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鹿山之普洱茶
追忆皇家贡茶——困鹿山

追忆皇家贡茶——困鹿山困鹿山,属于无量山余脉。
在困鹿山上的原始森林中,巨木参天、叶片芬芳。
由于山路险峻迷乱,连敏捷的鹿群都会被困住,而得名“困鹿山”。
据史料记载,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困鹿山,属于无量山余脉。
在困鹿山上的原始森林中,巨木参天、叶片芬芳。
由于山路险峻迷乱,连敏捷的鹿群都会被困住,而得名“困鹿山”。
据史料记载,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困鹿山茶园被清政府定为皇家御用茶园,贡茶的采摘和制作均由官府派兵监制,秘而不宣,外人很难得知贡茶制作的方法。
尤其是到了每年春茶采摘的季节,清朝便会派专门的军队把守在整片山头。
也正是因此,困鹿山皇室古茶园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有关困鹿山皇家古茶园,历史上一直是秘而不宣的,因自然条件及茶园管理的因素,云南生产贡茶的茶山很少,满足不了皇宫贵族的需要,茶叶根本进不了寻常百姓家庭。
当时,每到春季茶芽发出,官府都派兵上山监督春茶采摘、生产,把所有制好的紧压茶全部运抵京城,进贡朝廷,普通百姓自然喝不到这里上好的春茶,困鹿山大片古茶园就这样变成了皇家御用茶园。
如今的困鹿山古茶园,依旧是一片充满生机的茶园,古茶园中的过渡型古茶包括大、中、小叶种相混而生,香型独特,在云南三大茶区中独有此茶能称得一个"雅"字。
茶香清雅、高锐、持久,韵长,新茶入口微苦化甘转甜,口感香、甘、甜相混而生,丰富沉厚,喉韵甘润持久,气蕴上扬而沉实,无愧皇家茶园称号而问鼎普洱茶界。
云南各山头茶中,布朗山霸气凌人,易武阴柔绵长,勐库涩显,化开回甘悠远,困鹿山则以“雅”示人,茶香清新淡雅,口感甘润沉实,仿佛一君子,不沾尘垢。
困鹿山的古树茶,在沉寂了百年之后,终于拨开覆盖在其身上的迷雾,以独特的魅力重新展示在人们面前。
茶的神话故事两个

茶的神话故事两个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茶的神话故事两个,希望大家喜欢。
茶的神话故事1说起茶呢!有一个神话故事,说大约在3000年前有一位圣农氏发誓尝遍百草,用来解除疾病之苦,有一天上山采药时,尝到一种草,使他感觉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于是他就坐在一棵大树下,突然一阵风叶子从树下缓缓的落下,神农捡起叶子一看绿叶非常的可爱,而且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神农就把叶子轻轻一揉,汁液融化,神农就断定不是毒草,就放在嘴里嚼,叶子虽然苦涩,但是有一股清香的回干,顿时神农感觉头脑清醒,口干舌麻也渐渐缓轻,原来是一种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利尿解毒的草药,神农非常好奇就捡起叶子仔细一看,发现叶子叶脉叶形与别的树叶不同,后来就采了一些芽叶,后来神农就称这棵树为茶,这就是茶的最早发现。
茶的神话故事2向南走出普洱县城,目光越过的坝子里的方方稻田,可以看到两个小山包,走拢去,每个小山包旁都能看到一小塘水。
如果遇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你就会听到一段神奇的故事:大理洱海原由白、青两位龙王共同管理,后来两位龙王发生摩擦,导致翻脸成仇,终于动手决斗。
结果,青龙王技输一筹,被白龙王赶出洱海。
失去容身之所的青龙王在无奈之下,只好飘游天下,欲寻一个立足之地。
有一天,青龙王踏着祥云来到普洱上空,发现这里显现出无数灵气。
于是,就想在箐门口筑起堤坝,水淹宁洱坝子(今普洱县城),修建龙宫。
说巧也巧,吕洞宾也云游到这里,看到青龙王欲水淹宁洱坝子,不由得对居住在坝子里的人产生怜悯之心。
乃劝阻青龙王,而青龙王哪肯放弃这块风水宝地。
眼见阻止无望,吕洞宾只好与青龙王立下赌约:如果青龙王能在一夜间,从大理苍山挑两座山来筑坝,那么,他就撒手不管。
却说青龙王爽快地应承下赌约,返身隐回大理,刚在苍山之上拔起两座山峰,白龙王便出现了。
一场恶斗直杀得乌云滚滚、雷鸣电闪,一时之间难以分出胜负,转眼已过子时,青龙王无心再战下去,乃虚晃一招,转身挑起山峰便落荒而逃。
天近拂晓,青龙王已来到宁洱坝子,眼看再走十多里就可以大功告成。
最贵的十大普洱茶,你知道哪几种

最贵的十大普洱茶,你知道哪几种?古树普洱的看法,广泛讲为野生或人工栽种100 年以上的云南大叶种乔木茶。
古茶树的根植较深,不需要人工浇水施肥,所需水分及营养靠树根自己吸取,所以茶叶自己所含的矿物质相对较高,更为耐泡,更具香气,味道醇厚,回甘生津,属于环保型茶叶。
名山名寨,声名远播,古树茶的稀缺性造成了其价钱的快速飙升。
下边,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云南十大古树茶吧 ! 老班章老班章茶的地位,在云南普洱茶中好似大红袍在福建乌龙茶中的地位。
老班章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其特色是茶的苦味、涩味最重回甘成效长久、汤色鲜亮、叶底柔嫩、均匀、略带蜜香。
香气纯正浓重、安稳、味道浓烈,有化痰、喉润、两颊生津作用。
自古以来,老班章村民沿用传统古法人工保养古茶树,按照风气手工采摘鲜叶,土法:日光晒青,时到现在日,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内罕有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无机物,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茶叶产地。
老班章普洱茶,茶气刚强,厚重醇香,霸气实足,在普洱茶中向来被尊为“王者” 、“茶王”、“班章王”等至高无上的盛情。
特色:茶气霸道,苦味进口即化,嘴里长久甘甜且香气高远,袅袅不停,茶汤一进口,激烈的香气就贯串一直。
与香气相同激烈的是苦味,霸道而强盛阳刚。
但这类苦多集中于舌面,瞬时化开后两颊生津,水道顺滑,回甘,喉韵到处彰显个性。
冰岛冰岛古茶园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栽种范围主要是在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岛村、公弄村和大中山等地。
它是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嫩、茶香浓烈,特别独到,它是勐库茶的极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
特色:冰岛古茶兼具东半山茶香高味扬、口味丰富饱满,甘甜质厚及西半山茶质量气强之长,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
进口苦涩度低到几乎没有感觉,但香气盛气凌人,古茶应有的冲击力会从舌根慢慢向前延伸。
甜美的茶汤会从口腔上颚向来洋溢到整个鼻腔,经过喉咙会有丝丝凉气。
你所不知的茶之美

(转载)你所不知的茶之美(转载)你所不知的茶之美【静品茶香】你所不知的茶之美1、寻茶入山:气候温和,山峦秀丽,雨水充足,加之山间终年又有云雾缭绕不散,此种地理条件最适合茶类的生长,我国诸多名茶就深藏于高山之中……人们对于茶的喜爱,想必不用再费笔墨去细说。
不管亲友团聚,抑或一人独处,人们都喜欢泡上一壶热茶,细细品味。
品茶,享受的不是茶本身,而是一种人生境界。
在舌尖享受那一股清甘恬淡的味道时,心境也获得了久违的宁静,澄净而释然。
爱茶之人,如今已不仅仅满足于品茶。
不少品茶达人喜欢亲自到茶叶的产地,实地去参观甚至体验采摘茶叶的过程,造访当地最具韵味的茶馆,细品最正宗的好茶。
如此一来,对于茶的认识,不仅停留在舌尖,更是印在了心里。
正是人间四月天,又到春茶采摘时。
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节,何不抓住春天的尾巴,来一次充满浪漫情调的寻茶之旅?【海拔1900米,赏一抹普洱红】方向:滇西寻茶·品茶都说“七彩云南”,可是如果没有见过云南采茶的风情画卷,那么便不算体验过云南的色彩斑斓。
云南普洱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普洱茶的原产地,茶文化源远流长。
到云南,有人会选择到西双版纳感受傣族的奔放热情,也有人流连于古城丽江的温柔妩媚,而对于爱茶之人来说,滇西产茶区普洱才是他们心中的天堂———最美不过普洱红。
困鹿山古茶园不能错过普洱原名叫思茅,大概是因为普洱茶风靡全国才改了这个地名。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与茶文化有关的景点也大多集中在这里。
普洱的茶文化之旅,就从宁洱开始。
唐宋年间,古普洱府(今宁洱县城)向国内外辐射出一条以贩运普洱茶、磨黑盐为主的民间商贸通道———茶马古道,在茶叶贸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今在宁洱,还能找到当年茶马古道的遗址,分别是茶庵塘段、孔雀屏段、那柯里段和锦袍山段。
同心乡那柯里村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这里的茶马驿站还保存着百年荣发马店、碾子房、风雨桥、当年马帮用的马灯、马饮水石槽等历史遗迹、遗物,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当年马帮运送茶叶的艰辛和磨难。
普洱茶十大产区的茶口感及特点!.doc

普洱茶十大产区的茶口感及特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座茶山培育万亩茶。
普洱茶生于云南,长于不同的茶山,自然口味也各不相同,今天就带各位茶友领略一下各大茶山的风光,了解一下各座茶山的特点吧! 1 老班章老班章茶的地位,在云南普洱茶中好比大红袍在福建乌龙茶中的地位。
老班章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其特点是茶的苦味、涩味最重回甘效果持久、汤色鲜亮、叶底柔软、匀称、略带蜜香。
香气纯正浓厚、平稳、滋味浓烈,有化痰、喉润、两颊生津作用。
自古以来,老班章村民沿用传统古法人工养护古茶树,遵循民风手工采摘鲜叶,土法:日光晒青,时至今日,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内少有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无机物,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茶叶产地。
老班章普洱茶,茶气刚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在普洱茶中历来被尊为“王者”、“茶王”、“班章王”等至高无上的美意。
特点:茶气霸道,苦味入口即化,嘴里持久甘甜且香气高远,袅袅不绝,茶汤一入口,强烈的香气就贯穿始终。
与香气同样强烈的是苦味,霸道而强大阳刚。
但这种苦多集中于舌面,瞬间化开后两颊生津,水路顺滑,回甘,喉韵处处彰显个性。
2017 年普洱春茶老班章寨子出产的茶叶价格达到 6000-1200 一公斤,茶王树的茶叶更是拍卖出32 万的天价。
2 那卡全寨有 600 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在 300-500 年之间。
那卡茶没有“布朗山”的苦更没有“帕沙茶”的涩,香气高过冰岛茶口感却相近,但茶底没有冰岛细嫩;那卡茶经久耐泡且回甘生津强烈而明显。
那卡的竹筒茶也很有名气,那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慰府”。
特点: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且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
3 冰岛云南临沧勐库有一座著名的邦马大雪山,海拔 3200 米,山顶终年积雪,山中云雾缭绕,原始森林密布,大叶种的古茶树遍布其间。
云南困鹿山皇家古茶园的复兴

布密度和长势看 , 目前 已发现 的保存较好 的古茶 园 , 而 是 从
表 明普洱县是古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
20 0 5年 1 2月 9 日 , 由 中 科 院 西 双 版 纳 热 带 植 物 园 、
云南 省农 业大学 、 云南省农 科 院茶叶研 究所等 单位专 家组
成 的古茶 树考察 鉴定组 在鉴定 意见 书上写 下 : 普洱县 栽培 古茶 树至 少有 4 0年 以上 的历 史 , 一次证 明普洱县 历史 0 再 上不 仅是 普洱茶 的集散地 ; 而且 是普洱 茶重要 的原产 地之
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开设 了 “ 困鹿茶行”。 20 年首届中国 ( 06 广州 ) 国际茶业博览会上 , 由普洱县 困 鹿山茶场选送的 “ 晒青毛茶”获得博览会金奖 , 由此也证 明困 鹿山茶叶的独特魅力和过硬品质 。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后 , 从原 普洱 困鹿山茶场 、 广州 困鹿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 长为云南 成 普洱 困鹿山茶业有限公司, 集茶叶资源 、 采集 、 加工 、 生产 、 总经
的观测 , 认定植株为小乔木 , 在茶树分类学上属普洱茶种 , 是 栽培 型茶树 , 习称为大叶茶 。 困鹿 山古茶 园的茶树树龄 、 从 分
都是成功 的企业家 , 多次上云南 困鹿 山考察 “ 皇家古茶园”。 20 0 4年他俩 与李 兴昌志同道合强强联手 ,创 办了普洱县 困 鹿山茶场 。2 0 0 5年注册 了 “ 贡普茶 源” 商标 。在 展 国
作坊生产 的, 代代相传 ; 二是属茶商雇佣人员生产的 , 以师徒 相传 。李兴 昌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贡茶制作技艺项 目传承 人) 出生 于普洱 市宁洱县的彝族茶叶世家 , 其祖辈世代制作
贡茶 , 经验十分丰富。 他是普洱贡茶制作工艺 的第八代传人 , 技艺精湛 , 尤以制作的金瓜 贡茶最为得心应手 。原本 为普洱 县凤 阳乡宽洪村小学教师的他 , 因为管理茶林 和推广普洱茶 占去 很多精力 ,9 0年就开 始在那里 教书 的李兴 昌现在 已 18 经不教主课 。拿着一大摞呼吁保 护 、 开放 困鹿 山古茶树资源 的资料 四处奔走 , 要让 困鹿 山人 因为 困鹿茶而致富。 上世纪 9 O年代末广东爱茶人潘新 、林广彦两位好朋友
困鹿山古茶树资源保护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38-蚕桑#叶通讯总第209期困鹿山古#树资源保护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陈朝岗(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665199)摘要:结合近年来困鹿山古茶树品种资源收集和保护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一系列保护措施,促进困鹿山古茶树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关键词:古茶树资源;保护措施;问题;开发利用;对策1自然概况《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规定: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型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100年以上的茶树。
困鹿山古茶树资源包括古茶树、古茶园、栽培史记、皇家贡茶加工工艺、传统加工工艺以及保存与传承融合的历史茶文化。
宁洱种茶、饮茶历史悠久,古茶树文化底蕴深厚,茶资源极为丰富。
困鹿山古茶树林地处宁洱县和景谷县的困鹿山脉,是普洱市仅存的原始森林之一。
困鹿山古茶树群落总面积约674.8hm2,地跨宁洱镇、磨黑镇,古茶园分东、南、西、北四个部分组成,附近的宁洱镇、磨黑镇、黎明乡还有大片的人工栽培型、过渡型的古茶资源。
2困鹿山古茶树资源困鹿山1600~2700m海拔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着野生型古茶树,属大理茶种,面积1270.5hm2*主要特点:植株为乔木型,嫩枝和芽均无毛,叶长10-16c叫叶长椭圆型,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和叶尖渐尖,叶基楔形,叶背主脉无茸毛,叶脉10-11对,花冠直径5.9~5.0c叫花瓣10-11片,呈白色,柱头5裂,雌雄等高,萼片5个*困鹿山1600~1700m海拔的次生林中分布着过渡型野生型大理茶种,野生型普洱茶种,有人工采摘利用的痕迹*古茶园中的过渡型古茶树是先辈留下的珍贵遗产,是云南茶叶的小百科,这些古树中有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紫茎茶、紫芽等品种*海拔1640m的困鹿山分布有栽培型古茶树26-7hm2,由哈尼族茶农栽种,距今约500年以上,是保存完好、最具研究价值的栽培型普洱茶种古茶园,是证明宁洱县茶叶原产地的活化石之一*对编号为“2006-001”茶树观测,属于栽培型的乔木普洱茶种,树高8叫最大干围192cm,基部干围175c叫树幅8-3m X7.2cm,最低分枝0-4m,树姿半开张,平均叶长13.1c叫平均叶宽5c叫叶呈长椭圆形、绿色、有光泽、叶身背卷、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质硬、叶基楔形、叶尖钝尖、叶齿细锯齿,咏脉9-10对,叶背主脉茸毛多,芽叶茸毛多,色泽黄绿,花冠直径平均4.1c m,花瓣有5~6瓣,色泽白,花柱长1.2cm,3裂,裂位中*雌蕊比雄蕊高,子房多茸毛,果实呈三角状球形,果径/果高为3.4/2.1,种子直径1.67cm, *3存在的主要问题3.1居民生产生活影响古茶树的生存条件由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破坏了自然的生态体系,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原始林地被开垦成经济作物林地或旱地,特别是376棵古茶树附近山地被人为开垦,导致古茶树周围已无任何高大树木,影响了古茶树的生存条彳,整个生态体系变得脆弱,茶树生长长势逐年衰退*随着古茶树鲜叶价格上涨,当地农户对古茶树采摘强度加大,人为的略夺采摘,严重破坏了古茶树的自然生长状况*人为的攀树撕采给古树造成断枝等现象,严重损坏了古茶树的枝体,古茶树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加速了茶树的衰败*另外,古茶树受病虫害严重,威胁茶树的存活*无序栽种小茶树,导致古茶树核心区茶树密度人为升高,影响古茶树对养分的吸收,而人为砍伐其他树种,破坏生态多样性*当地居民的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对森林砍伐、开垦种菜、养鸡等,破坏了生态,古茶园的小气候受到影响,对古茶树的生存带来了不蚕桑#叶通讯2020年第5期利的因素。
大雪山古树茶的特点

大雪山古树茶的特点【篇一:各大名山在简介与口感特点】老曼峨古茶山的介绍和老曼峨普洱茶的口感特点老曼峨古树普洱茶的特点:条形肥壮厚实、紧结显毫、汤色剔透明亮、滋味浓烈厚实、久泡有余香,耐冲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独特的滋味独具绵长和清爽.巴达古茶山简介及巴达山普洱茶的品质特点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西部。
巴达古茶山的普洱茶特点:叶片椭圆形,叶面隆起,叶身背弓或内折,叶质软,叶色黄绿,叶尖渐尖或尾尖,叶基楔形。
口感类似布朗山茶区,舌面后段与上颚后段微苦涩,然平均茶质较为薄水,上颚中后段有特殊气味。
, l.茶汤香满于喉舌,苦稍长,微涩.轻度收敛.第三泡以后渐显柔顺细滑感.舌面收敛后出现凉感.曼撒古茶山资料介绍和它的普洱茶口感曼撒古茶山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古六大茶山茶区。
曼撒古茶山普洱茶的特点与口感:大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香扬水柔,在香甜茶系列中最具特色茶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优质茶品甘韵扩及两颊,近年因过度采摘与季节因素,汤质较薄。
无量山古茶山简介和无量山普洱茶特色构有石灰岩、砂岩、页岩、低谷、平坝和丘陵。
生长针叶、阔叶及混交林,除思茅松分布较广外,还生长着稀有珍贵林木。
无量山普洱茶的特色: 山高则温低,芽叶生长通常较慢,光合作用充足。
无量山茶得天独厚,垄断了天时地利的优越自然条件,因此用无量山茶叶原料生产的茶,内蕴独特香气。
生茶清香,生津止渴;熟茶醇厚,韵明香高。
古云“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十里外,味酽一杯中”。
易武古茶山简介及易武纯料生茶的特点易武古茶山地理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古茶山位于六大茶山的东部,紧靠中老边境,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面积、产量最大的茶山。
全镇拥有古茶园面积1.4万余亩,主要集中在高山寨、落水洞、麻黑、曼秀、三合社等村寨。
易武普洱茶的特色:香扬水柔、甘醇顺滑带冰糖香,喉韵甘润持久,苦涩度低,属刺激性较低的茶品;因采摘过度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汤质较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困鹿山
困鹿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县宁洱镇宽宏村境内,距离普洱县城31公里。
困鹿山位于普洱县境内,属无量山南段余脉,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海拔在1410米—2271米之间,是普洱境内较高的山峰之一。
这里生长着万亩野生古茶林,属较完好的原始茶树林群落。
总面积10122亩,是目前发现的县境内最大的茶林群落体。
困鹿山古茶树群落地跨凤阳、把边两乡,总面积为10122亩,其中凤阳乡宽宏村的困卢山境内有1939亩,属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与阔叶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经初步对宽宏村境内的两片古茶林进行调查,古茶林中树围在2.5米到2.9米之间的有3棵,其中一棵树杆胸围2.53米,树高25米左右,分枝三岔,是目前发现的株型较为完好的、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树,已被著名演员张国立出资2万元终身认养。
困鹿山所产的茶叶清香可口,是“普洱茶”中的一秀,历来是贡茶的首选。
困鹿山山高岭峻,云遮雾罩,雨量充沛,因而能“高山云雾出好茶”。
清朝年间,每年当大茶林(即困鹿山万亩古茶园)春茶采摘时节,官府就要派官兵进宽宏监制茶叶生产制作,并把制好的人头茶、七子饼茶、沱茶运去北京,进贡到皇宫里去。
由于困鹿山一直保持生态管理,传统加工,多年来在普洱独占鳌头,外地人很难买到。
困鹿山因出产贡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引起了外面世界的关注。
2006年4月12日,由昆明市社科联、普洱县人民政府和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共同举办的“发展普洱茶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察与论坛系列活动在普洱县展开,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和
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的专家们再次考察困鹿山,对振兴普洱茶业经济、古茶树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几乎与此同时,云南普洱茶的幽香在声势浩大的马帮进京进藏活动后再次弥漫京华,4月6日至12日,第一场以茶为收藏展示内容的展览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日成交高达43万元!这次参展
的都是投资升值的红筹股,其中就有采自困鹿山的普洱茶精品
,这是困鹿山茶林隐名数百年后第一批出示的茶,采摘自2003年;另一款宽宏原生古茶于2004年在困鹿山上采摘,此次“云南普洱文化节”期间仅提供7片茶叶与京城茶友分享!
清代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普洱茶,出云南普洱府”,旧时的普洱府辖地广阔,茶马大道交错纵横,这为普洱茶的交易提供了极大便利,清廷资料中记载,“普洱府年产普洱茶八万担”,1659年普洱茶正式入编贡茶案册,至此普洱茶制作、交易空前鼎盛,普洱府城所在地今普洱县城成了当时名扬天下的普洱茶集散地。
至今人们对普洱茶的称谓由来和等级划分仍以“原产普洱府辖地,并以普洱这一原产地和集散地而得名的传统历史名茶”为重要依据。
听村里的老辈人说,宽宏的茶名气很大,是古时候种下的,茶味清香可口,回味甘甜。
清朝年间,每年当大茶林(即困鹿山万亩古茶园)春茶采摘时节,官府就要派官兵进宽宏监制茶叶生产制作,并把制好的人头茶(团茶)、七子饼茶、沱茶运去北京,进贡到皇宫里去。
村民李铭诚家的耳房,据传就是当年加工“团茶”的作坊。
由于困鹿山一直保持生态管理,传统加工,茶叶不仅天出自然,品位独佳,而
且成了皇室贡品,位极第一,是普洱茶的佼佼者!多年来在普洱独占鳌头,外地人很难买到。
传说“尝百草而得荼”的神农氏就是思茅古人,神农氏发现了荼树的神奇后便开始在今普洱县困鹿山一带进行栽植,当地留下的大片古茶园及过渡型大茶树无疑是这个传说最有力的佐证。
困鹿山生长着万亩野生古茶林,属较完好的原始茶树林群落,总面积达10122亩,所产之茶叶清香可口,是“普洱茶”中的一秀,历来是贡茶的首选。
困鹿山之普洱茶
(1)困鹿山古茶园位于思茅市宁洱哈尼彝族县凤阳乡宽宏村困鹿山,海拨1670米,为典型的植株古茶园,为小乔木型。
2004年,云南省内外专家组经考察认为,该茶树在分类学上属普洱茶种,是栽培型茶树,为大叶茶。
(2)用困鹿山原料制成的普洱茶,
优点是:口感滑、回甘好、香气浓郁;
缺点是:茶汤不厚重,不经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