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复习课教案
中考数学《二次根式》复习教案

二次根式复习复习目标:1.了解二次根式的定义,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性质。
2.会根据公式2)(a=a(a≥0)∣a∣进行计算。
3.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能运用相关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复习重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性质,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
复习难点:正确依据二次根式相关性质计算和化简。
复习过程:一.知识结构:三个概念: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三个性质: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2(a=a(a≥∣a∣)四种运算:加.减.乘.除二.复习过程1.二次根式的概念(1).二次根式的定义: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识别:(1).被开方数a ≥0 (2).根指数是2例.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3.二次根式的性质(1).双重非负性:a ≥0(a ≥0) (2).2)(a =a (a ≥0)(3)∣a ∣题型1:确定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 (1).当X_____时,x -3有意义。
(2).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x 315x --+ 说明: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不小于0,所以求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常转化为不等式(组) 题型2.求下列各式的值(1)2(3)2(4)4.二次根式的乘除 (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0,0(≥≥=⋅b a ab b a例1.化简8116)1(⨯ 2000)2( 例2.计算 721)1(⋅ 15253)2(⋅)521(154)3(-⋅-xyx 11010)4(-⋅(2).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0,0(>≥=b a b aba例3、计算4540)1(245653)2(n m n m ÷5.最简二次根式的两个条件: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抢答:判断下列二次根式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并说明理由。
621)6())(()5(75.0)4()3()2(50)1(2222b a b a y x bc a -++6.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1)如果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时,先因数分解或因式分解,然后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将式子化简。
二次根式教案(优秀8篇)

本环节通过1个引题,2个例题的活动达到让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并会用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有理有据的作图能力。
(三)、巩固练习:
在此环节中,利用课后的练习和选取的课外习题来巩固二次根式的加减,来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
(三)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直观演示图象,更好地教会学生“二次根式的加减的研究方法,同时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展示教学内容,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六、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课共分为五个环节:
(一)、复习引入新课:
利用"同类二次根式的"引入,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情景,旨在引出新课题。既达到了复习的目的,又引出了新课。
(注:合作学习阶段与集体讲授阶段可以根据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次序或交叉进行)
三、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见附件2)
教师发放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制定的针对性作业,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提高课堂所学。
四、板书设计
课题:二次根式(1)
二次根式概念例题例题
二次根式性质
反思:
次根式教案篇六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代数式①式子中不能出现“=,≠,≥,≤,”;②单个的数字或单个的字母也是代数式
2、会运用积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一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重点
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
教学难点
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把下列各根式化简,并说出化简的根据:
2、引导学生观察考虑:
化简前后的根式,被开方数有什么不同?
化简前的被开方数有分数,分式;化简后的被开方数都是整数或整式,且被开方数中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被移到根号外。
二次根式复习课教案

二次根式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二次根式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理解,能够娴熟的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
2.能够精确娴熟的对二次根式进行运算。
重点:二次根式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相关运算。
难点:综合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和法则进行运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概念情境设置1:2,39,42,27,15,13,-a2-1,a2①请找出上述式子中的二次根式。
②①中的二次根式都是最简二次根式吗?最简二次根式需要满意哪些条件?③有同类二次根式吗?怎么找同类二次根式?④-a2-1为什么不是二次根式?复习二次根式的基本概念: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最简二次根式判别方法:根号内不含分母,分母中不含根号,被开放数不含完全平方的因数〔因式〕。
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假如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情境设置2:已知:△ABC中,∠C=90°,∠B=30°,AC=5师:你能求出线段AC、AB的长吗?生:可以,依据30°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可知:BC=3AC=3×5=3×5=15AB=2AC=25也可以依据勾股定理得:AB=AC2+BC2=52+152=20=25师:已知直角三角形三边的边长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生:我们还可以求出直角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CΔABC=AB+BC+AC=25+5+15=35+15SΔABC=12AC·BC=12×5×15=12×5×15=523师:能够求出AB边上的高吗?生:可以,利用面积法:SΔABC=12AB·hh=2SAB=52325=5435=154师:在上述解题过程中,我们用到了二次根式的哪些性质和法则?生:分别用到了:a·b=a·bab=ab〔要留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a2=a〔a≥0〕师:特别留意a2和a2两个式子的取值范围。
二次根式的复习教案

第16章 二次根式的复习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1.本课在教材、新课标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内容是二次根式章节的复习课,是学生在学完新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下册所有内容的一个总结复习。
二次根式是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与结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中考直接考查的一个重点内容。
本课复习内容的教学将让学习更为系统地认识二次根式,并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得到一个升华。
2.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其实更主要的是经历回顾、理解、巩固的过程。
本节教学内容的新知并不是真正的“新的知识点、新的知识技能、新的知识能力”,而是一种对已学知识的一种重新加工处理的能力,从已学的 知识上提炼出更精粹的东西来。
这也正是学生在这方面的缺憾,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与分析。
这更是学生的主要难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二次根式的性质;(2)二次根式的计算与化简;【过程方法】经历例题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计算,从此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学习,熏陶学生乐于探究、善于总结的数学学习品质.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性质,特别突破()2b a -二.教学用具PPT三.教学过程例题讲解例1(1) 3131232-+; (2)()()()1313132-+--. 先引导学生观察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不是最简二次根式要先化简,然后找同类二次根式,最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练习1 计算:(1)33162421-+⨯; (2)()()()2525252-+++(3)821212+- (4)226-3628+⨯练习2 当1313-=+=y x ,时,求代数式xy y x +-22的值重点强调格式的书写1.一般地,形如________(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注意:判断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即a ≥0.练习1 (1)要使()2b a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 的值可以是( ).A.4B.2C.0D.1-(2)若12-m 有意义,则m 的取值范围是 .【补充习题】1. 如图,矩形内有两个相邻的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2和8,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2B .2C .22D .62. 正方形的边长是a ,它的面积与长为4,宽为3的矩形面积相等.则a = .3. 若1728+<-<n n ,n 为正整数,则n 的值为 .4. 已知113-=x ,则代数式222++x x 的值为 .5. 已知n 为正整数,若n 12为正整数,则n 的最小值为 .【课堂小测】: 1.计算:_____)2(2=- ; ()_______52=; 612÷=____________.2.若实数a ,b 满足042=-++b a ,则b a =____________. 3.若()x x -=-552,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4. 已知101=+a a ,则aa 1-=___________. 5. 计算: (1)483316122+-; (2)()32748÷- 6. 先化简再求值:当a =9时,求221a a a +-+的值.甲、乙两人的解答如下:甲:原式=()1112=-+=-+a a a a 乙:原式=()1712112=-=-+=-+a a a a a .其中, 的解答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课堂小结:()2222yxy x y x ++=+()()22y x y x y x -=-+。
二次根式教案(通用8篇)

二次根式教案(通用8篇)二次根式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次根式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次根式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并会应用此定义判断一个根式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2.会运用积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一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重点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
教学难点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把下列各根式化简,并说出化简的根据:2.引导学生观察考虑:化简前后的根式,被开方数有什么不同?化简前的被开方数有分数,分式;化简后的被开方数都是整数或整式,且被开方数中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被移到根号外。
3.启发学生回答:二次根式,请同学们考虑一下被开方数符合什么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二、讲解新课1.总结学生回答的内容后,给出最简二次根式定义: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
最简二次根式定义中第(1)条说明被开方数不含有分母;分母是1的例外。
第(2)条说明被开方数中每个因式的指数小于2;特别注意被开方数应化为因式连乘积的形式。
2.练习:下列各根式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说明原因:3.例题:例1 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例2 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4.总结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根据是什么?应用了什么方法?当被开方数为整数或整式时,把被开方数进行因数或因式分解,根据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用它的算术平方根代替移到根号外面去。
当被开方数是分数或分式时,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去分母。
此方法是先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被开方数的分母化成能开得尽方的因式,然后分子、分母再分别化简。
二次根式复习教学案

二次根式复习教学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化简含二次根式的式子;2.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含二次根式的式子的混合运算.难点:综合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化简和计算含二次根式的式子. 复习过程:一、复习引入:第五章《二次根式》主要掌握哪些重点知识?1、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性质;2、二次根式的化简;3、二次根式的运算与计算。
二、快乐自学:阅读教材小结与回顾,了解下列知识点:1、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性质:(1)两个重要公式:(a )2= a (a ≥0) 2a =|a|=()()⎩⎨⎧-≥00 a a a a(2)两条重要性质:积的算术平方根性质b a ⨯=b a ⨯(a ≥0,b ≥0) 商的算术平方根性质a b =a b(a ≥0,b>0) 要注意满足的条件。
(3)两条重要法则: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a ·b =ab .(a ≥0,b ≥0)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a b =a b (a ≥0,b>0) 2、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1)同类二次公式的概念(2)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3)分母有理化的概念。
3、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与实数的运算顺序相同,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的就先算括号内。
三、合作探究1、若x 54+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2、下列各式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1-x 、52+x 、 2x - x 33、若12-=a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4、x <-2时,2)2(+x =( )A .x+2B .-x-2C .-x+2D .x-25、()()的值,则mb a m b a +=-+-++,021232 6、下列二次根式中,和3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12 B.50 C.27 D. 247、)(2223)32(-⨯+的计算结果是 . 8、已知m 、n 为实数,且满足m=349922-+-+-n n n ,求6m-3n 的值。
二次根式教案(实用7篇)

二次根式教案(实用7篇)二次根式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母有理化与除法的关系.2.掌握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3.通过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4.通过学习分母有理化与除法的关系,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二、教学设计小结、归纳、提高三、重点、难点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分母有理化.2.教学难点:分母有理化的技巧.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胶片、多媒体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复习小结,归纳整理,应用提高,以学生活动为主七、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步骤、运算顺序、互为有理化因式.例1 说出下列算式的运算步骤和顺序:(1)(先乘除,后加减).(2)(有括号,先去括号;不宜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3)辨别有理化因式:有理化因式:与,与,与…不是有理化因式:与,与…化简一个式子,如果分母是二次根式,采用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的方法(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例如:等式子的化简,如果分母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应该怎样化简?引入新课题.【引入新课】化简式子,乘以什么样的式子,分母中的根式符号可去掉,结论是分子与分母要同乘以的有理化因式,而这个式子就是,从而可将式子化简.例2 把下列各式的分母有理化:(1);(2);(3)解:略.注: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化简的步骤、关键问题、化简的依据.式子的化简,若分子与分母可分解因式,则可先分解因式,再约分,使化简变得简单.二次根式教案第2篇1.教学目标(1)经历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的形成过程;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2)会用公式化简二次根式.2.目标解析(1)学生能通过计算发现规律并对其进行一般化的推广,得出乘法法则的内容;(2)学生能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在得出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后,对于何时该选用何公式简化运算感到困难.运算习惯的养成与符号意识的养成、运算能力的形成紧密相关,由于该内容与以前学过的实数内容有较多的联系,例如,整式中的乘法公式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也成立,在教学中,要多从联系性上下力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在教学时,通过实例运算,对于将一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一般有两种情况:(1)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或分式(包括小数),可以采用直接利用分式的性质,结合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例见教科书例6解法1),也可以先写成算术平方根的商的形式,再利用分式的性质处理分母的根号(例见教科书例6解法2);(2)如果被开方数不含分母,可以先将它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然后吧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从而将式子化简.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乘法法则的正确应用和二次根式的化简.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引入,探究新知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学习二次根式的乘除.本节课先学习二次根式的乘法.问题1 什么叫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有哪些性质?师生活动学生回答。
二次根式复习教案

二次根式复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化简含二次根式的式子;2.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含二次根式的式子的混合运算.难点:综合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化简和计算含二次根式的式子.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请同学回忆二次根式有哪些基本性质?用式子表示出来,并说明各式成立的条件.指出:二次根式的这些基本性质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主要应用于化简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乘法及除法的法则是什么?用式子表示出来.指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把两个二次根式相除,计算结果要把分母有理化.3.在二次根式的化简或计算中,还常用到以下两个二次根式的关系式:4.在含有二次根式的式子的化简及求值等问题中,常运用三个可逆的式子:二、例题例1 x取什么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分析:(1)题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x的取值必须使两个二次根式都有意义;(3)题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x的取值必须使两个二次根式都有意义;(4)题的分子是二次根式,分母是含x的单项式,因此x的取值必须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同时使分母的值不等于零.x≥-2且x≠0.解因为n2-9≥0,9-n2≥0,且n-3≠0,所以n2=9且n≠3,所以例3分析:第一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分子与分母都可以分解因式.把它们分别分解因式后,再利用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把式子化简,化简中应注意利用题中的隐含条件3-a≥0和1-a>0.解因为1-a>0,3-a≥0,所以a<1,|a-2|=2-a.(a-1)(a-3)=[-(1-a)][-(3-a)]=(1-a)(3-a)≥0.这些性质化简含二次根式的式子时,要注意上述条件,并要阐述清楚是怎样满足这些条件的.问:上面的代数式中的两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式子如何化为完全平方式?分析:先把第二个式子化简,再把两个式子进行通分,然后进行计算.解注意:所以在化简过程中,例6分析:如果把两个式子通分,或把每一个式子的分母有理化再进行计算,这两种方法的运算量都较大,根据式子的结构特点,分别把两个式子的分母看作一个整体,用换元法把式子变形,就可以使运算变为简捷.a+b=2(n+2),ab=(n+2)2-(n2-4)=4(n+2),三、课堂练习1.选择题:A.a≤2 B.a≥2C.a≠2 D.a<2A.x+2 B.-x-2C.-x+2 D.x-2A.2x B.2aC.-2x D.-2a2.填空题:4.计算:四、小结1.本节课复习的五个基本问题是“二次根式”这一章的主要基础知识,同学们要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2.在一次根式的化简、计算及求值的过程中,应注意利用题中的使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或题中的隐含条件),即被开方数为非负数,以确定被开方数中的字母或式子的取值范围.3.运用二次根式的四个基本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时,一定要注意论述每一个性质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条件.4.通过例题的讨论,要学会综合、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意义、基本性质和法则以及有关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解答有关含二次根式的式子的化简、计算及求值等问题.五、作业1.x是什么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2.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根式复习课
崇礼初中初三数学备课组
复习内容
本节课是对二次根式进行系统的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应用方法。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会化简二次根式,会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二次根式概念及运算的过程,体会二次根式的解题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复习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二次根式的化简以及运算。
难点: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的正确使用。
关键:充分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运用知识迁移的手法,休会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的算法。
复习过程设计 一、复习 1.请同学回忆:
(1) 二次根式:a (a ≥0)的式子:()
a a ;a a ==2
2||(a ≥0)
(2) 运算法则:二次根式的计算有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及加减法。
乘法:b a ab ⋅=(a ≥0,b ≥0) 除法:
b
a
b a =
(a ≥0,b>0) 注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要灵活运用,在实际运算中经常从等式的右边变形至等式的左边,同时要考虑字母的取值范围,运算结果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运算主要研究二次根式的乘除和加减,对于二次根式的加减,
关键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通常是先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二次根式合并。
注意:二次根式运用算结果应尽可能化简
(1).二次根式的化简必须满足:A.被开方数不含分母;B.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二次根式的加减:即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必须满足:A.都是最简二次根式,B.它们的被开方数必须完全相同.
二、例题
例1 x取什么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
(1)题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x的取值必须使两个二次根式都有意义;
(3)题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x的取值必须使两个二次根式都有意义;
(4)题的分子是二次根式,分母是含x的单项式,因此x的取值必须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同时使分母的值不等于零.
x ≥-2且x ≠0. 练习一: 1).使1
13-+
-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3
B 1< x ≤3
C x ≥ 1
D x < 3 2).x 时,式子
4
||35-+x x
有意义.
解因为n 2-9≥0,9-n 2≥0,且n-3≠0,所以n 2=9且n ≠3,所以
练习二:
已知x 、y 是实数,且的值求y x x x x y 65,3
2
9922++--+-=
例3:计算()(
)(
)
2
3212324818--
-+
答案:5612-
教师评析:进行根式运算时,要正确运用运算法则和乘法公式,分析题目特点,掌握方法与技巧,使运算过程简便,此题利用根式乘法将32183218⨯=⨯也能算出结果,但这样计算量较大,不如将各根式化简后再乘方便,还要特别注意不要出现
(
)()()2
2
2
323
2-=-此类常见的错误,另外,根式的分数必须写
成假分数或真分数, 不能写成带分数,例如
22
1
82217不能写成. 练习三: 1)、计算:63
1
205315÷⨯
2)、计算: (
)
2
232
1
4
1
2218----+
3)、计算:
a
b
b a ab b 3123233÷
⎪⎭⎫ ⎝⎛- 例四:化简a
a 1
-= 2.若0<x 则||2x x -等于 ( ) 练习四:
若化简得则b a ,b a 300-><( )
A ab a --
B ab a -
C ab -
D ab a 三、小结
1.本节课复习的四个基本问题是“二次根式”这一章的主要基础知识,同学们要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
2.在二次根式的化简、计算及求值的过程中,应注意利用题中的使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或题中的隐含条件),即被开方数为非负数,以确定被开方数中的字母或式子的取值范围.
3.运用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时,一定要注意论述每一个性质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条件.
4.通过例题的讨论,要学会综合、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意义、基本性质和法则以及有关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解答有关含二次根式的式子的化简、计算及求值等问题.
单元小测试(30分钟)1.选择题(4*5=20分):
A.a≤2 B.a≥2
C.a≠2 D.a<2
A.x+2 B.-x-2
C.-x+2 D.x-2
A.2x B.2a
C.-2x D.-2a
2.填空题:(4*9=36分)
3.计算:(2*10=20分)
(2)
a a a a a a 1083
4333273123++-
4.已知化简并求值,,y x 483==:(12分)
()
()222
222+++-+-+-+++-+xy
y x x y y
x y x xy y x y
x x
y y x 5、(12分)
?
y
x y x ,y x y x ,y x 等于多少呢那么
且都是实数、+-=+-++-22042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