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弹力导学案
新人教7.2弹力导学案

7.2弹力学案班级:姓名教师:杨猛学科组长:教研室主任:【问题一】:弹性和塑性〖想一想〗.用手拉橡皮筋,这个拉力的作用效果是是什么?松手后,橡皮筋怎样?用力捏泥团,泥团会怎样?松手后,泥团还会恢复原来的形状吗?【小结一】橡皮筋、弹簧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像橡皮泥,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问题二】:弹力〖活动〗:1.观察课本P6图7.2-1,撑杆跳运动员为什么要向下压撑杆?【小结二】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感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的大小可能与有关。
【练习二】乒乓球掉在地上马上会弹起来,是因为受到了力,它是由于乒乓球发生了而产生的.【问题三】:弹簧测力计1.〖自主学习〗自学课本弹簧测力计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测力计?(2)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观察其结构,并尝试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动弹簧测力计,(3).原理:在弹性限度内,.2.〖合作讨论〗结合以前学习的测量工具,想一想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和.②观察指针是否指在,否则要调零.③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下,防止弹簧卡壳.(2)使用时①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的方向跟拉力方向。
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面.【练习三】1.一长10cm的弹簧当受到2N的拉力时伸长了3cm ,现在弹簧总长为16cm时,则它受到的拉力为 N。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该弹簧测力计 (填“能”或“不能”)直接用来测力的大小,需先,否则会使测得的值比真实值偏 (填“大”或“小”).3.右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课堂检测:1.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 )A.撑竿跳高 B.跳远C.玩具弹簧枪射击子弹 D.守门员用力扑住射向球门的足球2.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 N,则该物体的重 ( )A.一定等于5.0 N B.一定小于5.0 NC.一定大于5.0 N D.一定不小于5.0 N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5 N的力拉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测力计示数为( )A.10 N B.5 N C.0 N D.无法确定4.关于使用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B.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它的挂钩几次C.如果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并不是指在零位置,应进行校正D.拉弹簧测力计的力只能是沿竖直方向5.玻璃茶杯放在桌面上,茶杯、桌面(“会”或“不会”)发生形变,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实质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弹力导学案新版

第二节弹力一、课程实行标准知识内容达成时间课程标准内容详目教课实行详细要求评论方式1.知道弹性、1.经过常1.经过生活举例理解塑性,理解弹见案例或弹力作业力产生的条件实验,了口试2.知道弹力的三因素2.知道弹簧测弹力1课时3.会设计实考证明拉解弹力测试力计的原理,2.会使用力和弹簧伸长量成正小条会用弹簧测力弹簧测力比周测计丈量力的大计4.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小二、教课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弹力2.知道在必定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被拉的越长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难点: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
三、知识重点1.弹力轻压一个弹簧,使它发生形变,撤去压力,弹簧会恢还原状。
撑竿跳高运动员将撑竿压弯,放手后,撑竿也会恢还原状。
弹簧、撑竿等,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本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类性质叫做__________。
有些物体,如橡皮泥,形变后不可以自动地恢复到本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类性质叫做________。
我们在压弹簧时,感觉到它们敌手有力的作用。
物体因为发生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_________(elastic force)物体的弹性有必定的限度,超出了这个限度就不可以恢复到本来的形状。
比如,使用弹簧时不可以超出它的_____________,不然会使弹簧破坏。
常有的弹力及其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力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橡皮泥上留下美丽的指印”“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两个现象中,发生的能否是弹性形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刚拉开时没感觉太费劲,但是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就感到越费劲,这是什么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弹性;塑性;弹性形变;弹力;弹性限度;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老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老是沿着绳而指向绳缩短的方向;物体一定互相接触,且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橡皮泥上留下美丽的指印”不是弹性形变,“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是弹性形变;因为弹簧被拉开的越开,弹簧的形变就越大,弹力也就越大2.弹簧测力计丈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_______。
《弹力》导学案

7.2 弹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学习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学习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导学过程:知识回顾:力的作用效果是;。
导入新课:演示:拉弯的弹弓能把小纸团弹出去;拉开的弓箭能把箭射出去。
提问:是什么力使小纸团和箭由静止到运动呢?新课教学:7.2 弹力环节(一)弹力即学即练:1、关于形变和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揉搓面团,面团发生了弹性形变B、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C、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弹力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形变越大,产生弹力越大2、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B、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C、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D、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大3、如图13.l-1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环节(二)弹簧测力计(重点)填一填:1、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做,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力的仪器是,它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主要包括:、、。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首先要观察它的和,所测的力不能超出它的,以免损坏测力计;(2)测量前,沿弹簧的伸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3)检查指针是否指在,若有偏差要校零。
(4)测量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和所测力的方向在。
(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
(6)不能将所测得力作用在拉环上。
即学即练: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物体的重力是。
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过测量范围6、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前,发现指针指在0.1N的位置上,为了使测量准确,他提出了以下调整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必须将指针拨到“0”刻度线,若不能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 B.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然后再减去0.1NC.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数值,因为实验时误差不可避免D. 必须换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7、某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量程为5N,在测量前指针位于第一小格处,未调零便用来测量手的拉力,当指针指在2N时,手的实际拉力为( )A.2 N B.1.8 N C.1.9 N D.2.2 N8、几个人用同一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A、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B、手臂长的人所用拉力大C、体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D、每个人所用拉力一样大9、甲、乙两位同学各用3 N的力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测力计的示数为:()A、; 3 N B、2 N C、1 N;D、0 N。
八年级物理下册7.2 弹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7.2 弹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7、2 弹力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能说出弹性和塑性的不同,列举生活中的各种弹力。
2、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环节预设:导学3min 读学7min 研学10min 展学20min 整理5min读学积累阅读课本P6~P7在课本上勾画、补充相应内容。
1、勾画弹性和塑性的定义,能够区分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想想通常情况下哪些物体具有弹性,哪些物体具有塑性?2、勾画弹力的定义3、勾画并理解“弹性限度”4、勾画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在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就越长。
研学探究1、对子组合作想想:塑料尺、橡皮筋、橡皮泥、弹簧、气球、书等物体按具有弹性和具有塑性分类2、对子组合作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提起笔袋的力和水平拉动笔袋的力,总结出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学法指导:类比“托盘天平” 的使用步骤3、讨论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测量更准确⑴在使用之前往往要把挂钩来回拉动几次,其目的是什么?⑵拉弹簧测力计时要沿什么方向?完成P8 “动手动脑学物理”3、4题并讨论※4、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完成P8 “动手动脑学物理”5题并讨论展学提升1、介绍弹性、塑性、弹力定义2、说说弹簧测力计使用步骤3、弹簧测力计使用需要注意的事项巩固整理例1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例2 测一个约6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A、量程5N,分度值0、1NB、量程10N,分度值0、2NC、量程30N,分度值3N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7.2弹力导学案

7. 2弹力导学案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金属或塑料的弹性.列举弹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2.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
3.会测量力的大小。
学习重点: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学习难点: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直尺、弹簧等物体受力时会,不受力时,又________________ 的特性叫弹性。
2.橡皮泥受力时发生形变后不能的特性叫塑性.3.物体由于发生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它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5.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先观察它的和,并观察指针是否指在.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二、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弹力1.讨论1:如图所示,产生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A.被拉伸的弹簧B.被压弯的跳板C.被拉弯的弓D.被磁体吸引的铁钉【回归课本】1.(人教P8改编)如图1所示,将椭圆形玻璃瓶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沿着不同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沿椭圆长轴或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均下降B.沿椭圆长轴或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均上升C,沿椭圆长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下降;沿椭圆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上升D.沿椭圆长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上升;沿椭圆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下降2.讨论2:一根弹簧伸长长度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根弹簧能无限地被拉伸吗?【回归课本】2.(人教P8改编)如图2所示,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他两手向外拉开弹簧拉力器时,发现弹簧伸长了,不受力时,弹簧恢复到原样,弹簧的这种性质叫做;拉力使弹簧伸长,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随着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小强就感到越费力.原因是在弹性限度内,O知识点二使用弹簧测力计1.讨论3: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并尝试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动弹簧测力计,你能说出它的测力原理吗?O⑴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先观察它的和,并观察指针是否指在上,若有偏差,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未挂物体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指针在外壳上有.测力时,要使弹簧的轴线方向跟所测的力的方向;读数时,视线应于刻度面。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弹力教与学导学案.doc

7.2弹力【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法指导】实验法、分析归纳法【学习重、难点】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难点:自制弹簧测力计【教学用具】弹簧、铅丝、纸条、刻度尺、木板等;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导学过程方法导引【课堂目标】1.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自主学习、基础过关】一、自主检测:1物体受力后会发生 ____ ,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状的特性叫—。
2.物体变形后,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恢复的特性叫。
自主学习课本Pe-73.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弹簧测力计由、、、和组成. 小组汇4.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测量)原理:在________ 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____ .5.弹簧测力计使用前:①观察;②观察;③检杳指针是否指在,若报学习结果没有,需学习中二、我的疑惑:OOOOOO遇到的问题【合作探究、释疑解惑】【情境导入】日常生活中,用力压尺子,尺子发生形变,撤去压力后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橡皮筋变长,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状。
引入“弹性”概念知识点一:弹力•阅读课本第6页《弹力》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1.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状的特性叫弹性。
2.物体变形后,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塑性。
•小组讨论【阅读】P6-7 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合作探 究小组交 流、汇同学思考:小组 抢答触的两个解: 知识点二:弹簧测力计•阅读课本第6、7页内容,然后观看课件,完成下列问题:1.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指针、刻度板、拉环和挂钩组成. 学生讨2.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测量)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论后,老 拉力成正比. 师释疑3. 弹簧测力计使用前:①观察量程;②观察分度值;③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若没有,需将指针调回零刻线.•小组讨论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还有哪些注意事项?(1)在使用之前,往往要把挂钩来回拉动几次,其目的是什么?目的较多:防止弹簧被卡住,检查弹簧弹性,减小测量误差,检查弹簧是否完好(指针是否在0刻线).(2)拉弹簧测力计时要沿什么方向?拉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避免摩擦而带来较大误差.2.小组实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感受IN、5N的力.(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断一根头发的力,将测量方法简要的记录下来.将一根头发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慢慢用力沿轴线方向拉头发丝另一端, 直到头发被拉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此头发丝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学生归纳,教师点拨1.弹簧的伸长是指弹簧伸长的长度,而不包括弹簧的自身长度;2.弹簧测力计使用前通常要把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来回拉动几次,其目的是为了减小弹簧与外壳之间的摩擦;3.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必须使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的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避免摩擦而带来较大误差.•跟踪训练1.如图,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施加4N的拉力,并静止,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B)A. 0 NB. 4 NC. 2 ND. 8 N J^0|:77:-7:|^|:|[-4|:^|一小组讨论并汇报阅读Pe-7 分析、归纳得出学生积极思考,点名汇报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里N,图中的示数为JN.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检测反馈、学以致用】1.下列现象中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A,用面团捏一只小白兔 B.用橡皮泥捏一个小泥人小组竞赛、学生 抢答小组归 纳知识 要点、教 师点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弹力导学案

7.2弹力探究案自展提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一、自学释疑根据线上提交的自学检测,生生、师生交流讨论,纠正共性问题。
二、活动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和讨论,将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记录下来。
1.弹性、塑性、弹力小组活动:手压气球、手拉橡皮筋、压缩弹簧你的手有什么样的感受?观察气球、橡皮筋、弹簧受力后有什么变化?将橡皮筋拉长后若撤去手的拉力后橡皮筋又有什么变化?将橡皮泥捏成泥人后,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橡皮泥能不能恢复原状?2、物体形变的大小与所受力的关系小组探究:(1)架高塑料尺,将不同的重物摆放在塑料尺上,观察塑料尺的弯曲程度,你发现什么?(2)(a)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b)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由以上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1个、2个、3个钩码,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度,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说明: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可以来测量力的大小。
3、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观察弹簧测力计,交流讨论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你认为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你所使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多少?(3)你能概括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吗?(4)小组活动:a.用手拉弹簧测力计,体验1N、3N、5N的大小。
b.测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用一根头发拉弹簧测力计,直到头发拉断为止,注意拉断瞬间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三、典题解析例1 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才会产生弹力学法指导:两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物体间有弹性形变产生,才会产生弹力。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要注意区分和辨别。
且弹力也并不是只针对弹簧而言。
例2.如下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施加4 N拉力(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0N B.2N C.4N D.8N学法指导: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肯定会发生形变,所以弹簧测力计一定有示数;我们通常所说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由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大小决定的.例3 某同学用一根弹簧做研究弹簧测力计刻度的实验,测得的结果记录不全,如果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O~100N,请你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把漏记的空格填好.F/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L/mm 100 110 120 140 150 160 180 190学法指导: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注意伸长是受力后弹簧长度与不受力时弹簧长度之差,不能误认为是弹簧受力后的长度.四、规律小结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2.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使用前:先观察量程与分度值,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2)使用时:要使弹簧伸长所沿着的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量程;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7.2弹力

【学法指导】通过探讨培育自己探讨日经常使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及探讨新器件的能力【温故知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用手拉弹簧时,你有什么体会?【探讨新知】(一) 自主预习形变和弹力1.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物体的或的改变,叫做形变。
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这种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这种形变称为塑性形变。
弹力(1)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如:;(2)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越,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3)弹簧的性质:在弹簧的弹性限度....之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比。
力的测量1.力的单位:,简称:,符号:。
2.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测量力的工具:。
(1)原理:。
(2)结构:. . . 。
(3)利用方式:①观看弹簧测力计的和。
②校零:检查指针是不是在处,假设不在应。
③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
观看时,视线必需。
(二)合作探讨完成以下探讨活动和问题:形变(1)将一把直尺的两头别离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恢复状;(2)取一条橡皮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恢复先的长度;(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发生形变,手放开,橡皮泥维持形变后的形状;(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可不能恢恢复先的形状。
试探:各小组讨论这几种实验现象的一起点和不同点一起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力在压气球.拉弹簧.拉橡皮筋中,你的手有的感觉。
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产生一个力,那个力叫做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如拉弯的弓.拉长的橡皮筋.被挤压的皮球.弹簧等,都会产生弹力。
讨论:弹力产生的条件是: .实验:探讨物体弹性形变与外力大小的关系(1) 塑料尺,施加向下不同的压力,观看塑料尺的弯曲程度;(2) 手沿水平方向拉弹簧的一端,慢慢增大拉力,观看弹簧的形变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课堂导学 学点一:弹力 1.橡皮筋、弹簧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 叫 叫 ;像橡皮泥,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 。
2. 我 们 在 压 尺 子 、 拉 橡 皮 筋 、 拉 弹 簧 时 、 感 到 它 们 对 手 有 力 的 作 用 , 这 种 力 叫 。 物体由于 有关。 ,同时桌面受到水杯的 ,这 叫做弹力.
【收获与反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松山三中“生本教育 236 教学模式”导学案
科目 八年级物理 备课时间 课 题 教研组 八年级物理 主备人 上课时间 7.2 弹力 辅备人 八年级物理组
学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原因。 习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目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标 学习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学习流程 一、课前导学 1.物体由于 2.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叫做弹力。 完善
③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 察 使用时①不能测超过弹簧测力计 ; 范围的力
1
松山三中“生本教育 236 教学模式”导学案
②测力时,应保证 ③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三、小结 和 。 方向一致。
四、课堂练习 1.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A.撑竿跳高 B.跳远 ( ) D.磁铁吸铁
C.玩具弹簧枪射击子弹 ( )
弹力的大小可能与
3.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受到桌面对它的 两个力都是 4.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 学点二:弹簧测力计 1.测量 2.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
,使用弾簧时不能超过它的
。
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3.观察你手中的弹簧测力计,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步骤 使用前①选择合适 ②调整指针对准 和 刻线 ,松手以后观 的弹簧测力计。
图1
5.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 5 N 的力拉一个弹簧测力计的 两端,测力计示数为 A.10 N B.5 N ( C.0 N ) D.无法确定
6.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 的重量时, 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 如 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5N, 则该物体的重 A.等于 5 N B.小于 5 N C.大于 5 N D.不小于 5 N ( )
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 B.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张力,就其力的性质而言都 是弹力 C.同一物体发生的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有可能有弹力 3.关于使用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B.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它的挂钩几次 C.如果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并不是指在零位置,应进行校正 D.拉弹簧测力计的力只能是沿竖直方向 4.如图 1 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为 ,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N。 ,分度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