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教学大纲@南方医科大学

病理学教学大纲@南方医科大学
病理学教学大纲@南方医科大学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一、萎缩

萎缩的概念:生理性与病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的原因及分类(营养不良性、压迫性、失用性、去神经性、内分泌性萎缩)、形态变化与影响。

二、肥大、增生及化生的概念。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一、可逆性损伤(变性)

可逆性损伤(变性)的概念。

细胞水肿(水变性):概念、病变特点、原因及发生机制、结局。

脂肪变:概念、病理变化、病因的发生机制及结局。

玻璃样变:概念、分类(细胞内玻璃样变、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细动脉壁玻璃样变)、病变特点、产生机制与结局。

二、不可逆性损伤- 坏死

坏死的概念、病因、病理变化(镜下改变及早期坏死组织肉眼观察特征)、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

坏疽的概念、病因、类型(干性、湿性及气性坏疽)、病变特点。

坏死的结局:细胞溶解引起局部急性炎症反应、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与包裹、钙化。

三、细胞调亡和细胞老化的概念。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修复的概念与意义

一、再生

再生的概念、分类(生理性与病理性、完全与不完全性)。

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上皮组织、纤维组织、软骨组织和骨组织、血管、肌组织、神经组织的再生。

二、纤维性修复

肉芽组织概念、作用及结局、疤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不利后果。

三、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的概念:

创伤愈合的类型: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特点。

四、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的四个阶级: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的特点。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全身性和局部性因素。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障碍的概念、类型(全身性与局部性)

第一节充血和淤血

充血的概念、类型(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淤血)。

局部性与全身性淤血的原因。

全身性淤血的病理改变:1. 基本病变;2. 主要脏器的病变(肺淤血、肝淤血)、后果。第二节出血

出血的概念、病变及后果

第三节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与血栓的概念。

血栓形成的条件: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

血栓形成的过程和形态、类型。

血栓的结局:软化、溶解和吸收,机化和再通,钙化。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阻塞血管、栓塞、心瓣膜变形、广泛性出血。

第四节栓塞

栓塞与栓子的概念。

栓子运行的途径:静脉性、动脉性、门静脉性、交叉性、逆行性栓子。

栓塞的类型(血栓、脂肪、气体、羊水及其他栓塞)及其后果。

第五节梗死

梗死的概念。

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梗死的类型(贫血性、出血性、败血性梗死)及病理变化。

第六节水肿

水肿的概念、发病机制、病变及对机体的影响。

第四章炎症

第一节炎症概述

炎症的概念:

炎症的原因:生物性因素、理化性因素、组织坏死、变态反应。

炎症的基本病变:

一、变质

变质性变化:概念、组织形态变化。

二、渗出

渗出性变化的概念。

渗出: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

三、增生

增生性变化的概念。

炎症的局部表现与全身反应:

局部表现:红、热、肿、痛、功能障碍及产生的机制。

全身反应:发热、血液中细胞成份的变化及其他改变。

第二节急性炎症

炎症的分类:急性、慢性。

一、血流动力学改变;

二、血管通透性增加;

三、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

四、主要炎症介质的作用;

五、分类及病变:

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炎(表面化脓和积脓、蜂窝织炎、脓肿)及出血性炎特点。

六、结局:

痊愈:完全愈复、不完全愈复。

迁延为慢性炎症。

蔓延扩散:局部蔓延、淋巴道蔓延、血道蔓延(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第三节慢性炎症

一般慢性炎症的病变特点;

慢性肉芽肿性炎:概念、形成条件和组成。

第五章肿瘤

我国肿瘤发生与防治概念。

第一节肿瘤的概念

肿瘤的定义:

肿瘤性增殖与非肿瘤性增殖的本质区别。

祖国医学对肿瘤的认识。

第二节肿瘤的形态

一、大体形态和基本组织结构

大体形态:形状、大小、颜色、质地和数目。

基本结构:实质、间质结构状况。

第三节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肿瘤的分化。

异型性的概念:良性肿瘤的异型性、恶性肿瘤的异型性(瘤细胞的异型性、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第四节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一、肿瘤的命名:一般命名原则、其他命名。

二、肿瘤的分类:组织来源、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好发部位。

第五节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肿瘤的生长:生长速度、生长方式(膨胀性、浸润性、外生性)。

肿瘤的扩散:局部浸润和直接蔓延、转移(淋巴道、血道、种植性转移)。

第六节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高、中、低分化;TNM 分期系统。

第七节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对人体的影响:压迫、阻塞。

恶性肿瘤对人体的影响:破坏正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出血、疼痛、发热、恶病质。

第八节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分化程度、核分裂象、生长速度、生长方式、继发改变、转移、复发、对机体的影响。

第九节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一、癌前病变及其意义

癌前病变概念:

常见癌前病变类型:大肠腺瘤、慢性子宫颈炎伴子宫颈靡烂、乳腺纤维囊性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溃疡性结肠炎、皮肤慢性溃疡、粘膜白斑。

二、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概念及其意义。

第十节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

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等。

第十一节环境致瘤因素

环境致瘤因素:化学、物理性、病毒性致瘤因素。

第十二节遗传与肿瘤

常见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

第十三节肿瘤免疫

肿瘤抗原和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机制。

第十四节常见肿瘤举例

一、上皮性肿瘤

上皮组织良性肿瘤:乳头状瘤、腺瘤组织学特点。

上皮组织恶性肿瘤(癌):鳞状细胞癌、腺癌、基底细胞癌、移行细胞癌组织学特点。

二、间叶组织肿瘤

间叶组织良性肿瘤:脂肪瘤、血管瘤、淋巴管瘤、平滑肌瘤、软骨瘤组织学特点。

间叶组织恶性肿瘤(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血管肉瘤、纤维肉瘤、骨肉瘤、软骨肉瘤组织学特点。

癌与内瘤的鉴别。

三、神经外胚叶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胶质瘤。

周围神经系统肿瘤: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恶性黑色素瘤。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各重要脏器的病变及其后果:(主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颈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粥样硬化、四肢动脉粥样硬化、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病变特点及后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分类、病变、合并症)、心肌纤维化、冠状动脉性猝死。

第三节高血压病

1 、高血压病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类型及分期。

2 、高血压病各器官的病理变化(动脉、心脏、肾脏、脑及视网膜的改变)。

第四节风湿病

一、风湿病概念

风湿病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风湿病的基本病变及发展过程(变质渗出期、增生期、瘢痕期)。

二、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内膜炎:急性炎症期与赘生物形成、结局和影响。

风湿性心肌炎:风湿小体的病理特点和结局与影响。

风湿性心外膜炎:病理特点与影响。

三、心瓣膜病

心瓣膜病概念、病因与分类(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及关闭不全),各种类型

心脏病的形态变化、血液动力学改变及其影响。

四、心脏外的风湿病变: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变、风湿性动脉炎及风湿性脑病。

第五节感染性心内膜炎

分类、主要病变及产生的影响。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肺炎

肺炎的概念及常见类型。

一、大叶性肺炎

1 、大叶性肺炎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2 、病理变化特点及临床联系。

3 、并发症。

二、小叶性肺炎

1 、小叶性肺炎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2 、病理变化特点,临床病理联系。

3 、结局及并发症。

?军团菌肺炎

1 、军团菌肺炎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2 、病变特点。

四、间质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病理改变要点。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的概念。

2 、COPD 常见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及肺心病)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3 、病理变化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第三节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鼻咽癌病因、病变特点、扩散途径及结局。

?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大体分型、组织学分型)、扩散途径、临床病理联系。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胃炎

一、急性胃炎的主要类型及病变特点。

二、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类型(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疣状)及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第二节消化性溃疡病

1 、消化性溃疡病概念。

2 、病理变化特点:

3 、临床病理联系,结局与合并症。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三节阑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分型及病理变化。

?结局及合并症。

第四节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的概念。

?病因及发病机制。

?基本病变。

?临床病理分型:普通型和重型(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

第五节肝硬化

一、肝硬化的概念。

二、门脉性肝硬化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 、病理变化。

3 、临床病理联系:门脉高压症、肝功能障碍主要表现。

二、坏死后性肝硬变:病理变化要点。

三、胆汁性肝硬化:病理变化要点。

第六节胃癌

病因、病理变化(早期、中晚期胃癌概念、分型及主要特点)、扩散及组织发生。

第七节原发性肝癌

概念、病因、病理变化(早期肝癌的概念、晚期肝癌的分型及特点、组织学类型)、扩散。第九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一、淋巴瘤的分类: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二、常见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特点。

三、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型及主要特点、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区别、临床过程。

第十章免疫性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 )的概念、临床表现、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肾小球肾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

?基本病变及临床表现。

3 、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相关肾炎类型、IgA 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包括电镜)、免疫学特征及临床病理联系。

第二节肾盂肾炎

1 、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感染途径)。

2 、急性与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第十二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子宫颈癌的病变特点。

?子宫体癌(子宫内膜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扩散、临床病理联系。

?前列腺增生症的病理变化。

?乳腺癌的病因、分类及病理变化、扩散。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1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的病理变化(增生期、胶质贮积期、结节期)、病因和发病机制。

2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病理变化、病因和发病机制。

3 、慢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纤维性)的病变特点。

4 、甲状腺腺瘤的分型及病理特点。

5 、甲状腺腺癌常见类型的病理特点。

6 、糖尿病的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概念、病因及传染途径,病理变化特点,临床病理联系与结局。

2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概念、病因及传染途径,病理变化特点,临床病理联系。

第十五章传染病

第一节结核病

一、概述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2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归。

二、肺结核病

(一)原发性肺结核病概念、病变特点,病变的发展与转化。

(二)继发性肺结核病概念、病变特点、类型及病变要点和结局。

(三)肺结核病血源播散所致病变:病变要点。

三、肺外结核病:肠(溃疡型与增生型)、肾、骨与关节、脑膜炎、腹膜炎、淋巴结结核病变特点。

第二节伤寒

伤寒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第三节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疾病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急性菌痢、慢性菌痢、中毒型痢疾)。

第四节性传播性疾病

?淋病的病变特点。

?梅毒的病因及传播途径、基本病变、后天性梅毒的分期及病变特点、先天性梅毒的病变特点。

第十六章寄生虫病

第一节阿米巴病

1?阿米巴病概念。

2?肠阿米巴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3?肠外阿米巴病:肝、肺、脑脓肿的病变特点。

第二节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概念、病因及感染途径,基本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主要脏器的病变及其后果。

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 pathology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类适应及变性的概念及形态学特点(光镜及电镜特点)。 2、掌握坏死的概念以及各种坏死类型的形态学特点。 3、了解和掌握细胞损伤和适应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二)教学内容 1.细胞适应和细胞老化 (1)掌握肥大的概念,熟悉其类型。 (2)掌握增生的概念,熟悉其常见类型。 (3)掌握萎缩的概念和类型。 (4)掌握化生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5)熟悉老化的概念,了解老化的机制。 2. 细胞、组织的损伤 (1)熟悉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 (2)了解细胞、组织损伤的机制。 3. 细胞、组织的损伤的形态学改变 (1)变性 ①掌握细胞水肿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②掌握脂肪变性的概念、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③掌握玻璃样变的概念、类型,熟悉其病理变化。 ④掌握纤维素样变性的概念,了解其病理变化。 ⑤掌握病理性色素沉积的类别,熟悉脂褐素、含铁血黄素沉积的病理特点和形成过程。 ⑥掌握病理性钙化的概念,熟悉其类型。 (2)细胞死亡 ①掌握坏死的概念、病理变化和类型及各类型的病理变化。 ②熟悉坏死的结局。

③掌握凋亡与坏死的区别,熟悉凋亡的形态特点、发生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和掌握再生概念、类型、调控及各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 2、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组成成分及作用。 3、掌握创伤愈合基本过程和类型。 (二)教学内容 1.再生 (1)掌握再生的概念、类别和各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其包含的细胞种类。 (2)熟悉上皮、毛细血管和外周神经的再生过程,了解其它组织的再生过程。 (3)熟悉修复的概念 2.细胞的生长和调控 了解再生的调控及生长因子和生长抑素的概念和作用。 3. 纤维性修复 (1)掌握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熟悉肉芽组织的结局。 (3)了解瘢痕组织的形态,了解其对机体的作用。 4. 创伤愈合 (1)掌握骨折愈合的过程。 (2)熟悉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和类型。 (3)了解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定义,它们的类型、病变特点、结 局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之间的病理联系。 3、了解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及临床表现。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供七、五年制学生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口腔组织病理学(Oral Histology and Pathology) 课程号:50300540(7年制)50301140(5年制)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64 学分:4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联系医学基础和口腔专业知识的桥梁和纽带。它的内容包括了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的胚胎发生和组织形成,包括了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组织发生和临床病理表现。口腔组织病理学涉及面广、内容深刻,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一定的理解领会能力。针对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知识特点,和其在口腔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制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规划。首先本课程通过循序渐进的对牙齿的发生、组织特点以及颌面部组织的发生和组织特点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并且在每堂大课后均有同等学时的实验课程,通过大课多媒体系统和实验课显微图像互动教学系统相结合,促进和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所学的知识理论。长期以来,我们在大课讲授和实验课指导相辅中进行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工作,并且随着教学设备和方法的改进,这样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执行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肃态度、严格作风、严密方法),讲授与实验相结合,通过教学实验与课堂讨论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并结合科研适当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与学术前沿。学生通过听课、实验室实习、电教图像观摩、自学、教师辅导、实验课和笔试考试等方式完成教学大纲内容。

三、教学内容 口腔组织胚胎学 一牙釉质、牙骨质 1目的要求: ①掌握牙釉质和牙骨质组织结构及理化特性 ②掌握釉质中有机物集中处的组织学现象 ③熟悉了解釉质的生活代谢及超微结构特征,了解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釉牙骨质界和釉牙本质界 2讲课内容: ①釉质和牙骨质的理化性质 ②牙釉质和牙骨质的组织结构及有机物集中的组织学现象 ③牙釉质的增龄变化、临床应用;牙骨质生物学特性及釉牙骨质界、釉牙本质 界 3实验内容: ①牙齿纵磨片 ②牙齿横磨片 二牙本质、牙髓 1目的要求: ①掌握牙本质和牙髓的组织结构及前者的理化特性 ②掌握牙本质中钙化程度差异的组织学现象及反应性变化 ③了解牙本质的神经分布及感觉、熟悉牙髓的增龄变化 2讲课内容: ①牙本质的理化特性 ②牙本质牙髓的组织结构、功能及反应性变化;牙本质钙化差异的组织学现象 ③牙本质的神经分布和感觉 3实验内容: ①牙齿纵磨片 ②牙齿横磨片

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教学大纲 (供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前言 病理学(Pathology)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病理学的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规律,包括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转归和结局,从而阐明疾病的原理和本质,为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本教学大纲的制定是根据本校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学时,在2000年制定的教学大纲基础上修订而成。 教学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病理学新进展,反映现代科学水平,通过理论讲授与实验课实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医学专业必需具备的病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今后的学习与实践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通过新进展及新技术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以适应未来医学发展的需要。 为方便学生学习,本大纲将教材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要求。“掌握”即对教材内容必须要理解透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熟悉”是指对教材的内容能理解清楚,记住其中的主要内容;“了解”是要求能理解教材中的内容,能记住内容的梗概。 理论教学部分 绪论 1.3. 目的要求: 了解病理学的概念、内容及基本任务。了解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常用的研究方法及发展史。 2.4. 教学内容: 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及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发展史。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1.目的要求: 掌握萎缩的概念和类型,掌握肥大的概念,熟悉其类型,掌握增生的概念,熟悉其常见类型,掌握化生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熟悉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了解细胞、组织损伤的机制。 掌握变性的概念;掌握细胞水肿的概念及病理变化;掌握脂肪变性的概念、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掌握玻璃样变的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掌握纤维素样坏死的概念及其病理变化;熟悉病理性色素沉积的类别及脂褐素、含铁血黄素沉积的病理特点和形成过程,熟悉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及类型;了解淀粉样变性、粘液样变性的概念; 掌握坏死的概念、基本病变和类型及各类型的病理变化,熟悉坏死的结局,掌握凋亡的概念及其与坏死的区别,熟悉凋亡的形态特点,了解凋亡的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2.教学内容: (1)(3)细胞适应和细胞老化:萎缩、肥大、增生及化生。 (2)(4)细胞、组织的损伤:原因、机制、类型和形态学改变。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1.目的要求: 熟悉修复的概念;掌握再生的概念、类别和各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其包含的细胞种类;掌握上皮、毛细血管和外周神经的再生过程,了解其它组织的再生过程 了解细胞再生与分化的分子机制、细胞外基质在细胞再生过程中的作用。 熟悉纤维性修复的概念,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征、作用及结局;掌握瘢痕组织的形态,熟悉其对机体的作用。 掌握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和类型;熟悉骨折愈合的过程;了解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新版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在犹豫是不是要遵从自己的梦想,为了考研奋斗一次。当初考虑犹豫了很久,想象过所有的可能性,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话听来可能过于空洞吧,但事实却是如此。大家也都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局势,浮躁,变动,不稳定,所以我经常会陷入一种对未来的恐慌中,那如何消除这种恐慌,个人认为便是充实自己的内在,才不至于被一股股混乱的潮流倾翻。而考研是一条相对比较便捷且回报明显的路,所以最终选择考研。所幸的是结局很好,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让自己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 在准备备考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了一份复习时间规划。并且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给大家一个小的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踏踏实实的打好我们的基础,复习比较晚的同学也不要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最后的成绩不在于你复习了多少遍,而是在于你复习的效率有多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调整好心态,保证自己每天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不要让任何事情影响到你,做好自己! 在此提醒大家,本文篇幅较长,因为想讲的话实在蛮多的,全部是我这一年奋战过程中的想法、经验以及走过的弯路,希望大家看完可以有所帮助。 最后结尾处会有我在备考中收集到的详细资料,可供各位下载,请大家耐心阅读。 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52)口腔综合 参考书目为: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七轮规划教材 有关英语的一些经验 大家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一共占40分,但如果把所有精力都花在阅读练习上,不注意其他题型的应试技巧,也是得不偿失的。建议大家抽出3个小时的时间,完整地做一套题。做完一套卷子之后,正确率是次要的,重点是发现自己的弱点,同时了解试卷结构并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与做题节奏。对于真题,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一下子就扎进了哪个老师的长难句网课或者哪本阅读书当中。不是说辅助网课和书不好,而是说要有的放矢,先整体,后局部深入。 没有哪个做题顺序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家可以自由决定。做真题一定要注意做题顺序,我是先从阅读开始,然后写完作文,最后再做完形填空。完形填空分值比较小,但是若较难的话则可能花费半小时时间,一开始做有可能打乱做题节奏。这是我最顺手的做题顺序,也有同学先写作文,再按顺序做题,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单词怎么背? 背单词是老生常谈了,但也是有技巧的。单词是英语的基础,网传阅读百分之二十的单词看不懂,依然可以做对所有题的广告,这种宣传在举例时精心挑选适合所谓“技巧”的题目,并敢说所有题都通用,对同学反馈的不实用的题置之不顾,以偏概全,同学们不该相信,还是要老老实实背单词。 1、背单词要坚持。从今天开始,一直背到考试之前,每天花费的时间不用

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儿科医学专业使用) 冃u m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化规律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通过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以及这些变化与临床表现的联系,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为临床正确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实践依据。因此,病理学被称为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 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病理学诊断又是诊断疾病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因此病理学也属于临床医学的一部分。许多疾病往往须借助病理学的研究、检查才能得出结论,如脱落细胞学检查、活体组织检查,尸体解剖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死亡原因,提高临床医疗水平。 本大纲内容力求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原则,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病变,为学生的后期临床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要

体现当今病理学的最新进展,适当地介绍一些新的尤其是分子病理学方面的理论, 强调临床和病理的结合。加强了病理学总论的讲授和减少了各论中学生在后期临床 课程学习中将重点介绍的疾病。 目录 绪论 ........................................... ...... (-1-)- 第一章 血液循环障碍 ................................... (T)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损伤与修复 (1) 第三章炎症 ........................................ ::……(-2) 第四章肿瘤总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 (? 2)……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 : ............ (3) ....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3)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4) 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 ( 5)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 5)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 ( 6) 第十二章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6)

医学类专业大学排名

医学学科排名 2008-08-28 11:17 中药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复旦大学 免疫学: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病原生物学:复旦大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汕头大学法医学:西安交通大学 放射医学:苏州大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北京大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内科学(呼吸系病):中国医科大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传染病,肾病):复旦大学 内科学(血液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上海第一二医科大学 内科学(血液病):苏州大学 内科学(传染病):浙江大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呼吸系病):华中科技大学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中南大学 内科学(肾病):中山大学 内科学(传染病):重庆医科大学 内科学(呼吸系病):四川大学、广州医学院 儿科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 神经病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复旦大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重庆医科大学 外科学(骨外,泌尿外):北京大学 外科学(胸心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外科学(神外):首都医科大学 外科学(普外,泌尿外,神外,骨外):复旦大学 外科学(整形):上海第一二医科大学 外科学(普外):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 外科学(胸心外):中南大学 外科学(泌尿外):天津医科大学 妇产科学: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眼科学: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 耳鼻咽喉科学:首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 肿瘤学: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医科大学运动医学:北京大学 麻醉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口腔基础医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四川大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华中科技大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哈尔滨医科大学

《病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本科)

《病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使用) Ⅰ前言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基础理论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患病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病理学是以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及免疫学为基础,但其自身则是临床学科的直接基础,通过病理变化,联系临床表现等,为诊断、防治疾病提供理论基础。临床医学还借助于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活体组织检查,尸体解剖等,对疾病进行病理诊断或深入研究,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病理学在医学中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妇产科学、医学影像学、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心理学、医学检验、急救医学、医学美容、麻醉学、法医学专业(方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三总教学参考学时112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1.3:1。即理论讲课64学时,实验讲课48学时。四教材:《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李玉林,6版, 2004年。 II 正文绪论一教学目的认识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研究方法和病理学的发展。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病理学的内容、任务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二)熟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病理学的发展。三教学内容(一)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病理学的发展 1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一教学目的(一) 学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的概念、原因、基本病理变化。 (二) 学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的发生机理。 (三) 学习细胞损伤的超微 结构形态改变。二教学要求(一) 掌握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熟悉萎缩、肥大、化生的形态特征。(二) 掌握常见变性的概念、 好发部位、形态特征。(三) 掌握坏死的基本病变、类型及其形态特征。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形态特点;熟悉凋亡与坏死的区别。(四) 熟悉各种变性、坏死的相互关系及其后果。(五) 了解细胞损伤的原因及机理。(六) 了解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及类型(营养不良性钙化及转移性钙化)。三教学内容(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肥大的概念,增生的概念,萎缩的概念及类型,化生的概念。(二)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的概念、好发部位、形态特点及发生机理,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及类型(营养不良性钙化及转移性钙化)。(三)坏死的概念、类型、各型的病变特点及结局,机化的概念。细胞调亡的概念及形态特点。细胞损伤的原因及机理。第二章损伤的修复一教学目的(一) 学习再生的概念、各种细胞的再生潜能,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了解细胞再生与分化的分子机制。(二) 学习纤维性修复的概念和演变过程。(三) 学习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

《临床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病理学 英文名称:Pathology 课程编号: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 课程负责人:开放实验项目数: 大纲主撰人:孙勤暖大纲审核人: 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它主要是从形态学角度来阐明疾病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即从疾病的形态结构(包括肉眼及显微镜下观察)的改变来认识疾病的本质,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打下理论基础。它是一门形态学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通过对实物标本的观察,才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故病理解剖学实习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实物标本的观察来论证理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以便更好的掌握理论,为今后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及防治疾病打下基础。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一)掌握病理学的实验课的学习方法 (二)要求学生掌握观察标本的方法 (三)通过对大体标本和玻片标本的观察,一方面要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正确的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理改变特点。 (四)要求能够准确描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常见病的大体和镜下标本的病变特点,并做出正确的诊断。(五)能够准确地绘画所要求的某些常见疾病的光镜下病理变化。 (六)要求掌握临床病理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对常见的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七)要求观看尸体解剖录像资料,熟悉尸体解剖的整个过程 (八)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 四、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实习项目

四.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一)完成实验记录占3% (二)、绘制要求的病理变化图像占5% (三)综合实验临床病理资料讨论结果占2% 五.本实验课配套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一)李玉林. 病理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 (二)病理教研室实验指导. (三)马保华.形态实验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3 六、病理学实验的内容: 包括四个部分: (一)常见疾病的大体标本 (二)常见疾病的组织切片标本 (三)综合实验(包括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和动物实验) (四)观看尸体解剖录像 七、病理学实验的要求: (一)掌握病理学的实验课的学习方法 (二)要求学生掌握观察标本的方法 (三)通过对大体标本和玻片标本的观察,一方面要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正确的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理改变特点。 (四)要求能够准确描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常见病的大体和镜下标本的病变特点,并做出正确的诊断。(五)能够准确地绘画所要求的某些常见疾病的光镜下病理变化。 (六)要求掌握临床病理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对常见的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七)要求观看尸体解剖录像资料,熟悉尸体解剖的整个过程 (八)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 八、病理学实验注意事项: (一)要遵守实验室规则。 (二)要爱护标本。 (三)要爱护显微镜。 (四)要按要求完成实习报告。

广州医学院:温病学试题(5)

医学专业《温病学》试题(5)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二、词解(每题2分,共8分) 1、新感温病: 2、身热不扬: 3、逆传心包: 4、气血两燔: 三、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 1、卫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邪在下焦,虚风内动的辨证要点。 2、斑的成因是,其治法为。 3、春温的治疗原则。 4、叶天士:“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 ,以粪燥为无湿矣。”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临床上热盛动风与阴虚动风如何鉴别?

2、湿热酿痰、蒙蔽心包与热入心包证? 如何鉴别和治疗? 五、病案分析题(8分) 陈××,男、21岁,于8月23日来诊。 病史:患者三天前因天热口渴,在路边购饮凉茶二碗。回家后觉脘痞腹胀、怕冷,继则发热,头重肢倦,汗出不多,周身酸痛。曾自服银翘片,退热片,保和丸等,但症状未能缓解。来诊时症见:发热(38.6℃),不恶寒,汗出不畅,头重体倦,胸闷恶心,腹胀不欲食,口不渴饮,大便溏日2—3次,小便浑浊,舌苔白厚而腻,脉缓。 (答题要求:作出诊断、辨证、分析证候,拟出治法及方药) 一、选择题(每题1分,答案要全部写在答题卡中,否则无分) (一)A型题 (答题要求:在每个题干的5个各选答案中挑选1个最佳的答案) 1、A1型题(单个肯定的最佳选择题) (1)《温热经纬》的作者是: A、叶天士 B、刘河间 C、王孟英 D、薛生白 E、吴又可 (2)张风逵说:“暑病首用辛凉”,其代表方应是: A、辛凉轻剂一桑菊饮 B、辛凉平剂一银翘散 C、辛凉润剂一桑杏汤 D、辛寒之剂一白虎汤 E、辛寒之剂一麻杏石甘汤 (3)下述心烦,哪一项属于黄连阿胶汤证的表现? A、心烦懊,身热,苔微黄,脉数。 B、心烦躁扰,时有谵语,身热夜甚,舌绛。 C、心烦不得卧,身热,舌红苔黄,脉细数。 D、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 E、心烦,干呕,口苦而渴。 (4)风温的病名首见于: A、《内经》 B、《伤寒论》 C、《时病论》 D、《温病条辨》 E、《外感温病篇》 (5)春温病名首见于: A、《内经》 B、《难经》 C、《千金方》 D、《诸病源候论》 E、《伤寒补亡论》 (6)在下列对暑温病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欠妥的? A、发病急骤,初起即见气分热盛证候

毛囊肿瘤的分类及病理组织学的观察——附121例临床病理分析

毛囊肿瘤的分类及病理组织学的观 察——附121例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毛囊肿瘤的病理分类与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根据国际上新近的文献,尤其是2005年出版的皮肤肿瘤分类,对121例皮肤肿瘤进行分类并探讨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毛母质瘤86例、毛发上皮瘤11例、促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1例、毛母细胞瘤2例、圆锥漏斗状棘皮瘤与毛鞘棘皮瘤5例、毛囊漏斗肿瘤1例、毛发滤泡瘤与毛发滤泡癌3例、增生性毛囊囊肿与增生性外毛根鞘瘤3例、毛鞘瘤与毛鞘癌6例。结论来源于毛囊的肿瘤,以毛母质瘤最多见,一般临床发病呈慢性经过,恶性肿瘤常好发头部、腹股沟、外阴、肛门旁与足趾等多毛发皮肤部位且病程长又均为高分化的低度恶性肿瘤。 【关键词】毛囊肿瘤 毛囊肿瘤以良性肿瘤多见,钙化上皮瘤几乎占居全部毛囊肿瘤的%;其次为毛发上皮瘤,约占毛囊肿瘤的%。发生毛囊的其他肿

瘤,如外毛根鞘瘤及恶性肿瘤少见。在查阅过去文献,大多见于个案病例报道,命名颇多,迄今对于有些毛囊肿瘤的命名与分类,如外毛根鞘癌、浸润性毛母质瘤、Nikolowiski毛发腺瘤、毛发滤泡瘤等,仍 缺乏统一的意见。基于此本研究对既往诊断为毛囊肿瘤的病理资料按最新权威分类进 行回顾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从1971~2004年我院经病理组织学观察诊断的良、恶性毛囊肿瘤121例,其中良性肿瘤112例,恶性肿瘤9例,分别各占毛囊肿瘤的%与%。根据国际上新近的文献,尤其是2005年出版的皮肤肿瘤分类逐 例进行复查,重新审定其病理诊断。 观察结果依据病理组织学的观察,删去 因毛囊发育异常的错构瘤与瘤样病变,如毛囊瘤、毛囊周围纤维瘤及皮脂腺毛囊瘤等。分别诊断毛囊良性肿瘤有:毛母质瘤、毛发上皮瘤、促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毛母细胞瘤、圆锥漏斗状棘皮瘤与毛鞘棘皮瘤、毛囊漏斗肿瘤、毛发滤泡瘤、增生性毛囊囊

XX学院《病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XX学院《病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疾病病变发生的原因、诱因、原理、过程、结局,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病理学基础》的专业术语,掌握有关的病理概念。理解常见病病变的组织学改变、大体观察、功能变化的原理和病变依据,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大体病变改变、组织变化、超微结构及显微镜下病变特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病理学知识解释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使学生具有学生独立思考及正确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使学生具备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具备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课程教学前要求 1.对教师要求 (1)认真研究教材,广泛收集材料,根据以往经验和学生情况,理清教学思路,完成教案撰写或课件制作。 (2)提前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2.对学生要求 (1)制定课程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 (2)认真预习教材,预习中善于思考,对疑惑之处做好记录。 (3)强化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图书馆、网络特别是本门课程的资源网站等广泛查阅、学习课程资源,特别是教师指定的课程资源,了解本领域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最新研究动态,培养思维能力,为课堂学习、讨论等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程教学中要求 1.对教师要求 (1)按照理论坚实、够用的要求,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着重讲授重点和难点。 (2)积极采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要求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进行讨论、训练或实务操作,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课堂管理,维护课堂纪律,督查学生上课考勤工作。 (4)以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标,给学生布置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等形式的作业。 (5)给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和期刊,要求学生阅读,开阔学生视野。

历年医学考研复试真题——病理生理学

历年医学考研复试真题——病理生理学 一、广州医科大学 (一)名词解释 1.DIC 2.病理过程 3.超极化阻滞 4.低钾血症 5.多系统器官衰竭 6.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7.钙反常 8.肝性昏迷 9.呼吸衰竭 10.假性神经递质 11.健全肾单位学说 12.脑水肿 13.内生致热源 14.去极化阻滞 15.缺血再灌注损伤 16.热限 17.心力衰竭不完全代偿 18.休克微循环淤滞期 19.血液性缺氧 (二)简答题 1.多系统器官衰竭患者肠道细菌和内毒素进入体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2.高渗性脱水有哪些特点? 3.何谓急性肾功能衰竭?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哪三类急性肾功能衰竭? 4.简述ARDS病人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 5.简述高动力型休克的可能机制。 6.简述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 7.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纠正酸中毒后为什么会发生手足抽搐? 8.哪些情况会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的产生? 9.判断脑死亡有哪些标准?

10.请写出目前比较公认的5类尿毒症毒素。 11.试比较肾病性水肿与肾炎性水肿发生机制的异同。 12.试述休克瘀血期微循环瘀滞的机制。 13.为什么治疗肝性脑病患者可以口服乳果糖? 14.血氨升高为什么能导致脑病? 15.严重II型呼吸衰竭的吸氧原则及理论依据。 16.引起乏氧性缺氧的原因有哪些? 17.应激时主要的神经内分泌变化有哪些?(举出4种以上)(三)论述题 1.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有何影响? 2.感染性休克怎样产生TNF?在休克中起什么作用? 3.可谓矫枉失衡学说?请举例说明 4.内皮细胞损伤为什么引起DIC? 5.请叙述缺氧时肺血管收缩的机制 二、河南大学 2018年河南大学病理生理学复试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缺氧 2.肝性脑病 3.SIRS 4.凋亡 (二)简答题 1.血管内外液停交换失衡引起水肿的机制 2.肾性贫血的机制,高钾血症的治疗 3.发热与过热的区别 (三)论述题 1.休克与DIC的关系 三、华中科技大学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复试真题(一)简答题 1.试述高血压导致心力衰竭的机制 2.试述ARDS导致呼吸衰竭的类型和机制 3.谈谈你研究生愿意选择的研究方向,并说说你的研究规划 四、南京大学 2018年南京大学病理生理学复试真题 (一)名词解释

病理学教学大纲@南方医科大学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一、萎缩 萎缩的概念:生理性与病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的原因及分类(营养不良性、压迫性、失用性、去神经性、内分泌性萎缩)、形态变化与影响。 二、肥大、增生及化生的概念。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一、可逆性损伤(变性) 可逆性损伤(变性)的概念。 细胞水肿(水变性):概念、病变特点、原因及发生机制、结局。 脂肪变:概念、病理变化、病因的发生机制及结局。 玻璃样变:概念、分类(细胞内玻璃样变、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细动脉壁玻璃样变)、病变特点、产生机制与结局。 二、不可逆性损伤- 坏死 坏死的概念、病因、病理变化(镜下改变及早期坏死组织肉眼观察特征)、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 坏疽的概念、病因、类型(干性、湿性及气性坏疽)、病变特点。 坏死的结局:细胞溶解引起局部急性炎症反应、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与包裹、钙化。 三、细胞调亡和细胞老化的概念。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修复的概念与意义 一、再生 再生的概念、分类(生理性与病理性、完全与不完全性)。 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上皮组织、纤维组织、软骨组织和骨组织、血管、肌组织、神经组织的再生。 二、纤维性修复 肉芽组织概念、作用及结局、疤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不利后果。 三、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的概念: 创伤愈合的类型: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特点。 四、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的四个阶级: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的特点。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全身性和局部性因素。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障碍的概念、类型(全身性与局部性) 第一节充血和淤血 充血的概念、类型(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淤血)。 局部性与全身性淤血的原因。

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病理学是中央电大医科类专科护理学专业、药学专业一门必修课。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它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和条件、疾病过程中的机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发生机制的科学,为进一步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新的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依据基础医学课程优化组合的原则,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以其内在的有机联系为基础,以新的课程结构的形式重新组合,将疾病时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形态学改变有机联系在一起,强调人的整体观念,注重病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特别是基本病理过程和重大疾病的基础知识的介绍。 本课程课内学时108,6学分。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强调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学习,使学员初步具备从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机体的机能和代谢改变、疾病的转归与结局等方面认识、分析疾病的能力,为学习后续各科临床课和提高工作质量打下扎实的疾病学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前修课是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医学基础课等,后续课是临床各科专业课。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必须注重病变的观察和分析,注重复制疾病的动物模型实验的观察、分析和总结。通过实验培养严谨的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培养观察疾病、分析疾病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是病理学教学中必须实施的环节。 对于教学内容,本大纲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是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求重点学习,也是考核的重点。 考虑到护理学专业与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考核的侧重点有区别,具体要求在本课程的考核说明体现。 四、媒体的选择与配合 为适应远距离开放教育学习的需要,本课程采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录像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为辅助媒体,为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文字教材《病理学》,融学习目标、教学内容、重点提示、学习小结、多种题型练习题

病理生理学

1993年同济医科大学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一、肺栓塞引起的血气变化及其机制 二、 EDRF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三、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四、对以下病理过程下简明精确的定义:1心理衰竭2休克3DIC4应激5发热 五、举两例说明病理变化的两重性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转化。 六、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的机制。 (任选5题,每题20分) 1994年同济医科大学博士入学考试试题一、ARDS病人呼吸衰竭的类型及机制 二、Ι型呼衰与Ц型呼衰的氧疗有何不同?为什么? 三、心衰与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何异同?心肌梗塞的心衰与心源性休克有何不同? 四、酸中毒对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及机制。代谢性与呼吸性酸中毒哪种影响更大,为什么? 五、举例说明: 1、病理变化的生物学意义的两重性 2、药物作用的双向性 3、病理过程中的正反馈与负反馈 4、生理反应与病理反应 六、血管阻力的法定单位和测定与计算方法。 1995年上医病理生理学试题 名解:钙超载、全身适应综合症、内原性致热源、癌基因、利钠激素、急性期发应蛋白 问答:试述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原因及其机制 试述氧自由基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 讨论肺血流与通气的不平衡在呼吸衰竭中的作用 1995年同济医科大学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一、 PaO2正常的缺氧有那些类型?如何从血气变化去辨别? 二、呼酸合并代碱时血pH、PaO2‘HCO3- 和PaO2的变化 三、休克时微血管淤血的机制。 四、心肌舒张功能障碍的原因和机制。 五、呼吸衰竭时肺动脉压的变化及机制 六、举例说明为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疾病。 同济医科大学博士入学考试试题病理生理学1996年 一、高钾血症的原因有哪些? 二、贫血病人动脉血和静脉血间氧含量差减少的机制? 三、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四、鉴别肾性与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的指标?各指标在两类肾衰中变化不同的机制? 五、老年人PaO2为何低于年轻人?机制? 六、肺动脉高压本身对肺功能有何影响?为什么? 1997年同济医科大学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一、 HPV的发病机制 七、高渗性脱水与低渗性脱水的病因和病生变化的异同?二、 AG增高型与AG正常型代酸的原因和发病机制有何不同? 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1998年山东医科大学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1.试述高血压病人的细胞膜改变及功能障碍 2.补体在细胞膜损伤种的作用 3.生长因子的分类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4.Insulin Receptor异常的基因图变型及分子结构 5.何谓高凝状态及生理情况下的高凝状态 6.内皮细胞损伤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7.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机制 8.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9.G-6-PD缺乏引起溶贫的机制 10.休克时细胞流态变化 1998年中山医科大学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1.名词解释: 内毒素血症,假神经递质,代谢性酸中毒,自由基 2.呼吸衰竭导致的酸硷平衡失调有那些表现? 3.肺源性水肿对机体的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 4.述感染性休克导致DIC的机制 5.述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1998年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硕士)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呼吸衰竭 2、缺血再灌注损伤 3、血液性缺氧 4、内生致热源 5、脑水肿 6、休克微循环淤滞期 7、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8、假性神经递质 9、热限 10、去极化阻滞 二、简答题:(共5题,共30分) 1、简述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 2、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纠正酸中毒后为什么会发生手足抽搐? 3、引起乏氧性缺氧的原因有哪些? 4、高渗性脱水有哪些特点? 5、简述ARDS病人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 6、多系统器官衰竭患者肠道细菌和内毒素进入体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1999年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硕士)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病理过程 2、低钾血症 3、内生性致热源 4、钙反常

高级病理学教学大纲

《高级病理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Advanced Pathophysiology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A0104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总学时数:54学时 开课部门:基础医学院 授课对象:硕士、博士生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预修课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组织学、病理学 主讲教师:卫洪昌 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金惠铭,病理生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月。 参考资料: 1.陈主初,病理生理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8月; 2.张启良,新编病理生理学教程,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5月; 3.Stephen J. Mcphee, Pathophysiology of Disease (third edition),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11 月; 4.Kaufman, C. E ,Essentials of Pathophysiology.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1月。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在基于本科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介绍本学科国内外新进展和研究成果,通过理论讲授、病例讨论和最新进展讲座等方法进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现代病理生理学基础知织,熟悉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联系,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从而为今后的临床、科研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绪论 1.主要内容 (1)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2)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内容。 (3)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临床观察、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 (4)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发展史,我国病理生理学工作者的贡献和成就,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 2.教学要求 掌握基本病理过程的概念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熟悉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和常用研究方法;了解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疾病概论 1.主要内容 (1)健康和疾病:健康、疾病、亚健康的概念。 (2)病因学:外因、内因、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疾病发生的条件。 (3)发病学: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普遍规律。 (4)疾病的转归:康复与死亡。 (5)疾病模型:可分为整体动物模型、离体器官模型、细胞模型、数学模型等。制备疾病模 型应遵循相似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三大原则,制备方法主要有自然发生与遗传育种、人工诱发和基因工程技术。

临床医学及病理学

《临床医学及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本课程的具体学习目标如下: 1.医学学科的知识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临床医学及病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A4.4) 2.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B1) 3. 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2) 4. 通过小组讨论课了解目前疾病治疗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新的治疗领域及发展趋势,培育认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A 5.1, C4, C6)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及 要求 (Class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学内容学时教学方式作业及要求基本要求考查方式外科体液失 调(水、钠代 谢紊乱、钾代 谢紊乱、镁代 谢紊乱、钙、 磷代谢紊乱 4讲课无完成要求课堂提问 酸碱平衡紊 乱(酸碱平衡 及其调节、指 标及其意义、 单纯型酸碱 平衡紊乱、混 合型酸碱平 衡) 4讲课无 掌握单纯 型酸碱平 衡紊乱 课堂提问 胸部外科与 缺氧(骨折、 气胸、缺氧时 机体的机能 和代谢变化、 影响机体对 缺氧耐受性 的因素) 4讲课无 掌握缺氧 时机体的 机能和代 谢变化、 影响机体 对缺氧耐 受性的因 素 课堂提问 休克(原因、 分类、休克的 发生发展过 程及其发病 机制、休克 过程中细胞 和代谢的变 化、休克时 器官功能的 变化、各型休 克的特点、休 克的防治原 则 4讲课作业 掌握各型 休克的特 点 书面作业

呼吸系统疾病(急性气管炎、肺炎、慢 阻肺及哮喘的病因、病理及对机体的影响)4讲课/讨论习题 掌握慢阻 肺及哮喘 的病因、 病理及对 机体的影 响 PPT展示 循环系统疾病(心衰、心 率失常、高血压及冠状动脉硬化)4讲课作业 掌握心衰 病理及对 机体的影 响 书面作业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功 能性胃肠病、肝硬化、胰腺炎和胆石症)4讲课作业 掌握肝硬 化发生发 展机制 书面作业 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肾 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及急慢性肾衰)4讲课作业 掌握肾衰 病理及对 机体的影 响 书面作业 血液系统疾 病(贫血、粒细胞缺乏、淋巴瘤及DIC)4讲课无 掌握DIC 病理及对 机体的影 响 课堂提问 内分泌系统疾病(甲亢、 甲减、糖尿病、痛风及代谢综合征)4 讲课/讨论无 掌握糖尿 病病理及 对机体的 影响 课堂提问 神经与精神疾病(脑血管 疾病、癫痫、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神经症)4讲课无 掌握癫痫 病理及对 机体的影 响 课堂提问 自身免疫性 疾病(类风湿、SLE等)4 讲课无 掌握SLE 病理及对 机体的影 响 课堂提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