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的选址

合集下载

风电场选址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风电场选址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风电场选址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在当今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风电场的选址则是决定风力发电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第一步。

那么,风电场选址到底要考虑哪些关键因素呢?首先,风资源的评估是重中之重。

风电场选址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风况良好的区域。

这需要对当地的风速、风向、风功率密度等数据进行长期、详细的观测和分析。

一般来说,年平均风速较高、风功率密度较大的地区更适合建设风电场。

而且,风向的稳定性也很重要,稳定的风向有助于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为了获取准确的风资源数据,通常会采用设立测风塔、利用卫星数据以及参考附近已有的气象站数据等方法。

其次,地形地貌对风电场选址有着显著的影响。

山地、丘陵、平原等不同的地形会对风产生不同的加速、阻挡和转向作用。

例如,在开阔的平原地区,风的流动相对较为顺畅,风速可能较为均匀;而在山谷、山口等地形复杂的区域,由于地形的狭管效应,风可能会加速,从而形成较好的风资源。

但同时,复杂的地形也可能增加施工和运维的难度与成本。

此外,海拔高度也会对风况产生影响,一般来说,海拔越高,风速越大,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高海拔地区可能存在的低温、低氧等不利环境条件。

土地利用和规划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风电场的建设需要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因此要确保选址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避免占用耕地、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等。

同时,还要考虑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确保能够顺利获取土地用于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

在一些地区,还需要考虑与当地的城市发展规划、交通规划等相协调,避免对未来的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电网接入条件也是至关重要的。

风电场发出的电能需要接入电网才能输送到用户端。

因此,选址要靠近现有的电网设施,以减少输电线路的建设成本和电能损耗。

同时,要考虑当地电网的容量和稳定性,确保风电场的接入不会对电网造成过大的冲击和影响。

如果电网接入条件不理想,可能需要对电网进行升级改造,这将增加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周期。

风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

风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

风力发电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和考虑:1:一般要求年平均风速在6米秒以上(60-70米高度),山区在5.8米秒以上。

2:年3-25米秒的风速累计小时数在20小时以上(30-50)。

3: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150瓦平方米以上。

4:每台机的平均间距为叶片直径的4-6倍。

5:并网条件好,要求风电场离接入的电网不超过20公里。

6:离居民区3米以上的距离。

7:目前,风力发电项目的单位投资为70-1元千瓦,一座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厂的投资约为4-5亿元。

8:风电厂的开发首先由当地市级政府与拟投资开发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企业根据协议明确的范围开展前期的测风工作。

在取得测风资料后,开展项目的论证工作,论证能满足开发的要求,便可启动相应的报批程序,开展预可研的编制工作,及相关的前期工作。

预可研审查通过后,就可以开展可研报告的编制及其它专题报告的编制工作,完成后向省或自治区发改委申报项目,由省统一向国家能源局申请核准。

在得到核准后,便可以开展项目的建设。

整个项目从开始到投产周期约为四年左右。

9:另外,还需要考虑电价、风向、地形、地质、气候、环境以及道路交通等一系列因素。

需要收集的资料:收集风电场附近气象台海洋站等长期测站的测风数据,如风速、风向、温度、气压及湿度等,具体有:a)30年的逐年逐月平均风速;b)代表年的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c)与风电场测站同期的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d)累年平均气温气压数据;e)最大风速、极端风速、极端气温及雷电等数据。

f)整理风速频率曲线、风向玫瑰图、风能玫瑰图、年日风速变化曲线、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小时等主要参数。

另外,还需要明确电价、电网接入的可能性、电网接入的变电站离可能选择的风场的距离、当地对生态的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政策以及林地保护问题、道路交通等。

风电场项目选址论证报告

风电场项目选址论证报告

风电场项目选址论证报告1. 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受到广泛关注。

风电场项目的选址是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对风电场项目的选址进行论证,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

2. 选址目标风电场项目的选址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风资源选址地区应具备稳定、持续的风能资源。

通过分析历史气象数据和测风塔观测资料,确定选址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度和稳定度,以保证风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发电效益。

2.2 土地条件选址地区应具备适宜建设风电场的土地条件。

土地应为平坦、稳定,具备较强的承重能力,以确保风电设备的稳定安装和运行。

2.3 电网接入选址地区应具备便利的电网接入条件。

距离电网的远近和电网的容量决定了风电场项目的接入成本和可行性。

选址地区应尽量靠近电网,并确保电网容量足够满足风电场的发电需求。

2.4 社会影响选址地区应具备较低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评估选址地区的环境敏感性、生态保护状况、居民反响等,避免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3. 选址分析根据选址目标,我们先对候选地区进行初步筛选,然后进行具体的选址分析。

3.1 初步筛选初步筛选基于风能资源、土地条件和电网接入等因素进行。

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和测风塔观测资料,在候选地区中找到风能资源丰度和稳定度较高的地区。

另外,根据土地调查和电网规划,排除那些土地条件不符合要求或电网接入不便的地区。

3.2 详细分析在初步筛选后,对剩余的候选地区进行详细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2.1 风能资源评估利用风能资源评估模型,对候选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

分析风速、风向、风能密度等参数,确定选址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度和稳定度。

3.2.2 土地条件评估进行详细的土地调查和评估。

观察土地的平坦程度、土地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并结合工程测量数据,评估土地是否适宜建设风电场。

3.2.3 电网接入评估与电力公司和电网规划部门联系,了解选址地区的电网规划和容量。

风电场的选址技术

风电场的选址技术

风电场的选址技术风电场选址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工业技术、经济指标、自然地理、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

在选址时应通过对若干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确定风电场风电机组的最优布置方案,通过科学选址可以做到风场捕获风能的最大化。

一、概述风电场选址工作包括宏观选址和微观选址,是风电场建设的首要问题,需综合考虑风能资源、经济效益、电网结构、交通运输、地形地貌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也是风电场建设中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风电场未来经济效益的好坏。

宏观选址工作在前期规划阶段进行,需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和测风数据进行风资源评估,同时考虑电网、交通、地质等条件;微观选址工作主要在设计阶段进行,根据风电场风资源分布图,同时结合各项限制条件确认风机的优化布置机位。

国内外的经验教训表明,由于风电场选址的失误造成的发电量损失和增加维修费用将远远大于对场址进行详细调查的费用。

因此,风电场选址对于风电场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二、风电场选址需考虑的基本要素一个好的风电场首先应该满足业主和相关部门的各项要求,同时还要符合环境要求,使整个风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风能资源和其他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工程地质、接入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和该场址风况匹配情况、风力发电机组对接入电网的动态影响以及其他社会政治和经济技术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1、经济效益风力发电项目需要运作十五到二十年时间,其能源成本至关重要,即出售电力的成本,该发电成本和售电的差价就是利润。

风电场的度电(kW·h)成本是评价其经济性的主要指标。

度电成本可表示为:C=(A+M)/E C式中,E C为年发电量;M为年运行维护费用;A为项目投资每年等额折旧,可由下式计算:式中,P为总投资;i为贷款利率;n为折旧年限。

风资源是风电场选址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选择一个风能资源丰富的场址,安装与该场址风能特性相匹配的风力发电机组,可以提高机组的年发电量,从而减少度电成本。

这也是要把具有最丰富的风资源的地方作为候选风电场的主要原因。

风电场选址与环境影响评估

风电场选址与环境影响评估

风电场选址与环境影响评估风电是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清洁能源,其发展已经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与推崇。

然而,建设风电场需要经过选址和环境影响评估的程序,以确保风电场建设与运营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本文将就风电场选址和环境影响评估这两个关键环节进行阐述。

一、风电场选址风电场选址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合适的地理位置,以最大化风能的利用效率。

选址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风资源、土地利用、地形地貌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风电场选址考虑因素:1.1 风资源风资源是风电场建设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选址时需要考虑当地的风速和风向情况,以确保风能充足且稳定。

通常,风速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保证风电机组的运行效果。

1.2 土地利用选址还需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情况。

风电场需要占用大片土地,因此选择相对较为荒凉的地区可以减少与其他用地需求的冲突。

此外,土地的平坦度对风电机组的布局和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1.3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风能的获取和风电机组的布局都有影响。

一般来说,开阔平坦的地形更有利于风电机组的设置,并且要避免选择过于崎岖的地区,以避免施工和运维难度的增加。

二、环境影响评估风电场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一项重要的评估内容。

环境影响评估的目的是分析建设风电场可能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减轻或消除这些影响。

以下是环境影响评估的几个关键点:2.1 生态环境影响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需要评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对野生动植物和其栖息地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等。

评估结果将指导风电场建设方在选址、建设和运维过程中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

2.2 社会经济影响风电场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社会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评估时需要考虑风电场建设和运营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土地占用、就业岗位变动等。

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最大化经济效益,减少负面影响。

2.3 人类健康影响人类健康是环境影响评估的重要考虑因素。

《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首先,作为一项涉及国家能源布局和风电发展的技术规定,该文件主要针对风电场选址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进行了说明和指导。

根据规定的内容,风电场的选址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风能资源评估风能资源是风电发展的基础,选择具有良好的风能资源的地区进行风电场建设至关重要。

根据该规定,应在选址前进行风能资源评估,包括测风塔观测、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以确定选址地区的风能资源情况。

2.地形地貌条件地形地貌对风能的获取和风电场的布局起到重要影响。

规定中明确指出了对选址地区地形地貌条件的要求,如地势平坦度、地形复杂度等因素。

依据这些要求,可以选择适宜的地区建设风电场。

3.生态环境保护选择风电场的场址还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求在选址过程中积极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要素的干扰和破坏。

4.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是选择风电场场址的一个重要指标。

规定中要求综合考虑选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等因素,以确保风电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还对选址过程中的技术评估和环评等具体细节进行了规定。

关于技术评估,规定中要求对选址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定量分析,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风电场的装机容量和布局。

而对于环评,规定中要求风电场建设单位在选址前完成环评工作,并针对评估结果进行合理的环境治理措施。

综上所述,《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为风电场选址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指导。

它的出台有利于推动风电行业的发展,优化风电场的布局,提高风电的利用效率,并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规定的实施还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密切配合和有效执行,以确保选址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风电场选址

风电场选址

风电场选址
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
各候选风电场标准状态下的总发电量 在候选风电场场址内初选某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型, 根据地形、安装方法、各风电场风况特征,对各候选 风电场的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布置并计算其在标准状态 下的总发电量
风电场选址
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
其它因素 当地政府和居民对在该地区建风电场的态度 ������ 用地方面:有无其它用途、是否涉及到建筑 物拆迁、鱼塘、耕地、林地的占用,地下有无矿产 ������ 环保方面:是否涉及到自然保护区、文化遗 产、风景名胜,对动植物、居民有无不良影响 ������ 总装机容量:较大的装机容量可以摊低道路、 接入系统等固定成本 ������ 投资:初步做出各场址的投资估算
风电场选址
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
湍流强度较小,尽量减轻机组的振动、磨损,延长机 组寿命。湍流强度超过0.25,建风电场就要特别慎重 为了减小湍流的影响,在选址时要尽量使风力发电机 组避开粗糙的地表面或高大的建筑物。若条件允许,风 力发电机组的轮毂高度应高出附近障碍物至少8至10m, 距障碍物的距离应为5到10倍障碍物高度 气象灾害少(台风、雷电、沙暴、覆冰、盐雾等)
5) 地理及地质情况(保证工程安全)������ 地理位置 ������ 要远离强地震带、火山频繁爆发区、洪涝灾害区, 以及具有考古意义及特殊使用价值的地区 ������ 考虑空气密度的影响 ������ 应远离人口密集区,以减小风电场对人类生活等方 面的影响(如运行噪声及叶片飞出伤人等) ������ 应使居民区的噪声小于45dB(A) ������ 大型风电场应远离居住区至少500m
风电场选址
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
7) 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避开鸟类的迁徙路径、侯鸟和其它动物的停留地或 繁殖区 ������ 风力发电机并不总是对大量夜间飞行的鸟类 构成致命危险 ������ 噪声对留鸟的影响较大,驱赶和惊扰效应

风电场选址及运行维护

风电场选址及运行维护

风电场选址及运行维护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风电场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选址、运行和维护方面的科学管理对于风电场的长期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风电场选址及运行、维护的相关内容。

一、风电场选址(一)气象条件风能的获取首要条件是有足够的风资源,因此气象条件是风电场选址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风电场选址的最佳风速范围为每秒5到每秒10米,而且最好是稳定的风。

此外,风能密度的高低也是影响风电场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二)地理条件地理条件对于风电场选址同样至关重要。

地形的平坦程度和高度是影响风场利用率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地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降低风电机组的成本,并提高发电量。

(三)环境保护二、风电场运行风电场的运行管理直接影响着风电场的发电效益。

以下是风电场运行的几个关键方面:(一)设备运行监测风电场的运行状态需要定期监测,包括发电机、变频器、叶片和塔筒等各个部件的运行状况。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的损失。

同时,风电机组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电网连接管理风电场需要与电网进行连接,确保发电功率能正常注入电网。

在电网不稳定或负荷过大时,风电场需要及时调整发电功率,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三)运行数据分析通过对风电场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风机的发电效率、出力变化及设备状况等情况,进而优化运行策略,提高发电效益。

三、风电场维护风电场维护的目的是保证风电机组的稳定运行,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下是风电场维护的几个关键方面:(一)定期巡查风电场需要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巡视范围包括风机塔筒、叶片、发电机等各个部件,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和维修。

(二)定期保养风电机组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包括清洁叶片上的灰尘和污染物,检查润滑油的状态并更换,以及检查电缆和连接器是否正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