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各种柴胡的作用与功效

各种柴胡的作用与功效柴胡,学名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解郁、抗炎止痛等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各种疾病。
下面将介绍各种柴胡的作用与功效。
1. 青柴胡青柴胡是柴胡的新鲜根茎,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湿热病症,如湿热黄疸、湿热泻痢等。
青柴胡还可以消肿利尿,有助于排除体内积聚的湿气。
2. 紫柴胡紫柴胡是柴胡的根茎,呈紫红色,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的作用。
它主要应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肝胆郁结等病症。
紫柴胡还能够舒肝解郁,改善情绪波动和睡眠质量。
3. 茅柴胡茅柴胡是柴胡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通便的功效。
茅柴胡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大便秘结等疾病。
它还可以促进胆汁分泌,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4. 白柴胡白柴胡是柴胡的根茎,颜色白色,具有解表散寒、清热解毒的功效。
白柴胡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它还可以抑制病毒和细菌的生长繁殖,增强人体免疫力。
5. 黄柴胡黄柴胡是柴胡的根茎,外表呈黄褐色,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黄柴胡常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如热毒性痈肿、痔疮等。
它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6. 双花柴胡双花柴胡是柴胡的根茎,呈双花状态,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双花柴胡主要用于治疗皮肤湿疹、烫伤烧伤等疾病。
它还可以减轻疼痛和缓解瘙痒感。
7. 香柴胡香柴胡是柴胡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香柴胡主要应用于治疗湿疹、疮疖等皮肤病症。
它还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炎症反应。
总的来说,各种柴胡在中医药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与功效。
但作为药物,柴胡也有一定的禁忌和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
柴胡功效与作用禁忌症

柴胡功效与作用禁忌症柴胡,学名为柴胡汁,是一种中草药,具有广泛的功效和作用。
它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调节人体的平衡状态。
柴胡的功效主要包括解表、疏肝、疏肝解郁、清热、明目等。
它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能够舒缓体内的紧张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同时,柴胡还具有清热明目的功效,可以改善眼部疾病,如视疲劳、目赤肿痛等。
此外,柴胡还可以滋补肝脏,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保护肝脏的健康。
另外,在中医理论中认为,柴胡还具有解表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柴胡具有调节人体平衡状态的作用。
据中医理论,人体的健康是由五脏和六腑的平衡状态决定的,当五脏和六腑出现不平衡时,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能够调节肝脏的功能,帮助恢复人体的平衡状态。
同时,柴胡还可以调节脾胃的功能,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促进食欲,解决胃肠不适等问题。
此外,柴胡还可以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预防水肿和排除体内的湿气。
柴胡在中医中的禁忌症主要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孩和老人不宜使用。
柴胡具有一定的药性,对一些特定人群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首先,孕妇由于怀孕期间身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加,柴胡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导致胎儿发育异常。
因此,孕妇应避免使用柴胡。
其次,哺乳期妇女由于柴胡具有一定的药效,可能会影响母乳的分泌和质量,从而对婴儿产生影响。
因此,哺乳期妇女也应避免使用柴胡。
此外,由于小孩的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的刺激比较敏感,因此应避免使用柴胡。
老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差,因此也应避免使用柴胡。
总结起来,柴胡是一种具有广泛功效和作用的中草药,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调节人体的平衡状态。
然而,由于柴胡具有一定的药性,对特定人群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孩和老人应避免使用柴胡。
柴胡的功能主治和功效主治

柴胡的功能主治和功效主治功能主治柴胡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以下是柴胡的主要功能主治:1.解表发汗:柴胡具有发散表邪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排除体内的寒湿邪气,缓解感冒、咳嗽等症状。
2.温中和胃:柴胡可以刺激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改善胃肠功能不良,如消化不良、胃胀等问题。
3.利胆排石:柴胡有助于刺激胆囊和胆道的收缩,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从而预防和缓解胆囊结石、胆石症等疾病。
4.解郁安神:柴胡在中医理论中具有解郁镇静的作用,可以舒缓烦躁不安、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5.退烧解毒:柴胡能够帮助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促进发热时的热解作用,并能够解毒,对一些中毒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功效主治柴胡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有着广泛的功效主治。
以下是柴胡的主要功效主治:1.疏肝散郁:柴胡可以平肝和胃,调理肝气的失调,从而改善肝郁的症状,如头痛、胸闷、疲劳等。
2.清热解毒:柴胡有着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处理一些热毒性疾病,如感冒、喉炎、肺炎等。
3.舒肝解郁:柴胡能够舒缓肝气郁结,调理情绪,从而改善失眠、抑郁、焦虑等问题。
4.利湿退黄:柴胡有助于调理肝胆湿热型黄疸,具有利尿作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5.安胎止血:柴胡可以调节血液循环,增强子宫收缩力,有助于缓解宫缩不畅、妊娠高血压等症状。
以上列举的功能主治和功效主治只是柴胡的部分作用,而不是全部。
需要注意的是,柴胡属于中草药,使用时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处方来合理使用,并避免滥用。
如果出现不适或者不明确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柴胡

柴胡柴胡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历代本草对柴胡的植物形态多有记述:多年生草本,根直生,分歧或不分歧。
茎丛生直立,叶互生;广线状披针形,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总苞片缺,花小,黄色,花瓣5,花药卵形;花期8~9月。
果期9~10月。
柴胡是常用解表药。
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
性味苦,微寒。
归肝、胆经。
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形态特征北柴胡,又名:竹叶柴胡(《植物名实图考》),铁苗柴胡、蚂蚱腿、山根菜、黑柴胡、山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45~70厘米。
根直生,分歧或不分歧。
茎直立,丛生,上部多分枝,并略作之字形弯曲。
叶互生;广线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0.6~1.3厘米,先端渐尖,最终呈短芒状,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有平行脉7~9条。
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伞梗4~10,长1~4厘米,不等长;总苞片缺,或有1~2片;小伞梗5~10,长约2毫米;小总苞片5;花小,黄色,径1.5毫米左右;萼齿不明显;花瓣5,先端向内折曲成2齿状;雄蕊5,花药卵形;雌蕊1,子房下位,光滑无毛,花柱2,极短。
双悬果长圆状椭圆形,左右扁平,长3毫米左右,分果有5条明显主棱,棱槽中通常有油管3个,接合面有油管4个。
花期8~9月。
果期9~10月。
狭叶柴胡,又名:红柴胡、细叶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
根深长,不分歧或略分歧,外皮红褐色。
茎单1或数枝,上部多分枝,光滑无毛。
叶互生;根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6毫米,先端渐尖,叶脉5~7条,近乎平行。
复伞形花序;伞梗3~15;总苞片缺,或有2~3;小伞梗10~20,长约2毫米;小总苞片5;花小,黄色:花瓣5,先端内折;雄蕊5;子房下位,光滑无毛。
柴胡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柴胡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柴胡是一种中药材,有很多功效与作用,但也有一些禁忌。
下面将详
细介绍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事项。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清热解毒:柴胡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可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
等症状。
2.调理肝气:柴胡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中作为治疗肝气郁结的药物,可
以改善肝气郁结引起的不适症状,如胸闷、胁痛等。
3.舒肝解郁:柴胡被认为具有舒肝解郁的效果,可用于治疗情绪忧郁、情绪波动等情绪方面的问题。
4.提升免疫力:柴胡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一些
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
5.抗炎镇痛:柴胡含有一些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的成分,可以缓解疼痛
和炎症症状。
不过,柴胡也有一些禁忌事项需要注意:
1.孕妇慎用:柴胡可导致子宫收缩,如果孕妇服用过多,可能会对胎
儿产生不良影响。
2.对柴胡过敏者禁用:如果对柴胡或柴胡所含成分过敏的人,应避免
使用柴胡。
3.肝功能不全者禁用:柴胡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对肝功能不全的患者
来说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需要避免使用。
4.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柴胡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副作用,长期大剂
量的使用可能会对身体产生负担,导致不良反应。
5.非医师指导下不宜使用:由于柴胡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
柴胡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

柴胡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一、柴胡的性味归经柴胡,又名旋覆花,为唇形科植物柴胡的根茎和根皮。
其性味苦、凉,归肝经。
二、柴胡的功能主治1.疏肝解郁:柴胡可疏肝解郁,平肝和胃,能够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胁痛、胸闷、烦躁等症状。
2.退热解表:柴胡具有发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感受风热而引起的头痛、发热、咽喉痛等症状。
3.明目提神:柴胡有清肝明目的功效,可用于眩晕头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等症状的治疗。
4.祛湿利胆:柴胡能够祛湿解郁、疏肝利胆,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脘腹胀痛等症状。
5.调经止痛:柴胡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经期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的缓解。
三、使用注意事项1.柴胡属于凉性药物,虚寒体质的人不宜过量使用,可导致腹泻、腹痛等不适。
2.孕妇忌用柴胡,尤其是怀孕初期和妊娠晚期的女性应慎用柴胡。
3.高血压患者、肝功能不全者慎用柴胡,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柴胡药物应避光保存,防潮、防虫,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5.使用柴胡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宜自行增减剂量。
四、药用小贴士1.可以使用柴胡煎剂、柴胡口服液等口服剂型进行服用。
2.柴胡药物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如黄芩、枳壳、生地等,增强药物的功效。
3.柴胡可以用于中药片剂、颗粒剂、中药材等制剂中进行使用。
五、食疗推荐除了药物的使用,柴胡也可以通过食物的方式进行摄入,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以下为柴胡食疗的推荐:1.柴胡姜茶:将柴胡、生姜片放入开水中,煮沸后饮用,具有解郁、提神的功效。
2.柴胡蜂蜜水:将柴胡、蜂蜜放入热水中冲泡,可饮用于感冒、发热时,退热解表。
3.柴胡蔬菜汤:将柴胡、胡萝卜、黄芩、香菇等食材一起煮汤,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
4.柴胡四物粥:将柴胡、当归、川芎、白芍等食材煮粥,可用于调理经血不调、痛经等症状。
以上推荐食疗方案应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进行,如有过敏或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
柴胡

柴胡(中药)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柴胡,中药名。
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柴胡是常用解表药。
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
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中文学名柴胡别称地熏、山菜、菇草、柴草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伞形目科伞形科属柴胡属分布区域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采收时间春、秋二季用量3-10g 毒性无毒目录1入药部位2性味3归经4功效5主治6用法用量7禁忌8炮制方法9生理特性10产地11相关论述1入药部位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2性味味辛、苦,性微寒。
3归经归肝、胆、肺经。
4功效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
5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6用法用量3-10g。
7禁忌柴胡其性升散,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8炮制方法①柴胡: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②醋柴胡:取净柴胡片,加入定量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
筛去碎屑。
柴胡片每100kg,用米醋20kg。
③鳖血柴胡:取净柴胡片,用鳖血及适量清水拌匀,稍闷,待汁液被吸尽后,文火炒干,取出放凉。
柴胡片每100kg,用鳖血12.5kg。
9生理特性柴胡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
其生长于沙质草原、沙丘草甸及阳坡疏林下。
10产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
11相关论述①《滇南本草》:“伤寒发汗用柴胡,至四日后方可用:若用在先,阳症引入阴经,当忌用。
”②《本经逢原》:“柴胡,小儿五疳羸热,诸疟寒热,咸宜用之。
柴胡

柴胡中文名称:柴胡英文名:RADIX BUPLEURI拉丁学名:RootofChneseThorowax别名:茈胡、地薰《神农本草经》、山菜、茹草《吴普本草》,柴草《品汇精要》。
性味:苦,微寒,归经:肝经、胆经功效:解表和里、疏肝解郁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等病一、来源伞形科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北柴胡”狭叶柴胡 B. scorzonerifoliumWilld. 干燥根。
“南柴胡”•多年生、单叶互生、伞形花序、花鲜黄色、双悬果●南柴胡•根较细,圆锥形,少分枝。
•根头部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近根头处有细密环纹。
•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
•具败油气。
●以根粗长、分枝少、质柔软、残留茎枝少者为佳。
二、性状鉴别●北柴胡•类圆锥形,长6-15cm。
•根头部膨大,常有残留的茎基或•短纤维状的叶基,下部有分枝。
•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有纵纹、•支根痕、皮孔。
•质硬韧,断面呈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木部黄白•气微香,味微苦。
南、北柴胡分布三、药理作用1、解热有效成份:柴胡皂苷、柴胡挥发油、皂苷元A,有良好的解热降温效果。
柴胡皂苷有溶血作用,现在多用挥发油来解热。
挥发油中的解热成分为丁香酚、对-甲氧基苯二酮、γ-十一酸内酯。
2、抗炎有效成份:柴胡皂苷。
机理:(1)抑制组胺释放。
(2)抑制白细胞游走。
(3)抑制渗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抑制结缔组织增生(4)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柴胡皂苷a和b可兴奋脑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肾上腺引起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促进免疫功能有效成份:柴胡多糖。
机理:明显增加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
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均促进作用。
可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
4、保肝利胆有效成份:柴胡皂苷机理:(1)稳定肝细胞膜,抑制干细胞内脂肪的产生,防止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胡
文章目录*一、柴胡的概述*二、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三、柴胡的分类*四、柴胡的药方选录*五、柴胡的服用方法*六、柴胡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
柴胡的概述
1、柴胡的概述柴胡,中药名。
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柴胡是常用解表药。
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
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症。
2、柴胡的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
3、柴胡的性状形态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
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
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
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
多不分枝或稍分枝。
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
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
具败油气。
4、柴胡的性味归经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
5、柴胡的来源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6、柴胡的产地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1、柴胡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柴胡其成分主要含柴胡皂苷,甾醇,挥发油(柴胡醇、丁香酚等),脂肪酸(油酸、亚麻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和多糖等。
还含黄酮、多元醇、香豆素和微量元素等成份。
大叶柴胡的根和茎中含有柴胡皂甙a、c、d、I,含量高达3.8%,并从中分离到4种多烯炔类化合物:柴胡毒素、柴胡酮醇、乙酰柴胡毒素和柴胡炔醇。
这些化合物对光、热不稳定,易氧化。
柴胡毒素和乙酰柴胡毒素有剧毒,它们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03 毫克/千克,3.13 毫克/千克。
2、柴胡的功效作用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症。
3、柴胡的毒副作用 3.1、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3.2、柴胡其性升散,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3.3、柴胡主要成分柴胡皂苷能导致肾上腺肥大、胸腺萎缩,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
有肾毒性,能损害肾脏。
柴胡中含的粗皂苷有较强的溶血作用。
柴胡挥发油能引发心率减慢,脉搏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