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合集下载

做正确事和正确做事演讲稿

做正确事和正确做事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这两个主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做正确的事”是指我们做的事情是符合道德、伦理和法律标准的。

它涉及到我们的价值观、信仰和责任感等方面。

在做正确的事时,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违背良心和道德底线。

而“正确地做事”则是指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和方式去做事情,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它涉及到我们的能力、经验和思维方式等方面。

正确地做事需要我们具备高效、精准和创新的思维,以便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呢?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

只有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我们才能做出符合道德、伦理和法律标准的事情。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其次,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在做事情时,我们要认真分析问题、权衡利弊、评估风险和后果,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我们也要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思维,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再次,我们要注重细节和质量。

在做事情时,我们要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和目标。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

在做事情时,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

同时,我们也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

各位听众,无论是“做正确的事”还是“正确地做事”,都需要我们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执行力。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最后,我想引用一句话来总结今天的演讲:“做正确的事是价值观,正确地做事是方法论。

”希望我们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谢谢大家!。

“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

“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
管理 机构 或职 能的交叉 重叠 。 决策和管理 本是相辅 在 实施具 体管 理措 施 , 推进 持 续发展 的 时候 , 不 也
相成的两套 职能系统 , 必须各 司其职 才能发挥各 自 能 忘记 决策在 其 中的所 用 。 管理 得再 好 , 方向是 大
的作用 。 然而 , 有些企业 却将决策 和管理混为 一谈 , 错 的 , 那结果 永远 是南辕 北辙 。 真正 的挑 战是 能把 认 为决 策就 是管理 , 管理就 是 决策 。 典型 的例子 正确 的决策和有效 的管理有 机结合起 来 , 最 并且相 互 就 是 目前在 一些 国有企 业上 市公 司 中存 在 的董事 制约 , 才能实现企业持 续、 稳定和健 康的发展 。 作 o( 会和经营班 子交叉任职 现象 。 我们不否认有 人既善 者 供 职 于 中央 财 经 大 学政 府 管 理 学 院 )
管理 则是 “ 确地 做事 ” 正 。
做 决 策 的人 在做 管 理 工作 , 适合 做 管理 工 作 的 而
别 小看 这个 看似 简单 的 区别 , 如果 不注 意 , 就 人却在 做决 策工 作 , 比如一 些企 业 中常见 的 “ 还 外 会像现 实中不少企业 一样 , 不能处理 好决策和 管理 行 领 导 内行 ” 等 , 是典 型 的 人员 错 位 现象 。 等 都 职
按 照决策 指令 正确 经营 和管理 。 样 的企业 , 这 往往 为企 业 指 明正 确 方 向 , 管理 机 构 则 不能 正 确实 施
不 缺 具 体 做 事 的 人 , 缺 真 正 会 做 事 的 人 。 常 看 管理 , 企业 陷入 既无 长远规 划 , 无 内部 管理 的 而 常 使 又
企业 内部来讲 , 决策和 管理往往 又是相辅相 成的两 决策 , 也会牵 制企 业实 施有 效 的管理 。 套职 能系统 , 是企业 发展的 “ 两翼 ” 缺少任何一 个 , 。 最后 , 决策 和管 理 的错位 。 既可 以表 现为 人员

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决策和选择。

无论是在工作上,生活中还是与他人交往中,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在面对问题时做出正确的决定并正确地去做事。

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是每个人都希望做到的。

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发展和进步,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做正确的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正确的事。

在伦理道德的层面上,正确的事应该是符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良知的。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正确的事也应该是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

只有在符合这些全面的要求之后,我们才能说我们做的是正确的事。

那么在面对决策和选择时,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正确地做事呢?首先,我们需要对待决策和选择持有正确的态度。

决策和选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们或多或少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未来。

我们要意识到每一次决策和选择所带来的影响,并对其负责。

我们不能只是蜻蜓点水地过一过,而是要认真对待每一次决策和选择,并努力去做到最好。

其次,我们需要懂得权衡取舍。

在做决策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往往并不完全符合我们的需求。

我们应该懂得权衡利弊,选择对我们最有利,对社会最有益的方式。

同时,我们也要尽量避免盲目的决策和选择,而是要基于事实和理性去做出判断。

第三,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当我们做出决策和选择之后,我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如果结果不如预期,我们也要勇敢地承担责任并及时作出调整。

我们不能因为错误的选择而退缩或逃避,而是要勇敢地面对问题并主动解决。

此外,我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往往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与他人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做事。

在做正确的事的过程中,我们也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

唯物主义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

唯物主义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

唯物主义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从唯物主义角度思考,前者是侧重于做事,后者侧重于所做的事情的正确性。

我认为正确的做事和正确的做事中都包含一点:做事的方式和做事的内容要符合我们所在社会中的普遍的认识。

正确的做事只是强调我们做事的方式,而做的事情的是否符合我们现阶段的价值观是没有限制的。

做正确的事是说我们所做的事情应该是对社会有价值的,是社会价值观的体现,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的。

从这方面讲似乎做正确的事对社会的价值更大一点。

因为有一句话是:可怕的不是知识的本身,而是知识运用于什么方面,也就是说知识应用于正确的事情才会产生积极地作用。

具体的提纲可以从以下来罗列:
1.我们认识事物正确性的标准是:他符合我们社会总体的价值倾向。

2.正确的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情两者之间的侧重点做具体的论述。

3.在论述的基础上阐明自己的倾向,并作具体的说明。

其中可以包括论述反对的那一面的局限性所在。

4.总结自己的论述,鲜明的亮出自己的观点。

1、你是怎样认识“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地做事情”的?

1、你是怎样认识“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地做事情”的?

1、你是怎样认识“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地做事情”的?做“正确的事情”主要强调“做什么”,要做正确的事情,是一种出发点,相对是静态的;“做正确的事情”主张“怎样做”,强调做的过程,要做得合理得法、有效是核心,相对是动态的。

就好像一个人要有理想一样:“做正确的事情”相当于人要有什么样的理想?首先要符合自己的意愿,并不是来自于外在的压力。

二要必须是进步性质的理想,不应该是“旁门左道”的理想。

自己意愿中的科学家、航天员、教师、医生……有这样的理想则是做正确的事情。

自己意愿中的海盗、黑社会老大……有这样的理想,则是做不正确的事情。

三要符合自身实际,有可能实现的目标,即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以实现。

科学家、航天员……这样的理想能够实现,而如相当英国首相、智利总统则是通过努力也不能实现的目标,要去实现这样的目标就是在做不正确的事情。

“做正确的事情”,“事情”要求正确才能做,就能做。

“正确的做事情”则相当于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必须正确地做,理想才能得以实现,不正确地做,不能圆满地实现或不能够实现。

即使都是正确地做,实现理想没有捷径,因为做的方法有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经历和效果。

采取的方法科学,手段合理,行动策略有效,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理想能够实现,且相对轻松,愉悦,苦少乐多。

相对的另一种类型:日日劳累,夜夜辛苦,没有快乐。

因为方法不当、不佳,虽勤却事倍功半,不能很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正确地做事情”讲究做的过程中行动要有用、有趣、有效。

由“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地做事情”联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

一堂课中必须要落实三维目标,且要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这才是符合诸多要求之一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而三维目标落实到什么程度,整合到什么程度,取得怎样的学习效果,则取决于“怎样正确地教”。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只有得法”才能算得上是正确地教,在“得法”的课堂中,教师才是在“正确地做事情。

做正确的是和正确的做事

做正确的是和正确的做事

“正确地做事”与“做正确的事”有着本质的区别。

“正确地做事”是以“做正确的事”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正确地做事”将变得毫无意义。

首先要做正确的事,然后才存在正确地做事。

试想,在一个工业企业里,员工在生产线上,按照要求生产产品,其质量、操作行为都达到了标准,他是在正确地做事。

但是如果这个产品根本就没有买主,没有用户,这就不是在做正确的事。

这时无论他做事的方式方法多么正确,其结果都是徒劳无益的。

正确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这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很重要的管理思想。

任何时候,对于任何人或者组织而言,“做正确的事”都要远比“正确地做事”重要。

麦肯锡资深咨询顾问奥姆威尔·格林绍曾指出:“我们不一定知道正确的道路是什么,但却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这是一条对所有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告诫,他告诉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方法,如果我们一时还弄不清楚“正确的道路”(正确的事)在哪里,最起码,那就先停下自己手头的工作吧!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人一生只作两件事:做正确的事与正确的做事。

你的时间在哪里,你的财富就在哪里。

其实我们都知道时间的重要性,可我们的效率呢?我们把时间转换成财富了吗,我们转换了的多少呢?“宁做正确方向的乌龟,不做错误方向的兔子”是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的一个比喻。

当我们是一只乌龟的时候,我们选定一个正确的方向往前走,即使再慢,总有一天会到达遥远的地方;当我们是一只敏捷的兔子时,如果我们朝了太多的方向去努力,最后会发现当我们耗尽精力时,依然没能够到达我们的目的地。

我们的能量是有限的,我们的时间、精力、资源也是有限的。

既然有限,那就要聚焦,就要专注。

只有这样,才能在风起云涌的市场上保持领先。

企业战略选择如此,个人职业生涯选择,亦如此。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不但要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

识别正确的事是做一切事的开始.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才会最终一步步地走向失败。

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把事情做正确

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把事情做正确

最后一点是把事做正确
最后一点是把事做正确
这也是检查执行力完成情况最为直观和有效的 一个标准,你说你执行的再好,但最终没有出成果, 没把任务给完成或不符合领导下任务时的初衷,这能 叫执行的好吗?
最后一点是把事做正确
我们平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 句话在这里显然不对,执行要的就是结果,执行最后看的也正是结果,因 此在完成一个任务时,没有任何的原因,理由以及借口可讲,不管你采取 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最后能把任务圆满有效的完成,那才能算是执行好了, 我们往往有这样一些人,在执行时遇到困难或棘手的问题就想把这项任务 当包袱一样甩掉或尽可能的拖延,找各种借口回避,殊不知这种行为比不 接手这项任务更影响问题的最终解决,因此在接手一项任务后就要严格按 照企业的制度尽职尽责的处理问题,并力求追求完美,只有这样才能使任 务在质和量上得到保证。
再见!
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应当贯彻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已经决定的事情,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执行。企业运作永远都是团队 的运作,不是哪个人的运作,任何决策都必须坚持。所要坚持的是如何做好,而不是 讨论该不该做。
二是企业有明确规定的,必须坚决执行,也许某种行为或约束可能存在 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都不能作为不执行的借口。
坚持以人为本,塑造文化
三、坚持以人为本,塑造文化
文化是建立在经验和制度之上的。打造企业文化,首先是要做好规范。 规范是前提、是基础,规范出生产力。我库近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很大的一 个原因就是因为抓了规范。抓好规范重在执行,强化执行重点在思想的统一。 世界组织行为学大师、领导力大师保罗·赫塞博士说:“执行力”的本质是 “领导力”!只有领导的思想一致了,统一了,执行才会有效力,才会有效 益。

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政治与商业的异曲同工

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政治与商业的异曲同工
社 科论坛 叠
做 正确 的事 , 正确地做事
— —
政 治 与 商 业 的异 曲 同工
定基础 , 事情一般都 能做成功 , 至于存亡 长短 , 则是竞争层面 的事 了。比如九 十年代初期 , 国内二线 日化品牌如雨后春笋 , 好迪、 采乐、 名人 、 拉芳、 蒂花之秀相 继问世 , 大都取 得了成功 , 正是 因为把握 了 国际品牌垄断将破 、 消费升级并呈 多元化 茧头刚 冒之机 , 而且这些 企业都是在 日化行业摸爬滚打多年, 如今 顺势而为 , 自然水道渠成。 如果没有做正确 的事结果又会 怎样?你会得到娃哈哈一样 的悔 恨! 想当年娃哈哈何其骄也 , 中国乳酸 饮料市场独执牛角, 宗庆后成 为企业家 中的偶像 , 但他却 “ 激流 而退 ”将娃哈哈拱手卖出, , 如今娃 哈哈 已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 宗本人也从达能黯然出局。娃哈哈错在 哪?一错没有认识到乳饮料市场 多元化 的形势 , 没能及 时扩展其产 品线 , 导致产 品结构单一 , 失去竞争力 : 二错与达能的合 资是蚂蚁嫁 大家 , 失了话语权 , 哈哈品牌不再具有战略性地位 , 伤 娃 其结果是像 位失宠 的夫人, 只能在寂寞 中慢慢老去。
一 一
曾江辉 ( 江 学 校区 迭 、 事世兴衰 中 , 涌现出许 多杰出的政 治智慧 , 一代又 一代 的伟人 、 智士 , 创造 了许 多令 人 由衷感叹 的奇 迹 。细细品味, 我们不难发现 , 些伟 大的成就 , 这 都是 因为遵循 了一 个 共同的准则—— 做正确的事 , 正确地做 事 ! 今天 , 我们从经济生活 的角度 出发 , 发现这一原理 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真理性。
1 做 正 确 的 事 ・
从诸侯争霸 的春秋战 国时代 , 到秦始皇统 一六国 , 经历 了漫长 的战争兼并 时期 , 当初苏秦 游说秦王实行连横 策略 , 以便各个击破 兼并六国, 由于时机不成 熟 , 秦王没有采纳他 的建议 , 弄得 苏秦 穷困 潦倒 , 颜面丢尽 。 后来通过研究形势 , 转而采 用合纵策略联合 六国抗 秦, 取得 了巨大的成功 , 苏秦一度身背六国相印 , 中国几千年历史 在 上绝无仅有。 为什么苏秦推销连横被拒 而游说合纵却能取得巨大成 功呢?事与时分、 势与事合之故也 ! 先前苏秦游说秦王连横 , 刚刚 秦 杀 了变法的商鞅 , 内政 不稳 、 秦王本人 当时还不喜欢外国人, 故天时 不利 也。而在六国一方 , 秦虎狼之 国, 常怀 吞并他 国之心 , 故合纵抗 秦实乃别无选择。 由此 不难理 解 , 任何 伟大的决 策 , 必然要合于形 势, 与势分 , 则事难成 , 与势合 , 则事半而功倍。我们可以再来看看宋 太 祖 的 例 子 , 匡胤 是 后 周 立 国的 主 要 功 臣 之 一 , 世 宗 死后 年 仅 赵 周 七岁的太子继位 , 由一个从来足不 出户 的典型的家庭妇女型的太后 垂帘 , 真是 孤儿 寡母 , 且后周建 国不过数年 , 凝聚力远远 不够 , 整个 后周 国家的军队臣民在 天下混乱 , 强敌环视的情况下也需要一个英 明神 武的领袖来率领他们强大 自身 , 抵御外 敌 , 匡胤此时发动 陈 赵 桥兵 变 , 实乃势所趋 使 , 众望所 归, 与其说是 政变 , 不如说是历史 选 择了他。苏秦和赵 匡胤 , 都是在历史转折的关头 , 顺应时势 , 出了 做 正确 的决策 , 所以都创造 了影响历史的伟 大成就 ! 那么 , 怎样才能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0 引言
在中国五千年的朝代更迭、事世兴衰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政治智慧,一代又一代的伟人、智士,创造了许多令人由衷感叹的奇迹。

细细品味,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伟大的成就,都是因为遵循了一个共同的准则——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今天,我们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出发,发现这一原理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真理性。

1 做正确的事
从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经历了漫长的战争兼并时期,当初苏秦游说秦王实行连横策略,以便各个击破兼并六国,由于时机不成熟,秦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弄得苏秦穷困潦倒,颜面丢尽。

后来通过研究形势,转而采用合纵策略联合六国抗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苏秦一度身背六国相印,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绝无仅有。

为什么苏秦推销连横被拒而游说合纵却能取得巨大成功呢?事与时分、势与事合之故也!先前苏秦游说秦王连横,秦刚刚杀了变法的商鞅,内政不稳、秦王本人当时还不喜欢外国人,故天时不利也。

而在六国一方,秦虎狼之国,常怀吞并他国之心,故合纵抗秦实乃别无选择。

由此不难理解,任何伟大的决策,必然要合于形势,与势分,则事难成,与势合,则事半而功倍。

我们可以再来看看宋太祖的例子,赵匡胤是后周立国的主要功臣之一,周世宗死后年仅七岁的太子继位,由一个从来足不出户的典型的家庭妇女型的太后垂帘,真是孤儿寡母,且后周建国不过数年,凝聚力远远不够,整个后周国家的军队臣民在天下混乱,强敌环视的情况下也需要一个英明神武的领袖来率领他们强大自身,抵御外敌,赵匡胤此时发动陈桥兵变,实乃势所趋使,众望所归,与其说是政变,不如说是历史选择了他。

苏秦和赵匡胤,都是在历史转折的关头,顺应时势,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所以都创造了影响历史的伟大成就!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做正确的事?从商业的角度,判断一件事正确与否,该不该做,首先是要看这件事是否符合当前市场形势,正确的决策是要顺势而为,绝不能逆势行事。

比如今天人们常佩服史玉柱通过脑黄金重塑巨人的壮举,觉得是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

其实我们通过分析不难理解,脑黄金推出的时机,正是高考决定人生最致命的时期,国人对一切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的东西,都报以热烈的追捧。

我们来看看脑黄金的广告词——考、考、考,先健脑,巨人脑黄金!脑黄金的推出与人们的追求正好撞个满怀,这样的产品,这样的时机,想不成功都难。

保证自己处于正确轨道的第二个秘诀是,要做的事必须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苏秦游说六国合纵,首先是他自身具备这样强大的说服力,苏秦曾师从鬼谷子学习纵横术多年,怎一个巧舌如簧了得!赵匡胤跟随周太祖征战经年,早已建立了一支心服口服的“赵家军”,若要造反,自然是不折不扣的实力派。

大体上说,只要是市场趋势把握得稳,时机拿捏到位,并且具备一定基础,事情一般都能做成功,至于存亡长短,则是竞争层面的事了。

比如九十年代初期,国内二线日化品牌如雨后春笋,好迪、采乐、名人、拉芳、蒂花之秀相继问世,
大都取得了成功,正是因为把握了國际品牌垄断将破、消费升级并呈多元化茧头刚冒之机,而且这些企业都是在日化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如今顺势而为,自然水道渠成。

如果没有做正确的事结果又会怎样?你会得到娃哈哈一样的悔恨!想当年娃哈哈何其骄也,中国乳酸饮料市场独执牛角,宗庆后成为企业家中的偶像,但他却“激流而退”,将娃哈哈拱手卖出,如今娃哈哈已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宗本人也从达能黯然出局。

娃哈哈错在哪?一错没有认识到乳饮料市场多元化的形势,没能及时扩展其产品线,导致产品结构单一,失去竞争力;二错与达能的合资是蚂蚁嫁大家,伤失了话语权,娃哈哈品牌不再具有战略性地位,其结果是像一位失宠的夫人,只能在寂寞中慢慢老去。

2 正确的做事
与做正确的事同样重要的,是正确地做事。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历史上,汉族曾两度被外族统治,一是元朝,只有短短九十年,二是清朝,绵延三百余年,前者何其短,后者何其长,何故耶?两朝统治者对待汉人的方式不同是根本原因。

元蒙统治者对汉人采取绝对的排挤、打压制度,将国民分成四等,汉人处于最低的第四等,地位比同被征服的西部少数民族还低,低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当时明文规定,当汉人在路上遇到蒙古官员时要躲避,称避道,躲避不及的,要跪于道旁,等其远走后才能起身。

蒙古人对待汉人的做法完全不象一个统治者,反倒象一个不一留神闯进大观园的小偷,知道自己不是主人,采取的是捞一把就走的心态,有这样的统治者,元朝迅速瓦解也就不足为奇了。

清朝前期对汉人也采取了与蒙元差不多的政策,直到皇太极出现,才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皇太极十分注重拉拢汉人民心、利用汉人人才,一些汉族高官,其财富比清朝的贝勒还多,汉人最高曾做到大学士,相当于宰相。

所以正是皇太极的满汉合亲政策,使汉民族的抵抗运动迅速失去了意义,清朝得以以较小的代价,重新统一中国。

从以上两段历史,我们理解到,能否正确地做事,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而从小的方面,那就更是得失仅在弹指间了。

七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和韩国都先后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引进外资发展本国汽车工业,中国的方法有三条,第一要赚钱,第二要嫌钱,第三要赚钱。

韩国的方法也有三条,第一引进的必须是先进技术,第二要转化成本国知识产权,第三要打造本土品牌。

二十几年过去了,韩国拥有了现代、起亚,并向中国及世界各地输出汽车品牌与技术;而中国呢,几大汽车集团职工收入提高了,总经理成了商界名人,而老百姓对国产车嗤之以鼻!站在历史与现实面前,学会正确地做事,岂不是我们必要而且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