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进度表

合集下载

初二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初二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初二生物下册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下册生物学的重点知识和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2. 教学内容单元内容第一单元生态系统第二单元遗传与进化第三单元身体的调节与保护第四单元生物与健康3. 教学方法•讲授:通过清晰、生动的讲解,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组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4. 教学安排第一单元:生态系统1.第一课: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介绍生态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探讨生态学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第二课: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等。

–探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第三课:生物圈的重要性–介绍生物圈的概念和特点。

–分析生物圈的重要性和保护生物圈的措施。

第二单元:遗传与进化1.第一课:遗传的基本规律–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包括基因、DNA、染色体等。

–分析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显性和隐性遗传、基因突变等。

2.第二课:遗传的应用–探究遗传在人类的应用,如人类血型、遗传病等。

–分析遗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3.第三课:进化的基本概念–介绍进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理解进化的证据和机制,如化石记录、自然选择等。

第三单元:身体的调节与保护1.第一课:神经系统与调节–介绍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分析神经调节的原理和神经传导的过程。

2.第二课:内分泌系统与调节–理解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

–分析内分泌调节和激素的作用。

3.第三课:免疫系统与保护–探究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免疫反应和疫苗的原理。

第四单元:生物与健康1.第一课:疾病的原因和预防–分析感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原因。

–介绍预防疾病的措施和方法。

2.第二课:生物技术与健康–理解生物技术的定义和发展。

–探讨生物技术在医药和农业领域的应用。

3.第三课:生物伦理与健康–了解生物伦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7-1-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1-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7.1.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学习目标】1.掌握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课前预习】1.下列各组中,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一组是()A.蝗虫、蜜蜂B.螳螂、家蚕C.蟋蟀、蜻蜓D.苍蝇、豆娘2.蚊的发育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的过程,以下消杀方案中不是针对幼虫期的是()A.及时清理卫生死角以防积水B.在户外设置紫光灯进行诱杀C.闲置未用的容器应当翻转倒放D.种养水生植物需勤换水并冲洗根部3.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不同的是A.蜜蜂B.蚊子C.家蚕D.螳螂4.蝗虫的若虫与成虫的主要区别是若虫()A.身体较小,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B.身体柔软,有翅C.身体较小,没有翅D.要蜕皮,不能飞5.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的原因是()A.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B.外骨骼受到损伤C.外骨骼限制了蝗虫的运动D.外骨骼限制蝗虫的发育和长大【学习探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家蚕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2)发育:家蚕的一生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称为______。

除了家蚕以外,_____等昆虫也采用这种发育方式2、蝗虫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蝗虫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

(2)发育:蝗虫的一生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称为。

除了蝗虫以外,______等昆虫也采用这种发育方式。

与成虫相比,蝗虫的若虫身体,没有发育成熟,仅有____,能够跳跃,称为_____,若虫经过__次蜕皮,不经过_____期,发育成成虫。

3、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1)相同点:都属于__________发育;(2)不同点:完全变态发育经历4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3个时期、、,没有________期。

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学各科教学进度表

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学各科教学进度表
选考物理:3-1第三章结束 高二
非选考物理:1-1结束,迎考复习 高三 结束新课,总复习 九年级 第四单元 高一 必修第一册专题1,2,3 高二 选考化学:选修5
非选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高三 第一轮复习 七年级 人教版 七上第5课结束 八年级 人教版 八上第5课结束 九年级 人教版 九上第5课结束 高一 完成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0.9
期中后进度
4-6单元
4-6单元
4-6单元
必修上册5-8单元、读本 新增古诗,增加内容见省课程内容调整方案 写作、“唐诗宋词选读”(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结束, 《史记》选读结束;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术论著专题研 讨 高三一轮复习、作文系列训练
各年级 名著阅读:目录与进度见《连云港市中小学“真阅读工程”实施方案》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政治 历史 地理
七年级 七(上)第三章代数式结束 八年级 八(上)第三章勾股定理结束 九年级 九(上)第二章《对称图形—圆》结束 高一 必修一 第5章结束 高二 1.基本不等式 2.数列 3.常用逻辑用语 高三 第六章 结束 七年级 《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s 1-4 八年级 《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s 1-4 九年级 《牛津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 Units 1-4 高一 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 高二 牛津高中英语(必修)模块五 高三 牛津高中英语(选修)模块九 八年级 第三章 第2节结束 九年级 第十三章 第2节结束 高一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一力结束
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学各科教学进度表
学科
年级 期中前进度 七年级 1-3单元 八年级 1-3单元 九年级 1-3单元 高一 必修上册1-4单元、读本

第22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22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沁县“长治好课堂”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课题2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备课人李剑琴审核人王琴教学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材的地位及作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2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的第一节,本节阐述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是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的深度补充,也是学生学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人的性别决定和生物的变异等遗传学问题的基础。

教材依次展现的学习素材包括伞藻的移接实验,遗传的定义及特点,染色体的数目、组成及异常导致的疾病,DNA分子结构及特点,基因的定义。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我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拓展性目标我能通过对伞藻移接实验的分析,归纳出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挑战性目标我能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1.说明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2.说出遗传、基因的概念难点 1.说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法学法【教法分析】主要通过问题启发的方法开展教学,具体方法为创设情景法、多媒体演示法、引导点评法。

【学法分析】主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具体方法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互动体验、交流展示。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问题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思路情境导入【引入】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句话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生物现象?引出课题: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生回答:遗传从一些常见的俗语来引入遗传,学生很容易进入状态出示目标1.我能说明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2.我能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3.我能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齐读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目标问题解决核心问题一:伞藻移接实验说明了什么呢?问题1:早期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问题2:实验中选取的实验材料是什么?问题3:为什么选取两种伞藻?问题4:实验二中为什么伞藻的移接体长出了菊花形的帽?问题5: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核心问题二:遗传物质的特点问题1:什么是遗传?问题2: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哪里?问题3:染色体主要由什么组成?问题4:染色体的所有部分都是遗传物质吗?问题5:DNA的结构、功能分别是什么呢?它是如何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核心问题三: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请用一句话或图形说出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鸟卵的结构与功能-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

鸟卵的结构与功能-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
壳有许多小气孔
气体交换
步骤三:观察气室
气室里贮存着空气,利于胚胎发育时进行气体交换。
步骤四:观察内容物和卵黄膜
卵白 1 系带 2
内容物
3 卵黄膜 4 卵黄 5 胚盘
卵黄膜
动手做一做!
•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准备的实验工具,亲 自体验一下鸟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继续探索鸟卵的内部奥妙!
2.家鸽卵细胞的细胞膜是( C )
A.外层卵壳膜
B.内层卵壳膜
C.卵黄膜
D.卵壳
4、卵黄和卵白界限分明,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透明 结构,它叫什么?作用?
5、卵黄始终位于卵白的内部,根据系带在卵中的位置推 测系带的作用?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胚胎发育的部位
提供胚胎发育所 需的主要营养物 质.
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为胚胎发育提供氧 气
固定卵黄
1.有人说一个鸟卵就是一个卵细胞,你认为对吗? 在鸟卵中真正的 卵细胞应包括哪些结构?
思考
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卵壳上有许多气孔? 方法:将鲜蛋浸没在
40度——50度的 温水中,看蛋壳上 有小气泡发生。
观察鸡卵的结构操作步骤:
1.将鸡蛋的钝端轻轻敲出裂纹。 2.用镊子将卵壳及外壳膜除去。 3.用剪刀将内壳膜剪破。 4.将卵白和卵黄一起倒进培养皿。 5.对照鸡卵结构图观察卵的结构。
步骤二、观察卵壳和外层卵壳膜
胚盘 ⑥ 卵黄 ⑦ 卵黄膜⑧
①卵壳 ②卵壳膜 ③气室 ④系带 ⑤卵白
鸡卵的结构
(六人一组;每人回答一个问题。) 1、单手用力握鸡蛋,推测卵壳的作用?
2、轻敲鸡蛋的钝端,将少量破损卵壳剥掉。你看到了白 色薄膜,它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3、生活中,鸡蛋因为营养丰富而被作为人类的食品,你 能说说卵白和卵黄的功能吗 ?

初二下册生物教学计划7篇

初二下册生物教学计划7篇

初二下册生物教学计划7篇第1篇示例:初二下册生物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根据初二下册生物教学大纲,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生物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多样性- 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及分类标准- 探索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2. 植物的生活- 了解植物的结构、功能和繁殖方式- 研究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3. 动物的生活- 探讨动物的特征、分类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学习动物的生长发育和行为习性4. 人体的生理与健康- 理解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认识人体的健康保健知识和常见疾病的预防控制5. 遗传与进化- 学习遗传规律和遗传基因的传递- 探讨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和证据6.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提倡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通过实验、观察、比较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学知识的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2. 问题导向学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图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评价1. 日常学习表现- 课堂表现:课堂积极参与、思维活跃- 作业完成:及时准确完成作业任务- 实验报告:规范、清晰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2. 知识掌握情况- 考试成绩:考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 课内测试:定期进行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3. 实验技能-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书写规范、内容准确-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规范、安全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生物教材《人教版》下册2. 多媒体设备:教学投影仪、电脑、音响等3.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玻璃器皿等六、总结展望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预计能够使学生在初二下册生物学习中,形成系统的生物知识体系,提高生物学习的兴趣和实验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生涯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一)课标要求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由于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加之学生熟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提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及其流行的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科学预防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的意识与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通过传染病的资料分析,形成处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3、认识传染病的危害,学会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健康生活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教学难点:(1)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说明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四、教学思路本节课以社会热点事件“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引出课题,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与概括核心概念、阐述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迁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因此,在此设计中,以结核病、新型冠状肺炎以及蛔虫病这三种常见的传染病为情景线索,融入活动、问题、思维和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分析其病因,引出“病原体”的概念,进一步归纳总结出“传染病”这一重要概念。

接着通过分析这三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基本环节,归纳总结出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最后,回归到“新冠肺炎”的真实案例分析情境,让学生运用本节所学的知识尝试分析,以达到情景释疑的效果。

本节教学设计主要遵循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进行条理清晰,逻辑也清晰,这样能实现学生的对概念的掌握和内化。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模板(三篇)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模板(三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一)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

对于八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

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以前都是接受式学习,所以,八年级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

本学年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2018年全新改版,共分为六个单元。

本学期记叙类文本增加了科学环保和民俗文化的相关内容;文言文篇幅长度增加,理解难度增大;诗歌单元增加了宋词和元曲。

这些变化,有助于学生思考语文与生活、与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扩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民俗为主题组织单元。

《社戏》记录了鲁迅在归省平桥村的一段童年的回忆;《回延安》节选贺敬之诗选,展示出了浓郁的陕北风情;《安塞腰鼓》刘成章给我们描绘了安塞腰鼓的粗犷豪放、刚健雄浑;《灯笼》吴伯萧为我们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主要由事理说明文构成。

所选的课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第三单元,是以自然美景,幸福生活,人所向往,奇绝艺人等为内容的古诗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