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概要

合集下载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温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6号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温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6号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正文:---------------------------------------------------------------------------------------------------------------------------------------------------- 温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6号)《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市长陈金彪二○一三年二月十六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我市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申报、保护、传承和利用等活动适用本办法,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资料、实物、建筑物和场所,已被确定为文物或者文物保护单位的除外。

第四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第七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温州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温州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温州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批次001 温州鼓词平阳县一批扩展002 苍南夹缬苍南县省遗一批003 高机与吴三春传说苍南县省遗二批004 平阳卖技平阳县省遗二批005 吹打(洞头龙头龙尾)洞头县省遗二批吹打(平阳吹打)平阳县省遗二批吹打(苍南吹打)苍南县省遗二批006 拼字龙灯龙湾区省遗二批007 贝壳舞洞头县省遗二批008 藤牌舞瑞安市省遗二批009 温州南戏温州市省遗二批010 泰顺木偶戏泰顺县省遗二批011 嘭嘭咚(渔鼓)苍南县省遗二批平阳县012 玻璃银光刻龙湾区省遗二批013 十字花边绣鹿城区省遗二批014 米塑鹿城区省遗二批015 绸塑鹿城区省遗二批016 竹丝镶嵌鹿城区省遗二批017 贝雕洞头县省遗二批018 平阳太平钿剪纸平阳县省遗二批019 矾塑苍南县省遗二批020 平阳头发吊灯制作技艺平阳县省遗二批021 平阳牛筋琴制作技艺平阳县省遗二批022 首饰龙制作技艺乐清市省遗二批023 泽雅屏纸制作技艺瓯海区省遗二批024 蒲城拨五更苍南县省遗二批025 张阁老传说龙湾区省遗二批026 拦街福鹿城区省遗二批027 木活字印刷术平阳县二批扩展028 永嘉花鼓永嘉县省遗三批029 温州参龙乐清市省遗三批平阳县苍南县030 马灯戏平阳县省遗三批永嘉县031 民间八仙戏苍南县省遗三批032 和剧平阳县省遗三批033 道教音乐平阳县省遗三批苍南县洞头县034 踏八卦永嘉县省遗三批035 碇步龙泰顺县省遗三批036 龙凤狮子灯泰顺县省遗三批037 畲族婚俗泰顺县省遗三批038 妈祖信俗洞头县省遗三批039 陈十四信俗瑞安市省遗三批平阳县洞头县040 东岙普渡节洞头县省遗三批041 七夕成人节洞头县省遗三批042 莒溪刀轿苍南县省遗三批043 鳌江划大龙平阳县省遗三批044 抬阁(蒲岐抬阁)乐清市省遗三批045 柳市保嗣酒乐清市省遗三批046 百家宴泰顺县省遗三批047 太公祭文成县省遗三批048 点色剪纸苍南县省遗三批049 夹纻漆器苍南县省遗三批050 木偶头雕刻泰顺县省遗三批051 竹壳雕乐清市省遗三批052 彩泥塑鹿城区省遗三批乐清市053 蓝夹缬技艺瑞安市省遗三批乐清市054 瑞安老酒汗传统酿制技艺瑞安市省遗三批055 乐清金漆圆木乐清市省遗三批056 燛薪堂中医正骨疗法瑞安市省遗三批057 十五巧板平阳县省遗三批058 南拳乐清市省遗三批平阳县永嘉县059 海洋动物故事洞头县省遗三批060 绿茶制作技艺乐清市省遗三批061 畲族民歌泰顺县一批扩展062 山歌龙湾区二批扩展。

AAA瑞安市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2

AAA瑞安市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2

瑞安市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瑞安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瑞安市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项)瑞安市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50项)列入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4项)瑞安市入录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项目名称姓名1、温州鼓词:阮世池(第二批)2、木活字印刷术:王超辉(第三批)3、木活字印刷术:林初寅(第三批)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人)项目名称姓名1、温州鼓词:阮世池(第一批)2、木活字印刷术:王超辉(第一批)3、木活字印刷术:林初寅(第一批)4、藤牌舞:徐巧青(第一批)5、王燛薪堂中医正骨疗法:王永达(第三批)6、蓝夹缬技艺:王河生(第三批)7、老酒汗传统酿制技艺:池庆云(第三批)(2012去世)8、木活字印刷术:王钏巧(第三批)9、瑞安卖技许道春(第四批2013.11.4入录)10、瑞安纸马雕版印刷术王钏巧(第四批)11、木活字印刷术王志仁(第四批)12、蓝夹缬技艺黄其良(第四批)13、南屏纸制作技艺尹寿连(第四批)三、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人传承人(25人)项目名称姓名1、彩石镶嵌李庆龙(第一批2010年)2、藤牌舞徐巧平(第一批)3、卖技许道春(第一批)4、活字印刷术张益铄(第一批)5、纸马王钏巧(第一批)6、温州鼓词凌康君(第一批)7、温州竹编(莘塍竹编)李道永(第一批)8、蓝夹缬(花版雕刻技艺)黄其良(第一批)9、温州漆画(瑞安门神画)董主远(志远)(第一批)10、米塑陈贻春(第一批)11、藤牌舞:徐巧青(第一批)12、燛薪堂中医正骨疗法:王永达(第一批)13、蓝夹缬技艺:王河生(第一批)14、老酒汗传统酿制技艺:池庆云(第一批)(2012.5去世)15、木活字印刷术:王钏巧(第一批)16、温州鼓词阮世池(第一批)17、木活字印刷术王超辉(第一批)18、木活字印刷术林初寅(第一批)19、卖技何克识(第二批2012年9月)20、温州鼓词蔡玉如(第二批)21、温州彩扎(曹村无骨花灯制作技艺) 池仁千(第二批)22、蓝夹缬制作技艺(染制) 胡义早(第二批)23、木活字印刷术王志仁(第二批)24、温州竹纸制造术—南屏纸尹寿连(第二批)25、孙益堂伤骨科疗法孙逢黑(第二批)四、第一批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单位)名单(评定时间:2010.7)(第一批44名、第二批19名、第三批22名,三批共85名)一、民间文学( 3 人)第二批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评定时间:2010.6)(四大类 11项计 19名,排名不分先后)一、传统舞蹈( 1人)二、曲艺(2人)四、传统技艺(12人)第三批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13.8)一、曲艺(4人)二、传统体育(3人)三、传统美术(2人)四、传统技艺(9人)五、传统医药(2人)六、民俗(2家)。

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医药
徐庆裕堂中药炮制技艺
民俗
端午节习俗(洞头海岛端午习俗平阳端午习明饮食习俗、文成白露会习俗、平阳白露节习俗、苍南立冬[下元节]习俗)
炼火习俗
钱库婚俗(盟兄弟歌)
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曲艺
温州讲书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自然门功法
温州卤味制作技艺(藤桥熏鸡制作技艺、老李卤味制作技艺)
温州九蒸九晒姜制作技艺(瓯海九蒸九晒姜制作技艺、平阳九蒸九晒姜粉制作技艺)
温州传统米酒酿造技艺(瑞安黄酒酿造技艺、瑞安蜜沉沉酒酿造技艺泰顺天关山白酒酿造技艺)
温州凉茶制作技艺(舒木茶制作技艺、五肾茶制作技艺)

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摘要:一、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概述二、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三、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四、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五、结语正文: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对温州市独特文化遗产的认可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当地历史、文化、民俗等特色。

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多个门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

本文将介绍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保护与传承措施,以及其价值与意义。

一、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1.民间文学:如泰顺叙事诗、平阳木偶戏等。

2.传统音乐:如永嘉昆曲、瑞安鼓词等。

3.传统舞蹈:如瑞安滚灯、苍南米塑舞等。

4.传统戏剧:如泰顺傀儡戏、文成布袋戏等。

5.曲艺:如温州鼓词、乐清翁卷等。

6.传统体育:如瑞安武术、泰顺摔跤等。

7.传统美术:如乐清细纹刻纸、平阳木雕等。

8.传统技艺:如瑞安漆器、苍南针织等。

9.传统医药:如永嘉寿仙谷中医药、文成中医外科等。

10.民俗:如瑞安端午龙舟赛、泰顺七夕等。

二、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1.建立名录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整理和保护。

2.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和研究工作。

3.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训和扶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4.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和认同感。

5.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利用媒体、网络等平台宣传推广。

三、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1.传承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对于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2.丰富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温州市独特的民间风俗、技艺和智慧,丰富了当地文化内涵。

3.促进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有助于增进各地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4.激发民间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激发民间文化创新活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第十三批鹿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十三批鹿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十三批鹿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发展一、简介第十三批鹿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浙江省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认定的一批具有代表性和传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些项目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鹿城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次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涵盖了各个方面,如传统技艺、传统表演、传统节庆等,展现了鹿城区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

二、价值第十三批鹿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不仅是对这些项目的一种保护和传承,更是对鹿城区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视和肯定。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承载着丰富的价值。

它们是鹿城区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鹿城区文化自信和自豪的象征,能够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些项目还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参与性,能够为当地文化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鹿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传承与发展第十三批鹿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为这些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持。

在传承方面,相关部门可加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开展相关的调研和文献整理工作,挖掘和总结这些项目的历史渊源、传承演变等相关资料,为后人传承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支撑。

还可通过举办展览、演出、培训等形式,加强对这些非遗项目的传统技艺的传授和传承,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

在发展方面,相关部门还可借助文化旅游等渠道,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观赏性和参与性,设计开发相关的旅游产品和项目,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这些项目走出鹿城,走向世界。

还可加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转化开发和产业化发展路径,为鹿城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四、个人观点作为鹿城区的一名文化爱好者,我对第十三批鹿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感到非常高兴和振奋。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介绍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介绍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介绍温州是中国东部沿海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一个以手工艺和传统技艺闻名于世的地方,温州拥有许多值得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一些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并分享一些对这些遗产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绘画艺术一项在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备受赞誉的项目是绘画艺术。

温州的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而闻名,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温州画派。

温州画派的艺术家擅长以细腻的线条和柔和的色彩表达自然景观、人物和物象。

通过他们的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温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视角。

第二部分:雕刻技艺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包括雕刻技艺,这是另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项目。

温州的雕刻艺术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

雕刻师们使用传统的工具和材料,如木头和石头,创作出各种精美的雕刻作品。

这些作品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展示了温州雕刻艺术家的技巧和创造力。

第三部分:民间音乐民间音乐也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备受关注的一项。

温州的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节奏和旋律而著称。

在农忙时节或传统节日,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演奏传统乐器,如二胡、唢呐和锣鼓。

这些音乐表达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四部分:传统工艺在温州,还有许多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刺绣、剪纸、木工艺等传统工艺。

这些传统工艺在温州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代代相传,至今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这些工艺作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华丽的装饰而闻名,同时也体现了温州人民富有创造力和对美的追求。

总结与回顾: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对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些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展示了温州人民对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绘画艺术、雕刻技艺、民间音乐以及传统工艺都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值得关注的项目。

它们通过艺术和技艺的传承,使人们对温州文化保持了持久的兴趣和崇敬。

温州的特产介绍

温州的特产介绍

温州的特产介绍温州的特产有瓯绣,雪龙茶,黄杨木雕,丁岙杨梅,灯盏糕,温州鱼丸。

1、黄杨木雕黄杨木雕是浙江温州的民间传统雕刻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创始于元明时期,在清朝时期的雕刻技艺便已经非常成熟。

黄杨木雕自然是以黄杨木为主要原料,黄杨木的生长几位缓慢,因此便有着“千年难长黄杨木”的说法,黄杨木的雕刻题材丰富多样,但大多都是围绕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为中心来雕刻,多雕刻出来的作品质地光洁,色彩庄重,古朴自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黄杨木雕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

2、瓯绣瓯绣是浙江温州的传统工艺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瓯绣与蜀绣、粤绣、湘绣、苏绣齐名。

瓯绣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且特别,瓯绣最大的特点就是阵法繁多,做工精细,品种多样,花鸟虫草,飞禽走兽,湖光山色,其中绣人物最为精妙,所制出的绣品阵法运程灵活,构图简练,色彩鲜明,明亮悦目,实乃珍品。

瓯绣在2006年入选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雪龙茶雪龙茶是浙江省温州是泰顺的传统特色名茶,泰顺产茶历史非常悠久,在清朝嘉庆年间便已经非常出名。

泰顺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优美,降水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在选用优质的茶嫩叶为主要原料,采用机械和手工工艺相结合,精心炒制,所产出的雪龙茶色泽翠绿,香气芬芳,滋味浓鲜,甘醇爽味。

4、丁岙杨梅丁岙杨梅是浙江温州的特色产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明朝时时候就已经非常出名了。

温州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土壤肥沃,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非常适合种植杨梅,出产出的杨梅色泽紫黑发亮,个大核小,甘醇可口,柔软多汁,甜酸适口,被誉为“温州杨梅之冠”。

杨梅中含有维生素,氨基酸,钙等丰富营养,还具有生津止渴,清肠胃,御寒消暑,止泻利尿等多种功效。

丁岙杨梅在2007年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民间文学(4项)1 I-1张阁老传说龙湾区2 I-2卖技平阳县3 I-3高机与吴三春传说苍南县4 I-4刘伯温传说文成县(二)民间音乐(4项)5 Ⅱ-1 温州民歌·叮叮口当鹿城区6 Ⅱ-2 乐清民歌·对鸟乐清市7 Ⅱ-3 龙头龙尾洞头县8 Ⅱ-4 集锦头通平阳县、苍南县(三)民间舞蹈(4项)9 Ⅲ-1 拼字龙灯舞龙湾区10 Ⅲ-2 藤牌舞瑞安市11 Ⅲ-3 定位舞永嘉县12 Ⅲ-4 贝壳舞洞头县(四)传统戏剧(6项)13 Ⅳ-1 温州南戏温州市艺术研究所14 Ⅳ-2 瓯剧温州市瓯剧团15 Ⅳ-3 永嘉昆曲永嘉县16 Ⅳ-4 木偶戏平阳县、泰顺县17 Ⅳ-5 单档布袋戏苍南县、平阳县18 Ⅳ-6 泰顺药发木偶戏泰顺县(五)曲艺(3项)19 Ⅴ-1 温州鼓词瑞安市20 Ⅴ-2 莲花(道情)永嘉县、鹿城区、乐清市21 Ⅴ-3 渔鼓平阳县、苍南县(六)民间美术(19项)22 Ⅵ-1 米塑鹿城区23 Ⅵ-2 瓯塑鹿城区24 Ⅵ-3 瓯绣鹿城区25 Ⅵ-4 十字花边绣鹿城区26 Ⅵ-5 发绣鹿城区27 Ⅵ-6 石雕鹿城区28 Ⅵ-7 彩石镶嵌鹿城区、瓯海区29 Ⅵ-8 竹丝镶嵌鹿城区30 Ⅵ-9 绸塑鹿城区31 Ⅵ-10 玻璃银光刻龙湾区32 Ⅵ-11 乐清细纹刻纸乐清市33 Ⅵ-12 乐清黄杨木雕乐清市34 Ⅵ-13 龙档乐清市35 Ⅵ-14 竹壳雕乐清市36 Ⅵ-15 贝雕洞头县37 Ⅵ-16 太平钿剪纸平阳县38 Ⅵ-17 矾塑苍南县39 Ⅵ-18 木偶头雕刻泰顺县40 Ⅵ-19 车木玩具泰顺县(七)传统手工技艺(8项)41 Ⅶ-1 小摆设制作鹿城区42 Ⅶ-2 泽雅屏纸制作技艺瓯海区43 Ⅶ-3 首饰龙制作技艺乐清市44 Ⅶ-4 木活字印刷技艺瑞安市45 Ⅶ-5 头发吊灯制作技艺平阳县46 Ⅶ-6 牛筋琴制作技艺平阳县47 Ⅶ-7 夹缬苍南县48 Ⅶ-8 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泰顺县(八)民俗(7项)49 Ⅷ-1 拦街福鹿城区50 Ⅷ-2 东瓯王汤和节龙湾区51 Ⅷ-3 瞿溪二月初一会市瓯海区52 Ⅷ-4 周岙挑灯瓯海区53 Ⅷ-5 曹村元霄灯会瑞安市54 Ⅷ-6 蒲岐抬阁乐清市55 Ⅷ-7 蒲城拔五更苍南县温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单(一)民间文学(1项)1 I-2 卖技瑞安市(二)传统音乐(1项)8 Ⅱ-4 温州吹打(龙湾吹打、永兴鼓板亭,永嘉唢呐艺术、楠溪锣鼓)龙湾区永嘉县(四)传统戏剧(1项)17 Ⅳ-5 单档布袋戏(文成平和布袋戏)文成县(五)曲艺(1项)19 Ⅴ-1 温州鼓词龙湾区平阳县(七)传统美术(3项)22 Ⅶ-1 米塑(文成米塑)文成县25 Ⅶ-4 十字绣龙湾区27 Ⅶ-6 温州石雕(乐清石雕)乐清市(八)传统技艺(1项)44 Ⅷ-4 木活字印刷技术(平阳木活字印刷技术)平阳县温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民间文学(7项)1 I-5 雁荡山传说(北雁荡山传说、南雁荡山传说)乐清市、平阳县2 I-6 王十朋传说乐清市3 I-7 洞头海洋动物故事洞头县4 I-8 洞头海岛歌谣洞头县5 I-9 温州童谣鹿城区6 I-10 洞头海岛谚语洞头县7 I-11 温州谜语(温州灯谜、龙湾摆古典)鹿城区、龙湾区(二)传统音乐(5项)1 Ⅱ-5 畲族民歌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泰顺县2 Ⅱ-6 温州撞歌(龙湾撞歌、瓯海撞歌、乐清芙蓉抛歌)龙湾区、瓯海区、乐清市3 Ⅱ-7 温州江河号子(乐清清江号子、慎江号子)乐清市4 Ⅱ-8 洞头脚擂鼓洞头县5 Ⅱ-9 温州道教音乐(平阳东岳观道教音乐、苍南正一派道教科仪音乐、洞头海岛道教音乐)平阳县、苍南县、洞头县(三)传统舞蹈(11项)1 Ⅲ-5 浮缸舞温州市瓯剧团2 Ⅲ-6 象阳龙缠柱乐清市3 Ⅲ-7 枫林布袋龙舞永嘉县4 Ⅲ-8 马灯舞苍南县、泰顺县5 Ⅲ-9 龙凤狮子灯泰顺县6 Ⅲ-10 泰顺碇步龙泰顺县7 Ⅲ-11 鱼灯舞洞头县8 Ⅲ-12 畲族钉鞋舞泰顺县9 Ⅲ-13 畲族“打王”舞文成县10 Ⅲ-14 泰顺八宝灯泰顺县11 Ⅲ-15 永嘉八卦舞永嘉县(四)传统戏剧(4项)1 Ⅳ-7 和剧平阳县2 Ⅳ-8 温州乱弹永嘉县3 Ⅳ-9 马灯戏(永嘉溪下马灯戏、平阳南湖马灯戏)永嘉县、平阳县4 Ⅳ-10 温州八仙戏(俗称“打八仙”)苍南县(五)曲艺(4项)1 Ⅴ-4 温州参龙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乐清市、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2 Ⅴ-5 泰顺钹子书泰顺县3 Ⅴ-6 温州花鼓(永嘉花鼓)永嘉县4 Ⅴ-7 乐清斗歌乐清市(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5项)1 Ⅵ-1 温州南拳鹿城区、乐清市、永嘉县、平阳县2 Ⅵ-2 老鼠嫁囡乐清市3 Ⅵ-3 十五巧板平阳县4 Ⅵ-4 象棋平阳县5 Ⅵ-5 翻九楼(俗名吊九楼)泰顺县(七)传统美术(10项)1 Ⅶ-20 温州立粉画鹿城区、温州市云艺装饰有限公司2 Ⅶ-21 温州漆画(龙湾民间壁画、镶嵌漆画,瓯海门神画、永嘉油漆画、苍南门神画)龙湾区、瓯海区、永嘉县、苍南县3 Ⅶ-22 温州彩泥塑(鹿城佛雕彩塑、龙湾彩塑、乐清泥塑、永嘉泥塑)鹿城区、龙湾区、乐清市、永嘉县4 Ⅶ-23 温州木雕(永嘉木雕)鹿城区、永嘉县5 Ⅶ-24 温州古建筑木雕(龙湾古建筑木雕、苍南古建筑木雕)龙湾区、苍南县6 Ⅶ-25 畲族刺绣平阳县、文成县、泰顺县7 Ⅶ-26 苍南点色剪纸苍南县8 Ⅶ-27船模工艺(王顺发船模工艺)鹿城区9 Ⅶ-28 温州盆景技艺鹿城区10 Ⅶ-29 畲族剪纸文成县(八)传统技艺(26项)1 Ⅷ-9 平阳绷鼓制作技艺平阳县2 Ⅷ-10 许大同制笔技艺鹿城区3 Ⅷ-11 温州绿茶制作技艺(乐清雁荡毛峰、永嘉乌牛早、泰顺三杯香)乐清市、永嘉县、泰顺县4 Ⅷ-12 鱼生腌制技艺洞头县5 Ⅷ-13 温州小吃(龙湾寺前街学林馄饨)龙湾区6 Ⅷ-14 瓯菜烹饪技艺鹿城区7 Ⅷ-15 温州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瑞安老酒汗)瑞安市8 Ⅷ-16 白象香糕制作技艺乐清市9 Ⅷ-17 温州素面手工制作技艺(楠溪素面)永嘉县10 Ⅷ-18 蒲岐鲨鱼加工技艺乐清市11 Ⅷ-19 温州海盐晒制技艺(永强海盐) 龙湾区12 Ⅷ-20 温州粉干手工制作技艺(永嘉沙岗粉干)永嘉县13 Ⅷ-21 温州麦芽糖制作技艺(文成黄坦糖)文成县14 Ⅷ-22 温州糖金杏制作技艺鹿城区15 Ⅷ-23 温州手工制陶技艺(泰顺手工制陶技艺)泰顺县16 Ⅷ-24 温州蓝夹缬技艺(包括蓝夹缬染料炼制、花版雕刻、印染)乐清市、瑞安市、永嘉县17 Ⅷ-25温州彩扎(驿头格橱龙彩扎技艺、李道亮彩扎)鹿城区、苍南县18 Ⅷ-26 畲族彩带编织技艺泰顺县19 Ⅷ-27 温州竹编(龙湾竹编、泰顺竹编)龙湾区、泰顺县20 Ⅷ-28 刘氏风筝制作技艺鹿城区21 Ⅷ-29 温州漆器夹苎技艺(苍南漆器夹苎技艺)苍南县22 Ⅷ-30 象阳金漆圆木技艺乐清市23 Ⅷ-31 温州漆器髹饰技艺鹿城区24 Ⅷ-32 夏益锦戏曲盔头制作技艺苍南县25 Ⅷ-33 温州造纸技艺(瑞安南屏纸、泰顺花笺纸)瑞安市、泰顺县26 Ⅷ-34 泰顺土楼营造技艺泰顺县(九)传统医药(4项)1 Ⅸ-1 海鲜药膳洞头县2 Ⅸ-2 王燛薪堂中医正骨疗法瑞安市3 Ⅸ-3 畲族医药(文成云芝堂儿妇科)文成县、泰顺县4 Ⅸ-4 叶同仁中药文化鹿城区(十)民俗(22项)1 Ⅹ-8 迎头鬃洞头县2 Ⅹ-9 白石会市乐清市3 Ⅹ-10 大荆会市乐清市4 Ⅹ-11 蒲岐会市乐清市5 Ⅹ-12 后西保嗣酒习俗乐清市6 Ⅹ-13 畲族婚俗泰顺县7 Ⅹ-14 东岙普度节洞头县8 Ⅹ-15 洞头七夕成人节洞头县9 Ⅹ-16 正月初九拜天公洞头县10 Ⅹ-17 水上划台阁瓯海区11 Ⅹ-18 泰顺百家宴泰顺县12 Ⅹ-19 鳌江划大龙平阳县13 Ⅹ-20 陈十四信俗鹿城区、龙湾区、瑞安市、永嘉县、洞头县、平阳县、文成县、泰顺县14 Ⅹ-21 妈祖信俗洞头县15 Ⅹ-22 永嘉孝女信俗永嘉县16 Ⅹ-23 禳神节泰顺县17 Ⅹ-24 鹤溪庙会平阳县18 Ⅹ-25 排殿猪瑞安市19 Ⅹ-26 张璁祭祀龙湾区20 Ⅹ-27 太公祭文成县21 Ⅹ-28 畲族祭祖文成县22 Ⅹ-29 莒溪刀轿苍南县温州市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单(一)民间文学(2项)1 Ⅰ-2 卖技(苍南卖技)苍南县2 Ⅰ-9 温州童谣(瑞安童谣、平阳童谣、苍南童诗、泰顺童谣)瑞安市、平阳县、苍南县、泰顺县(二)传统音乐(2项)1 Ⅱ-1 温州民歌(清北打莲湘、苍南流水长调、泰顺民歌)乐清市、苍南县、泰顺县2 Ⅱ-9 温州道教音乐(龙湾石胜观道教音乐)龙湾区(三)传统舞蹈(3项)1 Ⅲ-7 布龙舞(苍南布龙舞)苍南县2 Ⅲ-8 马灯舞(小朴马灯舞)洞头县3 Ⅲ-11 鱼灯舞(翁垟鱼灯舞)乐清市(四)传统戏剧(3项)1 Ⅳ-4 木偶戏(文成木偶戏、苍南木偶戏)文成县、苍南县2 Ⅳ-5 单档布袋戏(泰顺布袋戏)泰顺县3 Ⅳ-10 温州八仙戏(平阳民间八仙戏)平阳县(五)曲艺(3项)1 Ⅴ-1 温州鼓词鹿城区、文成县、苍南县2 Ⅴ-2 温州莲花(平阳莲花)平阳县3 Ⅴ-6 温州花鼓(平阳花鼓)平阳县(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项)1 Ⅵ-1 温州南拳(永昌堡王家拳)龙湾区、苍南县2 Ⅵ-5 翻九搂(平阳翻九搂、文成吊九搂)平阳县、文成县(七)传统美术(6项)1 Ⅶ-1 米塑乐清市、瑞安市、苍南县、泰顺县2 Ⅶ-6 石雕(泰顺叶腊石雕)泰顺县3 Ⅶ-7 彩石镶嵌瑞安市4 Ⅶ-21 温州漆画(瑞安门神画)瑞安市5 Ⅶ-25 畲族刺绣苍南县6 Ⅶ-29 畲族剪纸苍南县(八)传统技艺(10项)1 Ⅷ-4 木活字印刷技术(苍南木活字)苍南县2 Ⅷ-9 传统绷鼓制作技艺泰顺县3 Ⅷ-13 温州小吃(芙蓉麦饼、东乡锡饼、东乡麻糍,墨鱼饼,钱记馄饨,桥墩月饼、泰顺婆饼)乐清市、洞头县、平阳县、苍南县、泰顺县4 Ⅷ-17 温州素面手工制作技艺(垟岙素面、朝阳素面)乐清市5 Ⅷ-19 温州海盐晒制技艺(苍南海盐)苍南县6 Ⅷ-20 温州粉干手工制作技艺(沙岙粉干)乐清市7 Ⅷ-22 温州糖金杏制作技艺(瑞安糖金杏、苍南糖金杏)瑞安市、苍南县8 Ⅷ-25 温州彩扎(镇安马灯制作技艺、曹村无骨花灯制作技艺)乐清市、瑞安市9 Ⅷ-26 畲族彩带编织技艺苍南县10 Ⅷ-27 温州竹编乐清市、瑞安市、苍南县(九)传统医药(1项)1 Ⅸ-3 畲族医药(蛇伤疗法)苍南县、文成县(十)民俗(6项)1 Ⅹ-6 抬阁(鹤溪抬阁、泰顺铁枝)平阳县、泰顺县2 Ⅹ-13 畲族婚俗平阳县、苍南县3 Ⅹ-20 陈十四信俗瓯海区、苍南县4 Ⅹ-27 太公祭(刘伯温春秋二祭)苍南县5 Ⅹ-28 畲族祭祖苍南县6 Ⅹ-29 坐刀轿(平阳坐刀轿)平阳县温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民间文学(3项)1 Ⅰ-12 温州宝卷乐清市、平阳县2 Ⅰ-13 黄三嬝与林定郎传说乐清市3 Ⅰ-14 畲族谚语泰顺县(二)传统音乐(空缺)(三)传统舞蹈(4项)1 Ⅲ-16 大贫跳乐清市2 Ⅲ-17 高跷(杏湾高跷、鹤溪高跷)乐清市、平阳县3 Ⅲ-18 鹿西鸟灯舞洞头县4 Ⅲ-19 萧江大鼓舞平阳县(四)传统戏剧(空缺)(五)曲艺(1项)1 Ⅴ-8 唱龙船儿平阳县(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5项)1 Ⅵ-6 雁荡山飞渡乐清市2 Ⅵ-7 铜钟功瑞安市3 Ⅵ-8 苍南荡木秋千苍南县4 Ⅵ-9 三魁打狮泰顺县5 Ⅵ-10 万排抽狮泰顺县(七)传统美术(9项)1 Ⅶ-30 开脸鹿城区2 Ⅶ-31 糖塑龙湾区3 Ⅶ-32 虹桥谷龙乐清市4 Ⅶ-33 温州象牙雕乐清市5 Ⅶ-34 温州剪纸乐清市6 Ⅶ-35 纸马瑞安市7 Ⅶ-36 竹雕永嘉县8 Ⅶ-37 温州蛋画平阳县9 Ⅶ-38 温州灰塑文成县(八)传统技艺(9项)1 Ⅷ-35 温州瓦当花檐制作技艺瓯海区2 Ⅷ-36 潮候掐算法乐清市3 Ⅷ-37 木偶制作技艺平阳县4 Ⅷ-38 浙南传统民居建筑营造技艺(抽梁换柱法、苍南古建筑营造技艺)文成县、苍南县5 Ⅷ-39 矾山明矾炼制技艺苍南县6 Ⅷ-40 碗窑手工制瓷技艺苍南县7 Ⅷ-41 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泰顺县8 Ⅷ-42 乌衣红粬酿制技艺泰顺县9 Ⅷ-43 温州服饰编织技艺(拦身裙花)泰顺县(九)传统医药(10项)1 Ⅸ-5 八仙楼儿科中医草药疗法鹿城区2 Ⅸ-6 馒头驻中医正骨疗法鹿城区3 Ⅸ-7 孙益堂中医正骨疗法瑞安市4 Ⅸ-8 永嘉陈氏蛇伤疗法永嘉县5 Ⅸ-9 苏同德堂中医药文化永嘉县6 Ⅸ-10 瓯渠上新屋吴氏骨伤疗法永嘉县7 Ⅸ-11 东岳观针灸平阳县8 Ⅸ-12 平阳回生堂中医药文化平阳县9 Ⅸ-13 协源堂儿科中医草药疗法苍南县10 Ⅸ-14 张惠生堂儿科中医草药疗法泰顺县(十)民俗(9项)1 Ⅹ-30 温州修谱习俗鹿城区、泰顺县2 Ⅹ-31 大若岩香会龙湾区3 Ⅹ-32 迎娘家龙龙湾区4 Ⅹ-33 陈元光信俗洞头县5 Ⅹ-34 怀溪庙会平阳县6 Ⅹ-35 金乡清明庙会苍南县7 Ⅹ-36 马仙信俗苍南县8 Ⅹ-37 哭嫁苍南县9 Ⅹ-38 卢梨寺晒经会泰顺县温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二、传统音乐(空缺)温州市第一、二、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推荐名单一、民间文学(1项)温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民间文学(5项)二、传统音乐(空缺)三、传统舞蹈(空缺)四、传统戏剧(1项)五、曲艺(空缺)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空缺)七、传统美术(1项)八、传统技艺(10项)九、传统医药(5项)十、民俗(12项)温州市第一、二、三、四、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单三、传统舞蹈(1项)四、传统戏剧(1项)五、曲艺(1项)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项)七、传统美术(4项)八、传统技艺(8项)十、民俗(4项)第七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9项)传统音乐(3项)曲艺(1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7项)传统美术(12项)传统技艺(28项)传统医药(4项)温州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温州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