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第26章1剖析
大物ppt课件

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详细描述
电场强度E的公式为E=F/q,其中F为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 受的力,q为该电荷的电量。电场强度的单位是牛每库伦 (N/C)或伏每米(V/m)。
总结词
电场线及其性质。
详细描述
电场线是用来形象地描述电场分布的曲线,其疏密程度表 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 向。电场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上的电场强度方向只有 一个。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 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 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一条直线上。
动量与角动量
动量
一个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表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 能量和方向。
角动量
一个旋转物体的转动惯量与角速 度的乘积,表示物体在旋转过程 中所具有的能量和方向。
相对论的力学效应
相对论质量
在相对论中,物体的质量随其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能量和质量的等价性导致的。相对论质量公式为 (m=m_0/sqrt{1-v^2/c^2}),其中 (m_0) 是物体的静止质量。
相对论动力学方程
在相对论中,牛顿第二定律需要修正以考虑高速运动时的相对论效应。修正后的动力学方程为 (F=mfrac{dv}{dt}),其中 (F) 是力,(m) 是物体的质量,(v) 是物体的速度,(t) 是时间。
07
相对论基础
相对论的时空观
相对论时空观的基本概念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 意味着时间和空间的测量取决于观察者的参考系。
相对论中的时间膨胀
相对论预测,当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其内部的时间会相对于静 止观察者而言减慢。这种现象被称为时间膨胀。
高一物理26力的分解课件

F1
·O
F2
F
◇为什么四两可以拨千斤?
能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章 力
★为什么刀刃的夹角越小越锋利? 斧
第二章 力
·O
F
矢量相加法那么
第二章 力
〔1〕平行四边形定那么
〔2〕三角形定那么:
将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一个矢量的箭尾 指向另一个矢量的箭头的有向线段就是这两个 矢量的合矢量。
〔3〕三角形定那么与平行四边形定那么在本质 上是一样的。
力为什么要分解
第二章 力
F
F2
F1
★通过力的分解,可以求出一个力的两个奉献 ★通过力的分解,可以使关系由复杂变得简单
力应该怎样分解
第二章 力
O·
A·
F
F 2
F2
E· ·B
O·
F 2
F 1
F1
F 1
F
★是由研究的问题所决定的,选择的分解方法要有利于问题 的解决。一般情况下,要选择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展分解
(
θ ?
T1
T2
·O
θ/2 θ/2
G/2
F1
F2
G
F1
能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章 力
例题: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碰到这种
情况:当载重卡车陷于泥坑中时,汽
车驾驶员按图所示的方法,用钢索把
载重卡车和大树栓紧,在钢索的中央
用较小的垂直于钢索的侧向力就可以
将载重卡车拉出泥坑,你能否用学过
的知识对这一方法作出解释。
F
谢谢大家!
能解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 力,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从力的作用效果看,应该怎样将重力 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
大物各章知识点总结

大物各章知识点总结1.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者形状。
1.2 力的分类在力学中,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
接触力是通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传递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非接触力是通过距离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1.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分别是惯性定律、动力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这三大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引力和力的关系,为后续的物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1.4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其在不同方向上的分力的过程。
这一知识点在分析复杂系统的力学行为时非常有用。
第二章:动力学知识2.1 动量动量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物理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关。
动量的守恒是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定律,它描述了封闭系统中动量的总和不发生变化。
2.2 能量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它包括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
动能是物体由于速度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2.3 功与功率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工作,它等于力和物体位移方向的夹角的余弦值乘以力和位移的乘积;功率则是功对时间的比值,它描述了单位时间内做功的能力。
2.4 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是描述宏观物体运动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牛顿力学和运动学等分支。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物体的运动规律、力的作用规律以及动力学等。
第三章:静力学知识3.1 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外力和合外力矩均为零。
平衡分为平面平衡和空间平衡两种,分别适用于平面物体和空间物体的静力学分析。
3.2 杆件杆件是静力学中经常出现的简化模型,它包括杆、绳、链等。
杆件系统通常要求满足受力平衡和受力矩平衡条件。
3.3 力矩力矩是力矢量对某一点的作用效果,它等于力矢量与力臂的乘积。
力矩的方向遵循右手定则,它描述了物体在受到力矩作用时的旋转趋势。
3.4 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要满足受力平衡和受力矩平衡两个条件。
26《鲸》(说课课件)

26《鲸》(说课课件)《鲸》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毕淑敏所写的小说,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只名为老鲸的抹香鲸在东海海域中漂泊的故事。
整个小说以海洋和鲸为主题,塑造了一个生生不息的海洋世界和惊人的人性描写,同时也反映出现代社会对海洋的破坏与面临的问题。
本篇说课课件将结合文本、作者以及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进行诠释和剖析。
1. 文本分析1.1 情节分析《鲸》的故事全书分为5章,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只名为老鲸的抹香鲸在东海海域中漂泊至死的故事。
整篇小说无疑是一个强烈的生死对比的故事,作者在用极为娓娓道来的文字来展现丰富的海洋生态,并逐渐揭示了抹香鲸老鲸所面临的种种困境:鲸捕者的追捕、现代航运的威胁、海洋垃圾的污染等。
1.2 人物分析本书并没有很多人物,一只名为老鲸的抹香鲸以及妻子、几只鲨鱼成为了小说的主要角色。
老鲸是作者力图表达改变世界的毅力和意志的象征,其一路的顽抗、清晰的思考和坚定的信仰都非常深刻地体现了人性的内涵。
1.3 主题分析本书主题主要集中在对海洋自然生态环境的人性反思和警惕上。
作者以倾注全意的笔锋,描绘了海洋生态与环境、人类社会和人性的多面,既有海洋和生态耕耘献身的赞美,也有人类消极放任和破坏的警醒。
小说通过塑造一个生生不息的海洋世界,为现代社会对海洋的破坏和悲哀提出了一种更为深刻的反思。
2. 作者分析毕淑敏作为中国汉语文学佼佼者之一,一生坚持“文以载道”的理念,以彰显人类内在的尊严和和平的价值为使命,为人类精神的共同寻求而奋斗终身。
其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具有现代性和人文性的精度,文学风格既有对意境性作品的浓烈兴趣和对小说艺术的专业精神,同时也拥有强大的批判意识和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
3. 社会背景分析《鲸》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风起云涌的年月里所写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前夜,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198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热点话题,海洋环境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而《鲸》这样一部小说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因为它的写作时间已经是30年前的事情了,但现在读起来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和社会意义。
海底两万里每章概括

海底两万里每章概括《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
全书共2卷47章。
海底两万里每章概括200字左右1海底两万里每章概括整理1、飞逝的巨礁1866年起,出现了一件大怪事:海洋中发现一个庞然大物,就像飞逝的巨礁,多艘航船莫名其妙的被撞裂了。
公众坚决要求把着头怪物从海洋里清除掉。
2、赞成与反对对怪物主要有两派看法,一派认为是一种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派则认为是一艘动力强大的“海下船”。
我(法国巴黎自然史博物馆教授阿罗纳克斯)认为,怪物是一种力量大得惊人的“独角鲸”。
美国海军部组织了一艘名为亚伯拉罕林肯号的快速驱逐舰,准备去清除“怪物”,我应邀随行。
3、随先生尊便我的仆人孔塞伊不假思索的说:“随先生尊便。
”跟我一同上了以法拉格特为舰长的驱逐舰.驱逐舰从布鲁克林码头扬帆起锚,向大西洋全速前进。
4、内德·兰德舰长和全体海员同仇敌忾,决心一定要捕获独角鲸。
只有加拿大人捕鲸手内德•兰德对独角鲸的存在表示怀疑。
5、向冒险迎去舰只在太平洋上游弋,大家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努力地观察海面。
三个月过去了,海员们开始泄气了,开始怀疑自己这次搜寻行动的意义。
半年后,海员们要求返航。
舰长许诺最后搜寻三天,三天后如果还无结果就将回去。
到了规定期限的最后时刻,一向无动于衷的内德•兰德突然喊叫起来,他发现了怪物。
6全速前进林肯号企图捕获独角鲸,而独角鲸却若无其事地同林肯号捉迷藏.经过一夜一天的追逐周旋,到第二天晚上,双方形成对峙.当林肯号向独角鲸发起进攻时,独角鲸却突然熄灭电光,向林肯号喷射大水.林肯号遭遇了灭顶之灾。
7、不知其种属的鲸鱼我被抛入海里,与孔塞伊在海中相依为命。
正当筋疲力尽就要沉入海底时,被躲在独角鲸背上的内德•兰德拉出水面。
内德说,这怪物不是鲸,是钢制的。
我这才断定它是一艘潜水艇。
我们在艇顶苟延残喘,天亮时,艇盖掀开,八个壮汉出来,把我们拖进艇里去。
大物全部知识点总结

大物全部知识点总结大物,又称大学物理,是大学阶段的物理学课程。
它包括了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大物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物质的结构和运动规律,掌握物理实验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经典力学是大物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它是研究宏观物体受力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经典力学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和动量定理、角动量和角动量定理、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力学定律的应用,能够解决物体的运动和碰撞问题。
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磁场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大物课程中的电磁学包括了库仑定律、电场和电势、电流和电磁场、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电磁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电场和磁场的计算方法,能够分析电路和电磁现象。
热学是研究物体热力学性质和热传导规律的学科。
大物课程中的热学包括了热力学定律、热力学过程、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热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定律,掌握热力学系统的分析方法,能够解决热传导和热力学循环问题。
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学器件原理的学科。
大物课程中的光学包括了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和光波导论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能够分析光学器件的工作原理。
近代物理是研究微观世界和基本粒子性质的学科。
大物课程中的近代物理包括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和量子物理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微粒的波粒二象性,掌握原子和原子核的结构特性,能够解释量子物理现象。
总的来说,大物课程涵盖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方法,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大物,学生可以发展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为未来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大学物理运动学讲解

地了面”。上的自由落体运动 地面上的观察者v:
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火车上的观察者:不同的。
参考系 描述物体运动所选的标准物体或物体群叫做参考系。 讨论:(1) 运动学中参考系可任选。通常以对问题的研究最方
便、最简单为原则. (2) 参考物选定后,坐标系可任选。运动形式相同,数
分析宇宙的起源
大爆炸宇宙学
仙女座大星云
§1.3 实物的简化模型
对真实的物理过程和对象,根据所讨论的问题的基本要 求,为了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性质,而忽略一些次要的要素, 对其进行理想化的简化,抽象为可以用数学方法描述的理想 模型。
提出物理模型的基本原则
(1)明确所提问题; (2)分析各种因素在所提问题中的主次; (3)突出主要因素,提出理想模型; (4)实验验证。
宇宙
人们不断向小尺度开拓以探索物质的组成 物理学上对应 粒子物理学(微观理论)
认识基本粒子
揭示物质的组成
高能物理实验(实验手段)
发展加速器取得实验数据 验证微观理论
目前物理学界公认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是夸克
即认为quark 没有内部结构 但近来有消息称: quark 也可一分为二
说明认识无止境
人们从自己向大尺度追问以探索宇宙的奥秘 物理学上对应 天体物理学(宇观理论)
物理规律对于空间的任何点的任何旋转操作具有不变性, 称之为空间旋转对称性.
任何科学理论必须建立在下述对称性的前提下: 不因时而异——时间均匀性; 不因地而异——空间均匀性与各向同性;
1.1.3 时间和空间的计量
(1)时间的计量:时间表征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凡已知其运 动规律的物理过程,都可以用作时间的计量。
r(t
t
)
大物1知识点总结

大物1知识点总结大物1是一门重要的物理学科,主要涵盖了力学、热学、波动、光学等内容,在物理学专业的学术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对大物1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科,涉及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
在大物1中,力学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知识点:1.1 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掌握运动学的基本公式和运动学问题的解法,例如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1.2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受力和运动的关系,包括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弹簧力、重力等。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理解牛顿三定律的应用,掌握计算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方法,并能够解决相应的动力学问题。
1.3 动量和能量动量和能量是力学中的重要物理量,它们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能力。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学习动量和能量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包括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等。
1.4 相对论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内容,它描述了高速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能量变化。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了解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并能够应用相对论解决相应的物理问题。
二、热学热学是研究热力学和热能转化的物理学科,包括热力学定律、热力学过程、热能转化等内容。
在大物1中,热学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2.1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系统的热平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内容。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掌握热力学定律的表述和应用,能够解决相关的热力学问题。
2.2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包括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等内容。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热力学过程的特点和计算方法,掌握热力学过程的相关知识。
2.3 热能转化热能转化研究热能和其他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包括热机、热泵、制冷机等内容。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学习热能转化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系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相应的热能转化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描述热辐射的物理量:
单色辐出度:在一定温度下,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由单位面积 上辐射的单位波长间隔的辐射能。(又称单色发射本领)
M
(T
)
dE
d
辐射出射度: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物体单位面积上辐 射的各种波长电磁波的总能量。 (发射本领)
M ( T ) 0 M (T ) d
f (, T ) M (,T ) (, T )
M B (T )
f ,T 比值与物体特性无关,是波长和温度的普适函数。
若( ,T ) 1 — 称为黑体(Black Body)
1)物体的辐射本领总与吸收本领成正比。
2)对黑体单色辐出度的研究是热辐射研究的中心课题。
二、黑体辐射: 在任何温度下,若物体都能吸收一切外来辐射,这
1905年,为解释光电效应,爱因 斯坦提出光量子(光子)的概念,指 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923年,德布 罗意(P.L.de Broglie)提出实物粒 子也具有波动性的假设。波粒二象性 的假设,为物质世界建立了一个统一 的模型。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是建立 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1927年,戴维孙(C.J.Davisson)和革末(L.H.Germer) 通过镍单晶体表面对电子束的散射,观测到和X光衍射类似的 电子衍射现象;同年,G.P.汤姆孙(G.P.Thomson)用电子束 通过多晶薄膜,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第26章 量子物理基础(1)
量子力学是研究原子、分子和凝聚态物质的结 构和性质的理论基础,在化学、生物、信息、激光、 能源和新材料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发 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00年,普朗克(M.Pulanck)提 出能量子,即能量量子化的概念,这对 经典物理理论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因为 能量的连续性在经典物理中是“天经地 义”的事情。在物理学上,能量子概念 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了量 子力学的诞生。
同年,狄拉克(P.A.M. Dirac)提出了电子 的相对论性运动方程—狄拉克方程,把狭义相对 论引入薛定谔方程,统一了量子论和相对论,为 研究粒子物理的量子场论奠定了基础。
Niels Henrik David Bohr 丹麦人,是 原子物理学的奠基人。他在研究量子运动 时,提出了一整套新观点,建立了原子的 量子论,首次打开了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 大门,为近代物理研究开辟了道路。
② 辐射电磁波的能量及能量按波长的分布均与温度有关;
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辐射由红外→可见→紫外。
③当电磁波辐射到物体表面时,表面对于辐射能一部分 吸收,一部分反射。 实验表明:好的辐射体同时也是好的吸收体。
低温物体(例如人体)也有热辐射,但辐射较弱,并且主 要成分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头部的红外照片(热的地方显白色,冷的显黑色)。
量子物理的理论基础独立于经典力学,同我们的日常感受 格格不入。对于生活在宏观世界又比较熟悉经典力学的人们来 说,学习量子物理确有一定难度。初学者往往试图用经典的概 念去理解量子物理,这将使学习陷入困境。
物理学是基于实验事实的信仰,对于量子物理来说尤其是 这样。合理的假定总是有些道理可讲的,但它不能由更基本的 假定或理论推导出来,其正确性只能用实验来检验。相信这些 基本假定,并自觉应用它们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习和理解 量子物理的第一步。
种物体称为黑体 ( 或绝对黑体) 。 ------- 理想模型 用不透明的材料做一个空腔,开个小孔,
就是一个黑体模型。
实验表明∶黑体辐射的电磁波与组成黑 体的材料无关,只与温度有关。
有关黑体辐射的实验定律: 斯特藩 — 玻耳兹曼定律:
MB (T ) T 4
5.67108瓦( / 米2 开4)
斯特藩 — 玻耳兹曼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是测量高温、遥 感和红外追踪等的物理基础。
三、经典物理遇到的困难: 瑞利—金斯公式
瑞利和金斯
维恩公式
说明:辐射出射度随绝对温度增高而迅速增大。
黑体单色辐出度与波长的关系:
MB (T )
M B (T )
1700k 1500k 1300k
维恩位移定律(1893年)
M B (T ) ~
Tm b b 2.897103米 开
说明: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升高时,单色辐出度最大值 MBλ( T ) 向短波方向移动。
1925年,海森伯(W.Heisenberg)放弃电子 轨道等经典概念,用实验上可观测到的光谱线 的频率和强度描述原子过程,奠定了量子力学 的一种形式—矩阵力学的基础。
1926年,薛定谔(E.Schrodinger)提出了非 相对论粒子(能量远小于静能)的运动方程— 薛定谔方程,由此方程出发的量子力学称为波 动力学。
单色吸收比:在一定温度下,频率 ~ d 范围中所吸收
的能量与入射能量之比。
a( ,T ) dW吸收
dW入 射
0 a( ,T ) 1
4、基尔霍夫热辐射定律
1859年,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用热力学理论证明:
在相同温度下,任何物体的单色辐出 度与单色吸收比总是成正比,是一个只取 决于温度和波长的函数。即: 光电效应 光的二象性 光子 康普顿散射 粒子的波动性 概率波与概率幅 不确定关系
26.1 黑体辐射 Blackbody Radiation 一、热辐射:
1、 热辐射: 与温度(分子的热运动)有关的电磁辐射。
2、热辐射的实验结论: ① 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辐射电磁波;
引言
十九世纪末,经典物理已相当成熟,对物理现象本质的 认识似乎已经完成。其三大支柱为∶ 牛顿力学、 麦克斯 韦电磁理论、热学及经典统计力学。
但在喜悦的气氛中,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
热辐射的紫外灾难
跳出传统的物理学框架!
寻找以太的零结果
相对论(高速)
热辐射的紫外灾难
量子论(微观)
量子概念是 1900 年普朗克首先提出的。后经爱因斯坦、玻 尔、德布罗意、玻恩、海森伯、薛定谔、狄拉克等物理大师的 创新努力,20 世纪 30 年代,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量子力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