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针灸学考试大纲
2018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考试大纲

2018中西医助理针灸学考试大纲2018中西医助理医师针灸学考试大纲公布,文都医考网整理相关内容如下,供备考2018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预祝考生能顺利通过2018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
文都医考,医友互动:9。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1.十二经脉的名称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4.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名称2.奇经八脉的作用细目四:十五络脉要点:十五络脉的分布第二单元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要点:1.诊断方面2.治疗方面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要点: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要点:1.近治作用2.远治作用3.特殊作用第五单元特定穴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9。
1.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2.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的内容及临床应用第九单元足阳明胃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地仓、颊车、下关、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丰隆、内庭第十单元足太阴脾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及主治要点:隐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第十一单元手少阴心经、腧穴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9。
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通里、神门、少冲第十二单元手太阳小肠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少泽、后溪、养老、天宗、听宫第十三单元足太阳膀胱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睛明、攒竹、天柱、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天柱、委中、承山、昆仑、申脉、至阴第十四单元足少阴肾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涌泉、照海、太溪第十五单元手厥阴心包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曲泽、内关、劳宫第十六单元手少阳三焦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渚、外关、支沟、肩髎、翳风、丝竹空第十七单元足少阳胆经、腧穴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9。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高频考点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高频考点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积极备考中,小杰君为考生们准备了“每日一练”——考题实操演练,有助于考生们把握命题脉搏。
坚持每天练一点,医考过关不困难。
祝广大考生学习愉快,顺利通过考试!1.具有泻下、软坚、清热作用的药物是A.大黄B.番泻叶C.芒硝D.芦荟E.郁李仁2.单味泡服,小剂量缓泻、大剂量攻下,用治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及老年便秘的药物是A.郁李仁B.火麻仁C.番泻叶D.芒硝E.芦荟3.治疗温热病热结便秘,高热不退,甚则神昏谵语者,宜选用的药物是A.火麻仁、郁李仁B.石膏、知母C.麝香、冰片D.大黄、芒硝E.黄柏、黄连4.具有泻下,清肝,杀虫功效的药物是A.番泻叶B.大黄C.芒硝D.甘遂E.芦荟(5〜6题共用备选答案)A.大黄B.芦荟C.番泻叶D.甘遂E.大戟5.治疗烧烫伤,应选用的药物是6.治疗热淋涩痛,应选用的药物是7.患者,男,20岁。
口舌生疮,面赤口渴,心烦失眠,舌红脉数。
宜选用的药物是A.大黄配甘草大黄配黄连C.大黄配附子D.黄连配竹茹E.黄连配吴茱萸8.患者,男,32岁。
腹痛,开始于上腹部或绕脐周,随后转移至右下腹天枢穴附近,呈现持续隐痛,轻度阵发性加剧,有轻度发热、恶心、胃纳不香、大便干结、小便微黄,苔白厚腻,脉弦滑。
宜选用的药物是A.芒硝B.滑石C.青黛D.朱砂E.石膏1.【答案】C【解析】芒硝的功效: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2.【答案】C3.【答案】D4.【答案】E【解析】芦荟的功效:泻下通便,清肝,杀虫。
5.【答案】A6.【答案】A7.【答案】B8.【答案】A针灸学考点1 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
考点2 十二经脉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1)概念:十二经脉是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为“正经”。
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针灸学

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针灸学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细目一:经络系统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1.十二经脉的名称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名称2.奇经八脉的作用细目四:十五络脉要点:十五络脉的分布细目五:十二经筋要点:十二经筋的分布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细目一:经络的作用要点: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细目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要点:1.诊断方面2.治疗方面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要点: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细目一:主治特点要点:1.近治作用2.远治作用3.特殊作用细目二:主治规律要点:分经主治规律第五单元特定穴要点:1.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2.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交会穴的内容及临床应用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要点:1.骨度分寸定位法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第七单元手太阴肺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尺泽、列缺、太渊、鱼际、少商第八单元手阳明大肠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第九单元足阳明胃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地仓、颊车、下关、头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丰隆、内庭第十单元足太阴脾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隐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第十一单元手少阴心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少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冲第十二单元手太阳小肠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少泽、后溪、养老、天宗、听宫第十三单元足太阳膀胱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睛明、攒竹、天柱、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承山、昆仑、申脉、至阴第十四单元足少阴肾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涌泉、太溪、照海、复溜第十五单元手厥阴心包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曲泽、郄门、内关、劳宫第十六单元手少阳三焦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渚、外关、支沟、肩髎、翳风、丝竹空第十七单元足少阳胆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听会、阳白、风池、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丘墟、足临泣第十八单元足厥阴肝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大敦、行间、太冲、期门第十九单元督脉、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腰阳关、大椎、哑门、百会、水沟、印堂第二十单元任脉、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上脘、膻中、廉泉、承浆第二十一单元奇穴要点:常用奇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四神聪、太阳、夹脊、外劳宫、十宣、膝眼、胆囊、阑尾第二十二单元毫针刺法细目一:针刺准备要点:1.消毒2.体位细目二:进针方法要点:1.指切进针法2.夹持进针法3.舒张进针法4.提捏进针法细目三:针刺角度和深度要点:1.角度2.深度细目四:行针与得气要点:1.行针的基本手法2.得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五:针刺补泻要点:1.捻转补泻2.提插补泻3.平补平泻细目六:针刺异常情况要点:1.晕针2.滞针3.血肿4.断针5.弯针6.气胸7.刺伤内脏8.刺伤脑与脊髓细目七:针刺注意事项要点:1.特殊生理状态的针刺注意事项2.妊娠妇女、小儿针刺时的注意事项3.颈项、眼区、胸胁腹背等部位腧穴的针刺注意事项4.不宜针刺的疾病细目三:灸法的注意事项要点:1.施灸的禁忌2.灸后处理第二十四单元拔罐法要点:1.拔罐方法2.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3.拔罐的注意事项第二十五单元其他针法要点:1.电针法2.三棱针法第二十六单元治疗总论细目一:针灸治疗作用要点:1.疏通经络2.凋和阴阳3.扶正祛邪细目二:针灸处方要点:1.选穴原则2.配穴方法第二十七单元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头痛要点:1.头痛的辨证要点2.头痛的治法3.头痛的处方4.头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二:中风要点:1.中风的辨证要点2.中风的治法3.巾风的处方4.中风的治疗操作细目三:眩晕要点:1.眩晕的辨证要点2.眩晕的治法3.眩晕的处方4.眩晕的治疗操作细目四:面瘫要点:1.面瘫的辨证要点2.面瘫的治法3.面瘫的处方4.面瘫的治疗操作细目五:不寐要点:1.不寐的辨证要点2.不寐的治法3.不寐的处方4.不寐的治疗操作细目六:感冒要点:1.感冒的辨证要点2.感冒的治法3.感冒的处方4.感冒的治疗操作细目七:哮喘1.哮喘的辨证要点2.哮喘的治法3.哮喘的处方4.哮喘的治疗操作细目八:胃痛要点:1.胃痛的辨证要点2.胃痛的治法3.胃痛的处方4.胃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九:呕吐要点:1.呕吐的辨证要点2.呕吐的治法3.呕吐的处方4.呕吐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便秘要点:1.便秘的辨汪要点2.便秘的治法3.便秘的处方4.便秘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一:腰痛1.腰痛的辨证要点2.腰痛的治法3.腰痛的处方4.腰痛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二:痹证要点:1.痹证的辨证要点2.痹证的治法3.痹证的处方4.痹证的治疗操作第二十八单元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月经不调要点:1.月经不调的辨证要点2.月经不调的治法3.月经不调的处方4.月经不调的治疗操作细目二:痛经要点:1.痛经的辨证要点2.痛经的治法3.痛经的处方4.痛经的治疗操作细目三:崩漏要点:1.崩漏的辨证要点2.崩漏的治法3.崩漏的处方4.崩漏的治疗操作细目四:绝经前后诸证要点:1.绝经前后诸证的辨证要点2.绝经前后诸证的治法3.绝经前后诸证的处方4.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操作细目五:遗尿要点:1.遗尿的辨证要点2.遗尿的治法3.遗尿的处方4.的治疗操作第二十九单元皮外骨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瘾疹要点:1.瘾疹的辨证要点2.瘾疹的治法3.瘾疹的处方4.瘾疹的治疗操作细目二:蛇串疮要点:1.蛇串疮的辨证要点2.蛇串疮的治法3.蛇串疮的处方4.蛇串疮的治疗操作细目三:颈椎病1.颈椎病的辨证要点2.颈椎病的治法3.颈椎病的处方4.颈椎病的治疗操作细目四:落枕要点:1.落枕的辨证要点2.落枕的治法3.落枕的处方4.落枕的治疗操作细目五:漏肩风要点:1.漏肩风的辨证要点2.漏肩风的治法3.漏肩风的处方4.漏肩风的治疗操作细目六:扭伤要点:1.扭伤的辨证要点2.扭伤的治法3.扭伤的处方4.扭伤的治疗操作第三十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目赤肿痛要点:1.日赤肿痛的辨证要点2.目赤肿痛的治法3.目赤肿痛的处方4.目赤肿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二:耳鸣耳聋要点:1.耳鸣耳聋的辨证要点2.耳鸣耳聋的治法3.耳鸣耳聋的处方4.耳鸣耳聋的治疗操作细目三:牙痛要点:1.牙痛的辨证要点2.牙痛的治法3.牙痛的处方4.牙痛的治疗操作细目四:咽喉肿痛要点:1.咽喉肿痛的辨证要点2.咽喉肿痛的治法3.咽喉肿痛的处方4.咽喉肿痛的治疗操作第三十一单元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晕厥要点:1.晕厥的辨证要点2.晕厥的治法3.晕厥的处方4.晕厥的治疗操作细目二:内脏绞痛要点:1.内脏绞痛的辨证要点2.内脏绞痛的治法3.内脏绞痛的处方4.内脏绞痛的治疗操作100%考点覆盖率: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热招中>>。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取头、面、胸、腹部腧穴最适宜选用A.仰卧位B.伏卧位C.侧卧位D.伏俯坐位E.侧伏坐位1A2.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最适宜选用A.仰卧位B.侧卧位C.仰靠坐位D.俯伏坐位E.侧伏坐位2D3.针刺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最适宜选用的进针方法A.指切进针法B.夹持进针法C.舒张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E.以上都不是3C4.针刺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最适宜采用的进针方法A.指切进针法B.夹持进针法C.舒张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E.以上均可以4D5.针刺胸椎、腰椎棘突下穴位A.平刺B.直刺C.斜刺D.向上斜刺E.向下斜刺5D6.在四肢上,治痰效果最好的是A.足三里B.丰隆C.曲池D.手三里E.承山6B7.下列哪种方法不是进针手法A.单手进针法B.夹持进针法C.提捏进针法D.舒张进针法E.飞针7E8.下列何穴不宜施灸A.命门B.足三里C.脾俞D.睛明E.关元8D9.容易断针的部位是A.针尖B.针身C.针根D.针柄E.针尾9C10.下列哪种疾病在针刺治疗时,适宜增加留针时间A.外感发热B.急性周围性面瘫C.目赤肿痛D.三叉神经痛E.风疹10D11.灸法具有哪些治疗作用A.温通经络、行气活血B.祛湿逐寒、消肿散结C.回阳救逆D.防病保健E.以上均有11E12.治疗因感受寒邪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常选用A.隔姜灸B.隔蒜灸C.隔盐灸D.隔附子饼灸E.癜痕灸12A13.被蝎、蜂蛰伤后,宜选用A.艾炷灸B.隔盐灸。
2018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大纲中医基础理论

2018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大纲《中医基础理论》2018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基础理论大纲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要点:1.整体观念的概念2.整体观念的内容细目二:辨证论治要点:1.症、证、病的概念和关系2.辨证论治的概念医学全在线网站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要点:1.精的概念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精气的运动与变化2.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2.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的概念要点:1.阴阳的含义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阴阳对立制约2.阴阳互根互用3.阴阳交感互藏4.阴阳的消长5.阴阳的转化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第四单元五行学说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要点:1.五行的含义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医学全在线网站1.五行相生与相克2.五行制化3.五行相乘与相侮4.五行的母子相及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五单元藏象学说要点: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第六单元五脏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要点: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肺的关系2.心与脾的关系3.心与肝的关系4.心与肾的关系5.肺与脾的关系6.肺与肝的关系7.肺与肾的关系8.肝与脾的关系9.肝与肾的关系10.脾与肾的关系11.肾与命门的关系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的关系要点: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2.五脏的外华3.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4.五脏与五志的关系5.五脏与五液的关系细目一:脑要点:1.脑的生理功能2.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细目二:女子胞要点:医学全在线网站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2.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第九单元精、气、血、津液、神细目一:精要点:1.人体之精的概念2.人体之精的功能3.人体之精的分类细目二:气要点:1.人体之气的概念2.人体之气的生成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4.人体之气的功能5.人体之气的分类细目三:血要点:1.血的基本概念2.血的生成3.血的运行4.血的功能细目四:津液要点:1.津液的基本概念2.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3.津液的功能细目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要点:1.气与血的关系2.气与津液的关系3.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4.精、气之间的关系第十单元经络细目一:经络学说概述要点:1.经络的基本概念2.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6.十二经脉循行中的重要部位和交接点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特点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循行特点和基本功能细目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要点:1.经别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2.别络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3.经筋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4.皮部的概念和应用细目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要点:医学全在线网站1.经络的生理功能2.经络学说的应用第十一单元体质细目一:体质的概念和构成要点:1.体质的概念2.体质的构成3.体质的特点细目二:体质学说的应用要点:1.体质与发病2.体质与病因病机3.体质与诊治4.体质与养生[NextPage]第十二单元病因细目一:六淫要点:1.六淫的概念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3.六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3)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4)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5)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6)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细目二:疠气要点:1.疠气的概念2.疠气的致病特点细目三:七情内伤要点:1.七情的基本概念2.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3.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细目四:饮食失宜要点: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细目五:劳逸失度要点:医学全在线网站1.过度劳累2.过度安逸细目六:痰饮要点:1.痰饮的概念2.痰饮的形成3.痰饮的致病特点细目七:瘀血要点:1.瘀血的概念2.瘀血的形成3.瘀血的致病特点4.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第十三单元发病细目一:发病的基本原理要点: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4.邪正相搏的胜负与发病细目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要点:1.环境与发病2.体质与发病3.精神状态与发病细目三:发病类型要点:1.感邪即发2.徐发3.伏而后发4.继发5.合病6.复发细目四:津液代谢失常要点:1.津液不足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细目五:内生“五邪”要点:医学全在线网站1.内生“五邪”的概念2.风气内动3.寒从中生4.湿浊内生5.津伤化燥6.火热内生细目六:疾病传变要点:1.疾病传变的形式2.病性转化第十五单元防治原则细目一:预防要点:1.未病先防2.既病防变细目二:治则要点:1.治则、治法的概念2.治病求本3.正治与反治4.治标与治本5.扶正与祛邪6.调整阴阳7.调理精气血津液8.三因制宜第十六单元养生与寿夭细目一:养生要点:1.养生的原则2.养生的方法细目二:生命的寿夭要点:1.人体生命的产生与变化规律2.决定寿夭的基本因素。
2018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2018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2018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2018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公布,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复习,润德教育搜集整理了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信息,请考生参考。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与分级3.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支气管哮喘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及控制水平分期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肺炎球菌肺炎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肺结核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8.预防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和分类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要点:3.临床表现4.并发症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西医治疗8.中医辨证论治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细目一:心力衰竭要点:1.基本病因、诱因2.病理生理3.临床分型4.心力衰竭分期及心功能分级细目二:急性心力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及急性左心衰严重程度分级4.西医治疗细目三:慢性心力衰竭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细目四:心律失常要点:1.发生机制2.心律失常的分类细目五:快速性心律失常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心电图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缓慢性心律失常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心电图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七:心脏性猝死要点:1.定义和病因2.心电图检查6.预防细目八:原发性高血压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血压分级及危险分层)6.鉴别诊断7.西医治疗8.中医辨证论治9.预防细目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要点:1.危险因素2.西医分型3.冠心病一级与二级预防细目十:心绞痛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细目十一:心肌梗死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8.预防细目三:消化性溃疡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胃癌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及转移途径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五:肝硬化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原发性肝癌要点: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七:溃疡性结肠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八:上消化道出血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四单元泌尿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肾小球肾炎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肾病综合征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生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尿路感染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急性肾衰竭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细目五:慢性肾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肾功能分期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五单元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细目一:缺铁性贫血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再生障碍性贫血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7.预防细目四:急性白血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五: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要点:1.西医病因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六单元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细目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糖尿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分类4.并发症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西医治疗8.中医辨证论治9.预防细目三:水、电解质代谢失调要点:1.水、钠代谢失常2.钾代谢失常第七单元风湿性疾病细目:类风湿性关节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脑血栓形成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五:脑栓塞要点:1.西医病因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7.预防细目六:腔隙性梗死要点:1.西医病因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七:脑出血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八:蛛网膜下腔出血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九单元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细目一:急性中毒总论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4.西医治疗原则细目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要点:1.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和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细目三:有机磷杀虫药中毒要点:1.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和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第十单元肺系病证细目一:感冒要点:1.感冒的概念2.感冒的病因病机3.感冒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感冒的辨证论治细目二:喘证要点:1.喘证的概念2.喘证的病因病机3.喘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喘证的辨证论治第十一单元心系病症细目:不寐要点:1.不寐的概念2.不寐的病因病机3.不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不寐的辨证论治第十二单元脾系病症细目一:痞满要点:1.痞满的概念2.痞满的病因病机3.痞满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痞满的辨证论治细目二:腹痛要点:1.腹痛的概念2.腹痛的病因病机3.腹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腹痛的辨证论治细目三:泄泻要点:1.泄泻的概念2.泄泻的病因病机3.泄泻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泄泻的辨证论治第十三单元肝系病症细目一:胁痛要点:1.胁痛的概念2.胁痛的病因病机3.胁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胁痛的辨证论治细目二:积聚要点:1.积聚的概念2.积聚的病因病机3.积聚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积与聚主症特点5.积聚的辨证论治细目三:鼓胀要点:1.鼓胀的概念2.鼓胀的病因病机3.鼓胀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鼓胀的辨证论治第十四单元肾系病症细目:水肿要点:1.水肿的概念2.水肿的病因病机3.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水肿的辨证论治第十五单元气血津液病证细目一:郁证要点:1.郁证的概念2.郁证的病因病机3.郁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郁证的辨证论治细目二:血证要点:1.血证的概念2.血证的病因病机3.血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血证的辨证论治细目三:痰饮要点:1.痰饮的概念2.痰饮的分类3.痰饮的病因病机4.痰饮的诊断与病证鉴别5.痰饮的辨证论治细目四:自汗、盗汗要点:1.自汗、盗汗的概念2.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3.自汗、盗汗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自汗、盗汗的辨证论治细目五:内伤发热要点:1.内伤发热的概念2.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
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考试大纲

2018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考试大纲2018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大纲公布,文都医考网特搜集整理相关内容如下,供备考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预祝考生能顺利通过2018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
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第一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要细目一:中医外科命名与专业术语要点:1. 疾病的命名原则2. 专业术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 致病因素2. 发病机理细目三:诊法与辨证要点:1. 诊法2. 辨证细目四:治法要点:1. 内治法2. 外治法第二单元无菌术细目一:概述要点:1. 无菌术2. 灭菌3. 消毒细目二:手术器械和物品的消毒与灭菌要点:1. 化学消毒法2. 物理灭菌法细目三:手术人员和手术室的无菌原则要点:1. 手术人员和病人的准备2.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第三单元麻醉细目一:概述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 麻醉方法的分类2. 麻醉方法的选择细目二:麻醉准备与用药要点:1. 麻醉前准备2. 麻醉前用药细目二2局部麻醉要点*1. 常用局麻药2. 局部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3 ■局麻药的不艮反应与防治细目四*椎管內麻醉要点:1 •蛛网膜下轻麻解;(1)适应证与禁忌症’ (2)并发症处理2.硬膜外麻醉:(1)适应证与禁忌症:⑵开发症处理细目五’全身麻醉要点「1. 分类2. 并发症及处理细目六:气管内插管与拔管术要点:1•气管内插管的适应证2•常用气管内插管方法3•拔管指征第四单元体液与营养代谢细目一:体液代谢的失调要点:1•水和钠的代谢紊乱2•钾的异常细目二:酸碱平衡失调要点:1•代谢性酸中毒2•代谢性碱中毒3. 呼吸性酸中毒细目三:肠内营养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适应证2. 注意事项细目四:肠外营养要点:1. 适应证2. 并发症及处理第五单元输血细目一:外科输血要点:1.适应证2.禁忌证细目二: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要点:1.不良反应2.并发症及处理细目三:自体输血要点:1.优点2.适应证3. 禁忌证细目四:成分输血要点:1.优点2.主要血液成分制品第六单元围手术期处理细目一:手术前准备要点:择期手术术前准备细目二:手术后监测与处理要点:1.一般监测2.恶心、呕吐、腹胀、呃逆的处理3. 常用导管与引流物的处理细目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2018年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原文(完整版)【精品】

2018年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原文(完整版)Ⅰ考试性质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的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医学部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病症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症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断、立法、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针灸学考试大纲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针灸学公布,文都医考网特搜集整理相关内容如下,供备考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预祝考生能顺利通过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
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1. 十二经脉的名称2.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3. 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4.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 奇经八脉的名称2. 奇经八脉的作用细目四:十五络脉要点:十五络脉的分布细目五:十二经筋要点:十二经筋的分布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细目一:经络的作用要点:1.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细目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要点:1. 诊断方面2. 治疗方面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要点: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细目一:主治特点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 近治作用2. 远治作用3. 特殊作用细目二:主治规律要点:分经主治规律第五单元特定穴要点r1■特定冗的分类忌概念Z五輪兀匾穴*络穴、背前凡募冷八拣交会穴、丿I会穴、那穴、下令九交会穴的內容艮临床应用第為单元腌穴的宦位方法要总1.智度分寸宦位法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3.W8同身寸取穴法第七单元手太阴肺经、腌穴1.经脉循行2.主治概婪3■常用喻冗的定隹和主治要点t尺泳列嚴太渊、复际少商第八单元手阳明大肠经、腧穴要点:1. 经脉循行2. 主治概要3.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第九单元足阳明胃经、腧穴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 经脉循行2. 主治概要3.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地仓、颊车、下关、头维、天枢、归来、足三里、上巨虚、丰隆、内庭第十单元足太阴脾经、腧穴要点:1. 经脉循行2. 主治概要3. 常用腧穴的定位及主治要点:隐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 第十一单元手少阴心经、腧穴要点:1. 经脉循行2. 主治概要3.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少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冲第十二单元手太阳小肠经、腧穴要点:1. 经脉循行2. 主治概要3.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少泽、后溪、养老、天宗、听宫第十三单元足太阳膀胱经、腧穴要点:1. 经脉循行2. 主治概要3.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睛明、攒竹、天柱、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次醪、委中、承山、昆仑、申脉、至阴第十四单元足少阴肾经、腧穴要点:1. 经脉循行2. 主治概要3.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涌泉、照海、太溪、复溜第十五单元手厥阴心包经、腧穴要点:1. 经脉循行2. 主治概要3.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曲泽、郄门、内关、劳宫第十六单元手少阳三焦经、腧穴要点:1. 经脉循行2. 主治概要3.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渚、外关、支沟、肩醪、翳风、丝竹空第十七单元足少阳胆经、腧穴要点:1. 经脉循行2. 主治概要3.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听会、阳白、风池、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丘墟、足临泣第十八单元足厥阴肝经、腧穴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 经脉循行2. 主治概要3.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大敦、行间、太冲、期门第十九单元督脉、腧穴要点:1. 经脉循行2. 主治概要3.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腰阳关、大椎、哑门、百会、水沟、印堂第二十单元任脉、腧穴要点:1. 经脉循行2. 主治概要3.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廉泉、承浆第二十一单元奇穴要点:常用奇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四神聪、太阳、夹脊、外劳宫、十宣、膝眼、胆囊、阑尾第二十二单元毫针刺法细目一:针刺准备要点:1. 消毒2. 体位细目二:进针方法要点:1. 指切进针法2. 夹持进针法3. 舒张进针法4. 提捏进针法细目三:针刺角度和深度要点:1. 角度⑴直刺⑵斜刺(3)平刺2. 深度细目四:行针与得气要点:1. 行针的基本手法2. 得气的概念与临床意义细目五:针刺补泻要点:1. 捻转补泻2. 提插补泻3. 平补平泻细目六:针刺异常情况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 晕针2. 滞针3. 血肿4. 断针5. 弯针6. 气胸7. 刺伤内脏8. 刺伤脑与脊髓细目七:针刺注意事项要点:1. 特殊生理状态的针刺注意事项2. 妊娠妇女、小儿针刺时的注意事项3. 颈项、眼区、胸胁腹背等部位腧穴的针刺注意事项4. 不宜针刺的疾病第二十三单元灸法细目一:灸法的作用要点:1. 温经散寒2. 扶阳固脱3. 消瘀散结4. 防病保健细目二:灸法的种类要点:1. 艾炷灸2. 艾条灸3. 温针灸细目三:灸法的注意事项要点:1. 施灸的禁忌2. 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3. 拔罐的注意事项第二十五单元其他针法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 电针法2. 三棱针法第二十六单元治疗总论细目一:针灸治疗作用要点:1. 疏通经络2. 调和阴阳3. 扶正祛邪细目二:针灸处方要点:1. 选穴原则2. 配穴方法第二十七单元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头痛要点:1. 头痛的辨证要点2. 头痛的治法3. 头痛的处方4. 头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二:中风要点:1. 中风的辨证要点2. 中风的治法3. 中风的处方4. 中风的治疗操作细目三:眩晕要点:1. 眩晕的辨证要点2. 眩晕的治法3. 眩晕的处方4. 眩晕的治疗操作细目四:面瘫要点:1. 面瘫的辨证要点2. 面瘫的治法3. 面瘫的处方4. 面瘫的治疗操作细目五:不寐L 要点:1. 不寐的辨证要点2. 不寐的治法3. 不寐的处方4. 不寐的治疗操作细目六:感冒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 感冒的辨证要点2. 感冒的治法3. 感冒的处方____4. 感冒的治疗操作细目七:哮喘要点:1. 哮喘的辨证要点2. 哮喘的治法3. 哮喘的处方4. 哮喘的治疗操作细目八:胃痛要点:1. 胃痛的辨证要点2. 胃痛的治法3. 胃痛的处方4. 胃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九:呕吐要点:1. 呕吐的辨证要点2. 呕吐的治法3. 呕吐的处方4. 呕吐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便秘要点:1. 便秘的辨证要点2. 便秘的治法3. 便秘的处方4. 便秘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一:腰痛要点:1. 腰痛的辨证要点2. 腰痛的治法3. 腰痛的处方4. 腰痛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二:痹证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 痹证的辨证要点2. 痹证的治法3. 痹证的处方4. 痹证的治疗操作]第二十八单元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月经不调—要点:1. 月经不调的辨证要点2. 月经不调的治法3. 月经不调的处方4. 月经不调的治疗操作细目二:痛经要点:1. 痛经的辨证要点2. 痛经的治法3. 痛经的处方4. 痛经的治疗操作细目三:崩漏要点:1. 崩漏的辨证要点2. 崩漏的治法3. 崩漏的处方4. 崩漏的治疗操作细目四:绝经前后诸证要点:1. 绝经前后诸证的辨证要点2. 绝经前后诸证的治法3. 绝经前后诸证的处方4. 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操作细目五:遗尿要点:1. 遗尿的辨证要点2. 遗尿的治法3. 遗尿的处方4. 遗尿的治疗操作第二十九单元皮外骨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瘾疹要点:1. 瘾疹的辨证要点2. 瘾疹的治法3. 瘾疹的处方4. 瘾疹的治疗操作细目二:蛇串疮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 蛇串疮的辨证要点2. 蛇串疮的治法3. 蛇串疮的处方4. 蛇串疮的治疗操作细目三:颈椎病要点:1. 颈椎病的辨证要点2. 颈椎病的治法3. 颈椎病的处方4. 颈椎病的治疗操作细目四:落枕要点:1. 落枕的辨证要点2. 落枕的治法3. 落枕的处方4. 落枕的治疗操作细目五:漏肩风要点:1. 漏肩风的辨证要点2. 漏肩风的治法3. 漏肩风的处方4. 漏肩风的治疗操作细目六:扭伤要点:1. 扭伤的辨证要点2. 扭伤的治法3. 扭伤的处方4. 扭伤的治疗操作第三十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目赤肿痛要点:1. 目赤肿痛的辨证要点2. 目赤肿痛的治法3. 目赤肿痛的处方4. 目赤肿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二:耳鸣耳聋要点:1. 耳鸣耳聋的辨证要点2. 耳鸣耳聋的治法3. 耳鸣耳聋的处方4. 耳鸣耳聋的治疗操作细目三:牙痛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 牙痛的辨证要点2. 牙痛的治法3. 牙痛的处方4. 牙痛的治疗操作细目四:咽喉肿痛要点:1. 咽喉肿痛的辨证要点2. 咽喉肿痛的治法3. 咽喉肿痛的处方4. 咽喉肿痛的治疗操作第三十一单元急症的针灸治疗细目一:晕厥要点:1. 晕厥的辨证要点2. 晕厥的治法3. 晕厥的处方4. 晕厥的治疗操作细目二:内脏绞痛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 内脏绞痛的辨证要点2. 内脏绞痛的治法3. 内脏绞痛的处方4. 内脏绞痛的治疗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