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坝可行性分析

坝可行性分析引言坝是指在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上修筑的一种形式,目的是将水体集中,用于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等人类活动。
修建一座坝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地质条件、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等。
本文将对坝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地质条件首先,地质条件是确定修建坝是否可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需要考虑的地质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地基稳定性、地下水位等。
如果地质构造不稳定,地基无法承受坝的重量,那么修建坝就是不可行的。
因此,在进行坝可行性分析时,地质工程师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
环境影响修建坝对周围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包括对野生动植物的破坏、水体的污染、土地的淹没等。
在进行坝可行性分析时,需要对这些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确保在修建坝的过程中能够最小化对环境的破坏。
此外,还需要考虑修建坝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否会导致生态失衡和物种灭绝等问题。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决定修建坝是否可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修建坝需要巨大的投资,包括土地购买、施工费用、设备购置等。
在进行坝可行性分析时,需要对投资回报周期、收益水平等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评估。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电力销售收入、灌溉收益、水运运输成本节约等。
社会影响修建坝会对周围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包括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产业的影响。
在进行坝可行性分析时,需要对这些社会影响进行评估,并利用适当的方法减轻负面影响。
比如,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法律和政策修建坝需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和政策。
在进行坝可行性分析时,需要对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进行了解,并确保修建的坝能够符合要求。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社会影响评价,并获得相应的批准。
结论通过对地质条件、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社会影响以及法律和政策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是否修建坝的结论。
如果坝的修建是可行的,那么可以进一步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
如果坝的修建是不可行的,那么需要找到替代方案来满足相应的需求。
虽然坝的修建对环境和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这些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教学设计公开课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以雅鲁藏布江为例》教学设计
光谷第二高级中学张建杰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问题研究。
通过对《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的学习,问题探究旨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并且能够用辩证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看待“河流上该不该修建大坝”这一问题,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比较弱,通过投入到探索性的学习中,以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读图认知雅鲁藏布江流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概况。
(2)能够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怒江大坝带来的利和弊。
(3)能够知识迁移,分析其他河流因修建大坝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网络搜集有关的地理资料,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筛选,将它们应用于学习过程。
(2)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探究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理性思维,用辩证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确看待修筑大坝等工程建设的利弊,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雅鲁藏布大坝的利弊在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表现难点:探究问题的方法与态度
【教学方法】探究式与合作学习、辨析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论长江三峡修建高坝的可行性

论长江三峡修建高坝的可行性黄万里北京清华大学水利系资深教授1. 三峡大坝工程本身的可行性问题2. 三峡工程对上游河床环境的可能影响3. 关于修改三峡高坝设计的建议在有关方面作出修建长江三峡高坝的决策前,笔者曾三次上书中央,建议勿修此坝;筑坝开始后,又曾三次上书,建议停工。
多年来也曾一再请求,希望中央责成工程当局公开讨论三峡工程的可行性,可惜始终未被接纳。
因此,只能在学报上展开技术性争论。
美国总统曾来函咨询此事,我在致答时说明了此坝永不可修之理由,承其回函表示同意并致谢。
各国有四个通讯社先后对我作了录象采访,除我国外已在世界各国的电视节目中播出。
长江三峡大坝不可修,首先是因为建坝工程本身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不成立;其次是因为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有严重损害,一旦建坝蓄水后,将使金沙江和四川境内长江上游河槽中的砾卵石和部份悬沙在长江重庆段沉积下来,形成水下堆石坝,堵塞重庆港,其壅水将淹没合川、江津等城镇。
指导拦河坝工程的基础学科是土木工程中的建筑结构和水力学,水利工程规划涉及治河原理,其基础学科则是水文学。
水文学始于1930年,是适应研究水资源利用和洪水定量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其基础是水文地理学(包括水文气象学、水文地貌学和水文地质学)和水文计算学。
中国管理水利工程的决策者中,很多人习惯于从单纯土木工程的观点来看待洪水控制和治河方法,他们不懂水文学却轻视或排斥水文研究的结论,显然有很大的片面性。
笔者虽毕生治水文之学,至年愈古稀,犹恐才疏学浅,唯虑尚在门外,居常孜孜学习,亦曾将对三峡工程后果的学术研究结论写成“关于长江三峡砾卵石输移量的讨论”一文,刊载于1993年、1994年及1995年的《水利水电学报》上,求教于世之学者。
现再择其要简述之。
1. 三峡大坝工程本身的可行性问题所谓的工程本身(Infrastructure)包括大坝的全部工程,以及对上游库区及下游泄流河槽进行保护的必要工程,而不包括保护上游和下游环境所必须的工程。
“问题研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尝试

“问题研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尝试摘要:“问题研究”是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在教学时,应处理好这部分内容,让“问题研究”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及评判信息的能力上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研究;课前准备“问题研究”是指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3》中每章课文教学后安排的专题研究课,它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有效载体,更是学生开展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最佳切入点。
在1~3的教科书中,共安排了16个“问题研究”专题课的教学内容,从其篇目看,有探索宇宙科学的,如“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有关资源利用的,如“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有体现人文关怀的,如“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有发挥主人公意识的,如“我的家乡应如何发展”等等。
一个个问题研究课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新的学习方式,树立学生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教学时,应处理好这部分内容,让“问题研究”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及评判信息的能力上起到应有的作用。
但不同学校在实践中由于课时、学生安全等各种原因都很难落实到位。
怎样才能把“问题研究”利用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几年的新课程实践,对不同章节的“问题研究”在教学处理时方法不同、详略不一。
我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拓展知识型如“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等,这部分知识拓展性较强,我认为可以让学生作为课外兴趣知识掌握,可以让学生事先查阅资料,自己尝试去分析、解决教材中提出的问题。
河流上该不该建坝(2014-10-8)

9、中国的二滩拱坝 二滩大坝不仅为中国的贫困地区带来了就业机会和海外投 资,而且在建造过程创下了几项记录。这座240米的大坝在短短的十年间建成, 创造了水电站的最快建造记录。这座双曲大坝拥有一个地下发电所和一条1167 米的导流隧洞,这也是世界最长的导流隧洞之一。有47个国家和700位专家参与 了这个工程的建设。
10、俄罗斯的Chirkey大坝 尽管该大坝并非最高的,但是它232.5米接近垂直 落差的高度让它既惊人又美丽。该大坝是俄罗斯最高的拱形坝。Chirkey大坝除 了拥有一座1000兆瓦的发电站之外,而且也是一个旅游胜地,拥有着人造景观
• 长江三峡工程 • 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整 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 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 一架升船机。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 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大坝坝顶 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左岸设14 台,左岸12台,共表机26台,前排容量为70 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 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通航建筑物 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包连续 级船闸及早线一级垂直升船机。
4、意大利的瓦依昂大坝 高度262米,它以多灾难闻名。在大坝建造期间,这一地区遭
遇了几次山体滑坡和地震,证明这座山是不稳定的。建成后,在1963年10月9日的暴雨 中遭遇了一次严重的山体滑坡。
5、瑞士的莫瓦桑大坝 这座拱坝的建成高度为 250米。莫瓦桑大坝建设 的目的是为了阻止洪水
6、中国的李家峡大坝位于黄河之上,它拥有着应对水土流失和水力发电 的双重功效。高达250米
2、瑞士 大迪克桑斯水坝是世界最高的重力坝,而且称重达到了150万吨超过了基奥 普斯大金字塔。这座大坝从顶部到底部的落差达到285米,是一座让人肾上腺素增高 的工程学杰作。除了它惊人的高度之外,它的基座也达到了200米宽。
修建大坝的利与弊总结

修建大坝的利与弊总结修建大坝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它既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便利,又有一系列的利与弊。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修建大坝的利与弊,并就此展开详细的讨论。
利:修建大坝可以提供可再生能源。
大坝可以用来建设水电站,利用水流产生电力。
这种清洁能源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修建大坝可以调节水资源。
大坝可以储存水源,调节水流,防止洪水和干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这对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以及工业用水都具有重要意义。
再者,修建大坝可以创造就业机会。
大坝的修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修建大坝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弊:然而,修建大坝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修建大坝会导致生态破坏。
修建大坝会改变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河流的生物多样性,破坏湿地生态环境,对水生生物和栖息地造成影响。
修建大坝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
大坝的建设会导致当地居民的迁徙,可能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同时,大坝的运行也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可能会引发社会纠纷和冲突。
修建大坝也存在安全隐患。
大坝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灾害。
因此,对大坝的设计、建设和运行都需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修建大坝既有利也有弊。
在实施大坝工程时,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同时,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
只有在全面考虑各方面利弊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推动大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河流该不该建大坝(优质课)

忏悔。从建坝再拆坝,人们强迫河流进行
了完全相反的调整和适应,它所带来的不
良后果给了人类两次的报复,使人们付出
了双倍的代价。
修建三门峡工程带来的影响
三门峡水库1960年9月建成,从第二年起潼关以上黄 河渭河淤沙成灾,两岸受灾农田80万亩,一个县城被 迫迁走,西安受到严重威胁。 到了50年后的今天,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日益恶化, 下游河水已所剩无几,几十万人口离开他们原本富裕 的家园,迁移到土地贫瘠的偏远地区,其中一些人来 回迁移十几次,生活变得一贫如洗。 三门峡工程总结算时耗资达40亿元,相当于40座武汉 长江大桥的造价,而之后改建费用和因之受灾的地区 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更是一个谁都无法估量的数字。
总结
弊
1、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工程难度大。 地质构造复杂,易引发水库地震等地质灾害。 2、当地经济欠发达,能源需要量少,资金不足,技术 力量薄弱。 3、当地有丰富的地热和太阳能,能源基本能满足经济 发展的需求。 4、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远,西电东送,价格优势 不明显。 5、作为国际性河流要处理好上下游的关系 6、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大。 作业
C.汛期蓄水
D.人工清除
对库区上游的影响
(1)泥沙淤积、危及港口及航运 (2)洪水时回水,扩大洪水的影响河段
(3)水流减慢,河流自净作用减弱,增加污染;雾日增多,酸 雨加重
对库区下游的影响
(1)洄游性鱼类减少 (2)泥沙减少,海岸沉积减慢 (3)流量减少,海水倒灌,土壤盐渍化,顶托污水
⑵三峡工程会否像纳赛尔水库一样产生突出 的负面作用呢?为什么?
①河水定期泛滥为中下游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②下游属热带沙漠气候,河水为中下游两岸带来了灌溉水源 (但不稳定)。 ③降低土壤盐碱度,故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成为主要的
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思考: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带来了发达的灌溉农
业,为什么埃及还要在尼罗河上修建阿斯旺大坝?
1.河水定期泛滥,具有不可调控性, 来水量大时可能出现涝灾,来水量少 时可能出现旱灾。为了变泛滥性灌溉 为可调节的人工灌溉,为了防洪,有 必要修建一个大坝。 2.埃及严重缺水,埃及人民希望通过 水利建设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坝拦水 加以利用。 3.大坝的出现会带来水位的落差,会 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这为经济落后 的埃及快步迈向工业化提供巨大动力。
一、尼罗河
尼罗河为沿岸地区人民从事 耕种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1)尼罗河下游属热带沙漠 气候,尼罗河水为沿岸农业提 供了灌溉水源(但不稳定);
(2)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下 游特别是三角洲带来肥沃的土 壤,促进了沿岸农耕业的发展。
“尼罗河赋予两岸土地以生命:只有尼 罗河泛滥以后,才能够有粮食和生命。 大家都依靠它生存。” ——尼罗河赞语
三、阿斯旺大坝带来的消极影响
1.阿斯旺大坝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利影响?
阿斯旺大坝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产生的原因? “弊”(不利影响) 沿河可耕地土壤肥 力持续下降 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 河水不再定期泛滥,泥沙被阻于库区上游
沿尼罗河两岸出现 1.河水不再泛滥,也就不再有雨季的大量河水带走 土壤中的盐分;2.常年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 把深 了土壤盐碱化 层土壤内的盐分带到地表 库区及水库下游的 1.库区水的大量蒸发是重要因素;2.土地肥力下降迫 尼罗河水水质恶化 使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河水富营养化 水生植物及藻类蔓 延,堵塞河道灌渠 尼罗河下游的河床 受到严重侵蚀,尼 罗河入海口处海岸 线后退
二、阿斯旺大坝带来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门峡工程总结算时耗资达40亿元,相当于40座武汉 长江大桥的造价,而之后改建费用和因之受灾的地区 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更是一个谁都无法估量的数字。
2020/12/2
23
四、深入思考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修建水库和大坝?说说前期 规划和论证的重要性。
我们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修建水库和大坝,既有 利也有弊。前期规划和论证充足了、科学了,在工程 完工后所造成的负面效应会降低到最小。若论证不充 分、不严密,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2.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利影响?
主要由下游及入海口处水量和泥沙减少所致,输 水输沙之所以变化就是因为阿斯旺大坝修建。
2020/12/2
14
案例2: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三峡大坝为例
中国是世界上水坝最多的国家,共有 86000座水坝,占世界的50%。
2020/12/2
15
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三峡大坝为例
C.三峡工程导致珍稀植物被淹没是不可逆转的影响
D.三峡工程对中华鲟产生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③降低土壤盐碱度,故尼 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成为主 要的农耕区。
2020/12/2
12
二、阿斯旺大坝带来的经济效益
1. 阿斯旺大坝从哪些方面提高了尼罗河的利用效益?
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提高了尼罗河灌溉、防洪、 发电、养殖、航运、旅游等利用效益。
2. 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水电站建成后,不仅可以永 续利用水能发电,而且可以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使用, 由此会产生哪些环境效益?
废渣的少排放可少占土地;废气的少排放,减少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酸雨的危害。
2020/12/2
13
三、阿斯旺大坝带来的消极影响
1. 阿斯旺大坝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对土地(土壤)的影响:肥力下降,加重盐渍化;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主要是河口渔业产量减少; ③对海岸地形的影响:泥沙淤积缓慢,海岸遭侵蚀后退。 ④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海水倒灌。
对库区本身的影响
(1)水文问题:地下水位上升,河流水位上升淹没 沿岸平原,不利于农业生产
(2)泥沙问题:流速减缓,泥沙淤积
(3)地质灾害问题:库区回水引发落差,植被无法 生长诱发引起崩岸、滑坡,甚至诱发地震。
(4)水质问题:水流减缓,河流的自净能力减弱, 水质变坏,水温、水质的变化并滋生蚊蝇、传播疾病
22
修建三门峡工程带来的影响
三门峡水库1960年9月建成,从第二年起潼关以上黄 河渭河淤沙成灾,两岸受灾农田80万亩,一个县城被 迫迁走,西安受到严重威胁。
到了50年后的今天,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日益恶化, 下游河水已所剩无几,几十万人口离开他们原本富裕 的家园,迁移到土地贫瘠的偏远地区,其中一些人来 回迁移十几次,生活变得一贫如洗。
2020/12/2
24
五、练一练
1、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
负面影响有( D )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 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2、有关三峡工程所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三峡工程有利有弊,利弊相当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上游
21
水电专家看到的处处是大坝,看到 的源是头坝水址土.应对保于恤坝,址沙又入最河欣槽赏须“纵小逸口。大 肚洼子道”轮。流潦可泄,立农建土赖洪积。
而今你坝看蓄到复了堤“塞大,肚清子水”顶里冲炊长烟告袅急袅。的 村庄,暮归的牛羊,荷锄的农夫吗?
有所为,
28万移民
有潼关所三门不峡 为
西安
2020/12/2
(5)社会稳定问题:水库移民问题难度大
2020/12/2
16
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三峡大坝为例
对库区上游的影响
(1)水文问题:洪水时回水,扩大洪水的影响河段 (2)泥沙问题:泥沙淤积、危及港口及航运
(3)水质问题:水流减慢,河流自净作用减弱,增 加环境污染程度 (4)大气环境问题:雾日增多,酸雨加重
但此项工程是毛泽东执意实现“圣人出,黄河清”的
梦想,加之当年搞苏联崇拜,工程由苏联专家论证和
设计,国内有许多专家明明知道这是错误的,但没有
人公开反对,在一边倒的极端气氛下,负有责任的专
家们不敢面对现实,直抒己见,个别的甚至曲意逢迎,
企求腾达。唯有黄万里因讲真话被打成右派,受尽磨
难和摧残。
2020/12/2
6-10月非洲北部热带草原气候区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进入湿季,青尼罗河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多,河流水量逐渐增
2020/12/2
11
大,进入汛期。
一、尼罗河
尼罗河为沿岸地区人民从 事耕种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①河水定期泛滥为中下游 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②下游属热带沙漠气候, 河水为中下游两岸带来了灌溉 水源(但不稳定)。
2020/12/2
17
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三峡大坝为例
对库区下游及河口区的影响
(1)水文水质问题:如果河流下泄量减少,海水上 溯,顶托污水,并引发咸潮,土壤盐渍化 (2)海岸地形问题:入海泥沙减少,海岸淤积减慢, 海岸后退,三角洲缩小 (3)水生生物问题:洄游性鱼类的影响
2020/12/2
2020/12/2
19
英雄人物:黄万里
2020/12/2
20
《长河孤旅》的历史回顾
50年代,我国在修建三门峡工程的论证过程中,著
名爱国教育家黄炎培之子、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著名
的水利学专家----黄万里提出不同意见,他经过多年来
对黄河地质和水文的研究论证,认为这是个错误的决
策,多次据理力争,并不断上书中央提出反对意见。
18
河流上修建大坝的评价
利:
调节径流,减少下游旱涝灾害; 水能发电,提供可再生清洁能源; 供水,为工农业、生活提供水源; 调节气候,增加湿度,减少日较差; 发展航运、水产养殖、旅游业等。
弊:
淹没农田、诱发地震、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入海泥沙减少,加剧河口海水侵蚀; 入海盐类减少,影响河口地区渔业。
2020/12/2
1
Hale Waihona Puke 密西西比河上的水坝 12020/12/2
2
2020/12/2
3
2020/12/2
4
黄河龙羊峡
2020/12/2
5
黄河三门峡
2020/12/2
6
2020/12/2
7
2020/12/2
8
2020/12/2
9
案例1:尼罗河和阿斯旺大坝
2020/12/2
10
一、尼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