤04 方案一求和选中C13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SUM(C3:C12),按回车键确认。
现在,方案一的应付款明细,和公司首付款的总金额就出来了。
步骤05 编辑方案二的公式选中D3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IF(B3<=3000,B3,ROUND(B3*40%,2))”,按回车键确认。
选中D3单元格,将光标放在单元格右下角,当光标变成黑十字形状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向下拖动鼠标到D12松开,完成D4:D12单元格区域的公式复制。
步骤06 编制求和公式选中D13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SUM(D3:D12),按回车键确认。
现在,方案二的应付款明细,和公司首付款的总金额也计算好了。
步骤07 完善表格设置表格边框线,适当调整行高列宽,调整标题的字体、字号和文字居中显示等。
现在,两种方案的应付款表就完成了。
第5节、公司应收款表制作某公司年终盘点,需要了解当年应收款的拖欠情况,以此作为第二年销售计划调整的依据。
现在有8家销售商有拖欠款项,公司需要财务部出具一份详细的应收款清单。
步骤01 新建工作表启动Excel2007创建新的工作簿,将Sheet1工作表标签改名为“应收账款”。
在第一行输入工作表名称,选中I4单元格,在右键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数字→日期→2001-3-14→确定,然后在编辑栏输入日期“200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