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导体浆料
导电浆料的种类

导电浆料的种类
导电浆料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质的浆料,可用于电路板、液晶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众多领域。
它的种类繁多,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了解。
第一类,金属导电浆料。
这类浆料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粉末,如银、铜、铝等。
金属导电浆料因其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
用于电路板、LED芯片、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第二类,碳黑导电浆料。
碳黑导电浆料是一种由碳黑、聚合物和
稀释剂组成的浆料,其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导电浆料和导电聚合物浆料
之间。
它广泛应用于传感器、静电涂料等领域。
第三类,导电聚合物浆料。
导电聚合物浆料由聚合物、导电剂和
溶剂等成分构成。
导电聚合物浆料因其可调控性、成本低廉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生物传感器等领域。
第四类,银浆料。
银浆料是一种以纯银粉末为主要成分制成的导
电浆料。
它的导电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LED芯片等领域。
以上就是导电浆料的主要种类。
不同的导电浆料在导电性能、耐
久性、成本等方面有所差异,具体应用取决于不同的需求和物料特性。
导电银浆主要技术

导电银浆主要技术
导电银浆的主要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成分和制备:导电银浆通常包括导电相银粉、粘合剂、溶剂及改善性能的微量添加剂等成分。
制备导电银浆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化学还原法、物理混合法和溶胶-凝胶法等。
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
银粉的粒度、分散性和纯度等,以保证导电银浆的性能。
2.稳定剂:为了防止银粉在浆料中的聚集和沉淀,需要加入稳定剂。
稳定剂的作用是帮助银粉保持分散状态,提高导电银浆的稳定性。
3.溶剂:溶剂用于调节银浆的黏度和流动性。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溶剂,以保证银浆具有良好的印刷性和成膜性。
4.烧结工艺:烧结工艺是导电银浆制备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银颗粒熔合在一起,形成连续的导电膜。
在烧结过程中,需要控制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气氛等因素,以保证导电银浆的导电性能和附着力。
5.丝网印刷技术:丝网印刷技术是制备导电银浆的一种常用方法,能够将银浆印刷到基底表面,形成图案化的导电路径。
丝网印刷技术需要选择合适的网版、刮刀和印刷参数,以保证印刷质量和效率。
6.性能测试与表征:导电银浆的性能测试与表征是评价其导电性能、附着力和印刷性能等指标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四探针测试、表面电阻测量、附着力测试和印刷性能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了解导电银浆的性能,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
总之,导电银浆的主要技术包括成分和制备、稳定剂、溶剂、烧结工艺、丝网印刷技术和性能测试与表征等方面。
这些技术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导电银浆的性能和应用。
银浆

1 前言银有如下几方面特性:最优常温导电性,最优导热性,最强的反射特性,感光成像特性,抗菌消炎特性。
由于以上特性以及相对化学稳定性(高温下不氧化的最廉价金属),使其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中,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使其成为电子工业不可缺少的材料。
目前银在电子工业中应用已成为其使用的最主要方面。
在电子工业中银也存在着自身的缺点。
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即:抗焊锡浸蚀能力差、银离子迁移、硫化。
因此有些情况下要加入铂、钯来改善其缺陷。
银在电子工业中应用,可以分为微电子(小功率、低电压)和电气(高功率、高电压)两个方面,随着民用电气的不断发展的轻、小、薄趋势。
在微电子方面的使用将成为最主要的方面。
而银在微电子工业中的应用形式是薄层化,源于电子机器轻、小、薄以及成本的要求,要实现薄层化目前主要的技术包括厚膜浆料技术、电镀技术、其它物理方面(汽相沉积、溅射),其中厚膜浆料技术由于投资少、量化生产容易,适用于各种基材,成膜条件简单,使其成为实现导电膜层的最主要方式。
1.1 银导体浆料在电子工业中厚膜和薄膜的区别不是膜厚,而是不同的成膜方式。
以印刷、烧结成膜方式为厚膜工艺。
而厚膜工艺的核心就是银导体浆料。
厚膜浆料(Thick film pastes)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当时在BaTiO3单板电容器基板上如何形成电极,联想到历史上的陶瓷上釉工艺,将玻璃粉作为粘接相与银粉和载体(有机聚合物+溶剂)混合加工为具有一流变特性的“膏状物”或称油墨,通过印刷烧结方式在陶瓷上形成引导电膜,从而产生了厚膜浆料。
厚膜浆料(Thick film pastes)分为三类即导体、电阻、介质,其中最主要的,使用量最大是导体浆料,而导体浆料的主体是银导体浆料,是由银粉、粘接相、有机载体三部分组成。
随着微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厚膜浆料也不断发展,突破了原始基本概念。
目前以银粉作为主体功能材料的“油墨类”材料可分为三类,见表1。
表1 银粉功能材料分类分类名称银含量(%) 成膜方式应用1 银导电涂料20-60 喷涂、浸涂电极、电磁屏蔽2 银导体材料(银导电浆料) 40-70 印刷(油墨状) 电子元器件电极3 银导电胶60-90 点胶导电连接以上“ 油墨状”银导体材料统称为银导体浆料。
银迁移机理

银迁移——在厚膜导体上的机理和影响摘要混合微电子学利用导体浆料将分布在普通基板(通常是氧化铝)上的不同分立元器件互相连接起来。
银-钯合金在导体浆料中被广泛用作金属夹杂物。
银具有低成本和低电阻率的优点。
然而,在不期望的领域银迁移是致命的弱点。
相比于35.6nm/s灾难性的去除率,银的阳极溶解速度可以达到10-1A/cm²。
银迁移根据发生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电迁移和离子迁移(化学)。
厚膜系统中离子迁移是最常见的失效模式,每当绝缘体分开的导体从周围环境获取足够多的水分。
银迁移从机理上可以被看成三步:电解、离子迁移和电沉积。
本篇文章详细介绍了银迁移的机理。
随着导体浆料中钯的含量增多,银迁移减少。
水滴试验证明当导体浆料中钯的含量从10%增长到19%的时候,银迁移的比率降低了大约100倍。
PdO的形成需要更低的阳极势能解释了钯的存在减少银迁移这一现象。
报告称可以足够抑制银迁移的钯的含量为30%。
银基合金中钯的浓度为5%-15%时,测试结构中仍可以观察到银迁移。
关于银迁移的光学显微照片指出了阴阳两极上银化合物的三种形式:树突状、乌云状和两者的混合。
树突状的电导率为6.8 x 107 sm -1,而乌云状的则根据合金中钯的含量从2.5 x 105 到7.6 x 106 sm -1变化。
这篇报道也指出了电极间距和密封剂的类型对银迁移的影响。
银迁移可以改变介电性能,降低绝缘电阻。
特别是在高湿的环境下,银迁移可以导致短路,促使器件失效。
1.前言在混合微电子学中,厚膜被广泛用来连接普通基板上两个或多个半导体器件。
在混合厚膜电路中,离散的电子器件如单片机、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被安装在一个通过高粘度浆料印刷烧结而成的绝缘基板上(图1)。
图1 英特锡尔的混合厚膜电路厚膜混合微电路相对容易设计,在固定设备、电路研制和制造方面的花费也较少。
这种器件连接的技术在高频、高压、大功率应用中表现更好。
三种典型的厚膜材料是导体、电阻和介质。
银浆简介

银浆简介.txt38当乌云布满天空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
无论处在什么厄运中,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总能找到这样奇特的草莓。
银浆简介银浆系由高纯度的(99.9% )金属银的微粒、粘合剂、溶剂、助剂所组成的一种机械混和物的粘稠状的浆料。
导电银浆对其组成物质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其品位的高低、含量的多少,以及形状、大小对银浆性能都有着密切关系。
①金属银微粒A、银微粒的含量金属银的微粒是导电银浆的主要成份,薄膜开关的导电特性主要是靠它来体现。
金属银在浆料中的含量直接与导电性能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讲,银的含量高,对提高它的导电性是有益的,但当它的含量超过临界体积浓度时,其导电性并不能提高。
一般含银量在80~90%(重量比)时,导电量已达最高值,当含量继续增加,电性不再提高,电阻值呈上升趋势;当含量低于60%时,电阻的变化不稳定。
在具体应用中,银浆中银微粒含量既要考虑到稳定的阻值,还要受固化特性、粘接强度、经济性等因素制约,如银微粒含量过高,被连结树脂所裹覆的几率低,固化成膜后银导体的粘接力下降,有银粒脱落的危险。
故此,银浆中的银的含量一般在60~70% 是适宜的。
B、银微粒的大小银微粒的大小与银浆的导电性能有关。
在相同的体积下,微粒大,微粒间的接触几率偏低,并留有较大的空间,被非导体的树脂所占据,从而对导体微粒形成阻隔,导电性能下降。
反之,细小微粒的接触几率提高,导电性能得到改善。
微粒的大小对导电性的影响,从上述情况来看,只是一种相对的关系。
由于受加工条件和丝网印刷方式的影响,既要满足微粒顺利通过丝网的网孔,又要符合银微粒加工的条件,一般粒度能控制在3~5μm 已是很好,这样的粒度仅相当于250目普通丝网网径的1/10~1/5,能使导电微粒顺利通过网孔,密集地沉积在承印物上,构成饱满的导电图形。
C、微粒的形状银微粒的形状与导电性能的关系十分密切。
从一般的印象出发,都只是把微粒理解为球状或近似球状的颗粒。
导电银浆使用方法

导电银浆使用方法导电银浆是一种常用的导电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光伏电池、导电胶水等领域。
下面将从导电银浆的制备、涂覆、烘烤等方面介绍其使用方法。
一、导电银浆的制备导电银浆主要由导电颗粒和有机胶体两部分组成。
导电颗粒通常为纳米级的金属银颗粒,有机胶体则是将湿合剂与稳定剂等有机溶剂混合形成的胶体溶胶。
导电银浆的制备主要有化学合成法、物理法和化学还原法。
化学合成法是将银盐和还原剂反应制得纳米银颗粒,再加入胶体溶胶进行混合形成导电银浆。
物理法包括物理气相法和物理溶剂法。
物理气相法是通过热蒸发、溅射等方法将具有导电特性的材料沉积在基片上形成导电层;物理溶剂法是通过溶剂挥发的方式制备导电膜。
化学还原法是将含有银阳离子的银盐溶液与还原剂反应生成纳米银颗粒,再与有机胶体混合得到导电银浆。
以上三种制备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工艺条件来确定。
二、导电银浆的涂覆导电银浆的涂覆主要有刮涂法、喷涂法和印刷法等。
刮涂法是将导电银浆涂布于基片表面,然后用刮板刮平,使导电银颗粒均匀分布。
喷涂法是将导电银浆通过喷枪喷洒于基片上,形成均匀的导电膜。
印刷法是将导电银浆涂布于印刷板上,然后利用印刷机械将导电银浆印刷到基片上。
涂覆的方法选择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工艺条件来确定,不同方法对涂层的物理性能和厚度要求各有差异。
三、导电银浆的烘烤导电银浆涂覆在基片上后,还需要进行烘烤处理,以去除有机胶体和胶体溶剂,使导电银颗粒之间形成致密的导电网络。
烘烤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导电银浆和基片的特性来确定,一般在100-200℃的温度下,烘烤时间为10-30分钟。
烘烤的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避免导电银颗粒烧结过度或导电层与基片之间发生分离。
总之,导电银浆的使用方法包括制备、涂覆和烘烤三个步骤。
制备时可以采用化学合成法、物理法或化学还原法。
涂覆时可以选择刮涂法、喷涂法或印刷法。
烘烤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获得良好的导电性能和附着力。
导电银浆的制造工艺流程

导电银浆的制造工艺流程导电银浆是一种具有高导电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中。
它主要由导电颗粒、分散剂、溶剂和助剂等组成。
以下将介绍导电银浆的制造工艺流程。
一、原材料准备导电银浆的主要原材料是导电颗粒和分散剂。
导电颗粒通常采用纳米级的银颗粒,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
分散剂则用于稳定银颗粒的分散状态,防止其聚集。
此外,还需要准备溶剂和助剂等辅助材料。
二、导电颗粒的制备导电颗粒通常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
首先,在溶剂中加入银盐,如硝酸银。
然后,通过还原剂的作用,将银盐还原为纳米级的银颗粒。
最后,通过离心、洗涤等步骤,得到纯净的导电颗粒。
三、制备导电浆料将制备好的导电颗粒与分散剂、溶剂和助剂等材料混合,形成浆料。
分散剂的添加可以提高导电颗粒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溶剂则用于调节浆料的流动性和粘度。
助剂的添加则可以改善导电浆料的加工性能。
四、浆料的调整与优化得到的浆料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优化工艺。
首先,需要调整浆料的粘度,以适应不同的加工工艺要求。
其次,还需要优化浆料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提高其使用效果。
通过添加适量的助剂和调整工艺参数,可以实现对浆料性能的优化。
五、浆料的分散处理导电银浆中的导电颗粒往往会出现聚集现象,影响其导电性能。
因此,需要进行浆料的分散处理。
常用的分散方法包括超声波分散、机械剪切分散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散导电颗粒,提高导电银浆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六、浆料的过滤与干燥分散处理后的导电银浆需要进行过滤和干燥,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溶剂。
首先,将浆料进行过滤,去除颗粒和杂质等固体物质。
然后,通过干燥,将浆料中的溶剂完全去除,得到固态的导电银浆。
七、产品包装与储存经过以上步骤得到的导电银浆,需要进行包装和储存。
通常采用密封的容器进行包装,以防止其受潮和氧化。
同时,还需要将其存放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以保持其性能稳定。
总结起来,导电银浆的制造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导电颗粒的制备、制备导电浆料、浆料的调整与优化、浆料的分散处理、浆料的过滤与干燥以及产品包装与储存等步骤。
导电银浆的介绍

导电银浆银导电浆料分为两类:①聚合物银导电浆料(烘干或固化成膜,以有机聚合物作为粘接相);②烧结型银导电浆料(烧结成膜,烧结温度>500℃,玻璃粉或氧化物作为粘接相)。
银粉照粒径分类,平均粒径<0.1μm(100nm)为纳米银粉; 0.1μm< Dav(平均粒径) <10.0μm为银微粉;Dav(平均粒径)> 10.0μm为粗银粉。
构成银导体浆料的三类别需要不同类别的银粉或组合作为导电填料,甚至每一类别中的不同配方需要不同的银粉作为导电功能材料,目的是在确定的配方或成膜工艺下,用最少的银粉实现银导电性和导热性的最大利用,关系到膜层性能的优化及成本。
分类及用途银粉按照粒径分类,平均粒径<0.1μm(100nm)为纳米银粉;0.1μm< Dav(平均粒径) <10.0μm为银微粉;Dav(平均粒径)> 10.0μm为粗银粉。
粉末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就银而言,可一次采用物理法(等离子、雾化法),化学法(硝酸银热分解法、液相还原)。
由于银是贵金属,易被还原而回到单质状态,因此液相还原法是目前制备银粉的最主要的方法。
即将银盐(硝酸银等)溶于水中,加入化学还原剂(如水合肼等),沉积出银粉,经过洗涤、烘干而得到银还原粉,平均粒径在0.1-10.0μm之间,还原剂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界面活性剂的使用,可以制备不同物理化学特性的银微粉(颗粒形态、分散程度、平均粒径以及粒径分布、比表面积、松装密度、振实密度、晶粒大小、结晶性等),对还原粉进行机械加工(球磨等)可得光亮银粉(polished silver powder),片状银粉(silver flake)。
根据银粉在银导体浆料中的使用。
现将电子工业用银粉粉为七类:①高温烧结银导电浆料用高烧结活性银粉②高温烧结银导电浆料用高分散银粉③高导电还原银粉电子工业用银粉④光亮银粉⑤片状银粉⑥纳米银粉⑦粗银粉①②③类统称为银微粉(或还原粉),⑥类银粉在银导体浆料中应用正在探索过程中,⑦类粗银粉主要用于银合金等电气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