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运动图像的描述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运动图像专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运动图像专题

运动图像专题一、位移—时间图像1、图像的物理意义x -t 图像描述了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从中能获取的质点运动的相关信息如下:(1)点(x ,t )——物体某一时刻的位置与横轴的交点 在参考点的时刻 点 与纵轴的交点 初位置两图的交点 两者相遇 图像在横轴之上: 在参考点正方向位置(2)线图像在横轴之下: 在参考点负方向变化趋势——斜率:v t=∆∆==stan k α(斜率正负表示速度方向) (3)若x-t 图象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x-t 图象是平行t 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静止, 若x-t 图象为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4)判断质点运动的快慢。

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质点运动得越快。

(5)注意:①图像不是轨迹②图像只能表示直线运动 例题例1、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 图像,关于线段OA 、AB 、BC 、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 段汽车运动最快B.AB 段汽车静止C.CD 段表示汽车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同D.0-4h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例2:沿同一直线运动的A 、B 两物体,相对同一参考系的x-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5s 内A 、B 的位移均为10m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C.在前5s 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A 、B 相遇D.从3s 末开始,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A 比B 运动得快例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 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 0B.t 1~t 2时间内,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 1D.t 1~t 2时间内,甲、乙两物体同向运动例4: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一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 、B 图线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 A.甲运动得总比乙快 B.甲、乙位移相同C.甲经过的路程比乙小D.甲、乙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同例5:如图所示为某一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时间图像。

高一物理--运动学图像(s-t图像、v-t图像、a-t图像)

高一物理--运动学图像(s-t图像、v-t图像、a-t图像)

1.5图像一、s-t图像:(涉及概念:时间与时刻、位置、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加速度、斜率)1、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各种情况下的运动情况:2、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3、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4、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5、甲、乙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B、3s末甲乙相遇;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0-3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多3m;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近;B、0-3s内甲、乙的位移相等;C、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取向右为正方向,4s末甲在乙的左边;6、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提前2s出发;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甲比乙物体的速度大;D、3s后乙还能追上甲;7、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8、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C、乙一直在甲的前面;D、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E、3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10、一汽车先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了3s,位移为10m,然后停下休息了2s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2s的位移为10m,然后立即返回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5s回到出发点,画出该汽车运动的x-t图象。

第一讲 运动的描述 v-t图像

第一讲 运动的描述 v-t图像
知识点一:如何建立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
(1)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注明单位与刻度。 (2)根据不同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在坐标系一一描点。 (3)用平滑曲线来“拟合”实验中描出的点,得出v-t图像。
例(1):画一画 一辆沿直线行驶的汽车,从0时刻开始,每隔5秒记录一次仪表盘示
数,如下表格,请画出v-t图像。
知识点二:v-t图像的物理意义
*意义: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反映的物理量 1.每一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在时间轴上方速度为正方向,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下时间轴下方, 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
3.截距:v-t图像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初 始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在横轴上的 截距表示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
本节作业: 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手拉实验的线带,标出记数点,并根据
画出v-t图像。
4.交点:两条图线相交,交点表示两物 体此时的瞬时速度相同。
5.图线斜率: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 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
想一想:对每条v-t图像分别运动进行描述。
1、2线平行于时间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3、4、5不行于时间轴,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斜率越大表示速度变化越 快。
6.v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图像求位移: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可以用图线与坐标轴所围 的面积来表示。
算一算:计算下图的位移。
知识点三:应用v-t图像描述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1.v-t图像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2.v-t图像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v-t图像判断速度的变化。如果速度变化不均匀,说明物体的加速度在 变化,其v-t图像为一曲线。
答案:D AB选项中,物体的加速度保持恒定,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 直线运动,速度减小到0后,物体反向做加速度直线运动。C选项中,加速度为 负值,初速度为0,物体做加速运动。D选项中,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做 变加速运动,图中速度不变是不可能的。

物理——不可不知的运动学图像及对应习题

物理——不可不知的运动学图像及对应习题

物理——不可不知的运动学图像及对应习题
常见运动学图像有九个,分别为V-t图像、x-t图像、a-t图像、x/t-t图像、x-t方图像、V-x图像、x-v方图像、1/v-x图像、a-v图像。

明晰它们的物理意义是关键,之前我详细解析过各个图像,可参考对应习题加深理解
1.V-t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与t轴围成面积表示路程
2.x-t图像斜率表示速度
3.a-t图像与t轴围成面积表示速度改变量
4.x/t-t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的一半,纵截距表示初速度
5.x-t方图像若为直线则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的一半
6.V-x图像若为抛物线则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
7.x-v方图像若为直线线则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
8.1/v-x图像面积表示运动时间
9.a-v图像斜率倒数则表示运动时间
感谢关注,欢迎转发分享!。

高三一轮复习 第一章_运动的描述 第三课时 运动的图像

高三一轮复习 第一章_运动的描述 第三课时 运动的图像

图1-3-9
解析 质点a从x0=5 m处,t0=0时出发, 质点b从x0=0处,t0=1 s时出发, 选项A正确、B错误; 0~3 s内,Δxa=(0-5) m=-5 m. Δxb=5 m-0=5 m,选项C正确; 因为b的斜率大于a的斜率, 所以b运动的速率大于a运动的速率,选项D错误. 答案 AC
解析
选项 A B
逐项分析如下:
诊 断 结 √ √
由图可知,甲从距原点x0处出发,乙由原 点出发,故两物体出发点相距x0
两图线都是倾斜直线,即两物体都做匀速 直线运动 甲开始计时就出发,乙在计时后t1时刻才 出发,故甲比乙早出发时间为t1
C

D
甲、乙图线的斜率分别为负值和正值,表 明甲向负方向运动,乙向正方向运动,甲、 × 乙运动方向相反
——通过v-t图象认识速度、加速度的方法
【变式2】
(2012· 山东新泰高三模拟)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 度图象分别如图1-3-1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1-3-11
A.四个质点在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在第2秒末,质点(3)回到出发点 C.在第2秒内,质点(1)、(3)、(4)做加速运动 D.在第2秒末,质点(2)、(3)偏离出发点位移相同 解析 质点(1)在第1秒内向负方向运动,而其他三个质点 在第1秒内均向正方向运动,而平均速度是矢量,所以选项 A错误.质点(3)在前2秒内一直向正方向运动,不可能回到 出发点,选项B错误.第2秒内,质点(1)、(3)、(4)的速度 大小都在增大,选项C正确.前2秒内质点(2)、(3)都向正方 向运动,且第2秒末位移相同,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 CD
故选A、B、C. 答案 ABC
—从x-t图象上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第1单元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专题一 运动图像问题-2025年物理新高考备考课件

第1单元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专题一 运动图像问题-2025年物理新高考备考课件
2.函数法解决 图像由可知,截距为,图像斜率为 ,如图乙所示.3.其他非常规图像
图像种类
图像
图像
图像
示例
解题关键
公式依据: 面积意义:速度平方变化量的一半
公式依据: 面积意义:运动时间
公式依据: #b#斜率意义:初速度 #b#纵截距意义:加速度的一半
(续表)
例5 [2023·浙江慈溪中学模拟] 为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的刹车性能,现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如图所示是动力车在刹车过程中位移和时间的比值与 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一单元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专题一 运动图像问题
热点题型探究
作业手册
教师备用习题
题型一 常规图像问题
根据图像中横、纵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该图像的类别,这是解读运动图像信息的前提.
图像
图像
图像
图像
图像实例
图线含义
图线①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
图线①表示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
例2 [2023·山东青岛模拟]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段表示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B.在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C.整个过程中, 段的加速度最大D.整个过程中, 点所对应时刻的位置离出发点最远
[解析] 段质点的位移为 ,选项A正确;在 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 ,选项B错误;由题图看出,段图线斜率的绝对值最大,则 段对应过程的加速度最大,选项C错误;由题图看出,在 时
点⑤表示 时刻质点位移为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没有意义)
点⑤表示 时刻质点速度为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 时间内的位移)

运动图像专题

运动图像专题

100
A
0 5 10 15 20 t/s
二、速度时间图象(X-t图象):
图中的5条线表示的物体在做何种运动
V/(m/s) ① V0
o
② a=恒量,即匀加速直线运动 ③ V=恒量,即匀速直线运动 ④ t /s V=0,即静止 ⑤ a=恒量,即匀减速直线运动
【思考2】
v

• 比较①和②的不

同?
O
t1
cl3zWANGJIE2011/7/11
以行进着的队伍为参照物,则通讯员与队伍同 向前进时他相对于队伍的速度为 ,返回时相对于队伍的速度为: 则他两次跑完队伍长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往返一次公用时间为:
cl3zWANGJIE2011/7/11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运动图像专题
1. X-t图像 2. V-t图像 3. a-t图像 4. 巧选参考系,简化解题过程
如何看懂一幅物理图像
轴 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即图像描述的是哪两个物理量 之间的关系。
点 图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特别注意 “起点”、“终点”、“拐点”,往往对应一个特殊状态。
一、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
X/m
400 300 200
• x-t图象中一个点的物理意义? • 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所处的位置。 • x-t图象中的线表示什么含义? • 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 x-t图象中的斜率表示什么含义? • 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00
A
0 5 10 15 20 t/s
度。
• a-t图象中的线表示什么含义? • 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 x-t图象中的线与时间轴的面积? • 面积表示速度的大小

物理学霸笔记04运动图像及追及相遇问题

物理学霸笔记04运动图像及追及相遇问题

条 件 , 如 “ 刚 好 ”、 “ 恰 好 ”、 “ 最 多 ”、 “ 至 少 ” 等 , 它们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特别提醒: ( 1 )在分析追及与相遇问题时,可用以下方法: ①临界条件法:当二者速度相等时,二者相距最远(最 近 )。 ②图象法:画出 x – t 图象或 v – t 图象,然后利用图象 进行分析求解。 ③数学判别式法:设相遇时间为 t ,根据条件列方程,得 到 关 于 t 的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 用 判 别 式 进 行 讨 论 , 若 Δ >0 , 即 有 两 个 解 , 说 明 可 以 相 遇 两 次 ; 若 Δ =0 , 说 明 刚 好 追 上 或 相 遇 ; 若 Δ <0 , 说 明 追 不 上 或 不 能 相 遇 。 ( 2 )在追及问题中,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 者处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度一定大于前者的速度;若后 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相等时,两者相距 最近。 ( 3 )在相遇问题中,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相 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 物体之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例: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 时 间 图 象 分 别 如 图 中 甲 、 乙 两 条 曲 线 所 示 。 已 知 两 车 在 t2 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 点 04 运 动 图 像 及 追 及 相 遇 问 题 一、三种运动图像 1 .位移—时间( x – t )图像 ( 1 )位移—时间图像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并非物体运动的轨迹。 ( 2 )位移—时间图像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 这是因为位移—时间图像只能表示物体运动的两个方向: t 轴上方代表正方向, t 轴下方代表负方向;如果物体做 曲线运动,则画不出位移—时间图像。 ( 3 )位移—时间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表示物体在该时刻 的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 度的方向。 2 .速度—时间( v – t )图像 ( 1 )速度—时间图像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它也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 ( 2 )速度—时间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表示物体该时刻的 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为正表示加 速度沿规定的正方向,但物体不一定做加速运动,斜率为 负则加速度沿负方向,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 3 )速度—时间图线与 t 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物 体的位移。 t 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沿正方向, t 轴下方 的面积表示位移沿负方向,如果上方与下方的面积大小相 等,说明物体恰好回到出发点。 3 .位置坐标( x – y )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x=v△ t
0
t
t/s
二 ` 速 度 时 间 图 像
1、图像的画法 2、图像提供的信息(运动情况) 3、交点的含义 交点表示:___动? 速度如何变? 加速度如何变?
三 试将位移时间图改画为 ` 速度时间图 图 像 x/m 改 画
0
甲 乙
t/s
二 ` 速 度 时 间 图 像
1、图像的画法 2、图像提供的信息(运动情况) ⑴ 各时刻的速度 v/(m· s-1) ⑵ 加速度
v2 v1
0


t
t/s
二 ` 速 度 时 间 图 像
1、图像的画法 2、图像提供的信息(运动情况) ⑴ 各时刻的速度 -1) v /(m· s ⑵ 加速度( ) ⑶ 位移( )
头 小石头从竖直以速度 v 抛出开始到落回 脑 风 原处的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 暴 ⑴ 试画出△x-t 图像
⑵ 试画出v-t 图象
20 10
比较下图甲、乙物体运动的快慢, 思 并求出其速度. 维 体 x/m 操 : 甲

一 3、交点的含义 ` 交点表示:_____________ 位 移 x/m 时 间 图 像
二 ` 速 度 时 间 图 像
1、图像的画法 2、图像提供的信息(运动情况) ⑴ 各时刻的速度
v/(m· s-1) v2 v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补充一 运动的图像描述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有哪些? 思 维 位置、位移、时间、 体 操 初速度、末速度、平均速度、 : 速度的变化、加速度 相互关系式?典型的图像?
一 1、图像的画法 ` x/m 位 移 时 400 间 图 300 像
200 100
t/s
O
5
10
15
20
一 2、图像提供的信息(运动情况) ` ⑴ 各时刻的位移 位 ⑵ 物体的速度 移 时 x/ m 间 40 图 30 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