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数量变化

合集下载

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数量的变化
即使负起责任抚养后代又能怎么样?德国不是一个提倡赡养 老人的社会,孩子们从小就没有受这方面的教育。 老人生活接近不能自理时,也不会到子女家去住, 一成年就主动从父母家中搬出去另立门户的孩子们,只是在节假日 或周末来看望父母。所以,很多德国人认为, 将自己的大半生消磨在养育后代上,实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1)人口自然增长率 (2)人口基数
(2)影响自然增长率影响因素:社会、经济、自然
社会:生育观念,社会福利,文化教育,避孕节育 经济:生产力水平越高,社会福利,文化教育, 生育观念都会改变 自然:主要影响死亡率
2、人口数量增长随时间的不匀速性
1、数量少,增长缓慢。
2、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因为农业革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能生产出充足 而稳定的食物,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数量的变化
1999年10月12日, 地球村第60亿居民诞生。 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 界60亿人口日”。世界人 口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 在增长。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自然增长率 = 人口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 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 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现代型后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人口年龄 结构呈现老年型,即老年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的死亡率 一般较高。
3、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 20世纪70年代以来 ①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步入现代型。 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过渡。 ③我国:现代型。
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 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人口过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度改善
阅读课本P6— 案例1 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阅读课本P6—7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P6 完成活动题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主要因素
从原始型转变为传统型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 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 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国 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家政策、 家政策、自然环境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呢? 人口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呢? 总趋势: 总趋势:不断增长 近百年来速度最快
增长迅速 增长迅速
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增多 数量少,增长缓慢 数量少 增长缓慢
交通拥堵
资源问题
人口问题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2011年世界人口已突破70亿 2011年世界人口已突破70亿 年世界人口已突破70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愚公移山》故事中“吾又有子,子又有孙, 《愚公移山》故事中“吾又有子,子又有孙,
孙又有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孙又有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 =出生率 死亡率 ” 人口自然增长:指某时期内人口中出生人数减去死亡 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 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 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俄罗斯 德国 日本
鼓励生 育,引 进外来 移民
水平较高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 政治上的独立, 人口增长 中国 民族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 开始趋于 印度 的进步, 的进步,人口死 缓慢 巴基斯坦 亡率下降等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人教版)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人教版)
1.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2.小组内部分工合作,收集数据、整理资料,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共同提高对人口数量变化的认识。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判断题:检验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概念的理解。
3.强调人口数量变化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学生在面对人口问题时应有的态度和责任感。
4.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教材和课堂讲解,整理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形成知识结构图或思维导图。
b.引导学生构建简单的人口预测模型,通过模型预测,使他们对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有更直观的认识。
c.深入剖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发展历程、实施效果及调整原因,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口政策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6.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人口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7.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激励他们持续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如家庭人口变化、城乡人口流动等,引导学生思考人口数量变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地区或国家,收集其近几十年的人口数量变化数据,运用课堂所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并撰写分析报告。
3.根据所学人口预测方法,预测我国未来10年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可能的人口政策调整。

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讲解

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讲解

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讲解要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

2.人口“三率”(1)人口出生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的存活婴儿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2)人口死亡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拓展:人口增长的方式除人口的自然增长外,还有人口的机械增长(后面将专门讲述)。

【典型例题】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回答下面(1)~(2)题。

(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1)由图表可知,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苏南;经计算,苏中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不等于苏中与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不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

(2)阅读三角形统计图要注意两点:一是每边自左向右,0为三角形左边“顶点”,100%为三角形右边“顶点”,二是图中“▲”或“●”的三边百分比之和为100%或1。

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数量的变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几十年里,世界各地的人口呈现出了明显的变化趋势。

本文旨在就人口数量的变化进行探讨,并分析这些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一、人口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全球人口数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人口数量从几十亿增长到目前的70多亿。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此外,人口增长还受到生育率的影响,生育率高的国家人口数量更容易快速增长。

二、人口减少尽管全球人口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也存在一些地区和国家的人口减少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高离婚率、晚婚率、不育率高、生育率下降等原因导致的。

日本是一个人口减少的典型案例,其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和晚婚率导致了生育率的下降,从而造成了人口减少的趋势。

三、人口结构变化人口数量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总量上,还表现在人口结构上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口结构逐渐向老龄化方向发展。

老年人口比例增加,而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

这给社会养老、医疗等方面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政策、教育水平等。

为了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教育水平、提高女性地位、推广计划生育等方式控制人口数量。

另一方面,社会应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发展养老服务、加大医疗保障力度,以及鼓励和支持年轻人承担家庭的责任。

五、人口数量的环境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还对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人口增长加大了资源的消耗,增加了环境污染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等努力减缓环境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个层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课件:1.1人口数量的变化(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课件:1.1人口数量的变化(共29张PPT)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2011年10月31日凌 晨,成为象征性的 全球第70亿名成员 之一的婴儿在菲律 宾降生。。联合国 将这一天定为“世 界70亿人口日”
你知道吗?
世界人口突破60亿的事件为什么会世界瞩目?
因为60亿人口对于地球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 数量。况且,世界人口仍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 长。至2011年,世界总人口已达70亿。

人口的自

然增长





人口增长
模式及其
转变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
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 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 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 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 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1~2题。
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 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3.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C )
A.出生率下降
B.自然增长率下降
C.死亡率下降
D.人口总数上升
4.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 )

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知识点)

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知识点)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一)人口的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是不同的。

3、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过去的100年来,伴随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这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也使全球人口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通过课本图1.2及图1.3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从类似人口增长曲线图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

(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图片来得出原因。

)在分析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快慢的同时应说出判断的依据。

(人口增长的快慢主要看曲线的坡度大小,但要注意为什么工业革命后比农业革命期间的人口增长要快,是由于图1.2的坐标单位间隔是不均匀的。

)世界人口的增长,不仅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而且在地区上也是不平衡的。

1、发达国家:⑴欧洲、大洋洲和北美洲地区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

预计今后的几十年,发达国家的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

⑵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例如俄罗斯和德国。

2、发展中国家: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a、政治上的独立,b、民族经济的发展,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在世界每年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了80%以上,其中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印尼等国就占了每年世界新增人口的一半。

⑵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世界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1.1《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1.1《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世界60亿人口日 一名男婴在波黑降 生,联合国秘书长 安南(右一)专程 来到医院看望母子 二人。 1999年10月12日0时2分
2005年1月6日0时2分 中国的第13亿公民 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
讨论: 就一个地区而言,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可能有哪些?
两级台阶
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什么变量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了对应时 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 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世界人口增长在时间分布上的特点
明显加快 加速 缓慢
2050年人口预测
16 14 12 10 8 6 4 2 0
15.29
14.77
3.49
3.35
3.11
印度
中国
美国 巴基斯坦 印尼
现在世界人口 增长的一半来 自印度、中国、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尼 日利亚和孟加 拉。欧盟所有 25个成员国在 整个2003年增 加的人口是印 度在同年5天内 的人口增加数。 印度到2050年 将会增加额外 的5亿人口。
世界人口增长在时间分布上的特点
迅猛增长
历史时 农业革 农业革命 工业革命 20世纪50年 期 命前 时期 时期 代以来 人口数 持续增加 少 较多 庞大 量情况 人口增 缓慢 加速 明显加快 迅猛增长 长情况 人口变 人们获取 生产力 生产力水平 人类对自然环境 化原因 食物能力 水平提 开发利用和改造 高,食 大大提高, 的范围不断扩大 低,抵御 物供应 人们获得充 ,对灾害和疾病 疾病和灾 稳定可 足的食物, 防御能力不断提 害水平差 靠,死 完善的医疗 高,人类对自然 ,人口死 服务,死亡 环境的利用与适 亡率下 亡率高 应性不断增强 率很低 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开类发数对利量自用然和多环改境造
的范围不断扩大
科明技显发加展快, ,空对灾前害增和长疾病
医疗卫生水 防御能力不断提
平提高,死 亡率很低
高,人类对自然 环境的利用与适 应性不断增强
阅读课本P3活动题,思考1、2题。 1、 200000×2%=4000(人)
200000×(1+2%)10=243799(人) 243799×1.7%=4145 (人)
水平
增长 缓慢
社会保障 制度健全 、受教育 水平提高 ,生育观 念的转变 等
比较稳 定,一 些国家 的人口 数量还 会逐渐 减少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不 足,社会负 担重。
人口 例如 政策
发 展 中 水平 国 较高 家
增长 很快
经济落后, 现代化水平 低,需要大 量劳动力; 社会保障制 度不健全; 传统观念影 响。
人口多且增长很快的国家又会 采取什么人口政策呢?
2、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自然 增长 水平
人口 原因 增长 特点
今后变 人口问题 化趋势

达 国 保持 家 较低
水平
增长 缓慢
社会保障 制度健全 、生育观 念的转变 等
比较稳 定,一 些国家 的人口 数量还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不 足;青壮年 社会负担加
2、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 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2、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2、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美洲 拉丁美洲
(1)读图例,辨别柱子的颜色、长短表示的含义 (2)辨别各个柱子所在的各个大洲的名称。
(3)比较同一时间不同对象、同一对象不同时间柱子的长短, 确定其含义。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根本因素是生产力 水平的高低。
历史时期
人口数量情况 人口增长情况 人口变化原因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时 期
生数产量力少水平 极低,抵御 疾增病长和缓灾慢害 能力差,人 口死亡率高
生数产量力较水多平 提供增高应长,稳加食定速物可 靠,死亡率 下降
工业革命时 20世纪以


生持产续力增水加平 大大提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差异
农业革命前 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
现代社会
非洲原始 部落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中国
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 高自然增长率
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主要因素
从原始型转变为传统型 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地理2 必修》的内容结构
人口
人口的 变化
人的生活空间 城市与城市化
人的生产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 成与发展 工业地域的形 成与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 及其影响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 第60亿居民诞生。联合国 将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 人口日”。
控制 人口 ,提 高人 口素 质。
中 国 , 印 度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亿人,出生率为1.23% ;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0.71% ;自然增长率为 0.52%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 为2.53亿人。
指标 全国总人口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男性 女性 0-15岁 16-59岁 60岁及以上 65岁及以上
数量 13.68亿 7.49亿 6.18亿 7亿 6.67亿 2.4亿 9.16亿 2.12亿 1.38亿
比重 100% 54.77% 45.23% 51.2% 48.8% 17.5% 67% 15.5% 10.1%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
构成 指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类型: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材料三 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平均每对夫妇只有1.8个孩子。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 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 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人口增长慢的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会逐渐 重。
减少
人口 例如 政策
鼓励 生育 ;
引进 外来 移民
德国 ,俄 罗斯 ,日 本
发 展 中 水平 国 较高 家
增长 很快
政治上的独 立,民族经 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 业的进步, 人口死亡率 下降等
人口 增长 开始 趋于 缓慢
住房、医疗、教 育、交通、就业 、环境压力大。 人均资源减少, 人口素质低。影 响经济发展,社 会安定。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 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 平均人口数×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一)决定因素:出生率 死亡率
影响人口出生或死亡的因素有哪些呢?
11、.世世界界人人口口增增长长在在时时间间上上的的不不平平衡衡性性。
132、、表这中10的个1国0个家国目中家前哪人的些口人是总口发计自达为然国多增家少长,?率哪占基些当本是年都发世表展界现中总出国人什家口么?的样哪百的类 分趋国比势家?更多些?
2、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自然 增长 水平
人口 原因 增长 特点
今后变 人口问题 化趋势

达 国 保持 家 较低
趋于 缓慢
住房、医疗、教 育、交通、就业 、环境压力大。 人口素质低。影 响经济发展,社 会安定。
材料二 现金津贴 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 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 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 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世界人口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 量在增长。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形势: 不断增长
讨论: 就一个地区而言,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可能有哪些?
人口数量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
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迁移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材料一 人口自然增长是指某时期某人口中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后的余 数(或差额)。 公式: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