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备考一线名师易错题点睛系列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师版).doc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构成的奥秘【精选】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构成的奥秘【精选】

正电荷 负电荷
N
H
+ 4
C
O
23
(4)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个镁离子
4. 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易错易混点】 ①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②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原子、离子的种类
=0 原子 原子数-核外电子数 >0 阳离子
<0 阴离子
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属于阳离子的是( C )
6.长沙地铁正式开通,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但也限制了
市民随意吃美食臭豆腐。因为在地铁车厢吃臭豆腐会影响
他人乘车舒适度。
请你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乘车禁止吃有异味的食物的原
因是:__分__子__在__不__断__运__动________。
7.如图是“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A中加入5 mL浓氨水, B中加入20 mL含酚酞的蒸馏水,
罩上大烧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几分钟后,可以观察到___B_____ (填“A”或“B”)烧杯中溶液开始变红。
(2)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一个基本性质是 ____分__子__是__不__断__运__动__的_________。 (3)该实验中大烧杯所起的作用是_防__止__氨__分__子_扩__散__到__空__气__中_,_ _对__空__气__造__成__污_染__(_或__使_氨__分__子__局__限__在__一_定__空__间__内__运__动_,__浓__度__增__大__, _使__实__验__现__象__更_明__显__)______ (任写一点即可)。
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 释不合理的是D( )
A. 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 分子之间有间隔

【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大盘点(word)1

【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大盘点(word)1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大盘点(word)1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水是一种混合物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D.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题意,“干水”的每个颗粒内部是一颗水滴,外层是二氧化硅,所以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组成的混合物,选项正确;B.干水和干冰不是同一种物质,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选项错误;C.干水中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选项错误;D.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所示,由该图示不能得出的的结论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D.丙不是氧化物【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条件和图中信息知,A、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氟气能把氧气置换出来,说明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4个分子,反应后5个分子,反应前后应分子数目已改变;D、丙是氟化氢,不是氧化物。

故选C。

点睛∶对于金属来说,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对于非金属单质来说,同样是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

3.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D.分子大,原子小【答案】B【解析】【详解】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脱离化学变化,原子仍可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所以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正确;C、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属于阳离子,错误;D、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原子比有的分子大,所以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错误。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题精选经典.docx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题精选经典.docx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题精选经典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如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 价C.图中 n 的值为 10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答案】 C【解析】【详解】A、由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 个电子而形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11= 2+n+1, n=8,故选项说法错误。

D、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钠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位于第 3 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睛】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 号元素 (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7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答案】 B【解析】【详解】A、根据钙和铕元素的汉语名称的偏旁为金字旁可知,都属于金属元素,正确;B、由上图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单位不是克,错误;C、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117,正确;D、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正确。

故选B。

【点睛】以钠为例,元素周期表中信息:。

3.近日,我国企业成功研发圆珠笔笔头用新型不锈钢材料,标志着笔头用材料的国产化、自主化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

查补易混易错点02物质构成的奥秘-2022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点02物质构成的奥秘-2022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02 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构成的奥秘本主题主要包括物质的分类、构成物质的微粒、化学元素和物质组成的表示。

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探究微观实质,建立微观粒子的模型,突破“宏观微观”的思维跨度,构建学生的微粒观。

该考点是长沙市中考的高频考点,最近五年都有考察。

一般出现在选择题第4题、第5题、填空题第16题、第18题。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3.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如H2、O2、N2、Cl2、CO2、H2O、SO3、HCl、H2SO4。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题精选(word)1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题精选(word)1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题精选(word)1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和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及题中信息知,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故A正确。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故B错误。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

故C错误。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故D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

2.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元素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数目减少了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分子,选项错误;B、化学变化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构成,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选项正确;C、不同的液体混合后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不同的分子大小不同,分子相互穿插形成的,与分子的数目无关,选项错误;D、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选项错误,故选B。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n n()A.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碳、氮、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C.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答案】A【解析】【分析】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方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字表示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及易错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及易错题(含答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题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里的最小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粒子,而离开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它则不是最小的粒子。

②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在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③有一种氢原子不含有中子
④稳定结构的元素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He,只有一层电子,且最外层是2个电子
另外一种是最外层有8个电子
⑤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⑥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质量÷(碳12的十二分之一)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⑦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为同一种元素的总称,若改为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为同一种元素的总称,则错,水的质子数为2+8=10=Ne 但是他们不是同一种元素
⑧元素周期表中,横向叫周期,纵向叫族
⑨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在分
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答案】D
【答案】
【答案】D
有一种氢原子中不含有中子,中子在原子中不一定都含有
【答案】D
【答案】D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答案】B
【答案】D
【答案】B
【答案】B
【答案】D
【答案】C
【答案】(1)原子 (2)分子和原子 (3)原子核和质子 (4)分子原子和中子 (5) 电子 (6)电子和质子。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清单)-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单元复习知识清单与效果检测(沪教版)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清单)-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单元复习知识清单与效果检测(沪教版)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清单知识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2.微粒具有的性质是微粒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微粒在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

3.微粒性质的应用:(1)能闻到物质的气味,是因为微粒在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运动。

(2)物质能被压缩,是因为微粒之间有间隙。

(3)微粒看不见摸不着,是因为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名师点拨】微粒除了分子、原子、离子,还有比三种微粒更小的粒子,这些粒子均具有以上性质。

外界环境会影响微粒的运动速率及微粒间的间隙大小。

如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微粒运动会加快,微粒间间隙也会变大。

压强增大时,微粒间的间隙会变小。

知识点二分子与原子1. 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用分子的性质解释常见现象常见现象分子的性质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常见现象分子的性质酒香不怕巷子深;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加快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气体可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温度越高,分子间的间隔越大;压强越大,分子间的间隔越小液态氧和气态氧都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而氢气具有可燃性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3. 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1)实验装置图知识清单考点详情,一网打尽(2)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溶液变 红 。

(3)原因分析:B 烧杯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A 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 碱 性,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4)实验结论:分子在 不断地运动 。

4.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它们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2)化学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分子,故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构成物质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汇总(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汇总(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汇总(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班级:科目:物质构成的奥秘定义性质原子核(带正电) 质子(带正电)物原原子(不显电性)中子(不带电)质子核外电子(带负电)构结排布规律成构结构示意图含义的金属原子奥非金属原子秘离定义稀有气体原子子分类书写相对定义原子公式质量理解定义分布元素符号书写以及原则符号意义元素结构规律【知识梳理】一、分子1、分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分子性质: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不再保持原分子的化学性质。

典例1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D.10mL H2O与10mL 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隔【答案】B【解析】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10mL H2O与10mL 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

典例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答案】D【解析】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A正确;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B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故正确.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不一定比原子间的间隔大,故D错误;故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中考备考一线名师易错题点睛系列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师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9题)
1.极少数青少年有吸烟的恶习,香烟的主要成份很复杂,经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
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是()
A.吸烟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B.尼古丁由碳、氢、氮3个元素组成
C.尼古丁分子中共有26个原子D.尼古丁中C:H:N相对质量比=10:14:2
【答案】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2.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4:1:3
B、3:1:2
C、4:1:2
D、3:1:3
【答案】【解析】比较反应前后两幅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A分子数为3(1个A分子未参加反应),参加反应的Y分子数为1,生成C的分子数为2。

化学方程式为3A+B=2C。

答案:B。

【易错题点睛】由图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反应前A分子的个数是4个,B分子的个数是1个;反应后A分子剩余1个并生成2个C分子。

所以实际反应的A分子是3个,因此该反应为3A + 2B = 2C,即化学方程式评卷人得分
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

没反应的分子不能计算在内,可以将反应前后相同的分子划掉。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
B.相同元素的原子原子核一定相同
C.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一定变化的质子
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变化
【答案】【解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比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都为10,不能说这样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所以A错;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原子核不一定相同,比如氕、氘、氚,故B错。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D错。

【易错题点睛】选项A是学生最易混淆的概念,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原子核不一定相同;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只有选项C正确。

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
4.2003年5月,深圳发生举国震惊的特大投毒案。

犯罪分子使用的是一种名叫“毒鼠强”的剧毒鼠药(化学式为C4H8O4N4S2)。

下列有关“毒鼠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种氧化物
B. “毒鼠强”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氮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
C. 碳、氢、氧、氮、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4︰2︰2︰1
D.含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6.67%
【答案】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5.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又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化合物。

α-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的氨基酸之一,下图是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α-丙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化学式为C3H7O2N
B、在构成α-丙氨酸的原子中,氢原子最小
C、分子中C、O的原子个数比为3∶2
D、α-丙氨酸属于氧化物
【答案】【解析】根据给出的模型可知α-丙氨酸的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7个氢原子,因此其化学式为C3H7O2N;尽管该物质含有氧元素,但因为它由四种元素组成,因此不属于氧化物。

答案:D。

【易错点点睛】不能根据分子模型确定物质的化学式,记不清氧化物的定义都会导致错解。

解答分子模型与化学式相结合考题的关键是根据分子模型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再根据化学式进行解答。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6.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C、H2S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
D、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为-2价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记清这些数字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B。

【易错点点睛】认真仔细读懂每一个选项、弄清各个数字的含义才能正确解题。

审题不仔细易误选C;只注意化合价的位置而忽略了化合价的数值误选D。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B、氢原子结合成氢气
C、碳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碳分子聚集成一氧化碳
D、氯原子和钾原子得失电子形成氯离子和钾离子,两种离子相互作用构成氯化钾
【答案】
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
8.我国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及“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已发射成功。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
【答案】【解析】He-3质子数为2,点子数应该等于质子数也为2,其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为3,原子结构示意图D项中书写正确。

答案:D。

【易错点点睛】本题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进展为背景,以月壤中富含的He-3能源为载体,考查了原子内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的关系,以及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有关知识。

起点很高,但落点仍在我们所学的知识范围之内。

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
9.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图示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二、未分类(共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Al表示两个铝元素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答案】【解析l2.2008年9月份曝光的引起国人共愤的“结石宝宝”事件,与婴幼儿服用含有三聚氰胺
的奶粉有关。

已知三聚氰胺为白色晶体,将它用作食品添加剂可提高食品中蛋白质的检测值,俗称“蛋白精”,化学式为C3H6N6。

据此请计算:
(1)三聚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难度:中等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