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目录.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钢的热处理工艺

2.2.4钢的淬透性 • 定义: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它是 钢的固有属性,也是选材和制订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 之一。
• 影响因素:钢的临界冷却速度; 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 评定方法:用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所获得的淬透层深 度或临界淬透直径(Dk)来表示。 ⑴淬透层的深度定义为由表面至半马氏体区的深度。 半马氏体区的组织是由50%马氏体和50%分解产物所组 成。 ⑵指圆柱状钢试样在规定的淬火介质中能全部淬透的 最大直径。当冷却介质一定时,Dk愈大,淬透性愈好。 • 测定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末端淬火法,简称为端淬 法。
•
三、钢的回火
• • 定义:是将淬火后的钢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保 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目的: 减小或消除淬火应力; 提高钢的塑性和韧性,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稳定组织和工件尺寸。 分类及应用: ⑴低温回火(150~250℃) 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 58~64HRC ) 部分降低钢中残余应力和脆性,而保持钢在淬 后所得到的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广泛应用于工具、量具、滚动轴承、渗碳工件 以及表面淬火工件等。
2.2.2淬火冷却介质 最常用的是水、盐水、油、熔盐。 水:形状简单、截面尺寸较大的碳钢。(高温慢,低温快) 盐水:高温快,低温快。 油:合金钢或小尺寸碳钢件。 (高温太慢,低温慢) 熔盐(盐浴):形状复杂、变形要求严格的件。最接近理 想冷却介质。
2.2.3淬火方法 • 单液淬火:在一种介质中连续冷却获得马氏体。 操作简单,易于自动化,易于产生缺陷,适 用于形状简单的小件。 • 双液淬火:先后在两种介质中冷却。 操作复杂,难以控制。 • 分级淬火:淬入稍高于Ms的介质中,待内外温差一致后 取出,缓冷得到马氏体。 减少应力和变形,适用于小件。 • 等温淬火:淬入稍高于Ms的介质中,等温转变为下B。 强度高,塑性、韧性好,应力小,变形小, 多用于形状复杂、要求高的工件。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pdf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一、引言工程材料是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
热处理是工程材料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提高其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材料的分类、性能与特点、热处理原理、常见热处理工艺、材料选用原则、材料检测与评估、热处理设备与工艺优化以及工程材料应用领域。
二、工程材料分类工程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金属材料包括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和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橡胶、陶瓷、玻璃等。
这些材料在性能上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领域。
三、材料性能与特点1.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不同的金属材料在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2.非金属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非金属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
四、热处理原理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手段,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热处理过程中,材料的内部原子或离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晶体结构,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质。
五、常见热处理工艺1.退火: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退火可以消除材料的内应力,改善其组织和性能。
2.淬火: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使材料表面硬化而内部保持韧性。
淬火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3.回火:将淬火后的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回火可以消除材料的内应力,改善其组织和性能。
4.表面处理: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法对材料表面进行处理,提高其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等性能。
六、材料选用原则1.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类型和牌号;2.考虑材料的性能参数,如强度、硬度、韧性等;3.考虑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等特殊要求;4.考虑材料的加工工艺和经济性等因素。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适用中职生源)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3.5计划学时:60适用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1.前言1.1课程性质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制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使学生通过理论教学,获得常用机械工程材料、金属热加工和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机械行业技术专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择课程内容,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绪论\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纯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结晶、铁碳合金相图、钢的热处理、常用钢材及选用、铸铁、非铁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铸造成型工艺、锻压成形工艺、焊接成形工艺、机械零件的毛坯成形综合选材等十三个任务的学习,让学生在了解金属材料特性,各毛培成形工艺过程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合理选择零件材料及毛坯加工成形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课程特征,加大学生工程体验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学习并掌握常用材料特性和用途、掌握常用材料的热处理方法与作用和用途,使学生能合理选择材料和进行合理的热处理,从而培养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2.2具体目标2.2.1能力目标:1.具有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选择零件材料的能力;2.初步具有选择钢材热处理方法的能力;3.初步具有选择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能力。
2.2.2知识目标:1.以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温度性能为主线,了解四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选择零件材料的能力;2.了解钢材在实际加热和冷却时内部组织的变化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了解各种热处理方法的目的、工艺和应用,初步具有选择钢材热处理方法的能力;3.了解毛坯的成形方法和基本工艺过程,初步具有选择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能力。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第5版教材简介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第5版教材简介《工程材料》第5版教材由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朱张校教授、姚可夫教授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工程材料》第5版教材目录如下:绪论0.1中华民族对材料发展的重大贡献0.2材料的结合键0.3工程材料的分类第1章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1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1.2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1.3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4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第2章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2.1纯金属的结晶2.2合金的结晶2.3金属的塑性加工2.4钢的热处理2.5钢的合金化2.6表面技术第3章金属材料3.1碳钢3.2合金钢3.3铸钢与铸铁3.4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第4章高分子材料4.1工程塑料4.2合成纤维4.3合成橡胶第5章陶瓷材料5.1普通陶瓷5.2特种陶瓷第6章复合材料6.1复合材料的复合原则6.2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6.3非金属基复合材料6.4金属基复合材料第7章功能材料及新材料7.1电功能材料7.2磁功能材料7.3热功能材料7.4光功能材料7.5隐形材料及智能材料7.6纳米材料第8章零件失效分析与选材原则8.1机械零件的失效8.2机械零件失效分析8.3机械零件选材原则第9章典型工件的选材及工艺路线设计9.1齿轮选材9.2轴类零件选材9.3弹簧选材9.4刃具选材第10章工程材料的应用10.1汽车用材10.2机床用材10.3仪器仪表用材10.4热能设备用材10.5化工设备用材10.6航空航天器用材附录1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新、旧国家标准性能名称和符号对照表附录2金属热处理工艺的分类及代号(摘自GB/T 12603—2005) 附录3常用钢的临界点附录4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摘自GB/T 17616—1998)附录5国内外常用钢号对照表附录6常用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与说明(摘编自GB/T 16475—2008)附录7若干物理量单位换算表附录8工程材料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参考文献本教材有以下特点:(1)体系科学合理,内容丰富新颖,实例丰富。
(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授课教师:李静研究内容科学性a. 从化学角度出发,研究材料的化学组成、键性、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b. 从物理角度,阐述材料的组成原子、分子及其运动状态与各物性之间的关系c. 材料的制备工艺技术性d. 材料的性能表征e. 材料的应用(3) 材料工程 Materials Engineering对于工程技术人员:如何选择特定应用环境下需要的材料,来满足使用要求,如何按实际要求设计新材料,须弄清以下三个关系使用性能Performance合成与制备过程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组成与结构Compositionsand Structures性质Properties(工程)(化学) (物理学)第二节合金及相结构一基本知识:1.合金:有2种或2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性质的物质。
2.组元:组成合金的最简单、最基本、能够独立存在的物质。
3.相: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他部分以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二、合金中的相结构固溶体:形成合金时,如果一种组元的晶格中可以包含其他组元,即新相的晶格结构与某一组元的晶格相同,这种新相称为固溶体。
晶格与固溶体相同的组元称为溶剂,其他组元称为溶质。
化合物:形成合金时,新相的晶格结构不同于任一组元的晶格,则新相是组元间形成的一种新的物质,这种新相称为化合物。
(一)固溶体1.分类: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2.特征:造成晶格畸变,固溶体的强度及硬度升高,物理性能也会发生变化。
——固溶强化(二)化合物1.分类:正常价化合物,电子价化合物及间隙化合物2.各种化合物的比较第四节二元合金相图1.合金系:由给定的的组元可以配制成不同成分的合金,这些合金组成的合金系统称为合金系。
2.(相)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合金中参与结晶或相变过程中的各相之间的相对重量和相的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3.相图:不同温度及成分下,合金中的合金相的构成及相之间的平衡关系的图形。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全日制18人
学术学位
00不区分方向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一
④C/C++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C语言)
01计算机网络
02操作系统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
全日制9人
学术学位
00不区分方向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一
④信号与系统
电子线路(线性)
01电路
02 C语言程序设计
085400电子信息
全日制28人和非全日制2人
专业学位
01计算机技术
02电子与通信工程
03控制工程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数学二
④C/C++语言程序设计
综合编程
01计算机网络
02操作系统
矿业与测绘工程学院
081900矿业工程
全日制5人
学术学位
01采矿工程
02矿山安全与灾害防治
04水工钢筋砼
05水工建筑材料
06水轮机
07 C语言程序设计
(七选二)
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
082800农业工程
全日制5人
学术学位
00不区分方向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二
④植物生理学
设施园艺学
01温室建造
02环境调控
095131农艺与种业
全日制16人和非全日制2人
专业学位
01作物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专业学位
01材料工程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数学二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完整版)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一、名词解释(20分)8个名词解释1.过冷度:金属实际结晶温度T和理论结晶温度、Tm之差称为过冷度△T,△T=Tm-T。
2.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金属溶剂中形成的合金相称为固溶体。
3.固溶强化:固溶体的强度、硬度随溶质原子浓度升高而明显增加,而塑、韧性稍有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4.匀晶转变:从液相中结晶出单相的固溶体的结晶过程称匀晶转变。
5.共晶转变:从一个液相中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6.包晶转变:由一种液相和固相相互作用生成另一种固相的转变过程,称为包晶转变。
7.高温铁素体:碳溶于δ-Fe的间隙固溶体,体心立方晶格,用符号δ表示。
铁素体:碳溶于α-Fe的间隙固溶体,体心立方晶格,用符号α或F表示。
奥氏体:碳溶于γ-Fe的间隙固溶体,面心立方晶格,用符号γ或F表示。
8.热脆(红脆):含有硫化物共晶的钢材进行热压力加工,分布在晶界处的共晶体处于熔融状态,一经轧制或锻打,钢材就会沿晶界开裂。
这种现象称为钢的热脆。
冷脆:较高的含磷量,使钢显著提高强度、硬度的同时,剧烈地降低钢的塑、韧性并且还提高了钢的脆性转化温度,使得低温工作的零件冲击韧性很低,脆性很大,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氢脆:氢在钢中含量尽管很少,但溶解于固态钢中时,剧烈地降低钢的塑韧性增大钢的脆性,这种现象称为氢脆。
9.再结晶:将变形金属继续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就会在金属中发生新晶粒的形核和长大,最终无应变的新等轴晶粒全部取代了旧的变形晶粒,这个过程就称为再结晶。
10.马氏体:马氏体转变是指钢从奥氏体状态快速冷却,来不及发生扩散分解而产生的无扩散型的相变,转变产物称为马氏体。
含碳量低于0.2%,板条状马氏体;含碳量高于1.0%,针片状马氏体;含碳量介于0.2%-1.0%之间,马氏体为板条状和针片状的混合组织。
11.退火:钢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保温后缓慢冷却,以达到改善组织提高加工性能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12.正火:将钢加热到3c A或ccmA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以获得珠光体类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目 录
• 工程材料概述 • 金属材料 • 非金属材料 • 材料的选择与加工工艺 • 材料性能的检测与评价
工程材料概述
01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工程材料是指在工业生产和工程建设 中使用的各种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 料。
分类
根据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特点, 工程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 料和复合材料等。
材料的物理与机械性能
物理性能
包括密度、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电导 率等,这些性能决定了材料在不同环境 下的表现。
VS
机械性能
包括硬度、强度、韧性、耐磨性等,这些 性能决定了材料在受力或受冲击时的表现 。
材料的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
需要高强度、轻质、耐 高温的材料,如钛合金
和铝合金。
汽车制造
需要高强度、耐腐蚀、 轻质的材料,如高强度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对材料的性能 进行评估和比较。
根据行业制定的相关标准,对材料的性能 进行评估和比较。
企业标准
客户要求
根据企业制定的相关标准,对材料的性能 进行评估和比较。
根据客户提出的具体要求,对材料的性能 进行评估和比较。
材料性能的优化与改进
材料成分优化
通过调整材料的化学成分,改善其性能, 如提高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
钢和铝合金。
建筑领域
需要耐久性、防火性能 好的材料,如混凝土和
钢材。
电子产品
需要导电、导热性能好 的材料,如铜和铝。
金属材料
02
钢铁材料
碳钢
碳钢是一种以铁为主要元素,碳 含量一般在2.0%以下的铁碳合金。
根据碳含量的不同,碳钢的性能 和用途也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目录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强度与塑性 硬度 冲击韧度 疲劳
下一页
返回
目录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纯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 合金的晶体结构 金属的结晶 纯金属的结晶 合金的结晶 二元相图的应用
目录
第十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非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 陶瓷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及纳米材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目录
第十一章 工程材料的选用 第一节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分析 第二节 工程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齿轮、轴等工件的选材及工艺路线分析 第四节 工程材料的应用举例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目录
第四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第一节 金属塑性变形简介 第二节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第三节 冷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加热时组织与性能 的变化 第四节 金属的热变形加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目录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章 第一节 铁碳合金相图 铁碳合金的基本相 铁碳合金相图分析 典型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 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间的关系 碳钢 钢的热处理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目录
第二节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第三节 钢的退火与正火 第四节 钢的淬火 第五节 钢的回火 第六节 钢的表面热处理 第七节 热处理技术要求标注、工序位置安排与 工艺分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目录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合金钢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合金钢的分类和编号 低合金结构钢 机械结构用合金钢 合金工具钢与高速工具钢 特殊性能钢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Nhomakorabea目录
第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铸铁 铸铁的石墨化 灰铸铁 球墨铸铁 可锻铸铁 蠕墨铸铁 合金铸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目录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铝及铝合金 铜及铜合金 钛合金 轴承合金 粉末冶金材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