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灭火设计
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

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一、矿井防灭火需求分析1.矿井火灾的危害:矿井火灾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灾害,除了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会引发事故链反应,危及整个矿区的安全。
2.矿井特殊环境:矿井环境狭小、通风条件差,容易形成有限空间和易燃易爆的局部环境,给防灭火带来困难。
3.矿井防灭火的特殊要求:需要高效、快速地进行火灾报警和灭火,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1.矿井火灾预防措施:(1)加强火灾隐患排查。
定期对矿井进行全面的隐患排查,强化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确保矿井环境安全。
(2)加强员工的防火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防火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增强应对火灾的能力。
(3)加强火灾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
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火灾监测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建立健全的火灾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行动流程,确保火灾发生时能迅速反应。
2.网络化火灾监测系统:(1)传感器布设。
通过对矿井关键区域布设温度、烟雾等传感器,实现实时监测和报警。
(2)数据传输网络建设。
建立稳定、高效的数据传输网络,确保实时将监测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
(3)控制中心建设。
在矿井上层建立控制中心,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处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警。
(4)应急响应机制。
制定火灾报警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火灾发生时可以迅速采取措施,减少火灾扩散。
3.高效灭火装备配备:(1)固定式灭火系统。
在矿井关键区域设立固定式灭火系统,如高压水枪、泡沫灭火剂等,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快速灭火。
(2)可移动式灭火装备。
配备灭火器和灭火器车辆,方便人员在矿井各个角落进行灭火。
(3)人员防护设备。
配备逃生氧气、防烟面具等人员防护设备,保障人员自救和逃生的安全。
三、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方案的实施1.确定实施时间和计划。
根据具体矿井的情况,确定实施时间和整体实施计划,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方案的实施。
2.分阶段实施。
根据实施计划,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方式,每个阶段设置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进行方案的逐步推进。
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与综合防灭火措施

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与综合防灭火措施首先,进行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
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矿井设备、采矿工艺以及矿井工人的安全需求等因素。
设计过程中应明确矿井的重点防火区域,对可能引发火灾的地点进行特别的防范和设计。
同时,应根据矿井的特点合理设置防火分区,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火势,并迅速疏散人员。
其次,采取综合防灭火措施。
综合防灭火措施包括监测预警、消防设施建设、员工培训等方面。
监测预警是矿井防灭火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安装烟雾、温度和气体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控矿井内的火灾风险,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消防设施的建设是矿井防灭火的基础。
矿井内应设置灭火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扑灭火势。
此外,还应设置疏散通道和紧急避难设施,为人员疏散提供保障。
员工培训是提高矿井防灭火能力的重要途径。
矿井工人应接受相关的消防培训,了解矿井内火灾的特点和防范措施,并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设备。
同时,还应提高工人的防火意识,加强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另外,矿井防灭火还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矿井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矿井内的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可用。
对于有损坏或失效的设备,应及时更换或修理,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总之,矿井防灭火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需要进行专项设计和综合防灭火措施的制定。
只有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矿井火灾的发生,保证矿山工作场所的安全。
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

神木县东梁矿业有限公司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生产规模45万吨/年)神木县东梁矿业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 第一节井田概况 .................................................... 第二节矿井设计概况 ................................................ 第三节安全条件 .................................................... 第二章矿井通风、抽放、监测系统................................... 第一节矿井瓦斯、煤尘、自燃、煤和瓦斯突出及地温 .................... 第二节矿井通风 .................................................... 第三节矿井监测系统 ................................................ 第四节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 ........................................ 第三章自燃防灭火预测.............................................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煤的自燃机理及煤的自热影响因素 .............................. 第三节开采煤层自燃预测 ............................................ 第四章矿井防灭火措施............................................. 第一节开拓开采措施 ................................................第二节通风系统措施 ................................................ 第三节自燃发火观测站设置 .......................................... 第五章矿井防灭火系统............................................. 第一节注浆系统 .................................................... 第二节阻化剂防灭火系统 ............................................ 第三节注水系统及注罗克修封闭措施 .................................. 第四节其他监测系统 ................................................ 第六章井下外因火灾防治........................................... 第一节电气事故引发火灾防治措施及装备 .............................. 第二节其它火灾的防治措施及装备 .................................... 第七章消防洒水系统............................................... 第一节井下消防给水系统 ............................................ 第二节井下洒水系统 ................................................ 第三节井下用水量计算及标准 ........................................前言神木县东梁煤矿井田位于神木县孙家岔镇张家沟村,行政区划属孙家岔镇管辖,井田地处神木县城以北约35km,交通便利。
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

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矿井是采矿工作的主要地点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采矿作业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电气设备运转等对环境的影响,往往面临着火灾的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进行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保证矿井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防灭火意义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是为了保障矿井采矿作业的正常运行,以及矿工的人身安全。
防灭火设计的重要性在于:1、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矿井中大多数设备是以火为能源的,设备故障或不符合安全标准,很容易导致火灾事故。
最常见的火灾原因是短路、电器老化或故障,瞬间高温等。
针对这些情况,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矿工在火灾事故中失去生命。
2、保障设备安全运转在矿井内,设备是采矿作业的核心。
许多机械设备需要大功率,必须使用电力。
设备故障或火灾事故往往会导致设备停机甚至因损坏而需要更换,严重影响采矿作业的进度和效益。
3、省钱火灾事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企业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修复,还需要赔偿工人受伤及损失。
如果对矿井进行防灭火专项设计,可以降低火灾事故的风险,从而帮助企业节省资金。
二、设计原则1、根据不同矿井类型特点开展专项设计不同的矿井类型,例如地下煤矿、金属矿山、盐矿、石油矿井等,其防灭火技术的要求不尽相同。
设计方案应根据矿井不同的特点,制定专项设计方案。
2、有限度地进行设备布局和配置对于矿井,设备布局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安全性。
在进行设备布局时,应当尽可能遵循规范和标准,同时不应过于密集,以便矿民和消防人员在火灾时能够快速逃生和扑灭火灾。
3、树立完善的自然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对于矿井防火非常重要,实施矿井自然通风系统设计是保障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排放、保持空气流通、稳定井筒过程的运行且避免过量的废气对矿区摄仪进行影响和严重内爆的防护措施。
4、完善消防系统应积极采取阻止火势扩大的消防措施,利用现代技术更新消防设施,例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气瓶、操作消防泵的电泵、火灾报警系统等。
煤矿防灭火设计

山西朔州平鲁区后安煤炭有限公司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三月山西朔州平鲁区后安煤炭有限公司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工程编号:F1602工程规模:1.80Mt/a总经理: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三月设计人员名单目录前言 (4)1 矿井基本情况 (9)1.1井田概况 (9)1.2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 (10)1.3邻近煤矿概况 (11)1.4井田地质构造 (13)1.5煤层及煤质 (16)1.6安全条件 (22)1.7矿井开拓开采 (24)2 煤层开采自燃风险评价 (30)2.1后安煤业自燃风险评价 (30)2.2矿井防灭火技术简介 (30)2.3后安煤业防灭火技术的选择 (33)2.4后安煤业矿井防灭火设计总体方案 (34)3 矿井自燃火灾监测系统 (36)3.1煤自燃标志气体测试及优选 (36)3.2煤样特征温度测试及分析 (50)3.3煤层自燃预测预报系统 (55)4 灌浆防灭火系统 (64)4.1灌浆防灭火特点 (64)4.2灌浆防灭火系统基本要求 (64)4.3灌浆材料选择 (65)4.4灌浆参数计算 (65)4.5灌浆系统选择 (68)4.6浆液的制备 (69)4.7灌浆方法 (72)4.8灌浆管路 (74)4.9灌浆管理 (76)5 阻化剂防灭火系统 (80)5.1阻化剂防灭火特点及原理 (80)5.2阻化剂防灭火系统的基本要求 (80)5.3阻化剂的选择 (80)5.4阻化剂浓度的确定 (81)5.5阻化剂防灭火系统选择 (82)5.6采空区喷洒阻化剂防灭火工艺 (82)5.7阻化设备基本要求 (85)5.8注意事项 (86)6注氮防灭火系统 (89)6.1注氮方式 (89)6.2注氮防灭火系统 (89)6.3注氮工艺 (89)6.4制氮设备的选择 (90)6.5输氮管路 (92)6.6注氮气体监测及注氮安全管理 (92)7外因火灾防治 (93)7.1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防治措施 (93)7.2带式输送机着火的防治措施 (97)7.3其它火灾的防治措施 (97)7.4井上下防火门 (101)7.5灭火器材配备 (103)7.6井上下消防材料库 (104)8 矿井总体防灭火措施 (110)8.1开拓开采方面措施 (110)8.2通风方面措施 (110)8.3巷道掘进期间防灭火措施 (111)8.4工作面安装期间防灭火措施 (112)8.5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 (113)8.6工作面停采期间防灭火措施 (113)8.7工作面回撤期间防灭火措施 (113)8.8工作面封闭后防灭火措施 (114)8.9工作面安全回采合理推进度确定 (115)9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 (117)9.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7)9.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18)9.3组织机构及职责 (119)9.4预警行动 (124)9.5信息报告程序 (124)9.6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24)9.7不同火灾地点行动措施 (127)9.8火区的封闭、管理与启封 (131)10矿井防灭火组织与管理 (138)10.1组织保障措施 (138)10.2专业管理措施 (141)11 经费预算汇总 (144)前言矿井火灾是煤矿开采的主要灾害之一,随着我国煤炭产量的不断增加,新建矿井的增多和开采强度、开采深度的增大,矿井防灭火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矿井防灭火设计提纲

2022年煤矿防灭火专项设计目录前言一、指导思想二、编制依据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第二章矿井火灾危险性分析第三章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临界值确定第四章矿井火灾监测系统第五章矿井防灭火系统及设施第六章火灾应急救援预案前言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预防为主、早期预警、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程、规范、规定,根据山西朔州平鲁区XXXXXX 煤矿煤层赋存状况、开拓开采工艺等实际情况,对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火灾因素进行分析、论证,采取针对性的防灭火措施,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二、编制依据《煤矿安全规程》(2022)《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2015《煤炭矿井设计防火规范》GB 51078-2015《煤矿防灭火细则》(矿安(2021 ) 156号)《矿山救护规程》AQ 1008-2007《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 50383-2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 6201-2019《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安全管理规范》AQ 1029-2019《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AQ 1055-2008《煤矿井下安全标志》(AQlOl7-2005)《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 757-2019《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MT/T 702-2020《XXX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0349AWTYMY01)《XXX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晋煤检(2021) 0603-MB-F0402)《XXX煤矿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晋煤检(2021) 0603-MR-F0402)《XXX煤矿4#煤层煤样最短自然发火期实验报告》(ZDFHX20181651)《XXX煤矿4#煤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测试报告》(晋煤检(2018JBQ-F1728)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第一节瓦斯2019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对XXX煤矿瓦斯等级进行鉴定,鉴定结果: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06I∏3/Inin (40),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47ι∏3∕t (10);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2. 99mV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 69n?/t;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99M∕min (5);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 22m7min (3);鉴定为低瓦斯矿井。
矿井防灭火设计样稿

xx煤矿二0一四年矿井防灭火设计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副总工程师:调度室:安全检验科:生产技术科:审核:编制:日期:一、矿井概况现在,矿井有1个回采工作面即11051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为综合低位放顶煤采煤法;2个煤巷综掘工作面即25011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1201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3个炮掘工作面即二采区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二采区轨道下山掘进工作面、二采区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
矿井于7月28日取煤5层煤样,经煤尘爆炸性判定,其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为80%,煤尘含有爆炸性。
矿井自燃发怒期通常为3~6个月,最短28天,矿井于7月28日取煤5层煤样,经煤自燃倾向性判定,其检验汇报结论为:煤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类,煤自燃倾向性为轻易自燃。
矿井瓦斯等级判定结果,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32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31m3/min,判定结果矿井属瓦斯矿井。
矿井通风方法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现在矿井总进风量3157m3/min,总回风量3267m3/min,掘进工作面采取局扇压入式通风,其它各用风地点均为全风压通风。
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加强矿井防灭火管理工作,有效抑制煤炭自燃发怒,提升矿井抗灾能力,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员人身安全,特编制本年度矿井防灭火设计。
二、我矿防灭火关键区域1、现在矿井回采11051工作面和准备回采1201工作面及采空区;2、其它巷道自燃发怒区;3、地面煤场及矸石山煤炭自燃发怒区;4、机电硐室及外部火灾;三、关键防灭火方法关键采取防灭火方法:估计预报、注氮防灭火、灌浆注胶防灭火、均压通风防灭火等方法。
1、估计预报关键采取估计预报方法有安全监测、束管监测、人工监测、采样分析等方法,以CO气体为早期估计预报关键气体,以CO、耗氧量为判定自然发怒阶段和程度标志性气体,辅以空气温度指标和空气气味、水雾等表象类特征对火灾进行估计预报。
煤矿公司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

煤矿公司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煤矿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在采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有害气体,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保护职工和企业财产安全,在进行矿井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必须使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成为工作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设计理念、设计要点、设计案例三个方面详细阐述煤矿公司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的全过程。
一、设计理念设计的理念是指设计者针对煤矿安全生产需要,制定出适合煤矿的综合防灭火设计方案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针对不同的煤矿特点和用途,建立相应的防火安全标准和规章制度,通过制定防火计划、严格执行防火措施、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建立起完善的防火管理体系。
其次,针对煤矿矿井设计,采用专业的设计理念,进行合理布局,研究合适的安全防护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再次,针对煤矿复杂变化的环境和情况,制订更严格的应急预案,提前进行应急准备工作,保障职工和设备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深入钻研防灭火的基本理论和经验,结合工程实际,采取严谨的科学方法,用先进的技术为设计提供强大支持。
二、设计要点对于煤矿公司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其设计要点包括:(1)设计灭火体系:尽可能保证煤矿矿井内部的全面覆盖,防火灭火系统选择质量好、灵敏度高、可靠性强的设备,并按照煤矿局颁发的《煤矿安全规程》等要求进行设计和进口。
(2)设计防火控制体系:设计一套可靠的监控系统,对煤矿矿井内温度、有毒气体等进行综合监测,确保迅速发现火灾和有害气体,及时进行应急处理。
(3)设计安全疏散通道:对煤矿矿井进行严格的防火隔离,建立通道,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工人能够及时、安全地撤离。
(4)设计防火安全标识:对煤矿矿井进行全面的安全标识,包括消防通道指示、疏散路线和安全警示标识,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帮助工人及时发现和报告火情。
(5)制定应急预案:根据具体的煤矿情况,制订严密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援救预案、疏散预案等,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有序地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矿井防灭火第一节概况一、煤的自燃倾向2煤层的自燃发火倾向,从大兴井田96―9号孔中取样化验结果:原煤着火点在345℃~385℃之间,其还原样和氧化样的着火点之差在20~35℃之间。
结论是煤样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属不易自燃煤。
但是2002年7月1日,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通风防灭火实验室对本矿2煤层和3煤层的自燃倾向鉴定结果为:2煤层、3煤层的煤样自燃倾向等级均为二类自燃。
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若局部通风系统不合理,密闭没有及时施工,也可造成煤层自燃发火。
如2002年11月副井以北300m处、-43m以上采空区发生自燃发火,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应引起足够重视,今后应切实加强通风管理,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从上面叙述,可以看出钻孔中取样与井下取样化验结果是有差别的,14上煤层、16煤层自燃发火倾向现阶段难以准确鉴定,只有在井下开拓中采样化验结果更为真实,而且按照有关规定,煤矿必须每年采样化验。
二、设计拟采用的防灭火措施本矿井扩大区主采煤层为薄煤层,设计采取了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针对难点,综合治理的方针。
主要措施有:开拓开采技术措施、通风安全技术措施、喷洒或压注阻化剂、束管监测等防治措施。
第二节开采煤层自燃预测和防治措施一、煤的自燃预测及分析1.煤的自燃预测(1)煤的炭化程度(变质程度)煤的炭化程度是煤的自燃倾向性的决定性因素,炭化程度越高,含氧游离基的含量越少,自燃的危险性越小。
本井田煤的成因类型是腐植煤,为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Ⅰ~Ⅱ变质阶段的气煤。
据煤的炭化程度分析,本井田各煤层均具有自燃危险性。
(2)煤的岩石学成分煤的岩石学成分有丝煤、暗煤、亮煤和镜煤,它们有不同的氧化性。
具有纤维构造而表面吸附能力很高的丝煤在常温下吸氧能力特别强,着火点低,可以起到“引火物”的作用。
所以含丝煤越多,自燃倾向越大。
相反,含暗煤多的煤,一般是不易自燃的。
据详查(最终)地质报告,各煤层的有机组分中,均以镜质组为主,丝炭含量较少。
显微煤岩类型均以暗亮煤为主;各煤层的宏观煤岩类型,以半暗和半亮煤为主。
根据以上煤的岩石学成分分析,各煤层不易自燃。
(3)煤的水分煤层的自燃危害性往往和煤的湿润程度,甚至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关。
煤中水分少时,有利于煤的自燃;水分足够大时,则会抑制煤的自燃,煤中水分蒸发后,其自燃危害性会增加。
而且,水分对变质程度低的煤的自燃过程影响要比变质程度高的煤影响大。
(4)煤的含硫量同牌号的煤中,含硫铁矿越多,越易自燃。
据详查(最终)地质报告,可采煤层原煤硫平均含量2.25~2.68%,14上煤层最低,为低硫煤。
硫分中主要成分是黄铁矿为主。
煤的含硫量较高,对自燃的危害性较大。
(5)煤炭的孔隙率和脆性煤炭的孔隙率越大,越易自燃;变质程度相同的煤,脆性越大,越易自燃。
据精查地质报告,本井田煤层孔隙较少,煤层较软,因此,对孔隙率和脆性自燃的危害性较小。
(6)煤层厚度和倾角煤层厚度或倾角越大,自燃危害性越大。
因为开采厚煤层或急倾斜煤层、倾斜煤层时,煤炭回收率低,采区煤柱易破坏,采空区不易封严密和漏风较大所致。
据详查(最终)地质报告,本井田地层倒转,倾角较陡,一般为45°~90°。
14上煤厚0.51m~1.92m,平均1.22m,为薄及中厚煤层。
16煤可采范围内厚0.53m~0.92m,平均0.73m,为薄煤层。
本井田煤层厚度和倾角对自燃的危害性较大。
2.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2002年7月1日,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通风防灭火实验室对本矿2煤层和3煤层的自燃倾向鉴定结果为:2煤层、3煤层的煤样自燃倾向等级均为二类自燃。
根据东部扩大区详查(最终)地质报告14 16煤层自燃发火倾向现阶段难以准确鉴定,但根据上述分析,参上煤层、考邻近矿井开采实践,暂按有自然发火煤层考虑。
建议井下开拓中采样化验,出具鉴定结果。
二、煤的自燃预防措施内因火灾的主要发生地点一般有:煤层巷道或回采工作面的碎煤堆放处,回采工作面开切眼、停采线处;沿空留(送)巷的沿空侧存在漏风,易发生煤炭自燃;采区水平巷道、回采工作面溜煤眼和阶段煤柱存在裂痕形成漏风通道,旧火区管理不当造成防火密闭、砂门漏风易引起火复燃;掘进回采过程中遇到未充实的旧巷道、旧火区、旧采区、但存在漏风通道时,易发生煤炭自燃。
所以,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防范措施。
1.开拓开采技术措施(1)合理安排开采顺序,采区开采顺序遵循先近后远,先上后下的原则,避免形成“孤岛”工作面。
(2)加快回采进度,提高回采率。
(3)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回采过程中不得留设或丢失顶煤;浮煤要清理干净;不得留设设计外煤柱,尤其是遇到断层时。
(4)回柱放顶前应回尽采空区的板皮、坑木等可燃物。
(5)严禁超越停采线开采,停采线预留煤柱宽度不能低于25~30m,以保护好密闭及其两侧的巷道,以防煤体被压裂后漏风。
2.通风方面的措施(1)选择合理的通风系统各水平、采区均有独立的通风系统,严格实行分区通风,防火抗灾能力强,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2)防止漏风防火对通风的要求是:风流稳定、漏风量少和通风网络中有关区段易于隔绝。
漏风量随漏风风阻的增大或漏风风路两端风压差的降低而减少。
因此为减少漏风就必须采取恰当的技术措施:①在井下安装通风构筑物和局扇时,应注意其位置的选择,一切控制风流的装置都应设置在围岩坚固、地压稳定的地点,不得设置在裂隙带和冒顶区内。
②采取“均压”措施,减少漏风。
③加快回采工作面推进速度,及时封闭采空区。
对漏风通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风帘、封填、喷涂、凝胶、喷浆等措施,并根据技术进步不断改进。
(3)利用风压调节法防火风压调节法防火的实质是设置调压装置或调整通风系统,以降低漏风通道两端风压差,减少漏风量,达到抑制自燃的目的。
具体措施有:调节风窗调压、局扇调压、风窗——局扇联合调压。
(4)建立反风系统设计在矿井建立局部反风系统,可实现采区内部巷道或工作面风流反向,提高了矿井防火抗灾能力。
(5)实现风门闭锁井下风门均安装闭锁装置,使一组风门不能同时敞开,确保风流稳定。
(6)及时密闭采空区,防止采空区漏风,搞好沿空顺槽的喷涂堵漏处理。
对开切眼、停采线、老空区喷洒阻化剂。
(7)加强对老空区、废弃巷道、老巷等管理,在必须揭露时制定专项安全措施。
3.监测方面的措施束管监测系统是一项早期预报内因火灾的有效装置,本矿井装备一套束管监测系统,该系统是一种用泵通过塑料管把测点的气样抽至地面,利用气体分析仪器进行分析,以预报灾情的装置,特别是井下人员无法进入的区域(如采空区等),它具有其它监测手段无法替代的优点,是采空区内因火灾早期预报的有效技术途径。
三、各种防灭火方法本矿井开采煤层为薄急倾斜煤层,开采工艺为风镐落煤倒台阶采煤法,若采用黄泥灌浆防灭火,泥浆和水会全部涌入采空区下部,难以覆盖整个采空区,而且对下阶段开采工作面条件造成恶化。
因此设计推荐选择以阻化剂防灭火为主的防灭火措施。
1.阻化剂防灭火(1)阻化剂选择煤的种类不同阻化剂的阻化效果也不相同,所需用的阻化剂溶液的浓度也不相同,设计时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阻化剂材料,并通过阻化剂校验装置来确定最佳阻化剂和最适合的溶液浓度。
选择阻化剂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来源广泛、货源充足,购置方便、价格便宜;②阻化率高、阻化寿命长;③配制容易,井下使用操作方便,工艺过程简单;④对井下设备和金属构件腐蚀性小,对人体无害。
本矿井可采煤层为中~特硫煤,根据有关试验结果,中~特硫煤最适宜的阻化剂为消石灰[Ca(OH)2]、水玻璃,矿井生产中可根据上述原则,进行选择。
(2)工艺及设备目前我国常用的阻化剂喷洒压注工艺系统有机动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三种系统。
为节约投资和适应工作面位置不断变化的要求,设计推荐采用机动性阻化剂喷洒压注系统,利用矿车或自制箱体作为贮液箱,采用电动方式向煤壁压注阻化剂或向采空区喷洒阻化剂。
(3)参数计算①阻化剂溶液的浓度和密度根据有关试验结果和邻近矿区使用效果,消石灰[Ca(OH)2]和水玻璃阻化剂溶液浓度控制在15~20%为宜。
阻化剂溶液的密度由实测取得,本矿井推荐采用的阻化剂溶液的平均密度在1.1t/m³左右。
②原煤的吸液量和松散煤的密度原煤的吸液量与煤的粒度、阻化剂浓度、煤的硬度及含矸率有关,这些参数由实测和参考邻近矿取得。
松散煤的密度可实测或参考邻近矿取得,原煤的松散密度为0.85~1.0t/m³。
③工作面一次喷洒量工作面合理的药液喷洒量取决于采空区的丢煤量和丢煤的吸液量。
最易发生煤炭自燃部位,如工作面的上下口、巷道煤柱破碎堆积带等处,需要充分喷洒的地方,在计算药液喷洒量时,要考虑一定的加量系数。
工作面一次喷洒量可按下式计算:G1=K1K2LBhA式中:K1——一次喷洒加量系数,一般取1.2;K2——松散浮煤容重(t/m3),采取遗煤样实测确定;L——工作面长度,m;B——一次喷洒宽度,m;h——采空区浮煤厚度,m;A——原煤(浮煤)的吸液量,kg/t煤,应通过试验测得。
矿井投产后,应根据工作面实际生产情况,测定采空区浮煤情况、试验测得吨煤吸液量,确定工作面一次喷洒量。
④巷道(或煤柱)煤壁的喷洒量与钻孔压注量巷道(或煤柱)煤壁的喷洒量:G0=KL0A0式中:G0——喷洒范围内巷道(或煤柱)所需溶液的喷洒量,kg:K——喷洒加量系数,一般取1.2;L0——喷洒巷道(或煤柱)煤壁的长度,m:A0——巷道(或煤柱)单位长度的吸液量,kg/m,此参数可通过试验测得。
巷道(或煤柱)钻孔压注量:G'0=KSnA'0式中:G'0——钻孔压注范围内巷道所需溶液的喷洒量,kg:K——喷洒加量系数,一般取1.2;S——钻孔压注范围内巷道(或煤柱)煤壁的面积,m²:A'0——钻孔的平均压注量,kg/个,此参数可通过试验测得;n——钻孔数目,个/m。
工作面前方煤体压注阻化剂,取决于煤体的吸液量和煤体的渗透半径,根据兖州矿区经验,一般每10m一个钻孔,可满足压注要求。
(4)喷洒压注设备本矿井喷洒压注设备推荐采用国内煤矿较常用的WJ—24型阻化剂喷射泵,主要配套器材有钢管、压力(中低压)胶管、闸阀、喷枪、压力表、流量计等。
2.束管监测系统束管监测系统是一项早期预报内因火灾的有效装置。
英国在70年代在煤矿首次应用这种系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国于1981年在平庄古山矿建成了第一个束管监测系统,以后在兖州南屯矿、枣庄柴里矿推广应用。
该系统是一种用泵通过塑料管把测点的气样抽至地面,利用气体分析仪器进行分析,以预报灾情的装置,特别是井下人员无法进入的区域(如采空区等),它具有其它监测手段无法替代的优点,是采空区内因火灾早期预报的有效技术途径。
根据“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要求,本矿井现已装备一套束管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