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试卷A试题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培优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培优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我们把一支里面水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 当冰融化后试管里的水面()。

A.会比原来冰面高B.会比原来冰面低C.和原来冰面一样高2.小明用自制雨量器收集了一天的雨水, 在雨量器中测得雨水高度是18毫米, 用量筒测得雨水体积是75毫升。

那么这天的降水量应记为()。

A.75毫升B.18毫米C.573.空气能流动, 在地球的近地面到处都有空气,()都需要空气。

A.人和动物B.植物C.人和动植物4.小芳不小心把水撒在桌面上, 过一会儿桌面上的水干了。

这种现象属于()。

A.蒸发B.冷却C.凝结5.往排球里打气, 排球才能弹起来, 说明空气()。

A.比较轻B.能流动C.压缩后有弹性6.下列不属于空气的特征的是()。

A.有固定形状B.没有颜色C.没有味道二.填空题(共6题, 共26分)1.如果让水的温度一直下降, 它就会变成(), 在这个过程中, 它的体积会变()。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 也就是风向标箭头所指的()。

我们可以用()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3.堵住注射器的管口, 往外拉活塞, 注射器中的空气数量(), 间距()。

4.通过分析我们记录的气温柱状图, 可以找出一个月以来的()气温和()气温。

5.如果我们给冰块加热,冰块会(), 这时是由()态变成()态。

6.空气是一种没有气味的()体。

三.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用温度计可以测量空气的质量。

()2.除了空气之外, 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也都是气体。

()3.加热食盐水时,分离后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里了。

()4.制作“热气球”, 需要准备一个较大的塑料袋、一个纸筒和一支蜡烛。

()5.冰块会沉在水里。

()6.如果我们厂制的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与当地气象台预报不同, 应以气象台的为准。

()四.连线题(共1题, 共12分)1.把下列物质与特点用线连起来。

能占空间水有一定形状空气有一定重量能流动石头有一定体积五.填表题(共1题, 共12分)1.我会用表格对比石头、水和空气的特征。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

一、简答题:
1.设计科学活动的步骤有?
步骤:(1)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提出他们想解决的问题;(2)准备实验:根据问题,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资源;(3)实施实验:根据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动手实施实验;(4)解决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2.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有?
(1)理性思维:科学思维追求的是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把事物归类和比较,总结出规律,用正确的逻辑去阐明结论;
(2)系统思维:科学思维是从整体上看问题,遵循系统化思维,从整体到部分;
(3)创新思维:科学思维推崇创新思维,从有到新,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改善已有方法,以解决复杂的问题。

二、填空题:
1.理性思维的核心是__。

逻辑原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小明用自制的雨量器收集了一天的雨水(如图),这一天的降水量是()。

A.10毫升B.10毫米C.10厘米2.关于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无色、无味B.会流动C.不会溶解在水中3.自然界中水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属于水的固体状态的是()。

A.霜B.露C.云4.水蒸发的快慢与()有关。

①温度② 湿度③衣服大小④ 通风大小⑤是否加热A.①④ ⑤B.①②④C.② ③④5.冰雹一般在()容易出现。

A.夏季B.秋季C.冬季6.冰激凌里的水的形态是()。

A.固态B.气态C.液态7.如图所示,将一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气球嘴翻套在瓶口上,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不能被吹大B.气球只能被吹大到一定的程度C.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下面的天气现象中,()不是降水的形式。

A.冰冻B.雷雨C.大雪9.冬天气温降到零下25摄氏度时,湖面结冰,这时湖水深处的水温为()。

A.4摄氏度B.零下4摄氏度C.0摄氏度D.零下25摄氏度10.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需要向周围()。

A.吸收热量B.释放热量C.既吸收热量又释放热量D.既不吸收热量也不释放热量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橡皮泥形态变化与水的形态变化本质上都是()的。

2.空气是一种物质,它无()无味;压缩的空气具有()性。

3.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了,这说明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热量。

4.食盐()溶解在水中;沙()溶解在水中。

(填"可以"或“不可以")5.水蒸气是()的水,没有()的形状和体积。

6.测量风向的仪器叫(),测定风力的仪器叫()。

7.将水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过段时间水会变成()。

8.纤细的()状云是卷。

它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空才能组成,所以卷云是由微小的()组成的。

9.水的三态是:()、()、气态。

新编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新编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A卷答案一、填空:(20分)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

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3.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反射)。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早晨和傍晚)最长,(中午)最短。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滚动)和(滑动)两种方式。

6.地球表面有(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7.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8.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二、判断:(10分)1.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3.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及物体的轻重有关。

(×)4.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较大地减少摩擦力。

(×)5.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三、选择题:(10分)1.( C )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水源B、黄金C、土壤2.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A )。

A、右边B、左边C、后面3.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 C )的原因。

A、弹力B、推力C、重力4.自行车的( A )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

A、刹车B、扶手C、轮子5.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C )。

A、凹面镜B、凸透镜C、平面镜四、简答题:(10分)1.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写出你的理由。

答: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为他们提供了栖息地;土壤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长发育的必需养料;土壤和人类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关系等。

2.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哪些设计是为了减少摩擦力?(各举两例)答:增大摩擦力如:鞋子底上花纹,自行车在前后轮胎、脚蹬子表面上做花纹,使表面粗糙些;冰雪天在马路撒沙子等。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A2. C3. B4. A5. B6. C7. A8. C9. B10. A11. B12. C13. A14. B15. C16. A17. C18. B19. A20. C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春分2. 孔雀3. 营养4. 供养5. 幼虫6. 密封7. 凉帽8. 十字花科9. 降水10. 保护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蜘蛛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属于无脊椎动物。

其特点是有八只腿和触须,体表覆盖有细毛。

蜘蛛主要以其他昆虫为食,它们在网上结网捕食,捕到猎物后用螯原把猎物缠住,然后注入消化液吸食。

2. 羽毛是鸟类的特有特征,它对鸟类来说有很多功能。

首先,羽毛能帮助鸟类保持体温,保暖的同时还能减少水分流失。

其次,羽毛能帮助鸟类飞行,它们轻而薄且有弹性,可以产生适当的升力和推力。

最后,羽毛还能帮助鸟类进行交际和吸引异性。

3. 水的三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固态下,水以冰的形式存在,分子排列紧密,呈现固体的形态。

在液态下,水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可以自由流动,呈现液体的形态。

在气态下,水分子热能增加,分子之间空间增大,呈现气体的形态。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错误2. 正确3. 错误4. 错误5. 正确。

小学科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检测(A)

小学科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检测(A)

小学科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检测(A)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填空1、()和()是常见的两种能透光的矿物。

2、透明的()称为水晶,可以做各种首饰。

3、()和()合称为神经中枢。

4、脑的质量大约有()克,大脑的质量约占脑的()。

大脑的颜色是()。

5、口语交流的常用形式有:()、()、()。

6、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

7、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方式,把岩石分成了()、()、()类。

二、单项选择1、最不容易变形的支架是()A、三角形B、正方形C、六边形2、机械手表采用的传动方式是()A、齿轮传动B、链条传动C、皮带传动3、滑石是世界上最软的矿物,它可以()。

A、写字B、做爽身粉C、铺路4、煤是由埋在地下的古代(),在高温高压下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后最终形成的。

A、动物B、贝壳类生物C、植物5、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A、法国B、意大利C、澳大利亚6、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

A、避暑御寒B、遮阳C、挡雨7、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分类的。

A、材料B、作用C、形状8、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是()A、种子繁殖B、根繁殖C、茎繁殖D、叶繁殖9、下列动物属于胎生的是()A、苍蝇B、鸭嘴兽C、鳄鱼D、田鼠10、被称为人体“司令部”的是()A、脊髓B、大脑C、心脏D、神经三、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承受力。

()2、种子是植物繁殖后代的唯一方式。

()3、某病人身体左侧出现了瘫痪症状,那么相对应的他的左大脑半球可能出现了问题。

()4、蛋壳又轻又薄,根本承受不了多大的重力。

()5、三角形组成的结构不但牢固稳定,而且用料最少。

()6、盘山公路实际上是一种斜面的变形,这样的设计能够让人们更加容易地爬上山顶。

()7、人的嗅觉和味觉感受是紧密相连的。

()四、连线。

(把你认为正确的对应项用直线连起来)太阳光嘴味觉酒香耳朵嗅觉疼痛鼻子视觉歌曲眼睛触觉甜味皮肤听觉。

(完整版)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ab卷

(完整版)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ab卷

(完整版)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下面物体中最重的是()。

A.玻璃杯B.回形针C.木椅2.如果把金鱼和螺蛳归为一类,下面和它们同类的是()。

A. B.C.3.蜗牛有()触角。

A.1对B.2对C.3对4.我们一般会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

A.量筒B.米尺C.体重计D.血压计5.水是(),空气是()。

A.固体B.液体C.气体6.下列()情况是溶解现象。

A.糖在水中化为糖水B.黄豆在水中泡发C.面粉和水混合变成白色液体7.描述空气时不会用到的词汇是()。

A.很轻B.很软C.很白8.当天平的状态如图()时,测量结果是准确的。

A. B. C.9.下面动物中的()生活在水里。

A. B. C.10.下面属于动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A.都有翅膀B.都有触角C.都能自己运动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水没有(),具有()性。

2.蜗牛生活在()的地方,往往在()后出现。

3.我们可以看物体的颜色和形状,可以闻物体的气味,可以摸物体的(),可以掂物体的轻重。

4.要观察动物的()和()情况。

5.我们要观察蜗牛的()()()。

6.选择词填空。

(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内)预测掂一掂称一称(1)两个球材料相同,大小不同用()的方法可以最快判断谁轻谁重。

(2)两个球大小相同,材料相似,用()的方法可以最准确判断谁轻谁重。

7.食盐、红糖、木块放入水中,我们发现食盐和红糖在水中(),并没有();木块在水中()。

(①溶解②不会溶解③消失)8.观察动物,不()、不()动物,不损坏它们的“()”。

9.要想知道一个物体准确的重量,我们可以用()的方法。

10.判断物体的轻重,利用()的方法,更加科学、准确。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把物体装进盒子,不同的平铺方法,装的数量是一样的。

()2.。

()3.利用简易天平测量物体重量时两边放的都是曲别针。

()4.鱼在水中用腮呼吸,靠鳍运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期末质量测试卷A (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期末质量测试卷A (含答案)

四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测试卷A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1.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由提供的。

2.从一粒成长为一株植物,在这株植物上又结出数粒,循环往复,延续它们的生命。

3.有些植物用、茎、繁殖后代,绿色开花植物大多用繁殖后代。

4.植物根的作用是:吸收土壤中的和,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将植物在土壤中。

5.有了,才能点亮灯泡,用上各种。

6.电流从电池的流出,通过导线流经,回到电池的,形成闭合回路。

7.用多种感官来比较沙土和黏土,方法有、、等,沙土摸起来比较,黏土通气性能。

8.土壤是分层的,一般分为、、基岩碎屑和基岩。

其中中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十分丰富。

9.地球的表面很多地方被和覆盖着,不同地方的土壤是的。

10.地面上死亡的、完全腐烂后,在土壤中形成的黑褐色物质就是。

它是植物生长的,它越多,土壤越。

二、判断题。

(每空2分,共20分)1.一般每一个凤仙花果实里有2-5粒种子。

( )2.植物的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是为了美观。

( )3.凤仙花的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成的。

( )4.植物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 )5.在简单的电路中,没有开关,小灯泡就不能亮。

( )6.只要把小灯泡和电池连接在一起,小灯泡就能发光。

( )7.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 )8.修筑梯田也是保持土壤肥力的好方法。

( )9.颗粒大、土粒粗糙的土壤是沙质土。

( )10.土壤中的塑料物质不是土壤的成分。

( )三.选择题。

(每空2分,共30分)1.剥离凤仙花种子的种皮不容易,常采用的方法是( )。

A.浸泡种子把种皮泡胀 B用刀把种皮剥开 C. 放到锅里煮2.植物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 )。

A.保持植物身体的平衡B.能更大限度地接收太阳光C.美观3.凤仙花生长发育需要( )。

A.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B.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C.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4.在自然条件下,有些植物可以用( )繁殖后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 A 卷姓名:陈燕梅专业:小学教育学号: 181201803464874 学习中心:广东汕头澄海奥鹏成绩: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表格中,60 分)1 2 3 45 6 78 910C C C C C C A A A D11 1213 141516 1718 1920B C A B C C B A D C21 2223 242526 2728 2930D A D B A A B D D A1.科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解释、考验。

A. 思考B. 观察C. 探索D. 表达2.科学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相结合。

A. 科学精神B. 科学知识C. 日常生活D. 科学方法3.科学教育具有客观性、()、实践性、准确性、进取性几个基本特征。

A. 可行性B. 挑战性C. 理智性D. 适应性4.左脑具有()功能,主要分管思考、语言、书写、计算、判断、推理。

A. 形象思维B. 线性思维C. 逻辑思维D. 非线性思维5.人的认知结构的主观部分可分为知识结构、()、价值规范结构三个方面。

A. 方法结构B. 技术结构C. 能力结构D. 系统结构6.STS教育是以突出()、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小学科学教育》试卷共 2 页(第 1 页)育。

A. 科学态度 B. 科学精神 C. 科学探究 DA. 科学精神B. 技术C. 科学D. 工程17. 教学目标编制要把握四个基本的要素:行7. 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

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A. 全体学生B. 社会大众C. 对科学有兴趣的学生D. 未 A. 课程标准 B. 行为动词 C. 学生特点 D 来科学家18. 美国教学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根据课堂学习8. 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和学生习过程的性质,将学习划分为“()”和“发现双方面的发展。

学习”和“意义学习”。

A. 社会B. 教师C. 家长D. 教育者 A. 接受学习 B. 探究学习 C. 合作学习 D9.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19. 探究研讨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A. 科学素养B. 科学精神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未来本环节构成。

科学家 A. 机械学习 B. 观察 C. 思考 D. 探究10. 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20. 实验探索法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在实验进行探索、质疑和()。

形式或()。

A. 分析B. 思考C. 总结D. 研究 A. 探究研讨 B. 情景模拟 C. 独立实验形式11. 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一是指向具体的、未知的某个问题或21. 教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某类问题;二是指向(),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探索科学的奥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

因秘。

质是一种()。

A. 科学精神B. 科学的本质C. 科学方法D. 科学内容 A. 教育测量 B. 主观感受 C. 客观分数 D12. 科学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看法,包括()22. 科学课程资源按科学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和价值取向,它往往以科学精神为载体,决定着这个人的思维活件性资源两大类。

动和外在表现。

A. 素材性资源 B. 非条件性资源 C. 电子版A. 核心素养B. 科学素养C. 基本信念D. 科学态度资源13. 科学知识与技能是中性的,既可以对人类产生(),也可以23. 科学课程资源按科学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产生消极作用,关键是看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人具有什么样的课程资源、()和社区课程资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科普读物 B. 电视媒体 C. 课外书籍 D. 家A. 积极作用B. 经济效益C. 社会影响D. 伦理道德问题24. 酸奶主要由()发酵而成。

由于乳酸菌是14. 科学教育在强调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重视()的教育,关保证一个厌氧环境,比如密闭容器。

注科学能力的培养。

A. 大肠杆菌 B. 乳酸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A. 科学态度B. 科学方法C. 核心素养D. 科学知识25 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

15. 小学科学知识内容包括:()、物质世界及地球与宇宙三个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部分。

26. 身高和体重是青少年()的重要指标,是A. 科学与技术B. 化学C. 生命世界D. 地理规项目。

16. 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科学知识、情感 A. 生长发育 B. 生理疾病预防 C. 心理行为态度与价值观。

育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丰富的机27. 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A. 量的变化B. 形态C. 质的变化D. 功能的变化28.电、光、热、声、磁等都是()的不同表现形式。

A. 物质B. 大自然C. 数据D. 能量29.地球内部有炽热的()。

A. 地壳B. 地幔C. 地壳D. 岩浆30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小时。

A.24B.12C.22D.18二、判断题 ( 打“√”或“×”,(答案务必写在表格中,2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1.科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上以培养科学精神为中心。

2.物体是非常具体的,可以用形状、大小、气味、颜色等感官体验去描述。

3.STS教育是以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4.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认为教师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5.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6.“有意义接受学习” 是美国教学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个概念。

7.探究研讨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探究”和“研讨”两个基本环节构成。

8.合作教学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9.教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

因此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

10.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三、简答题( 20 分)▆《小学科学教育》试卷共 2 页(第 2 页)科学老师的最基本的素质是什么?如何做好教学工作?的原因——做实验证明——实验成功获得结论。

生答:科学老师的最基本的素质包含以下四点:知道,按这个科学探究步骤去做,自己实际上就家。

一、专业态度:一个科学教师的专业态度取决于他的专业理想,第二个方面是课堂教学,必须做到精心准备,灵程有了这种专业理想,才能对科学教学工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内容、学生基本情况、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和科入感,才能乐意为科学教学工作做出承诺,才能愿意为科学教学学探究的步骤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

探事业奋斗终生。

究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就相当于让学生成二、专业知识:一个科学。

教师掌握的专业知识多或少对教学金的手指头”,让学生终生受用,成为持续发展方工作起着决定的作用,必须对教育的目的、性质和特征做到真正的面是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运用科学探究步骤的能力、理解。

教育是一种服务,教师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服务的对象是制作能力、分析与概括能力和掌握科学知识情况在学生。

要提供一流的服务,科学教师就必须掌握这门学科的所有知此基础上进一步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供识,因为它是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如果这方面知识掌握的不全丰富的素材。

第四个方面就是回头看,也就是教的面、不广博,在课堂教学时学生会提出许多你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教训与经验,以及如何避免教学中的失误,从中教教师不解释清楚,能行吗?所以,一个科学教师必须掌握与科学学学方法,到取得成功的经验等等,都能使自己的提科有关的所有知识,如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人体、数高。

总之,科学教师专业素质取决于科学教师对心、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还有知道许多科学家的事迹。

总之,掌握扎实的业务知识和特有的专业技能,只有具备这把的知识少了,是不行的。

只有掌握得越多越好,另外还有很多知识握自己教学的脉络,从而成为科研型的教师。

这专要靠边教学边积累。

业素质。

三、丰富的教育知识:有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同做好教学工作要做到以下四点:样的知识内容,在一个教师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个教师一、加强学习,把握新课标。

教师要走进目手里却起不到教育作用。

因而,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学教师不仅必标,应当把握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转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科学变,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科学改革取得基知识乃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科学的条件性知识。

科学教师要掌握:础。

( 1 )教育原理、《普通教育学》知识。

(2)普通心理学、教育心二、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要求课程要以为理学知识。

( 3)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知识。

作为一位科学宗旨,教师要转变过去只注重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习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课程成为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过程,不仅要学生还质。

要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价四、专业技能:科学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形成有效教学的必备条值观,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注件,对于一个科学教师来说,就是科学教学技能。

这应该包括利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体验将科学探究作为主教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科学知识、动手制作能力、栽培能力、养殖能力、师要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转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步骤来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以及进变自己成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放弃权威形象学行反思的能力,并形成文字,不断探索与掌握新的教学观念、新的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要充分能,教学手段和新的教学方法。

体现科学教师专业技能的第一个方面就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引导学生的兴是抓住教学思想“做中学”和教材中最突出的环节“过程与方法”,三、优化教学方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者、这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即提出问题——寻找可能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的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学会自由思考,勇于提出猜想,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观察法、实验探索法、自学指导法、问题讨论法、学生讲演法,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优化组合,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