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小雨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雨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雨点》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故事》,详细内容为《小雨点》一文。
通过讲述小雨点的成长历程,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现象,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和表达欲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小雨点的成长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
3. 教育幼儿关爱大自然,珍惜水资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小雨点的成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现象,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小雨点图片、水滴模型、录音机。
2. 学具:彩笔、画纸、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水滴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水滴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水滴是怎么来的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小雨点的有趣故事。
”2. 故事讲述(10分钟)(1)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让幼儿观看并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
(2)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雨点的成长过程。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故事中,小雨点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出示小雨点图片,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小雨点形象。
(2)幼儿相互展示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2)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自然现象的有趣故事?”引导幼儿进行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1. 小雨点的成长过程:出生遇到困难克服困难成长2. 自然现象:水滴、雨水、河流、湖泊、大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结合今天所学的故事,画一幅关于小雨点的画,并简单描述画中的情景。
2. 答案示例:(1)画面描述:小雨点从云朵中降落到地面上,滋润了花草树木,汇成了一条小溪。
(2)描述语言:今天我画的小雨点是从云朵里跳出来的,它滋润了花草树木,让它们长得更茂盛。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诗歌教案《小雨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诗歌教案《小雨点》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儿童诗歌选集》中的《小雨点》章节。
内容包括:1. 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欣赏:通过朗读、讲解,使幼儿了解诗歌的背景,理解诗歌的主题,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诗歌朗诵技巧:教授幼儿正确的发音、停顿、重音等朗诵技巧。
3. 诗歌表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将诗歌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并欣赏《小雨点》这首诗歌,感受诗歌中的美好情感。
2. 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欣赏,诗歌朗诵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诗歌挂图、卡片、小道具(如小雨点、花朵等)。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情景引入,邀请幼儿扮演小雨点,模拟下雨的场景,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
2. 新课内容展示:(1)出示诗歌挂图,带领幼儿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结合PPT,讲解诗歌内容,让幼儿理解诗歌的主题。
(3)教授诗歌朗诵技巧,指导幼儿进行朗诵练习。
3.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将诗歌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中的场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模仿诗歌中的句子,进行仿写练习。
(2)开展“小雨点找家”的游戏,巩固诗歌内容。
(1)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给予表扬和鼓励。
(2)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小雨点》2. 诗歌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诗歌内容。
3. 朗诵技巧:标注停顿、重音等符号,提示幼儿注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幼儿录制一段朗诵《小雨点》的视频。
(2)结合诗歌内容,画一幅关于小雨点的画。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雨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雨点》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小雨点》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3.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能够朗读和背诵诗歌。
2. 教学难点: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想象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诗歌《小雨点》文本,图片或课件。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窗外天气,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现象。
2. 教师朗读诗歌《小雨点》,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教师讲解诗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境。
4.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诗歌,帮助幼儿记忆诗歌。
5.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幼儿分享对诗歌的感受和想象。
6.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诗歌表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小雨点》的教学,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现象,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引导幼儿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继续拓展相关主题的教学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 活动名称:小雨点创意画目标: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美术表达能力。
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过程:a. 教师简要介绍小雨点的特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小雨点。
b. 幼儿自由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c.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交流。
2. 活动名称:小雨点歌曲演唱目标: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表演能力。
准备:歌曲《小雨点》的音频文件、小道具(雨伞、雨衣等)。
过程:a. 教师播放歌曲,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摇摆身体。
b.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指导幼儿正确发出雨滴的声音。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教案《小雨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教案《小雨点》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声音》,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小雨点》。
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幼儿了解雨的形成,认识小雨点的特点,学会用语言描述小雨点的样子和下雨的场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雨的形成过程,知道小雨点的特点。
2. 学会用语言描述小雨点的样子和下雨的场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语言描述小雨点的样子和下雨的场景。
重点:了解雨的形成过程,认识小雨点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雨点道具、图片、视频。
学具:画纸、彩笔、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穿着小雨点道具,模拟下雨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小雨点的样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小雨点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小雨点的特点。
(2)教师通过视频,让幼儿了解雨的形成过程。
3. 例题讲解教师以图片为例,讲解如何用语言描述小雨点的样子和下雨的场景,引导幼儿进行模仿。
4. 随堂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下雨的场景,让幼儿用语言进行描述。
(2)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合作完成描述。
六、板书设计1. 小雨点的特点2. 雨的形成过程3. 描述小雨点和下雨场景的句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目中的小雨点,并用语言描述。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观察下次下雨的场景,用语言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雨的形成,认识了小雨点,学会了用语言描述。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进步。
同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其他自然现象,如雪、雾等,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描述小雨点和下雨场景的句型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道具准备:确保小雨点道具形象生动,易于幼儿观察。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雨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雨点》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雨点的特点和它带来的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雨点的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谜语“小小伞,空中飘,落到地上滴答滴”引起幼儿兴趣,引导他们说出谜底——小雨点。
2. 基本部分:a. 教师讲述故事《小雨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雨点的特点和它带来的变化。
b. 观看小雨点的视频,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小雨点的样子和特点。
c.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讨论:小雨点还可能落在哪些地方?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d. 小组活动:让幼儿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3. 总结与延伸: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小雨点的特点和它带来的变化,让幼儿认识到大自然的奇妙。
鼓励幼儿回家后观察生活中遇到的小雨点,并和家长分享。
4.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观察、表达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观察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2. 复述故事:检查幼儿是否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检验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观察与表达:评价幼儿在观察小雨点相关图片或视频时的表现,是否能发现小雨点的特点,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诗歌教案《小雨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诗歌教案《小雨点》
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让孩子们了解小雨点对大自然的贡献,引导孩子
们关注保护环境的紧要性。
2. 通过合作创作的方式,加强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3. 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本领,培育孩子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
情趣。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让孩子们听一首歌《小雨点》。
2. 学习课文:
(1)老师用语:小雨点,你轻轻落下来,让大地获得了生命之泉,鲜花树木都因你而欣喜
(2)激发孩子们的情感,让孩子们思考小雨点对大自然的意义,并围绕小雨点的意义打开讨论。
3. 合作创作:
(1)老师组织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带领孩子们
合作创作一首与小雨点相关的诗歌。
(2)每组合作完成后,让每组选一名代表读出他们的诗歌。
4. 表演:
将合作完成的诗歌进行表演。
5. 家庭作业:
让每个孩子在家中找出与雨水相关的资料或者拍照,带到幼儿园与小伙伴共享,让孩子们在家中也能够关注生态保护。
三、教学反思:
1. 本节课接受了听歌、讲故事、合作创作、表演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们在体验诗歌的过程中,激发了他们的情感,提高了他们的创作本领。
2. 孩子们对环保意识的理解还比较片面,对于小雨点对大自然的贡献,他们认得不够全面深刻,老师应当用生动的语言引导他们正确理解雨水对自然的紧要性。
3. 孩子们在合作创作诗歌的过程中,有的孩子表现得比较自闭,需要老师提前向他们呈现素材,让孩子们思维到实在的事物,更好地带动他们的想象力。
同时,应当激励孩子们直接让本身的想法付诸实践,让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有呈现本身的机会。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小雨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小雨点》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小雨点》,主要涉及第三章《可爱的自然》中的第2节《雨天的乐趣》。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雨天的特点,了解雨滴的形成,感受雨天的氛围,学习有关雨的儿歌和绘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雨天的特点,知道雨滴的形成过程,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2. 通过观察、体验和创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雨滴的形成过程,创作雨天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感受雨天的氛围,学习有关雨的儿歌,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雨天图片、雨滴模型、教学课件、录音机、磁带。
学具:画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雨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雨天的特点。
同时,播放雨声录音,让幼儿感受雨天的氛围。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雨滴模型讲解雨滴的形成过程,让幼儿了解雨天的自然科学知识。
(2)学习有关雨的儿歌,如《小雨点》,增强幼儿对雨天的认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模仿雨滴的形状,进行简笔画练习。
(2)分组进行雨天绘画创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课堂互动(5分钟)(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其他幼儿猜猜画的是什么。
(2)组织幼儿进行“雨滴接力”游戏,培养合作、分享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1. 雨滴的形成过程图解。
2. 儿歌《小雨点》的歌词。
3. 雨天绘画创作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雨天景象。
答案:幼儿作品,无统一答案。
2.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观察雨天的自然现象,分享观察心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对雨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幼儿观察、想象、创造、合作、分享等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诗歌教案《小雨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诗歌教案《小雨点》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儿童诗歌选》,具体内容为《小雨点》。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了解小雨点的形象,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诗歌《小雨点》,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了解小雨点的形象,知道小雨对大自然和人类的作用。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教学重点:通过诗歌的学习,让幼儿感受小雨点的形象,了解小雨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诗歌卡片、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的小雨,让幼儿说说小雨的特点。
(2)播放小雨的声音,让幼儿闭上眼睛,感受小雨的节奏。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PPT,展示小雨点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雨点的形状。
(2)教师朗读诗歌《小雨点》,让幼儿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内容,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义。
3. 随堂练习(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诗歌,注意指导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2)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张诗歌卡片,根据卡片上的提示,用动作表演诗歌内容。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首诗歌吗?为什么?你们觉得小雨点有什么作用呢?”六、板书设计1. 小雨点2. 诗歌内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画一幅关于小雨点的画,并在画旁边写上一句自己喜欢的小雨点的特点。
2. 答案示例:小雨点,滑滑的,落在地上,溅起水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小雨、朗读诗歌、动作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了诗歌的韵律美,对小雨点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诗歌意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在雨中感受小雨点,观察小雨点在不同物体上的表现,如在水面上、树叶上等,进一步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雨点》含反思
大班教案《小雨点》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丰富词语,学习用“有的。
有的。
”说一段简单的话,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说话水平,让幼儿在此活动中感受到春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从而让幼儿明发感受美及表现美的情趣,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小雨点》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此活动中感受到春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从而让幼儿明发感受美及表现美的情趣。
2、丰富幼儿的词语,学习用“有的。
有的。
”说一段简单的话,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说话水平。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丰富词语;难点:用“有的。
有的。
”说一段话。
活动准备
木偶台、四幅图片、录音机、磁带、投影机、(小雨点、花、草、树、小动物等等头饰)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兴趣,欣赏诗歌。
(1)、播放下雨时的声音,导入课题。
(2)、引导幼儿边看表演边完整地欣赏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