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高一试卷一份
中职生语文考试卷高一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轰鸣风驰电掣遥相呼应B. 沧桑胸有成竹赤膊上阵C. 妙不可言蹦蹦跳跳漫不经心D. 息息相关惊心动魄声名狼藉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B.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增进了友谊。
D. 她虽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从不骄傲。
3. 下列词语中,与“如饥似渴”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如火如荼B. 如数家珍C. 如影随形D. 如愿以偿4. 下列各句中,句式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B. 他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
C.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共同研究解决。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优秀。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古典文学。
B. 你看,那只小鸟在树上跳来跳去。
C. 她说:“我一定会考上大学。
”D. 他在讲台上讲了一个小时,下面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② 眼不见为净。
③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词性分别是()①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② 他的讲话深入浅出,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③ 读了这本书,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分别是()① 我听说他最近升职了。
②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③ 她在会上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9. 请简述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 他们正在举行一场篮球比赛。
② 我在图书馆找到了一本关于古代历史的书。
10. 请简述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中职语文高一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神(jīng shén)精彩(jīng cǎi)精神焕发(jīng shén huàn fā)B. 悲观(bēi guān)悲壮(bēi zhuàng)悲从中来(bēi zhōng cóng lái)C. 愤怒(fèn nù)愤慨(fèn kǎi)愤世嫉俗(fèn shì jí sú)D. 剧烈(jù liè)剧本(jù běn)剧毒(jù d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因此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C. 她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
D. 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
3. 下列词语中,与“海纳百川”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滴水穿石B. 艰苦卓绝C. 博览群书D. 鹏程万里4. 下列诗句中,描绘了春天景象的一项是:A.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 这本书内容丰富,像一座宝库。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雨过天晴,彩虹挂在天空。
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赋闲(fù xián)静谧(jìng mì)振奋人心(zhèn fèn rén xīn)B. 奔腾(bēn téng)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C. 翱翔(áo xiáng)琳琅满目(lín láng mǎn mù)胸怀壮志(xiōng huái zhuàng zhì)D. 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花儿在微笑。
中职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职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恣睢(zì suī)踯躅(zhí zhú)缱绻(qiǎn quǎn)筵席(yán xí)B. 蹉跎(cuō tuó)踟蹰(chí chú)踽踽独行(jǔ jǔ dú xíng)旖旎(yǐ nǐ)C. 缱绻(qiǎn juàn)旖旎(yǐ nǐ)踟蹰(chí chú)蹉跎(cuō tuó)D. 恣睢(zì suī)踯躅(zhí zhú)缱绻(qiǎn juàn)筵席(yán xí)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做事总是顾头不顾尾,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
C. 面对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从不退缩。
D.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C.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D.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
5.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他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痛得无法呼吸。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D. 他总是第一个到达,最后一个离开。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下一句是“______”。
中职语文高一考试卷

中职语文高一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倔强(juè jiàng)B. 箴言(zhēn yán)C. 蹉跎(cuō tuó)D. 恣意(zì y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他总是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让人印象深刻。
B. 她的笑容如沐春风,让人心旷神怡。
C.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喜与人交往。
D. 他总是喜欢自言自语,仿佛在和空气对话。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真是老当益壮。
C.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但实际上却很少付诸行动。
D.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不听取他人意见。
4. 下列句子中,语序正确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学习好。
C. 他不仅学习好,品德高尚。
D. 他不仅品德高尚,学习也好。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团队精神,也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C. 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你今天怎么来这么晚?”他问。
B. “你今天怎么来这么晚,”他问。
C. “你今天怎么来这么晚?”,他问。
D. “你今天怎么来这么晚,”他问。
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每天忙碌于工作之中。
B.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每天在工作之中忙碌。
C. 他像一只蜜蜂一样勤劳,每天忙碌于工作之中。
D. 他像一只蜜蜂一样勤劳,每天在工作之中忙碌。
8. 下列句子中,表达清晰准确的一句是:A. 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从不食言。
中职语文高一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职语文高一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翩跹(piān xiān)B. 蹑手蹑脚(niè shǒu nièjiǎo)C. 瞠目结舌(táng mù jié shé)D.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D. 我们应该避免不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夜深了,星星在天空中闪烁。
C.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4. 下列古文中,属于《论语》的是: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以上都是。
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请填写《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
”7.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下一句是:“________。
”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
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________》中的诗句。
10.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出自《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高一中职语文统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畅销无阻脱颖而出B. 惊心动魄畸形怪状C. 雅俗共赏喜闻乐见D. 瞒天过海美轮美奂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幸福指数也逐年攀升。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
C. 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而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出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D.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新型电子产品不断涌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B. 我们的祖国,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永远呵护着我们。
C. 这座城市的风景美不胜收。
D. 他是一位优秀的教师。
4.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睿智赏析B. 堪忧踊跃漫步C. 踟蹰跃然谦虚D. 纷至纷纷跃然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文章如行云流水,读起来令人陶醉。
B.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
C. 这本书内容丰富,让人受益匪浅。
D. 这座城市的风景美不胜收。
二、阅读理解(每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小明日记今天,我去参观了当地的养老院。
一走进养老院,我就被温馨的氛围所感染。
老人们虽然年迈,但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首先来到了活动室,看到老人们正在欢快地跳舞。
他们的动作虽然略显笨拙,但脸上却洋溢着快乐。
我走过去,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和他们一起跳舞。
在欢声笑语中,我感受到了老人们的热情和活力。
接着,我来到了病房。
一位老人躺在床上,看起来身体虚弱。
我轻轻地握住她的手,告诉她:“您一定要坚强,我们会一直陪伴在您身边。
”老人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
下午,我参加了养老院组织的义务劳动。
我们一起打扫卫生、整理房间。
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老人们满意的笑容,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中职学校考试试卷语文高一

中职学校考试试卷语文高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踌躇(chóu)箴言(zhēn)缄默(jiān)B. 蹉跎(cuō)徜徉(cháng)缱绻(quǎn)缄默(jiān)C. 踌躇(chú)箴言(zhēn)缱绻(qiǎn)缄默(jiān)D. 恣意(zì)蹉跎(cuō)缱绻(quǎn)缄默(ji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插图精美,很受读者欢迎。
C.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3-20.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可根据需要添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
“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_。
”(李白《静夜思》)“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2.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成语或词语。
(1)他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仍然___________,继续努力。
(2)面对困难,我们不能___________,而应该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省略,可根据需要添加]1.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分)2.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具体事例来支持他的观点?请列举至少两个。
(10分)3. 文章中有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5分)4.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作者对这一现象持怎样的态度?请简要分析。
(10分)四、文言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言文内容省略,可根据需要添加]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5分)(1)“___________”(加点词)(2)“___________”(加点词)2. 翻译下列句子。
中职语文考试卷高一第一次月考

高一第一次月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沉鱼落雁雕梁画栋B. 美轮美奂雅俗共赏C. 惟妙惟肖悠然自得D. 狐假虎威指鹿为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热爱劳动,是我们班上的优秀学生。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是:A. 严谨严格B. 坚定坚强C. 热烈热情D. 和谐和顺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弯弓。
B. 这座城市的夜晚,灯火辉煌,犹如白天。
C. 春风拂面,吹醒了沉睡的大地。
D. 他的歌声像百灵鸟一样动听。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青青园中葵,_______。
”(出自《长歌行》)2. “_______,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出自《望庐山瀑布》)3. “_______,春风又绿江南岸。
”(出自《泊船瓜洲》)4. “_______,举世皆浊我独清。
”(出自《渔父》)5. “_______,不亦说乎?”(出自《论语》)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 解释下列词语:(1)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为人谋而不忠乎2. 翻译下列句子:(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孔子的人生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10级语文月考试卷(基础模块)2010学年第二学期系别: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湍.急喘.息瑞.雪惴.惴B、倔.强崛.起委屈.掘.起C、模.样抚摸.日暮.羡慕.D、静谧.猕.猴弥.天披靡.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兴致勃勃无关紧要漫不经心风驰电掣B、万劫不复遍体鳞伤脍炙人口兴高采烈C、异想天开有条不紊人才倍出心安理得D、奋不顾身潜移默化走马观花举棋不定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句是 ( )(1)希拉里说,美国的伊拉克政策目前正处在十字路口,美国应及早从一场不可能打赢的战争中。
(2)面对严峻的治安形势,公安机关庄严承诺,他们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地履行打击犯罪的职责,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3)在刘国梁,孔令辉退役之后,王励勤是中国男子乒乓球队的领军人物。
A.摆脱自始至终一马当先B.转移继往开来首屈一指C.脱身一如既往当仁不让D.退出长抓不懈首当其冲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雅典奥运会上,七名大力士因服用兴奋剂被责令回国不得参加比赛。
B、我们肩负着早日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国家的责任。
C、过后,家电产品的价格甚至下降了1-2倍。
D、三年前,计算机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学生都是熟悉的。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荷花淀》的作者是孙犁,原名孙树勋,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是“白洋淀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B、《卖白菜》的作者是莫言,原名管谟业,当代作家。
C、荀子是我国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主张“性恶论”。
D、我们学过的《我的母亲》、《卖白菜》、《合欢树》三篇文章,后两篇与“母亲”无关。
6、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1)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2)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3)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4)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A、明喻反问拟人明喻B、暗喻反问拟人明喻C、明喻设问拟人暗喻D、暗语设问拟人暗喻7、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改革开放后,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何况..,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受群众的欢迎。
B. 发展需要空间,个性发展更需要广阔的空间,这是由.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决定的。
C. 只要..达到天地境界。
..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D. 不仅..他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就先请李校长发言,借以抛砖引玉....,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吧。
B、在学生会干部精选会上,他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一些改革学生会的构想。
C. 田家英来看书的消息不翼而飞....,找他办事的人也跟到书店来。
D. 他的这些想法真是令人费解....。
9、从语言的得体性考虑,用词正确的一句是A. 请你明天在家里等我,我会按时光临的。
B. 你们的服务质量不错,下次我一定惠顾。
C. 星期天我登门拜访你,你在家恭候吧。
D. 我们一定提供优质服务,欢迎各位光临。
10、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2分)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
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_____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______;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___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是。
(1)素不相识的陌生人(2)走了火的霹雳雷霆(3)悄无声息的暗示眼神 (4) 不停的絮絮叨叨A、(2)(4)(1)(3)B、(1)(2)(3)(4)C、(3)(2)(1)(4)D、(1)(3)(4)(2)二、按要求做题(共11分)11、仿照例句的句式续写两句话。
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3分)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您呢我们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们整个春天;我们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原想。
12、名句填空(每空格1分,共6分)(1)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战国末·赵·荀子《劝学》)(2)天苍苍,野茫茫,。
(《敕勒歌》)(3)落红不是无情物,。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13.下边是陈毅为鲁迅先生逝世写的挽联,其上联的次序打乱了,请重新排列。
(2分)上联:①懂得进退攻守②要打叭儿落水狗③岂仅文坛闯将④临死也不宽恕下联: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上联的正确顺序是。
三、语段阅读(共计29分)(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16题。
(共计10分)(甲)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
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后面大船来得飞快。
那明明白白是鬼子。
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乙)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
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14.请摘出甲文中描写妇女们非凡摇船本领的两个比喻句。
(2分)(1)。
(2)。
15.甲文和丙文中划船水声的描摹,对比阅读,完成下面填空。
(6分)①丙段写妇女寻夫未遇的回归途中,轻轻地划船,一橹一橹,一声一停,水声,节奏;这水声传达出妇女们的情绪。
②甲文写妇女们归途中遇到日本鬼子追赶,这时划船声,一声接一声,一声紧一声,水声,节奏,很好地表现出妇女们的品格。
16.对甲文的写景段与乙文的写景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的景物描写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暗示一场激烈战斗将在此展开。
B.甲文的景物描写形象传神,充满寓意:这里是全民皆兵,连荷花都在严阵以待,充满必胜的信心。
C.乙文景物描写创造了一种平静的富有诗意的气氛。
D.乙文景物描写烘托出这群妇女寻夫未遇的失意与无聊之情。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7—19题(11分)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又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推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
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盘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
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
第三年,喝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
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
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能开花。
再过一年,我们般了家,悲痛弄的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
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
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
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
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
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
我问起那棵合欢树。
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
这么说,我再也看不见它了。
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
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
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
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
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
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7.本文作者史铁生,北京人,他的代表作品有、、。
(3分)18. 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
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4分)。
19.对于“合欢树”,下列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
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
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工作显然比文章获奖更重要。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一23题。
(共计8分)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搞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0.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B.吾尝跂.而望矣跂:提起脚后跟C.而闻者彰.彰:清楚 D.故不积跬步..跬步:一步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分)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吾尝终日.而思矣C.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君子生.非异也 D.锲.而舍之2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段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能够发展提高,实现超越。
B.第一段中,作者用了两个比喻“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