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功效和毒性相关的柴胡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中药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本研究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有关中药柴胡的文献资料,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配伍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中药柴胡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柴胡;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引言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
拥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具有升阳举气、疏肝解郁等功效,用于治疗胸满肋痛、头痛目眩、口苦耳聋等。
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含有柴胡皂苷等成分,具有解热、抗炎、保肝等活性,是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中药,具有重要的应用与开发价值[1]。
现将柴胡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柴胡非药典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刘玉法[2]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柴胡果实的挥发油,并用GC-MS 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出51种化合物,其中(一)一石竹烯氧化物等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范娅[3]等对利用GC-MS技术对北柴胡种子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对不同来源的6种北柴胡种子表型性状及生活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区北柴胡种子化合物共有成分α-石竹烯和β-石竹烯与生活力呈显著相关关系。
首次系统研究了不同产地北柴胡种子生活力与挥发油成分之间的关系,为北柴胡种子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李慧敏[4]等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对野生柴胡和栽培柴胡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来分析不同部位总黄酮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认为北柴胡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从高到低分别为花、叶>茎>根,柴胡不同部位所含总黄酮均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作为食品天然抗氧化剂具有较大潜力。
以上研究表明,柴胡非药典入药部位果实、种子、茎、叶、花等均含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并具有生物活性。
2.柴胡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2.1柴胡皂苷D成分的研究管淑红[5]通过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将柴胡皂苷D配置成4个浓度梯度,分4组分别干预培养,观察柴胡皂苷D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柴胡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新进展

第 8卷 第 5期 20 0 2年 1 0月 中 国 实 验 方 剂 学 杂 志
Chne e J u n lo p rm e tlTrdiin lM e ia r l e i s o r a f Ex e i na a to a dc Fo mu a l Vo . No. 1 8. 5
对 物对 腺 苷酸 环 化酶 ( C 的双 重作 用使 柴 胡 的应 具有 新 的前景 。 A ) 关 键 词 : 胡 ; 学 成 分 ; 效 部 位 ; 理 研 究 柴 化 有 药 中 圈 分 类 号 :9 5 R 6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59 0 (0 2 0 —0 3 0 1 0 .9 3 2 0 ) 50 5 .4
0c . 20 2 t 属 植 物 化 学 成 分 及 药 理 研 究 新 进 展
史 青 , 淑 琴 , 璐 琦 ( 聂 黄 中国中医研 究院 中药研 究所 , 10 0 ) 北京 07 0
摘 要 : 绍 了 近 十 年 来 柴 胡 属 植 物 化 学 成 分 及 主 要 化 学 部 位 药 理 研 究 新 进 展 。 在 柴 胡 属 植 物 中 新 发 现 柴 胡 皂 甙 K、、 介 IM、 N Q、 。 通 过 主 要 化 学 部 位 的 药 理 研 究 发 现 柴 胡 皂 甙 在 抑 制 胰 蛋 白 酶 、 节 免 疫 、 疗 肾 病 及 失 眠 方 面 的 作 用 或 深 入 机 理 , 、 T 调 治 并 对 柴 胡 多 糖 进 行 了 进 一 步 分 离 研 究 , 出 了 可 能 活 性 部 位 , 其 在 胃粘 膜 保 护 和 免 疫 调 节 方 面 新 药 研 究 提 供 基 础 。 柴 胡 提 取 提 为
o o beat nt a eya yl e( C f h xrc f a i B pe r. fdu l ci d n l ecc o o t s a A )o teet t o d u lui as R x
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柴胡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药材,在现代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柴胡实际上是经过干燥处理之后的柴胡根部或者狭叶柴胡的根部,以具体的性状为分类标准,可以将其细分成南北两种柴胡。
对此查阅文献,进一步研究柴胡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治疗有关疾病的原理及药效物质基础。
结合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对现有的柴胡制剂进行研究分析,为柴胡在医药领域更加广泛的应用及临床合理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柴胡;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1 柴胡概述柴胡实际上是经过干燥处理之后的柴胡根部或者狭叶柴胡的根部,以具体的性状为分类标准,可以将其细分成南北两种柴胡。
北柴胡主产于河北省、陕西省、山西省、吉林省及黑龙江省等地,有着长圆锥形抑或圆柱形的根部,一端膨大,分裂出大量根须;根部外表为浅棕色或者黑褐色,呈现大量支根痕与垂直皱纹;根部坚硬、韧性较强,很难折断,切开之后为白中带黄的截面,有明显纤维。
南柴胡主产于四川省及东北地区等,有着细圆锥形根部,根头存在大量类似细毛的纤维或者密布环状纹路,根部下方只有少量分枝,甚至完全没有分枝;根部外表为红棕色或者黑棕色;根部柔软,很容易折断,切开之后为白中带黄的截面,只有极少量纤维,具有败油气。
2 柴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2.1 免疫调节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是指机体通过免疫调节系统与其他系统相互调控作用,排除外来或自身抗原,维持机体本身的生理系统处于动态平衡。
免疫调节作用是机体健康的基础,当免疫调节作用失衡,使身体机能紊乱,引发多种疾病,说明免疫调节作用对机体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柴胡总多糖有免疫调节作用,具体表现在可以用于治疗大鼠急性肺损伤,提高免疫细胞中巨噬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的数量。
2.2 抗抑郁作用抑郁病是心理障碍疾病,现代药物虽然治疗效果好,但对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中药柴胡的化学成分多样,在抗抑郁的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宁艳梅等设计柴胡抗抑郁作用的实验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盐酸氟西汀为阳性药物)对照组及柴胡不同炮制品组观察记录,为了了解小鼠的抗绝望行为,学者们先后开展了自主活动实验、悬尾实验以及强迫游泳实验,然后借助酶联免疫法(ELISA)对小鼠实验前后的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脑部5-羟色胺(5-HT)含量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柴胡是否具备抗抑郁效果。
与功效和毒性相关的柴胡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B y c o mb i n g p e r t i n e n t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s u mma r i z i n g t h e c u r r e n t s t a t e s o f c h e mi c l a 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Re s e a r c h D e v e l o p me n t o n Ch e mi n c a l Co mp o s i t i o n s i n Bu p l e u r u m Ch i n e n s e R e l a t e d wi t h E f i c a c y a n d T o x i c i t y
中国药物警戒第 1 O卷第 9期
2 0 1 3年 9月 S e p t e mb e r , 2 0 1 3 , V o l 1 0 , N o . 9
中 图 分 类 号: R 2 8 2 R 2 8 5 ・ 5文 献 标 识 码: A文 章 编 号: ’ 6 7 2 — 8 6 2 9 ( 2 0 1 3 ) 0 9 — 0 5 4 5 一 o 4
・ 综述 ・
与功效和毒性相关 的柴胡化学成 分研 究进展
黄伟 1吕征 z孙蓉 ( 山东省 中医药研究院 ,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4 ; z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 济南 2 5 0 3 5 5 )
摘要: 目的 总结与功效和毒性相关的柴胡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明确柴胡的功效成分与毒性成分 , 为进一步研究柴胡
Ch i ne n s e we r e a n ly a z e d, c o l l a t e d a n d s u mm a r i z e d .Re s ul t s The ma i n c h e i c m l a 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Bu p l e u r u m Ch i ne n s e Wa s s a i k o s a p o n i n ,n a p h t h a , l f a v o n o i d s , p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a n d p l a n t s t e r o l ,e t c , a nd t h e s a i ko s a po i n a n d n a p ht h a we r e t he ma i n c h e i c m l a c o mp o s i t i on s ; t h e p h a r ma c o l o g i c l a a c t i v i y t r e s e a r c h wa s f o c u s e d o n s a i k o s a p o n i n, n a p h t h a , l f a v o no i d s a n d
柴胡药理研究报告

柴胡药理研究报告
柴胡(Scientific name: Bupleurum chinense)是一种传统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胃炎等疾病。
本报告将介绍柴胡的药理研究结果。
多项研究表明,柴胡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首先,柴胡具有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柴胡中的活性成分对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调节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其次,在肝脏保护方面,柴胡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增强肝癌细胞凋亡,减轻肝纤维化等病理过程。
此外,柴胡还具有抗肿瘤、抗抑郁、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
柴胡的药理作用机制也得到了一定的研究。
研究发现,柴胡可以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来发挥其药理活性。
例如,柴胡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调节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另外,柴胡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达到治疗作用。
该药可以调节巨噬细胞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
值得注意的是,柴胡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毒性。
长期或高剂量使用柴胡可能导致肝脏损伤、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柴胡时应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
总结起来,柴胡作为传统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应用前景。
但与此同时,也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减少潜
在的副作用和毒性。
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探索柴胡的药理机制,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合理和安全用法。
柴胡及其活性成分药理研究进展

柴胡及其活性成分药理研究进展标签:柴胡;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柴胡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和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1]。
作为一味常用的传统中药,常作为君药参与多种中药组方。
迄今已从柴胡中分离鉴定出约60种皂苷类化合物、上百种挥发油类化合物及多糖类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具有解热、抗炎、保肝、抗菌、抗病毒、促酶分泌、抗肿瘤、抗氧化、调节免疫、抗惊厥、抗血小板凝集、促进细胞生长和抑制Na+-K+-ATP酶等诸多作用。
笔者现就近5年来柴胡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作一综述。
1 柴胡提取物1.1 抗菌与抗病毒柴胡临床常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口腔溃疡等多种细菌或病毒性疾病的治疗,表明柴胡可能具有较好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杨氏等[2]对柴胡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柴胡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腹腔感染死亡率有明显的降低效果,且此效果随着药物剂量的加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Su等[3]研究发现,低剂量的柴胡丙酮提取物对甲型H1N1病毒感染狗肾传代细胞系(MDCK)引起的病理性改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发现其对甲型H1N1病毒感染的人肺癌A549细胞分泌趋化因子RANTES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1.2 抗癌癌症化学治疗的耐药性促使人们不断寻找新的和更有效的药物,而从天然产物中筛选药物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Su等[4]研究了柴胡水提物对5-氟尿嘧啶引起细胞毒性的保护及增效作用,结果发现,柴胡水提物能够提高5-氟尿嘧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微核率和DNA损伤,细胞被诱导凋亡,但对正常的人淋巴细胞没有损伤作用。
采用5-氟尿嘧啶和柴胡水提物联合处理细胞24 h后,人肝癌HepG2细胞中Bax蛋白增加,并有部分细胞发生线粒体膜电位衰竭;而正常的人淋巴细胞中p21和p53蛋白水平上调,其线粒体膜电位没有变化。
基于“药性-功效-毒性”相关性的柴胡历代文献挖掘研究

关键 词 : 柴胡 ; 历代 文献 ;药 性 一功效 一毒 性 ”相 关性 “ ;
Ex a a in St d h peu u An in i a u e Bas n t e Ree a c f“ diial op t —E f a y c v t u y ont e Bu l r m ce tLt t r o er ed o h lv n e o Me cn Pr er y fi c — c
l e aur c o d nc n d a f rt e rlv n e r s ac f” e ii a r p ry f c —t xct ” i r t e a c r a e a d i e h ee a c ee r h o m dcn lp o e t -e e t o ii .M e ho Ance t o y t ds int b o s ie aur n p s d nate bo tBu e r m hne s r olt d n l z d a d s m maie .Res t o k ,l r t e i at y sisa u plu u c i n e we e c l e ,a ay e n u t a rz d ul Thee s r
・ 础研 究 ・ 基
基于 “ 药性 一功 效 一毒性 ” 相关性 的柴胡历代 文献挖 掘研究
孙蓉 / 黄伟 z 张亚 囡 赵 燕 (山东 省 中医药研 究院 , 山东 济南 20 1 ;山东 中医药 大学 , 504 山东 济南 20 5 ;国家 535。 食 品药 品监 督 管理 局药 品 评价 中心 , 京 104 ) 北 00 5 摘要: 目的 梳理 历 代文 献 中关 于 柴胡 的药 性 、 效 、 性 认 知过 程 的 记 载 , 合传 统 中医对 柴 胡 的认 识 , 临床 合 功 毒 结 为 理 用药 及 开展 柴胡 “ 药性 一功 效 一毒性 ” 关性 研 究提 供 文献 依 据和 研 究思 路 。 法 对 历 代文 献 中柴胡 相 关记 载进 相 方 行 整理 、 分析 、 归纳 。结 果 历代 文献 关 于柴 胡 的功 效 、 治有 不 同的记 载 ; 主 历代 本 草未 将 柴胡 列 为有 毒 之 品 , 在 临 但
柴胡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_陈莹

收稿日期:2005-07-15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资助项目(2004C102);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资助项目作者简介:陈 莹(1981-),女,陕西咸阳人,在读硕士,从事结构植物学研究。
*通讯作者:蔡 霞,E-mail:caixiah2003@柴胡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陈 莹,谭玲玲,蔡 霞*,胡正海(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摘 要 从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对柴胡属(Bu pleuru m L.)植物近年来研究的主要进展和一些重要结果进行了概述。
并指出,今后应该加强柴胡属的植物结构与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以及综合利用的研究。
关键词 柴胡属;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90(2006)02-0004-04Advances on the Studies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Bu pleuru m L.Chen Ying,Tan Lingling,Cai Xia,Hu Zhenghai(Institute of B otany,Northwest University,Xi .an 710069,China)Abstract The advances and some important results on the chemical component and medicine function in Bu -pleurum L.were summarized.In addition,it is suggested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its organs and their main chemical constituents,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s of Bupleurum plants.Key words Bupleurum L.;chemical constituent;study advance 柴胡属(Buleurum L.)植物是伞形科(Umbellifer -ae)植物中的大属之一,据报道,目前全世界柴胡属植物有200种左右,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及亚热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