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交换与传输技术探讨
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技术应用

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技术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通信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光通信技术是指通过光的传输,实现信息传递的一种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有线通信,光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
下面我们来探讨在通信系统中光通信技术的应用情况。
一、光传输技术光传输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纤传输数据的技术。
光纤是一种高效率的数据传输介质,它是利用光的传输来实现数据传输的一种技术。
光纤传输速度极快,数据传输能力强,同时光线的传播距离较长,适合用来进行长距离数据传输。
目前,光纤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互联网、通信、电视等产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高清电视、四K电视、智能手机等产品都离不开光传输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光纤作为一种传输介质,正逐渐替代传统的铜缆和无线传输。
光纤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度快等优势,可以满足高速数据传输和广带宽应用的需求。
二、光交换技术光交换技术是指基于光传输技术的交换技术。
光交换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线来进行交换的技术,它可以实现对不同数据流的高速分流和聚合。
光交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在数据传输中,光交换技术可以将多个信号进行整合,使其在光纤中进行传输。
光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不同的信号转换成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然后再将光脉冲转换成对应的电信号。
光交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交换机方面。
光交换技术在交换机中的运用可以实现多路数据的传输和集成,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光放大器技术光放大器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实现对光信号的放大的技术。
光放大器技术可以实现信号的纯光传输,避免了传统放大器所带来的噪声干扰。
光放大器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扩展光传输距离和信号传输速率,同时实现符号误差率低、抗干扰能力强等的优点。
在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中,光放大器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更加高效和安全的服务。
四、光模谱分析技术光模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进行频谱分析的技术。
浅谈SDH光纤传输网优化及应用

浅谈SDH光纤传输网优化及应用随着电力SDH 光纤传输网不断扩展,产生网络优化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SDH 的MSTP 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指出其是光缆网完善策略的关键技术。
标签:电力通信SDH 网络优化光纤传输一、引言随着电网结构的日益复杂、厂站数目和业务种类不断增加、视频监控等大容量数据业务的需求,在更高的网络可靠性要求下,现有传输网网络结构和容量将面临巨大压力,亟需对其进行优化和调整。
二、基于SDH的MSTP技术简介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DH)是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
具有全球统一的网络节点接口和标准的信息结构等级同步传送模块(STM-N),提供155×NMbit/s的传输速率,可以复接2,34,140Mbit/s等低速支路信号,以其安全、可靠、准时、便于维护的优点在电力通信骨干网中得到广泛应用。
MSTP技术支持话音、视频、数据等多种业务,提供丰富的业务(TDM、ATM或以太网业务等)接口,通过更换接口模块适应业务的发展变化,是成功解决传输网接入层多业务传送的主要方法,不仅满足电网通信业务多样化要求,也满足了电网通信的高可靠性和高QoS的保证。
三、SDH光纤传输网现状分析电力通信网基础薄弱、资源匮乏,在早期建设不足和光传输网复杂的情况下,电力通信网的问题日益凸显,传输A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网络层次不清晰、拓扑结构欠合理。
由于受到地理环境、资金、技术等条件限制,部分站点之间早期架设的光缆纤芯数量多为12芯,甚至为8芯,加上电力光纤通信采用单向通信方式,纤芯占用率高,使纤芯资源更紧张。
同时,业务汇聚点至地调光缆通道过少,导致业务过于集中在个别站点,一旦两者间光缆出现故障,将出现大范围的生产业务中断。
(2)设备配置不合理、传输容量低。
网内设备具有2.5Gbit/s交叉容量,但传输A网骨干层2条成环链路最大带宽仅为622Mbit/s,其他链路带宽均为155Mbit/s,光纤带宽利用率低。
电力通信系统中SDH光传输技术的应用研究

电力通信系统中SDH光传输技术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传统的电力通信系统中,常常采用的是传统的电缆传输方式,但这种传输方式存在着带宽狭窄、时延大、易受干扰等问题,无法满足今天电力通信系统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引入SDH光传输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SDH光传输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力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质量和可靠性,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对SDH光传输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为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1.2 研究意义SDH光传输技术可以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可以实现大容量、高速的数据传输,满足电力通信系统对于数据传输速度的需求。
SDH光传输技术具有灵活的网络管理和配置能力,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动态配置,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
SDH光传输技术也具有很好的容错能力和故障恢复能力,可以保障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深入研究SDH光传输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提升电力通信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研究SDH光传输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可以进一步完善电力通信系统,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字数:249】2. 正文2.1 SDH光传输技术概述SDH光传输技术(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是一种用于数字通信的传输技术,它是一种同步的、多路复用的数字传输体系结构。
SDH技术的核心是利用光纤传输数字信号,可支持大容量、高速、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SDH技术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可以实现透明的传输,将各种不同速率的数字信号映射到不同的频分复用通道上,从而实现灵活的网络配置和管理。
SDH光传输技术具有很高的信号质量和稳定性,能够保证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它支持多种不同速率的信号传输,可以适应不同的网络需求。
光交换方式与光交换网络

光交换方式与光交换网络光交换方式由于光通信传输技术的传输速率到达了Tb/s的数量级,大大提高了通信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但是在第一代光网络中,节点具有的电子速率的极限使得不断增长的传输速率受到限制。
此时,为了实现光信号的直接交换,摆脱光电转换所受的限制,光子技术被引入到节点的交换系统,以期实现全光网络。
因此,光交换的实现成为第二代光网络的根底。
光交换是指不经过任何光/电转换,将输入端光信号直接交换到任意的光输出端。
光交换的实现可以简单归结为如何实现交换回路和控制部件的光子化,目前由于实用的光逻辑器件还相当缺乏,光交换系统的交换路径是全光的,控制部件那么由电子电路完成,也称电控光交换。
光交换方式、器件以及网络的组建是光交换的研究重点。
和普通的电交换技术相似,光交换分为光路〔通道〕交换和光分组交换两种方式。
光路交换是通过在主叫和被叫两个终端之间建立一个光连接通道。
该通道可能是一根光纤,也可能是采用复用技术构建的存在于光复用线路中的一个信道。
这条通道在一个呼叫的通信期间将一直保持到通信完毕。
光分组交换是一种信息包的交换。
通过某种光调制方式将用户信息形成光信号序列,然后分割成一个个分组,并被附加上各自的光分组头〔描述其源地址、目的地址和分组序号等〕。
它们独立经过光分组网的节点,节点解读分组头获得路由信息然后进展选路,然后将它们发送到目的地。
以下是原理图:8 2Figure 光分组交换光路交换中一个通信业务独占一条通路或信道,而分组交换允许多个通信业务动态地、分时段共享某一通道,因此它对网络的利用比光路交换更充分和灵活。
通常实时性要求高、业务量平稳的通信会使用光路交换,突发性明显的通信使用分组交换。
光交换按照光信号信道复用方式可划分为空分光交换、时分光交换、波/频分光交换和码分光交换等。
光交换的特点:1、由于光交换不涉及到电信号,所以不会受到电子器件处理速度的制约,与高速的光纤传输速率匹配,可以实现网络的高速率。
光传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光传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作者:唐建平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7年第14期一、前言近年来,在国家互联网相关战略政策、经济增长带动下,互联网、4K、云计算、家庭宽带以及物联网等技术都有了高速发展,网民数量也有了激增,人们对网络服务质量、速度等的要求都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光传输因光波的高载频、大的传送信息量以及快的传输速度和强的抗干扰能力等优势而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并在现代信息通讯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以远程视频、医疗、教育、可视电话等代表业务的现在,光传输应以超长距离、超高速度和超大容量为发展方向,在多种技术的辅助下解决光传输难题,推动通信技术领域发展[2]。
二、光传输关键技术与应用发展概况2.1 光传输关键技术发展(1)光传输技术扁平化、网状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基于对带宽的按需分配、对OVPN的支持和出租波长等特色业务的满足,在实现网络利用率的提高、智能化控制水平的提升和网络可靠性的保障的目的推动下,光传输系统从基于OADM 的环形网向智能化和网状化逐渐发展[1]。
(2)光交换技术发展:光交换技术是一种直接进行光信号输入输出而避免光电交换的技术,它主要包含分组光交换(电信号控制)和成光路光交换(通过OADM、OXC 等设备实现)两种类型。
光交换技术发展目标是通过实现光控光交换来简化过程、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3)色散管理技术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色散补偿,解决色散问题,我们在高速长距离的通信传输方案设计时要重视色散管理技术的充分利用,以达到抑制非线性效应的目的。
(4)城域光传输系统多元化发展。
为满足城域光传输带宽和业务需求种类的增多,城域传输系统以广泛采用SDH/ RPR 的MSTP 技术的城域汇聚传输层为基础,以大量应用DWDM 和CWDM 系统的城域骨干传输层为支撑,以逐渐利用PON 和FTTH 技术的最优传输接入技术为保障,形成多元化发展。
2.2 光传输技术及SDH 的应用(1)在接收机和发射机上的应用发展:光传输技术通过发挥自身在偏振复用功能上的优势,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在光接受机上工作的开展存在的技术难题。
现代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探讨

现代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探讨摘要:现代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以光纤为传输数据的介质的光纤通信便是新型通讯技术,即以光波作为信息的传输载体从而实现的一种通讯传送技术。
光纤式的通讯技术以其自身强大的特点以及优势在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广泛应用。
光纤通讯媒介的信息传输量打,并且速度快,加之其抗干扰能力强都是其受到普及的原因。
本文通过对此技术的特征进行了粗浅的表述,对光纤通讯的技术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做了研究。
关键词:特点;光纤通讯;现状;发展1单纤双向式传输技术单纤双向式传输技术是近年来新研发出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手段,这里所谓的单纤是相对于传统的双纤双向而言的,双纤双向的传送模式中,收发信号是在两根不同的光纤中传送的,相互不受影响,而单纤则是在一根光纤中对收发信号进行同时传送,通过调整波段,来避免信号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传统的通讯传送中,人们通过扩充光纤的传输容量来节约光纤资源,pdh从8兆发展到140兆,sdh从155兆发展到10g,wdm从320g发展到1600g,虽然理论上,对于光纤的容量应当是五险的,但是由于多方面限制,诸如设备的制约会使传送的容量值大大的减少,无法达到理想的理论值。
我国现有的光纤通讯的网络都是采用的双线双向式的传送模式,而如果将此都改为单纤双向式的技术,将其应用于这些庞大的通讯网络中去,可以节约的光纤资源将是一个很客观的数字。
2 ftth 技术ftth技术是指光纤到户的接入技术。
社会的发展以及电子信息业的发展,高清数字类的电视成为了主流业务,而这种业务的基础依靠就是ftth技术的带宽。
这种技术以其全透明的光纤接入网络特点,对于新业务的引进,制式的传输以及波长、带宽等限制都很小。
并且由于onu是在用户处安装因此对于维护、供电以及更新升级都很方便。
因此,从另一种角度讲高清数字电视是推动ftth技术发展的动因,并且随着ftth技术的日益成熟,宽带上网、有线电视以及固话接入逐步的实现了网络合并。
ftth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由两种:p2p(点对点以及一点对多点)方案。
探究光交换技术在通信传输中的应用

分组光交换概念与电的分组交换类似 。 分组光交换一般是 以时 分复用技术为基础来进行信息交换 的, 时间复用的意思是把一段时 间内的波长分为帧来计算 ,而每一 帧的波长又可 以分为很 多时隙, 简单来说就是把统 一的信息分到一根光缆上再 进行恢 复数据来提 取信息。它一般分为 2 个步骤来进行信息的交换 , 首先经过分接器 的处理把信号分为几个部分来 进行接收 , 在接收的同时也对分接器 发出时隙信号 , 然后第二步就是把接 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 , 来解决 延 迟 问题 。 总体 来 说 分组 光 交换 这 种 方式 能够 在非 常 小 的粒 度 上 实 现 光 交换 , 极 大 地 提 高 光 网络 的灵 活性 和 带 宽 利 用 率 , 对 传输 的 信 息质量有很大的保 障, 非常适合数据业务的发展 , 因此这种技 术被 广 泛应 用 , 也 是 未来 光 网络 的发 展方 向 。
及 波 分 光 交换 , 这 3种 交换 方式 特 点 各 不 相 同 , 通 过 3种 交 换 方 式 来进行 的交换通信最终呈现的方案也会有不 同的特点。 若光信号同 时采 用 2 种 及 以上交 换 方 式则 称 复 合光 交 换 。 3 . 1空 分 光交 换 空分光交换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交换空 间来达 到光交换 的信 息 传输 , 通 过 控 制 由光 开关 组 成 的 开 关矩 阵来 建 立 光纤 之 间 的物 理通 路连 接 , 如 何 控制 好 开关 矩 阵 关 系 到 空分 光 交 换 的信 息 质 量 。空分 光交 换 的 优点 在 于各 信 道 中传 输 的光 信 号 相互 独 立 , 可进 行 高 密度 的并 行 处 理 , 有利 于 构建 大 容 量 的 交换 网络 。 由于空 分 光 交 换 可 以 在 媒 质 空 间和 自由空 间 中完成 , 因此 又 被 细 分 为 波导 空 分 光交 换 和 自由空间光交换。 自由空间光交换在电交换 中没有对应 的结束 , 它 基于 自由空间的光波传播规律 , 在2 维或者 3维空间实现光互 连和 光交换 , 具有更大的容量 , 建立没有物理接触 的光互连 , 子信道 间不 存在串扰 , 系统性能优于波导空分交换 。 3 . 2 时分 光 交换 时分 光 交换 是 以时 分复 用 原 理 为基 础 , 用 时 隙交 换 原 理实 现 的 光交换功能 , 它通过光存储器 , 将光时分复用信号按一种顺序写入 , 再按另一种顺 序读 取 , 由不 同的时隙建立起对应 的子信道 , 从而完 成时隙交换。根据时隙信号 的组成 , 子信道可分为位置子信道 和标 志子信道 。前者 的子通道 以时隙位置不 同区别 , 后者 以各 自特殊的 标志区别 。位置子通道光交换常用 于同步传输 , 标志子通道可用于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时分光交换节点的基本结构由光 ( 时隙 ) 分路 器、 光缓存器 、 光( 时隙 ) 合路器及其控制部件组成[ 3 1 。 3 - 3波分光交换 波分 光交 换 技 术是 以波 分 复用 原 理 为 基 础 , 结 合 空分 光 交 换 技 术, 通 过 波长 选择 或 波 长 转换 的方 法 实 现 交换 功 能 。波分 交 换 网络 由波长复用/ 去复用器 、 波长选择空间开关 和波长转换器组成 。波分 光交换的各个波长信道 比特率相互独立 , 各种速率的信号都能透明 地 进 行交 换 , 充 分 利 用 了 波 长 资 源和 光 频 宽 带 性 , 加之 其 交 换所 需 硬件较少 , 对交换控制电路的运行速度要求不高 , 因此是当前研究 热 点之 一 。 4结束语
光传送网otn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光传送网OTN技术的原理与应用1. 光传送网简介光传送网,指基于光纤通信技术构建的高速传输网络,是现代通信网络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
光传送网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技术是光传送网的一种核心技术,采用了分组交换和多路复用的方式,实现了大容量、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和灵活的服务配置。
2. OTN技术的基本原理OTN技术是在光传送网中采用的一种基于光纤的通信传输技术,其基本原理包括: - 光传输:通过光纤进行信号传输,光信号经过光解调器解调成电信号,再通过光电转换器转换为光信号。
- 分组交换:将传输的数据切割为较小的数据包,每个数据包都包含了目标地址和错误校验码等信息,然后通过网络交换设备进行转发。
- 多路复用:将不同源的数据流进行复用,通过波分复用技术将多个光信号复用到同一根光纤中,提高了网络的承载能力。
3. OTN技术的应用场景OTN技术在现代通信网络中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数据中心互联:数据中心之间需要快速、可靠的互联,OTN技术通过提供高速率、大容量的传输通道,满足了数据中心之间传输大量数据的需求。
- 骨干网传输:光传送网作为骨干网的一部分,承担着大量的数据传输任务,OTN技术通过多路复用、分组交换等机制,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容量。
- 移动通信: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光传送网OTN技术满足了移动通信网络对高速率、大容量传输的需求。
- 云计算:云计算的应用场景对传输速率和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OTN技术通过提供高速率、低延迟的传输通道,支持了云计算的发展。
4. OTN技术的优势OTN技术相比其他传输技术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 高速率:OTN技术支持多种速率的传输,从2.5Gbps到100Gbps以上,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传输需求。
-可靠性:通过采用错误校验码、光纤冗余等技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灵活性:OTN技术支持多种业务以及灵活的服务配置,可以根据需求快速调整光通道的带宽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交换技术探讨
网络新技术带来带宽冲击
4K 高清固网宽带
接入速率
VR/AR 技术视频业务码率
•理论:12~40 Mbps
(H.265)•各国实际: 17.5~35 Mbps (H.265)•Netflix 4K: ≥20 Mbps (H.265)•Youtube 4K: ≥25 Mbps (VP9)•LG 4K: 15.6 Mbps (H.265)技术演进新技术演进倒逼承载带宽需从100G迈向超100G VR对基础网络的要求• 带宽:需要175M起步• 时延:低于20ms •每秒处理5.2Gbit数据量
网络新技术带来带宽冲击
2005~2008 2012~20152017~20202~8M 20~100M 200M~1G 2.1亿0.8亿4亿
5G对承载的需求与挑战n 4G 初期空口频谱:>20MHz n 演进空口频谱:>100MHz 频谱n 5G 新空口频谱:>200MHz 频谱提升频谱带宽频谱带宽
频谱利用率
提升频谱利用率
基站数量数倍增加2G 3G LTE/LTE-A ×1×2×4n
Massive MIMO n
CoMP n 高阶QAM 等技术基站密度增加站点规模
n
低频段宏站作为基本覆盖层n 高频段微站满足高容量热点
p 目前达成共识的是单位面积的接入速率比4G
提升1000倍;一般认为“千倍速率提升=10
倍基站密度x10倍频谱带宽x10倍频谱利用率”p 实际应用中,基站密度提升2~3倍,则单基站带宽提升约30~50倍5G ×10
业务发展对光传输网的需求
固网宽带
§速率更高,距离够远
§频谱效率更高
§容量更大5G承载§大带宽§低时延高清视频、VR
§大带宽
§低时延
大带宽,高容量低时延智能可靠
光交换技术探讨
光网络的演进从未止步
更高的单纤容量意味着更低的单位bit传送成本
19952000200520122015+2020
• 传输速率:2.5 Gb/s
• 波道数:8,16,40 ch
• 传输容量:100Gb/s
• 频谱效率:SE=0.025•传输速率: 10 Gb/s •波道数: 80 ch •传输容量: 0.8 T/s •频谱效率: SE=0.2•传输速率: 40 Gb/s •波道数: 80 ch •传输容量: 3.2 T/s •频谱效率: SE=0.8•传输速率: 100 Gb/s •波道数: 80 ch •传输容量: 8 T/s •频谱效率: SE=2•传输速率: 400 Gb/s •波道数: 50 ch •传输容量: 16 - 20 T/s •频谱效率: SE=3~6•传输速率: 1 Tb/s •波道数: 50 ch •传输容量: 25~50 T/s •频谱效率: SE=5~10
历史发展
当前部署未来需求100G 核心技术
PM-QPSK 调制,偏振复用+正交调制提升频谱效率,降低光电器件速率处理需求
相干接收/电层补偿,高接收灵敏度, 无需考虑CD/PMD,系统规划和维护更简单
100G 持续优化——传输性能不断提升持续提升100G 传输性能,减少中继成本!
20153nd Gen SD-FEC 25%2nd Gen SD-FEC
20%1nd Gen S D-FEC 15%HD FEC 7%5000Km 4000Km 3200Km 2500Km 20142012
200920174nd Gen SD-FEC 27%5500Km
100G 持续优化——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度
MSA 5X7CFP2MSA4X5相干CFP
100G持续优化——低成本100G OTN方案
PAM4: 可直接采用400GE路由器的电器件,实现简单
DMT:强度调制直接检测方式、频谱效率高、抗
色散能力强;光收发模块成本低、功耗低
400G 标准定义的码型与参数
400G应用建议
16QAM适用于省干和本地网,频谱效率提升明显干线应用选择:
Ø继续提高8QAM传输能力,争取达到100G硬判水平,直接在现网应用
Ø8QAM与新型光纤、低噪声放大器配合使用,在干线推广使用Ø
采用QPSK方式,频谱效率提升30%
方案通路间隔平均入纤功率传输代码OSNR指标频谱利用率
系统容量2X200G16QAM 100GHz 0.5dBm 7X2222dB 416T 75GHz 0dBm 5X2222dB 5.321.2T 2X200G 8QAM 125GHz 1.5dBm 11X2221dB 3.212.8T 100GHz 1dBm 9X2221dB 416T 2X200G QPSK
150GHz 2 dBm 18X2219.5dB 2.610.4T 125GHz
1.5dBm
15X22
20dB
3.2
12.8T
助力400G传输-新型光纤应用
Fiber Attenuation
@1550nm
[dB/km]
A eff
@1550nm
[ m 2]
Dispersion
@1550nm
[ps/nm/km]
standard SMF
(G.652.D)0.1938216.7
Low loss SMF
(G.652.D)0.1838216.8
Large area fiber
(G.654.D)0.18313221.1
Ultra low loss SMF
(G.652.B)0.178516.8
n G.652D作为低损/超低损光纤,每80Km可以减少2dB损耗,可以明显提升传输距离,减少中继站点、减少中继引起的时延n G.654E可以增加入纤功率,入纤功率可提升1dB,可以延长传输距离,减少中继,拉曼放大不好
助力400G传输-混合放大器使用
双擎,助力超100G部署!
•新型混合型放大器,内置RAMAN和EDFA,大幅度减少放大
器引入的噪声,提升系统传输能力
•混合放大器技术内置拉曼和EDFA两个放大模块,两种光放大
技术优势互补,兼具了拉曼的低噪声,同时具备普通EDFA维
护方便的特性。
Array•超100G系统受限于非线性效应,无法使用大功率放大器,因
此,大增益低噪声的混合放大器将是其最优的选择。
•混合放大器技术的引入,将大幅度降低系统的放大器噪声,
提高系统的长途传输能力是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