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技巧】(一)
自考英语二填词补文技巧(一)

自考英语二填词补文技巧(一)自考英语二填词补文技巧前言自考英语二是一门挑战性较大的科目,而填词补文部分则是备受考生关注的一个重点。
本文将分享一些在填词补文部分中提高分数的技巧。
技巧一:理解文章•仔细阅读文章,抓住主旨和段落结构•注意关键词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理解作者意图和观点,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技巧二:学会推理•根据上下文推测缺失词的意义和类别•利用逻辑关系和语法结构推断正确答案•分析答案选项的前后关系,排除无关或不合逻辑的选项技巧三:运用词根词缀•学会词根词缀的含义,加深对词义的理解•掌握常见的单词构词规律,熟悉常用的前缀和后缀•根据词根词缀的含义推断正确选项技巧四:利用词汇辅助•参考文章中已有的词汇,推测缺失词的意义和词性•根据语法和句子结构预测最合适的词性和词义•利用同义词、反义词和词性转换等方法找到正确答案技巧五:练习模拟题•练习做一些真实考试题目,熟悉考试题型和要求•分析自己在做题时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高•记录关键词和常见套路,形成自己的解题经验技巧六:时间管理•在考试中,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过度纠结于某一题•针对每道题目设定时间限制,避免浪费过多时间•完成每道题后,及时检查和修改,确保答案的准确性总结:填词补文是自考英语二中需要掌握的考点之一,也是容易让考生出现困惑的部分。
通过理解文章、学会推理、运用词根词缀、利用词汇辅助、练习模拟题和时间管理等技巧,可以提高在填词补文部分的得分率。
希望以上技巧能对广大考生在备考中有所帮助。
技巧七:注意上下文的时态和语态•根据文章的时态和语态,判断缺失词的形式和词汇特征•注意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变化,选择适当的时态和语态来填补空白技巧八:关注句子的逻辑和连贯性•分析句子的结构和意义,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根据上下文推测词汇的逻辑关系,填入合适的词语技巧九:注意修辞和篇章结构•注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形成对修辞手法的敏感度,推断正确的词语填入•在整篇文章的结构上把握好脉络,填补空缺的词语要符合篇章的连贯性技巧十:审题细节和关键信息•仔细审题,特别关注细节和关键信息•留意文章中的关键词、数字、地名等提示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判断缺失词的类别和属性技巧十一:建立自己的词汇库•有意识地积累、扩充自己的词汇量•细化词汇的分类和用法,建立词汇库•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具有倾向性的单词填空技巧,如否定前缀、同义替换等技巧十二:避免干扰选项的干扰•遇到干扰选项时,不要陷入困惑•通过排除法,找出与文章语境适配的选项•避免被干扰选项误导,保持对文章整体逻辑的把握结语:填词补文作为自考英语二中的一部分,对考生的英语阅读和词汇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歌曲填词技巧和方法

歌曲填词技巧和方法填词是创作一首歌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巧妙的歌词,我们能够传达情感、诉说故事,并引起听众的共鸣。
在填词的过程中,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和方法,能够帮你创作出出色的歌词。
1. 主题明确:在开始填词时,明确要表达的主题是至关重要的。
主题可以是爱情、友谊、成长等等。
确定主题后,可以更容易地找到适合的词语和形象,构建起连贯的歌词内容。
2. 使用比喻和隐喻:比喻和隐喻是丰富歌词内涵的有效手段。
通过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者使用意象来隐喻某种感情或经历,能够使歌词更加生动。
例如,用花朵来比喻爱情的美丽、用风来隐喻自由的力量等等。
3. 注意押韵和节奏:押韵和节奏是歌词的灵魂。
合理的押韵和流畅的节奏能够增加歌曲的吸引力,并使其更容易记忆。
尝试使用不同的押韵方案,如完全押韵、交叉押韵、半押韵等,以增加歌词的多样性。
4. 创造独特的词语和短语:在填词过程中,创造独特、新颖的词语和短语能够使歌词更具个性和辨识度。
避免使用陈词滥调和俗套的表达方式,而要尝试突破常规,引入一些创新元素。
5. 追求情感共鸣:好的歌词能够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
在填词时,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表达内心真正的情感和体验。
用真实的情感连接歌曲创作与听众的心灵,使歌词更加有深度。
6. 配合曲调和旋律:填词时要考虑歌曲的曲调和旋律。
歌词和曲调的结合要符合音乐的节奏和美感,创造出和谐、完整的艺术作品。
因此,填词时要将歌词与曲调进行协调和配合。
填词是一个个人表达的艺术,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方法。
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尝试,并借鉴其他优秀歌曲的填词手法,是提高填词技巧的有效途径。
希望以上的技巧和方法能对你在创作歌曲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愿你能创作出动人心弦的歌词!。
填词万能公式

如何掌握填词技巧
填词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它可以让文笔更加生动,让读者深刻体验到作者的感情和思想。
那么怎样才能掌握填词技巧呢?
一、拓展词汇量。
填词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词汇储备,因此平时要积累词汇,注重词语的拓展和提升。
可以利用读书、看电影、听音乐等方式丰富自己的词汇。
二、理解词语搭配。
填词的关键就在于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因此要注重理解每个词语的固定搭配和用法。
可以通过背单词、学习专业术语等方式加强搭配的理解和记忆。
三、抓住语境。
填词时要注意语境的变化,针对不同的场景、主题和句式进行调整和应用。
可以通过练习、模仿等方式加强对语境的把握。
四、注重感情和思想表达。
填词不仅是单纯的词语搭配,更是表达感情和思想的途径。
因此填词时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符合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
总之,掌握填词技巧需要不断的积累和练习。
只有在实际写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才能真正做到技能的熟练和运用自如。
高中英语填词解题技巧整理

高中英语填词解题技巧整理英语是不能速成的,学好英语没有捷径可走。
有些同学不愿吃苦,只顾投机取巧,钻研(方法)和技巧,不愿在学习内容上花时间和精力,这部分同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态度问题。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高中英语填词解题技巧,盼望能够关心大家,欢迎阅读!高中英语填词解题技巧第一:扫瞄全文,把握大意这是做完形填空的第一步,以(快速阅读)的方式扫瞄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抓住主题和关键词,避开断章取义,削减解题时的盲目性,这样可以为解题做好预备。
但在快速扫瞄全文的过程中,切勿望生词而却步,恰恰相反,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应拂过去,等到填空需要细读时再去理睬。
扫瞄全文能获得更多的上下文供应的信息,并依据文章的内在规律意义、贯穿文章始终的主线以及行文的走向,把握文脉,调整并定位自己的解题思路,从而做出最终的推断。
其次:运用语法理顺关系语法学问是指导完形填空的法宝,词汇是依据语法规章确定各自的位置,有了语法规章文章才能有条不紊、顺理成章。
完形填空题实际上是“形断意不断,貌离神不离”,正如藕断而丝连,语法规章起到“牵动荷花带出藕”的功效。
如介词后的代词必定是宾格;物质名词一般不用复数;形容词必需放在不定代词后;行为动词的否定和疑问句应由助动词do构成;情态动词只能与不带to的动词连用;另外,语法还包括时态、语气、非谓语动词、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分句、语态及惯用法等语法现象等。
第三:遇到难词反复默念有时会遇到这样的状况,大部分词都填出来了,只有一两个难词绞尽脑汁仍不得要领,假如考试时间允许,不要轻易放弃,要穷追不舍,先从语法角度考虑,再从规律角度考虑是否有隐含意思、的情感以及背景(文化)和习俗等。
有时(句子)似乎什么也不缺,读上去很完整,就必需考虑,很可能缺的就是连词and,副词then、always、sometimes等,假如还未填出,应反复默念几遍,有些词就会悄然而至,在你的记忆中出现出来。
第四:留意上下连贯,合乎规律这是从句子结构来考虑。
高中英语填词10个固定技巧

高中英语填词10个固定技巧技巧一:名词形式变化名词的形式变化主要有单数、复数、所有格的变化。
技巧二:动词形式变化动词的形式变化比较多,有谓语的变化(时态、语态、语气),有非谓语的变化(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
技巧三:代词形式变化代词形式变化通常是与人称变化有关的三大类五小类,即人称代词(主格和宾格)、物主代词(形容词性和名词性)、反身代词。
另外还有几个不定代词的形式变化,如no one/none、other/another等。
技巧四:形容词、副词比较级英语中大部分形容词和表方式的副词都有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变化。
构成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方式,或通过加后缀er和est,或在词前加more/less和most/least,且形容词的最高级还要冠以the。
技巧五:数词形式变化数词的形式变化包括基数词、序数词,或加后缀一teen、ty的变化,甚至还有作分母用的序数词的单复数形式,以及one/two的特殊变化形式 once/twice技巧六:词派生词的派生现象在英语单词中是很常见的,派生现象主要发生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四种词中。
这种题型还有可能检测学生对词根、前后缀、派生词的掌握。
技巧七:固定结构根据句中横线前后及整句来判断横线前后是否构成一个固定短语,但有时要对横线前或后的几个单词“视而不见”才能命中答案。
技巧八:从句连词从句是此题型最为常见的一个方向,主要检测学生对引导词的掌握程度。
技巧九:短语动词结构短语动词是以动词为中心的两个或多个词构成的短语,此类短语中往往是动词与介词或副词连用的多些。
技巧十:短语介词结构短语介词即多个词的组合。
起介词作用的短语,如:except for,due to等。
英语填词技巧

英语填词技巧英语填词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让我们在语言的使用上更加灵活,也能提高我们的语感和口语表达能力。
下面介绍一些英语填词的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项技能。
1. 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的意思在填词时,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来推断单词的意思。
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完全理解单词的含义,只需要通过上下文来确定它在句子中的作用即可。
比如:The ____________ of this book is quite interesting. (plot)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这个单词应该是指“情节”,而不是其他的含义。
2. 寻找单词的同义词或反义词在填词时,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中的关键词来寻找单词的同义词或反义词。
例如:She was ____________ with her work. (satisfied)这个句子中可以根据关键词“with”来推断出缺少的单词是“satisfied”。
3. 根据语法规则来填词在填词时,我们还可以根据语法规则来确定正确的单词。
比如:The ____________ of the building is very tall. (height)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空格处应填入一个名词,而“height”是名词,因此它就是正确的单词。
4. 注意词根、词缀的意义在填词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单词的词根、词缀的意义,来推断单词的含义。
例如:He was ____________ to the new job. (adaptable)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单词的词根是“adapt”,而“able”是一个后缀,表示“能够做某事”,因此这个单词的含义就是“能够适应”。
5. 多练习、多积累学好英语填词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多练习、多积累。
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文章、听英语音频、做填词练习等方式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填词能力。
总之,英语填词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掌握一些填词技巧,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各种英语语言应用场景,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英语填词技巧

英语填词技巧
英语填词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技能之一。
正确的填词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英语填词的技巧:
1. 上下文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适当的单词填入句子中。
通常上下文法需要我们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和语法结构,确定填写的单词是否符合语法规则和意思表达。
2. 词根法:英语单词中往往有一些共同的前缀和后缀,这些前缀和后缀往往有相同的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理解这些前缀和后缀的意思来推断出单词的含义,从而选择正确的单词填写。
3. 音标法:英语单词的发音往往有规律可循,我们可以通过理解单词的音标,来确定单词的发音和拼写。
在填写单词时,可以根据音标来选择正确的单词拼写。
4. 词义区分法:英语中有很多词汇有相似的意思,但有些微小的区别。
我们需要仔细分辨这些单词的区别,以便选择正确的单词填写。
5. 语法规则法:英语中有很多语法规则,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规则,以便在填写单词时符合语法规则,使句子结构正确。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灵活地使用英语单词,提高我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在学习英语时,我们应该多加练习,不断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以便更好地掌握英语填词技巧。
填词技巧

1.【研究要诀法】词以空灵为主,而不入于粗豪;以婉约为宗,而不流于柔曼。
音旨绵邈,音节和谐,乐府之正轨也。
不善学之,则循其声调,袭其皮毛。
笔不能转,则意浅,浅则薄;句不能炼,则意卑,卑则靡。
词要放得开,最忌步步相逢;又要收得回,最忌行行愈远。
必如天上人间,去来无迹方妙。
词之章法,不外相靡相荡。
如奇正实空、抑扬开合、工易宽紧之类是也。
词之承接转换,大抵不外纡徐斗健,交相为用。
所贵融会章法,接脉理节拍而出之。
空中荡漾,是词家妙诀。
上意本可接入下意,却偏不入而于其间传神写照,乃愈使下意栩栩欲动。
词要不亢不卑,不触不悖,蓦然而来,悠然而逝。
立意贵新,设色贵雅,构局贵变。
言情贵含蓄,如骄马弄衔而欲行,粲女窥帘而未出,则得之矣。
白描之句,不可近俗;修饰之句,不可太文。
生香活色,当在即离之间。
僻词作者少,宜浑脱乃近自然;常调作者多,宜生新斯能振动。
小令要言短意长,忌尖弱;中调要骨肉停匀,忌平板;长调要操纵自如,忌粗率。
能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厉语,尤见错综之妙。
词有叠字三字者易,两字者难,要安顿生动;词有对句四字者易,七字者难,要流转圆惬。
词中吞吐之妙,全在换头、煞尾。
换头多偷声,须和缓,和缓则句长节短,可容攒簇;煞尾多减字,须劲峭,劲峭则字过音留,可供摇曳。
词之押韵,不必尽有出处,但不可杜撰。
若只用出处押韵,却恐窒塞。
词之句语,有二字三字四字五字至六七八字者,若一味堆垛实字,势必读之不通,合用虚字呼唤。
单字如正、但、甚,任之类,两字如莫是、却又、那堪之类,三字如莫不是、最无端、又早是之类,此等虚字要皆用得其当。
若一词之中,两三次用之,便觉不好,谓之空头字,不若径用一静字,顶上道下来,句法又健,然亦不可多用。
填词必先选料,大约用古人之事,则取其新僻,而去其陈因;用古人之语,则取其清隽,而去其平实;用古人之字,则取其鲜丽,而去其浅俗。
填词之难,难于上不似诗,下不类曲。
立于二者之中,致空疏者填词,无意肖曲而不觉仿佛乎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词技巧】(一)词的字句格式:填词用字,要讲平仄。
讲究平仄的目的,是要根据汉语声调的特点,有意识的安排一种高低急促互相交替的节奏。
使词句具有优美的声律,不仅咏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还可加深意境,激发情感。
词较之于诗,外在呈现的最大不同便是诗是整齐的,而词则多长短错落。
而正是词的这种参差不齐的格式,给了我们一种别样的美感。
词句最短有一个字的,比如十六字令的第二个字,最长的则可达十一个字之多。
其中二字句到七子句最为常见,也是词句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快速的写完一首词,熟悉各种句式填写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现按字句格式分述如下:(一)、一字句。
一字句很少见。
平声的,如“归!猎猎西风卷绣旗”(张孝祥《归字谣》)仄声的,如:“错!错!错!”(陆游《钗头凤》)(二)、二字句。
二字句一般是律句的二字头。
通常入韵。
依平仄共有四类格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1、平平者:如:“琅然,清圜,谁弹”。
(苏轼《醉翁操》)“长松。
之风。
如公”。
(辛弃疾《醉翁操》)“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黄庭坚《南乡子》)2、仄仄者:如:“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姜夔《长亭怨慢》)。
“凝伫。
望涓涓一水,梦到隔花窗户”(周密)。
3、平仄者:如:“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春水,千里。
”(辛弃疾《河传》)“春暮,微雨。
”(李珣《河传》)“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韦应物《调笑令》)“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戴叔伦《调笑令》)。
4、仄平者:如《江城梅花引》换头句藏短韵格之下片便是以仄平格式句来开始的,其下片开始部分格式为“仄平,仄平。
仄中平,仄中平,中平、仄平者,例句如:“断魂,断魂。
不堪闻,被半温,香半熏”。
(程垓)“渐看,渐远。
水瀰漫,小舟轻,去又远。
”(丘崈)“待眠,未眠,事万千,也问天,也恨天。
”(赵汝茪)此外,二字词也是诗词句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平时中需要大量积累这方面的词汇,并熟悉其变通形式。
举例而言:平平者:茫茫、疏疏、闲愁、轻舟、归帆、相逢、……仄仄者:寂寞、浊酒、廿载、十载、别岸、雁柱、……实际上为了句式的变化,我们接触更多的可能是平仄或仄平型的词语,如烟雨、零落、萧索、愁绪、南浦、芳草、断肠、画桥、暗香、五弦、月华、晚风等等。
这里先简单地提两点,更详细的见后面讲座的用词方法。
【其一】、注意意象的多种表述方法。
在诗词中,几乎每个意象都有多种多样的表述方法。
这个多样性为我们更好的安排其在词中的位置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比如杜鹃,指杜鹃花时,有别名映山红、艳山红、艳山花、清明花、山踯躅、红踯躅、山石榴等,指杜鹃鸟时,又称布谷、子规,这样我们便可根据具体位置的平仄要求来选用相应的词以表达我们的意思。
举例而言,如五字句格式为“仄平平仄仄”时可写“子规啼雨乱”,而格式为“仄仄平平仄”时就可以用“布谷声声苦”。
再比如一般描写幽静或悲情时,往往会用一些声音来衬托环境或反映内心,这就会涉及到笛或筝这两种乐器。
以筝为例,就可以用银筝、秦筝、宝筝、素筝、凤筝、雁筝等意象,用在格为平平或仄平的位置。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部分来代指全部,对于筝而言,重要者有二,一曰弦,一曰柱。
弦者,可以用十三弦、五弦、凤丝、冰弦等来代指筝。
柱者,系指筝上整齐排列的弦柱,是将筝的振动传到面板的媒介,因其斜列在筝面上,恰如一行大雁欲飞,通常称雁柱。
雁筝之称呼,大抵由此而来。
故又可用雁柱、玉柱等来代指筝。
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用金雁来代称筝。
于是无论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中的哪一种,均有对应的词可以使用。
举例而言,如:“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吕渭老《薄幸》),“愁几许,寄凤丝雁柱”(周邦彦《垂丝钓》),“冰弦玉柱风流在,更秋兰、香染衣裾”(李彭老《高阳台》),“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晏几道《蝶恋花》)等。
插个题外话,其实不单是意象,词作家在引用典故的时候,也往往不是直接引用某个特定词,而是三言两语勾勒出人物或历史事件,因此即便对同样内容的典故,其文字形式也是不拘一格。
如汉代鲁人虞公,善雅歌,发声振动梁尘的典故,在词中就有动梁尘、歌落梁尘、梁尘暗落、梁高尘簌簌、梁上暗尘飞等多种用典的词句。
这也是词的一大魅力之处,从中约略可以体会作词用辞的技巧。
(参见《全宋词语言词典》)【其二】、与上类似,表达同一个意思也有多种方法,要灵活处理不同平仄格式下的用词方式,以求能最大程度的呈现词作的意蕴内涵。
比如:“断肠”又可作“肠断”,两者意思略有不同,前者偏正后者主谓,但在表达感情上两者是同样的,而这个颠倒就方便我们应用到平仄或者仄平的格式上去。
实际上,在词中二字词比较注意的是后一个字的平仄,前一个字的位置往往可平可仄,因此肠断、断肠就成为某种程度上的一个万能词。
再比如:写凭舟远去,我们可以直接用“催舟”来表达,若“催”字位置限定为仄,则可以用“驾”。
若嫌“驾”太俗,则可以用“棹”",化名为动,既满足平仄要求,又使得词显得很有韵味。
(三)、三字句:三字句一般是居句的三字尾。
通常有下列格式:平平仄:如:“江南好”。
(白居易《忆江南》)平仄仄:如:“深院静”。
(李煜《捣练子》)仄平平:如:“绿蓑衣”。
(张志和《渔歌子》)仄仄仄:如:“得且住”。
(辛弃疾《霜天晓角》)仄平仄:如:“柳阴直”。
(周邦彦《兰陵王》)特别提到专门由三字句构成的词牌《三字令》,其格式为: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如: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
罗幌卷,翠帘垂。
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
人不在,燕空归,负佳期。
香烬落,枕函欹。
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欧阳炯)(四)、四字句:四字句一般是七言律句的上四字。
按照每个位置都有平仄两种选择来看,四字句应该是有十六种格式,其实并非如此,有些古怪的格式我们是不用的。
一般而言,四字句是通常由两个二字句组成,而且多半是看第二字及第四个字的平仄,一三位置有些时候是平仄可调的。
常用下列格式:中平平仄:如“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梅边吹笛”(姜夔《暗香》);平平仄仄:如“寻花巷陌”(陆游《沁园春》);中仄平平:如“万里飞霜”(张炎《绮罗香》);不合常规的四字拗句,常用下列格式:平仄平仄:如“枝上同宿”(姜夔《疏影》);平平仄平:如“从今又添”(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还未提到的格式举例如下:仄平仄仄者如“这回去也”,平仄仄平者如“烟柳画桥”,平仄平平者如“吟赏烟霞”,仄平平平者如“照花斜阳”,平平平平者如“消磨疏狂”,平仄平仄者如“高映孤馆”(此格在《绕佛阁》中常用),仄仄仄仄者如“傍柳系马”等。
当然四字句也可能是上一下三格式的,那必是特定格式的,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行香子》中上下片结句均为一字领三个三字句的格式,其中第一个便构成上一下三格式,如“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等等。
(五)、五字句:五字句就是五言律诗。
多是上二下三格式,就这种格式而言又分四种,分别是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仄起仄收。
经过诗词格律扫盲班的学习,现在大家对这四种格式已经相当熟悉了吧,在这里就不重复叙述了,仅举些例子来看:平起仄收者:“孤村芳草远”、“寄书何处觅”、“断肠芳草碧”、“举头闻鹊喜”仄起平收者:“斜日杏花飞”、“无处话凄凉”、“惟有泪千行”、“一片縠纹愁”平起平收者:“愁肠待酒舒”、“那堪和梦无”、“江南二十年”、“郴阳和雁无”仄起仄收者:“云雨朝还暮”、“月与灯依旧”、“泪满春衫袖”、“知有相逢否”五字拗句常用下列格式:中仄仄平仄:如“十日九风雨”(辛弃疾);“明月几时有”(苏轼);中平平仄平:如“绿窗人似花”(韦庄);“春山眉黛低”(张先);中平中平中:如“自清凉无汗”。
“西风几时来”(苏轼);(六)、六字句:六字句是在四字句前加律句的二字头。
常用下列格式:中仄仄平平仄:如“数曲暮云千叠”(程垓)。
“门外马嘶人起”(秦观);中平仄仄平平:如“弄晴小雨霏霏”(秦观)。
“西园夜饮鸣笳”(秦观);中仄平平平仄:如“我欲乘风归去”(苏轼)。
“春晚连江风雨”(陆游);中平平仄平平:如“午阴佳树清圆”(周邦彦)“春无踪迹谁知”(黄庭坚);中仄平平仄仄:如“是处红衰翠减”(柳永)。
“千里澄江似练”(王安石)。
六字拗句比较多。
常用下列格式:中平平仄平仄:如“一时多少豪杰”(苏轼)“蛾眉曾有人妒”(辛弃疾);中平仄平平仄:如“谢他酒朋诗侣”“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
平平仄中中仄:如“今宵酒醒何处”(柳永)“残寒正欺病酒”(吴文英)。
(七)七字句:七字句就是七言律句。
常见格式有:中平中仄平平仄:如“秦娥梦断秦楼月”(李白)。
“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中平中仄仄平平:如“金风玉露一相逢”(秦观)。
“夜来幽梦忽还乡”(苏轼);中仄中平平仄仄: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终日望君君不至”(冯延己);中仄平平仄仄平:如“断续寒砧断续风”(李煜)。
“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中仄平平仄平仄:如“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
“红萼无言耿相忆”(姜夔)。
七字拗句比较少见。
八字以上的词句,一般是由各种符合平仄格式的两句组合而成。
其他不常见的字句格式,也散见于词谱中。
比较固定的平仄格律,是古代作家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反复探索逐渐形成的。
词的平仄格律也是如此。
同一个词牌,作者很多,它的平仄应该以谁为标准呢?按理说应该以首创的一首为标准。
在不清楚是谁首创的情况下,就收集同一词牌若干首词进行比较,归纳以后从中找出格律。
通过比较各种不同的词谱和例词,可以看出:1、小令的平仄教严,中调、长调的平仄较宽。
2、除词谱注明的可平可仄的除外,其他字句的平仄多数较为固定。
3、有些词句的平仄同词谱不尽相符,主要是因为:有的字允许“以入代平,以上代平”,有的字用了方言口语的声调,以至四声的调值差异;有的词句平仄,后期作者与前期作者略有出入。
4、词句的平仄有比诗律严的地方,如五、七言律句第一字的平仄不拘,但在五、七言词句第一字的平仄却是固定的,此外还有些平仄固定的拗句。
这都是词和歌曲曾经密切配合的痕迹。
所以,在这里提出便于初学者学习。
馨儿书苑/铃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