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第一节过滤和蒸发,蒸馏和萃取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1.1《过滤和蒸发》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1.1《过滤和蒸发》精品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提提过滤和蒸发)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要让学生明确实验是化学家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化学家要研究一种物质,首先考虑的是怎样从混合物中把这种物质分离出来,怎样提纯这种物质,再进行分析、检测、研究它的结构、组成。

本节以研究化学物质的实验方法为主题,以化学家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及基本操作。

二、学情分析高一新生来自不同层次的初中学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学生间还较陌生,这些因素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

因此此教案中以初中化学中已学过的过滤、结晶等物质分离的方法为切入点,教师积极引导、帮助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

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以讨论、交流、合作实验等学生活动为主,来完成教学任务。

这种做法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心理,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蒸发、过滤的原理和实验基本操作;(2)掌握粗盐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步骤;(3)掌握SO42-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并能完成实验报告,主动进行交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四、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过滤、蒸发的原理和实验操作,及SO/-的检验教学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五、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节教学中教师围绕着学生特点,教材内容要求,寻求一种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法、讲授法、探究法和小组合作讨论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去发现问题的同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中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配合多媒体向学生传输必要的信息材料。

在一定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亲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根据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分离提纯的一般思路,得出分离提出的常见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

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

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和奥秘的学科,在高一必修一中,我们开始了化学知识的系统学习。

这一阶段的知识为后续的化学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些关键的知识点。

首先是“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化学实验安全至关重要,进入实验室要遵守规则,比如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要了解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等。

过滤和蒸发是两种基本的分离提纯方法。

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用于从溶液中提取溶质,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液滴飞溅。

蒸馏则可以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比如制取蒸馏水。

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来分离溶质,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接下来是“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把微观粒子的数量和宏观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1 摩尔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都约为 602×10²³个,这个常数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通过物质的量,可以方便地进行有关计算,比如物质的量(n)、质量(m)、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是 n = m / M。

气体摩尔体积(Vm)用于衡量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所占的体积,标准状况下(0℃、101kPa),Vm 约为 224 L/mol。

物质的量浓度(c)则是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为 c = n / V。

然后是“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化合物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一步分类,如氧化物、酸、碱、盐等。

分散系是一种混合物,包括溶液、胶体和浊液。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这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简便方法。

“离子反应”也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非电解质则不能。

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

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之间的结合或交换,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通常是生成沉淀、气体、水等。

第一节 第二课时 蒸馏和萃取

第一节   第二课时 蒸馏和萃取

D.碘和四氯化碳
解析:A、B、D项可以用蒸馏法分离,C项应用过滤法 分离。
答案:C
萃取和分液
1.萃取 (1)依据: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2)过程:物质从溶解度小的溶剂进入溶解度大的溶剂。 (3)仪器:分液漏斗。 2.分液 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3.操作(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为例)
1.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中,可以用酒精代替CCl4作萃取剂 吗?
提示:不可以。尽管碘在水中和酒精中的溶解度有较大差 异,但酒精与水互溶,不分层,故不能用酒精作萃取剂。 2.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充分振荡后,再如何操作? 提示:充分振荡后,应将分液漏斗放置在铁架台上,静 置分层,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2.蒸馏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温度计?应如何放置温度计?
提示:在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用来测量蒸气的温度, 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3.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 定含有Cl-吗?
提示:不一定;原溶液中也可能含有CO
2- 3
等杂质离
子。
1.蒸馏实验的操作步骤 (1)检查蒸馏装置的气密性。 (2)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待分离或提纯的液体混合物,并加 入几粒碎瓷片。 (3)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4)给蒸馏烧瓶加热。 (5)收集馏分。 (6)停止加热,拆卸装置。
后再加入碎瓷片
D.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待蒸馏液体中,以便控制蒸馏 温度
解析: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
处,而不能插入待蒸馏液体中,D项错误。
答案:D
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蒸馏法分离的是
()
A.水和乙醇
B.乙二醇(沸点197.3 ℃)和乙酸(沸点117.9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蒸馏和萃取含答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蒸馏和萃取含答案

第二课时 蒸馏和萃取[课标要求]1.掌握蒸馏和萃取操作的基本方法。

2.掌握蒸馏和萃取操作所适用的物质。

3.通过蒸馏和萃取操作进一步掌握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建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

1.蒸馏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的方法;蒸馏法可用于分离互溶而沸点相差较多的液体混合物。

2.蒸馏的装置及主要仪器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3.蒸馏水的制取1.蒸馏用来分离相互溶解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2.萃取时选择的萃取剂和溶质不反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3.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4.检验Cl -的试剂是稀硝酸和AgNO 3溶液。

蒸 馏[特别提醒] 用AgNO 3溶液检验自来水中的Cl -时要用稀HNO 3酸化而不能使用盐酸和硫酸酸化。

1.(1)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与常用蒸馏装置相比,少了温度计。

是什么原因呢?(2)为什么冷却水通入方向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提示:(1)温度计的作用是控温和显示加热范围。

因为制蒸馏水是除去溶解在水中的难挥发性杂质,蒸馏出水,水的沸点恒定为100 ℃,故不需要温度计。

(2)冷却水通入方向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是为了使馏出物充分冷却。

2.蒸馏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温度计?应如何放置温度计?提示:在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用来测量蒸气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3.某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吗?提示:不一定;原溶液中也可能含有CO 2-3等杂质离子。

1.蒸馏实验的操作步骤(1)检查蒸馏装置的气密性。

(2)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待分离或提纯的液体混合物,并加入几粒碎瓷片。

(3)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4)给蒸馏烧瓶加热。

(5)收集馏分。

(6)停止加热,拆卸装置。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蒸馏和萃取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蒸馏和萃取精品课件

以太阳能作为能源
【归纳整理】Cl-检验方法、蒸馏水的制备 向待测液中加入几滴稀硝酸,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Cl-
此处插入蒸馏 水制备的视频
思考:为何制备蒸馏水的装置中没有温度计?
【自学目标】萃取与分液 1.什么是萃取?利用的原理是什么? 2.萃取主要使用什么仪器?
【课堂练习】
1.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 萃取剂具备的性质是( B )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2.在溶解性方面,Br2(溴)与I2(碘)很相似,其稀的 水溶液显黄色。在实验室里从溴水(溴的水溶液)中 提取溴和提取碘的方法很相似。 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计
冷凝管 铁架台 尾接管(牛角管)
蒸馏烧瓶
石棉网 酒精灯 沸石
锥形瓶
【归纳整理】蒸馏实验注意事项 ①所盛液体不超过蒸馏瓶球部容积的 2/3 ,也不能 少于1/3,加热时不能将液体蒸干。 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③蒸馏瓶内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④冷凝管中通冷却水时,下口( 进水),上口( 出水 )。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课时 蒸馏和萃取
【自学目标】蒸馏 1.什么是蒸馏?利用的原理是什么?
2.蒸馏适合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
3.蒸馏实验需要使用哪些仪器? 4.如何检验氯离子?
【归纳整理】蒸馏 蒸馏:利用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 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操作过程。
①常用的提取方法是_____,化学试剂是_______,最 重要的仪器是________。

[化学新人教版]必修1 第1章 第1节 第3课时蒸馏和萃取 课件解析

[化学新人教版]必修1 第1章 第1节 第3课时蒸馏和萃取 课件解析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29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容溶剂里溶解度的不
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原来溶液中提取出来的 方法
▲萃取剂的选择条件:
1、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
2、溶质在萃取剂中有较大的溶解度
一部分有机物溶剂 Vs 无机溶剂
汽油
煤油
水密度比水小
植物油
0.029g 14.1g
2.9g
密度:水1.0g/ml;苯0.88g/m;四氯化碳1.59g/ml
23
➢ 西红柿汤
西红柿加食用油 翻炒,然后加水 煮沸,再加盐。
24
西红柿汤
有油西红柿汤
讨论
液体分层且 油层在上方
油层更红
油、水互不相溶且 ρ油<ρ水
油层色素浓度更大
色素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在油中的溶解度
3.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 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 AgNO3溶液。
烧瓶中液体沸腾, 冷凝管中有液体 产生,锥形瓶中 收集到无色 液体。
无明显现象
Cl-的检验方法:
操作:先加入稀HNO3酸化,再加入几滴AgNO3溶液。 现象: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 结论:存在氯离子。
注意排除CO32-离子的干扰!
(3)将分液漏斗放在 铁架台上,静置。
溶液分层 上层颜色变浅
稀的碘水溶液
下层变为紫红色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加入CCl4
振荡
碘水 实 验1-4: 如何从碘水中提取碘?
加入苯
振荡
碘水
原因:碘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22
碘I2

高一必修过滤和蒸发蒸馏和萃取PPT课件

高一必修过滤和蒸发蒸馏和萃取PPT课件



Ca2+ 微 溶


Ba2+ 溶 溶


Mg2+ 不 溶


第9页/共44页
杂质 加入的试剂
化学方程式
硫酸盐 BaCl2 MgCl2 NaOH
Na2SO4+BaCl2=BaSO4↓+2NaCl MgCl2+2NaOH=Mg(OH)2↓+2NaCl
CaCl2 Na2CO3 CaCl2+Na2CO3=CaCO3↓+2NaCl 1、 BaCl2过量的处理:加入Na2CO3
坩埚
[问题] ①温度计作用? 控温显示加热范围 如:自来水蒸馏时 ②温产度物≈收10集0℃方式? ③自来水蒸馏后蒸馏
烧瓶内物质? 冷凝收集
第19页/共44页
沿海城市使用蒸馏法大规模将海水淡化 为可饮用水,但成本很高。
第20页/共44页
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人类可以利用的水实际只有一汤匙。地球有70.8%的面 积为水所覆盖,但其中97.5%的水是咸水,无法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 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 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世 界上淡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 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
讨 论:
碘易溶于酒精,能否用酒精将碘水 中的碘萃取出来?
第34页/共44页
主要仪器和装置:
分液漏斗 铁架台(附铁圈) 烧杯
第35页/共44页
特别注意事项:
下层液体由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问题:萃取之后用何方法将有机溶剂与溶质进一步分离开来?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燃液体;浓H2SO4、NaOH(酸碱)——腐蚀品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分离的方法:①过滤:。

②蒸发:。

③蒸馏:。

④分液:。

⑤萃取:。

2、粗盐的提纯:(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2)步骤: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除SO42-)、(除Ca2+、过量的Ba2+)、(除Mg2+)溶液后过滤;③得到滤液加(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④得到精盐。

加试剂顺序关键:(1);(2)盐酸放最后。

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④冷凝水由进,出。

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①;②;③。

三、离子的检验:①SO42-:。

②Cl-:。

③CO32-:。

①质量分数W②物质的量浓度C质量分数W与物质的量浓度C的关系:C= (其中ρ单位为g/cm3)已知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W,溶液密度为ρ(g/cm3),溶液体积为V,溶质摩尔质量为M,求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推断:根据C=n(溶质)/V(溶液) ,而n(溶质)=m(溶质)/M(溶质)= ρ·V(溶液) W/M,考虑密度ρ的单位g/cm3化为g/L,所以有C=1000ρW/M 】。

(公式记不清,可设体积1L计算)。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配制使用的仪器:托盘天平(固体溶质)、量筒(液体溶质)、容量瓶(强调:在具体实验时,应写规格,否则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配制的步骤:①计算溶质的量(若为固体溶质计算所需质量,若为溶液计算所需溶液的体积)②称取(或量取)③溶解(静置冷却)④转移⑤洗涤⑥定容⑦摇匀。

(如果仪器中有试剂瓶,就要加一个步骤:装瓶)。

例如:配制400mL0.1mol/L的Na2CO3溶液:(1)计算:需无水Na2CO3 =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gCl2
CaCl2 Na2CO3 CaCl2+Na2CO3=CaCO3↓+2NaCl 1、 BaCl2过量的处理:加入Na2CO3
BaCl2+Na2CO3=BaCO3↓+2NaCl 2、 Na2CO3、 NaOH过量的处理:加入盐酸
NaOH + HCl = NaCl + H2O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2、注意:
(1)选择合理的试剂(操作简单、反应灵敏、现象明 显的试剂) (2)不能在待测物质中直接加入试剂,应取样;固体 一般先配成溶液。
(3)操作时应注意某些共有现象的干扰。
混合物分离的基本方法: (1)过滤 (含洗涤) (2)蒸发与结晶(包括重结晶) (3)蒸馏与分馏 (4)萃取与分液 (5)升华 (6)洗气 (7)渗析和盐析
思考与交流
请大家归纳一下,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试 剂的加入顺序共有几种?依据是什么?
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
► 1.BaCl2→NaOH
→Na2CO3 →HCl
► 2.
► 3.
BaCl2→ Na2CO3 → NaOH →HCl
NaOH →BaCl2→ Na2CO3 →HCl
3、食盐精制的方案:
• ①溶解②过量NaOH 溶液③过量BaCl2溶液 • ④过量Na2CO3⑤过滤⑥适量稀盐酸⑦蒸发 依据:顺序可调换,但Na2CO3必须在BaCl2 之后加入, Na2CO3除CaCl2和BaCl2。 稀盐酸最后加入。且须将沉淀过滤后再 加稀盐酸,最后要蒸发。
主要仪器和装置:
分液漏斗 铁架台(附铁圈) 烧杯
特别注意事项:
下层液体由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问题:萃取之后用何方法将有机溶剂与溶质
进一步分离开来?
蒸发?
蒸馏!
浪费溶剂且污染空气!
小结
液态混合物的分离
①不溶性杂质 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过滤 ②溶质与溶剂的分离 NaCl溶液中除去水 ③沸点不同的两种混合物 蒸馏 海水淡化 ④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相差很大 蒸发
实验过程
4、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 架台的铁圈中。
5. 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 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 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6. 把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 的铁圈中,静置,分层。
实验过程
7. 旋开活塞,用烧怀接 收溶液
8. 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上层水溶液
讨 论:
碘易溶于酒精,能否用酒精将碘水 中的碘萃取出来?
萃取 溶质在两种 互不相溶的 溶剂里溶解 度的不同
装置
举例
分离乙醇和水 的混合物;用 自来水制取蒸 馏水 注意事项 四氯化碳把溶 于水里的碘萃 取出来 注意事项
三、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总结:
1、原理:
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 度等)或化学性质(生成气体、沉淀等的特殊现象)
振荡
碘水 加入苯 振荡
碘水 原因:碘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在 水中的溶解度
(3) 萃取:
原理: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 中的溶解性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 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理解: A和C组成溶液,加一种溶剂B,A易溶于B, A难溶于C,所以B可以把A在A和C组成的溶液 中萃取出来.




(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检验是否漏水。 (2)把盛有待分液体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 圈上,使漏斗颈末端紧贴在烧杯内壁,静置片刻。 (3)分液前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 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4)下层液体从漏斗颈下口流出,上层液体须从漏 斗上口倾倒出。
加入CCl4
[问题] ①温度计作用? 控温显示加热范围 如:自来水蒸馏时 温度≈100℃
②产物收集方式? 冷凝收集 ③自来水蒸馏后蒸馏 烧瓶内物质?
沿海城市使用蒸馏法大规模将海水淡化 为可饮用水,但成本很高。
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人类可以利用的水实 际只有一汤匙。地球有70.8%的面积为水所 覆盖,但其中97.5%的水是咸水,无法饮用。 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 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 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 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世界上淡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约65% 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界 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
粗盐提纯的方案: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 思考:⑴所用仪器有哪些?
⑵粗盐提纯中几次用到玻璃棒?作 用是什么?
⑶过滤和蒸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有哪些?
过滤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留有气泡 (操作时要用手压住,用水润湿)
“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体 低于滤纸的边缘
原理:溶解度的不同
[萃取剂选择条件] 1、与原溶剂互不相溶如:CCl4与H2O互不相溶 2、溶解溶质的能力大于原溶剂 如:CCl4(I2)
>H2O (I2)
3、不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如:CCl4不与I2反应 4、萃取剂与原溶剂密度不同
注:常见有机溶剂的水溶性 汽油、煤油、植物油、苯等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在水的上层)
本节小结
• 1、常用仪器的使用、药品的保存及取用事 故的处理。 • 2、常见危险品标志。 、 • 3、几种常见的分离原理及分离方法。 • 4、各种分离法用到的仪器及使用时的注意 事项。 • 5、SO4-、Cl-、CO32-的检验。 • 6、以食盐的精制为例注意除杂的原则。
“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口要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 端的管口靠烧杯内壁。
若: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蒸发
(1)蒸发皿的液体不超过 容积的2/3 (2)加热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且用坩埚钳夹住蒸 发皿. (3)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 热,利用余热加热蒸干. (4)取下未冷却的蒸发皿时, 要放在石棉网上。
表述时应说明: 选用什么试剂+出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3、食盐精制的方案:
除去可溶性杂质( CaCl2 、MgCl2 以及一些硫酸盐)
[除杂原则] 不增: 不增加新的物质
不减:
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如:不能减少NaCl成分
易分: 杂质转换为沉淀、气体等易分离除去 如:将NaCl溶液中可能存在的 Na2SO4转换为沉淀BaSO4 易复原
思考
你认为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 呢?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出去?用什么方法 可以检验出他们呢?
▲2、SO42-的检验方法 先加入稀HCl酸化,再加入可溶 性钡盐溶液BaCl2溶液,如果出现不 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存在硫 酸根离子。
注意排除CO32-、Ag+等离子的干扰, 能否直接加BaCl2呢?
除去可溶性杂质( CaCl2 、MgCl2 以及一些硫酸盐)
思考:应加入什么试剂?
资料:
一些物质的溶解性
OHH+ Na+ Ca2+ Ba2+ Mg2+ 溶 微 溶 不
Cl溶、挥 溶 溶 溶 溶
SO4
溶 溶 微 不 溶
2-
CO3
溶 不 不 微
2-
溶、挥
杂质
硫酸盐
加入的试剂
BaCl2
NaOH
化学方程式 Na2SO4+BaCl2=BaSO4↓+2NaCl MgCl2+2NaOH=Mg(OH)2↓+2NaCl
原理: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用 加热的方法将沸点低的物质变成气态挥发分离出 来。
【实验1-4】制取蒸馏水(除去Cl- 等杂质)
实验步骤 现象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 加AgNO3后有白色沉淀 滴入几滴AgNO3(硝酸银)溶液 生成,再加稀硝酸,白 色沉淀不溶解,证明样 和几滴稀硝酸。 品含有Cl2、在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 烧瓶中的水变成水蒸 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按图1气,水蒸气经过冷凝 4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 管后变成液态水,流 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 到锥形瓶里。 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 10mL液体,停止加热。 加AgNO3和稀硝酸,没 3、取少量蒸馏出的液体加入试 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 管中,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 经蒸馏冷凝后得到的 和几滴稀硝酸。(得到的液体中 液体没有 Cl 含有Cl-吗?)
【实验1-2】
检验【实验1-1】得到的盐中含有SO421、取样少许 2、加水配成溶液 3、加几滴稀盐酸,使溶液酸化 4、加BaCl2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判断样品中含有SO42Na2SO4+BaCl2=BaSO4↓+2NaCl
▲Cl-的检验方法 先加入稀HNO3酸化,再加入 AgNO3溶液,如果出现不溶于稀 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存在氯离子。
温度计
蒸 馏 烧 瓶
冷 凝 管
尾 接 管
碎瓷片
出水口 进水口
使 用 前 要 检 查 装 置 的 气 密 性 !
蒸发
冷凝
温度计水银 球处于支管 口处 溶液体积 不超过烧 瓶体积1/3
操作注意: 1、先通水,再加热 2、全程严格控制好温度
水,下 入上出 投放沸石 或瓷片
固体的高温灼烧
三角架
泥三角
坩埚
小结
• • • • 过滤用于固体不溶于液体的分离。 蒸发可以用于固体溶于液体的分离。 检验SO42-一般用BaCl2和稀盐酸。 实际的除杂中要注意加入试剂的先 后顺序和试剂过量的处理方法。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2、蒸馏和萃取
对于液态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可用蒸馏和萃取的 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