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2013。10.7
1-6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v vt v0 a t t
加速度等于图线“斜率”
2)速度图象中的位移等于 图线与坐标轴包围的 “面积”
v/ms-1 vt
△v
v0
t
0
t
t/s
匀变速运动的位移
vt
v/ms-1
s=s1+s2
1 2 =v0t+ at 2
v0
s2 s1
0
t
t/s
图象信息:
① 点——反映某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方向)
2.途中,乌龟仍以较小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兔子睡起了大觉。
3.结束时,乌龟还是以较小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兔子又飞快地 追赶。最终还是落后于乌龟。
巩固练习4
下图表示一列火车运行情况,在120s的时间内,总位移为 1400m。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在各段时间内作怎样的运动?
2.列车加速经过了多少时间? 3.列车启动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② 线段——某段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
③ 面积——反映某段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
④ 斜率——加速度(大小、方向)
⑤ 截距——开始计时的
v/(m/s)
初速度 v1 ⑥ 交点——表示该时刻 vo 两物体速度相等
0
vt
t1
t
t/s
实践与拓展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怎样的?
vo
vt
0 t t/s v/(m/s)
小结:
反映了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1)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 加速度大小 .
(2)图象与纵坐标轴及时间轴所围的面积等于该段时间内物体
的 位移大小. v-t 图象 刻两物体 速度相同 . (4)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 做 匀速 直线运动
1.6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1 2 或:s v0t at 2
浪 舟
练习: A、B、C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 它们的速度图像如下图所示,试比较它们在10秒的 时间内: (1)位移大小关系是:sA sB sc ; (2)路程长短关系是: l A lB lc ;
浪 舟
变式题: A、B、C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 动,它们的位移图像如下图所示,试比较它们在10 秒的时间内: (1)位移大小关系是: sA sB sc ; (2)路程长短关系是: l A lB lc ;
浪 舟
复习思考:
1、匀速直线运动: 相同时间的位移相同,位移均匀变化,速度不变 2、匀变速直线运动: 相同时间内位移变化相等,速度均匀变化,加速度 不变
浪 舟
讨论与交流:
下表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记录下的数据,你知道它做什么 样的直线运动吗?
质疑:我们如何用图像将表中的数据反映出来?
浪 舟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浪 舟
交流与讨论:
数学中一次函数Y=kX(k﹥0)在坐标系中的图像 是怎么样的?
Y Y2Y1Fra bibliotek△X△Y
Y tan k X
X
它称为这条直线的陡 度,在数学上通常用 k来表示,叫做“斜 率”
0
X1
X2
当△X一定时,斜率k越大(k>0),△Y (Y的变化量)就越大, 那么直线就越陡!
练习:左边的 S-t图象中, 同时描述两物体的运动, 它们的出发点相同吗? 运动方向相同吗?会不 会相遇?
0
t1
浪 舟
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
我们也可以通过图像来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 变化关系。
1.6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0.08
0.10
0.12
位移 s/m
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速度 v/ms-1
0
0.5
0.5
0.5
0.5
0.5
0.5
v/ms-1
速 度 时 间 图 像
匀速直线运动
0.6
0.5
0.4
0.3
0.2 0.1
v在v-t图像中是“高”,t在v-t 图像中是“长”。因此,位移s 就是“矩形的面积”。
1、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 运动,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C )
s v
0 v
0
A
t v
B
t
0
0
C
t
D
t
练习
5、根据如图1-6-10所示的v-t图象,用文字描述从 t=0时刻开始物体的运动状况
v 匀加速 静止 0 v 0 匀加速 t v t v 匀速
(a)
匀速
(b)
匀加速 0
匀减速
匀减速
s/m
0.06
0.04
0.02
• 如何从 图像判 读物体 运动信 息?
0
0.04
0.08
0.12
t/s
s-t图象信息:
点: 某时刻物体的位置 线段:某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斜率:物体运动的速度 交点:该时刻两物体相遇 截距:出发时刻的位置
s/m
截距
交点
斜率
t/s
时间 t/s
0
0.02 0.04
0.06
t/min 60
图象在上半轴时 图象向上倾斜时 在S-t图象中:斜率即v>0 在S-t图象中:s>0
1.6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返回
1、根据物体的位移图象的判断:
1、物体第4S末在什么 位置? 2、物体第3S内的位移 是多少?
s/m 12
8 4
0 1 2 3 4 5 6 t/s
位移图象能反映某时刻或某时间内的位移
2、观察图线的形状,思考如何用方程表示?
y kx
sy/m
s kt 斜率
s vt
vk
0
tx/s
在位移图象中,用斜率表示速度
9、下图表示一列火车运行情况,在120s的时 间内,总位移为1400m。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在各段时间内作怎样的运动? 2.列车加速经过了多少时间? 3.列车启动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25
10、汽车由静止出发沿平直公路匀加速运 动8s后改作匀减速运动,再经2s钟停止, 共经过80m,求刹车前后的两个过程中汽 车的加速度大小及第9秒末的速度。
v/m.s-1
30
Ⅱ
Ⅰ
20
10
A
0
2
4
t/s
返回
数学
y b + kx
Vy/m.s-1 vt
vb 0
纵截距 斜率
0
v v0 + kt
t
t/mx
由加速度的公式可得: 斜率即为加速度
a
vt
v0 t
vt
v0
+ at
问题:如图所示的物体运动,2S后的位移 是多少?它的加速是多少?
V/m.s-1 4 2
v
v
0
0
t1 t
t
v0
C
D
2、请说明下列几个图象反映的运动性质
s
s
(hua)1.6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1.6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①表示物体做正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②表示物体静止①表示物体做正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②表示物体做正方向匀速直线运动【例1】如图所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问:(1)图中OA、AB、BC、CD各表示怎样的运动?(2)哪个过程最快?第4s内的位移多大?(3)5s内物体的位移和路程各是多少?【例2】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的s—t图象,试判定:(1)A、B两物体各做什么运动?(2)前3s内A、B的位移各为?(3)第3s内A、B的位移各为?(4)A、B两物体运动图线的速度各为?【例3】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前4s内的位移是;8S内的位移是,最大的速度是;8S内通过的路程是.【例4】右图为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求:(1)该物体3s末的速度。
(2)该物体的加速度。
(3)该物体前6s内的位移。
3020102t/st/s 04V(m/s)1、如图1所示是物体的v-t 图,图像表示物体做____________运动,速度是______m/s ,10秒内物体的位移是___________。
2、如图2a 所示甲乙两物体的s-t 图,完成从下列问题 (1) 甲物体做_________运动,乙物体做________运动(2) 甲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乙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
(3) 由此可得,在s-t 图中,直线的倾角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越_________。
(4) 乙物体从开始其经过3s 所通过的位移为_______;第3s 内通过的位移为________,3s 末乙物体的位置与出发点相距________。
(5) 请在图2b 画出甲乙对应的v-t 图3、某汽车由甲地开往乙地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后司机下车办事汽车停了一段时间,然后上车,之后汽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驶回甲地。
以下的图像能大致描述这辆汽车运动的s-t 图的关系的是( )4、如图是一做直线运动物体的v-t 图,根据图像说明物体如何运动? (1)0~t1时间内物体做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2)t1~t2时间内物体做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3)t2~t3时间内物体做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4)设0~t1、t1~t2、t2~t3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a3,将加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t2~t3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_。
第六节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PPT课件

练习2、如图所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问: (1)图中OA、AB、BC、CD各表示怎样的运动? (2)哪个过程最快?第4s内的位移多大? (3)5s内物体的位移和路程各是多少?
S/m 30
A
20
C B
10
D t/s
0 1 23 45 10
练习3、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的s—t图象,试判定: (1)A、B两物体各做什么运动? (2)前3s内A、B的位移各为多少? (3)第3s内A、B的位移各为多少? (4)A、B两物体运动图线的速度各为多少?
S/m 3
B
2 1 0
-1 1 2 3A
-2
-3
t/s
11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第二课时) --速度图像
▪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 ▪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
12
二、速度—时间图象(速度图象)
用纵坐标表示速度、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的图 象,又称为v-t图象,简称速度图象。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
下表是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记录的数据:
时间t/s 0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位移s/m 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1:匀速直线运动有什么特点? ①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②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5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间:XX年XX月XX日
16
2.速度——时间图象:
第6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1.6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Ⅰ.知识点及考查角度系统学习知识点1:位移——时间图象(难点)知识解读:1.位移—时间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用纵坐标表示位移s,根据给出的(或测定的)数据,作出几个点的坐标,用平滑的曲线将几个点连接起来,则这条曲线表示了物体的运动特点.这种图象就叫做位移—时间图象,简称为位移图象.图1(1)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1所示.(2)直线的斜率k=v=tan_α.2.从s-t图象可获得的信息(1)能读出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坐标及某段时间内的位移.(2)可以求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3)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在s-t图象中,凡是直线均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向上倾斜的直线表示沿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向下倾斜的直线表示沿负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平行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在s-t图象中,凡是曲线均表示变速运动.拓展:(1)在s-t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表示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2)与s轴的截距表示物体出发点的位置。
易错提示:(1)在s-t图象中的直线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2)s-t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典例解读例1-1:例1 物体沿x轴运动,观察者在O点,在x轴上有A、B、C三个点,它们到观察者的距离分别为4 m、4 m、8 m,如图9所示,请在图10所示坐标系中作出观察者看到的下列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图9 图10(1)物体甲从O点开始以2 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2)物体乙在B点静止.(3)物体丙从A点开始以1 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4)物体丁从C点开始以2 m/s的速度沿x轴负方向运动.解析:甲对观察者的位移s1=2t;乙对观察者的位移s2=4 m;丙对观察者的位移s3=-4+t;丁对观察者的位移s4=8-2t,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亦可根据描点连线来作图象)答案:见解析图举一反三1-1: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K1-6-3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 .在0~10 s 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C .在10~25 s 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 .两物体在10 s 时相距最远,在25 s 时相遇答案:A点拨:由s -t 图象可以看出乙比甲晚出发10 s ,当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大于20 m ,故A 错误,0~10 s 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10 s 时最大,10 s 后甲、乙间的距离逐渐变小,25 s 时乙刚好追上甲,故B 、C 、D 正确.知识点2: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重点、难点) 知识解读1.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如图3所示. 图象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s =v t ).图3图4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根据v t =v 0+at 可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4所示.直线的斜率k =a =ΔvΔt3.由v -t 图象得到的信息(1)能读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或某一瞬时速度所对应的时刻.(2)求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或发生某一速度变化所经历的时间. (3)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如图5中①表示匀速,②表示匀加速,③表示匀减速.图5 图6 图7(4)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如图6中①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②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5)比较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直线的倾斜程度(a =k =v t -v 0t),如图7所示,a 甲>a 乙.4、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等于其初末速度和的一半:20tv v v +=。
1.6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6、s-t图象和v-t图象的对比分析(1)方向的判断(2)斜率代表的物理意义的不同(3)与坐标轴交点的不同物理意义(4)交点所代表的不同的物理意义巩固与应用练习1、老师讲了一个新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老师所讲的故事情节,乌龟和兔子的位移随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根据图象可知()A.发令枪一响,乌龟先跑出去,兔子过一会儿才跑出去B.兔子先加速前进,中途匀速前进,最后又加速前进C.乌龟一直加速前进D.兔子先通过预定的位移S,到达终点度的大小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练习3、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备注:整本教案只能用两种颜色笔书写。
教师电子教案书写要求为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既要体现网络办公、无纸化办公的需要,又要避免电子教案流于形式化,特制定电子教案制度。
一、教师电子教案版式要点:1.页面设置:A4纸,其它要求按word默认设置。
二、教师电子教案文本规范要点:1.正文用字为小四、宋体。
2.每自然段开头空两个字。
段首序号应当在“开头空两个字”之后。
3.序号层次不宜超过5级,可采用一、二、三、(一)(二)(三)1.2.3.(1)(2)(3)。
4.页码为居右。
三、教师电子教案“教学过程”的要点:1.教学过程(前面不需要加序号)。
教学过程内容应当紧密照应教学目标,要能够体现目标的实现,有落实教学目标的具体环节步骤。
2.电子教案的填写和纸质教案的填写要求相同:电子教案应写详案,教案所设栏目应全部填写。
3.严禁从网上直接复制粘贴教案,一经发现按缺教案处理。
4.不允许两课时连备。
一课时为一个教案。
例如:正弦定理(第2课时)5. 授课时间:例如20140905。
6.板书设计应当简明扼要。
7.教学反思内容应当主要分析成败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措施,最好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提示。
篇幅应当不少于70字。
8、“复案”和“后记”必须用红色字体标注。
四、教师电子教案拟写进度教师拟写教案应当超前1-2周,不可以临时备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探究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
s/m
0.06
步骤 1.坐标系
0.04
2.刻度
3.描点
0.02
4.连线
0
0.04
0.08
0.12 t/s
观察与思考
3、观察图线的形状,思考如何用方程表示? 物体运动的速度在位移—时间图象通过什么 来体现?
s kt
k v
0
s/m
t/s 在s-t图象中,用斜率(倾斜程度) 表示速度
动动脑1:如下图所示,两个质点的运动都是何 种运动?速度有什么不同?
匀速直线运动
S/m A B
v A vB
0
t/s
s—t图象中的图线倾斜程度越大,运动 越快,代表速度越大。斜率在数值上等 于速度大小.
匀速直线运动
v v0
匀加速直线运动
t 匀减速-反向匀加速
t0
t0
t
v0 反向匀减速-匀加
巅峰挑战:1、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t图象如图所 示,则在8S内的位移是 -4m ,8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 2m/s .在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加速度是 . 2 在1S 时速度是 . 2m/s 2m/s V(m/s)
龟兔赛跑是大家小时侯就听过的故事,请叙述故 请画出龟兔的s-t图象和v-t图象 事梗概.
在变速运动中,有一种速度均匀变化的 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由加速度的公式可得:
vt v0 a t
画出v-t图象
vt v0 at 数学知识回顾 函数 y b ax
速度公式
常数b
常数a
自变量
4 2 0
-2 -4 -6
2
4
6
8
t/s
2、两物体A、B同时由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 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C ) A、4s末A在B的前面 B、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2s末 C、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s末和6s末 D、B物体先向前运动2s随后向相反方向 V/(m/s) 运动
Ⅴ
Ⅱ Ⅲ t0 Ⅳ t/s
动动脑4:下面这个是何种运动呢?
s/m
300
150
t/s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实践与探究
4、如何用图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 图象(v-t图象)
0.6
时间 s
速度 m/s
v/(m/s)
0
0.5
0.02
0.04 0.06
0.5
0.5 0.5
0.4
0.08 0.10 0.12
0.5 0.5 0.5
0.2
如何从V-t图像 中求出位移?
0
0.04
0.08
0.12
t/s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v-t图象)求位移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s=vt
0.06
v/(m/s)
v在v-t图象中是 “高” t在v-t图象中是 “长” 因此,位移s就 是“矩形的 面积”。
三.匀变(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vt
v/(m/s)
(t,vt)
Δ v=vt-v0 tanθ =Δ v/Δ t
v0
θ
动手算算,你发现什么?
直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 k=a
=斜率k
Δ t=t-0=t
0
t
t/s
认真思考: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 v-t 图象你能找到 v/(m/s) 哪些信息? vt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 v-t 图是 vo 一 条倾斜直线 ②通过 v-t 图,可以读出某一 0
动动脑2:如图所示,Ⅰ、Ⅱ是做匀速直线运 动吗?哪个速度快些?其相交点表示什么? 匀速直线运动
S/m 30 20
10
Ⅱ
Ⅰ
图象交点 表示两物体
相遇
2
t/s
1
2
4
0
VⅠ < VⅡ
动动脑3:如图所示,Ⅰ、Ⅱ、Ⅲ、Ⅳ、V表示 四个物体的s—t图象,它们是匀速运动吗?有 何区别? Ⅰ S/m
方物 向体 运朝 动选 定 的 正 Ⅰ:物体不在位移起点 开始运动 Ⅱ:物体在位移起点 和开始计时时开始运 动 s0 Ⅲ:物体在计时后一 段时间才开始运动 0 Ⅳ:物体朝与选定的正 方向的反方向运动 Ⅴ:物体静止
v0 vt 平均速度: v 2
实践与拓展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怎样的?
vo vt
0 t t/s v/(m/s)
v-t图象的直线表示v是均 匀改变的,代表加速度a 是一个定值。当直线是 斜向上代表a是正值,反 之,a为负值。
动动脑5:如图所示,Ⅰ、Ⅱ是做什么运动? 有何区别?交点代表什么意思? Ⅰ和Ⅱ都是做与选定的 v/m.s-1 正方向同向的匀变速直 线运动 30 Ⅱ Ⅰ: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Ⅰ
(匀速、静止、匀加速、匀减速)
4、能比较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 (斜率 k=a) 5、物体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几何 面积) t /s
6、多条图线的交点表示速度相等
v
v-t图象的应用:以下的图线分别表示物体做什 么样的运动?
v v v0 t t0 静止到t0的匀加 速直线运动
v0
t t t0 匀减速直线运动 v 匀减速直线运动
0.04
0.02
0
0.04
0.08
0.12
t/s
课堂练习
1.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C ) s v v v
0
A √
t0
B
t0Βιβλιοθήκη C √t0D
t
过程分析1.开始时,乌龟以较小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而兔子飞快地匀速跑一段。 2.途中,乌龟仍以较小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而兔子睡 起了大觉。 3.结束时,乌龟还是以较小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而兔 子又飞快地匀速追赶。但最终还是落后于乌龟。
0.02
0
0.04
0.08
0.12
t/s
结论:在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 v-t 图中图 线构成的面积就表示 物体的位移s。
思考:你能推出 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位移公式吗?
1 2 位移公式: s v0t at 2
v0 vt 平均速度: v 2
1 2 位移公式: s v0t at 2
起点在s0的静止 反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s0
t0
t
t0
t
t2
反向的匀速直线运 起点在反向s0的匀 静止-匀速-静止-反 s0 动 速直线运动 向匀速
t1
t
二、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
v/ m/s
0.05 0.04 0.03 0.02 0.01 0 0.02 0.04 0.06 0.08 0.10
1、能读出某时刻所具有的瞬时速度; 某段时间所对应的速度的变化量 (∆V) 2、 能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正、 负向) 3、能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
3、能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 (匀速、静止)
4、能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大 小(斜率 k=v)
0.02 0.04 0.06 0.08 0.10
0
t /s 5、多条图线的交点表示相遇。
s-t图象的应用:以下的图象分别表示物体做什 么样的运动?
s s s s0 t s s t
s0
t
匀速直线运动
s s0 t0
第六节 用图像描述 直线运动
讨论与交流
1、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哪些变化过程是 用图象展示的?有哪些类型?它们有什 么共同点?
如:气温变化、降雨量、股票跌涨、 心电图、人口比例图,升学率﹒﹒﹒
有线状、柱状、饼状等
直观形象!
实践与探究
2、如何用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0 1 2 3 4 5 6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数据表
20 10
2
0
Ⅱ:匀减速直线运动
t/s 4
当两图线有交点时,表示两物体在此时刻速度 相等。(注意这与s-t图象的交点有区别!)
一、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 )
1、能读出某时刻所处的位 置;某段时间所对应的位移。
2、 能判断物体的位移方向 (正、负向)
s /m
0.05 0.04 0.03 0.02 0.01
t
t/s
时刻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 例如初速度、 思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末速度、时间、速度变化量等; v-t 图中 怎样表示物体的位 ③直线的斜率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 移 s? ? 度;
?
参考: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求位移s
0.06
v/(m/s)
0.04
位移s就是图线 构成的“矩 形的面积”。
4 2
B A
2 4 6
0
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