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合集下载

新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完整版】

新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完整版】

新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完整版】第一章总则本守则依据法律法规,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旨在引导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促进其全面发展,维护校园秩序与安全。

守则适用于全国范围的中小学校,并应于校内校外均得到有效执行。

第二章研究行为规范第一节考勤与迟到规定1. 中小学生应按时到校上课,不得迟到早退。

2. 迟到次数达到一定次数的学生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二节课堂纪律1. 中小学生应当遵守课堂纪律,安静听课,不得大声喧哗、打闹。

2. 中小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第三节作业完成规范1. 中小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并交到老师。

2. 作业质量应符合老师的要求,认真对待每一个作业。

第三章行为准则第一节文明礼仪1. 中小学生应遵守礼貌待人的基本原则,不使用粗话脏话。

2. 中小学生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得恶意损害他人形象和尊严。

第二节身体卫生1. 中小学生应常保持整洁卫生的个人形象,包括衣着、发型等。

2. 中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勤洗手、勤梳理头发。

第三节遵纪守法1. 中小学生应尊重并遵守国家和学校的法律法规,不得违法乱纪。

2. 中小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第四章处罚与奖励1. 根据中小学生的表现,学校将进行奖罚并决定相应的处罚或奖励措施。

2. 学校将定期组织评比活动,表彰优秀学生和典型学生。

第五章守则执行与监督1. 学校设立专门的守则执行和监督机构,负责守则的执行和监督工作。

2. 中小学生、教师及家长都有权利向守则执行和监督机构反映问题,并对学校的执行情况提出建议。

第六章附则1. 本守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同时废止原有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

2. 中小学校应根据本守则具体情况,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本守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中小学校应将其传达到全体师生,并进行宣讲和解读,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守则的内容和要求。

同时,学校应与家长积极沟通,共同监督学生行为,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校园氛围。

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最新版)

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最新版)

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最新版)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制定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准则1. 尊重他人:学生应尊重老师、同学和其他学校工作人员。

不欺负、歧视或侮辱他人。

2. 遵守课堂纪律:学生应按时到校,不早退、迟到或旷课。

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打扰他人学习。

3. 文明用语:学生应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与他人交流,不使用粗俗、侮辱性或攻击性的言辞。

4. 遵守校园规定:学生应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校服要求、禁止带手机进校等。

5. 健康生活方式:学生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吸烟、饮酒或滥用药物。

同时,也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

6. 爱护环境:学生应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美观,不乱扔垃圾,不涂写乱画。

7. 安全意识:学生应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道路上玩耍。

在校内,要注意安全,不参与危险活动。

处罚措施为了确保学生遵守行为准则,学校将采取以下处罚措施:1. 警告:对于轻微的违规行为,学生将受到口头警告,并被要求改正行为。

2. 罚款:对于严重的违规行为,学生可能被要求交纳罚款,并与家长进行沟通。

3. 处分:对于多次违规或严重违规行为,学生可能会被暂时禁止参加某些活动或被要求接受特定的教育训练。

奖励机制为了激励学生遵守行为准则,学校将设立奖励机制,包括以下方面:1. 行为表扬: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将给予口头或书面表扬,并向家长进行反馈。

2. 奖励活动:学校将定期组织奖励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获得一定的奖励或认可。

3. 学生评选: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评选出“文明之星”等荣誉称号,以激励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家校合作学校将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以共同促进学生的行为规范。

家长应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与学校沟通,配合学校的教育措施,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结论本文档旨在为中小学生制定行为规范,以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健康成长。

学校将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并与家长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更新)》全文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更新)》全文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更新)》全文第一章:总则本规范旨在引导指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研究和生活惯,提升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第二章:学校生活规范第一节:课堂行为规范1. 学生应尊重师长和同学,保持课堂秩序;2. 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3. 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代写;4. 学生应遵守禁止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规定。

第二节:校园环境规范1. 学生应保持卫生,不乱扔垃圾;2. 学生应保护学校设施设备,不损坏、涂写;3. 学生应遵守校园安全规则,不进行危险行为。

第三节:校园交往规范1. 学生应友善待人,不欺负同学;2. 学生应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不参与打架斗殴;3. 学生应尊重师长和工作人员,不进行辱骂和恶意诋毁。

第三章:学生网络行为规范1. 学生应正确使用互联网,不传播违法信息;2. 学生应文明上网,不发布不良言论;3. 学生应保护个人隐私,不泄露个人信息;4. 学生应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进行网络欺凌。

第四章:学生社交行为规范1. 学生应尊重他人言行,不进行污言秽语;2. 学生应遵守公共秩序,不进行违法犯罪行为;3. 学生应爱护环境,不乱丢废物。

第五章:着装规范1. 学生应穿戴整洁、得体的服装;2. 学生应遵守校园着装规定,不穿着暴露、不文明的服饰。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1. 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奖励,激发积极向上的动力;2. 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促使学生自觉遵守规范。

第七章:附则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定。

以上为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更新)》全文。

新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九条)

新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九条)

新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九条)
1. 尊重师长和同学
- 学生应尊重教师和同学,尊重他们的权威和个人空间。

- 不得恶意攻击他人的人格和尊严。

2. 遵守课堂纪律
- 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不得打扰教学秩序。

- 应按时到课,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3. 提倡公平竞争
- 学生应秉持公正之心,在研究和比赛中进行公平竞争。

- 不得利用不正当手段抢夺他人的机会和成果。

4. 保护学校环境
- 学生应保护学校环境卫生和公共财物。

- 不得故意破坏学校设施和其他学生的物品。

5. 文明待人
- 学生应文明待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

- 不得有歧视、侮辱、欺负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6. 注重礼仪惯
- 学生应注重礼貌和礼仪惯。

- 应遵守社交礼仪,礼貌待人,不得对他人粗鲁无礼。

7. 注意个人形象
- 学生应注重个人形象和仪容仪表。

- 应保持整洁、干净的外表,讲究个人形象修养。

8. 爱护自己和他人
- 学生应珍惜生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 不得参与暴力、欺凌、赌博等违法或有害的行为。

9. 倡导勤俭节约
- 学生应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 不得浪费食物、文具等资源,珍惜社会资源。

以上九条为中小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应积极遵守,为校园营造良好的研究和生活环境。

注意:以上内容为助手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创作,不能作为法定规章的参考。

中小学生行为规范100条

中小学生行为规范100条

中小学生行为规范100条一、尊重师长,礼貌待人1. 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离开时要告别。

2. 与同学交流时要有礼貌,不打架不骂人。

3. 上课时要认真听讲,不随意说话或做其他无关的事情。

4. 回答问题时要举手,得到允许后再发言。

5.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倾听和理解。

6. 在校园里遇到客人或外校人员要礼貌对待。

7. 不随意翻看他人的物品和隐私。

8. 学会感恩和回报,珍惜别人的付出和帮助。

9. 对待长辈要有敬意,不顶嘴不任性。

10. 在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不喧哗不打闹。

二、课堂纪律,认真听讲11. 课前准备好书本和文具,等待老师上课。

12. 上课时不做小动作,专心听讲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13. 不随意走动或换座位,保持教室秩序井然。

14. 不在课堂上吃零食或喝饮料,保持教室整洁。

15. 课后及时整理书包和课桌,养成良好的习惯。

16. 不私自离开教室或学校,如有需要要向老师请假。

17. 不随意涂画或损坏教室的物品和设备。

18. 学会合作和分享,与同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19. 不嘲笑或歧视同学的学习困难和问题。

20. 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集体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三、课间活动,注意安全21. 课间休息时要有序离开教室,避免拥挤和喧哗。

22. 在操场上玩耍时要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动作。

23. 不乱扔垃圾,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24. 遇到问题或矛盾时要冷静解决,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

25. 爱护公共设施和教学设备,不随意损坏或浪费。

26. 不携带危险物品或玩具到学校,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27. 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如遇到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要冷静应对。

28. 不参与危险的游戏和活动,如攀爬高处、玩火等。

29. 不欺负或嘲笑同学,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30. 学会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并注意车辆。

四、诚实守信,不说谎话31. 作业要独立完成,不抄袭别人的成果。

32. 考试时要遵守考场纪律,不作弊不偷懒。

中学生课堂常规及行为规范

中学生课堂常规及行为规范

中学生课堂常规及行为规范中学生课堂常规一、上课前要准备好研究用具,书放在课桌的左上角,文具放在课桌的右上角。

二、上课预备铃响后,要立即有秩序地进入教室,安静坐好,准备上课。

三、老师进入教室后由班长喊“起立”,学生要立正站好,待老师还礼后,班长再喊“坐下”。

上体育课时,由体育委员提前整队,向老师报告人数,师生互相问好。

四、上课迟到者,要先喊"报告",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五、上课时,要坐端正,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姿势和书写新闻记者惯。

六、回答问题时,要起立站好,老师允许后再坐下,回答问题或发言时需先举手。

七、上课时不带帽子、围巾、手套、口罩、不吃东西,教室要保持严肃整齐。

八、上课不得随便语言、打闹、下坐位、乱递纸条,不许借东西。

九、下课铃响后,老师宣布下课,由班长喊“起立”,待老师离开教室或经老师允许后,按顺序出教室。

十、上好实验课。

班长整队提前把学生带到实验室,按照顺序和组次坐好,不经老师同意不动仪器,不准大声喧哗、打闹,不准随便走串,如擅自动用仪器、教具等有所损失,要卖力赔偿并视情节轻重赐与纪律处分。

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一、进校穿戴整洁重仪表,备齐用品准时到;下车奉行停放好,相互问候有规矩。

二、早读勤奋好学争分秒,贵在自学效力高;语文英语隔天读,书声朗朗气氛好。

三、升旗升旗仪式要认真,热爱祖国第一条;奏唱国歌感情真,肃立致敬要做到。

四、上课铃声一响进教室,专心听课勤思考;举手发言敢提问,尊敬师长听教导。

5、作业审清题意自力做,格式规范不杜造;簿本整洁字端正,保质保量按时交。

六、自每节自要上好,遵照纪律最重要。

预复做作业,苦学勤练受益早。

七、两操出操集队快静齐,动作规范做好操;每天眼操做二次,持之以恒视力保。

八、课间注意休息不吵闹,文明整洁要做到;勤俭节约爱公物,遵循XXX让好。

9、举动科技文体热情高,体魄健壮素质好;思想觉悟要提高,班会团队少不了。

中小学生行为规范

中小学生行为规范

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品德养成的重要时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规范中小学生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以供大家参考。

一、尊重他人1. 尊重老师:对老师要恭敬有礼,不随意打断老师发言,听取老师的教导和指导,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2. 尊重同学:言辞文明,不侮辱、欺负同学,不参与欺凌行为,帮助同学,关心、支持同学的学习和生活。

3. 尊重家长:尊重父母和家长的意见和决定,不与家长顶嘴、争吵,积极与家长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二、课堂纪律1. 守时上课:按时到校,按时进入教室,不迟到、早退。

2. 安静听讲:上课时不谈话,认真听讲,不干扰他人学习,不自由自在地活动。

3. 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勇于提问和回答问题。

4. 整洁仪表:整齐划一地穿着校服,保持容貌整洁,不摆弄与学习无关的物品。

三、礼貌待人1. 礼貌用语:对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人用礼貌和尊重的语言交流,不使用粗鲁或侮辱性语言。

2. 敬老尊贤:尊敬长者,帮助他们,关爱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需求。

3. 周到关心:对同学和朋友有关怀,主动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乐于帮助他人解决困难。

4. 文明用餐:用餐时不大声喧哗,不随意乱扔食物,吃完后收拾餐具和桌面。

四、安全意识1. 路上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过马路,不乱穿马路,不逞能、不打闹、不拥挤。

2. 防止意外:注意课桌椅的摆放,不乱爬高处,不扔硬物,不马虎和随意采取危险行动。

3. 网络安全:学会正确使用互联网,不向陌生人泄露个人信息,遵守网络道德,不参与网络暴力行为。

五、卫生习惯1. 洗手常规:进食前、上厕所后、课间休息时和接触脏物后,要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教室卫生:保持教室整洁,不乱丢纸屑和垃圾,离开教室时将座位整理好,保持教室的清洁环境。

3. 个人卫生:坚持每天早晚刷牙,保持口腔清洁,注意修剪指甲,保持整洁的外貌。

中学生行为规范内容

中学生行为规范内容

中学生行为规范内容中学生行为规范是指中学阶段学生在校内学习和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校园秩序的维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学生行为规范内容:一、课堂行为规范1. 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到达教室,不晚到、早退或旷课。

2. 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不打断老师的讲解或干扰其他同学。

3. 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效率。

4. 不抄袭、作弊或传递作弊材料,保持诚信。

二、生活行为规范1. 尊重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不欺负、嘲笑或歧视他人。

2. 保持个人卫生,保持宿舍、教室等公共场所的整洁。

3. 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演出等,树立团队精神。

4. 注意个人形象,着装整洁、得体。

三、安全行为规范1. 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搭乘交通工具,不乱穿马路或爬窗户。

2. 注意食品卫生,不乱扔垃圾,不将食物带入教室。

3. 预防意外伤害,注意校园安全,不进行危险游戏或恶作剧。

4. 使用电子设备时遵守相关规定,不使用或传播不良信息。

四、学习行为规范1.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按时上交作业,不抄袭或代写作业。

2. 定期复习课程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能力。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不沉迷于电子游戏或社交媒体。

4. 尊重知识产权,不盗用他人成果或侵犯他人权益。

五、网络行为规范1.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发布或传播谣言、淫秽、暴力、恶心、诽谤等不良信息。

2. 尊重他人隐私,不盗用他人账号、发布他人照片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3. 使用网络时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随意泄露自己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

4. 合理使用网络时间,不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沉溺于虚拟世界。

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定旨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人格品质,以及规范校园秩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

同时,学校和家长也应与学生共同维护和执行这些规范,使之成为每个中学生的自觉行为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州市城区四初中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课堂是中学生接受教育的神圣殿堂。

良好的课堂行为规范,是中学生素质的体现,是中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体现,是学校学风建设的关键。

为进一步建立优良学风,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环境,根据《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1、课表和作息时间表是学校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学生应严格按照课程表安排的课程(含自习课)和作息时间规定的时间上课或自习,不得随意变更。

2、学生应认真完成每一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或旷课,应提前一分钟到达上课地点。

因病或因事不能上课者,需事先履行请假手续并被批准,否则以旷课论处。

如无特殊情况,不得事后补假。

3、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学生应自觉遵守和维护课堂纪律,上课期间禁止使用手机、游戏机、MP3等通讯和娱乐设备,不得在教室内及附近大声喧哗。

4、为保证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禁止携带食物进入校园(携带饮用水的必须放置于抽屉内),禁止在教室内吸烟,不得将与教学无关的物品(如水杯、雨伞、手提包、纸巾等)放置于课桌桌面。

5、言行举止得体,尊重老师。

未经老师许可,禁止课堂上随意进出教室。

课间值日生应主动为老师擦黑板。

6、爱护公物,自觉履行班级财产“三包”责任和个人课桌椅“三包”责任。

为保持清洁的教学环境,维护教室卫生,不得在课桌、教室墙壁等处涂抹刻画,不得在教室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或将杂物放置于抽屉内。

7、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是中学生的基本素质。

应自觉遵守作息时间,保证上课精力充沛、精神饱满。

不得穿拖鞋、背心上课,课堂着装应得体。

8、根据课程教学安排认真完成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作业。

课堂上应积极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声音洪亮,站姿挺拔,积极主动地分组合作学习。

服从管理并共同维护好课堂教学秩序,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

|
9、当节课任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者和第一责任人,有责任认真加强课堂管理,包括严格考勤、教学组织、纪律维护、学生评估等。

应切实抓好本班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和课堂教学秩序。

10、值日领导常性地深入课堂了解有关学生上课秩序状况,并依托学生骨干及团员组织做好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有效管理。

11、班干部及团员应成为课堂行为规范的模范,并认真带领广大同学自觉遵守课堂行为规范。

学生会、班委、团支部等学生组织要切实做好本校本班级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宣传、自我督察等工作。

学生违反课堂行为规范,皆视为故意扰乱课堂秩序,经劝告不听者,按《邓州市城区四初中学生违纪处理办法》相关条款处理。

12、学校教导处和政教处是全校课堂教学秩序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应负责做好全校课堂教学秩序和学生课堂行为的检查评估、评优罚劣、违纪处理等工作。

加强课堂管理,是确保课堂行为规范有效落实的保障。

中学生课堂行为规范是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任课教师质量评估、各年级教学工作状态、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每个学生、每位老师都必须重视并积极遵守执行。

努力建立和完善保障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的长效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